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S_485总线的高速串行远距离数据传输方法

合集下载

rs485收发器工作原理

rs485收发器工作原理

rs485收发器工作原理RS485收发器工作原理RS485是一种常用的串行通信标准,用于在远距离传输数据。

RS485收发器是用于将电平信号转换为差分信号,以实现长距离、高速、抗干扰的数据传输。

本文将介绍RS485收发器的工作原理。

1. 差分信号传输RS485收发器采用差分信号传输方式,即在两条信号线上发送正负两个相对的电平信号。

这种方式可以有效地提高抗干扰能力,因为差分信号对于电磁干扰的抵抗能力更强。

同时,差分信号的传输距离也更远,传输速率也更高。

2. 发送端工作原理RS485发送端的电路包含一个电流驱动器和一个差分电平转换器。

当发送端要发送数据时,电流驱动器会将数据转换为一个差分电流输出,其中一个线路输出正电流,另一个线路输出负电流。

差分电平转换器将这个差分电流转换为差分电压信号,通过信号线发送出去。

3. 接收端工作原理RS485接收端的电路包含一个差分电平转换器和一个电流比较器。

差分电平转换器将接收到的差分电压信号转换为差分电流信号,然后通过电流比较器将差分电流信号转换为数字信号。

接收端会根据差分电流的大小判断出收到的是1还是0。

4. 数据传输原理RS485采用半双工通信方式,即发送端和接收端不能同时进行数据传输。

在通信开始前,发送端和接收端需要通过控制信号进行协商,确定谁先发送数据。

发送端发送完数据后,会通过控制信号将总线切换为接收模式,接收端开始接收数据。

接收端接收完数据后,会通过控制信号将总线切换为发送模式,发送端可以继续发送数据。

5. 抗干扰能力RS485收发器具有较好的抗干扰能力。

差分信号传输方式可以降低共模干扰的影响,而且RS485收发器通常采用抗干扰的设计,如抗静电、抗电磁干扰等。

此外,RS485还支持多点通信,可以连接多个设备在同一总线上进行通信。

总结:RS485收发器通过差分信号传输方式实现了长距离、高速、抗干扰的数据传输。

发送端将数据转换为差分电流信号发送出去,接收端将差分电压信号转换为数字信号进行数据接收。

【网络通信】rs485信号超长距离通讯解决方案共4页文档

【网络通信】rs485信号超长距离通讯解决方案共4页文档

RS485信号超长距离通讯解决方案1:解决方案简介:RS-422、RS-485与RS-232不一样,数据信号采用差分传输方式,也称作平衡传输,它使用一对双绞线,将其中一线定义为A,另一线定义为B。

通常情况下,发送驱动器A、B之间的正电平在+2~+6V,是一个逻辑状态,负电平在-2V~6V,是另一个逻辑状态。

另有一个信号地C,在RS-485中还有一“使能”端,而在RS-422中这是可用可不用的。

“使能”端是用于控制发送驱动器与传输线的切断与连接。

当“使能”端起作用时,发送驱动器处于高阻状态,称作“第三态”,即它是有别于逻辑“1”与“0”的第三态。

由于RS-485是从RS-422基础上发展而来的,所以RS-485许多电气规定与RS-422相仿。

如都采用平衡传输方式、都需要在传输线上接终接电阻等。

RS-485可以采用二线与四线方式,二线制可实现真正的多点双向通信。

RS-485总线,在要求通信距离为几十米到上千米时,广泛采用RS-485 串行总线标准。

RS-485采用平衡发送和差分接收,因此具有抑制共模干扰的能力。

加上总线收发器具有高灵敏度,能检测低至200mV的电压,故传输信号能在千米以外得到恢复。

RS-485采用半双工工作方式,任何时候只能有一点处于发送状态,因此,发送电路须由使能信号加以控制。

RS-485用于多点互连时非常方便,可以省掉许多信号线。

应用RS-485 可以联网构成分布式系统,其允许最多并联32台驱动器和32台接收器。

RS-485与RS-422的不同还在于其共模输出电压是不同的,RS-485是-7V至+12V 之间,而RS-422在-7V至+7V之间;RS-485满足所有RS-422的规范,所以RS-485的驱动器可以用在RS-422网络中应用。

