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维导图与大脑潜意识( 李伟希 )

合集下载

思维导图与绘制作品的评价( 李伟希 )

思维导图与绘制作品的评价( 李伟希 )

思维导图绘制作品的评价
思维培训师李伟希
问:
我用两天看完了博赞的《思维导图》,做了班级活动的导图,麻烦大师@思维培训师李伟希有空看看,好吗?
答:
我可不是什么大师。

敝人就一站着卖声,喷口水的家伙。

结合你提供的这张手绘思维导图,相当不错。

谈谈敝人的观点:
首先,提2个好的地方:
1. 整个分支是按照5W2H 进行的,这是一个简单有效的结构化的思维模型;
2. 有主题,有色彩,有分支,有关键词,有边界线 ... ... 符合思维导图所要求的若干要求,是标准的东尼博赞所提倡的那种思维导图。

其次,提1个不足之处
和绝大多数的思维导图一样,对于关键词缺乏配图,而配图对于思维的理解、构建、记忆都很重要。

但这不能怪你,因为博赞的《思维导图》之中就讲了配图如何如何重要,但并没有讲如何配图。

最后,如果对于合理的配图感兴趣,可以看看我的原创文章《李伟希:视觉思维图》。

思维导图与有效阅读(李伟希)

思维导图与有效阅读(李伟希)

思维导图与有效阅读李伟希人的一生,最大的财富不应该是银行账户上的那些数字,而是健康的身体与优势的思维。

但就如今而言,知识的半衰期特别的短,所以要想保持优势的思维,就需要我们不断的学习,学习,再学习。

学习的方式方法有很多种,但看书一定是绝大多数人认同的一种。

我每年大概会看100本左右的书。

例如一个航程加上候机的三个小时下来,我会把一本12万字左右的书全部看完。

但除了这个,我的有效阅读还有哪些心得呢?1,选书。

我选书是这样的,以一本很经典的书为中心(这种书绝大部分来自国外),然后围绕这本书不断的看与其思想体系大致一致的书。

如我看的最多的一本书《巴菲特致股东的信--股份公司教程》,以这本书为中心,我买了超过100本的周边书籍,这样一圈下来,我就能够消化其中的思想;还有《思考力》也是这样,我也会把大前研一的所有作品和其他关于麦肯锡方法论的书籍全部看一遍;2,看书。

我一本书是看三遍的。

第一遍我会是看目录、序、后记,会看的很仔细(我看电影也是这样,我会很仔细的看完所有的字幕),这是一本书的说明书啊,不看操作指引怎么上岗?!这个时间一般是在20分钟左右;接着就是第二遍,把书中内容仔细的全部看一遍,这个时间一般是在3小时左右;第三遍是速读,一般在第二遍的一周之后,从头到尾的速读和跳读,时间一般是在30分钟左右。

我听有人说过,他看一本书要半个月,每天睡觉前看15分钟,我不知道他的效果会怎么样,但我能确定,这种阅读的方法是不符合人的思维习惯的;3,忆书。

回忆为了记忆。

用思维导图,因为思维导图能最有效的发散、涵盖阅读的理解,并且把作者的思想结构化的转变成我的思想,从此作者的思想从书中走出来,融入我的大脑。

这个步骤太重要了,这是对思维的一种唤醒与强化,思维导图的右脑记忆,可以将遗忘曲线的效应最小化。

有效阅读的三部曲,时间顺序的归纳逻辑。

来,看我的作品,在机场忆书的一个思维导图的随手涂鸦。

我的微博:@李-伟希培训师。

思维导图与潜意识(李伟希)

思维导图与潜意识(李伟希)

思维导图与潜意识问:李老师,你好!我曾经听过听过思维导图的培训,是结合心灵辅导,潜意识开发讲的。

听完之后我很困惑,思维导图真的能开发潜意识,实现丰盛人生的心灵密码吗?答:你好!首先,我自己也真不是太清楚潜意识到底是什么,因为这是一个很抽象并且很难具象的东西。

关于你的问题,我个人的看法如下:1. 基于思维导图创始人东尼博赞的理论,思维导图是源于对大脑脑神经的仿生学,从脑神经仿生出思维导图;后来斯佩里获得诺贝尔医学奖的理论认为开发右脑可以实现潜意识(比如通过感知,不回头看到人),而思维导图的图形结构很适合右脑开发,这估计就是他们“思维导图能开发潜意识”培训的理论基础;2. 心灵辅导,潜意识开发诸如此类的课程(课讲到一半的时候,又是关灯,又是哭闹,又要爱心捐款。

