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监测采样方案

合集下载

环境卫生学监测采样方法

环境卫生学监测采样方法

布点:依据《医院洁净手术部建筑技术规范》
采样方法 将普通营养琼脂平皿放在室内手术区和周边区各采 样点,距地面 0.8—1.5m 高度,在手术区检测时应 无手术台。当手术台已固定,测定高度在台面之上
0.25m。暴露30min。
采样要求 提出选择室内消毒后或规定的通风换气后与
医疗活动前进行空气标本的采样,或怀疑与 医院感染暴发有关时采样,使用普通营养琼 脂平板采样。(注意:采样前,关闭门、窗, 在无人走动的情况下,静止10min后采样。)
采样高度(沉降法) 平板置距地面垂直高度0.8m~1.5m处。
布点方法 室内面积≤30㎡,设一条对角线上取3点采样,即中 心一点,两端各距离墙1m处各取一点;室内面积 >30㎡,设东、南、西、北、中5点采样,其中东、 南、西、北点距离墙1m。采样高度距地面0.8— 1.5m。

采样方法 将直径9cm普通营养琼脂平板放置各采样点, 将平皿盖打开,扣放于平皿旁,暴露规定时
间(Ⅱ类环境 15min 、 Ⅲ类环境 5min )后
盖上平皿盖及时送检。
采样方法
检测培养 将送检平皿置 36 ℃±1 ℃恒温箱培养 48h,计数菌落数,若怀疑与医院感染暴 发有关时,进行目标微生物的鉴定。 结果处理 计算所有平板菌落数,按公式换算结果。如临床科室要求培养致病菌, 则挑取可疑菌落进行鉴定。 计算公式:每个房间所有平板菌落总数/采样点/(皿.暴露时间) 报告: 沉降法按平均每皿的菌落数报告:cfu/(皿.暴露时间) 例如: 2cfu/(5min· 直径9cm平皿) 。
1.洁净手术部(室)和其他洁净场所,空气中的细菌菌落总 数要求应遵循GB50333.
2.非洁净手术部(室)、非洁净骨髓移植病房、产房、导管室、新 生儿室、器官移植病房、烧伤病房、重症监护病房、血液病病区空 气中的细菌菌落总数≤4cfu/(15min· 直径9cm平皿)。

口腔诊所环境采样方案

口腔诊所环境采样方案

口腔诊所环境采样方案一、背景口腔诊所是诊治口腔疾病的场所,包括牙科、口腔外科、口腔修复科、口腔病理科等。

在口腔诊所内,医护人员、患者和家属等人员都存在着携带病原体的可能性,因此环境卫生监测对保障口腔诊疗安全至关重要。

二、采样目的通过对口腔诊所环境进行采样,检测病原体等微生物的存在情况,评估环境卫生状况,并制定相应的污染控制措施,有效保障医务人员和患者的健康安全。

三、采样位置1.诊室内的各种表面,如患者椅面、医生工作台、操作台等;2.诊室内空气;3.供氧、供水等管道和设备表面;4.消毒设备表面;5.患者会诊室、等候区、洗手间等公共场所表面。

四、采样方案1.采样前,保持采样区域清洁,避免其他人员接近干扰;2.诊室表面采样,使用含有海绵头的消毒棉签轻擦表面,消毒棉签与表面接触至少10秒钟,每个表面至少采样两次,每次采样不同采样区域,避免重复采样;3.空气采样,使用含有PE菌膜的压力式气溶胶采样器,将其放置在指定区域,保持至少30分钟,采样速度为每分钟1L,采样结束后立即标注采样点;4.管道和设备表面采样,使用含有海绵头的消毒棉签轻擦表面,样本与表面接触至少10秒钟,每个表面至少采样两次,每次采样不同采样区域,避免重复采样;5.公共场所表面采样,使用含有海绵头的消毒棉签轻擦表面,消毒棉签与表面接触至少10秒钟,每个表面至少采样两次,每次采样不同采样区域,避免重复采样;6.采样结束后将所有的样品标注标签,标注采样点位置和采样日期,尽快送至实验室进行分析。