RS-485与RS-422一样,其最大传输距离约为1219米,最大传输速率为10Mbps。

平衡双绞线的长度与传输速率成反比,在100Kbps速率以下,才可能使用规定最长的电缆长度。

RS_485总线的高速串行远距离数据传输方法

RS_485总线的高速串行远距离数据传输方法

ISSN 100020054CN 1122223 N 清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J T singhua U niv (Sci &Tech ),2009年第49卷第5期2009,V o l .49,N o .5w 16h ttp : qhxbw .ch inaj ournal.net .cn RS -485总线的高速串行远距离数据传输方法李 成, 王 鹏, 丁天怀, 陈 恳, 耿立中(清华大学精密仪器与机械学系,北京100084)收稿日期:2008206220作者简介:李成(1977—),男(汉),天津,博士后。

通讯联系人:丁天怀,教授,E 2m ail :dlnj @tsinghua .edu .cn摘 要:为实现工业参数的高速远距离长线传输,应用FPGA 技术,设计并实现了一种基于R S 2485总线的高速串行数据传输方法。

分析R S 2485数据传输的影响因素,阐述系统总体结构,由时钟脉冲传输测试确定了外围接口。

利用串行信号的跳变沿作为高速时钟采样检测的起点以实现位同步,采用8B 10B 的链路编码方案,支持高速时钟恢复和数据帧同步,并以双绞线作为传输介质进行了数据传输实验。

结果表明:系统在20M b s 传输速率下实现了串行编码数据流沿220m 双绞线电缆的高速远距离数据传输,误码率可达10-11,为现场原始数据监测提供了高效的传输方法。

关键词:串行通信;R S 2485总线;高速;远距离数据传输中图分类号:T P 27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020054(2009)0520068204RS -485bus -ba sed h igh -speed ser i a lrem ote da ta tran s m ission m ethodL I C he ng ,W ANG P eng ,D I N G Tia nhua i ,CHE N Ke n ,GENG L izhong(D epart men t of Prec ision I n stru men t and M echanology ,Tsi nghua Un iversity ,Be ij i ng 100084,Chi na )Abstract :A h igh 2speed serial data trans m issi on m ethod based on R S 2485bus is developed by using FPGA techno logy to i m p lem ent the high 2speedremo te long w ire trans m issi on fo r industrialparam eters .T he effects on R S 2485bus 2based data trans m issi on are analyzed .T he p rinci p le structure of system is illustrated,and then the peri pheral interface circuits are determ ined by pulse trans m issi on experi m ents .T he rising falling edges of serial signals are used as the start sym bo ls fo r h igh 2speed clock samp ling to enable bit synch ronizati ons .T he 8B 10B encoded data stream s m ake ti m e 2clock recovery and data fram e synch ronizati ons feasible .T hedatatrans m issi onexperi m ents using tw isted 2pair cableas trans m issi on m edia are perfo r m ed .T he results show that thedevelopedsystemcan perfo rmthehigh 2speedremo tedatatrans m issi on along 2202m tw isted 2pair cable at trans m issi on rate up to 20M b s w ith an erro r rate of 10-11,w hich offers an effectivetrans m issi on m ethod fo r the raw monito ring data co llected in thefield .Key words :serial comm unicati on;R S 2485bus;high speed;remo tedata trans m issi onR S 2485总线系统具有硬件设计简单、控制方便、成本低廉、传输距离远等优点,现广泛应用于工业控制、小区监控、水情监测、地震勘探等领域[1-2]。

