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大小比较专项练习
第一章反应热大小比较专题习题

反应热大小比较专题1.比较ΔH的大小时应注意事项比较吸、放热反应过程中,吸收或放出热量(Q)的多少时________符号,但比较ΔH 大小时,必须带__________比较,对放热反应,放热越多,ΔH越______;对吸热反应,吸热越多,ΔH越______。
2.怎样比较两个反应的ΔH大小(1)同一反应,生成物状态不同时A(g)+B(g)===C(g) ΔH1<0 A(g)+B(g)===C(l) ΔH2<0因为C(g)===C(l) ΔH3_____0,则ΔH3=_______________(用ΔH2 、ΔH1表示),所以ΔH2________ΔH1。
(2)同一反应,反应物状态不同时S(g)+O2(g)===SO2(g) ΔH1<0 S(s)+O2(g)===SO2(g) ΔH2<0S(g)=== S(s) ΔH3_______0则ΔH3=_______________(用ΔH2 、ΔH1表示),所以ΔH1________ΔH2。
(3)两个有联系的不同反应相比C(s)+O2(g)===CO2(g) ΔH1<0C(s)+1/2O2(g)===CO(g) ΔH2<0根据常识可知CO(g)+1/2O2(g)===CO2(g) ΔH3<0则ΔH3=_______________(用ΔH2 、ΔH1表示),所以ΔH2_________ΔH1。
例1:下列各组热化学方程式中,化学反应的ΔH前者大于后者的是( )①C(s)+O2(g)===CO2(g) ΔH1 C(s)+1/2O2(g)===CO(g) ΔH2②S(s)+O2(g)===SO2(g) ΔH3 S(g)+O2(g)===SO2(g) ΔH4③H2(g)+1/2O2(g)===H2O(l) ΔH5 2H2(g)+O2(g)===2H2O(l) ΔH6④CaCO3(s)===CaO(s)+CO2(g) ΔH7 CaO(s)+H2O(l)===Ca(OH)2(s) ΔH8A.①B.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解析】 ①中CO(g)+12O 2(g)===CO 2(g)放出的热量较小,故ΔH 1<ΔH 2;②固态硫转变为硫蒸气是吸热过程,故S(g)燃烧生成SO 2(g)放热多,故ΔH 3>ΔH 4;③2 mol H 2比1 mol H 2 燃烧放出的热量多,故ΔH 5>ΔH 6;④前者是吸热反应ΔH 7>0,后者是放热反应ΔH 8<0,故ΔH 7>ΔH 8。
高中化学高考总复习之六---反应热知识讲解及巩固练习题(含答案解析)

3.燃烧热和中和热的比较
燃烧热
中和热
相同 点
不同 点
能量变化
ΔH
反应物的 量
生成物的 量
反应热的 含义
均为放热反应 ΔH<0,单位:kJ·mol-1
1 mol 可燃物(O2 的量不限) 可 能 是 1 mol, 也 可 能是 0.5
mol
不限量
H2O (l)是 1 mol
25℃、101 kPa 时,1 mol 纯物 稀溶液中,强酸跟强碱发生中 质完全燃烧生成稳定的氧化 和反应生成 1 mol 液态 H2O 时
高中化学高考总复习之六---反应热知识讲解及巩固
练习题(含答案解析)
【考试目标】 1.了解化学反应中能量转化的原因,能说出常见的能量转化形式。 2.了解化学能与热能的相互转化。了解吸热反应、放热反应、反应热等概念。 3.了解能源是人类生存和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础。了解化学在解决能源危机中
的重要作用。 4.了解焓变与反应热的含义。
定义 放出热量的化学反应
吸热反应 吸收热量的化学反应
2
ΔH 的正负 ΔH<0
