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设计——校园教学资源共享与交流平台设计与实现

毕业设计——校园教学资源共享与交流平台设计与实现
毕业设计——校园教学资源共享与交流平台设计与实现

本科毕业论文(设计)

校园教学资源共享与交流平台的设计与实现The Design and Implementation of Sharing Campus Teaching Resources and Exchanging Platform

学生姓名:

学院:

专业:

班级:

学号:

指导教师:

审阅教师:

完成日期:

摘要

在教育领域,IT技术已经打破了空间和时间的限制,使任何人、在任何地方和任何时间,都可以全球性地获得信息。它正在改变着教与学的环境、主旨、内容和实施方法。新的一代正在“网上数字式成长”,他们的学习方法、需要和兴趣,与以往的时代是不同的。依托校园网络的优势设计和开发网络教学平台,为教师、学生提供全面与快捷的教学信息,实现教学的资源共享,增强师生之间的交流,更好的促进学生的学习和对知识的掌握,并对高校的教育模式的改革具有重要的意义。

本文首先进行了项目概述,简单介绍了项目开发的背景、项目开发的目的和项目开发的意义;在系统规划阶段,对系统进行了功能需求分析、可行性分析及总体设计原则;在系统分析阶段,采用面向对象的分析方法进行系统分析;系统设计阶段主要完成了类图的设计,并介绍了系统的开发工具和采用的技术。

采用MVC模式、应用JSP+MySql 设计实现校园教学资源共享与交流平台的设计与实现,通过本网站可以进行下载教学资源、阅览教师校园博客、论坛交流等功能,减轻了教师在传统教学中的工作负担,同时也为学生的学习提供了更广阔的学习空间,方便学生学习,教师管理,提高教学质量以及加强了师生的交流。

关键词:师生交流;资源共享;教师博客;论坛

The Design and Implementation of Programming Language Course

Management Website

Abstract

In the field of education, IT technology has broken the space and time constraints, so that anyone, at any place and at any time, you can access global information. It is changing the teaching and learning environment, subject, content and implementation. The new generation is "online digital growth", and their learning needs and interests, and past time is different. Relying on the advantages of the campus network design and development of network teaching platform for teachers, students of teaching to provide comprehensive and efficient information sharing to achieve teaching resources, and enhance communication between teachers and students, to better promote student learning and mastery of knowledge , and the reform of university education model is significant.

First of all, this paper describes the project overview, and then simply introduces the background, the aim and the significance of system development.

Key Words:Teacher-student interaction; resource sharing; teacher blog; Forum

目录

摘要............................................................... II Abstract ............................................................... II 一、引言 (1)

(一)项目开发的背景 (1)

(二)项目开发的目的 (1)

(三)项目开发的意义 (2)

二、系统规划 (2)

(一)功能需求分析 (2)

(二)可行性分析 (4)

1.技术可行性 (4)

2.经济可行性 (4)

3.社会可行性 (4)

(三)总体设计原则 (4)

三、系统分析 (5)

(一)识别参与者 (5)

(二)识别用例 (5)

(三)系统用例图 (6)

(四)时序图及协作图 (8)

(五)状态图及活动图 (11)

四、系统设计 (12)

(一)类图的设计 (12)

1.系统中的类 (12)

2.系统中各类之间的关系 (15)

3.系统数据表设计 (16)

(二)开发工具及采用的技术 (23)

1.开发工具 (23)

2.系统开发的主要技术 (23)

(三)系统界面设计 (24)

1.学生模块 (24)

2.教师模块 (28)

3.管理员模块 (30)

参考文献 (35)

致谢 (36)

辽东学院本科毕业论文(设计)版权使用授权书 (37)

一、引言

(一)项目开发的背景

Internet是目前世界上最大的计算机互联网络,它遍布全球,将世界各地各种规模的网络连接成一个整体。我们的教学也有了很大得发展与改革。现代信息技术是网络教学的技术标志,而教学活动,对人才的培养则是网络教学的根本。网络教学在教学中所扮演得角色越来越明确:一方面,网络教学为学习者提供学习资料、工具和创设学习情景,让他们操作、探索,为提高学习者的兴趣,调动他们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培养其创造能力营造了良好的信息化环境。另一方面,计算机网络有丰富的教学信息资源,它既可以做到在不割裂学科系统知识的情况下,以多媒体的方式表现知识和经验;又可以对学科的系统知识进行延伸性链接,对不同学科所涉及的同一对象给予多角度、多层面的反映。依照传统的教学方法,黑板加多媒体的教学方式依旧满足不了师生的需求,存在问题如下:第一,学生只有通过记笔记或使用U盘获取学习资料,但同时学生获取的版本肯能不同。而且学生现有版本不易得到更新。

第二,学生为了搜索与教学有关的资料作都要花费很长的时间及精力。

第三,课堂时间有限,针对学生提出的问题,教师没有足够的时间进行解答,学生也不能立即得到满意答复。

第四,学生不能过扩展自己的知识层面,了解不到本校其他专业方面的知识。

网络学习模式避免了以上情况的发生,打破了传统教学辅助模式在时间、空间上的限制[4]。学生可以通过本网站下载教学课件,学习资料,节省了大量时间;网站教师博客的留言板方便了师生交流,学生只需把自己的问题发表在留言板里,等待教师回答即可;也可以阅读教师日志,了解最新的知识,也可以登录论坛进行与老师同学的交流;

基于此,决定开发校园教学资源共享与交流的平台网站,使其开发方便学生学习以及师生交流。

(二)项目开发的目的

本系统的设计目的是让学生能够自由学习,网上下载学习资料,并查看教师博客,了解学习的最新资料,针对具体问题可以发帖与老师同学进行讨论,有个别问题可以给老师留言。系统的用户共有4种类型,分别为管理员、游客、学生及教师,对于一个用户只允许以一种身份登录。管理员登录后可以对系统进行管理,其主要操作是维护学生、教师博客、论坛管理、教学资源、的基本信息。游客可以查看论坛信息,注册后的学生可以下载教学资源,浏览教师博客,参加论坛讨论以及给教师留言。教师可以发表日志,

回复学生留言,可以到论坛发帖回帖,可以上传教学资源。所以使将要开发的课程管理网站具有以下优点:

第一,降低使用者的劳动强度,准确快速地满足教师和学生的需求,提高工作效率。

第二,操作简单,方便用户使用。

第三,提高资源的更新率,统一了资源的管理。

第四,有利于跨学科的学习和研究。

第五,加强了学生与教师的交流,可以了解学生学习的状况。

(三)项目开发的意义

随着学校信息化的不断发展和教学管理工作的日益完善,教学管理会越来越依赖信息系统的支持,所以本系统的开发尽量依据学校的实际需求,做到从实际出发,开发出具有一定使用价值的教学资源共享与交流的网站。网站依托校园网的优势设计和开发网络教学平台,学生可以不受时间、空间、地域的限制,实现网上下载教学资源、浏览论坛内容、查看教师博客信息、完成学习与交流的功能,教师也可借助此平台上传教学资源、进行论坛讨论、编辑个人博客、回复学生留言等。

利用网站进行文件的传输以及师生的交流,进而构建一个校园教学资源文件共享系统,就像让文件插上了翅膀,我们能够随时充分合理的共享学校的教学资源,为学校的教育教学提供服务,为广大师生交流提供平台。

二、系统规划

(一)功能需求分析

本网站为师生提供一个有效的交流平台,为学生提供最新的学习资料。操作要求尽量简单、高效。在课堂教学的基础上,分析本系统应提供给系统参与者如下的功能操作:管理员登录后可以进行教学资源的管理、教师信息的管理、班级信息的管理和题库信息的管理等,教师登录后可以进行作业的管理、学生成绩的管理、题库信息的管理等,学生可以查看教学资源、查看教师布置的作业情况、参加测试、查询成绩和浏览留言等。

为了满足上面提出的功能需求,本系统应实现以下功能:

