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院感染环境监测及采样方法讲义
院感监测采样方法

院感监测采样方法一、背景介绍院感(医院感染)是指在医疗机构中,患者在接受医疗服务过程中,由于各种原因导致的新发感染。
为了及时发现和控制院感,保障患者的安全和健康,医疗机构需要进行院感监测。
而院感监测采样方法是院感监测的重要环节,采样的准确性和标准化程度直接影响到监测结果的可靠性。
二、采样方法的目的院感监测采样方法的主要目的是获取患者和环境样本,以便检测和分析患者和环境中的病原微生物,从而判断是否存在院感感染,并采取相应的控制措施。
三、患者样本的采集方法1. 血液样本采集a. 选择合适的采集部位,常用的有静脉穿刺、动脉穿刺等。
b. 采集前进行必要的消毒和手卫生。
c. 使用无菌器械进行采集,避免污染。
d. 采集后及时封闭采血点,避免出血和感染。
2. 呼吸道样本采集a. 选择合适的采集方法,常用的有咽拭子、鼻咽拭子、痰液等。
b. 采集前要告知患者正确的操作方法,避免误操作。
c. 使用无菌器械进行采集,避免污染。
d. 采集后及时将样本送至实验室进行分析。
3. 皮肤和黏膜样本采集a. 选择合适的采集部位,常用的有手部、口腔、肛门等。
b. 采集前进行必要的消毒和手卫生。
c. 使用无菌器械进行采集,避免污染。
d. 采集后及时将样本送至实验室进行分析。
四、环境样本的采集方法1. 空气样本采集a. 使用空气采样器进行采集,根据需要选择合适的采样时间和流量。
b. 采集前进行必要的消毒和手卫生。
c. 采集时注意避免污染,避免与其他物品接触。
d. 采集后及时将样本送至实验室进行分析。
2. 表面样本采集a. 选择合适的采集部位,常用的有床单、手术台、门把手等。
b. 采集前进行必要的消毒和手卫生。
c. 使用无菌器械进行采集,避免污染。
d. 采集后及时将样本送至实验室进行分析。
3. 水样和食物样本采集a. 选择合适的采集容器,常用的有容器、管子等。
b. 采集前进行必要的消毒和手卫生。
c. 使用无菌器械进行采集,避免污染。
d. 采集后及时将样本送至实验室进行分析。
院感监测采样方法

院感监测采样方法一、引言院感监测是指对医疗机构内发生的感染病例进行监测和分析,以及对院内环境、设备、人员等进行采样检测,以保障患者和医护人员的安全。
院感监测采样方法是保证监测结果准确可靠的重要环节。
二、采样方法概述院感监测采样方法包括对环境、设备、患者和医护人员进行采样。
采样时需注意采样点位的选择、采样器具的消毒和使用、采样时间的确定等因素,以确保采样的全面性和准确性。
三、环境采样方法1. 采样点位选择:根据院感监测的目的和要求,选择与感染病例相关的区域进行采样,例如手术室、病房、洗手间等。
2. 采样器具消毒:使用消毒液对采样器具进行消毒处理,确保采样器具的无菌状态。
3. 采样方法:a. 空气采样:使用空气采样器进行采样,将采样器放置在待采样区域,按照设定时间进行采样,采样结束后立即将采样器密封,避免污染。
b. 表面采样:使用无菌拭子对表面进行擦拭采样,注意覆盖面积和力度的均匀性,避免污染。
c. 液体采样:使用无菌容器采集液体样本,如洗手液、洗涤液等,确保采样容器的无菌性。
四、设备采样方法1. 采样点位选择:选择与感染病例相关的设备进行采样,例如呼吸机、输液泵等。
2. 采样器具消毒:使用消毒液对采样器具进行消毒处理,确保采样器具的无菌状态。
3. 采样方法:a. 表面采样:使用无菌拭子对设备表面进行擦拭采样,注意覆盖面积和力度的均匀性,避免污染。
b. 内部采样:根据设备的特点和采样要求,选择适当的方法对设备的内部进行采样,如使用无菌吸管抽取液体样本。
五、患者采样方法1. 采样点位选择:根据感染病例的类型和临床表现,选择适当的采样点位进行采样,如痰液、血液、尿液等。
