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少数民族

合集下载

2023年少数民族预科班湖南各高校招生计划

2023年少数民族预科班湖南各高校招生计划

2023年少数民族预科班湖南各高校招生计划湖南省作为中国的少数民族地区之一,一直致力于保护和发展少数民族文化,提高少数民族群众的教育水平。

为了进一步推动少数民族教育事业的发展,培养更多的优秀少数民族学生,湖南各高校计划在2023年开设少数民族预科班,并制定了相应的招生计划。

一、目标与意义湖南省少数民族预科班的设立旨在提供给少数民族学生一个更广阔的学习平台,帮助他们提高学习成绩,培养综合素质,为顺利进入大学做好准备。

通过这个预科班的设置,可以实现以下几个方面的目标:1. 培养少数民族优秀人才。

预科班将根据各高校的招生计划,选拔优秀的少数民族学生,给予他们更好的教育资源和培养机会,帮助他们充分发展潜能,成为社会中的栋梁之才。

2. 传承和弘扬少数民族优秀文化。

预科班将注重培养学生对少数民族文化的认同感和自豪感,通过专门的师资力量,开设少数民族文化课程,让学生深入了解自己的文化传统,为少数民族文化的传承和发展做出贡献。

3. 提升少数民族教育水平。

通过设立预科班,加强对少数民族学生的关爱和教育,提高他们的综合素质和自信心,促进少数民族地区教育的发展,实现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二、招生范围和计划湖南各高校少数民族预科班的招生范围主要包括湖南省内所有少数民族学生,不限于户籍所在地。

招生计划根据各高校的实际情况和师资力量进行调整,详细的招生计划将在招生启动前向社会公布。

三、招生条件和选拔方式湖南省少数民族预科班的招生条件主要包括:具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国籍的湖南省内少数民族学生,年龄在18周岁以下,身体健康,具备基本的学习能力和适应能力。

选拔方式主要分为以下几个环节:1. 笔试:对报名学生进行笔试,主要考察学生的语文、数学和外语基础知识。

2. 面试:根据笔试成绩,选拔出一定数量的学生进行面试。

面试主要考察学生的综合能力、学习动机和发展潜力。

3. 综合评定:通过对学生的笔试成绩和面试表现进行综合评定,确定最终的录取名单。

湖南湘西土家族的民族识别

湖南湘西土家族的民族识别

湖南湘西土家人的民族识别土家是我国古老的一个少数民族,但在历史上,由于历代统治阶级推行民族压迫和民族歧视的的政策,其民族成分一直得不到承认。

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共产党的民族政策使土家族获得了新生,被承认为一个单一的少数民族。

土家族是一个历史悠久的民族,同时又是一个居住内地而又比较容易接受汉族先进文化的民族。

正因为如此,其民族识别就不是一项简单的工作,而是经历了一个复杂的认定阶段。

1950年,作为苗族代表参加国庆观礼、来自湖南永顺县的一位女青年,在与各民族代表一起活动中,对比了自己民族的语言、风俗习惯,发现自己民族与别的民族有明显的区别,特别与苗族不相同,便向中央有关部负责同志提出了自己是土家人而不是苗族,要求中央派人进打调査研究。