五、采样要点1.采样区域应代表性,不同诊室、不同区域都需要进行采样;2.采样过程中,避免其他人员接近干扰,避免污染样品;3.采样前,消毒采样工具,避免污染样品;4.采样过程中,保持采样工具与采样区域接触区域尽量宽,避免因采样网点面积小导致采样结果失准。

六、采样结果分析实验室将根据采样所得的样品,进行微生物分析,以评估口腔诊所环境卫生情况。

若采样结果显示存在环境微生物超标,需根据检出的病原体分别制定相应的污染控制措施,并再次进行采样检测,确认问题得到有效控制。

环境采样实施方案

环境采样实施方案

环境采样实施方案一、背景介绍。

环境采样是指在环境监测和评估过程中,通过采集样品并进行分析,以获取环境中各种化学物质、微生物等的信息。

环境采样的实施方案对于保障采样质量、准确获取环境信息至关重要。

二、采样前准备。

1.明确采样目的,在进行环境采样前,需要明确采样的具体目的,是为了监测环境中的污染物质、评估环境质量,还是为了研究环境中的微生物等。

2.选择合适的采样点,根据采样目的和环境特点,选择合适的采样点位,保证样品的代表性和可比性。

3.准备采样工具和容器,根据采样要求,准备好各种采样工具和容器,保证采样过程的准确性和样品的完整性。

4.制定采样计划,根据采样要求和目的,制定详细的采样计划,包括采样时间、采样方法、采样点位等。

三、采样方法。

1.固体样品采样,对于土壤、沉积物等固体样品,可以采用土壤钻孔、土壤钻取器等工具进行采样,保证样品的代表性和完整性。

2.液体样品采样,对于水体、废水等液体样品,可以采用采样瓶、采样器等工具进行采样,同时注意采样点位和采样深度的选择。

3.气体样品采样,对于大气中的气体样品,可以采用吸附管、气泵等工具进行采样,保证样品的准确性和代表性。

四、采样过程控制。

1.严格遵守采样标准和规范,在采样过程中,严格遵守相关的采样标准和规范,保证采样过程的科学性和准确性。

2.避免污染,在采样过程中,避免外部污染物质的干扰,保证样品的纯净性和真实性。

3.记录采样信息,在采样过程中,及时记录采样的时间、地点、方法等信息,为后续的样品分析和评价提供依据。

五、采样样品保存和运输。

1.样品保存,在采样完成后,对样品进行适当的保存和处理,保证样品的完整性和稳定性。

2.样品运输,对于需要送实验室进行分析的样品,需要采取相应的运输措施,保证样品在运输过程中不受到破坏和污染。

六、采样质量控制。

1.质量控制,在采样过程中,需要进行质量控制,包括采样点位的选择、采样工具的校准、采样过程的监测等。

2.质量评价,对采样样品进行质量评价,包括样品的完整性、准确性、代表性等方面的评价。

环境采样实施方案及流程

环境采样实施方案及流程

环境采样实施方案及流程一、引言。

环境采样是指在环境监测和评估过程中,通过采集样品并进行分析,以获取环境中各种污染物的含量和分布情况,为环境保护和治理提供科学依据。

环境采样实施方案及流程的制定和执行对于保障采样数据的准确性和可靠性至关重要。

本文将介绍环境采样的实施方案及流程,以期为相关工作提供指导和参考。

二、环境采样实施方案。

1. 采样目的明确。

在制定环境采样实施方案时,首先需要明确采样的目的。

不同的环境监测项目可能有不同的采样目的,比如了解环境中某种污染物的浓度分布情况、评估环境对人体健康的影响等。

明确采样目的有助于确定采样的方式、地点和时间,以及后续的样品分析方法。

2. 采样方案制定。

根据采样目的,制定具体的采样方案。

采样方案需要包括采样的具体内容、采样地点和时间、采样方法、采样工具和容器、采样人员及其培训等方面的内容。

在制定采样方案时,需充分考虑环境中各种因素的影响,确保采样数据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3. 采样方案审核。

