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级音乐上册欣赏《可爱的家》
5年级音乐《可爱的家》教案

即墨市段泊岚镇小学学科备课记录表教学目标1.本课五首中外反映“家”为题材的作品,其音乐的风格、题材、体裁,均各有特点,我们可以从中感受音乐的人文性,“家”的可爱,“家”的乐趣。
2.改编也是一种创作活动,我们从改编《牧场上的家》中获得创作的经验。
3.学习竖笛的长音吹奏练习,并进行二声部吹奏实践。
第一课时一、聆听《天黑黑》1.这是一首以现实生活为内容的家庭里所发生的一个小故事——欣赏《天黑黑》。
2.你听懂了吗?3.你能说一下这个小故事吗?4.??(家庭里发生的琐碎小事不必下结论,可以各说各的)5.再复听一遍,请按书本上的要求选择合适的形容词。
(答案:诙谐)6.小结:这样家庭既诙谐又亲切可爱。
1.这首通俗歌曲较为流行,学生都较熟悉,所以在范唱的启2.在曲调的学唱中,有些节奏通过听唱,指导学生学唱,不必讲解乐理的名称如等,能合着教师的钢琴伴奏唱即可。
3.歌曲的第一部分是主人翁的“怀想”带有叙事性,所以在演唱的力度上较第一部分要有变化。
4.分的情绪,要发动学生积极参与,激发他们想像,进行编5.小结:这是家庭中隔代之间的温馨之情。
第二课时1.介绍歌曲《可爱的家》的创作背景。
用故事形式讲给学生听,以引起学生的兴趣。
2.范唱《可爱的家》,让学生哼唱。
让学生熟悉内容和主旋3.?4.?表达了怎样的情绪?你从中感受到了什么?5.二、《回家》1.?器的分类中属哪一类?2.上有什么相同与不同?3.请你为这首曲调配上歌词,歌词的内容与“回家”的标题4.5.小结:家是可爱的。
第三课时一、表演《牧场上的家》1.2.3.(1)在看谱听教师范唱曲调(或钢琴单音弹奏曲调)中,找出曲(2)在教师指导下学唱第一乐句8小节,及第三乐句的8小节,要求学生划3/4(3)学生自学第二乐句的8小节,划拍把握好节奏的长短。
(4)在教师完整的弹奏曲调后,准确地唱好全曲。
注意唱好三拍子的强弱感,并随着曲调起伏唱出力度的渐强、渐弱。
4.在歌曲演唱中要唱出对牧场家的爱。
人音版五年级上册音乐《可爱的家》教案教学设计

人音版五年级上册音乐《可爱的家》教案教学设计人音版五年级上册音乐《可爱的家》教案教学设计第四课可爱的家教学目标1.本课五首中外反映“家”为题材的作品,其音乐的风格、题材、体裁,均各有特点,我们可以从中感受音乐的人文性,“家”的可爱,“家”的乐趣。
2.改编也是一种创作活动,我们从改编《牧场上的家》中获得创作的经验。
3.学习竖笛的长音吹奏练习,并进行二声部吹奏实践。
教学安排:三课时第一课时:表演《外婆的澎湖湾》,听《天黑黑》。
第二课时:听《可爱的家》、《回家》,竖笛吹奏。
第三课时:唱《牧场上的家》;复习本单元内容。
第一课时一、聆听《天黑黑》1.这是一首以现实生活为内容的家庭里所发生的一个小故事——欣赏《天黑黑》。
2.你听懂了吗?如果还听不清楚,再听一遍。
3.你能说一下这个小故事吗?4.师生议论。
设问:这个故事告诉了我们什么?说说你自己的看法?(家庭里发生的琐碎小事不必下结论,可以各说各的)5.再复听一遍,请按书本上的要求选择合适的形容词。
(答案:诙谐)6.小结:这样家庭既诙谐又亲切可爱。
二、表演《外婆的澎湖湾》1.这首通俗歌曲较为流行,学生都较熟悉,所以在范唱的启示下较容易学唱。
2.在曲调的学唱中,有些节奏通过听唱,指导学生学唱,不必讲解乐理的名称如等,能合着教师的钢琴伴奏唱即可。
3.歌曲的第一部分是主人翁的“怀想”带有叙事性,所以在演唱时,把发生的事情交待清楚即可。
歌曲第二部分是高潮所在。
处理重点也按排在此段。
演唱的力度上较第一部分要有变化。
4.本歌教学的难点是伴奏。
打击乐的加入是编创活动,配得好能渲染歌曲高潮部分的情绪,要发动学生积极参与,激发他们想像,进行编创。
5.小结:这是家庭中隔代之间的温馨之情。