rs485接线

rs485接线

RS485接线1. 介绍RS485是一种常用的串行通信协议,适用于远距离、高速数据传输。

在RS485通信中,接线的正确性对传输效果非常重要。

本文将详细介绍RS485接线的步骤和注意事项。

2. RS485接线步骤2.1 准备所需材料在进行RS485接线前,需要准备以下材料:•RS485通信设备•适配器或转换器•网线2.2 连接RS485设备首先,将RS485通信设备连接到计算机或控制台设备。

通常,RS485设备具有标准的串口接口,可以直接连接到计算机的串口。

如果计算机没有串口接口,可以使用串口转USB 的适配器。

2.3 连接适配器或转换器如果RS485设备的接口类型与计算机或控制台设备的接口类型不匹配,需要使用适配器或转换器来实现连接。

适配器或转换器可以将RS485信号转换为计算机或控制台设备可识别的信号。

2.4 连接网线在进行RS485通信之前,在RS485设备之间需要使用网线进行连接。

通常,RS485设备具有两个端口,分别是A端口和B端口。

将A端口与另一个设备的B端口相连,并将B端口与另一个设备的A端口相连,形成一个环形拓扑结构。

3. RS485接线注意事项在进行RS485接线时,需要注意以下事项:3.1 线序匹配在连接RS485设备之前,需要确保A端口与B端口的线序匹配。

A端口的信号线应与B端口的信号线相连接,保持一致。

线序不匹配会导致通信中断或数据传输错误。

3.2 终端电阻设置在RS485通信线的两端,需要设置终端电阻以提高通信质量。

终端电阻一般为120欧姆,分别连接在A端口和B端口的末端。

3.3 接地连接在进行RS485接线时,需要确保设备之间的接地连接良好。

正确的接地连接可以减少干扰和噪音,提高通信的可靠性。

3.4 监测信号质量在进行RS485通信之前,建议使用专业的仪器来监测信号质量。

通过监测信号质量,可以及时发现并解决通信中的问题,确保数据的准确传输。

4. 总结本文介绍了RS485接线的步骤和注意事项。

3.3V供电的RS485接口远距离数据通信电路设计

3.3V供电的RS485接口远距离数据通信电路设计

3.3V供电的RS485接口远距离数据通信电路设计在工业控制、电力通讯、智能仪表等领域中,通常使用串行通讯方式进行数据交换。

最初的RS232 接口,由于外界应用环境等因素,经常因电气干扰而导致信号传输错误。

除此之外,RS232 接口只能实现点对点的通信方式,不具备联网功能,而且其最大传输距离仅有15 米,不能满足远距离通讯要求。

RS485 则解决了这些问题,数据信号采用差分传输方式,最大传输距离约为1219 米,允许多个发送器连接到同一条总线上。

考虑到节能、低功耗等原因,系统电压由传统的5V 转为3.3V,因此3.3V 供电的RS485 接口应运而生。

RS-485 标准概述RS-485 数据信号采用差分传输方式,收、发端通过平衡双绞线将A-A与B-B 对应相连。

当线路A 高于线路B 电平(VA-VB》+200mV)时,接收端输出为逻辑高电平(RO=1);当线路A 低于线路B 电平(VA-VB-200mV)时,接收端输出为逻辑低电平(RO=0)。

当驱动器的输入端逻辑电平为高(DI=1)时,线路A 电平高于线路B 电平;当驱动器的输入端逻辑电平为低(DI=0)时,线路A 电平低于线路B 电平。

见图1。

RS-485 接口采用差分方式传输信号,一般收发器能够承受的共模电压范围为-7V 至+12V,一旦共模电压超出此范围,将会影响通信的可靠性,甚至损坏接口。

由于每个系统都会有独立的地回路,在远距离通信条件下,系统间的地电位差VGPD 将会很大。

发送器的输出共模电压为VOC,那么接收器输入端的共模电压VCM=VOC+VGPD,RS-485 标准规定VOC 小于等于3V,但VGPD 的幅度可达十几伏甚至数十伏,并可能伴有强干扰信号,导致接收器的共模输入VCM 超出正常范围,并在信号线上产生干扰电流。

解决此类问题的方法是:。

rs485原理(一)

rs485原理(一)