制定好采样方案后,需要进行审核。

采样方案审核可以由相关专家进行,确保采样方案的科学性和合理性。

审核内容包括采样方案的完整性、可操作性、风险评估等方面。

三、环境采样流程。

1. 采样前准备。

在进行环境采样之前,需要做好充分的准备工作。

包括准备好采样工具和容器、核实采样地点和时间、培训采样人员、了解采样现场的环境情况等。

确保采样过程中的各项工作有条不紊地进行。

2. 采样操作。

根据制定的采样方案,进行采样操作。

在采样过程中,要严格按照采样方案的要求进行,避免出现操作失误和样品污染等情况。

同时,要注意采样现场的安全和环境保护。

3. 样品保存和运输。

采样完成后,对样品进行合适的保存和运输。

不同类型的样品需要采用不同的保存方法,比如冷藏、冷冻、干燥等。

在运输过程中,要注意避免样品破损和污染。

4. 样品分析。

最后,对采集到的样品进行分析。

样品分析的方法和技术应该符合相关标准和规范,确保分析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环境卫生学监测采样方法

环境卫生学监测采样方法

六、环境卫生学监测结果分析流程
监测频度 医院应对感染高风险部门每季度进行监测;洁净手术部
(室)及其他洁净场所.新建与改建验收时以及更换高效过滤 器后应进行监测;遇医院感染暴发怀疑与空气污染有关时 随时进行监测,并进行相应致病微生物的检测。
注意事项
采样前,应关好门、窗,在无人走动的情况下,静止 10分钟后采样。
四、使用中消毒液染菌量监测
图 104—1 局部百级、周围千级
2、局部千级、周围万级:手术区布放 3 点(对脚布点),周边区布放 6 点(长 边内 2 点,短边内 1 点)(图 104—2)
图 104—2 局部千级、周围万级
3、局部万级、周边十万级:手术区布放 3 点(对角布点),周边区布放 4 点(每 边内 1 点)(图 104—3)
5 10 000 级 100 000 级
手术室
(75 个/m)
(150 个/m)
IV 准洁净
5 个/(30min·90 皿)(175 个/m)
5
300 000 级
手术室
注:1.浮游法的细菌最大平均浓度采用括号内数值。细菌浓度是直接所测的结果,不是沉降 法和浮游法互相换算的结果。
2.I 级眼科专用手术室周边区按 10 000 级要求。 3.表面最大染菌数(单位:个/㎡)推荐采用涂抹法,每次采样面积为 100 ㎡。
100 级 1 000 级
手术室
(5 个/m)
( 10 个/m)
II 标准洁净 0.75 个/(30min·90 皿) 1.5 个/(30min·90 皿) 5 1 000 级 10 000 级
手术室 (25 个/m)
(50 个/m)
III 一般洁净 2 个/(30min·90 皿) 4 个/(30min·90 皿)

土壤环境质量监测方案的采样

土壤环境质量监测方案的采样

土壤环境质量监测方案的采样土壤环境质量监测是评价土壤污染程度和健康程度的重要手段,对于土壤环境保护和修复具有重要意义。

采样是土壤环境质量监测的第一步,采样方案的科学性和合理性直接关系到监测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本文将从采样地点选择、采样器具选择、采样点设置、采样方法等方面进行详细介绍。

1.采样地点选择采样地点的选择是保证监测结果的准确性的关键。

应选择代表性好、污染源明显、受污染可能性较大的地点进行采样。

常用的采样地点包括工业区、农业区、交通干线、城市背街小巷、市中心等。

在选择采样地点时要充分考虑土壤类型、土壤耕作措施、周边环境等因素。

2.采样器具选择为了保证采样的科学性和准确性,应选择适宜的采样器具。

常用的采样器具有不锈钢桶、不锈钢铁锹、不锈钢试管、小铲子等。

采样器具使用前应进行清洗和消毒,避免样品污染。

3.采样点设置采样点设置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通常情况下,应设置代表性的采样点,保证样品的代表性。

