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析双叉臂悬架(珍藏版)
汽车悬架专题四(双摇臂悬架)

汽车悬架专题四(双摇臂悬架)双摇臂悬架是独立悬架的一种,也叫双叉骨、双愿骨(doublewishbone)悬架,为什么有双愿骨这个名字呢?西方过圣诞节的时候人们喜欢吃火鸡,在吃的时候要对这火鸡上的一根骨头许个愿,这条有点像A字的骨头就叫愿骨wishbone,双摇臂悬架上的A 字型摇臂与这根愿骨比较相像,所以又叫双愿骨。
双差臂悬挂拥有上下两个不等长的摇臂,双横臂的臂有做成A字形或V字形。
V形臂的上下2个V形摆臂以一定的距离,分别安装在车轮上,另一端安装在车架上。
横向力由两个摇臂同时吸收,支柱只承载车身重量,因此横向刚度大。
由于上下摇臂不等长(上长下短),让车轮在上下运动时能自动改变外倾角并且减小轮距变化,上臂比下臂运动弧度小,减小轮胎磨损。
并且也能自适应路面,轮胎接地面积大,贴地性好。
但是由于多了一个上摇臂,所以需要站用较大的空间,因此小型车的前桥一般布置不下此种悬挂。
双摇臂悬挂设计是大型轿车、越野车和城市休闲SUV前悬架惯用的设计手法。
而这种设计相对麦弗逊式设计稳定性、适应性要更出色,增加横向承受力的刚性,使用寿命得以大大提升。
同时在使用双叉臂结构设计后使得减震支柱不承受横向力,提高汽车行驶平顺性和方向稳定性。
但任何结构设计的优势都不是绝对的,相对麦弗逊它的设计结构更加复杂,相应速度、灵敏性相对较低,乘坐舒适性相对打了折扣。
优点:悬架刚度大,承受冲击力强,能保持轮胎紧贴路面。
缺点:占用空间较大,悬架精度没有多连杆的高。
Alfa_Romeo_159_2.4_JTDM_2005_双摇臂Jaguar_S-Type_R_2003_前双摇臂悬挂Jaguar_XJR_2004_前双摇臂悬挂Lincoln_MKZ_AWD_2007_前双摇臂悬架Nissan_Fuga_350GT_2004_双摇臂悬挂。
双叉臂式独立悬架课件

问题一:异响
总结词
双叉臂式独立悬架在行驶过程中可能会 产生异响,这可能是由于多种原因引起 的。
VS
详细描述
异响可能由于悬挂系统中的橡胶衬套老化 、悬挂零部件松动或损坏、减震器性能下 降等原因造成。解决异响问题需要对悬挂 系统进行全面检查,更换损坏的零部件, 并确保所有连接部位紧固。
问题二:抖动
总结词
详细描述
悬挂系统中的橡胶衬套、减震器活塞杆等部 件容易出现磨损。这些磨损可能会导致悬挂 性能下降,影响驾驶体验。解决磨损问题需 要定期检查和维护悬挂系统,及时更换磨损 的部件,保持悬挂系统的良好状态。同时, 正确的驾驶习惯和路面选择也可以减少悬挂 部件的磨损。
06
双叉臂式独立悬架的未 来发展与展望
全性。
调整主销内倾角
适当调整主销内倾角, 有助于减少轮胎磨损和 转向阻力,提高驾驶舒
适性。
调整轮距
通过调整轮距,可以改 善车辆的操控性和行驶 稳定性,提高行驶安全
性。
调整横拉杆长度
根据需要调整左右横拉 杆的长度,可以调整车 轮的外倾角,提高行驶
稳定性。
优化建议
优化悬挂系统刚度
优化减震器阻尼
提高悬挂系统刚度可以改善车辆的操控性 和行驶稳定性,但需要注意不能过度提高 刚度,以免影响乘坐舒适性。
双叉臂式独立悬架课 件
目 录
• 双叉臂式独立悬架概述 • 双叉臂式独立悬架的结构与组成 • 双叉臂式独立悬架的优缺点 • 双叉臂式独立悬架的调整与优化 • 双叉臂式独立悬架的常见问题与解决方案 • 双叉臂式独立悬架的未来发展与展望
01
双叉臂式独立悬架概述
定义与特点
定义
双叉臂式独立悬架是一种具有上 下两个叉臂的悬架结构,通过上 下叉臂的摆动实现车轮的上下运 动。