2. 采样器具消毒:根据采样点位的不同,选择适当的消毒方法对采样器具进行消毒处理,确保采样器具的无菌状态。
3. 采样方法:a. 表面采样:使用无菌拭子对患者皮肤表面进行擦拭采样,注意覆盖面积和力度的均匀性,避免污染。
b. 分泌物采样:根据采样点位的不同,选择适当的方法采集分泌物样本,如使用无菌容器采集痰液、尿液等。
院感监测采样方法doc

院感监测采样方法doc院感监测采样方法一、引言院感监测是指对医疗机构内发生的各类院内感染进行系统、连续、定量的监测和分析,以便及时发现和控制院内感染的发生和传播。
而采样是院感监测的基础,正确的采样方法能够保证样本的准确性和可靠性,对于院感监测的结果具有重要影响。
本文将详细介绍院感监测中常用的采样方法及其标准操作流程。
二、空气采样方法1. 空气采样器的选择根据采样目的和监测要求,选择适合的空气采样器,常用的有分散式空气采样器和集中式空气采样器。
分散式空气采样器适用于空气微生物总数的监测,集中式空气采样器适用于采集特定病原微生物。
2. 空气采样点的选择根据监测目的和监测区域的特点,选择合适的采样点。
常见的采样点包括手术室、ICU、病房等高风险区域。
3. 空气采样器的操作(1)根据采样器的说明书,正确安装和调试采样器。
(2)将采样器放置在采样点,保持采样器与周围物体的距离,避免干扰。
(3)按照采样器的要求设置采样时间和流量。
(4)采样结束后,按照采样器的要求关闭采样器并拆卸。
三、表面采样方法1. 采样器的选择根据采样目的和监测要求,选择适合的表面采样器。
常用的表面采样器有棉签、湿润的纱布、涂片等。
2. 表面采样点的选择根据监测目的和监测区域的特点,选择合适的采样点。
常见的采样点包括手术台、床单、医疗设备等。
3. 表面采样器的操作(1)根据采样器的说明书,正确使用采样器。
(2)将采样器在待采样表面上来回刮取或擦拭,保证采样器与表面充分接触。
(3)将采样器放入采样容器中,并封闭容器。
四、水样采样方法1. 采样容器的选择根据采样目的和监测要求,选择适合的水样采样容器。
常用的有无菌采样瓶、密封袋等。
2. 水样采样点的选择根据监测目的和监测区域的特点,选择合适的采样点。
常见的采样点包括自来水管道、水龙头、洗手池等。
3. 水样采样器的操作(1)根据采样容器的要求,正确使用采样器。
(2)在采样前,用无菌手套将采样容器打开,避免手部接触采样容器内壁。
院感监测采样方法doc

院感监测采样方法doc院感监测采样方法一、引言院感(医院感染)是指患者在医疗机构内因治疗、护理等原于是获得的感染。
为了及时发现和控制院感,采样是必不可少的环节。
本文旨在介绍院感监测采样的方法,包括采样时机、采样部位、采样器具、采样方法等。
二、采样时机院感监测的采样时机应根据具体的监测目的确定。
常见的采样时机包括:1. 入院前:对于高危患者,如免疫功能低下、手术患者等,可以在入院前进行采样,以了解其携带的病原微生物情况。
2. 入院后:对于所有入院患者,可以在入院后的特定时间点进行采样,以了解院内感染的发生情况。
3. 术前:对于手术患者,在手术前进行采样,以评估手术切口的感染风险。
4. 术后:对于手术患者,在手术后的特定时间点进行采样,以了解手术切口是否感染。
三、采样部位院感监测的采样部位应根据具体的监测目的确定。
常见的采样部位包括:1. 皮肤:可以在手部、腋窝、鼻孔等部位采集皮肤表面的细菌样本。
2. 呼吸道:可以通过咽拭子、鼻拭子等方式采集呼吸道分泌物样本。
3. 血液:可以通过静脉采血的方式获取血液样本。
4. 尿液:可以通过尿液采集器采集尿液样本。
5. 创口:可以通过纱布、棉签等方式采集创口分泌物样本。
四、采样器具院感监测的采样器具应选择符合卫生标准的一次性器具,以避免交叉感染。
常见的采样器具包括:1. 棉签:用于采集皮肤、创口等部位的分泌物样本。
2. 拭子:用于采集呼吸道、鼻孔等部位的分泌物样本。