(1)注册:提供了游客注册成为学生的功能。

(2)论坛浏览:提供了游客浏览论坛帖子的功能。

(3)登录:提供了验证用户身份的功能。

(4)个人信息管理:提供了管理员、教师和学生修改个人信息的功能。

(5)教学资源下载:提供了学生下载教学资源的功能。

(6)博客浏览:提供了学生、管理员浏览教师博客的功能。

(7)论坛发帖和回帖:提供管理员、教师、学生在论坛上发帖和回帖的功能。 (8)教学资源上传:提供教师上传教学资源的功能。 (9)教学资源管理:提供了管理员管理教学资源的功能。 (10)教师信息管理:提供了管理员管理教师信息的功能。 (11)教师博客管理:提供了教师、管理员管理博客信息的功能。 (12)论坛信息管理:提供了管理员管理论坛信息的功能。 (13)学生信息管理:提供了管理员管理学生信息的功能。 系统总体功能需求图如图2.1所示。

图2.1 系统总体功能需求图

校园教学资源共享与交流平台

管理员业务模学生信息管理

教师信息管理

教师日志 管理

论 坛 功能管理

教学资源管理

个 人信息修改

教师业务模块 上传教学资源

论坛发帖回帖

个 人 博 客管理

学生业务模

修改个人信息

下载教学资源

浏览教师博客

(二)可行性分析

1.技术可行性

通过对学校计算机软硬件环境和网络环境的调研,已成功开放过其他网站,说明学校局域网环境允许本系统的应用。根据用户需求进行系统设计与开发,使用MYSQL数据库,Tomcat5.0服务器与JSP技术。因此,开发该系统具有技术可行性。

2.经济可行性

本系统采用当前流行的B/S结构。因为B/S最大的优点就是可以在任何地方进行操作而不用安装任何专门的软件。Tomcat是一个开放式源码、免费支持JSP技术,本系统技术上不是很复杂,开发周期较短,开发成本较低[5]。此外,本系统的开发将会方便教师教学资源的管理,学生的学习,以及师生的讨论。

以上可以说明本系统的开发在经济方面是可行的。

3.社会可行性

社会可行性研究是对系统投入使用后对社会可能带来的影响进行分析。本网站操作简单,与传统教学模式相比,使学生学习不受时间限制,灵活高效,方便学生探讨问题,教师可以随时更新教学资源,让学生可以不断完善知识。网络学习和交流模式正在被越来越多的学校接受和应用。

综上所述,本系统的开发不论是从技术、经济、还是社会方面来考虑都是可行的。

(三)总体设计原则

本系统与其他的系统设计一样,都有着自己的设计原则。其主要设计原则有:

简单性:在实现系统的功能的同时,尽量让系统操作简单易懂,这对于一个网站来说是非常重要的。

针对性:该系统设计是针对本学校教学资源的管理与交流的需求,对学生学习资源、师生交流空间的定向开发设计,所以具有很强的针对性。

实用性:要求该系统能满足师生交流及学生学习的需要,具有良好的实用性。

先进性:要求该系统具有良好的先进性,具体表现在其具有良好的可扩展性,可开发性[6]。

三、系统分析

(一)识别参与者

通过对校园教学资源共享与交流平台网站功能需求的分析,定位了四种参与者:管理员、教师和学生以及游客。现对参与者描述如下:

(1)管理员

描述:管理员可以管理教学资源信息、教师信息、学生信息、论坛信息的管理,可以修改个人密码。

(2)教师

描述:教师可以上传教学资源、更新自己博客的信息以及回复学生留言、在论坛上发帖和回帖,修改个人信息。

(3)学生

描述:学生可以下载资料、浏览教师博客、在教师博客上给教师留言、对教师日志进行评论,可以在论坛上发帖、回帖,修改个人信息。

(4)游客

描述:游客可以浏览网站,浏览论坛,可以注册成为普通学生。

(二)识别用例

前面已经识别出了参与者,通过对需求的进一步分析,可以确定网站中存在以下用例:

(1)注册用例:本用例提供了游客注册成为学生的功能。

(2)论坛浏览用例:本用例提供了游客浏览论坛帖子的功能。

(3)登录用例:本用例提供了验证用户身份的功能。

(4)个人信息管理用例:本用例提供了管理员、教师和学生修改个人信息的功能。

(5)教学资源下载用例:本用例提供了学生下载教学资源的功能。

(6)博客浏览用例:本用例提供了学生、管理员浏览教师博客的功能。

(7)论坛发帖和回帖用例:本用例提供管理员、教师、学生在论坛上发帖和回帖的功能。

(8)教学资源上传用例:本用例提供教师上传教学资源的功能。

(9)教学资源管理用例:本用例提供了管理员管理教学资源的功能。

(10)教师信息管理用例:本用例提供了管理员管理教师信息的功能。

(11)教师博客管理用例:本用例提供了管理员、教师管理博客信息的功能。

(12)论坛信息管理:本用例提供了管理员管理论坛信息的功能。 (13)学生信息管理用例:本用例提供了管理员管理学生信息的功能。

(三)系统用例图

用例图是指作为外部参与者的外部用户所能观察到的系统功能的模型图。用例是对系统的用户需求(主要是功能需求)的描述,用例表达了系统的功能和所提供的服务[7]。

经过以上系统参与者与用例的识别,得到管理员用例图,如图3.1所示。

图3.1 管理员用例图

教师用例图如图3.2所示。

管理员

学生信息管理

个人信息管理

论坛信息管理

教师信息管理

登录

教师日志管理

教学资源管理

图3.2 教师用例图

学生用例图如图3.3所示。

图3.3 学生用例图

学生

论坛发贴回帖

个人信息管理

浏览博客管理

登录

下载资源管理

教师

论坛发贴回帖

个人信息管理

博客管理

登录

上传资源管理

游客用例图如图3.4所示。

图3.4 游客用例图

(四)时序图及协作图

管理员管理学生信息的时序图[8]如图3.4所示。

图3.4 管理员管理学生信息的时序图

游客

浏览论坛帖子

注册

管理员

登录

学生信息管理

增删改作

数据库模块管理

1:输入用户名和密码

2:提交管理员ID

3显示学生处理信息

4:提交增删改学生的ID

5:数据库处理并更新

6:更新成功

7:显示处理成功的信息

管理员使用自己用户名及密码登录后,将管理员的ID保存在系统的缓存中并提交给学生管理模块。学生管理模块显示处理学生的相关信息给管理员,管理员可以进行增删改操作,提交操作的学生ID给数据库模块处理。数据库模块执行操作后更新结果,并提示更新成功。最后显示更新后的信息给管理员。

管理员管理教师信息的时序图如图3.5所示。

登录教师信息管理增删改作数据库模块管理管理员

1:输入用户名和密码

2:提交管理员ID

3显示教师处理信息

4:提交增删改教师的ID

5:数据库处理并更新

6:更新成功

7:显示处理成功的信息

图3.5管理员管理教师信息的时序图

管理员使用自己用户名及密码登录后,将管理员的ID保存在系统的缓存中并提交给教师管理模块。教师管理模块显示处理教师的相关信息给管理员,管理员可以进行增删改操作,提交操作的教师ID给数据库模块处理。数据库模块执行操作后更新结果,并提示更新成功。最后显示更新后的信息给管理员。