培训处“小菜一碟”第303期(操控性最出色 双叉臂独立悬挂技术解析五)

1
操控性最出色 双叉臂独立悬挂技术解析(五)
优点与不足:
『法拉利F10的悬挂细节』
双叉臂悬挂的优点很明显,首先,对于定位参数的精确控制,让车轮能够很好的紧贴地面,较强的横向刚性又提供了很好的侧向支撑,对于车辆的操控性能来说,这种结构的优越性是显而易见的,它不仅是法拉利,兰博基尼和玛莎拉蒂这些超级跑车们的首选,甚至是现今的F1赛车所使用的悬挂结构依旧能看到双叉臂的影子。
而两根三角形结构的摇臂还拥有出色的抗扭强度和横向刚性,因此在硬派SUV 或者皮卡上也经常会使用双叉臂的悬挂结构,而前双叉臂后整体桥的结构也是硬派越野SUV 的经典结构。
像是吉普大切诺基,丰田普拉多和大众途锐等,前悬都用了双插臂的悬挂结构。
『由于结构复杂成本高,且占用空间较大,因此双叉臂悬挂并不适合经济性小车』当然,双叉臂悬挂也有它的缺点,那就是相对于麦弗逊悬挂,它的结构更复杂,占用空间较大,成本较高,因此并不适用于小型车前悬挂,此外,定位参数的确定需要精确计算和调校,对于制造商的技术实力要求也比较高。
2。
2全面解析5种常见悬挂 双叉臂式独立悬挂

『典型的双叉臂式独立悬挂结构图』双叉臂式悬挂又称双A臂式独立悬挂,双叉臂悬挂拥有上下两个叉臂,横向力由两个叉臂同时吸收,支柱只承载车身重量,因此横向刚度大。
双叉臂式悬挂的上下两个A字形叉臂可以精确的定位前轮的各种参数,前轮转弯时,上下两个叉臂能同时吸收轮胎所受的横向力,加上两叉臂的横向刚度较大,所以转弯的侧倾较小。
『阿尔法·罗密欧159的前悬采用了双叉臂式悬挂』『大众途锐的双叉臂悬挂结构图』双叉臂式悬挂通常采用上下不等长叉臂(上短下长),让车轮在上下运动时能自动改变外倾角并且减小轮距变化减小轮胎磨损,并且能自适应路面,轮胎接地面积大,贴地性好。
『双叉臂式悬挂运动性出色,为法拉利、玛莎拉蒂等超级跑车所运用』相比麦弗逊式悬挂双叉臂多了一个上摇臂,不仅需要占用较大的空间,而且其定位参数较难确定,因此小型轿车的前桥出于空间和成本考虑一般不会采用此种悬挂。
但其具有侧倾小,可调参数多、轮胎接地面积大、抓地性能优异,因此绝大部分纯正血统的跑车的前悬挂均选用双叉臂式悬挂,可以说双叉臂式悬挂是为运动而生的悬挂,法拉利、玛莎拉蒂等超级跑车以及F1方程式赛车均采用了双叉臂式前悬挂。
国内采用双叉臂式前悬挂的轿车主要有一汽丰田皇冠和一汽丰田锐志,以及奥迪的豪华SUV Q7、大众途锐等。
另外需要说明的是,双横臂式悬挂和双叉臂式悬挂有着许多的共性,只是结构比双叉臂式简单些可以称之为简化版的双叉臂式悬挂。
同双叉臂式悬挂一样双横臂式悬挂的横向刚度也较大,一般也采用上下不等长摇臂设置。
『本田思域的双横臂式悬挂』双横臂式悬挂设计偏向运动性,其性能优于麦弗逊式式悬挂、但比起真正的双叉臂式悬挂以及多连杆前悬挂要稍差一些。
国内采用双横臂式前悬挂的主要有:广州本田雅阁、一汽轿车马自达6以及北京奔驰-戴克的克莱斯勒300C。
而采用双横臂式后悬挂的有东风本田思域。
『后悬采用双横臂式悬挂的思域具有不错的运动性』主要优点:横向刚度大、抗侧倾性能优异、抓地性能好、路感清晰;主要缺点:制造成本高、悬架定位参数设定复杂;『大众途锐前后悬均采用了双叉臂式独立悬挂』适用车型:运动型轿车、超级跑车以及高档SUV前后悬架。
双叉臂式独立悬架工作原理

双叉臂式独立悬架工作原理双叉臂式独立悬架,这名字听起来就像是个高大上的玩意儿,但其实说白了就是车轮和车身之间的一种“桥梁”。
这玩意儿可不简单,绝对是科技与设计的结晶。
想象一下,咱们开车在马路上,遇到个坑坑洼洼的路面,如果车子用的是普通悬架,那车身就像上了发条,摇摇晃晃的,真是让人心里七上八下。
可有了双叉臂悬架,车轮和车身就像一对默契十足的搭档,能各自独立“跳舞”。