我没交,还想听,被赶走了)早些年我去听过,很玄,我听不懂。

此后我再也没去听过,我不懂他们的课程呈现,也不想搞懂,也搞不懂;3. 我能确定的是:思维导图对于记忆强化、逻辑构建、思维发散是效果很明显的,同时基于逻辑构建就可以衍生写作表达、问题分析、战略决策等,而由思维发散就可以衍生出创新。

负责任的说,我每天都画思维导图(手绘多一些);我的课程也是全程使用思维导图来贯穿与架构,但即使这样,我天天讲思维导图、天天用思维导图,也没有实现所谓的潜意识。

但我对所谓的潜意识开发既不肯定,也不否定,因为这超过了我的知识边际,这是我的未知世界。

当然市面上说可以实现所谓的潜意识的人很多,比如当下互联网上很火的气功大师王林。

因为我不知道什么是潜意识,什么是心灵密码,所以我的思维导图课程不讲这些(也许真有人知道,真有人能做到,对我未知的世界我不评价)。

就培训而言,我讲我自己相信的,我讲我自己能做到的;我做的馒头我第一个吃。

总结一下,关于思维导图,我,课堂所讲的= 内心相信的= 日常所做的:1. 思维导图强化思维记忆;2. 思维导图实现发散思维;3. 思维导图构建逻辑思维。

强大的思维流 ( 李伟希 )

强大的思维流 ( 李伟希 )

强大的思维流李伟希网络上,对我做思维导图的提问,有超过5成是关于思维导图软件的。

虽然我此前曾经写过原创文章:李伟希:思维导图之手绘or软件,但鉴于关于提这类问题的人相当多,在此,我再次予以博客记之。

既然提到了软件,那就必须提到电脑,提到计算机。

确实,思维导图有许多功能上的优势,比如:1. 便于修改;2. 便于传播;3. 便于保存。

总之,软件版的思维导图用于这个互联网时代所需要的“便于商务呈现”的一切要素。

但,我们来看看,与手绘版的思维导图比较,软件版的思维导图存在哪些不足呢?1. 不是所有的场合都有电脑。

当没有电脑可供使用,或者时间有限的时候,软件版思维导图的劣势就显现了。

而手绘版的思维导图不一样,当灵感出现,思维出现,没有纸的时候,记住,有一本很不错的书告诉我们:《打开餐巾纸》;2. 大多数思维导图软件包对于版面和格式都会有或这或那的限制,例如,默认的中心主题位置;默认的分支、颜色、字体;甚至还有默认的模板。

这样的默认,与其说是一种方便,不如说是对思维的束缚,对思维的抑制;3. 另外,使用软件版思维导图,你必须不由自主的使用软件自带的剪贴画、照片和图像,这样你就不太可能添加自己绘制的图片用于表达你真实的思想。

而手绘图形就是对记忆强化的重磅炸弹了。

在这个“上班 = 电脑”的年代,好像没有电脑啥也做不了。

其实,过度依赖基于电脑屏幕的交互对人脑功能是有很大负面影响的。

如果我们坐在办公桌旁,只是随意地点击图标和菜单选项,以及回复邮件等,长期下去我们的大脑会变得懒惰起来。

对吗?在我的《思维导图精英训练》的课程上,曾经有一位青岛的学员这样总结:相对于软件版思维导图,手绘版思维导图是更强大的思维流,更真实的参与感。

我信以为然。

手绘思维导图,更强大的思维流!这个观点,你怎么看?。

《思维导图与创新思维》训练(李伟希)

《思维导图与创新思维》训练(李伟希)

《思维导图与创新思维》训练---不一样的创新思维【课程介绍】您想不想做到这样:1,提高创造力,同1个问题至少想到20种解决方法;2,开发大脑潜能,开发右脑,让1个脑袋变成2个脑袋;3,学会一种思维方式,并可以传授给您的下一代,让他们赢在起跑线上。

您想不想做到这样:打开思维的盒子,让思维从此奔放!突破思维的围墙,让思维开始跳跃!拆掉思维的框框,让思维成就创新!如果您想,就请来到我们的《思维导图与创新思维》训练课程,我们将告诉您全新的不一样的思维,不一样的创新。

【课程收益】1、实现使用思维导图整理思维;2、熟练使用思维导图的职业与个人应用;3,全面掌握思维导图的绘制方法与传授技巧;4,开发全脑潜能,提升想象力和创造力,成就创新思维;5,用创新思维实现问题的分析与解决。

