《可爱的家》教学设计

合集下载

小学音乐三年级下册第二单元可爱的家教学设计

小学音乐三年级下册第二单元可爱的家教学设计

第一单元:可爱的家唱歌《可爱的家》教学设计一、教学内容分析《可爱的家》是本单元的演唱歌曲,《可爱的家》是一首经典歌曲,选自歌剧《克拉丽》,也翻译成《甜蜜的家》。

创作于1823年,是一首家喻户晓的英国歌曲。

歌曲表现了作者对家的怀念,对安详温馨的家庭生活的向往。

很多人认为它是一首民歌,实际上它是19世纪英国作曲家比肖普和美国诗人、剧作家培恩合作。

为歌剧《克拉丽》写的主题歌。

歌曲为大调式,四四拍。

一段体结构。

共六个乐句。

除第五乐句外,其余五个乐句的开始都是弱起小节,形成一种流动感。

第一、二乐句旋律基本相同,以级进为主,在中音区环绕。

营造了一种柔和的氛围。

第三、四乐句旋律基本相同。

向上发展形成一个小高潮。

第五乐句节奏舒展,使歌曲情绪更加优美、温暖,第六乐句为第四乐句的变化再现通过学唱歌曲《可爱的家》,让学生懂得“家”对我们每一个人是多么的重要,使学生感受到父母对孩子无私的爱,感受到家庭的温暖。

启发学生珍惜幸福家庭,用自己的爱回报父母的爱,同时关心那些缺少家庭温暖的孩子。

最终达到珍爱家庭、关爱他人、热爱父母的单元总目标。

二、学情分析小学三年级的学生,已经对音乐知识有了简单的认识,能够试唱简单的乐句,认识音名、唱名,同时他们对歌曲也有了自己一定的见解和感悟。

因此,在设计重点乐句教学时,采用了对比聆听、识谱法,让学生通过唱谱的形式,解决重点乐句。

在完整聆听乐曲环节,设计了带问题聆听、谈感受、发挥想象、谈感受等方法,让孩子主动参与课堂自主探究,充分感受音乐内涵。

依据三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还是要以兴趣为主,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在教学活动中通过板帖图片、画旋律线、做动作等方式引领学生走进歌曲体会情感。

三、教学目标1.学习歌曲《可爱的家》,并能用深情而饱满的声音演唱。

2.引导学生感受4/4拍歌曲优美的意境,感受家庭的温暖,深情地演唱歌曲。

指导学生声断气连地歌唱,并准确唱好弱起拍。

3.通过音乐学习,学生能珍惜自己的幸福生活,能关爱父母和身边的人。

《可爱的家》优秀教案(通用

《可爱的家》优秀教案(通用

《可爱的家》优秀教案(通用《可爱的家》优秀教案(通用)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音乐》教材第三册第四章《家》。

详细内容包括歌曲《可爱的家》的学习和演唱,了解家庭的重要性和亲情的可贵,通过音乐表达对家的热爱。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歌曲《可爱的家》的旋律和歌词,提高音乐素养。

2. 培养学生热爱家庭、珍惜亲情的情感。

3. 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音乐表现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歌曲《可爱的家》的旋律和歌词学习。

难点:歌曲中高音部分的演唱技巧,以及音乐情感的表达。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钢琴、音响设备、教学课件。

学具:音乐教材、笔、纸。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播放《可爱的家》歌曲,引导学生感受家的温暖,引出本节课的主题。

2. 新课内容学习:a. 教师带领学生学唱歌曲《可爱的家》。

b. 分组练习,每组挑选一名代表进行演唱展示。

c. 教师针对学生演唱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进行指导。

3. 实践情景引入:让学生分享自己家庭的照片,讲述家庭的故事,增强对家的感情。

4. 例题讲解:讲解歌曲《可爱的家》中的乐理知识,提高学生的音乐素养。

5. 随堂练习:分组进行歌曲演唱,互相评价,教师点评。

六、板书设计1. 歌曲《可爱的家》2. 歌曲旋律3. 歌词4. 家庭重要性5. 亲情可贵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演唱歌曲《可爱的家》,录制视频,分享给家人。

2. 答案:视频作业。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关注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度,及时调整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果。