就算路面再崎岖,车子依然稳稳当当,简直是开车的一大享受。
这双叉臂的设计真是别具匠心,像是给车子穿上了双“鞋子”。
每个车轮都有自己的悬架系统,能独立工作,这样就能大大提高驾驶的舒适度。
尤其是在转弯的时候,车轮能更好地抓地,避免那种“漂移”的尴尬。
想象一下,咱们在高速公路上飞驰,旁边的车子因为悬架不给力而晃动得厉害,而咱们的车子却稳如泰山,简直是风驰电掣的感觉,心里别提有多爽了。
这种悬架的结构看起来简洁又优雅。
叉臂的形状就像一对伸展的手臂,牢牢抓住车轮。
这让车轮在面对各种路况时,能够自由活动,不受限制。
也就是说,无论是越野还是城市驾驶,双叉臂悬架都能应对自如,绝对让人心里有底。
虽然它的结构复杂,但一旦安装好,就能让车子保持良好的操控性能,轻轻一打方向,车子就能如愿以偿地转向。
我们再聊聊它的好处。
独立悬架的设计让车子的每个轮子都能各自为政。
这就好比你在跳舞,每个人都能随心所欲地展现自己的舞姿,而不是被绑在一起,动作笨拙。
这种设计不仅让车子在行驶过程中更加稳定,还能有效减少颠簸感,让你坐在车里仿佛在软绵绵的沙发上,真是让人忍不住想要继续开下去。
再说,双叉臂悬架在承受负载方面也是个大能手。
想象一下,开车载着一堆朋友,车子一侧的重量加大,如果用普通悬架,车子很容易就“倾斜”了,给大家的感觉就像坐上了一条摇晃的船。
可双叉臂悬架就不怕这一招,稳稳当当,保证每个人都能享受平稳的旅程。
别说是朋友了,就连饮料也不会洒出来,真是太厉害了!再加上,这种悬架在维修方面也是一大优势。
双叉臂悬架工作原理

双叉臂悬架工作原理1.引言1.1 概述双叉臂悬架是一种常见的汽车悬挂系统,其工作原理旨在提供更好的悬挂效果和行驶稳定性。
通过对车轮的独立控制和悬挂系统的灵活调节,双叉臂悬架可以使车辆在各种路况下保持平稳,并提供更好的操控性和乘坐舒适性。
本文将介绍双叉臂悬架的工作原理以及其在汽车行业中的应用。
首先,我们将从双叉臂悬架的定义和背景知识入手,了解其在汽车制造中的重要性和适用范围。
接着,我们将详细探讨双叉臂悬架的工作原理,包括前后悬挂结构和悬挂系统的工作方式。
通过了解悬挂系统如何工作,读者可以更好地理解双叉臂悬架的运作机制和优势。
在正文部分的结尾,我们将探讨双叉臂悬架的优势和应用,并对未来悬挂技术的发展进行展望。
了解双叉臂悬架的优势有助于我们更好地评估其在汽车工业中的应用前景,并对其在未来的改进和创新提供思路和启示。
通过本文的阅读,读者将能够全面了解双叉臂悬架的工作原理及其在汽车行业中的作用。
我们希望本文能够为读者提供有关双叉臂悬架的基本知识,激发对悬挂技术的兴趣,并为未来的研究和创新提供有益的参考。
1.2文章结构文章结构的目的是为了清晰地展现文章的组织结构,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文章的内容。
本文的结构分为引言、正文和结论三个部分。
引言部分主要包括概述、文章结构以及目的。
概述部分可以简要介绍双叉臂悬架及其在汽车领域中的应用与重要性。
文章结构可以说明本文的组织结构,告诉读者将要介绍双叉臂悬架的定义和背景知识、工作原理以及优势与应用,并对未来悬挂技术进行展望。
目的部分可以指明本文的写作目的,例如是为了深入解析双叉臂悬架的工作原理,并探讨其在未来的发展方向。
通过明确的文章结构,读者可以更好地理解文章的内容和组织结构,并从中获取所需的知识与信息。
1.3 目的本文的目的是详细介绍和解析双叉臂悬架的工作原理。
双叉臂悬架作为一种常见的汽车悬挂方式,在汽车工业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通过对双叉臂悬架的定义和背景知识进行介绍,我们将深入了解其在汽车悬挂系统中的地位和重要性。