管理员管理学生协作图如图3.6所示。

登录系统

学生管理模块

增删改操

数据库模

: 管理员

2: 提交管理员ID

5: 数据库处理并更新学生信息

6: 更新成功

1: 输入用户名密码

3: 显示学生操作信息

4: 提交增删改的学生ID

7: 显示操作成功信息

图3.6 管理员管理学生协作图

管理员管理教师协作图如图3.7所示。

图3.7 管理员管理教师协作图

登录系统

教师管理模块

增删改操作

数据库模块

: 管理员

2: 提交管理员ID

5:数据库处理并更新教师信息

6: 更新成功

1: 输入用户名密码

3: 显示教师操作信息

4: 提交增删的教师ID

7: 显示操作成功信息

(五)状态图及活动图

后台学生管理状态图[9]如图3.8所示。

登录系统

登录失败

学生管理模块

成功

添加学生

添加请求

修改学生信息

修改请求删除学生

删除请求

数据更新页面

图3.8 后台学生管理状态图

后台管理员的活动图如图3.9所示。

登录

修改个人信息教师信息管理学生信息管理

论坛管理博客管理

教学资源管理

图3.9 后台管理员的活动图

四、系统设计

(一)类图的设计

类图的设计是体现一个系统逐渐成型的标志,也是系统设计中最核心的部分。在类图中明确基本类以及它们相互之间的关系,将有助于开发者对实际系统的后续开发[10]。

1.系统中的类

网站中类的类图如图4.1所示。

图4.1系统中的类图

(1)admininfo类是管理员类,包含的属性有管理员编号(admin_id)、管理员登录名(admin_name)、理员登录密码(admin_password)、管理员权限(admin_privilege)、管理员真实姓名(admin_truename)、管理员是否在线(admin_ online)。

(2)teacherinfo类是教师类,包含的属性有教师编号(teacher_id),教师真实姓名(teacher_name)、教师的昵称即登录的用户名(teacher_nickname)、教师性别(teacher_sex)、教师所属的学院(teacher_insititute)、教师主讲课程(teacher_subject)、教师登录密码(teacher_password)、教师头像(teacher_portrait)、教师权限名称(teacher_privilege)、教师是否在线(teacher_online)、教师博客的访问量(teacher_visits)、教师最后一次登录时间(teacher_last_lgtime)、教师博客留言数(teacher_message_num)。

(3)studentinfo类是学生类,包含的属性有学生编号studentr_id、学生真实姓名student_name、学生的昵称即登录的用户名student_nickname、学生所属的学院

student_insititute、学生所属班级student_class、学生登录密码student_password、学生头像student_portrait、学生权限student_privilege、学生是否在线student_online。

(4) resourceinfo类是教学资源类,包含的属性有资源编号resource_id、资源名称resource_name、资源类型resource_type、,资源上传者编号resource_upload_id、资源适合的专业方向resource_direction、资源保存路径resource_savepath、资源下载次数

resource_download_num、资源上传时间resource_upload_time、资源介绍resource_introduce、资源是否删除resource_delete、资源点击数resource_clicktimes、资源评论数

resource_comment_num。

(5) dailyinfo类是日志类,包含的属性有日志编号daily_id、日志标题daily_tittle、日志内容daily_content、日志点击数daily_clicktimes、日志发布时间daily_uptime、日志作者编号daily_writer_id、日志评论数daily_coments_num。

(6) commentinfo类是评论类,包含的属性有评论编号comment_id、评论的日志编号comment_daily_id、评论者编号comment_mem_id、评论的资源编号comment_resource_id、评论时间comment_time、评论内容comment_content。

(7) replycommentinfo类是回复评论信息类,包含的属性有回复评论编号re_id、评论编号re_comm_id、发布评论者编号re_comm_memid、回复评论者编号re_memid、回复评论的内容re_content、回复评论的时间re_time。

(8) messageinfo类是留言类,包含的属性有留言编号me_id、留言对象的编号

me_teacher_id、发布留言者编号me_ memid、留言的内容me_content、留言的时间me_time。

(9) replaymessageinfo类是回复留言类,包含属性有回复留言编号me_id、留言者的编号reme_me_memid、回复留言者编号reme_memid、回复留言的内容reme_content、回复留言的时间me_time。

(10) forumclassesinfo类是论坛类别类,包含的属性有类别编号fc_id、类别名称fc_name、类别管理者编号fc_memid 、类别创建时间fc_time、版面的数量fc_sub_num、类别是否删除fc_delete。

(11) forumsubclassinfo类是论坛版面类,包含属性有版面编号fsc_id、版面名称fsc_name、版主编号fsc_memid 、所属类别编号fsc_classid、版面创建时间fsc_time、版面发帖总数fsc_post_num、版面回帖总数fsc_repost_num、版面精华帖子总数fsc_goodpost_num、版面删除帖子总数fsc_delete_num、版面是否删除fsc_delete。

(12) forumtopicinfo类是论坛主题类,包含属性有主题编号ftp_id、主题标题ftp_name、主题内容ftp_content、主题发表时间ftp_time、主题作者编号ftp_memid、主题所属版面的

编号ftp_fsc_id、主题最后回复人编号ftp_last_id、主题最后回复时间ftp_last_time、主题浏览量ftp_clicktimes、主题是否置顶ftp_top、主题是否为精华帖ftp_good、主题是否删除

ftp_delete。

(13) forumreplayinfo 类是论坛回复主题类,包含属性有回复主题编号fr_id、回复主题的内容fr_content、回复主题的时间fr_time 、回复主题者的编号fr_memid、主题编号fr_ftp_id。

2.系统中各类之间的关系

类不是单独存在的,各个类之间存在着一定的联系。本系统数据库表类之间的关系如图4.2所示。

图4.2 各类之间的关系图

3.系统数据表设计

根据各类图的属性及操作,设计出数据库中的数据表[11]如表4.1至表4.9所示。

表4.1admininfo基本表:记录管理员信息

列名数据类型长度说明

admin_id varchar 10 管理员编号,表的主键

admin_name varchar 20 管理员登录姓名

admin_password varchar 12 管理员登录密码

admin_privilege varchar 10 管理员权限名称

admin_truename varchar 10 管理员真实姓名

admin_ online varchar 4 管理员是否在线

admininfo信息表是用来记录管理员登录名称及密码的。admin_id字段是该表的主键,表示管理员编号,admin_name用来存放管理员登录名,admin_password字段用来存放管理员登录密码, admin_privilege字段用来存放管理员权限名称, admin_truename字段用来存放管理员管理员真实姓名,admin_ online字段用来存放管理员是否在线。

表4.2teacherinfo基本表:记录教师信息

列名数据类型长度说明

teacher_id varchar 10 教师编号,表的主键

teacher_truename varchar 10 教师真实姓名

teacher_nickname varchar 20 教师昵称(登录用户名)

teacher_sex varchar 2 教师性别

teacher_insititute varchar 20 教师所属学院

teacher_subject varchar 50 教师主讲课程

teacher_password varchar 12 教师登录密码

teacher_portrait varchar 50 教师头像

teacher_privilege varchar 10 教师权限名称

teacher_online varchar 2 教师是否在线

teacher_visits int 4 教师博客的访问量

teacher_last_lgtime datetime 8 教师最后一次登录时间

teacher_message_num int 4 教师博客留言数

《计算机网络》实践报告(校园网规划设计)

《计算机网络》实践报告校园网设计与规划 专业: 班级: 姓名: 指导教师:

年月 摘要 随着网络的发展,网络管理越来越重要。各大院校的校园网都已经初具规模,良好的网络管理成为校园网能否正常、有效运行的关键。该文基于铜陵学院校园网络管理系统的设计探讨,详细讨论了校园网建设目标、设计原则以及网络拓扑结构、主干网构建,既有理论研究意义,也具有实践参考价值。 配合当前的教学发展情况,完成学校内部Intrannet的配套基础建设,将全校的信息资源利用计算机网络连接起来,形成一个流畅、合理、可靠、安全的校园网。还应针对学校的教学特点,具有一些基本的教学功能,以完成学校的基本教学任务。通过各校校园网络的连接,可以更便利地互相交换信息,促进各个学校间的学术交流。 通过校园网络使教师和科研人员能及时了解国内外科技发展动态,加强对外技术合作,促进教学和科研水平的提高。建立新的通讯方式和环境,提高工作效率。 关键词: 拓扑结构,地址分配规划设计

目录 一.组建校园网的目标和意义 (1) 二.目前国内外相关工作情况 (2) 2.1无线上网 (2) 2.1.1无线上网的发展趋势 (3) 2.1.2无线上网的优点 三.校园网的总体设计 (4) 3.1网络的层次结构 (4) 3.1.1网络规划 (5) 四.校园网的详细规划 (8) 五.结果评价 (17)

