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监测采样方案
环境监测现场采样质量控制的措施和建议

环境监测现场采样质量控制的措施和建议环境监测现场采样是环境监测的重要环节,它关系着监测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为了保证采样的质量,需要采取一系列的措施和建议。
一、采样点选择1. 选择代表性的采样点:根据监测目的和监测区域的特点,选择具有代表性的采样点进行监测。
2. 避免人为干扰:要选择远离污染源、充分代表区域环境质量的采样点,避免人为干扰,保证采样结果真实可靠。
二、采样器具准备1. 采用干净无污染的采样器具:采样器具在使用前必须清洗干净,且不得含有对样品有害的金属元素、溶解物或其他有害物质。
2. 防止交叉污染:每个采样点都必须使用独立的采样器具,避免采样器具之间的交叉污染。
三、采样方法与操作1. 采用专业培训人员进行采样:采样人员应具备专业知识和操作技能,并经过专门的培训,熟悉采样方法和操作规程。
2. 采样前的准备工作:采样前需要确认采样点的位置和环境条件,并进行必要的装备和实验室用品的准备。
3. 采样前的样品标识:在采样前,应在采样瓶或袋上标明采样点位、采样日期、采样时间等必要信息,避免混淆和误判。
4. 采样时的操作规程:采样过程中要严格按照规定的操作规程进行,避免污染和误差的产生。
5. 采样时的注意事项:在采样过程中要注意防尘、防护,避免空气污染物和其他有害物质对样品的干扰。
四、现场记录和保管1. 现场记录:在采样过程中要详细记录每个采样点的位置、环境条件、采样方法和操作过程等信息,便于后续的数据分析和研究。
2. 样品保管:采样后的样品应妥善保管,避免受潮、受热、受光等情况,保证样品的原样性,并按照要求进行适当的保存和防腐处理。
五、现场质量控制1. 并行样品:在一次采样过程中,可以同时采集几个并行样品,并送到不同的实验室进行分析比对,以验证实验结果的准确性。
2. 空白样品:应使用相同的采样器具,在无目标污染物的环境中采集空白样品,以评估环境中的背景污染水平。
3. 质控样品:根据监测要求和要求,可定期加入质控样品,如实验室配制的认证标样、实验室间比对样品等,以评价实验室之间的准确度和可靠性。
环境采样实施方案

环境采样实施方案一、背景介绍。
环境采样是指在环境监测和评估过程中,通过采集样品并进行分析,以获取环境中各种化学物质、微生物等的信息。
环境采样的实施方案对于保障采样质量、准确获取环境信息至关重要。
二、采样前准备。
1.明确采样目的,在进行环境采样前,需要明确采样的具体目的,是为了监测环境中的污染物质、评估环境质量,还是为了研究环境中的微生物等。
2.选择合适的采样点,根据采样目的和环境特点,选择合适的采样点位,保证样品的代表性和可比性。
3.准备采样工具和容器,根据采样要求,准备好各种采样工具和容器,保证采样过程的准确性和样品的完整性。
4.制定采样计划,根据采样要求和目的,制定详细的采样计划,包括采样时间、采样方法、采样点位等。
三、采样方法。
1.固体样品采样,对于土壤、沉积物等固体样品,可以采用土壤钻孔、土壤钻取器等工具进行采样,保证样品的代表性和完整性。
2.液体样品采样,对于水体、废水等液体样品,可以采用采样瓶、采样器等工具进行采样,同时注意采样点位和采样深度的选择。
3.气体样品采样,对于大气中的气体样品,可以采用吸附管、气泵等工具进行采样,保证样品的准确性和代表性。
四、采样过程控制。
1.严格遵守采样标准和规范,在采样过程中,严格遵守相关的采样标准和规范,保证采样过程的科学性和准确性。
2.避免污染,在采样过程中,避免外部污染物质的干扰,保证样品的纯净性和真实性。
3.记录采样信息,在采样过程中,及时记录采样的时间、地点、方法等信息,为后续的样品分析和评价提供依据。