rs485原理(一)RS485通信协议RS485是一种常用的串行通信协议,用于在远距离通信中传输数据。

它具有高可靠性、抗干扰能力强等特点,被广泛应用于工业控制、自动化、仪器仪表等领域。

本文将从浅入深介绍RS485通信协议的相关原理,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应用。

1. RS485基础概念RS485是一种差分信号通信协议,即使用两个相反的电信号来表示数据位的“0”和“1”。

它可以同时支持半双工和全双工通信,允许多个节点连接在同一总线上进行通信。

2. RS485物理层连接RS485通信协议的物理层使用一对绞线进行连接,其中一根线为正线(A)、另一根线为负线(B)。

这样设计的目的是为了减小信号的传输噪声和干扰。

3. RS485传输方式RS485协议支持两种不同的传输方式:单点通信和多点通信。

单点通信在单点通信中,RS485总线上只有一个主节点与一个从节点进行通信。

主节点负责发送指令,从节点负责接收并执行指令。

这种方式适用于简单的控制系统,如智能家居等。

多点通信在多点通信中,RS485总线上可以连接多个主节点和从节点,节点之间通过地址进行区分。

主节点可以发送指令给指定的从节点,从节点也可以发送数据给主节点。

这种方式适用于复杂的工业自动化系统,如工控行业等。

4. RS485通信协议RS485通信协议定义了数据帧的格式和通信规则。

数据帧格式RS485通信使用统一的数据帧格式,包括起始位、数据位、校验位和停止位。

典型的数据帧格式为1个起始位、8个数据位、1个校验位和1个停止位。

通信规则RS485通信遵循“主—从”通信模式,主节点负责发起通信,从节点被动接收和响应。

主节点发送数据后,从节点通过校验位判断数据是否正确,并返回响应信息。

5. RS485的优势和应用优势RS485通信协议具有以下优势:•高可靠性:使用差分信号传输,能够有效抵抗干扰和噪声。

•长距离通信:RS485总线可以支持长达1200m的通信距离。

•多点通信:多个节点可以连接在同一总线上进行通信,灵活且经济。

rs485 原理

rs485 原理

rs485 原理
RS485是一种串行通信协议,也称作EIA485或TIA485。

它是在RS485标准下工作的一种物理层通信协议,可以实现多个设备之间的远距离、高速、可靠的数据通信。

RS485采用差分信号传输方式,即发送数据和接收数据通过两根线分别传输。

其中一根线为A线,另一根线为B线,它们相互之间的电平差异表示不同的二进制数值。

当A线的电位高于B线时,表示二进制的0;当A线的电位低于B线时,则表示二进制的1。

RS485的通信方式采用半双工通信,意味着数据只能在一个方向上传输,在同一时间只能进行发送或接收操作。

为了实现多个设备之间的通信,RS485采用了一种主从结构的网络拓扑。

在网络中,一个设备可以充当主设备(Master),负责控制和调度通信的过程,其他设备则为从设备(Slave),按照主设备的指令进行数据的发送和接收。

RS485通信的主要特点是抗干扰能力强,传输距离远(最高可达1200米),传输速率高(最高可达10Mbps),适用于复杂的工业环境。

此外,RS485还支持多主设备的通信,可以实现多个主设备同时与多个从设备进行通信,灵活性较强。

总之,RS485是一种基于差分信号传输的半双工通信协议,通过A线和B线传输数据,采用主从结构的网络拓扑,具有抗干扰能力强、传输距离远、传输速率高等特点,广泛应用于工业自动化等领域。

rs485内部电路工作原理

rs485内部电路工作原理

RS485是一种常用的串行通信协议,广泛应用于工业自动化、安防监控和数据采集等领域。

其内部电路设计精妙,能够实现远距离高速数据传输,并具备抗干扰能力强的特点。

RS485采用差分信号传输方式,通过发送方将逻辑高电平与逻辑低电平分别映射为正负电平,接收方则通过检测电平差值来恢复数据。

这种差分信号传输方式使得RS485在长距离传输时能够有效抵抗电磁干扰和传输线路上的噪声干扰,提高了通信可靠性。

RS485的内部电路主要包括发送器和接收器。

发送器通过一个驱动电路将逻辑电平转换为差分电平输出,驱动能力强,能够推动较长的传输线路。

而接收器则通过一个差分输入电路来检测接收到的差分电平,并将其恢复为逻辑电平。

在RS485的发送器中,常用的电路结构是差分驱动电路。

这种电路采用了双晶体管结构,通过控制两个晶体管的导通与截止状态,实现了逻辑电平到差分电平的转换。

同时,发送器还包括了一个电流限制电路,用于控制发送电流的大小,保护线路不受损坏。

接收器部分,一般采用差分比较器电路和电平转换电路。

差分比较器用于检测接收到的差分信号,并输出对应的逻辑电平。

电平转换电路则负责将差分信号转换为标准的逻辑电平,以供后续处理。

除了发送器和接收器,RS485的内部电路还包括了电源电路、时钟电路和控制电路等。

电源电路提供工作电压给发送器和接收器,时钟电路提供时序控制信号,控制电路用于控制发送器和接收器的工作状态,以保证数据传输的正常进行。

总之,RS485的内部电路设计精妙,通过差分信号传输方式实现了远距离高速数据传输,并具备抗干扰能力强的特点。

发送器和接收器的设计使得RS485能够在工业自动化等领域中稳定可靠地工作。

了解其内部电路工作原理,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和应用RS485通信技术。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ISSN 100020054CN 1122223 N 清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J T singhua U niv (Sci &Tech ),2009年第49卷第5期2009,V o l .49,N o .5w 16h ttp : qhxbw .ch inaj ournal.net .cn RS -485总线的高速串行远距离数据传输方法李 成, 王 鹏, 丁天怀, 陈 恳, 耿立中(清华大学精密仪器与机械学系,北京100084)收稿日期:2008206220作者简介:李成(1977—),男(汉),天津,博士后。