新人音版音乐五年级上册《第四课可爱的家》3课时教案设计

第四课可爱的家教学目标1. 本课五首中外反映“家”为题材的作品,其音乐的风格、题材、体裁,均各有特点,我们可以从中b5E2RGbCAP2•议為乜是乳创讣汕罚・我们从伙縛M仪垸「邙」祥门荻得创丿茴朋伫亂3•学习竖笛的长音吹奏练习,并进行二声部吹奏实践。
教学安排:三课时—课时;表淀《外婆剂澎湖湾加圻宅天黑黑汇第二课时:听《可爱的家》、《回家》,竖笛吹奏。
第三课时:唱《牧场上的家》;复习本单元内容。
第一课时一、聆听《天黑黑》1•这是一首以现实生活为内容的家庭里所发生的一个小故事一一欣赏《天黑黑》。
2•你听懂了吗?乩3. 你能说一下这个小故事吗?4」?(家庭里发生的琐碎小事不必下结论,可以各说各的)5•再复听一遍,请按书本上的要求选择合适的形容词。
(答案:诙谐)6•小结:这样家庭既诙谐又亲切可爱。
一、表浣《外婆的澎济湾》1.这首逋俗歌曲较为流行牛邯较熟悉,所以■生范唱的启示卜较容易学卩乩2•在曲调的学唱中,有些节奏通过听唱,指导学生学唱,不必讲解乐理的名称如等,能合着教师的钢琴伴■T? |」| 即plEanqFDPw3.敢山筋牌分是高河所企。
处理巫点乜按排在闭;L演II卩的力度卜.较第_部分耍右变仮4. 本祐打击M[勺加入是釣创活动.吨得好能渲染妝it橋潮部分的怙蚂:妄发动亍生枳极参勺,激发他们想•像, 滸i「缩训。
DXDiTa9E3d5. 小结:这是家庭中隔代之间的温馨之情。
第二课时1. 介绍歌曲《可爱的家》的创作背景。
用故事形式讲给学生听,以引起学生的兴趣。
2. 范拆m爱竹家/让孑牛•再乩讣呼側悉内祥和主射扎3.1设问:乐业主题的主泰乐器的空称你能听屮來吗?4. 夏听兀庄。
汝m 丰也1〔匚「匚込?表达了怎样的情绪?你从中感受到了什么?5. ’二、《回家》1. i??2」设问:这首乐曲与上一首糾I爱牡家》在内容与情纠上有件么札同与不同?3.3. 知|・『I门匚泻n,无5•小结:家是可爱的。
第三课时一、表演《牧场上的家》1..2•教师范唱时要注' J春及或匕匕3. ?(1)在看谱听教师范唱曲调(或钢琴单音弹奏曲调)1⑵在教师指导下学唱第一乐句8小节,及第三乐句的8小节,要求学生划3/4 iHjrf挥凶犬卩円普⑶学生自学第二乐句的8 d "(4)在教师完整的弹奏曲调后,准确地唱好全曲。
五年级音乐 第四课《可爱的家》教案

五年级音乐第四课《可爱的家》教案一、教学目标1.让学生通过歌曲《可爱的家》的学习,感受家的温暖和亲情的重要性。
2.培养学生的音乐欣赏能力,提高音乐表现力。
3.引导学生学会用优美的声音演唱歌曲,并能熟练地为歌曲编创动作。
二、教学重难点重点:学会演唱歌曲《可爱的家》,感受歌曲中的情感。
难点:歌曲中的音准把握和节奏控制。
三、教学过程1.导入(1)教师播放歌曲《可爱的家》,让学生初步感受歌曲的美妙。
(2)引导学生分享自己家的温馨故事,激发学生对家的情感。
2.歌曲学唱(1)教师示范演唱歌曲,让学生注意歌曲的旋律和节奏。
(2)学生跟随教师学唱歌曲,注意音准和节奏。
(3)分组演唱,检查学生的演唱效果。
3.歌曲分析(1)教师引导学生分析歌曲的结构,如:歌曲的旋律、节奏、歌词等。
(2)讨论歌曲表达的情感,引导学生理解歌曲的含义。
4.歌曲表现(1)教师引导学生用优美的声音演唱歌曲,注意声音的饱满和情感的投入。
(2)学生自由发挥,为歌曲编创动作,增加歌曲的表现力。
5.音乐欣赏(1)教师播放其他版本的歌曲《可爱的家》,让学生感受不同演唱风格。
(2)引导学生讨论不同演唱风格的优缺点,提高音乐欣赏能力。
6.课堂小结(2)学生分享自己的学习心得,交流演唱技巧。
四、作业布置1.回家后,将歌曲《可爱的家》演唱给家人听,感受家的温暖。
2.尝试为歌曲《可爱的家》编创更多动作,增加歌曲的表现力。