2. 拓展延伸:a. 组织一次家庭音乐会,邀请家长参与,共同演唱《可爱的家》。

b. 开展以“家”为主题的绘画、写作等活动,培养学生的综合素养。

c. 鼓励学生关爱家人,学会感恩,珍惜亲情。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难点与重点的区分。

2. 教学过程中的实践情景引入。

3. 例题讲解的深度和广度。

4. 随堂练习的组织与评价。

5. 作业设计的生活化与实际操作。

6. 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的针对性与可行性。

人教版三年级下册音乐《可爱的家》教学设计

人教版三年级下册音乐《可爱的家》教学设计

人教版三年级下册音乐《可爱的家》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可爱的家》是人教版三年级下册音乐教材中的一首歌曲。

歌曲以富有感染力的旋律和简单易懂的歌词,表达了人们对家的眷恋和热爱。

本节课的教学内容不仅包括歌曲的学习,还涉及到音乐的基本知识和技能。

二. 学情分析三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音乐基础,对音乐课程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他们在音乐学习中表现出良好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然而,部分学生在音乐理论知识方面仍有待提高,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针对这一部分学生进行重点辅导。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掌握歌曲《可爱的家》的旋律和歌词,能够独立演唱。

2.培养学生对音乐的感知和审美能力,激发学生对家乡的热爱之情。

3.提高学生的音乐基本理论知识,如节奏、音高、音符等。

4.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四. 教学重难点1.歌曲《可爱的家》的旋律和歌词的掌握。

2.音乐基本理论知识的学习和应用。

3.团队协作能力的培养。

五. 教学方法1.示范法:教师先行示范,为学生提供正确的学习榜样。

2.互动法:教师与学生互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3.小组合作法:学生分组进行练习,培养团队协作能力。

4.视听法:利用多媒体设备,为学生提供丰富的视听体验。

六. 教学准备1.准备课件和教学素材,包括歌曲《可爱的家》的音频、视频资料,以及相关的音乐理论知识资料。

2.准备乐器,如钢琴、吉他等,用于教学演示和伴奏。

3.准备练习题和作业,用于巩固所学知识。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播放歌曲《可爱的家》的音频,引导学生初步感受歌曲的美感。

然后简要介绍歌曲的背景和作者,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呈现(10分钟)教师展示歌曲《可爱的家》的歌词,引导学生朗读。

同时,讲解歌词中的关键词,如“可爱的家”、“眷恋”等,帮助学生理解歌曲的主题。

3.操练(15分钟)教师示范演唱歌曲《可爱的家》,引导学生跟随演唱。

注意指导学生掌握正确的音高和节奏,对于难点部分进行重点辅导。

中班美术教案:可爱的家(3篇)

中班美术教案:可爱的家(3篇)

中班美术教案:可爱的家一、教学目标:1. 通过讲解和实践,引导幼儿了解家是人们生活和成长的地方,并能感受到家的温暖和安全感。

2. 培养幼儿动手动脑的能力和创造力,通过手工制作让幼儿体验家的快乐。

3. 培养幼儿对美的感受和创造力,让幼儿能够自己创作出可爱的家。

二、教学准备:1. 可爱的家的图片或海报。

2. 彩纸、剪刀、胶水、彩色笔等美术工具。

3. 一些装饰材料,如彩色毛线、钮扣等。

4. 幼儿用的园艺剪或剪刀。

三、教学过程:1. 导入:教师简单介绍家的重要性,询问幼儿家是什么样的地方,记录幼儿的回答。

2. 欣赏图片:教师展示可爱的家的图片,引导幼儿观察图片中的元素,如房子、花园、家具等。

3. 创作家的想象:教师让幼儿想象自己理想中的家是什么样的,可以是颜色鲜艳的房子,也可以是有很多花草树木的花园。

4. 手工制作家:教师提供各种材料,让幼儿自由创作自己的可爱家。

可以用彩纸剪出房子的形状,再用彩色笔画出窗户、门和屋顶的图案,最后用胶水将各个部分粘贴在一起。

可以在房子周围加上彩色毛线做成的花园,再用钮扣做出门把手等细节。

5. 装饰家:幼儿完成房子的制作后,可以用彩色笔画出窗户内的家具、墙壁上的图案等。

还可以用装饰材料装饰花园,如用彩色毛线做出花草的形状,用绿色纸做出树木等。

6. 分享作品:幼儿完成作品后,教师组织幼儿进行分享,让每位幼儿向其他幼儿展示自己的作品,并讲解自己设计的思路和想法。

四、教学总结: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幼儿了解到家是一个温暖和安全的地方,同时也培养了幼儿的创造力和艺术欣赏能力。