五、采样样品保存和运输。
1.样品保存,在采样完成后,对样品进行适当的保存和处理,保证样品的完整性和稳定性。
2.样品运输,对于需要送实验室进行分析的样品,需要采取相应的运输措施,保证样品在运输过程中不受到破坏和污染。
六、采样质量控制。
1.质量控制,在采样过程中,需要进行质量控制,包括采样点位的选择、采样工具的校准、采样过程的监测等。
2.质量评价,对采样样品进行质量评价,包括样品的完整性、准确性、代表性等方面的评价。
环境卫生学监测采样方法

六、环境卫生学监测结果分析流程
监测频度 医院应对感染高风险部门每季度进行监测;洁净手术部
(室)及其他洁净场所.新建与改建验收时以及更换高效过滤 器后应进行监测;遇医院感染暴发怀疑与空气污染有关时 随时进行监测,并进行相应致病微生物的检测。
注意事项
采样前,应关好门、窗,在无人走动的情况下,静止 10分钟后采样。
四、使用中消毒液染菌量监测
图 104—1 局部百级、周围千级
2、局部千级、周围万级:手术区布放 3 点(对脚布点),周边区布放 6 点(长 边内 2 点,短边内 1 点)(图 104—2)
图 104—2 局部千级、周围万级
3、局部万级、周边十万级:手术区布放 3 点(对角布点),周边区布放 4 点(每 边内 1 点)(图 104—3)
5 10 000 级 100 000 级
手术室
(75 个/m)
(150 个/m)
IV 准洁净
5 个/(30min·90 皿)(175 个/m)
5
300 000 级
手术室
注:1.浮游法的细菌最大平均浓度采用括号内数值。细菌浓度是直接所测的结果,不是沉降 法和浮游法互相换算的结果。
2.I 级眼科专用手术室周边区按 10 000 级要求。 3.表面最大染菌数(单位:个/㎡)推荐采用涂抹法,每次采样面积为 100 ㎡。
100 级 1 000 级
手术室
(5 个/m)
( 10 个/m)
II 标准洁净 0.75 个/(30min·90 皿) 1.5 个/(30min·90 皿) 5 1 000 级 10 000 级
手术室 (25 个/m)
(50 个/m)
III 一般洁净 2 个/(30min·90 皿) 4 个/(30min·90 皿)
土壤环境质量监测方案的采样

土壤环境质量监测方案的采样土壤环境质量监测是评价土壤污染程度和健康程度的重要手段,对于土壤环境保护和修复具有重要意义。
采样是土壤环境质量监测的第一步,采样方案的科学性和合理性直接关系到监测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本文将从采样地点选择、采样器具选择、采样点设置、采样方法等方面进行详细介绍。
1.采样地点选择采样地点的选择是保证监测结果的准确性的关键。
应选择代表性好、污染源明显、受污染可能性较大的地点进行采样。
常用的采样地点包括工业区、农业区、交通干线、城市背街小巷、市中心等。
在选择采样地点时要充分考虑土壤类型、土壤耕作措施、周边环境等因素。
2.采样器具选择为了保证采样的科学性和准确性,应选择适宜的采样器具。
常用的采样器具有不锈钢桶、不锈钢铁锹、不锈钢试管、小铲子等。
采样器具使用前应进行清洗和消毒,避免样品污染。
3.采样点设置采样点设置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通常情况下,应设置代表性的采样点,保证样品的代表性。
采样点设置要考虑土壤类型、土壤层次、地形地貌、植被类型、降水情况等因素。
在同一样点进行多点采样可以提高样品的代表性。
4.采样方法常用的采样方法有逐层取样法、清理取样法、传感器取样法等。
逐层取样法适用于评价土壤不同深度的污染程度,清理取样法适用于评价土壤表面的污染程度,传感器取样法适用于自动采集土壤数据的场合。
逐层取样法是比较常用的采样方法,具体步骤如下:1)根据实际需要决定取样深度。
2)选取适当的采样器具和数量。