ΔH>0
键能大小
体系能量 大小
反应物总键能小于生成物总键能 反应物总键能大于生成物总键能
反应物的总能量大于生成物的总 反应物的总能量 小于生成物的总能量 能量
反应物分子化学键断裂时所吸收 反应物分子化学键断裂时所吸收的总
形成原因 的总能量比生成物分子化学键形 能量比生成物分子化学键形成时所释
Q=0.418(t2-t1)kJ ③ 要点三、能源 1.概念 :能源就是提供能量的自然资源,其它能源包括:化石燃料(煤、石油、 天然气)、阳光、风力、流水、潮汐以及柴草等。 2.能源的分类及应用 :
高中化学选择性必修1 第一章 化学反应的热效应 第二节 反应热的计算同步练习含详解答案

全面解读盖斯定律及其应用同步练习(答题时间:40分钟)一、选择题1. 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A. 化学反应的反应热不仅与反应体系的始态和终态有关,也与反应的途径有关B. 盖斯定律遵循能量守恒定律C. 利用盖斯定律可间接计算难以通过实验测定的反应的反应热D. 利用盖斯定律可以计算有副反应发生的反应的反应热2. 盖斯定律指出:化学反应的反应热只与反应的始态(各反应物)和终态(各生成物)有关,而与反应进行的具体途径无关。
物质A在一定条件下可发生一系列转化,由如图判断下列关系错误的是()A. A→F,ΔH=-ΔH6B. ΔH1+ΔH2+ΔH3+ΔH4+ΔH5+ΔH6=1C. C→F,|ΔH|=|ΔH1+ΔH2+ΔH6|D. ΔH1+ΔH2+ΔH3=-ΔH4-ΔH5-ΔH63. 已知N2和H2合成氨的反应是放热反应,破坏1mol N≡N键消耗的能量为Q1kJ,破坏1mol H-H键消耗的能量为Q2kJ,形成1mol N-H键放出的能量为Q3kJ,下列关系式中正确的是()A. Q1+3Q2>6Q3B. Q1+3Q2<6Q3C. Q1+Q2<Q3D. Q1+Q2=Q34. 发射火箭时使用的燃料可以是液氢和液氧,已知下列热化学方程式:①H2(g)+12O2(g)=H2O(l)ΔH1=-285.8kJ·mol-1②H2(g)=H2(l)ΔH2=-0.92kJ·mol-1③O2(g)=O2(l)ΔH3=-6.84kJ·mol-1④H2O(l)=H2O(g)ΔH4=+44.0kJ·mol-1则反应H2(l)+12O2(l)=H2O(g)的反应热ΔH为()A. +237.46kJ·mol-1B. -474.92kJ·mol-1C. -118.73kJ·mol-1D. -237.46kJ·mol-1*5. 已知:①2C(s)+O2(g)=2CO(g)ΔH=-221.0kJ·mol-1;②2H2(g)+O2(g)=2H2O(g)ΔH=-483.6kJ·mol-1。
比较“△H”的几种方法

例 3 一 定 条 件 下 合 成 氨 的 热 化 学 方 程 式 为 N ( ) 3 () 2 H ( )M/ 4k m l 相 同条 2g + g = N 3g ; =一 J・ o~. 件下 , 密闭容 器 中加 人 1m l 和 3mo H , 分 在 oN l 充 反应 并达 到 平 衡 时 , 出 的 热 量 — — 放 9 . J 2 4 k
2
个 化 学 反应 的反应 热 只取 决 于反 应 物 的初 态
和生 成物 的终态 , 与具 体反 应 进 行 的途 径无 关 , 而 如
果一 个反应 可 以分几 步进行 , 则各分 步反应 的反应 热 之 和与该 反应一 步完 成时 的反应热 是相 同的 . 例 5 把煤作 为燃料 可 以通 过下 列两种 途径 : 途径 I C S ( )+0 ( )=C 2 g) A < . 2g O ( ; H1 0 途 径 Ⅱ 先 制水 煤 气 : s C( )+H: g 0( )=C g) O( +H ( ) △4 > 1 2 g ; / 0( ) 2