解析双叉臂悬架(珍藏版)

在常见的集中独立悬挂结构中,双叉臂式悬架被公认是操控性最出色一种,绝大多数的性能跑车乃至于F1赛车使用的都是双叉臂的悬架结构。
那么下面就带大家一起了解一下这种最具有运动基因的悬挂形式。
历史及概述:由于叉臂长的很像许愿骨,所以得名(双愿骨式悬架)双叉臂悬挂也叫做双A臂悬挂或者双摇臂悬挂,属于双横臂悬架中的一种,英文名为double wishbone suspension(双愿骨式悬架),这个名字据说来源于西方圣诞节上一种吃火鸡的习俗,当人们开始吃的时候,首先要对火鸡身上一根V字形的骨头许愿,而这根骨头就叫许愿骨(Wish bone)。
而因为在双叉臂悬架结构中的A臂或者是V臂和许愿骨的形状非常相似,故得名双愿骨(double wishbone)式悬架。
packard 120是首款使用了双叉臂悬挂的量产车双叉臂悬架最早出现于上世纪30年代,当时的方程式赛车已经开始使用类似双叉臂的悬挂结构,而1935年,来自美国底特律的汽车制造商packard在旗下车型packard 120上首次使用了双叉臂悬挂,作为当时豪华汽车的代表,pachard创造性的在量产车上首次使用了这种结构复杂的悬架,从而提升车辆的操控性能。
时至今日,双叉臂悬挂仍旧在除了各种性能跑车、豪华轿车和大型SUV上广泛使用。
关于双叉臂悬架起源的误区相似的结构让不少人误以为双叉臂悬挂来源于麦弗逊悬挂此前,在网络上流传着一种错误的说法,认为双叉臂悬挂的灵感来自于麦弗逊悬挂,是由麦弗逊悬挂改进得来的。
这个说法的根据就是双叉臂悬挂和麦弗逊悬挂都拥有相似的A字形下摆臂和支柱式减震器的结构,所不同的是双叉臂结构在减震器上方还增加了连接车轮的A臂。
不过在事实上,双叉臂悬挂和麦弗逊悬挂并没有任何亲缘关系。
为何这么说呢?前面我们说过,早在上世纪30年代,双叉臂悬挂就已经开始在赛车运动上大量使用,而1935年则首次被使用在了量产的商品车上,而麦弗逊悬挂开始研发的时间为上世纪30年代中期,其设计灵感则是来源于飞机的起落架,而首次出现在商品车上则是在1949年的福特Vedette上。
双叉臂悬架设计

双叉臂悬架设计双叉臂悬架设计是汽车工程中的重要部分。
它是一种独特的悬架系统,通过使用双叉形状的臂杆来连接车轮与车身。
这种设计可以提供更好的悬架几何特性和悬挂性能,对汽车的操控、乘坐舒适性以及行驶稳定性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
双叉臂悬架设计在汽车工程领域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通过合理的悬架几何布置和悬挂元件的选择,双叉臂悬架可以在车辆行驶过程中保持良好的稳定性和控制性能。
它能够有效减少车辆在弯道行驶时的侧倾,提高车辆的操控性能。
此外,双叉臂悬架设计还可以提供更好的乘坐舒适性。
通过合理的几何布置和悬挂元件的优化设计,双叉臂悬架可以有效减震并降低车辆通过凹凸路面时的颠簸感。
这将为乘客提供更加平稳和舒适的乘坐体验。
总之,双叉臂悬架设计在汽车工程中具有重要性。
它的良好悬挂性能和舒适性能对提高车辆的操控性能和乘坐舒适性都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因此,深入研究和设计双叉臂悬架是汽车工程领域的一个重要课题。
双叉臂悬架是一种常见的汽车悬挂系统,其工作原理如下:双叉臂悬架由两个控制臂组成,每个控制臂有一个连接到车身的环状接头和一个连接到车轮的球形接头。
这种设计允许控制臂在垂直方向上移动,从而适应不同的路面条件和车辆动态。