一.组建校园网的目标和意义 通过组建校园网络,既可以实现学校现有教育教学资源的最大化利用,也能有效的重塑校园文化和校园精神,引领学生形成积极向上的道德风尚和价值取向。通过全校师生思想的交流与碰撞,凝聚共识,开拓进取。校园网既可以作为师生交流的平台,也可以展现师生风采。同时,校园网也是沟通世界的窗口,制作精美的网站,浓浓的学术气息,团结向上的精神面貌往往给浏览者留下深深的印象。如何构建校园网络,进而打造文明向上、健康积极的校园文化是一个崭新的课题。校园网物质文化的构成与构建校园网中的学校物质文化实质上应该由两个部分组成,一个是构成校园网络的物质设施;另一个则是网络空间中所虚拟出来的校园,是学校物理环境、基础设施等在校园网中的再现和整合。前者较多地关注硬件建设、技术和资金的投入,己经有大量的文献进行了探讨,我在这里只做简要的叙述;后者则更注重一个人文建设和思想观念的养成(也可以称为软件建设),这与校园网物质文化品质建设的目的更相吻合,将会作为主要的探讨对象。展现学校精神风貌的主题设计在校园网建设中,制作者通常要考虑到信息的受众者以及硬件的承载情况来设计网页、文字和图片。 网上教育以受众广、投入低、不受师资的校舍等条件限制、容易开展高水平教育、教学质量相对容易保证等特点而受到教育界的广泛重视,目前国内一些重事业高校的网站已经开展这方面的应用。但现在中小学的校园网正在建设阶段。中小学建设校园计算机网络的根本动机,就是提高学校的管理效益和教学质量。而并非只有大量的资金投入,建设具有规模的计算机网络,才能开展学校的教育手段。架设满足学校应用需求的小的局域网络、教学网络同样也能发挥大的教育效益。 不同的学校可以根据自己的特点和实际情况,在实际的中小学校计算机网络的

校园网络规划设计方案

校园网络设计方案

第一章建网原则 实际上,我国中小学所耗费的信息技术投入远不止上述经费。国人在进行投入的过程中总是追求时髦、讲面子。不考虑学校的实际情况,严重脱离中国的国情和经济发展现状,要知道我们一直是世界上人均收入排名在一百多位的发展中国家。 接着全国兴起了装备计算机的热潮,重点中学和好一点的乡镇中小学开始全面装备286、386计算机,当时的计算机每台近两万元左右,使用不到两年,软件升级,WINDOS全面取代DOS系统,286、386计算机全面淘汰(由此全国又损失数百亿元).这时候486计算机全面登场,并立即淘汰,586以及档次与配置更高的计算机面世。我们的学校在这场计算机的变革中,就不停的跟在后面赶,不停的被淘汰,由于有些学校领导片面追求时髦、面子,而给学校和国家造成了无法估计的损失。 现在教育部提出:一定的时间内在国内普及信息技术教育,实行"校校通"工程;可是由于一些大的计算机厂家在不停的炒作,进行误导,使得我们有些学校校长、少数教育领导干部头脑发热起来了,认为:校校通就是校园网,校园网就是计算机网;学校为了完成上面下达的任务,不顾本校的实际情况,不顾当地的实际情况,大规模的建

设计算机网,造成学校大量负债,而这个所谓的校园网自从建立起 来后就面临着淘汰,为什么呢?目前,我国大部份的学校连基本的广播网、有线电视网都没有,有的学校的教师连计算机的最简单的常识也没有,更谈不上如何使用它们。在上述情况下,我们在进行校园网建设的过程中应该保持清醒的头脑,花最少的钱、获得最大的效果。 校园网络作用主体不清 建立一个好的校园网络系统包括广播系统、教学管理系统、计算机网络系统等等。计算机网络系统是校园网络系统中的一个组成部份。他们之间是相互补充、相互完善,而不是相互取代的。建设校园网的目的是用于老师传授知识和学生获得知识。传授知识有三种方式:图像,声音,文字。现在一般的人重视的是文字方面知识传授,而忽略 了用图像和声音进行大众的知识传授。文字是声音和图像的补充和记载。从传播知识的作用范围来讲,广播系统传播的范围最广。从设备的增值性来看:最实用的是计算机,其次是教育系统应用软件和广播系统。因此,我们在建校园网时,应先从简易经济和适用的系统做起,再建计算。 第二章校园网的规划设计 2.1校园网建设核心 随着网络规模的扩大和用户数量迅速增加,并且由于院校合并形成了分布于多个校区的校园网,网络结构日趋复杂,网络结点数剧

小学教学楼毕业设计(含全套资料)

1.1工程概况 本工程为位于某市中心某繁华地段主干道上一小学教学楼,教学楼为3层,占地面积约为664.0 m2,总建筑面积约为1992.6m2; 1.2设计依据 1.2.1《民用建筑设计通则》(JG13-8)…… 1.2.2《房屋建筑制图统一标准》(GB/T 50001-2001); 1.2.3《建筑制图标准》(GB/T 50104-2001); 1.2.4《房屋建筑学》,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1.3标高及建筑细部作法 教学楼建筑高度11.7米,地上三层,层高为3.9米。设计标高:室内设计标高为±0.000,室内外高差450mm; 1.4建筑设计图纸 其余图纸详见施工图纸

2.1工程概况 本工程为位于某市中心某繁华地段主干道上一小学教学楼,教学楼为3层,占地面积约为664.0 m2,总建筑面积约为1992.6m2,结构为框架结构。 2.2设计依据 2.2.1该建筑属于丙类建筑,重要性等级为二级 2.2.2《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 50010-2002); 2.2.3《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 50009-2001); 2.2.4《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 50007-2002); 2.2.5《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01) 2.2.6《建筑结构制图标准》(GB/T 50105-2001); 2.2.7《混凝土结构施工图平面整体表示方法制图规则和构造详图》(03G101-1); 2.2.8《钢筋混凝土结构构造手册》; 2.2.9《建筑结构静力计算手册》; 2.3结构布置及结构计算简图的确定 2.3.1结构柱网布置 由于建筑总长度不超过55m,且为保温隔热屋面,所以不设变形缝。

中小型校园网规划与设计实验报告

实验五 中小型校园网规划与设计 实验报告 一、实验目的 利用所学知识,对中小学校需求进行调研,并根据学校需求和特点进行网络规划与设计。 二、实验任务 要求编写校园网需求分析报告和网络设计方案。 三、实验内容及结果 (一)需求分析报告: 1) 满足计算机教学教研、计算机辅助教学、行政办公需要,提供 各种教学、办公工具和支撑平台,并提供丰富的计算机软硬件 系统资源。 2) 具有完善的办公事务处理能力,包括电子公文传递、电子公文 管理、电子邮件等无纸办公功能。 3) 能够满足信息交流的需要,方便学校各级领导和教学教研人员 对各种信息资料、科技情报的检索和查询。 4) 能确保整个计算机网络系统的可靠性、安全性、确保信息处理 安全保密,还应有方便高效的网络管理工具。 5) 学校信息网络系统要保证应用和技术先进,能不断满足学校未 来业务发展的需求,具有较强的扩展能力。 (二)网络设计方案: 1) 网络分层规划(划分层数以及各层设备选择) 根据校园规划、校园内数据访问流量特点,网络可采用模块化、层次化的设计方法,使用核心层、汇聚层、接入层三层构架方式。通过千兆光纤交换构建网络核心层,构成网络主干;通过千兆双绞线交换构建汇聚层,构成楼宇子网交换;通过百兆交换构成接入层,实现楼宇中各楼层房间的网络接入。 1.核心层。在校园网络部署2核心节点,双冗余模式。两个核心节点采用2台高性能千兆路由交换机作为主干中心交换机,将两核心节点以千兆双回路互联提供无阻塞传输骨干网,并实现负载分担和互为备份,提高核心层的可靠性和稳定性。  2.汇聚层。在校内的学生宿舍、图书馆、行政楼、实验楼、和多媒体教室部署汇聚交换机,采用千兆交换机作为汇聚交换机,汇聚交换机和核心交换机之间采用双链路捆绑连接,实现负载均衡的同时完成链路备