( )= g
C( ;。 +△ +A 可 途 I Og △ = 丢 -H 见 径 放 ) △ 1 -
出 的热 量 等 于 途 径 l放 出 的 热 量 , H。 a = a , I A 、 n 、n 、 △ 的数 学关 系式是 △ =△ + 1 + 1 H。 △ △
二 、 据反 应物 的物 质 的量 比较 根
( “ 填 大于 ”或 “ 于 ” “ 于” . 小 或 等 )
解 析 由反应 热可 知 , m l :和 3m l 完全 1 o N o H2
对 于放 热反 应 , 应 物 的物 质 的 量 越多 , 反 反应 放
高中化学复习知识点:反应热大小比较

选B。
4.A
【解析】
【分析】
【详解】
A.CO转化为CO2放热,则2|ΔH1|>|ΔH2|,从而得出2ΔH1<ΔH2,A正确;
B.反应2H2(g)+O2(g)=2H2O(g)的产物呈气态,则氢气燃烧热>241.8kJ·mol-1,B不正确;
下列关于上述反应焓变的判断正确的
A.△H1>0,△H3<0
B.△H2>0,△H4>0
C.△H1=△H2+△H3
D.△H3=△H4+△H5
2.下列各组反应中关于能量的比较正确的是()
①CH3OH(g)+O2(g)=CO (g)+2H2O(l) △H1;CH3OH(g)+3/2O2(g)=CO2(g)+2H2O(l) △H2;△H1<△H2
(3)如图,纵坐标为反应物的转化率,横坐标是反应物初始用量之比 ,则x∶y =___; 一定时,平衡状态A的转化率在恒温条件下比在绝热环境中是高还是低?____。
(4)恒温、恒容下,x mol A与y mol B反应达到平衡时能量变化为a1kJ,xmolA与1.5ymolB反应达到平衡时能量变化为a2kJ,则a、a1、a2、由大到小顺序为____。(a、a1、a2均大于0)
D.若反应CO2(g)+3H2(g) CH3OH(l)+H2O(g)+ ,则Q>
4.下列依据热化学方程式得出的结论正确的是
A.已知C(s)+O2(g)=CO2(g)ΔH1;2C(s)+O2(g)=2CO(g)ΔH2,则2ΔH1<ΔH2
比较大小运算练习题

比较大小运算练习题1. 小明有4支铅笔和6个橙子,小刚有3支铅笔和8个橙子。
请问小明手中的铅笔数目和橙子数目相加的和,与小刚手中的铅笔数目和橙子数目相加的和哪个更大?2. 小红和小亮在游戏中比赛,小红得到了60分,小亮得到了78分。
请问谁获得的分数更高?3. 请比较以下两个数的大小,并用符号>、<或=回答:(a) 49 和 62(b) 87 和 874. 小华的身高是160厘米,小明的身高是175厘米。
请问谁的身高更高?5. 请比较以下两个小数的大小,并用符号>、<或=回答:(a) 0.5 和 0.3(b) 0.15 和 0.156. 一辆汽车行驶了120公里,另一辆汽车行驶了105公里。
请问哪辆汽车行驶的距离更远?7. 小明有10颗糖果,小华有12颗糖果。
请问谁拥有更多的糖果?8. 请比较以下两个分数的大小,并用符号>、<或=回答:(a) 3/4 和 2/3(b) 5/8 和 5/89. 小刚和小丽一起做数学练习,小刚做对了15道题,小丽做对了18道题。
请问谁做对的题目更多?10. 请比较以下两个数的大小,并用符号>、<或=回答:(a) 0 和 -1(b) -6 和 -611. 请比较以下两个分数的大小,并用符号>、<或=回答:(a) 1/2 和 3/5(b) 4/7 和 4/712. 小明和小亮在比赛中跑步,小明用时8分钟,小亮用时10分钟。
请问谁跑得更快?13. 请比较以下两个数的大小,并用符号>、<或=回答:(a) -15 和 -10(b) -0.5 和 -0.814. 小华有20元钱,小明有15元钱。
请问谁有更多的钱?15. 请比较以下两个分数的大小,并用符号>、<或=回答:(a) 3/4 和 4/5(b) 2/9 和 2/9注意:以上练习题旨在帮助读者巩固大小比较的概念,并提供了不同类型的比较对象,包括整数、小数、分数、时间和货币等。