通讯联系人:丁天怀,教授,E 2m ail :dlnj @tsinghua .edu .cn摘 要:为实现工业参数的高速远距离长线传输,应用FPGA 技术,设计并实现了一种基于R S 2485总线的高速串行数据传输方法。

分析R S 2485数据传输的影响因素,阐述系统总体结构,由时钟脉冲传输测试确定了外围接口。

利用串行信号的跳变沿作为高速时钟采样检测的起点以实现位同步,采用8B 10B 的链路编码方案,支持高速时钟恢复和数据帧同步,并以双绞线作为传输介质进行了数据传输实验。

结果表明:系统在20M b s 传输速率下实现了串行编码数据流沿220m 双绞线电缆的高速远距离数据传输,误码率可达10-11,为现场原始数据监测提供了高效的传输方法。

关键词:串行通信;R S 2485总线;高速;远距离数据传输中图分类号:T P 27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020054(2009)0520068204RS -485bus -ba sed h igh -speed ser i a lrem ote da ta tran s m ission m ethodL I C he ng ,W ANG P eng ,D I N G Tia nhua i ,CHE N Ke n ,GENG L izhong(D epart men t of Prec ision I n stru men t and M echanology ,Tsi nghua Un iversity ,Be ij i ng 100084,Chi na )Abstract :A h igh 2speed serial data trans m issi on m ethod based on R S 2485bus is developed by using FPGA techno logy to i m p lem ent the high 2speedremo te long w ire trans m issi on fo r industrialparam eters .T he effects on R S 2485bus 2based data trans m issi on are analyzed .T he p rinci p le structure of system is illustrated,and then the peri pheral interface circuits are determ ined by pulse trans m issi on experi m ents .T he rising falling edges of serial signals are used as the start sym bo ls fo r h igh 2speed clock samp ling to enable bit synch ronizati ons .T he 8B 10B encoded data stream s m ake ti m e 2clock recovery and data fram e synch ronizati ons feasible .T hedatatrans m issi onexperi m ents using tw isted 2pair cableas trans m issi on m edia are perfo r m ed .T he results show that thedevelopedsystemcan perfo rmthehigh 2speedremo tedatatrans m issi on along 2202m tw isted 2pair cable at trans m issi on rate up to 20M b s w ith an erro r rate of 10-11,w hich offers an effectivetrans m issi on m ethod fo r the raw monito ring data co llected in thefield .Key words :serial comm unicati on;R S 2485bus;high speed;remo tedata trans m issi onR S 2485总线系统具有硬件设计简单、控制方便、成本低廉、传输距离远等优点,现广泛应用于工业控制、小区监控、水情监测、地震勘探等领域[1-2]。

R S 2485接口标准通信的最大传输距离为1200m ,通信速率限制在93.75kb s ;当通信距离为100m 时,通信速率可达12M b s 。

但现有R S 2485系统一般工作在较低传输速率,传输效率也较低。

总之,对工业应用而言,目前通常R S 2485的最大传输距离为1200m ,最高速率在10M b s 左右[3],从而制约了工业环境下高速、远距离通讯的应用。

因此,为实现工业现场参数的高速远距离长线传输的需要,以R S 2485标准为物理层基础,比较选用最新接口器件,应用V HDL 语言,基于FPGA 平台,设计并实现了一种R S 2485高速远距离数据传输方法。