她的要求立即得到中央有关部门的重视。

在北京活动期间,一些专家问这位青年调查其语言等情况记录了土家语言词汇,了解了土家的风俗习惯,观看了土家银首饰和部分工艺品。

这些专家认为土家有不同于其他少数民族的民族特点。

1951年,中央访问团在湖南少数民族地区进行访问活动中,一般性地调查了土家人情况。

1953年初,中共中南局和中南行政委员会派中南民族学院专家到湘西土家人聚居的龙山、永顺、古丈、泸溪等县进行调査。

经过语言调査,他们认为土家有统一的单一民族语言,属汉藏语系藏缅语族,他们还认为土家人聚居地区有与苗族不同的独特的风俗习惯,土家不是苗族而是一个单一的少数民族。

1953年9月,中央民委又组织一个包括中央民族学院一些专家、学者在内的土家人调查组,专程去湘西调査土家人的语言、历史与现状,湖南省民委、湘西州给予了配合。

调查组深入到水顺、龙山、保靖等县土家人聚居区调查了的语言、政治、经济、文化、风俗习惯等广泛内容。

之后,潘光旦教授研究了土家人的历史,专门写了有关土家人的历史,王静如教授写了土家人的语言,汪明瑀教授写了《湘西土家概况》。

这三篇论文从学术上充分论证了土家不是苗族、不是瑶族、不是傣族、不是彝族,更不是汉族,土家是巴人的后裔,是一个单一的少数民族的观点。

湖南民俗之瑶族篇

湖南民俗之瑶族篇

• 排瑶“耍歌堂”是最大的节 日,相传是为了纪念祖先盘 古王逝世的日子,一说是将 丰收的盛事告慰祖先,祈求 先人神灵保佑族人人丁兴旺, 六畜平安。耍歌堂,每3―5 年举行一次,一般选在农历 十月十六之后,秋收完毕。 历时3-5天不等。
“耍歌堂”是瑶语音译,意为庆丰收。 也是青年男女对歌觅友 的节日。
• 指导老师 熊尚辉老师 组员:李智鹏 李妹 成美琼 张欣 刘影 成美琼 赵晓慧 余晓露
“瑶族药浴”是瑶族民间用以抵御风寒、消除疲劳、防治 疾病的传统文化知识。它是瑶族祖先独创,族内独有, 传内不传外的保健良方。被专家称之为人类健康的古老 传承。“瑶族药浴”它以多种植物药配方,经过烧煮成药 水,用药水放入杉木桶,人坐桶内熏浴浸泡,让药液渗 透五脏六腑、全身经络,达到祛风除湿、活血化瘀、排 汗排毒的功效。瑶民生活,过去十分艰苦,不但缺吃少 穿,缺医少药,而且长期居无定所,人们称他为“过山 瑶”。他们游耕于高寒山区,深山老林之中,长年与瘴 气、寒气打交道,加上气候多变,毒蛇、毒虫侵袭,防 不胜防。生活环境十分艰难,为适应如此恶劣环境,他 们祖先终于发明创造了“药浴”。这神奇的养生文化,经 过数百年历史,几十代人的不断完善,使其成为瑶民苦 斗的盔甲。它记录着该民族艰难的历史足迹,闪耀着瑶 民群体智慧的光华。
【二】语言
• 瑶族有自己的语言,瑶语属汉藏语 系瑶族瑶语支, 但情况比较复杂, 一半以上的人说“勉”话,属苗瑶 语 族瑶语支;有五分之二的人说“布努 ” 语,属苗 语支;广西地区有的说“拉 珈”语,属壮侗 语族。多通汉语、壮 语,无本民族文字,一般通 用汉文。 口头文学极为丰富。
广东瑶族之建筑
干栏式的吊脚楼,一般在林区盛行。下围木板,上盖瓦。分上、 中、下三层:上一层放杂物,中一层住人,下一层畜牲口、家禽 之类。在中一层檐下,设干栏和长板凳,供人乘凉及活动等。又 分半边楼和全楼两种。半边楼“半边楼”为一半在平地上,另一 半依山势坡度用树木支架起来,上面住人,下面放东西,俗称“瑶家 吊脚楼”,即干栏式“半边楼

湖南省少数民族加分申报流程

湖南省少数民族加分申报流程

湖南省少数民族加分申报流程下载温馨提示:该文档是我店铺精心编制而成,希望大家下载以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的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随意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相应的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各样类型的实用资料,如教育随笔、日记赏析、句子摘抄、古诗大全、经典美文、话题作文、工作总结、词语解析、文案摘录、其他资料等等,如想了解不同资料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e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them,they can help you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actual needs, thank you!In addition, our shop provides you with various types ofpractical materials,such as educational essays, diaryappreciation,sentence excerpts,ancient poems,classic articles,topic composition,work summary,word parsing,copy excerpts,other materials and so on,want to know different data formats andwriting methods,please pay attention!湖南省对少数民族考生实行加分政策,旨在保障少数民族学生的教育权益,促进教育公平。