3)在采样点上开挖垂直截面。
4)按照所需深度,在垂直截面上取样。
5)将采样的土壤样品放入干净的容器中,密封保存。
在采样过程中,要注意避免采样工具与其他物质(如水、食物、化学物品等)接触,避免样品污染。
采样后,要及时将样品送至实验室进行分析,以免土壤样品发生变化导致分析结果不准确。
总结起来,土壤环境质量监测方案的采样包括采样地点选择、采样器具选择、采样点设置和采样方法等多个环节。
在实际操作中,应根据具体情况进行科学的采样策略,避免采样过程中的污染,保证监测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环境卫生学监测采样方法

⑶采样方法:用浸有无菌生理盐
水的棉拭子在被检物体表面来回
涂擦2次(特别是器械 关节),Fra bibliotek剪去手接触部分,将棉拭子放入
装有10ml采样液的试管中送检。
2、使用中消毒、灭菌剂采样 ⑴采样时间:采取更换前使用中的 消毒、灭菌剂。 ⑵采样方法:用无菌吸管吸取1ml 被检液体,注入无菌试管中送检。
连续采样4个规格板面积,剪去 手接触部分,将棉拭子放入装有 10ml采样液的试管中送检。门 把手等小型物品则采用棉拭子直 接涂抹物体的方法采样。
3、医护人员手的采样 ⑴采样时间:在洗手后及接触病人或从 事医疗活动前进行采样。 ⑵采样面积和方法:被检人五指并拢, 用浸有无菌生理盐水的棉拭子1支在双 手指掌面从指跟到指尖来回擦拭2次 (一只手涂擦面积约30cm2),边涂擦 边转动棉拭子,剪去手接触部分,将棉 拭子放入装有10ml采样液的试管中送检, 采样面积按平方厘米计算。
⑷采样方法:
用直径9cm的普通培养皿在采
样点暴露(将平皿盖打开,扣
放于平皿旁)5分钟,无菌方法
盖好立即送检。
2、物体表面采样方法 ⑴采样时间:选择消毒处理后进 行采样。 ⑵采样面积:被采表面< 100cm2取全部表面,被采面积 ≥100cm2取100cm2.
⑶采样方法:用5×5cm2的标准 灭菌规格版,放在被检物体表面, 用浸有无菌生理盐水采样液的棉 拭子1支,在规格版内横竖往返 各涂抹5次,并随之转动棉拭子,
▲消毒和灭菌物品效果监测 灭菌物品监测是指灭菌后的物 品或一次性使用的医疗用品、 无菌器械等是否达到灭菌要求。 消毒剂监测是指医院常用灭菌 剂、消毒剂(酒精、碘伏、戊 二醛及含氯消毒剂)的生物监 测。
1、医疗用品采样及检查方法 ⑴采样时间:在消毒或灭菌处理 后,存放有效期内采样。 ⑵采样面积:被采表面< 100cm2取全部表面,被采面积 ≥100cm2取100cm2.
环境卫生学监测采样方法

➢ ⑷采样方法:
➢ 用直径9cm的普通培养皿在采样点暴露(将平 皿盖打开,扣放于平皿旁)规定时间(Ⅱ类环 境暴露15分钟,Ⅲ及Ⅳ类环境暴露5分钟), 盖上平皿盖及时送检。
➢ 2、物体表面采样方法 ➢ ⑴采样时间:选择消毒处理后进行采样。 ➢ ⑵采样面积:被采表面<100cm2取全部表
面,被采面积≥100cm2取100cm2。
套、酒精灯、打火机、胶布、笔
➢四、采样方法
➢1.空气采样
➢⑴采样时间:选择消毒处理后与进行医疗活 动之前采样。采样前应关好门窗,在无人走 动的情况下,静止10分钟进行采样。
➢⑵采样高度:与地面垂直高度80-150cm。
➢⑶布点方法:室内面积≤30m2,设一条对角 线上取3点,即中心点、两端各距墙1m处 取点;室内面积≥30m2,设东西南北中5点, 四边各点均距墙1m。
➢ 3、医护人员手的采样
➢ ⑴采样时间:在洗手后及接触病人或从事 医疗活动前进行采样。
➢ ⑵采样面积和方法:被检人五指并拢,用 浸有无菌生理盐水的棉拭子1支在双手指 掌面从指跟到指尖来回擦拭2次(一只手 涂擦面积约30cm2),边涂擦边转动棉拭 子,剪去手接触部分,将棉拭子放入装有 10ml采样液的试管中送检,采样面积按平 方厘米计算。
面,被采面积≥100cm2取100cm2.