当车辆行驶时,悬挂系统中的阻尼器和弹簧提供支撑和减震的功能。
双叉臂悬挂通过控制臂的位置和角度来调节车轮的运动,以减少车身的摇摆和提供更平稳的驾驶体验。
双叉臂悬挂的优势在于其良好的悬挂性能和稳定性。
由于可以独立控制车辆的减震和支撑系统,双叉臂悬挂能够提供更好的操控性和驾驶舒适性,尤其在高速行驶和急转弯等情况下。
双叉臂悬挂还具有较高的可调整性和可靠性,可以根据不同的车辆需求和驾驶条件进行调节和优化。
因此,双叉臂悬挂是许多汽车制造商首选的悬挂系统之一。
以上是双叉臂悬架设计的工作原理及其优势的解释。
本文将讨论影响双叉臂悬架设计的关键要素,如悬架材料、几何构造等。
悬架材料:选择合适的悬架材料对双叉臂悬架设计至关重要。
常见的悬架材料包括钢铁、铝合金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在常见的集中独立悬挂结构中,双叉臂式悬架被公认是操控性最出色一种,绝大多数的性能跑车乃至于F1赛车使用的都是双叉臂的悬架结构。
那么下面就带大家一起了解一下这种最具有运动基因的悬挂形式。
历史及概述:
由于叉臂长的很像许愿骨,所以得名(双愿骨式悬架)
双叉臂悬挂也叫做双A臂悬挂或者双摇臂悬挂,属于双横臂悬架中的一种,英文名为double wishbone suspension(双愿骨式悬架),这个名字据说来源于西方圣诞节上一种吃火鸡的习俗,当人们开始吃的时候,首先要对火鸡身上一根V字形的骨头许愿,而这根骨头就叫许愿骨(Wish bone)。
而因为在双叉臂悬架结构中的A臂或者是V臂和许愿骨的形状非常相似,故得名双愿骨(double wishbone)式悬架。
packard 120是首款使用了双叉臂悬挂的量产车
双叉臂悬架最早出现于上世纪30年代,当时的方程式赛车已经开始使用类似双叉臂的悬挂结构,而1935年,来自美国底特律的汽车制造商packard在旗下车型packard 120上首次使用了双叉臂悬挂,作为当时豪华汽车的代表,pachard创造性的在量产车上首次使用了这种结构复杂的悬架,从而提升车辆的操控性能。
时至今日,双叉臂悬挂仍旧在除了各种性能跑车、豪华轿车和大型SUV上广泛使用。
关于双叉臂悬架起源的误区
相似的结构让不少人误以为双叉臂悬挂来源于麦弗逊悬挂
此前,在网络上流传着一种错误的说法,认为双叉臂悬挂的灵感来自于麦弗逊悬挂,是由麦弗逊悬挂改进得来的。
这个说法的根据就是双叉臂悬挂和麦弗逊悬挂都拥有相似的A
字形下摆臂和支柱式减震器的结构,所不同的是双叉臂结构在减震器上方还增加了连接车轮的A臂。
不过在事实上,双叉臂悬挂和麦弗逊悬挂并没有任何亲缘关系。
为何这么说呢?前面我们说过,早在上世纪30年代,双叉臂悬挂就已经开始在赛车运动上大量使用,而1935年则首次被使用在了量产的商品车上,而麦弗逊悬挂开始研发的时间为上世纪30年代中期,其设计灵感则是来源于飞机的起落架,而首次出现在商品车上则是在1949年的福特Vedette上。
因为从诞生的时间上看,双叉臂悬挂是早于麦弗逊悬挂的,这就足以说明双叉臂悬挂并不是麦弗逊悬挂的改良品,这也说明麦弗逊悬挂和双叉臂悬挂是两个相对独立个体,它们之间并没有血缘关系。
结构分析:
如下图所示,双叉臂悬挂是由两根长短不等的A字臂和充当支柱的减震器所组成的。
上下两根A字臂分别通过球铰与车轮上的转向节上下节臂相连,而串连的减震器和螺旋弹簧则充当了支柱和转向主销的角色,它的上端与副车架相连,下端则和下摆臂相连。
上下A臂负责吸收转向时的横向力,而支柱减震器只负责支撑车身重量和控制车轮上下跳动。
而一般来说,双叉臂悬挂的上下A字臂的长度是不相等的(上短下长),这样就让车轮在上下运动时能自动改变外倾角并且减小轮距变化减小轮胎磨损。