通过手工制作可爱的家,幼儿感受到了自己的创造力和成就感,同时也培养了幼儿的细致观察力和动手动脑能力。

这些都有助于促进幼儿的全面发展和艺术素养的提高。

五、教学反思:本节课的教学内容能够激发幼儿的兴趣,培养幼儿对美的感受和创造力。

但可能有一些幼儿在手工制作上会有困难,教师需要给予更多的指导和帮助。

同时,在分享作品时,幼儿的表达能力可能有限,教师需要引导幼儿用简单的语言描述自己的作品。

初中可爱的家音乐教案

初中可爱的家音乐教案

教案:《可爱的家》音乐课程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通过学习歌曲《可爱的家》,感受歌曲所表达的温暖、幸福的家庭氛围。

2. 培养学生对音乐的欣赏能力,提高学生的音乐素养。

3. 引导学生通过歌曲,学会珍惜和感恩家庭,培养学生的家庭观念。

二、教学内容1. 歌曲《可爱的家》的歌词及旋律。

2. 歌曲的情感内涵及家庭的重要性。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歌曲《可爱的家》的旋律演唱。

2. 理解歌曲所表达的家庭温暖和幸福。

四、教学方法1. 欣赏法:通过聆听、跟唱等方式,让学生感受歌曲的美妙旋律。

2. 讲解法:教师讲解歌曲的背景、情感内涵,引导学生理解家庭的重要性。

3. 实践法:让学生分组演唱,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五、教学步骤1. 导入:教师播放《可爱的家》歌曲,让学生初步感受歌曲的美感。

2. 歌词讲解:教师讲解歌曲的歌词,引导学生理解歌曲所表达的家庭温暖和幸福。

3. 旋律学习:教师教唱歌曲,让学生跟唱,体会歌曲的旋律美。

4. 情感体验:教师引导学生想象自己家庭的情景,让学生感受家庭的温暖和幸福。

5. 分组演唱:让学生分组演唱,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6. 总结: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家庭的重要性,引导学生学会珍惜和感恩家庭。

六、教学评价1. 学生对歌曲《可爱的家》的演唱情况。

2. 学生对家庭观念的认同和珍惜程度。

3. 学生对音乐课程的兴趣和参与度。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让学生感受家庭的温暖和幸福,培养学生的家庭观念,提高学生的音乐素养,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奠定基础。

五年级音乐 第四课《可爱的家》教案

五年级音乐 第四课《可爱的家》教案

五年级音乐第四课《可爱的家》教案一、教学目标1.让学生通过歌曲《可爱的家》的学习,感受家的温暖和亲情的重要性。

2.培养学生的音乐欣赏能力,提高音乐表现力。

3.引导学生学会用优美的声音演唱歌曲,并能熟练地为歌曲编创动作。

二、教学重难点重点:学会演唱歌曲《可爱的家》,感受歌曲中的情感。

难点:歌曲中的音准把握和节奏控制。

三、教学过程1.导入(1)教师播放歌曲《可爱的家》,让学生初步感受歌曲的美妙。

(2)引导学生分享自己家的温馨故事,激发学生对家的情感。

2.歌曲学唱(1)教师示范演唱歌曲,让学生注意歌曲的旋律和节奏。

(2)学生跟随教师学唱歌曲,注意音准和节奏。

(3)分组演唱,检查学生的演唱效果。

3.歌曲分析(1)教师引导学生分析歌曲的结构,如:歌曲的旋律、节奏、歌词等。

(2)讨论歌曲表达的情感,引导学生理解歌曲的含义。

4.歌曲表现(1)教师引导学生用优美的声音演唱歌曲,注意声音的饱满和情感的投入。

(2)学生自由发挥,为歌曲编创动作,增加歌曲的表现力。

5.音乐欣赏(1)教师播放其他版本的歌曲《可爱的家》,让学生感受不同演唱风格。

(2)引导学生讨论不同演唱风格的优缺点,提高音乐欣赏能力。

6.课堂小结(2)学生分享自己的学习心得,交流演唱技巧。

四、作业布置1.回家后,将歌曲《可爱的家》演唱给家人听,感受家的温暖。

2.尝试为歌曲《可爱的家》编创更多动作,增加歌曲的表现力。

五、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歌曲《可爱的家》的学习,让学生感受到了家的温暖和亲情的重要性。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注重学生的参与和互动,提高了学生的音乐表现力。