➢⑶采样方法:用浸有无菌生理盐水的棉 拭子在被检物体表面来回涂擦2次(特别 是器械 关节),剪去手接触部分,将棉 拭子放入装有10ml采样液的试管中送检。
➢ 2、使用中消毒、灭菌剂采样 ➢ ⑴采样时间:采取更换前使用中的消毒、灭菌
剂。 ➢ ⑵采样方法:用无菌吸管吸取1ml被检液体,注
➢ ▲消毒和灭菌物品效果监测
➢ 灭菌物品监测是指灭菌后的物品或一次性 使用的医疗用品、无菌器械等是否达到灭 菌要求。消毒剂监测是指医院常用灭菌剂、 消毒剂(酒精、碘伏、戊二醛及含氯消毒 剂)的生物监测。
环境检测采样实施方案

环境检测采样实施方案一、前言。
环境检测采样是环境监测工作中的重要环节,其实施方案的科学性和合理性直接影响着环境监测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为了确保环境检测采样工作的顺利进行,特制定本实施方案,以便指导相关人员进行环境检测采样工作。
二、环境检测采样方案。
1. 采样点确定。
在进行环境检测采样前,首先需要确定采样点。
采样点的确定应充分考虑环境监测的目的和要求,选择具有代表性的地点进行采样。
同时,应避免选择受人为污染影响较大的区域,以保证采样结果的真实性和可靠性。
2. 采样器具准备。
在进行环境检测采样时,需要准备好相应的采样器具,包括但不限于采样瓶、采样袋、采样管等。
采样器具的选择应符合环境检测的要求,保证采样的准确性和代表性。
3. 采样方法。
采样方法是环境检测采样工作中的关键环节。
在进行采样时,应严格按照规定的采样方法进行操作,避免操作不当导致采样结果的失真。
同时,应注意采样器具的清洁和消毒,以避免污染对采样结果的影响。
4. 采样时间。
采样时间的选择应考虑环境因素和监测要求,避免选择雨雪天气或者强风天气进行采样,以免影响采样结果的准确性。
同时,应根据监测要求确定采样的时间间隔和频次,保证监测数据的连续性和完整性。
5. 采样记录。
在进行环境检测采样时,应做好详细的采样记录,包括采样地点、采样时间、采样方法、气象条件等相关信息。
采样记录的完整和准确性对于后续数据处理和分析具有重要意义。
6. 采样样品保存。
采样样品的保存应符合环境检测的要求,避免样品污染或者变质。
采样样品应妥善保存,并及时送至指定的实验室进行分析,以保证监测数据的真实性和可靠性。
三、总结。
环境检测采样实施方案的制定和执行对于环境监测工作具有重要意义。
只有严格按照规定的方案进行操作,才能保证监测数据的准确性和可靠性,为环境保护工作提供科学依据和技术支持。
希望相关人员能够严格按照本实施方案的要求进行环境检测采样工作,确保监测数据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环境空气质量监测现场采样流程及其质量控制

环境空气质量监测现场采样流程及其质量控制环境空气质量监测是保护环境和人类健康的重要工作,而现场采样是环境空气质量监测的关键步骤之一。
本文将介绍环境空气质量监测现场采样流程及其质量控制的相关内容,并详细描述现场采样的步骤和注意事项,以及质量控制的方法和措施。
一、现场采样流程1. 选址确定在开始现场采样之前,首先要确定监测点的选址。
选址的原则是代表性和有意义的,要选择对环境空气质量有影响的区域进行采样。
一般来说,监测点应远离工业区、交通枢纽和其他污染源,同时要考虑采样点周围的环境特征和地形地貌等因素。
2. 采样设备准备在现场采样前,需要准备好相应的采样设备。
常用的采样设备包括空气采样器、管道、样品瓶等。
这些设备需要事先进行清洁和校准,确保采样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3. 现场采样操作在选择好监测点和准备好采样设备后,就可以进行现场采样操作了。