采样点设置要考虑土壤类型、土壤层次、地形地貌、植被类型、降水情况等因素。

在同一样点进行多点采样可以提高样品的代表性。

4.采样方法常用的采样方法有逐层取样法、清理取样法、传感器取样法等。

逐层取样法适用于评价土壤不同深度的污染程度,清理取样法适用于评价土壤表面的污染程度,传感器取样法适用于自动采集土壤数据的场合。

逐层取样法是比较常用的采样方法,具体步骤如下:1)根据实际需要决定取样深度。

2)选取适当的采样器具和数量。

3)在采样点上开挖垂直截面。

4)按照所需深度,在垂直截面上取样。

5)将采样的土壤样品放入干净的容器中,密封保存。

在采样过程中,要注意避免采样工具与其他物质(如水、食物、化学物品等)接触,避免样品污染。

采样后,要及时将样品送至实验室进行分析,以免土壤样品发生变化导致分析结果不准确。

总结起来,土壤环境质量监测方案的采样包括采样地点选择、采样器具选择、采样点设置和采样方法等多个环节。

在实际操作中,应根据具体情况进行科学的采样策略,避免采样过程中的污染,保证监测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环境监测采样方案

环境监测采样方案

渭河水质采样方案一、采样目的为了加强分析人员的的实验操作能力,提高人员综合素质。

根据《水质采样技术指导》(HJ 494-2009)的要求,在渭河草滩八路湿地公园段采样进行检测。

二、适用范围适用于渭河草潭段。

三、检测内容和方法(1)检测点位确定根据及《地表水和污水检测技术规范》的要求,在渭河进入草滩段设置一个控制断面,一个点位进行取样详细见表1、表2。

表1采样垂线数的设置表2采样垂线上的采样点数的设置(2)采样方法根据《水质湖泊和水库采样技术指导》(GB/14581-93)的要求进行采样。

(3)测定项目检测项目为:水温、流量、PH电导率、溶解氧、透明度、BOD COD细菌总数、粪大肠菌群、总大肠杆菌、高锰酸盐指数、磷酸盐、硫化物、氨氮、悬浮物、碱度、钙、钙和镁、酸度、亚硝酸盐、硝酸盐、动植物和石油类、硫酸盐、水质苯系物、挥发酚、苯胺类化合物、六价铬、总磷、氯化物、总氮、水质甲醛、总残渣、矿化度、全盐量、氟化物、总铬、游离氯和总氯、阴离子表面活性剂、臭氧、氰化物、钻、镍、汞、砷、硒、铋、锑、铁、锰、铜、铅、锌、镉。

四水样采集(1)采样工具采样器材主要是采样器和水样容器。

关于水样保存及容器洗涤方法见表3。

表3水样保存和容器的洗涤(部分)注:(1) *表示应尽量作现场测定;** 低温(0〜4C)避光保存。

(2)G 为硬质玻璃瓶;P为聚乙烯瓶(桶)。

(3)①为单项样品的最少采样量;②如用溶出伏安法测定,可改用1L水样中加19ml浓HCI04。

(4)1 ,“,皿,W表示四种洗涤方法,如下:I :洗涤剂洗一次,自来水三次,蒸馏水一次;洗涤剂洗一次,自来水洗二次,1+3 HN03荡洗一次,自来水洗三次,蒸馏水一次;皿:洗涤剂洗一次,自来水洗二次,1+3 HN03荡洗一次,自来水洗三次,去离子水一次;W:铬酸洗液洗一次,自来水洗三次,蒸馏水洗一次如果采集污水样品可省去用蒸馏水、去离子水清洗的步骤。

(5)经160C干热灭菌2h的微生物、生物采样容器,必须在两周内使用,否则应重新灭菌;经121 C高压蒸汽灭菌15min的采样容器,如不立即使用,应于60 C将瓶内冷凝水烘干,两周内使用。

环境检测采样实施方案

环境检测采样实施方案

环境检测采样实施方案一、前言。

环境检测采样是环境监测工作中的重要环节,其实施方案的科学性和合理性直接影响着环境监测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为了确保环境检测采样工作的顺利进行,特制定本实施方案,以便指导相关人员进行环境检测采样工作。