第一章 微专题(二) 焓变的大小比较

微专题(二) 焓变的大小比较一、ΔH 大小比较时注意事项ΔH 是有符号“+”“-”的,比较时要带着符号比。
1.吸热反应的ΔH 为“+”,放热反应的ΔH 为“-”,所以吸热反应的ΔH 一定大于放热反应的ΔH 。
2.放热反应的ΔH 为“-”,所以放热越多,ΔH 越小。
二、常见的几种ΔH 大小比较方法(1)如果化学计量数加倍,ΔH 的绝对值也要加倍例如,H 2(g)+12O 2(g)===H 2O(l) ΔH 1=-a kJ·mol -1;2H 2(g)+O 2(g)===2H 2O(l) ΔH 2=-b kJ·mol -1,其中ΔH 2<ΔH 1<0,且b =2a 。
(2)同一反应,反应物或生成物的状态不同,反应热不同在同一反应里,反应物或生成物状态不同时,要考虑A(g)放热吸热A(l)放热吸热A(s),或者从三状态自身的能量比较:E (g)>E (l)>E (s),可知反应热大小亦不相同。
如S(g)+O 2(g)===SO 2(g) ΔH 1=-a kJ·mol -1S(s)+O 2(g)===SO 2(g) ΔH 2=-b kJ·mol -1(3)晶体类型不同,产物相同的反应,反应热不同如C(s ,石墨)+O 2(g)===CO 2(g) ΔH 1=-a kJ·mol -1C(s ,金刚石)+O 2(g)===CO 2(g) ΔH 2=-b kJ·mol -1(4)根据反应进行的程度比较反应热大小①其他条件相同,燃烧越充分,放出的热量越多,ΔH 越小,如C(s)+12O 2(g)===CO(g) ΔH 1;C(s)+O 2(g)===CO 2(g) ΔH 2,则ΔH 1>ΔH 2。
②对于可逆反应,由于反应物不可能完全转化为生成物,所以实际放出(或吸收)的热量小于相应的热化学方程式中的ΔH 的绝对值。
如:2SO 2(g)+O 2(g)2SO 3(g)ΔH =-197 kJ·mol -1,向密闭容器中通入2 mol SO 2(g)和1 mol O 2(g),发生上述反应,达到平衡后,放出的热量小于197 kJ ,但ΔH 仍为-197 kJ·mol -1。
三角比练习题

三角比练习题数学是一门充满挑战和乐趣的学科,而三角比则是其中一个重要的概念。
通过练习题的形式,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和应用三角比,从而提高我们的数学能力。
本文将通过一系列的练习题,帮助读者巩固和深化对三角比的理解。
练习题一:求三角比的基本概念1. 请问正弦、余弦和正切分别是什么?2. 在直角三角形ABC中,已知∠C=90°,AB=3cm,BC=4cm,求sinA、cosA和tanA的值。
3. 在任意三角形ABC中,已知∠A=30°,AB=5cm,AC=8cm,求sinB、cosB和tanB的值。
练习题二:利用三角比求解实际问题1. 一根高杆倾斜后与地面成30°的角,杆顶离地面的距离为10m,求高杆的长度。
2. 在一座塔楼的正对面,有一根高杆,观察者离塔楼的距离为50m,观察者与高杆之间的角度为45°,求高杆的长度。
3. 一根高杆倾斜后与地面成60°的角,杆顶离地面的距离为20m,求高杆的长度。
练习题三:三角比的性质和应用1. 已知sinA=0.6,求cosA和tanA的值。
2. 已知cosB=0.8,求sinB和tanB的值。
3. 已知tanC=1.5,求sinC和cosC的值。
练习题四:综合运用三角比1. 在直角三角形ABC中,已知∠C=90°,BC=3cm,AC=4cm,求AB的值。
2. 在直角三角形ABC中,已知∠C=90°,AB=5cm,BC=12cm,求AC的值。