论文校园教学资源共享与交流平台设计与实现

本科毕业论文(设计) 校园教学资源共享与交流平台的设计与实现The Design and Implementation of Sharing Campus Teaching Resources and Exchanging Platform 学生姓名: 学院: 专业: 班级: 学号: 指导教师: 审阅教师: 完成日期:

独创性说明 作者郑重声明:本毕业论文(设计)是我个人在指导教师指导下进行的研究工作及取得研究成果。尽我所知,除了文中特别加以标注和致谢的地方外,毕业论文(设计)中不包含其他人已经发表或撰写的研究成果,也不包含为获得辽东学院或其他单位的学位或证书所使用过的材料。与我一同工作的同志对本研究所做的贡献均已在论文中做了明确的说明并表示了谢意。 作者签名:___________ 日期:___________

摘要 在教育领域,IT技术已经打破了空间和时间的限制,使任何人、在任何地方和任何时间,都可以全球性地获得信息。它正在改变着教与学的环境、主旨、内容和实施方法。新的一代正在“网上数字式成长”,他们的学习方法、需要和兴趣,与以往的时代是不同的。依托校园网络的优势设计和开发网络教学平台,为教师、学生提供全面与快捷的教学信息,实现教学的资源共享,增强师生之间的交流,更好的促进学生的学习和对知识的掌握,并对高校的教育模式的改革具有重要的意义。 本文首先进行了项目概述,简单介绍了项目开发的背景、项目开发的目的和项目开发的意义;在系统规划阶段,对系统进行了功能需求分析、可行性分析及总体设计原则;在系统分析阶段,采用面向对象的分析方法进行系统分析;系统设计阶段主要完成了类图的设计,并介绍了系统的开发工具和采用的技术。 采用MVC模式、应用JSP+MySql 设计实现校园教学资源共享与交流平台的设计与实现,通过本网站可以进行下载教学资源、阅览教师校园博客、论坛交流等功能,减轻了教师在传统教学中的工作负担,同时也为学生的学习提供了更广阔的学习空间,方便学生学习,教师管理,提高教学质量以及加强了师生的交流。 关键词:师生交流;资源共享;教师博客;论坛 -I-

校园网络规划与设计论文

广东 XXXX 学院 毕业设计说明书题目:校园网络规划与设计 作者: 学号: 系部: 信息工程系 专业: 计算机网络技术 班级: 指导老师: 校外指导老师: 2012年 4 月 22 日

摘要 随着计算机和网络技术的迅猛发展,互联网成了人们快速获取,发布,传递信息的重要途径。计算机网络已渗透到社会的各个领域。各行各业都处在网络化和信息化的建设过程中。所以计算机网络在人们的生活,经济,和政治上发挥着重要的作用。随着网络的逐步普及,校园网络的建设是学校向信息化发展的必然选择,校园网网络系统是一个非常庞大而复杂的系统,它不仅为现代化教学、综合信息管理和办公自动化等一系列应用提供基本操作平台,而且能提供多种应用服务,使信息能及时、准确地传送给各个系统。全国各大高校作为现代教育的最主要阵地,发展网络教育责无旁贷。各所学校也纷纷建立了校园网并接入Internet,但在建设和管理过程中,由于技术和资金的原因,存在着投资大,见效慢,缺乏有效管理的弊端,没有充分发挥的作用。本文就是针对这一现象进行对校园网的组建分析和改善校园网弊端。而校园网工程建设中主要应用了网络技术中的重要分支局域网技术来建设与管理的,因此本毕业设计课题将主要以校园网络建设过程可能用到的各种技术及实施方案为设计方向,为校园网的建设提供理论依据和实践指导

1 引言 (1) 2 校园网简介 (2) 2.1什么是校园网 (2) 2.2校园网有什么作用 (2) 2.2.1服务教育教学,提高工作效率 (2) 2.2.2加强学校对外宣传的力度 (2) 2.2.3运用网络构建新型教学模式 (3) 3 校园网络建设的意义 (3) 3.1校园网是现代化教育的需要 (3) 3.2校园网的是教育改革的转折点 (3) 4 校园网设计原则和实现方案 (4) 4.1 网络系统设计原则 (4) 4.2 系统建设目标 (5) 4.3网络设计关键技术说明 (8) 5 系统总体方案设计 (10) 5.1 网络拓扑结构设计 (10) 5.2 网络系统接入设计 (11) 5.3 网络设备选型 (12) 5.4 VLAN划分及子网配置 (14) 5.5 IP地址分配 (16) 6 布线系统设计 (17) 5.1 三个设计等级(基本型、增强型、综合型) (17) 5.1.1 基本型 (18) 5.1.2 增强型 (18) 5.1.3 综合型 (18) 5.2 基本型综台布线系统的特点 (19) 5.3 增强型综合布线系统的特点 (19) 5.4 综合型综合布线系统的特点 (19) 7 网络安全、管理设计 (20) 总结 (21) 致谢 (22) 参考文献 (22)

消防工程课程设计

武汉工程大学四教灭火器设置研究 摘要 近年来,高校多次出现重大消防安全事故,造成了严重的生命财产损失和消极的社会影响。而灭火器具有操作简单,轻便灵活,能顾在火灾初期迅速控制火灾的特点。本文选择从灭火器的基本特性出发,针对四教学楼的安全消防进行设计研究,得出最可靠的灭火器布置方式,对减少重大火灾事故的发生具有重大的意义。 abstract In recent years,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multiple occurrences of major fire accidents, cause serious life and property loss and negative social impact. And fire extinguisher has simple operation, portable and flexible, can regard control th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fire quickly at the beginning of the fire. This article choose starting from the basic characteristic of the fire extinguisher, study four teaching building fire safety design, fire extinguisher layout mode of the most reliable, to reduce the happening of the fire accident is of great significance.