【课程特色】1、效果快:培训现场出效果;2、送工具和答案:送一套沟通的工具资料及实战答案;3、后续服务:参训人员可获得强大的培训案例落地支撑;4、有平台:博客、微博、QQ群,不断更新沟通资料,可以长期学习及交流。

【课程时间】2天【主讲老师】思维导图MindV授权认证培训师思维体系RCC认证培训教练:李伟希【课程提纲】一、《思维导图与创新思维》课程导入1、思维导图的背景背景1:关键词简约化的时代背景背景2:清晰的逻辑梳理达成高效沟通的背景背景3:左右脑冰山开发的背景2、认知创新思维;3、了解思维导图与创新思维之间的联系二、思维导图的绘制和思维分析1、手绘思维导图的制作方法和要点2、开始制作个人思维导图及作业点评点评1:如何有效梳理思维点评2:如何有效提取关键词点评3:如何构建能诱发思维的图形与色彩点评4:如何形成思维导图的个人风格3、从思维导图的画法讲解事物的逻辑分类和发散思维4、逻辑分析工具介绍5、如何评价思维导图三、思维导图的全面应用1、思维导图之职场应用运用1:思维导图与商业策划运用2:思维导图与战略决策运用3:思维导图与风险评估2、思维导图之个人应用运用1:思维导图与计划总结运用2:思维导图与会议主持运用3:思维导图与亲子教育3、思维导图的推广与传授技巧五、创新思维培养与训练1、思维破坏术训练1:突破思维训练2:首力思维训练3:简单思维训练4:思维破坏术案例组合及训练2、思维深化术训练1:联想思维训练2:协同思维训练3:扩散思维训练4:组合思维训练5:思维深化术案例组合及训练3、思维转向术训练1:偏移思维训练2:右脑思维训练3:逆向思维训练4:思维转向术案例组合及训练。

思维导图与潜意识开发(李伟希)

思维导图与潜意识开发(李伟希)

思维导图与潜意识开发
李伟希
问:
我听过思维导图的培训,他们很多是结合潜意识开发、增强记忆一起讲的,并且讲了很多催眠的东东,对此,请问你怎么看。

答:
实话说,这已经不是第一次有人向我提这样的问题。

首先,可以肯定一点,思维导图可以强化你的记忆。

这一点,没有问题;
为了搞清楚所谓的“潜意识”这些东西,这段时间,我上网花了很多时间了解相关的信息;并且前前后后买了5本关于催眠的书来看。

看完这些书,了解完这些信息后,我的结论是这样的:
1. 我仍然不了解,没体会到用思维导图开发潜意识,这是我的未知世界。

当然,也有可能是他们故作玄虚,忽悠人;
2. 以前我对催眠这个话题,是存在一些偏见的。

看了这么多关于催眠的书后,所谓的用催眠来看到前世今生,这个比较扯,我仍然没有体会,也不想体会到;
3. 但有一个意外收获是,用催眠可以放松心情,舒缓压力,这个是有的。

因为经过我自己的一些参与联系,有比较深刻的体会与感受。

这是一个意外的收获,也是我对“催眠”以往偏见的一个纠正吧。

思维导图与图形记忆(李伟希)

思维导图与图形记忆(李伟希)

思维导图与图形记忆
李伟希
问1:
不赞成巴赞老头所说的关于思维导图中一副图可顶一千个词。

个人认为在表达上,词用多了,来一副图; 图用多了,点缀以一段词,符合人类厌旧心理!你说呢?
答1:
不赞成巴赞老头所说的一副图可顶一千个词。

(答:关于文字与图形对大脑的影响,这个已经得到基本的公认,就是大脑对图形的认知与记忆的强度远远高于文字。


个人认为在表达上,词用多了,来一副图; 图用多了,点缀以一段词,符合人类厌旧心理!
(答:其实你所说的“词用多了,来一副图;图用多了,点缀以一段词”,这个符合人的思维有效记忆的“独特”原则,即人对于相对独特的事物记忆强度也更大。


问2:
老师,您好,我用mindmap软件做的导图导出的图像总是不清晰,调比例也没用?请问有什么方法吗?
答2:
(新浪微博@MindV 答:这种情况我们一般建议调整输出格式,bmp是非常老的文件格式较大,JPG多用于照片,PNG压缩率保真率都较好是互联网最流行的格式。

JPG,PNG 格式文件用Windows的图画打开,都可以另存为bmp格式。

所以可以试试PNG格式和bmp 格式。

)。

有效锻炼大脑思维的方法( 李伟希 )