3. 尿液采集器:用于采集尿液样本。
4. 采血针:用于采集静脉血样本。
五、采样方法院感监测的采样方法应严格遵循操作规范,以保证采样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常见的采样方法包括:1. 洗手:采样前应进行手部消毒,避免手部的细菌污染样本。
2. 采集部位准备:根据采样部位的不同,进行相应的准备工作,如清洁皮肤、清除分泌物等。
3. 采集方法:根据采样部位和器具的不同,采用相应的采集方法,如用棉签轻轻擦拭皮肤、用拭子插入鼻孔等。
环境卫生学监测及标本采集方法(PPT 69页)

常用消毒剂中和剂及其浓度表
消毒剂
甲醛
戊二醛
过氧乙酸 含氯消毒剂类
季铵盐类
碘(溴)制剂 酚类 氯已定 汞制剂 醇类 酸类 碱类
中和剂及其浓度
亚硫酸钠(0.1%~0.5%) 氨水 双甲酮(0.1%~1.0%)+吗啉(0.6%~1.0%)
甘氨酸(1.0%);赖氨酸 亚硫酸钠(0.1%~0.5%) 双甲酮(0.1%~1.0%)+吗啉(0.6%~1.0%)
正确的微生物标本采集和运送, 是准确的病原学诊断的前提
基本原则
1.及时采集微生物标本作病原学检查 2.在抗菌药物使用前采集标本 3.采样时严格执行无菌操作 4.采样后立即送检 5.棉拭子标本宜用运送培养基 7.标本容器须灭菌处理,但不得使用消毒剂. 8.送检标本应注明来源和检验目的
正确留取细菌培养的临床标本
2、抽血部位及抽血量 以无菌方法从患者肘静脉、股动 脉采血。采血量以培养基的1/10为宜,成人一次采血5~ 10ml,婴儿为1~2ml,血液抽出后,立即以无菌手续 注入血培养瓶,充分混合后送检。
采血培养前质量保证: 静脉穿刺程序 1.70%酒精擦拭静脉穿刺点 >30秒钟 2.1%2%碘酊30秒或10%碘伏消毒60秒,从穿刺点
三、医院各重点部门空气,物体表面,医护人员手 细菌数标准。
环境类别
范围
标准
空气
物体表面 医务人员手
(cfu/ m3) (cfu/ cm2) (cfu/ cm2)
I类
层流洁净手术室、层流洁净
病房
≤10
≤5
≤5
普通手术室、产房、新生儿室
(母婴同室病房)、早产儿室、
II类
普通保护性隔离室、供应室无 ≤200
院感监测采样方法培训课件

院感监测采样方法
58
采样注意事项
采样前首先做好个人准备:穿清洁工作服,戴好口罩、帽子,清洁双 手.
采样前注意检查棉签、注射器等无菌物品是否在有效期内,包装 有无破损、漏气等情况.
采样过程中,避免污染样品,规范操作.如棉签开口处注意避免用手 触碰;试管橡胶塞用火焰消毒,试管保持竖直不要倾倒等.
院感监测采样方法
29
使用中消毒液染菌量监测
目de:监测消毒药剂是否有效,消毒方法是 否合理
检测方法:采取更换药前使用中de消毒剂 与无菌器械保存液,在无菌条件下吸取消 毒液不少于一.零ml加入含九ml相应中和 剂de试管中.
院感监测采样方法
30
院感监测采样方法
31
卫生标准值
使用中de消毒剂: 使用中灭菌用de消毒液:≤零cfu/ml (无菌生长)
院感监测采样方法
主要内容
监测de意义 采样原则 采样注意事项 采样方法 各项监测标准值 检验报告单填写要点及注意事项
院感监测采样方法
2
监测意义
检测各类消毒剂或消毒器消毒灭菌效果.
发生医院感染暴发事件或可疑事件时,检测病 原微生物污染情况,追查感染源.
为防范医院感染暴发或流行提供科学依据.
院感监测采样方法
33
手卫生依从性监测
直接观察法:是评价手卫生依从性de“金标准” 和最可信de方法.
间接监测:计算用过de擦手纸巾、速干手消毒 剂和洗手液用量或护理操作数据库评估需要量
电子监测:电子监测病房水池de使用率.
院感监测采样方法
34
手卫生依从性调查
手卫生依从性计算方法:依从率(%)=手卫生 实际执行次数/手卫生时机数×一零零.