鸥翼跑车奔驰SLS AMG的双叉臂悬挂结构
途锐的前后双叉臂悬挂结构具有足够的强度和刚性,极限越野也不在话下
从结构学上讲,双叉臂悬挂可以说是最坚固的独立悬架。
我们都知道,三角形是最稳固几何形状,双叉臂悬挂的上下两根A字臂拥有类似三角形的稳定结构,不仅拥有足够的抗扭强度,而且上下两根A臂对横向力都具有很好的导向作用,因此当双叉臂悬挂使用在性能跑车上时,它可以很好的抑制车辆在过弯时的侧倾,同时,如果使用在SUV上时,它也能够应付极限越野的路况下所带来的巨大冲击。
法拉利F430的双叉臂悬挂结构
众所周知,车轮的四个定位参数前后外倾角、前轮前束量、主销内倾角和主销后倾角对于车辆的行驶性能,特别是车辆操控性能的影响很大。
当车辆在运动过程中,这几个数值就会随之发生变化,一旦这几项参数变化范围过大,就会加剧车轮和转向机构的磨损,从而导致车辆的操控性能大幅降低。
而在双叉臂悬挂结构中,这几项定位参数都是精确可调的,且由于双叉臂的结构在设计时拥有较高的自由度,工程师可以通过合理安排空间导向杆的铰接点位置和控制臂长短,将定位参数的变化范围缩小,从而提升了车辆的整体操控稳定性。
奥迪R8使用的也是双叉臂悬挂
玛莎拉蒂的GranTuismo也是前后双叉臂的结构
这也就是说,只要车轮定位参数的变化值较小,就可以使车轮在运动过程中可以在较大范围内与地面保持一定角度的垂直状态,拥有更出色的贴地性能,从而使得车辆在过弯时拥有更出色的轮胎抓地力。
因此,时至今日,前后双叉臂悬挂仍然是绝大部分性能跑车悬挂的首选结构。
双横臂与双叉臂的关系
市面上还有不少家用车使用了类似双叉臂结构的双横臂悬挂,如果按照结构来分,双叉臂悬架是双横臂悬架中的一种特殊类型,它们在结构的本质上是相同的,只是双叉臂的两根横臂使用了叉臂或者A臂的形状
本田思域将传统的双叉臂结构改为双横臂结构,调校上更偏向于舒适
由于需要为支柱减震器预留足够运动的空间,这类型的双横臂悬挂的上横臂通常也会使用叉臂的结构,而下横臂则会使用L臂或者连杆臂。
马6的前悬为双横臂结构
双横臂式悬挂和双叉臂式悬挂有着许多的共性,只是结构比双叉臂式简单些,也可以称之为简化版的双叉臂式悬挂。
同双叉臂式悬挂一样双横臂式悬挂的横向刚度也比较大,一般也采用上下不等长的摇臂设置。
而有的双横臂的上下臂不能起到纵向导向作用,还需要另加拉杆导向。
这种结构较双叉臂更简单的双横臂悬挂性能介于麦弗逊悬挂和双叉臂悬挂之间,拥有不错的运动性能,一般使用在A级或者B级家用车上,国内采用双横臂式前悬挂的主要有:广州本田雅阁、一汽轿车马自达6,东风本田思域等。
优点与不足
法拉利F10的悬挂细节
大切诺基上前双叉臂后整体桥的悬挂结构也是硬派SUV的经典搭配
双叉臂悬挂的优点很明显,首先,对于定位参数的精确控制,让车轮能够很好的紧贴地面,较强的横向刚性又提供了很好的侧向支撑,对于车辆的操控性能来说,这种结构的优越性是显而易见的,它不仅是法拉利,兰博基尼和玛莎拉蒂这些超级跑车们的首选,甚至是现今的F1赛车所使用的悬挂结构依旧能看到双叉臂的影子。
而两根三角形结构的摇臂还拥有出色的抗扭强度和横向刚性,因此在硬派SUV或者皮卡上也经常会使用双叉臂的悬挂结构,而前双叉臂后整体桥的结构也是硬派越野SUV的经典结构。
像是吉普大切诺基,丰田普拉多和大众途锐等,前悬都用了双插臂的悬挂结构。
由于结构复杂成本高,且占用空间较大,双叉臂悬挂并不适合经济性小车
当然,双叉臂悬挂也有它的缺点,那就是相对于麦弗逊悬挂,它的结构更复杂,占用空间较大,成本较高,因此并不适用于小型车前悬挂,此外,定位参数的确定需要精确计算和调校,对于制造商的技术实力要求也比较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