二、环境检测采样方案。

1. 采样点确定。

在进行环境检测采样前,首先需要确定采样点。

采样点的确定应充分考虑环境监测的目的和要求,选择具有代表性的地点进行采样。

同时,应避免选择受人为污染影响较大的区域,以保证采样结果的真实性和可靠性。

2. 采样器具准备。

在进行环境检测采样时,需要准备好相应的采样器具,包括但不限于采样瓶、采样袋、采样管等。

采样器具的选择应符合环境检测的要求,保证采样的准确性和代表性。

3. 采样方法。

采样方法是环境检测采样工作中的关键环节。

在进行采样时,应严格按照规定的采样方法进行操作,避免操作不当导致采样结果的失真。

同时,应注意采样器具的清洁和消毒,以避免污染对采样结果的影响。

4. 采样时间。

采样时间的选择应考虑环境因素和监测要求,避免选择雨雪天气或者强风天气进行采样,以免影响采样结果的准确性。

同时,应根据监测要求确定采样的时间间隔和频次,保证监测数据的连续性和完整性。

5. 采样记录。

在进行环境检测采样时,应做好详细的采样记录,包括采样地点、采样时间、采样方法、气象条件等相关信息。

采样记录的完整和准确性对于后续数据处理和分析具有重要意义。

6. 采样样品保存。

采样样品的保存应符合环境检测的要求,避免样品污染或者变质。

采样样品应妥善保存,并及时送至指定的实验室进行分析,以保证监测数据的真实性和可靠性。

三、总结。

环境检测采样实施方案的制定和执行对于环境监测工作具有重要意义。

只有严格按照规定的方案进行操作,才能保证监测数据的准确性和可靠性,为环境保护工作提供科学依据和技术支持。

希望相关人员能够严格按照本实施方案的要求进行环境检测采样工作,确保监测数据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渭河水质采样方案
一、采样目得
为了加强分析人员得得实验操作能力,提高人员综合素质。

根据《水质采样技术指导》(HJ 494-2009)得要求,在渭河草滩八路湿地公园段采样进行检测。

二、适用范围
适用于渭河草潭段。

三、检测内容与方法
(1)检测点位确定
根据及《地表水与污水检测技术规范》得要求,在渭河进入草滩段设置一个控制断面,一个点位进行取样详细见表1、表2。

(2)采样方法
根据《水质湖泊与水库采样技术指导》(GB/14581-93)得要求进
行采样。

(3)测定项目
检测项目为:水温、流量、PH、电导率、溶解氧、透明度、BOD5、COD、细菌总数、粪大肠菌群、总大肠杆菌、高锰酸盐指数、磷酸盐、硫化物、氨氮、悬浮物、碱度、钙、钙与镁、酸度、亚硝酸盐、硝酸盐、动植物与石油类、硫酸盐、水质苯系物、挥发酚、苯胺类化合物、六价铬、总磷、氯化物、总氮、水质甲醛、总残渣、矿化度、全盐量、氟化物、总铬、游离氯与总氯、阴离子表面活性剂、臭氧、氰化物、钴、镍、汞、砷、硒、铋、锑、铁、锰、铜、铅、锌、镉。

四水样采集
(1)采样工具
采样器材主要就是采样器与水样容器。

关于水样保存及容器洗涤方法见表3。

注:(1) *表示应尽量作现场测定;
**低温(0~4℃)避光保存。

(2)G为硬质玻璃瓶;P为聚乙烯瓶(桶)。

(3)①为单项样品得最少采样量;
②如用溶出伏安法测定,可改用1L水样中加19ml浓HCl04。

(4)I,Ⅱ,Ⅲ,Ⅳ表示四种洗涤方法,如下:
I:洗涤剂洗一次,自来水三次,蒸馏水一次;
Ⅱ:洗涤剂洗一次,自来水洗二次,1+3 HN03荡洗一次,自来水洗三次,蒸馏水一次;
Ⅲ:洗涤剂洗一次,自来水洗二次,1+3 HN03荡洗一次,自来水洗三次,去离子水一次;
Ⅳ:铬酸洗液洗一次,自来水洗三次,蒸馏水洗一次。

如果采集污水样品可省去用蒸馏水、去离子水清洗得步骤。

经160℃干热灭菌2h得微生物、生物采样容器,必须在两周内使用,否则应重新灭菌;经121℃高压蒸汽灭菌15min得采样容器,如不立即使用,应于60℃将瓶内冷凝水烘干,两周内使用。