但在歌曲学唱环节,部分学生对音准和节奏的把握仍有困难,需要在今后的教学中加强训练。

1.导入(1)教师播放歌曲《可爱的家》,让学生初步感受歌曲的美妙。

(2)引导学生分享自己家的温馨故事,激发学生对家的情感。

2.歌曲学唱(1)教师示范演唱歌曲,让学生注意歌曲的旋律和节奏。

(2)学生跟随教师学唱歌曲,注意音准和节奏。

可爱的家 《可爱的家》教学设计(优秀4篇)

可爱的家 《可爱的家》教学设计(优秀4篇)

可爱的家《可爱的家》教学设计(优秀4篇)作为一位杰出的老师,编写教学设计是必不可少的,教学设计是一个系统设计并实现学习目标的过程,它遵循学习效果较优的原则吗,是课件开发质量高低的关键所在。

那么教学设计应该怎么写才合适呢?下面是编辑帮家人们分享的《可爱的家》教学设计【优秀4篇】。

《可爱的家》教学设计篇一一、教学目标:了解可爱的家的含义和重要性。

掌握创造可爱的家的方法。

培养学生的家庭观念和责任感。

二、教学内容:引入新课,讲述什么是可爱的家。

介绍创造可爱的家的方法。

小组讨论,分享创造可爱家的经验和想法。

小结本节课内容,提出思考问题。

三、教学方法:讲解法:老师通过讲解和举例,让学生了解可爱的。

家的含义和重要性。

小组讨论法:通过小组讨论,让学生分享创造可爱家的经验和想法。

合作探究法:通过合作探究,培养学生的家庭观念和责任感。

四、教学步骤:引入新课:通过图片或视频等形式,让学生了解可爱的家的含义和重要性。

介绍创造可爱的家的方法:老师可以讲解家具摆放、装饰等方法,让学生了解创造可爱的家的方法。

小组讨论:将学生分成小组,让他们分享创造可爱家的经验和想法,交流创造可爱家的方法。

小结本节课内容:老师对本节课内容进行总结,并提出思考问题。

作业布置:布置作业,要求学生在家里创造一个可爱的家。

五、教学评价:教师观察学生的参与情况和表现,评价学生的听讲、思考、交流等方面的表现。

学生的作业,包括创造可爱家的想法和成果,评价学生的创造力和实践能力。

家长的反馈,评价学生在家庭中的表现和责任感。

《可爱的家》教学设计篇二教学目标:通过学习课文,了解家的概念,感受家的温馨与美好。

通过欣赏美术作品,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和艺术欣赏能力。

通过制作手工作品,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造力。

教学重点:理解家的概念,感受家的温馨与美好。

欣赏美术作品,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和艺术欣赏能力。

制作手工作品,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造力。

教学难点:学生对家的概念理解不够深入,需要通过引导和讨论进行深入思考。

2024年《可爱的家》优秀教案(通用

2024年《可爱的家》优秀教案(通用

2024年《可爱的家》优秀教案(通用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2024年小学音乐教材四年级上册第二章《美丽的家园》,内容包括《可爱的家》歌曲学唱、乐理知识讲解和音乐实践活动。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可爱的家》歌曲的旋律、节奏和歌词,能够独立、准确地演唱。

2. 学习乐理知识,了解音阶、音程、和弦的基本概念,提高学生对音乐的基础认识。

3. 培养学生热爱家园、热爱生活的美好情感,激发学生对音乐艺术的兴趣。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歌曲《可爱的家》的学唱和乐理知识的学习。

难点:歌曲中的高音演唱和乐理知识中音程、和弦的理解。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钢琴、音响设备、黑板、教学课件。

学具:音乐教材、笔、纸。

五、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1)教师播放《可爱的家》歌曲,引导学生感受歌曲的优美旋律,讨论歌曲表达的情感。