3. 在直角三角形ABC中,已知∠C=90°,AB=7cm,AC=24cm,求BC的值。
通过以上一系列的练习题,我们可以更好地掌握和应用三角比的概念和性质。
三角比不仅在数学中有广泛的应用,而且在实际生活中也有很多实际的应用场景。
比如在测量和建筑中,我们常常需要利用三角比来计算高度、角度等信息。
对于初学者来说,掌握三角比可能会有一定的难度,但只要多加练习和实践,相信大家一定能够掌握它。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H 大小比较专项练习1.以下3个热化学方程式:2H 2S(g)+3O 2(g)=2SO 2(g)+2H 2O(l) △H = Q 1 kJ/mol2H 2S(g)+O 2(g)=2S (s)+2H 2O(l) △H = Q 2 kJ/mol2H 2S(g)+O 2(g)=2S (s)+2H 2O(g) △H = Q 3 kJ/mol判断Q 1、Q 2、Q 3三者关系正确的是( )A . Q 1>Q 2>Q 3B . Q 1>Q 3>Q 2C . Q 3>Q 2>Q 1D . Q 2>Q 1>Q 32.下列热化学方程式中H ∆的大小(填“>” “<” “=”)①C(s)+O 2(g)===CO 2(g) △H 1 C(s)+12O 2(g)===CO(g) △H 2 △H 1 △H 2②S(s)+O 2(g)===SO 2(g) △H 1 S(g)+O 2(g)===SO 2(g) △H 2 △H 1 △H 2③H 2(g)+12O 2(g)===H 2O(l) △H 1 2H 2(g)+O 2(g)===2H 2O(l) △H 2 △H 1 △H 2④CaCO 3(s)===CaO(s)+CO 2(g) △H 1 CaO(s)+H 2O(l)===Ca(OH)2(s) △H 2 △H 1 △H 2 ⑤2)()(2)(1)(2)(2)(21H CO O C H CO O C g g S g g S ∆=+∆=+△H 1 △H 2 ⑥1)(2)(3)()(3H O H COONa CH NaOH COOH CH l aq aq aq ∆+=+2)(2)()()(H O H NaCl NaOH HCl l aq aq aq ∆+=+△H 1 △H 2⑦22)(2)(12)(2)()()(H SO O S H SO O S g g g g g s ∆=+∆=+△H 1 △H 2 3、强酸和强碱的稀溶液的中和热可表示为: H +(aq)+OH —(aq)=H 2O(1) △H =-57.3kJ /mol已知:CH 3COOH(aq)+NaOH(aq)=CH 3COONa(aq)+H 2O(1) △H =-Q 1kJ /mol1/2 H 2SO 4(浓) +NaOH(aq)=1/2Na 2SO 4(aq) +H 2O(1) △H =-Q 2kJ /molHNO 3(aq)+KOH(aq)=KNO 3(aq)+H 2O(1) △H =-Q 3kJ /mol上述反应均为溶液中的反应,则Q 1、Q 2、Q 3的绝对值大小的关系为 ( )A 、Q 1=Q 2=Q 3B 、Q 2>Q 1>Q 3C 、Q 2>Q 3>Q 1D 、Q 2=Q 3>Q 14、已知常温时红磷比白磷稳定,在下列反应中:P 4(白磷,s)+5O 2(g)=P 4O 10(s) ΔH =-a kJ/mol4P(红磷,s)+5O 2(g)=P 4O 10(s) ΔH =-b kJ/mol若a 、b 均大于零,则a 和b 的关系为()A .a <bB .a =bC .a >bD .