五、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歌曲《可爱的家》的学习,让学生感受到了家的温暖和亲情的重要性。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注重学生的参与和互动,提高了学生的音乐表现力。
但在歌曲学唱环节,部分学生对音准和节奏的把握仍有困难,需要在今后的教学中加强训练。
1.导入(1)教师播放歌曲《可爱的家》,让学生初步感受歌曲的美妙。
(2)引导学生分享自己家的温馨故事,激发学生对家的情感。
2.歌曲学唱(1)教师示范演唱歌曲,让学生注意歌曲的旋律和节奏。
(2)学生跟随教师学唱歌曲,注意音准和节奏。
人音版音乐五年级上册独唱《可爱的家》教学设计

人音版音乐五年级上册独唱《可爱的家》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可爱的家》是人音版音乐五年级上册的一首独唱曲目,歌曲旋律优美,歌词富有诗意,表达了人们对家的眷恋和热爱。
本节课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歌曲的演唱、音乐知识和情感体验。
通过学习这首歌曲,学生可以提高自己的音乐素养,培养对家庭、对祖国的热爱之情。
二. 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音乐基础,对旋律、节奏等方面有一定的认识。
但部分学生可能对歌曲的情感表达和演唱技巧方面还需加强。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因材施教,使学生在原有基础上得到提高。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掌握歌曲《可爱的家》的旋律和歌词。
2.培养学生运用正确的演唱姿势和呼吸方法演唱歌曲。
3.引导学生体验歌曲所表达的情感,培养对家庭、对祖国的热爱之情。
4.提高学生的音乐审美能力和合作意识。
四. 教学重难点1.歌曲的旋律演唱,特别是音准和节奏。
2.歌词的情感表达和演唱技巧。
五. 教学方法1.示范法:教师演唱歌曲,为学生提供正确的示范。
2.互动法:学生分组演唱,相互交流、借鉴,提高演唱水平。
3.情感引导法:教师引导学生体验歌曲情感,培养学生的情感表达能力。
4.视听结合法:观看相关视频,丰富学生的音乐视野。
六. 教学准备1.教学课件:包括歌曲、图片、视频等。
2.乐器:钢琴、吉他等。
3.音响设备:音响、话筒等。
4.练习册:用于学生课后巩固所学内容。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播放歌曲《可爱的家》,引导学生聆听并感受歌曲的美妙。
然后简要介绍歌曲的背景和作者,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呈现(10分钟)教师演唱歌曲,为学生提供正确的示范。
学生在聆听过程中,注意观察教师的演唱姿势和呼吸方法。
演唱结束后,教师简要讲解歌曲的旋律和歌词,引导学生初步掌握歌曲。
3.操练(10分钟)学生分组演唱,相互交流、借鉴。
教师巡回指导,纠正学生的演唱错误,帮助学生改进演唱技巧。
4.巩固(10分钟)学生单独演唱歌曲,教师点评并给予鼓励。
人音版五年级上册音乐《可爱的家》教案

《可爱的家》教案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能用轻柔的声音有感情的演唱歌曲,并了解弱起小节的作用。
了解作曲家及其创作意图并能听出乐曲中主题音乐的主奏乐器。
2、过程与方法:通过聆听、对比、画旋律线来感受主题音乐。
3、情感和价值观:在乐曲中感受家的可爱,家的乐趣。
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见识曾广,自主意识也在不断增强,他们受流行音乐的影响,已经不满足课堂上的教学曲目,他们渴望音乐,却不喜欢书本上的曲子,所以培养学生的音乐兴趣是至关重要的。