少数民族人口 - 湖南统计信息网 - 湖南省政府统计门户网站

少数民族人口 - 湖南统计信息网 - 湖南省政府统计门户网站

少数民族人口与民族地区经济发展的比较研究据2000年第五次人口普查统计,湖南已是拥有56个民族成份的民族大家庭。

全省总人口6 327.42万人,其中,少数民族641.07万人(含其他未识别的民族人口和外国人加入中国籍人口),占全省总人口的10.13 %。

少数民族占全省总人口的比重比1990年第四次人口普查的7.95%增加2.18个百分点,而同期汉族占全省总人口的比重由92.05%下降为89.87%,下降2.18个百分点,表明湖南少数民族的增长速度高于汉族;与全国相比(全国少数民族占总人口的比重由8.04%上升为8.41%,增加0.37个百分点),不仅少数民族占总人口的比重比全国高1.72个百分点,增幅也比全国高1.81个百分点,表明湖南少数民族的增长速度高于全国。

民族成份的增加,民族人口的增长,从一个侧面反映了在党的民族政策的光辉照耀下,少数民族不仅享有政治上的平等,能够并且愿意充分表达自己的民族意愿,民族人口流动和融合的趋势更加明显,各民族间的团结更加紧密,而且也证明随着民族经济的不断发展,民族地区已经能够承载比过去更多的人口。

但是,我们也要清醒地看到,人口与经济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二者互相作用、互相制约。

少数民族人口的过快增长,在为经济的发展提供必要的劳动力,促进民族经济发展的同时,又会从两个方面制约民族经济的发展:一方面分散有关民族政策的优惠量,影响民族政策的效益;另一方面加剧了人口、粮食、能源、资源、环境的矛盾,加剧了协调人与自然关系的难度,制约着民族地区的可持续发展。

一、湖南少数民族人口的基本情况(一)少数民族人口构成根据第五次人口普查,湖南各少数民族构成(见表1),从表中可以看出,在少数民族中,土家族、苗族、侗族、瑶族、白族、回族、壮族、维吾尔族、蒙古族、畲族、满族等11个世居少数民族人口达6 39.09万人,占少数民族总人口的99.69%,其他44个少数民族人口共1.98万人,占0.31%。

湖南中考少数民族加分政策2025

湖南中考少数民族加分政策2025

湖南中考少数民族加分政策2025
根据2025年湖南省高考加分政策,湖南省少数民族自治州、自治县及经国家批准享受民族自治地方优惠政策待遇的张家界市永定区、武陵源区和桑植县的少数民族考生高考加20分;江永县、绥宁县、会同县、沅陵县、慈利县、石门县的少数民族考生高考加10分;散居地区的少数民族考生高考加5分。