有效锻炼大脑思维的方法( 李伟希 )

有效锻炼大脑思维的方法问:李老师,你能提供一些常用的锻炼思维的方法吗?谢谢。

答:锻炼思维的方法很多很多,比如以下2种:1.【曼陀罗图法】曼陀罗图类似与中国的九宫格。

主题在九宫格的中心,有“四面八方扩展型”和“围绕型”两种使用方式。

“四面八方扩展型”是一种没有设限的模式,特别适合用来收集灵感进行创意思考。

只要使用者在九宫格的中间填上想要发挥的主题后,便会自然地想要把其他周围的八个空格填满,而这种填满的过程也正式创意发挥的时候。

如果点子不断的时候,也可以把九宫格当中周围八个格子的想法继续向外扩散,变成中心九宫格外围的八个九宫格当中的中心主题,然后再次运用向四面八方扩展的方式把空格再填满。

另一种形式是“围绕型”,围绕型的运用比较适合用来做为流程性质的思考与安排,这是一种顺时针的思考顺序,在中心格上列出主题以后,便可以开始以逆时针的方式安排行程。

这样的形式可以跟“四面八方扩展型”搭配使用,亦即“围绕型”中的任何一个空格也都可以被拿出来当作“四面八方扩展型”中的中心议题,然后再加以发挥。

2.【随机诱因法】假设我们要做一个“手机”的创新,打开一本字典,随口念:翻到第6页第2行第5个字。

假设出现的是一个“鼻”字。

于是“鼻”字就是随机诱因,由“鼻”字结合“手机”开始创新 ... ....有香味的手机;有臭豆腐味的手机;只有两个按键的手机;嗅一下就可以开关的手机;手机可以架在鼻子上;... ....设置一个主持人,再找一个记录员(可以主持人兼任),然后5-10个人一起联想,喝点咖啡,茗茶,让气氛活跃起来,High起来,创意会更多,效果很更好。

总之,随机诱因法就是一个主题,再结合一个诱因,开始展开联想,就能产生新的事物。

曼陀罗图法、随机诱因法,这些创新思维的方法, 你也可以试试的!。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思维导图与大脑潜意识
问:李老师,你好!我曾经听过听过思维导图的培训,是结合心灵辅导,潜意识开发讲的。

听完之后我很困惑,请问思维导图真的能开发潜意识,实现丰盛人生的心灵密码吗?
答:你好!首先,我自己也真不是太清楚潜意识到底是什么,因为这是一个很抽象并且很难具象的东西。

关于你的问题,我个人的看法如下:
1. 基于思维导图创始人东尼博赞的理论,思维导图是源于对大脑脑神经的仿生学,从脑神经仿生出思维导图;后来斯佩里获得诺贝尔医学奖的理论认为开发右脑可以实现潜意识(比如通过感知,不回头看到人),而思维导图的图形结构很适合右脑开发,这估计就是他们“思维导图能开发潜意识”培训的理论基础;
2. 心灵辅导,潜意识开发诸如此类的课程(课讲到一半的时候,又是关灯,又是哭闹,又要爱心捐款。

我没交,还想听,被赶走了)早些年我去听过,很玄,我听不懂。

此后我再也没去听过,我不懂他们的课程呈现,也不想搞懂,也搞不懂;
3. 我能确定的是:思维导图对于记忆强化、逻辑构建、思维发散是效果很明显的,同时基于逻辑构建就可以衍生写作表达、问题分析、战略决策等,而由思维发散就可以衍生出创新。

负责任的说,我每天都画思维导图(手绘多一些);我的课程也是全程使用思维导图来贯穿与架构,但即使这样,我天天讲思维导图、天天用思维导图,也没有实现所谓的潜意识。

但我对所谓的潜意识开发既不肯定,也不否定,因为这超过了我的知识边际,这是我的未知世界。

当然市面上说可以实现所谓的潜意识的人很多,比如当下互联网上很火的气功大师王林。

因为我不知道什么是潜意识,什么是心灵密码,所以我的思维导图课程不讲这些(也许真有人知道,真有人能做到,对我未知的世界我不评价)。

就培训而言,我讲我自己相信的,我讲我自己能做到的;我做的馒头我第一个吃。

总结一下,关于思维导图,我,课堂所讲的= 内心相信的= 日常所做的:
1. 思维导图强化思维记忆;
2. 思维导图实现发散思维;
3. 思维导图构建逻辑思维。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