提升学生的音乐鉴赏能力,通过合唱课、欣赏课、综合课等多种类型自由组合教材,并能适当引入学生喜爱的音乐元素,提高他们的音乐整体素质,在教学中渗透人文思想,陶冶音乐情操。
重点难点:重点:感受音乐的人文性,感受家的可爱,家的乐趣。
难点:能聆听出两次主题音乐的主奏乐器,并用不同的方式表达音乐。
教学过程:【导入】视频《family》导入。
欣赏《家》的视频。
师:家给我们一种什么感觉?(温暖、温馨……)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首关于家的歌。
【讲授】学唱歌曲版《可爱的家》。
1、教师演唱儿童版本《可爱的家》。
师:刚才我们听到的这首歌它的题目就叫《可爱的家》。
2、读歌词:师:让我们亲自来感受一下这个温馨幸福的家的感觉,请大家有感情地来朗诵歌词,老师给你配上音乐。
(钢琴弹主旋律)3、出示歌谱(1)请找出第一乐句和第二乐句的不同处12∣3.4 4 5∣5- 3 5∣4.3 4 2∣3--12∣3.4 4 5∣5- 3 5∣4.3 4 2∣1—55 1.765 5-35 4.342 3--55 1.765 5-35 4.342 1—(2)师生接龙唱(3)讲解若起小节和附点音符的作用(荡秋千原理)4、学唱曲谱(1)第一二乐句和第三四乐句在情绪上有什么变化?(2)学生巩固曲调,跟琴演唱曲谱。
(3)歌曲在情绪上有什么变化?(4)带入歌词演唱(5)老师补充歌曲的最后一句“啊~多么可爱的家~虽然没有大厅堂,冬天温暖夏天凉”,点出主题旋律。
《可爱的家》音乐优秀教案(7篇)

《可爱的家》音乐优秀教案(7篇)《可爱的家》音乐优秀教案1教学思路:这是由音乐切人的艺术课。
本课将带领学生探索大自然和生活环境中的声响,使他们体验声音的奥妙。
既使住在茅草屋里,只要有了亲人的话语、动人的音乐或生活中的美妙音响,也会感到非常温暖。
本课要学唱有关“家”的歌曲,用简单乐器即兴伴奏,体会音乐节奏和旋律的感情色彩。
教学目标:1、感受自然的声音和音乐的声音,把听觉感受和生活环境联系起来,能够分辨出来自家庭的和自然的声音。
2、能够用自制的简易乐器创编节奏,为歌曲《可爱的家》进行伴奏,并能参与即兴表演。
3、通过声音感受、体会家的亲切和温暖。
教学重点:引导学生对各种声音的探索和感受及体验。
教学难点:引发学生创造声音(来自家里的声音)。
并进行创编节奏、即兴表演。
教学准备:磁带《关于家里的声音》、《关于大自然的声音》、《可爱的家》、《家族歌》、《我爱我家》、《祖国,祖国我爱你》。
自制打击乐器、画笔、画纸等。
教学过程:谜语导人:师:左‘片,右一片,中间隔着一座山,什麽都能听得见,就是从来不见面(生猜谜语)。
师:你们真聪明,今天老师想看看谁的小耳朵最灵,请听(播放一组大自然的声音,生静听)。
一、听辨1、播放自然界的声音(风声、雨声、雷声、鸟鸣、狮吼等)。
(1)听到了什么?(2)听到这些声音你有什么感觉?师:你们真是了不起,咱们再来听听。
2、播放…组家里的声音(门铃声、自来水流动的声音、电视的声音、小宝宝的哭声等)。
(1)听到些什么?(2)这些声音都是来自哪儿的?(3)听到这些声音你有什么感觉?师:是的,无论我们的家有多么简朴,我们都感觉很温暖。
3、谈感受进行对比师:这种在家里的感觉与出门在外的感觉有什么不同?师总结:家里的感觉非常温暖,我们都要关爱自己的家,请你们谈谈自己的“家”是什么样子的?教学设想: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我在教学中一开始就设置了谜语,导人课题,激发了学生的兴趣,为教学中的第一个环节“听辨声音”打下了基础,在听辨的过程中,我采用了听、想、谈的方式层层叠进,主动参与,发挥了学生的想象力使学生对家有个初步印象。
五年级上册音乐教案-4.3可爱的家|人音(简谱)