1、进一步精准确定少数民族加分条件和实施范围。

自2023年高考起,湖南省同一县(市、区)高中阶段3年完整户籍、学籍且连续3年实际就读的考生,才可按相关政策规定享受少数民族加分。

2、少数民族自治州、自治县及经国家批准享受民族自治地方优惠政策待遇的张家界市永定区、武陵源区和桑植县的少数民族考生加20分,面向全国招生高校投档录取使用。

但自2023年高考起,该加分项目分值减为加15分,2025年高考起减为加10分。

3、自2023年高考起,少数民族乡的少数民族考生加分项目调整为地方性加分项目,加分值减为加10分,适用范围调整为仅面向湖南省属高校投档录取使用。

4、自2023年高考起,江永县、绥宁县、会同县、沅陵县、慈利县、石门县6个少数民族人口过半县的少数民族考生由加10分调减为加5分,
2025年高考起取消加分。

5、自2025年高考起,取消少数民族乡的少数民族考生加分。

湖南少数民族预科班政策

湖南少数民族预科班政策

湖南省少数民族预科班是为了提高湖南少数民族学生的高考录取率和教育水平而设立的一种特殊教育形式。

下面是相关的参考内容:
一、编排考试科目
湖南省少数民族预科班的考试科目一般包括语文、数学、英语和其他相关的学科,如物理、化学和生物等。

这些科目的考试内容与普通高中相似,但在一定程度上更加注重基础知识的掌握和能力的培养。

二、设定分数线
湖南省少数民族预科班的录取分数线一般会相对较低,旨在为少数民族学生提供更多的机会和优惠条件。

这样一来,就能够更好地促进少数民族学生的高中教育和大学录取水平。

三、设置专业课程
湖南省少数民族预科班还会为学生设置专业课程,例如少数民族语言文学、民族历史文化等。

这样一来,就能够满足少数民族学生对自身民族文化的了解和学习需求,并培养他们对自己民族文化的自豪感和认同感。

四、提供奖学金和资助
为了激励湖南省少数民族预科班的学生,相关部门还会提供奖学金和资助。

这样一来,既能够帮助少数民族学生减轻经济负担,又能够鼓励他们更加努力学习,取得更好的成绩。

五、强化少数民族教师队伍建设
为了更好地服务湖南省少数民族预科班的学生,相关部门还要加强少数民族教师队伍的建设。

这包括招聘和培养更多的少数民族教师,以及提供相关的培训和支持措施。

通过这些举措,既能够保证湖南省少数民族预科班的教育质量,又能够培养更多的优秀少数民族教师,为少数民族学生提供更好的教育和引导。

以上是湖南省少数民族预科班的相关参考内容。

通过设置合理的考试科目、设定适当的分数线、提供专业课程、奖学金和资助,以及加强少数民族教师队伍建设等措施,能够更好地促进湖南省少数民族学生的高等教育机会和教育水平的提高。

湖南少数民族之苗族

湖南少数民族之苗族

湖南少数民族之苗族时间:2022-01-14湖南省苗族共有1921495人,主要分布在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的花垣、凤凰、吉首、保靖、古丈、泸溪以及邵阳市的城步、绥宁和怀化市的麻阳、靖州、会同等县、市。

1、文化艺术:苗族人民创造了丰富多彩、风格独特的文化艺术。

苗语属汉藏语系苗瑶语族苗语支。

湖南苗族主要使用湘西方言和黔东方言。

苗族民间文学有歌谣、谚语、谜语、神话、传说、故事、寓言、笑语等,《古老话》、《休巴休玛》是其流传至今的代表作。

苗族是个能歌善舞的民族,其音乐、舞蹈和戏剧等具有悠久的历史。

唱歌是苗族人民的一种特别爱好,迎亲送别,多以歌来表达感情。

妇女们常以歌来叙说家常,男女青年常以情歌求婚和表达对自己婚姻的向往。

湖南苗族传统舞蹈流行最广、最具有代表性的是鼓舞,有花鼓舞、猴儿鼓舞、团圆鼓舞、单人鼓舞、双人鼓舞、四人鼓舞、跳年鼓舞等,跳香舞、接龙舞、芦笙舞和傩堂舞也是苗族地区常见的舞蹈。

苗族戏剧主要有傩堂戏、辰河戏、花灯戏、阳戏等,其中傩堂戏流行最广,为苗族群众喜闻乐见。

凤凰县回龙阁吊脚楼群,前临古宫道,后悬于沱江之上,是最具有浓郁苗族建筑特色的古建筑群。

苗族传流工艺美术主要有纺织、编织、刺绣和剪纸、桃花和银饰、蜡染等。

凤凰古城为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靖州苗族歌、湘西苗族鼓舞、凤凰苗族银饰锻制技艺入选了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苗族古老话、苗族歌谣、湘西苗族民歌、湘西自治州阳戏、苗戏、湘西苗族服饰、凤凰蓝印花布、凤凰纸扎、苗族椎牛祭、苗族赶秋、苗族武术、苗族“四八”姑娘节、乾州春会等,入选湖南湖南省第一批湖南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2、风俗习惯:苗族聚族而居,少则数户,多则数十户、百户为村寨。