院感监测采样方法doc

院感监测采样方法doc院感监测采样方法一、引言院感(医院感染)是指在医疗机构内发生的与医疗活动相关的感染。
为了及时发现和控制院感,采样是一项重要的监测手段。
本文将详细介绍院感监测采样方法,包括采样工具、采样部位和采样流程等。
二、采样工具1. 无菌手套:用于保护采样者和被采样者的安全,防止交叉感染。
2. 无菌采样器具:包括无菌棉签、无菌拭子等,用于采集样本。
3. 采样容器:用于存放采集到的样本,需具备密封性和标识性,以便后续实验室检测。
三、采样部位1. 手部:手是医务人员最常接触患者和器械的部位,手部采样可以反映医务人员的手卫生情况。
采样方法为用无菌棉签在手指关节、指甲缝、手背等部位擦拭,然后将棉签放入采样容器中。
2. 环境表面:医疗机构的环境表面是院感传播的重要源头,采样方法为用无菌拭子在门把手、床头柜、洗手间等表面擦拭,然后将拭子放入采样容器中。
3. 患者体液:患者体液中可能存在病原微生物,采样方法根据具体情况选择。
例如,采集呼吸道样本可通过咽拭子或痰液采样;采集血液样本可通过静脉穿刺等方式。
四、采样流程1. 准备工作:采样前需佩戴无菌手套,准备好无菌采样器具和采样容器。
2. 选择采样部位:根据监测目的选择合适的采样部位。
3. 采样操作:按照采样方法进行操作,保证采样器具的无菌性。
注意避免污染和交叉感染。
4. 采样容器处理:将采样器具放入采样容器中,并封闭容器,确保样本不外泄。
5. 标识和记录:在采样容器上标明采样时间、采样部位等信息,以便后续分析和追踪。
6. 清洁消毒:采样结束后,及时清洁和消毒采样工具和采样部位,避免交叉感染。
五、数据分析和报告采样完成后,将采样容器送往实验室进行微生物学检测。
实验室根据检测结果,分析院感病原微生物的种类和数量,进一步评估院感风险。
根据分析结果,制定相应的控制措施,并及时向相关部门和人员报告,以便采取相应的应对措施。
六、结论院感监测采样方法是及时发现和控制院感的重要手段。
医院感染环境监测和采样方法

≤10
不得检出
≤5
不得检出
医院感染环境监测和采样方法
16/44
1、洗手流程
医院感染环境监测和采样方法
17/44
医院感染环境监测和采样方法
18/44
医院感染环境监测和采样方法
19/44
医院感染环境监测和采样方法
20/44
医院感染环境监测和采样方法
21/44
医院感染环境监测和采样方法
22/44
医院感染环境监测和采样方法
11 环境卫生学监测 2 环境卫生学监测采样
医院感染环境监测和采样方法
2/44
环境卫生学监测
空气消毒效果监测 手卫生消毒效果监测 物体和环境表面消毒效果监测 使用中消毒液监测
医院2感02染4/5环/21境监测和采样方法
3/44
采样标准
培养基妥善保留,预防污染,及时采样 采样后及时送检,时间不超4小时 标本不宜放置4度冰箱保留(常温下保留
)
医院感染环境监测和采样方法
4/44
空气消毒效果监测
非洁净区空气消毒效果监测 范围:普通手术室、各种病房、治疗室、换药室、处置室、检验
室、试验室、供给室 采样方法:自然沉降法(平板暴露法)、 LWC-1型空气微生物采样器
采样法
采样:消毒处理→关门窗→静止10分钟(无人走动) →采样(面积 ≤30cm2设对角线上取三点,中心一点,两端各国、距墙1M处取点,垂 直高度80-150CM;面积≥ 30cm2 ,距墙1M处取东、面、西、北、中5点 )。 方法:关门窗风扇→用9CM普通营养琼平皿(从外向内布点,从内向外打 开皿盖) →5分钟后(外向内盖皿盖取回) →做统计 注意:盖皿不许二分之一压皿底上,皿盖内面不许暴露空气中,无菌 布 取营养琼脂平皿。取样后平皿放在35-37度培养箱,24小时后取出。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方法:棉试子涂抹法(棉签涂抹法) 材料:10ML的无菌生理盐水 采样:待物体表消毒处理或消毒后4小时内采样,被采样面积
≥100cm2时,用5X5cm2无菌规格板,放在被采样的物体表面上, 无菌生理盐水采样液棉试子1支,在规格板内往各返涂抹5次,交 随之转动棉签,连续采样1-4个规格板面积,采样后剪去接触工作 人员手的部分,放入装盐水的采样液中,记录送检。被采样面积 ∠100cm2时或采样物体不规则时,棉签直接涂抹物体和取其全部 表面
采样部位:空气中的微生物,固体表面上的微生物( 被褥、地面等)。