五年级上册《可爱的家》【教材分析】这首乐曲系根据同名歌曲改编。
歌曲由英国作曲家比肖普作曲,是他的歌剧《米兰的少女克拉丽》中的一首歌曲,后来广为流传,成为一首家喻户晓的通俗歌曲。
歌曲表达了浪迹天涯的游子对亲人、对家乡的怀念和眷恋,这也正是远离故乡和亲人的词作者佩恩的心声。
歌曲的旋律优美动人,情感朴实真挚,具有感人的魅力。
歌曲有两个乐段及尾声组成。
第一乐段及第二乐段各包含两个平行的乐句。
前乐段安详宁静,后乐段的乐句开始音区提高,情绪略显激动,抒发了强烈的思念之情,但后半句音调仍趋下落,沉浸在温馨的回忆之中。
然后通过4小节的感叹似的音调,再现了最后一个乐句,突出了对“家”的执着的爱恋。
乐曲基本按照歌曲旋律改编,曲首和结尾采用歌曲的第一乐句加以发展,作为引子与尾声。
乐曲把歌曲主旋律重复两遍。
第一遍由中提琴主奏,第二遍则用钢片琴及弦乐演奏。
乐曲中多彩的音色和活泼的伴奏音型使我们更多地感受到“可爱的家”所带来的甜蜜与快乐。
【教学目标】1.能主动参与主题音乐的聆听、演唱,学习中,探索乐曲在旋律,力度,主奏乐器的特点,体会音乐要素对音乐情感表达的作用。
2.感受乐曲优美动人的情绪,运用多种表现形式参与音乐体验3.聆听不同表现形式的《可爱的家》,能感受到乐曲所表达对“家”的真挚感情,激发学生对家及亲人的爱恋之情。
【教学重点】:感受乐曲优美动人的情绪,运用多种表现形式参与音乐体验。
【教学难点】:能主动参与主题音乐的聆听、演唱,学习中,探索乐曲在旋律,力度,主奏乐器的特点,体会音乐要素对音乐情感表达的作用。
【教学过程】一、情境导入,引起共鸣师:每当提起“家”这个字,就会使人想起自己的亲人和在家中渡过的美好时光。
有关家的这个主题的作品很多,今天先给大家带来一首佩恩的短诗。
(这首短诗谱有一首歌,老师也送给你们)二、聆听主题,体验情感1.第一遍师随管弦乐朗诵,第二遍唱师:歌曲带给你怎样的感受?(温馨的、甜蜜的)师小结:歌曲优美动人,情感朴实真挚,具有感人的魅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说一说,第一遍和第二遍分别 有哪件乐器主奏? 第一遍,由中提琴主奏;第二遍, 则用钢片琴及弦乐演奏。
b 1= E
–
4
4
可爱的家
|3
– 0 1 2| 详, 姊妹
中速 1 2 | 3 ·4 4 5 | 5 – 3 5 | 4 ·3 4 2 我 的 家 庭 真可 爱, 美丽 清 洁又安
3· 4 4 5 | 5 – 3 5 |4· 3 4 2 | 1 – 0 5 5 |ⅰ· 7 6 5 | 兄 弟都 和 气,父亲 母 亲 都 健 康。 虽然 没 有 好花 5 – 3 5 | 4 · 3 4 2 | 3 – 0 5 5 |ⅰ·7 6 5 | 5 – 3 5 | 园,月季 凤 仙 常飘 香, 虽然 没 有大厅 堂 冬天 4· 3 4 2 | 1 – – 0 温 暖 夏天 凉。
共同生活的眷属和他们所住的地方 。
可爱的家
(英 培恩词 比肖普曲)
2/4拍 强
强 弱
弱
3/4 拍 强
强
弱 弱
弱 弱
4/4 拍
4/4
1 2 | 3 ·4 4 5 | 我的 家 庭 真 可 5 – 爱节叫做弱起小节。 弱起小节的歌(乐)曲的最后结束小节 也往往是不完全的,首尾相加其拍数正好相 当于一个完全小节。
|5
– 4 2 |1 – 2 – 可 爱的 家 庭
|3
– 0 5| 啊, 我
ⅰ· 7
6 ·5 | 5 – 3 5
| 4· 3
4 2|1 – –
‖
不 能 离 开 你, 一切 恩 惠 比天 长。
幸福的家庭
快乐的娃娃
我们的幸福都是父母给的,不 论我们成为一棵参天大树,还是一 株无名小草,他们都从未改变地爱 着我们,这就是我们的爸爸妈妈。
让我们怀着一颗感恩的心,去爱我 们亲爱的父母,爱我们可爱的家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