以一姓或两姓为主,个别杂居多姓。

村寨位于山腰和山脚,也有分布在山头或平坝。

房屋廊檐相接。

湘西苗族聚居区多木质结构的平房,房屋坐北朝南,有一字开和倒凹形。

此外,也有建楼房者,称吊脚楼。

湘西南城步、靖州、绥宁等地苗族多建造吊脚楼房,古称“干栏”。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土家族山歌
• 土家族音乐是一种富有 鲜明风格特点的民族音 乐,它与歌词及演唱有 着密不可分的联系。其 旋律、节奏、调式、歌 唱、歌词、衬词等是由 地理环境、社会生产、 民风民俗、宗教信仰等 因素所决定,并体现出 土家族独特的音乐风格。
“摆手舞”是流 行的古老的集 体舞,也是土 家族最隆重的 风俗活动。
土家族文化习俗
日常食俗 :土家族日 常主食除米饭外,以苞谷 饭最为常见,苞谷饭是以 苞谷面为主 ,有时也吃豆 饭,即将绿豆、豌豆等与 大米合煮成饭食用,粑粑 和团馓也是土家族季节性 的 主食。
节庆、礼仪食俗 :土家族民间十分注重 传统节日,尤其以过年最为隆重。届时 家家户户都要杀年猪,染成红、绿色, 晾干而成,做绿豆粉、煮米酒或咂酒等。 猪肉合菜是土家族民间过年、过节必不 可少的大菜。每年农历二月二日称为社 日,届时要吃社饭。端阳节吃粽子。糯 米粑粑是土家族民间最受欢迎的食品之 一。重阳节打粑粑,女儿“坐月”送粑 粑,修房上梁抛粑粑。节日里馈赠亲友, 一般也都是互送粑粑。
瑶族舞蹈编入小学课间操
瑶族服饰:
• 瑶族妇女善于刺绣,在衣襟、袖口、裤脚 镶边处都绣有精美的图案 花纹。发结细辫 绕于头顶,围以五色细珠,衣襟的颈部至 胸前绣有花彩纹饰。在服装的领口、袖口、 胸襟、腰带、裙边饰以色彩斑斓的挑花、 刺绣,鲜艳夺目。瑶族妇女的头饰式样繁 多,喜爱以银簪、银花、银串珠、弧形银 板等配以彩色丝带做头饰,风格别致。少 女、未婚或已婚妇女从头饰上就可以区别。 男子则喜欢蓄发盘髻,并以红布或青布包 头,穿无领对襟长袖衣,衣外斜挎白布 “坎肩”,下着大裤脚长裤。 瑶族男女服装主要用青、蓝土布制作。
五(3)刘珂呈
• 湖南有汉族、瑶族、苗族、土家族、侗族、 白族、回族、维吾尔族等41个民族。其中 有6 个少数民族人口过半县和 99 个民族乡, 全省总人口中,汉族人口为5782.54万人, 占89.79%;各少数民族人口为657.53万人, 占10.21%。少数民族大多数居住在湘西、 湘南和湘东山区。
土家族服装
• 女子服饰
• 男子服饰 • 男子头包青丝帕或青布,白布 帕2至3米,包成人字路,没有 完全盖住头发。较古老的上衣 叫“琵琶襟”,安铜扣,衣边 上贴梅条和绣“银钩”,后来 逐渐穿满襟衣(多指中年以上 者)和对胸衣,青年人多穿对 胸衣,正中安五至七对布扣。 裤子是青、蓝布加白布裤腰, 鞋子是高粱面白底鞋,鞋底厚。
头包1.7至2.3米青丝或青布帕, 不包人字路形。上衣布:一、大襟,左开 襟袖大而短,无领,滚边,衣襟和袖口有 两道不同的青边,但不镶花边。二、银钩, 这种衣为矮领,衣襟和袖口镶宽青边,袖 口青边后再加三条五色梅花边,胸襟青边 则用彩线绣花。三、三股筋,衣大袖大, 袖口镶16.5厘米宽边,领高1.65厘米, 镶三条细边。四、结婚衣,新娘喜穿“露 水衣”(即红衣),这种衣长而大。 女 鞋较讲究,除了鞋口滚边挑“狗牙齿”外, 鞋面多用青、兰、粉红绸子。鞋尖正面用 五色丝线绣各种花草、蝴蝶、蜜蜂。 绣花鞋垫,是姑娘赠给意中人最珍贵 的礼物哦。