无法确定5、在同温同压下,下列各组热化学方程式中,ΔH 1>ΔH 2的是( )A .2H 2(g)+O 2(g)===2H 2O(g) ;ΔH 1 2H 2(g)+O 2(g)===2H 2O (l) ;ΔH 2B . S(g)+O 2(g)===SO 2(g) ;ΔH 1 S(s)+O 2(g)===SO 2(g) ;ΔH 2C . C(s)+21O 2(g)===CO(g) ;ΔH 1C(s)+O 2(g)=== CO 2(g) ;ΔH 2 D . H 2(g)+Cl 2(g)===2HCl(g) ;ΔH 121H 2(g)+21Cl 2(g)===HCl(g) ;ΔH 2 6.已知1mol 白磷转化成1mol 红磷,放出18.39 kJ 热量,又知:P 4(白,s)+5O 2 = 2P 2O 5(s) ΔH1,4P (红,s )+5O 2 = 2P 2O 5 (s )ΔH 2则ΔH1和ΔH 2的关系正确的是( )A .ΔH 1>ΔH 2B .ΔH 1<ΔHC .ΔH 1=ΔH 2D .无法确定7、 今有如下三个热化学方程式:H 2(g)+1/2O 2(g)=H 2O(g) ΔH=a kJ/ mol H 2(g)+1/2O 2(g)=H 2O(l) ΔH=b kJ/ mol2H 2(g)+ O 2(g)=2H 2O(l) ΔH=c kJ/ mol 关于它们的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 )A .它们都是吸热反应B .a 、b 和c 均为正值C .a=bD .2b=c8、已知1mol 白磷变成红磷放出29.2 kJ/mol 的热量,已知下列两个反应:P 4(白磷,s)+5O 2(g)=P 4O 10(s) ΔH 14P(红磷,s)+5O 2(g)=P 4O 10(s) ΔH 2ΔH 1 和ΔH 2的关系正确的是( )A 、ΔH 1=ΔH 2<0B 、ΔH 1>ΔH 2>0C 、ΔH 1<ΔH 2<0D 、ΔH 1<ΔH 2=09.下列热化学方程式中H ∆的大小(填“>” “<212)(2)(2)(21)(2)(2)(2H △ H △ 2222H O H O H H O H O H g g g g g g ∆=+∆=+NH 3·H 2O (aq)+HCl (aq)==NH 4Cl (aq) + H 2O (l)△H 1 NaOH (aq)+HCl (aq)=NaC (aq)l+H 2O (l) △H 2 △H 1 △H 2化学反应与能量(总结)1、常见的放热反应有:(1)活泼金属与H 2O 与酸反应。
(2)酸碱中和反应 (3)燃烧反应。
(4)多数化合反应。
2、常见的吸热反应有:(1)多数的分解反应。
(2)O H NH BaCl O H OH Ba Cl NH S 232)(2441028)(2+↑+=∙+ (3)22H CO O H C +=+(4)CO C CO 22=+3、基本概念:中和热:在稀溶液中,强酸与强碱反应生成1mol H 2O 所放出的热量。
燃烧热:25℃、101KPa 时1mol 纯物质完全揽收生成稳定氧化物所放出的热量。
4、焓变(△H )的计算方法:(1)若告诉能量:△H=生成物的总能量-反应物的总能量(2)若告诉键能:△H=反应物的总键能-生成物的总键能(3)盖斯定律(内容:化学反应的反应热只与反应体系的始态和终态有关,而与反应的途径无关。
)5、能源分类:一次能源:指自然界已存在的,不必改变其基本形态就可直接利用的能源。
(如:水能、风能、生物能、煤、石油、天然气等化石能源、太阳能、风能、地热能、氢能、潮汐能、核能等。