框架教学楼毕业设计文献综述

框架结构教学楼设计文献综述 作者:邸** (河北科技师范学院河北秦皇岛 066004) 摘要:从抗震能力、地基基础、梁和板、构造柱、消防几个不同的方面简单介绍框架结构教学楼设计。 1、引言 毕业设计是土木工程专业学生毕业前的最后学习和综合训练的阶段,是知识深化、拓宽、教学的重要过程,是学生学习、研究和实践的全面总结,也是对学生综合素质与工程实践能力的全面检验,是实现本科培养目标的重要阶段。通过毕业设计,培养了综合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组织管理和社交能力,培养了独立工作的能力以及严谨、扎实的工作作风和事业心、责任感。为将来走上工作岗位,顺利完成所承担的建设任务奠定基础。 2、研究现状 多层及高层建筑的结构体系大致有混合结构体系、框架结构体系、剪力墙结构体系、筒体结构体系、巨型结构体系。混合结构的承重墙体随着建筑高度的增加而加厚,不仅耗费大量材料,也减少了使用面积。框架结构体系是由钢筋混凝土梁、柱节点及基础为主框架,加上楼板、填充墙、屋盖组成的结构形式。框架形成可灵活布置的建筑空间,使用较方便。但是随着建筑高度的增加,水平作用使得框架底部梁柱构件的弯矩和剪力显著增加,从而导致梁柱截面尺寸和配筋量增加,到一定程度,将给建筑平面布置和空间处理带来困难,影响建筑空间的正常使用,在材料用量和造价方面也趋于不合理,因此在使用上层数受到限制。正是因为如此原因,框架结构适用于办公楼、教学楼、商场、住宅等建筑。钢筋混凝土多层框架结构作为一种常用的结构形式, 具有如下优点: (1)建筑平面布置灵活,分割方便。 (2)整体性、抗震性能好。 (3)传力路线明确。 (4)墙体采用轻质填充材料时,结构自重小。 (5)承重构件与围护构件有明确分工。 本设计是多层建筑,抗震设防烈度为7度。本设计研究以下几个方面: 2.1抗震能力的设计 地震具有随机性、不确定性和复杂性,要准确预测建筑物所遭遇的地震的特性和参数,目前是很难做到的。而建筑物本身又是一个庞大复杂的系统,在遭受地震作用后其破坏机理和破坏过程十分复杂。且在结构分析方面,由于未能充分考虑结构的空间作用、非弹性性质、材料时效、阻尼变化等多种因素,也存在着不确定性。因此,结构工程抗震问题不能完全依赖“计算设计”解决。应立足于工程抗震基本理论及长期工程抗震经验总结的工程抗震基本概念,从“概念设计”的角度着眼于结构的总体地震反应,按照结构的破坏过程,灵活运用抗震设计准则,全面合理地解决结构设计中的基本问题,既注意总体布置上的大原则,又顾及到关键部位的细节构造,从根本上提高结构的抗震能力。 选择有利场地。造成建筑物震害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场地条件是其中之一。由于场地因素引起的震害往往特别严重,而且有些情况仅仅依靠工程措施来弥补是很困难的。因此,选择工程场址时,应进行详细勘察,搞清地形、地质情况,挑选对建筑抗震有利的地段,尽可能避开对建筑抗震不利的地段,任何情况下均不得在抗震危险地段上建造可能引起人员伤亡或较大经济损失的建筑物。对建筑抗震有利的地段,一般是指位于开阔平坦地带的坚硬场地土或密实均匀中硬场地土。建造于这类场地上的建筑一般不会发生由于地基失效导致的震害,从而可从根本上减轻地震对建筑物的影响。对建筑抗震不利的地段,就地形而言,一般是指条状突出的山嘴、孤立的山包和山梁的顶部、高差较大的台地边缘、非岩质的陡坡、河岸和边坡的边缘;就场地土质而言,一般是指软弱土、易液化土、故河道、断层破碎带、暗埋塘浜沟谷或半挖半填地基等,以及在平面分布上成因、岩性、状态明显不均匀的地段。2.采用合理的建筑平立面。建筑物的动

网站资源共享模块的设计思路及代码

今天实训内容: 1、资源共享模块开发演示 2、检查剩余没有完成教学公告部分的同学 期末上课没回过问题、中期验收没通过、缺席、期末作品一塌糊涂,重修。

网络教学支撑平台:(1)平台的简介,静态页面(参考课本多媒体技术基础网络课程)(2)教学公告模块,包括公告标题显示、上下翻页显示、教学公告具体内容浏览、教学公告的录入。(做出任何一个二级学院网站,甚至一个中学网站)

(3)资源共享模块,包括资源上传功能、资源标题浏览、点击可以下载。这部分功能可以参考“广东省中职教育教学平台” 如何进行资源上传:使用fileupload控件 演示: (1)添加upload.aspx

页面,在页面添加一个fileupload控件以及button控件 (2)在网站目录下添加一个upload目录保存上传的所有课件和视频 (3)双击button编写上传文件代码: Try catch语句主要用在可能出现异常的地

方,例如访问数据库或者文件读写 (4)核心的一行代码: FileUpload1.PostedFile.SaveAs(Server.MapPath("upload/" + FileUpload1.FileName)); //fileupload1.postedfiel表示用户选择的文件 //fileuplaod1.postedfile.saveas(保存的路径),其中saveAs是一个方法 //Server.MapPath(),表示服务器的虚拟路径 //fileupload1.filename是用户选择的文件的名称,例如"讲课备注11.doc" 第2个问题: 如何将上传后的资源以列表方式显示出来? 答:使用数据库保存上传的资源路径。(1)表Res

校园网络的规划与设计

2012年1月内蒙古科技与经济Januar y2012 第1期总第251期Inner M o ngo lia Science T echnolo gy&Economy N o.1T o tal N o.251试论校园网络的规划与设计X 孙立珍 (内蒙古建筑职业技术学院信息网络中心,内蒙古呼和浩特 010070) 摘 要:阐述了校园网络规划与设计中涉及的建设原则、需求分析、网络技术及软硬件的选择、Int ernet的接入和网络管理等问题,为准备建设校园网或进行网络升级改造的学校在建设思路和技术上提供参考,以使建设的校园网具备较高的整体性能。 关键词:校园网络;规划与设计;网络性能;网络应用 中图分类号:T P393.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6921(2012)01—0076—02 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以及人们对各种数据形式的信息需求和交流的不断增长,使得计算机网络担当着一个非常重要的角色——信息技术的基础设施与获取、共享和交流信息的主要工具,基于网络的各种应用,正在以惊人的速度扩展,几乎渗透到了社会生活及工作的各个方面。校园网络(CAN, Campus Area Net w ork)与其他园区网络一样,由于它属于单位自有,学校拥有自我建设、自我管理和自我使用的权利,因此,受经费、技术水平及其他因素的影响,校园网络在规划与设计、资源建设和应用上很不平衡,差别很大,特别是在IT界目前还未实施网络工程监理的情况下,在建的或已建的校园网络的“豆腐渣”工程为数不少,造成了不少的人力、物力、财力的巨大浪费。 由于学校的类型、规模和性质等的不同,使得校园网络的规划与设计方案有所不同。依据教育部关于校园网络建设的指导意见及要求,建设一个稳定、安全、高效、资源丰富及应用广泛的校园网络应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规划设计。 1 校园网建设原则 校园网是为学校师生提供教学、科研、管理和综合信息服务的基带多媒体网络;是学校信息化教学环境的基础设施和实现各项管理的物质基础;是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重要手段;是建立远程教育体系的基本保证;也是一项灵魂工程。其设计方案应注意以下原则。 1.1 实用性 校园网设计应能满足学校目前对网络应用的要求,也使网络的整体性能尽快得到充分的发挥,并且便于使用、维护和管理,很好的促进学校的教学、科研和管理的网络化、信息化发展。 1.2 安全性 通过身份验证和访问控制等措施实现校园网的安全控管,防止未经授权的用户(黑客)入侵网络窃取重要数据或实施破坏。 1.3 可靠性 校园网系统及网络结构较为复杂,同时,在部分子系统中存在较高的技术性,因此,必须通过提高容错设计、支持故障检测和恢复、增强可管理性来保证系统的稳定、可靠运行,从而使其具有很高的M T BF (平均无故障工作时间)和极低的MT BR(平均无故障率)。 1.4 统一性 在网络的设计过程中,坚持“三统一”,即统一思路、统一规划、统一标准。 1.5 先进性 网络系统要能够满足当前的应用需求,又便于将来扩展和升级,以保护现有投资(含各种硬件、软件及信息资源),保持网络建设的延续性。 1.6 经济性 在充分满足以上要求的前提下,应充分考虑到学校的资金安排和经济承受能力,投资合理,有良好的性能价格比。 2 校园网需求分析 网络的规划与设计是一个系统建立和优化的过程,建设网络的根本目的是在Int er net上进行资源共享与通信。要充分发挥投资网络的效益,需求分析成了网络规划设计中的重要内容,它提供了网络设计应达到的目标,并有助于设计者更好地理解网络应该具有的性能。笔者结合学校的办学规模、管理需求和师生对教学科研的需要,确立一个性能较高的网络系统平台,见图1 。 图1 校园网络的需求 同时,经过系统的需求分析,网络的设计者还能更好地作出决策,评价现有的网络,提供移植的功能及给所有校内师生更为合适的资源。 ? 76 ? X收稿日期:2011-11-28

消防工程毕业设计厂房仓库(校级优秀)