• 瑶族音乐、舞蹈与其民间歌谣 一样,起源于劳动与宗教。其 舞蹈著名者如长鼓舞、铜鼓舞, 系祭祀盘王、密洛陀的大型舞 蹈。民间盛行的舞蹈还有狮舞、 草龙舞、花棍舞、上香舞、求 师舞、三元舞、祖公舞、功曹 舞、藤拐舞等数十种。《盘王 歌》有24种曲牌,唱腔相当复 杂。民间流传的生产歌、酒歌, 曲调平缓而喜悦;苦歌、哀歌 曲调悲痛深沉;情歌欢快动人。 现在,瑶族的长鼓舞、铜鼓舞 已搬上了舞台,深受广大群众 欢迎。
介绍第三个:土家族
• 土家族是中国历史悠久的一个民族,世居湘、鄂、渝、黔 毗连的武陵山区。根据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显示, 土家族人口数量约为8,353,912人,在中国的55个少数民 族中排名第七位,仅次于壮族、回族、满族、维吾尔族、 苗族、彝族。
• 土家族北支大都分布在湖南省湘西州,土 家族南支仅分布于湖南湘西州泸溪县内的 几个村落。
• 在湖南江水县的瑶族姑娘,每年农历四月初八 过“野餐节”时要吃花蛋,制作花粑粑,吃花 糖。姑娘们在吃花蛋、花糖和花粑粑时,小伙 子不许偷看,违者还要受罚。

宗教信仰: 瑶族的宗教信仰主要是自然崇拜、图腾 崇拜、祖先崇拜和鬼神崇拜。瑶族信仰梅山 教,这是道教与巫教相融合形成的一种宗教。 也有信仰佛教的,在家供佛念经。有极少数 人信仰基督教。
让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瑶族盘王节 的来由
第二个介绍:苗族
• 主要分布在贵州(约占苗族总人口的50%)居区。苗族的先祖可追溯到原始社会时代活跃 于中原地区的蚩(chī)尤部落。
• 苗族过去盛行对自然和祖先的崇拜。苗族的传统节日有苗 年、四月八、龙舟节、吃新节、赶秋节、花山节、晾桥节 等。其中以过苗年最为隆重。苗年相当于汉族的春节,一 般在秋后举行。较大的节日是“西松”(祭祖),每年秋 后举行一次。斗牛(牛斗牛)是苗族人民喜爱的一项活动, 每年正月、端阳、火把、中秋等佳节都要举行斗牛活动。
• 瑶族是中国一支古老的少数民族, 居住在山区。主要分布在广西壮族 自治区和湖南、云南、广东、贵州 等省 。湖南西南部建有很多的瑶 族乡。

礼节: 瑶族热情好客,讲究礼节。家中来 客,一般男女分桌进餐;不能让老人和客 人自己去盛饭;进餐完毕,要双手举筷说 声“慢吃”,表示敬意。给客人东西吃要 双手捧上,以示敬意。瑶家待客慷慨大方, 彬彬有礼。腊肉、山珍野味和土特产,是 瑶家待客最常见的菜式。客席上,金黄厚 实的腊肉奉为上品,主人会热情地把大块 腊肉夹给客人。客人不管喜不喜欢,都应 当接受,这样主人才会高兴。
苗族服饰
• 苗族男子一般都穿对襟或左 大襟的短衣,下穿长裤,系 大腰带,头缠青色长巾。妇 女大多穿大领短衣和百褶裙。
美丽的银 饰
丰富独特的服饰文化 是苗族文化百花园中 的一朵奇葩。
苗族银饰——苗族女 人们离不开的穿戴
说到贵州的苗族,他们身上华 丽的银饰就不能不提,特别是 苗家姑娘的盛装,从头到脚, 重达十多公斤的、手工制作 的、精美的银饰把姑娘打扮 得绚烂夺目。可以毫不夸张 地说,银饰就是苗族穿在身上 的民族文化、穿在身上的史 书,是苗族最喜爱的装饰品。
苗族有悠久的文化传统,音乐舞蹈历史悠久,能歌 善舞,芦笙是他们最喜爱的乐器。苗族的芦笙舞蜚(fēi) 声国内外。蜡染工艺已有千年历史,挑花、刺绣、织锦、 蜡染、首饰制作等工艺美术在国内外享有盛誉。
苗族主要建筑形式:吊角楼
• 山区苗族的住宅建筑大多是“吊 脚楼”,它是按照山坡的自然地 势,在下方和上方分别竖立较长 和较短的木桩支撑,在桩上铺楼 板建筑。楼上住人,楼下堆放杂 物或关家畜。吊脚楼经济实用, 别具特色。
最后让我们在集土家民俗、茶乡风情、传说故事于一体—— 《我在茶乡等你来》歌舞中愉快的结束今天的班队课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