1 RS -485传输性能分析R S 2485电路具有分布参数特性,其电气特性及信道响应主要由传输电缆、连接器、终端匹配负载及连接到总线上的R S 2485器件所组成的物理介质的分布电感及电容决定。

因此,R S 485传输性能主要与电缆特性、总线阻抗、信号处理方法,以及节点布局与屏蔽等因素有关。

1)电缆特性。

传输电缆的特性阻抗、长度及架构影响R S 2485数据传输[3]。

电缆的分布电容和分布电感会降低信号的边沿速度,进而降低噪声裕量,而分布电阻直接导致信号电平的衰减。

最大的电缆长度取决于电缆直流环路阻抗与终端阻抗的分压,且电缆长度与传输速率的关系还与可接受的信号抖动有关[4]。

虽然屏蔽电缆可增强噪声抑制能力,提高传输性能,但平衡特性较差且增加质量,降低安装的灵活性。

因此,在野外布线时会选择非屏蔽双绞线。

2)阻抗设计。

由终端电阻、偏置电阻和R S 2485收发器三者构成的纯阻性负载影响通信性能。

长传输电缆可等效为传输线,为降低阻抗不连续导致的总线内信号反射,需匹配与电缆特性阻抗等值的终端电阻。

R S 2485网络中大多数双绞线电缆特性阻抗约为100~1208。

当传输距离小于1 6倍的传输信号波长,则无需终端匹配。

设脉冲信号的上升时间为T r ,则传输信号的波长Κ为[5]Κ=cTr0.56.(1)式中c 为电磁波波速。

针对终端匹配负载与R S 2485收发器之间印刷电路短线引起的反射,可缩减短线长度使其表现为集中负载。

因此,必须选用噪声裕量大的高速R S 2485器件,由实验确定匹配参数,通过降低总线负载,以提高传输速率。

3)信号处理。

当R S 2485传输速率较高时,电缆的寄生RC 时间常数作用于不同码型时会造成不同的延迟时间与延迟抖动。

而且,串行数据流中存在的连续“0”和“1”会使信号直流电平漂移,导致接收器因得不到足够的跳变信号而跑偏。

因此,在一定传输速率下,为改善信噪比,除选择低衰减的电缆外,在基带数据发送前需进行信道编码以调整直流电平,并可在发送 接收端采用预加重[6]或均衡[7],补偿高频分量的衰减,提高接收信号强度。

图1 传输系统结构框图2 系统原理及设计根据对R S 2485高速远距离传输性能的影响分析,设计了图1所示的系统结构框图,主要由发送通道和接收通道组成。

其中发送通道由8B 10B 编码、并 串转换、时钟产生单元及数据发送组成;接收通道由10B 8B 解码、串 并转换、时钟恢复单元及数据接收组成。

整个传输系统的物理层由FPGA 器件、R S 2485接口电路和传输电缆构成,其中FPGA 实现数据打包、同步帧插入、并 串与串 并转换、编解码、时钟提取与恢复、数据接收与识别,以及CRC 校验等功能。

2.1 硬件设计为提高由传输电缆和R S 2485器件组成信道的高速传输性能,缩小了接口器件与电缆间的连线,选用高频电缆插头,进行了多层印刷电路板设计,并进行了5、8、10M H z 时不同R S 2485器件的时钟信号传输测试。

图2示出了10M H z 时钟信号经220m 双绞线(直流电阻值为9.48)后不同器件的接收响应波形。

表1为实验的几种典型高速芯片。

表1 测试的RS -485高速器件芯片型号生产公司最高传输速率(M b s -1)M A X 3468M A X I M40SN 65HVD 1176T I 40ISL 4486I N T ER S I L40SN 65HVD 23DT I25 图2中每个视窗内上、下波形分别为R S 2485发送端和经220m 双绞线后接收端的时域波形,其中视窗内横坐标时间总长为1Λs ,纵坐标电压总幅值为40V 。

当时钟频率为5M H z 以下时,几种485器件的接收波形区别不大;当频率增至10M H z 时,M A X 3468和SN 65HVD 1176存在较大失真,接收信号的占空比变化很大;ISL 4486的过冲和高频相移比SN 65HVD 23D 更明显。

因此,综合传输速率、接收信号波形及均衡功能等,选用SN 65HVD 23D 作为R S 2485接口器件。

2.2 位同步时钟恢复位同步时钟恢复是高速串行数据接收的重要组成部分。

受电缆信道的低通特性影响,串行数据经传输介质到达接收器时,幅度大幅衰减,并叠加有外界噪声和干扰。

为从抖动的串行位流数据中恢复出接收位同步时钟,必须选择最佳时刻对数据采样和判决。

为此,在每帧数据信号的前面添加时钟同步信号,以波特率的10倍频时钟作为检测时钟,对输入串行数据码流进行高频采样,利用串行信号的上升 下降沿作为位同步采样起点,以控制接收器的时钟同步,工作流程如图3所示。

96李 成,等: R S 2485总线的高速串行远距离数据传输方法图2 不同RS-485器件的接收波形高速串行传输时数据波形的畸变较为严重,电平转换时间在数据周期中占更大比重,造成采样得到的数据位出现误码。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