采样场所:医院、旅馆、影剧院、商场制药、生物制 品、发酵车间、动物实验室、生物试剂气溶胶的采样 及野战部队防疫检验等
LWC-1型空气微生物采样器采样法
采样时间:样时间分五档,不能合并各档定时。为避免 培养基干燥和微生物死亡,采样时间不可超过8分钟
物体表面消毒合格标准
物体和表面环境流程
使用中消毒剂的监测
范围 :戊二醛、碘伏、过氧乙酸、含氯 消毒剂、酚类、醇类等消毒剂。
方法:原液吸取法 材料:9ML指定采样液 采样:用无菌空针吸1ML被检样液,加入
9ML稀释液中混匀送检
使用中消毒剂与无菌器械保存液监测合格标准
使用中消毒剂细菌菌落总数应≤100cfu/ml,
计算
基条上的菌落数
空气细菌菌落总数(cfu)/
×1000
m3 =
采样时间(min)×40(L/min)
非洁净区空气消毒合格标准
自然沉降法流程
WORD
手卫生的消毒效果监测
采样时间:接触患者或进行医疗活动前 范围:洗手,双手搓揉15S(A-G)总:(40-
60S)、卫生手消毒(3ml、15S(A-G)总: (20-30S)、 外科手消毒(双手搓揉4min) 方法:棉试子涂抹法(棉签涂抹法) 材料:10ML的无菌生理盐水 采样方法:手消毒后,在接触患者或进行医疗活动
LWC-1型空气微生物采样器采样 法
6、物体表面的采样 (1)采用仪器法:将涡壳进气口朝向物体表面(如被褥、工作
服、桌面、地面等),保持距离约50mm,沿物体表面慢速移动 采样。涡壳进气口中部吸气周围排气,能将附着在物体表面上微 生物吹起,吸入涡壳撞击到培养基上。 (2)采用印迹法:往培养基条注入培养基时,培养基略高于基 条方格,或用无菌板刮平。将基条上的培养基面压贴在物体表面 10秒~20秒,然后37℃恒温培养24小时。计算公式如下:物体表 面细菌菌落总数(cfu) / cm2 =基条上的菌落数基条面积 物体表面细菌菌落总数(cfu) / cm2 =基条上的菌落数
医院感染 环境监测 及采样方
法
11 环境卫生学监测 2 环境卫生学监测采样
环境卫生学监测
空气消毒效果监测 手卫生消毒效果监测 物体和环境表面消毒效果监测 使用中消毒液监测
2019/11/1
采样原则
培养基妥善保存,防止污染,及时采样 采样后及时送检,时间不超4小时 标本不宜放置4度冰箱保存(常温下保存
致病性微生物不得检出 无菌器械保存液必须无菌
使用中消毒液采样流程
内窥镜消毒效果监测
采样部位:内窥镜的内腔面 采样方法:用无菌注射器抽取10ML无菌生理盐
水,从待检内窥镜活检口注入,用无菌试管从 活检出口收集,及时送检,2小时内检测。 合格标准: 消毒后的内窥镜:细菌总数<20cfu/件,不能检
出致病菌(包括金黄色葡萄球菌、B溶血链球菌、沙门 氏菌)
灭后的内窥镜:无菌生长
谢谢聆听!
LWC-1型空气微生物采样器采样 法
操作方法 1、从外套中取出基条,培养基表面朝内,插入涡壳一
周。放入和取出基条时,必须戴口罩,以防口鼻排出 细菌污染。 2、打开电源开关,指示灯亮,按一下启动按钮,开始 采样。 3、采样定时时间到,叶轮自动停转,关上电源开关。 4、取出基条,插入外套中。在外套上编号、记录,放 入无菌塑料袋中。 5、采样时指示灯不亮,表示电池电压不足应更换电池 ,使用完毕取出电池。
基条面积
基条每个方格的面积为1cm2 ,可根据需要选用其中10、20、30
LWC-1型空气微生物采样器采样 法
采样头部的消毒
叶轮与电机轴座为磁性吻合,向前拔出 叶轮,再拧下涡壳,用75﹪酒精擦拭叶 轮和涡壳;还可采取启动空转1分钟排气 方法,以排除涡壳和叶轮附着的细菌。 两次采样之间不需消毒
前采样→被检查人五指并拢→取浸盐水棉试子1支在双 手指曲面从指根到指端来回涂抹各2次(1只手涂抹面 积30cm2 ) →随之转动采样棉试子→剪去手接触部分 →采样棉试子放入盐水采液试管管内送检
医护人员手细菌菌落总数卫生标准
1、洗手流程
2、手消毒方法
物体和表面环境消毒效果监测
)
LWC-1型空气微生物采样器采样法
作用:定时测定空气微生物浓度和提撞击式,定量地把空气微生物收集到培养 基上。用叶轮的高速旋转将40cm距离以内的空气吸进 涡壳,空气中的粒子在离心力的作用下,撞击在涡壳 内的培养基条上,经恒温定时培养,可得出单位空气 中的微生物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