(2)邀请学生分享自己心中的美好家园,引出本节课的主题。

2. 歌曲学习(15分钟)(1)教师带领学生学习歌曲《可爱的家》,注意指导学生掌握歌曲的节奏、音高和歌词。

(2)分组练习,互帮互助,提高学生的演唱能力。

3. 乐理知识讲解(10分钟)(1)教师讲解音阶、音程、和弦的基本概念,结合歌曲《可爱的家》进行实例分析。

(2)学生跟随教师进行乐理知识实践,加深对音乐知识的理解。

4. 音乐实践活动(10分钟)(1)学生分组,以小组为单位,创作一首以“家园”为主题的音乐作品。

(2)教师巡回指导,给予建议和鼓励。

(1)每组分享自己的音乐作品,师生共同评价、交流。

六、板书设计1. 板书《可爱的家》2. 歌曲简谱、歌词。

3. 乐理知识:音阶、音程、和弦。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以“我心中的家园”为主题,创作一首简短的歌曲。

2. 答案要求:歌曲要包含基本旋律、节奏和歌词,表达出对家园的热爱。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教师反思:关注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度,针对学生的掌握情况调整教学方法。

2. 拓展延伸:引导学生关注生活中的美好事物,激发学生的创作灵感,提高音乐素养。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可爱的家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认识“弱起小节”,并能在歌曲中运用;
2、技能目标:用气息支持歌唱,声音连贯,能用不同的粒度演唱歌曲《可爱的家》,并能用竖笛吹奏此曲;
3、情感目标:通过本课学习,激发学生对父母、对家庭的热爱与感恩之情。

教学重点
用气息支持歌唱,声音连贯,并能用不同的粒度演唱歌曲《可爱的家》,感受家的温馨与和谐。

教学难点
1、换气记号处的节奏准确;
2、相似乐句末尾音的音高走向。

教学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
一、课前聊“家常”:
1、同学们,03年春节联欢晚会上,一首歌曲曾深深地打动着我的心,今天,我将它带来了,与大家一起分享。

(播放课件《让爱住我家》)
2、这一家子带给你怎样的感受?请用一个词语表述。

3、那你能说说自己家人间一些幸福的事情吗?
二、学唱《可爱的家》:
1、导语:可爱的家又是怎样的呢?请把音乐书翻到33页。

2、让我们仔细聆听,用心感受:
△歌曲带给你什么感受?
△说说让你感动的歌词。

3、曲谱教学:
△自学指南:
换气记号(换气记号前的音符是两拍,别唱足,注意悄悄换气);
四分休止符(每一乐句后都是一个四分休止符,注意停顿);
音高走向(已标识音符的音高走向,要唱准)。

△师单手弹曲谱,生轻唱。

△加入左手伴奏,齐唱曲谱。

4、填词唱:
△让我们再听范唱,第一遍静听,第二遍轻唱;
△生齐唱。

三、音乐知识:弱起小节
1、导语:△这首歌曲的拍号是什么?(四四拍子)
△那四四拍子的含义是什么呢?(以四分音符为一拍,每小节有四拍)
2、那我们怎样解释这个怪现象呢?(知识点:弱起小节)
3、请四人小组讨论这个知识点,说说你们发现些什么?
△每小节有四拍的是“完全小节”;不足四拍的是“不完全小节”;
△完全小节的强弱关系是:强、弱、次强、弱;而第一小节是弱,所以也称“弱起小节”;最后一小节有三拍,是强、弱、弱。

四、歌曲处理:
1、导语:那么,在整首歌曲中,力度又是怎样变化的呢?
2、mf——f——p——mf
△ f处:“虽然没有大厅堂,冬天温暖夏天凉”一句,作者表达对家的热爱时,情绪非常激动,所以要唱得“强”一些;
△ p处:“可爱的家庭啊”一句,速度减慢,作者将对这个家的爱又深埋心底,所以,要唱得“弱”一些;
五、小结:
1、你想给你的家人怎样的祝福呢?
2、同学们,让我们拥有一颗感恩的心,珍惜你所拥有的幸福,别忘了对你的家人道一声“谢谢”。

3、在《爸妈谢谢你》的歌声中走出教室。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