一般来说,现场采样操作包括以下几个步骤:(1)安装采样设备。
根据监测要求和采样设备的类型,安装好空气采样器和管道等设备,保证其能够正常进行空气样品的采集。
(2)采样时间。
根据监测要求和所监测的污染物种类,确定采样时间。
一般来说,采样时间要足够长,以保证采样量的充分和代表性。
(3)采样量。
根据监测要求和采样设备的规格,确定采样量。
在采样过程中要确保采样设备的正常运行和样品的完整性。
4. 样品保存和运输采集好空气样品后,需要将样品保存和运输至检测实验室。
在保存和运输过程中,要确保样品的完整性和稳定性,一般可以采用低温保存、密封保存等方法,同时在运输过程中要注意避免样品的破损和污染。
二、质量控制环境空气质量监测的准确性和可靠性取决于现场采样的质量控制。
在现场采样过程中,需要注意以下几点进行质量控制:1. 校准和验证2. 现场质量控制在实际的现场采样过程中,需要进行现场质量控制。
现场质量控制的目的是保证采样过程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在现场采样过程中可以通过监测仪器的读数和环境条件的记录等方式进行现场质量控制。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渭河水质采样方案
一、采样目的
为了加强分析人员的的实验操作能力,提高人员综合素质。
根据《水质采样技术指导》(HJ 494-2009)的要求,在渭河草滩八路湿地公园段采样进行检测。
二、适用范围
适用于渭河草潭段。
三、检测内容和方法
(1)检测点位确定
根据及《地表水和污水检测技术规范》的要求,在渭河进入草滩段设置一个控制断面,一个点位进行取样详细见表1、表2。
表1采样垂线数的设置
表2采样垂线上的采样点数的设置
(2)采样方法
根据《水质湖泊和水库采样技术指导》(GB/14581-93)的要求进行采样。
(3)测定项目
检测项目为:水温、流量、PH、电导率、溶解氧、透明度、BOD5、COD、细菌总数、粪大肠菌群、总大肠杆菌、高锰酸盐指数、磷酸盐、硫化物、氨氮、悬浮物、碱度、钙、钙和镁、酸度、亚硝酸盐、硝酸盐、动植物和石油类、硫酸盐、水质苯系物、挥发酚、苯胺类化合物、六价铬、总磷、氯化物、总氮、水质甲醛、总残渣、矿化度、全盐量、氟化物、总铬、游离氯和总氯、阴离子表面活性剂、臭氧、氰化物、钴、镍、汞、砷、硒、铋、锑、铁、锰、铜、铅、锌、镉。
四水样采集
(1)采样工具
采样器材主要是采样器和水样容器。
关于水样保存及容器洗涤方法见表3。
表3水样保存和容器的洗涤(部分)
注:(1) *表示应尽量作现场测定;
**低温(0~4℃)避光保存。
(2)G为硬质玻璃瓶;P为聚乙烯瓶(桶)。
(3)①为单项样品的最少采样量;
②如用溶出伏安法测定,可改用1L水样中加19ml浓HCl04。
(4)I,Ⅱ,Ⅲ,Ⅳ表示四种洗涤方法,如下:
I:洗涤剂洗一次,自来水三次,蒸馏水一次;
Ⅱ:洗涤剂洗一次,自来水洗二次,1+3 HN03荡洗一次,自来水洗三次,蒸馏水一次;
Ⅲ:洗涤剂洗一次,自来水洗二次,1+3 HN03荡洗一次,自来水洗三次,去离子水一次;
Ⅳ:铬酸洗液洗一次,自来水洗三次,蒸馏水洗一次。
如果采集污水样品可省去用蒸馏水、去离子水清洗的步骤。
(5)经160℃干热灭菌2h的微生物、生物采样容器,必须在两周内使用,否则应重新灭菌;经121℃高压蒸汽灭菌15min的采样容器,如不立即使用,应于60℃将瓶内冷凝水烘干,两周内使用。
细菌监测项目采样时不能用水样冲洗采样容器,不能采混合水样,应单独采样后2h内送实验室分析。
(2)采样方法
a、采样器
直立式采水器
b、采样数量
所需采水量按表3采集。
c、在水样采入或装入容器中,立即按表3要求加入保护剂。