摘要 消 防 工 程 毕 业 设 计 作者:陆序勇2018.06.05

ABSTRACT 生产车间水灭火系统及防排烟系统 和火灾自动报警系统设计 摘要:本文针对第5号生产车间进行消防系统设计,主要设计内容包括:建筑防火设计,室内消火栓系统设计,消防炮灭火系统设计,防排烟系统设计,火灾自动报警系统设计。 第五号生产车间是多层厂房与仓库贴邻建造的建筑,火灾危险类别分别为丙类厂房和丙2类仓库,采用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耐火等级二级。 第五号生产车间室内消火栓系统设计充实水柱为13m,消火栓布置方式为多排布置,两股充实水柱到达室内任何位置,设计流量为25 L/s,选用XBD5.0/25-150L型消防泵,一用一备,设置2个水泵接合器。 第五号生产车间厂房部分二层采用消防炮灭火系统,消防炮灭火装置设计流量为30L/s,采用型号为ZDMS0.8/30S-A-YA水炮,采用复式火灾探测器,型号为JTG-ZHF-YA001。 第五号生产车间火灾自动报警系统,采用控制中心火灾报警系统,按建筑性质采用JTY-LZ-ZM991感烟探测器安装,安装方式均为吸顶安装。 关键词:生产车间室内消火栓系统消防炮系统防排烟系统火灾自动报警系统

目录 1前言 (1) 1.1工程概况 (1) 1.2多层厂房、仓库的主要特点 (1) 1.2.1多层厂房的特点 (1) 1.2.2多层仓库的特点 (1) 1.3设计内容 (1) 1.4设计规范依据 (2) 2建筑防火设计 (3) 2.1建筑的分类与耐火等级 (3) 2.2平面布置 (3) 2.2.1休息室办公室的布置 (3) 2.2.3变配电站的布置 (4) 2.2.4消防设备用房的布置 (4) 2.3防火分区划分 (4) 2.3.1防火分区划分的依据 (4) 2.3.2首层厂房的防火分区划分 (5) 2.3.3首层库房的防火分区划分 (5) 2.3.4二层厂房的防火分区划分 (5) 2.3.5二层库房的防火分区划分 (5) 2.4安全疏散 (6) 2.4.1疏散距离的设置 (6) 2.4.2安全出口的设置 (7) 2.4.3疏散宽度 (7) 3室内消火栓系统 (8) 3.1室内消火栓系统概述 (8) 3.1.1室内消火栓箱及其组件的配置 (8) 3.1.2室内外消火栓的布置 (8) 3.1.3室内消火栓栓口设置 (8) 3.2室内消火栓系统布置方案 (8) 3.2.1选定消火栓、水带、水枪的型号 (8) 3.2.2确定消火栓的水枪充实水柱和水枪设计流量 (9) 3.2.3计算消火栓的保护半径 (9)

某某教学楼毕业设计

中文题目:朝阳市第一职专教学楼 副标题: 外文题目:Chaoyang City the first floor of the teaching staff 毕业设计(论文)共 57 页(其中:外文文献及译文12页)图纸共8张 完成日期 2007年6月答辩日期 2007年7月

目录 摘要 (3) 1工程背景 (5) 2建筑设计 (5) 3 结构布置及计算简图 (7) 4 重力荷载计算 (8) 5 框架侧移刚度计算 (11) 6 横向水平荷载作用下框架结构的内力和侧移计算 (13) 7 横向风荷载作用下结构内力和侧移计算 (17) 8 竖向荷载作用下框架结构的内力计算 (19) 9 截面设计 (29) 10 楼梯计算 (35) 11 钢筋混凝土楼板设计 (37) 12 基础设计 (39) 13 结论 (42) 致谢 (43) 参考文献 (44) 附录译文 (45)

摘要 本次毕业设计是教学楼设计,包括建筑设计和结构设计两部分内容。 建筑设计是在总体规划的前提下,根据设计任务书的要求,综合考虑基地环境、使用功能、综合选型、施工、材料、建筑设备、建筑艺术及经济等。着重解决了建筑物与周围环境、建筑物与各种细部构造,最终确定设计方案,画出建筑施工图。 结构设计是在建筑物初步设计的基础上确定结构方案;选择合理的结构体系;进行结构布置,并初步估算,确定结构构件尺寸,进行结构计算。结构计算包括荷载计算、变形验算、内力分析及截面设计,并绘制相关的结构施工图。 在总体规划设计时,考虑到场地要求、绿化设施、其它功能要求,以及周围建筑物的影响,设计时采用一字型。 总之,适用、安全、经济、使用方便是本设计的原则,两部分空间合理,连接紧凑,主次分明,使建筑空间的舒适度加以提高。 框架结构是目前应用最为广泛的结构形式之一,由梁和柱组成的结构叫框架结构,这种结构形式有优点也有自身的缺点,缺点是侧向变形大,抗侧刚度大,优点是建筑平面布置灵活,可以做成较大空间的会议室,车间,住宅等,可以分割成小房间,或拆除隔断改成大空间结构,立面也富有变化,通过合理设计,框架结构本身的抗震性能良好,能承受较大荷载,能承受较大变形。 本次设计的任务要求有:建筑设计,结构设计,结构计算三部分。建筑设计包括:总平面图,平面图,立面图,剖面图及节点大样图。结构设计包括:梁板布置图、配筋图、构件详图。根据民用建筑实用、经济原则,在可能的条件下,注意美观的原则,本设计首先考虑旅馆的实用性,经济实用,充分显示现代建筑的特点。 通过本次设计,我们学到了不少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有所提高,对今后的学习和工作有很大的帮助。知识水平有所提高,基本上将所学到的知识全部应用于设计中。但由于初次设计,水平有限,错误在所难免,敬请老师指正。 关键词:独立基础;教学楼;抗震缝;内力组合

计算机网络课程设计报告书.某大学校园网规划与设计

C H A N G Z H O U U N I V E R S I T Y 实验报告 课程名称:计算机网络 实验名称:某大学校园网规划与设计 学生姓名: 学号: 专业班级: 学院(系):信息学院 指导教师:

实验四某大学校园网规划与设计 设计原则: 校园网建设是一项大型网络工程,各个学校需要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来制定网络设计原则。该学校网络需要具有包括图书信息、学校行政办公等综合业务信息管理系统,为广大教职工、科研人员和学生提供一个在网络环境下进行教学和科研工作的先进平台。本次设计以实用、够用、好用、安全为指导思想;以开发标准、先进性、可靠性、安全性为设计原则进行设计。 (1)开放性标准化原则: 系统要有可扩展性和可升级性,随着学院不断的扩招,业务的增长和应用水平的提高,网络中的数据和信息流将按指数级增长,需要网络有很好的可扩展性,并能随着技术的发展不断升级。设备应选用符合国际标准的系统和产品,以保证系统具有较长的生命力和扩展能力,满足将来系统升级的要求。 (2)先进性性原则 当前计算机网络技术发展很快,设备更新淘汰也很快。这就要求校园网建设在系统设计时既要采用先进的概念、技术和方法,又要注意结构、设备、工具的相对成熟。只有采用当前符合国际标准的成熟先进的技术和设备,才能确保校园网络能够适应将来网络技术发展的需要,保证在未来若干年内占主导地位。(3)可靠性原则: 网络必须是可靠的,包括网络物理级的可靠性,如服务器、风扇、电源、线路等;以及网络逻辑级的可靠性,如路由、交换的汇聚,链路冗余,负载均衡等。网络必须具有足够高的性能,满足业务的需要。 (4)安全性原则: 网络系统应具有良好的安全性。由于校园骨干网络为多个用户内部网提供互联并支持多种业务,要求不仅能进行灵活有效的安全控制,同时还应支持虚拟专网,以提供多层次的安全选择。在系统设计中,既考虑信息资源的充分共享,更要注意信息的保护和隔离,因此系统应分别针对不同的应用和不同的网络通信环境,采取不同的措施,包括系统安全机制、数据存取的权限控制等。 分层设计理念: 对于大型网络而言一般采用三层结构设计,即“接入层-汇聚层-核心层”,如图所示:

(完整版)政务信息资源共享交换平台建设方案设计

政务信息资源共享交换平台建设方案 2012年XX月

目录 一、建设背景 (3) 二、建设原则 (3) 三、建设目标 (4) 四、建设内容 (5) 4.1总体架构 (5) 4.2信息资源目录体系 (6) 4.2.1目录体系建设目标 (6) 4.2.2目录体系标准建设 (6) 4.2.3信息资源目录平台架构 (7) 4.2.5信息资源目录平台功能 (9) 4.2.4目录体系内容建设步骤 (10) 4.3信息资源交换体系 (11) 4.3.1交换体系建设目标 (12) 4.3.2信息资源交换平台架构 (12) 4.3.2信息资源交换平台功能 (13) 4.3.3交换体系内容建设步骤 (14) 4.4政务信息资源库 (15) 4.4.1政务信息资源库架构 (15) 4.4.2政务信息资源库功能 (15) 4.4.3资源库建设范例 (18) 五.扩展主题应用 (24) 六.建设步骤 (24) 6.1准备阶段 (24) 6.2信息资源调研阶段 (24) 6.3系统软件建设阶段 (25) 6.4内容建设阶段 (25) 6.5培训阶段 (25) 6.6验收阶段 (25) 6.7服务阶段 (25)

一、建设背景 在“信息化带动工业化”的国家战略大背景下,随着电子政务建设政策支撑环境快速发展和政府部门纵向系统日趋成熟,我县各部门间对于共享交换和信息资源的发开利用需求越来越迫切。XXX县根据中办发[2002]17号、[2004]34号等有关文件的精神和国家电子政务“十二五”规划,并结合我县实际,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坚持以需求为导向,以应用促发展,加强电子政务建设和政务信息资源共享整合,从而增强政府监管和服务能力,提高行政质量和效率,带动全县行业、领域和社会信息化建设,加快我县振兴,促进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 二、建设原则 1、统一规划,分步实施 在统一规划的前提下,分阶段分解建设任务,各参建单位按照规划的要求,明确建设目标、重点和步骤,分工负责,分类指导,分步实施,分层推进。2、需求主导,讲求实效 从应用需求出发,紧密结合政府职能转变和管理方式创新,突出重点,强化应用。以应用带动电子政务和信息资源整合的工作的推进 3、统一平台,资源共享 充分利用现有的全县电子政务网络平台,加强资源整合,促进互联互通,实现信息共享,使有限资源发挥更大的效用。 4、统一标准,保障安全 标准先行,用标准规范电子政务建设,促进信息资源整合、流程再造和应用系统整合;正确处理发展与安全的关系,综合平衡安全成本和风险,把强化技术手段与健全管理体制紧密结合起来,建立健全全县电子政务标准规范体系和安全保障体系。

校园网的规划与设计毕业论文

分类号编号 ******** 学院 毕业论文(设计) 校园网的规划与设计 Campus network planning and design 申请学位:工学学士 系别: 专业: 班级 姓名: 学号: 指导老师: 2012年 05 月 20 日 校园网的规划与设计 姓名: 导师: 2012年 05 月 20 日 ******毕业论文(设计)任务书 院(系):电子信息与计算机科学系

[摘要]在当今的社会,信息成为了社会经济发展的核心因素,因而可以说当今社会已经步入了信息社会。我国各地正加紧建设数字化校园, 校园网建设的热潮正日渐兴盛。建设校园网已经成为了学校办学条件现代化的重要标志。要培养面向21世纪的高素质人才,高效、智能的校园网是每个高校都必不可少的。 本设计从校园网络的研究背景入手,通过对校园网络的需求分析、设计原则、设计目标的表述,表明了校园网建设的必要性和可行性。利用校园网拓扑图清晰反映了了校园网的具体规划,并具体列举了建设校园网所需的设备、协议及结构。另外,本设计考虑到了校园网的安全问题,顾列举了几个保护校园网络安全的途径方法。最后,总结列举了一下校园网对于学校教学及管理的积极作用,强调了建设校园网的重要意义。 [关键词]校园网;设计原则;设计目标;设备;安全 [Abstract] Nowadays, we have stepped into the information society, information become the core factor of social and economic development, information has become the world trend, the construction of network are gradually warming in our country, many areas and the construction of campus network school school running conditions as the symbol of modernization. The school set up a high efficiency intelligence, and the office and teaching automation computer campus network, is the development of the 21 st century construction talent of urgent need. This design from the research background of campus network, through the analysis of the demand of campus network, principle of design, and the expression of objectives of design, and shows that the campus network construction of necessity and feasibility. Use of campus network topology graph clearly reflect the specific planning it campus network, and specific lists the campus network construction for equipments, agreement and structure. In addition, this design is considered campus network security, gu list some protection campus network security approach. Finally, the paper lists the campus network for the school teaching and management of the positive role, emphasized the important meaning of the construction of campus network. [Key words] Campus network; Design principle; Design goal; Equipment; security 目录 绪论......................................................................... 1. 校园网建设背景............................................................ 1.1项目概况 ............................................................. 1.2校园网建设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 2. 需求分析.................................................................. 2.1 系统功能需求......................................................... 2.2系统性能需求 .........................................................

大学教学楼毕业设计

大学教学楼毕业设计 【篇一:大学土木工程学院教学楼毕业设计】目录 摘要 (3) 绪论 (5) 1 建筑设计理念及设计依据 (6) 1.1 设计理念 (6) 1.2 工程概况 (6) 1.3设计依据 (7) 2 建筑设计 (9) 2.1 平面设计 (9) 2.2 立面设计 (11) 2.3 建筑剖面设计 (11) 2.4 其它部分详细做法和说明 ................................. .. 12 3 截面尺寸初步估计 (14) 3.1柱截面设计 (14) 3.2梁的截面设计 (14) 4 框架侧移刚度的计算 (16) 4.1 横梁线刚度i 的计算 ...................................... 16 b 4.2 柱线刚度i 的计算 ........................................ 17 c 4.3各层横向侧移刚度计算 (18) 5 竖向荷载及其内力计算 (20) 5.1计算单元的选择确定 (20) 5.2竖向荷载统计 (20) 5.3竖向荷载内力计算 (23) 5.2 重力荷载代表值计算及荷载汇总 (35) 6 水平荷载计算 (39) 6.1风荷载计算 (39) 6.2 地震荷载计算 (43) 7框架的内力组合 (51) 7.1 梁柱的内力组合 (51) 7.2 柱端弯矩设计值的调整 (57) 8 截面设计 (59)

8.1框架梁截面设计 (59) 8.2框架柱截面设计 (63) 8.3 楼板设计 (70) 9 楼梯计算 (76) 9.1 示意图 (76) 9.2 荷载计算 (76) 10 基础设计 (78) 10.1荷载设计值 .............................................. 78 10.2 a、d柱独立 基础的计算 .................................... 79 10.3 b、c柱基础配 筋 (82) 毕业设计总结 (85) 致谢 (91) 摘要 根据教学楼设计规范和其它相关标准,以及设计要求和提供的地质 资料,设计该框架结构教学楼。按照先建筑后结构,先整体布局后 局部节点设计步骤设计。主要内容包括:设计资料、建筑设计总说明、建筑的平面、立面、剖面图设计说明,以及其它部分的设计说明;结构平面布置及计算简图确定、荷载计算、内力计算、内力组合、主梁截面设计和配筋计算、框架柱截面设计和配筋计算、次梁 截面设计配筋计算、楼板和屋面设计、楼梯设计,基础设计等。其 中附有风荷载作用下的框架弯矩、剪力和轴力图;纵向和横向地震 荷载作用下的框架弯矩、剪力和轴力图;恒荷载和活荷载作用下的 框架弯矩、剪力和轴力图以及梁柱的内力组合表。 关键词:框架、重力荷载代表值;现浇钢筋混凝土结构;内力组合;弯矩调幅。 abstract according: to building design specifications and other relevant standards and design requirements and provide geological data, the design of the framework of the classroom building. after the first building in accordance with the structure and layout of the overall after the first local node design steps design. main contents include : design, architectural design of the total shows that the construction of the plane, facade, profile design specifications, , and other parts of the design; structural layout and schematic calculation of identification, load, stress, the combination of internal forces, main beam reinforcement design and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