细菌监测项目采样时不能用水样冲洗采样容器,不能采混合水样,应单独采样后2h内送实验室分析。

(2)采样方法
a、采样器
直立式采水器
b、采样数量
所需采水量按表3采集。

c、在水样采入或装入容器中,立即按表3要求加入保护剂。

d、注意事项
(1) 采样时不可搅动水底得沉积物。

(2) 采样时应保证采样点得位置准确。

必须使用定位仪(GPS)定位。

(3) 认真填写“水质采样记录表”,用签字笔或硬质铅笔在现
场记录字迹应端正、清晰,项目完整。

(4) 保证采样按时、准确、安全。

(5) 采样结束前,应核对采样计划、记录与水样,如有错误或遗漏,应立即补采或重采。

(6) 如采样现场水体很不均匀,无法采到有代表性得样品,则应详细记录不均匀得情况与实际采样情况,供使用该数据者参考,并将此现场情况向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反映。

(7) 测定油类得水样,应在水面至300mm采集柱状水样,并单独采样,全部用于测定。

并且采样瓶(容器)不能用采集得水样冲洗。

(8) 测溶解氧、生化需氧量与有机污染物等项目时,水样必须注满容器,上部不留空间,并有水封口。

(9) 如果水样中含沉降性固体(如泥沙等),则应分离除去。

分离方法为:将所采水样摇匀后倒入筒形玻璃容器(如1~2L量筒),静置30min,将不含沉降性固体但含有悬浮性固体得水样移入盛样容器并加入保存剂。

测定水温、pH、DO、电导率、总悬浮物与油类得水样除外。

(10) 测定湖库水得COD、高锰酸盐指数、叶绿素a、总氮、总磷时,水样静置30min后,用吸管一次或几次移取水样,吸管进水尖嘴应插至水样表层50mm以下位置,再加保存剂保存。

(11) 测定油类、BOD、DO、硫化物、余氯、粪大肠菌群、悬浮物、放射性等项目要单独采样。

(3)水质采样记录表
在“水质采样记录表”中包括采样现场描述与现场测定项目两部分内容,均应认真填写。

①水温
用经检定得温度计直接插入采样点测量。

深水温度用电阻温度计或颠倒温度计测量。

温度计应在测点放置5~7min,待测得得水温恒定不变后读数。

②pH值
用测量精度为0、1得pH计测定。

测定前应清洗与校正仪器。

③溶解氧
用膜电极法(注意防止膜上附着微小气泡) 测定。

④透明度
用塞氏盘法测定。

⑤电导率
用电导率仪测定。

⑥氧化还原电位
用铂电极与甘汞电极以mV计或pH计测定。

⑦浊度
用目视比色法或浊度仪测定。

⑧水样感官指标得描述
颜色:用相同得比色管,分取等体积得水样与蒸馏水作比较,进行定性描述。

水得气味(嗅)、水面有无油膜等均应作现场记录。

⑨水文参数
水文测量应按GB 50179—93《河流流量测验规范》进行。

⑩气象参数
气象参数有:气温、气压、风向、风速与相对湿度等。

(4)水样保存及运输
凡能做现场测定得项目,均应在现场测定。

水样运输前应将容器得外(内)盖盖紧。

装箱时应用泡沫塑料等分隔,以防破损。

同一采样点得样品瓶应尽量装在同一个箱子中;如分装在几个箱子内,则各箱内均应有同样得采样记录表。

运输前应检查所采水样就是否已全部装箱。

运输时应有专门押运人员。

水样交化验室时,应有交接手续。

(5)水质采样得质量保证
(1) 采样人员必须通过岗前培训,切实掌握采样技术,熟知水样固定、保存、运输条件。

(2) 采样断面应有明显得标志物,采样人员不得擅自改动采样位置。

(3) 采样时,除细菌总数、大肠菌群、油类、DO、BOD、有机物、余氯等有特殊要求得项目外,要先用采样水荡洗采样器与水样容器2~3次,然后再将水样采入容器中,并按要求立即加入相应得固定剂,贴好标签。

应使用正规得不干胶标签。

(4) 每批水样,应选择部分项目加采现场空白样,与样品一起送实验室分析。

(5) 每次分析结束后,除必要得留存样品外,样品瓶应及时清洗。

水环境例行监测水样容器与污染源监测水样容器应分架存放,不得混用。

各类采样容器应按测定项目与采样点位,分类编号,固定专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