d、注意事项
(1) 采样时不可搅动水底的沉积物。
(2) 采样时应保证采样点的位置准确。
必须使用定位仪(GPS)定位。
(3) 认真填写“水质采样记录表”,用签字笔或硬质铅笔在现场记录字迹应端正、清晰,项目完整。
(4) 保证采样按时、准确、安全。
(5) 采样结束前,应核对采样计划、记录与水样,如有错误或遗漏,应立即补采或重采。
(6) 如采样现场水体很不均匀,无法采到有代表性的样品,则
应详细记录不均匀的情况和实际采样情况,供使用该数据者参考,并将此现场情况向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反映。
(7) 测定油类的水样,应在水面至300mm采集柱状水样,并单独采样,全部用于测定。
并且采样瓶(容器)不能用采集的水样冲洗。
(8) 测溶解氧、生化需氧量和有机污染物等项目时,水样必须注满容器,上部不留空间,并有水封口。
(9) 如果水样中含沉降性固体(如泥沙等),则应分离除去。
分离方法为:将所采水样摇匀后倒入筒形玻璃容器(如1~2L量筒),静置30min,将不含沉降性固体但含有悬浮性固体的水样移入盛样容器并加入保存剂。
测定水温、pH、DO、电导率、总悬浮物和油类的水样除外。
(10) 测定湖库水的COD、高锰酸盐指数、叶绿素a、总氮、总磷时,水样静置30min后,用吸管一次或几次移取水样,吸管进水尖嘴应插至水样表层50mm以下位置,再加保存剂保存。
(11) 测定油类、BOD、DO、硫化物、余氯、粪大肠菌群、悬浮物、放射性等项目要单独采样。
(3)水质采样记录表
在“水质采样记录表”中包括采样现场描述与现场测定项目两部分内容,均应认真填写。
①水温
用经检定的温度计直接插入采样点测量。
深水温度用电阻温度计或颠倒温度计测量。
温度计应在测点放置5~7min,待测得的水温恒
定不变后读数。
②pH值
用测量精度为的pH计测定。
测定前应清洗和校正仪器。
③溶解氧
用膜电极法(注意防止膜上附着微小气泡) 测定。
④透明度
用塞氏盘法测定。
⑤电导率
用电导率仪测定。
⑥氧化还原电位
用铂电极和甘汞电极以mV计或pH计测定。
⑦浊度
用目视比色法或浊度仪测定。
⑧水样感官指标的描述
颜色:用相同的比色管,分取等体积的水样和蒸馏水作比较,进行定性描述。
水的气味(嗅)、水面有无油膜等均应作现场记录。
⑨水文参数
水文测量应按GB 50179—93《河流流量测验规范》进行。
⑩气象参数
气象参数有:气温、气压、风向、风速和相对湿度等。
(4)水样保存及运输
凡能做现场测定的项目,均应在现场测定。
水样运输前应将容器的外(内)盖盖紧。
装箱时应用泡沫塑料等分隔,以防破损。
同一采样点的样品瓶应尽量装在同一个箱子中;如分装在几个箱子内,则各箱内均应有同样的采样记录表。
运输前应检查所采水样是否已全部装箱。
运输时应有专门押运人员。
水样交化验室时,应有交接手续。
(5)水质采样的质量保证
(1)采样人员必须通过岗前培训,切实掌握采样技术,熟知水样固定、保存、运输条件。
(2)采样断面应有明显的标志物,采样人员不得擅自改动采样位置。
(3)采样时,除细菌总数、大肠菌群、油类、DO、BOD、有机物、余氯等有特殊要求的项目外,要先用采样水荡洗采样器与水样容器2~3次,然后再将水样采入容器中,并按要求立即加入相应的固定剂,贴好标签。
应使用正规的不干胶标签。
(4)每批水样,应选择部分项目加采现场空白样,与样品一起送实验室分析。
(5)每次分析结束后,除必要的留存样品外,样品瓶应及时清洗。
水环境例行监测水样容器和污染源监测水样容器应分架存放,不得混用。
各类采样容器应按测定项目与采样点位,分类编号,固定专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