)二次能源:由一次能源经过加工转化成另一种形态的能源产品(如:电能、焦炭、汽油、核能、煤气、工业余热、蒸汽、酒精等)高温高温△H 值计算专项练习1. 25℃、101 kPa 下,2g 氢气燃烧生成液态水,放出285.8kJ 热量,表示该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正确的是( )A .2H 2(g)+O 2(g) == 2H 2O(1) △H = ―285.8kJ /molB .2H 2(g)+ O 2(g) == 2H 2O(1) △H = +571.6 kJ /molC .2H 2(g)+O 2(g) == 2H 2O(g) △H = ―571.6 kJ /molD .H 2(g)+12O 2(g) == H 2O(1) △H = ―285.8kJ /mol2、1 g 炭与适量水蒸气反应生成一氧化碳和氢气,需吸收10.94 kJ 的热量,相应的热化学方程式为 ( )A .C+H 2O=CO+H 2ΔH=+10.9 kJ/ molB .C(s)+H 2O(g)=CO(g)+H 2(g) ΔH=+10.94 kJ/ molC .C(s)+H 2O(g)=CO(g)+H 2(g) ΔH=+131.28 kJ/ molD .1/2C(s)+ 1/2H 2O(g)= 1/2CO(g)+ 1/2H 2(g ) ΔH=+65.64 kJ/ mol3.已知在25 ℃、101 kPa 下,1 g C 8H 18(辛烷)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液态水时放出48.40 kJ 的热量。
表示上述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正确的是( )A . C 8H 18(l)+225O 2(g)→8CO 2(g)+9H 2O(g) ;ΔH =-48.40 kJ ·mol -1 B . C 8H 18(l )+225O 2(g)→8CO 2(g)+9H 2O(l) ;ΔH =-5 518 kJ ·mol -1 C . C 8H 18(l )+ 225O 2(g)→8CO 2(g)+9H 2O ;ΔH = +5 518 kJ ·mol -1 D . C 8H 18(l )+ 225O 2(g)→8CO 2(g)+9H 2O(l) ;ΔH =-48.40 kJ ·mol -1 4.写出下列热化学方程式(1)1molC 2H 5OH (l)与适量O 2(g)反应,生成CO 2(g )和H 2O (l),放出1411kJ 的热量。
(2)0.2mol C 2H 4(g )与适量O 2(g)反应,生成CO 2(g )和H 2O (g),放出282.2kJ 的热量。
(3)32g CH 4 完全燃烧生成CO 2和液态H 2O ,放出的热量为1780kJ 。
(4)1mol O 2 与足量H 2 反应产生水蒸气放出的热量为483.6 kJ 。
(5)1g C 4H 10(g )与适量O 2(g)反应,生成CO 2(g )和H 2O (L),放出50kJ 的热量。
(6)若适量的N 2和O 2反应每生成23g NO 2吸收16.95 kJ 的热量。
(7)1g H 2完全燃烧生成液态水放出142.9kJ 的热量。
(8)1g 的CO 完全燃烧生成CO 2,放出a kJ 的热量。
(9)0.2mol的CO完全燃烧生成CO2,放出a kJ的热量。
(10)标准状况下,11.2 L的CO完全燃烧生成CO2,放出a kJ的热量。
(11)标准状况下,1 g甲醇燃烧生成CO2和液态水时放热22.68 kJ。
5.已知1molCH4燃烧时生成CO2与液态 H2O,放出889.6 kJ的热量,请回答以下几个问题:(1)写出其热化学方程式(2)CH4的燃烧热为(3)标准状况下,11.2 L CH4的反应热为(4)1g CH4的反应热为(5)0.05mol CH4的反应热为盖斯定律专项练习1.已知N2(g)+2O2(g)=2 NO2(g);△H=+67.7 kJ·mol-1,N2H4(g)+O2(g)== N2(g)+2H2O (g);△H=-534 kJ·mol-1,根据盖斯定律写出肼与NO2完全反应生成氮气和气态水的热化学方程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