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全氟辛烷磺酰基化合物(pfos)
全氟辛基磺酰化合物(PFOS)的替代品和替代技术开发和应用方案(二)

全氟辛基磺酰化合物(PFOS)的替代品和替代技术开发和应用方案一、实施背景全氟辛基磺酰化合物(PFOS)是一种广泛应用于商业和工业领域的化合物,具有良好的防水、防油和防污性能。
然而,由于其持久性、生物累积性和毒性(PBT)特性,PFOS 已被列为持久性有机污染物,并被限制或禁止使用。
因此,开发PFOS的替代品和替代技术成为当务之急。
二、工作原理PFOS的替代品需要具有与PFOS相似的化学和物理特性,同时避免PBT特性。
替代技术的开发应着重于改变生产工艺,以减少或消除PFOS的使用。
三、实施计划步骤1. 研究PFOS的替代品:通过实验室研究和实际应用评估,确定具有相似性能且环保的替代品。
2. 开发替代技术:改进生产工艺,减少或消除PFOS的使用,同时保持产品性能。
3. 示范项目:在选定的行业或领域实施示范项目,测试替代品和替代技术的实际应用效果。
4. 推广和应用:在示范项目成功的基础上,将替代品和替代技术推广到更广泛的行业和应用领域。
四、适用范围本方案适用于所有使用PFOS的行业,包括但不限于纺织、皮革、涂料、消防泡沫等领域。
五、创新要点1. 开发环保且性能优异的PFOS替代品。
2. 创新生产工艺,减少或消除PFOS的使用。
3. 在实际应用中测试替代品和替代技术的效果。
4. 将成功案例推广到更广泛的领域。
六、预期效果1. 减少或消除PFOS的使用和排放,降低对环境和人类健康的风险。
2. 提高产品性能和质量,满足市场需求。
3. 促进产业结构的调整和升级,推动绿色产业的发展。
七、达到收益1. 环境效益:减少PFOS对环境和人类健康的危害,保护生态环境。
2. 经济效益:通过替代品和替代技术的开发和应用,降低生产成本,提高产品竞争力,促进企业发展。
3. 社会效益:推动产业结构的调整和升级,增加就业机会,促进经济可持续发展。
八、优缺点优点:1. 减少或消除PFOS的使用和排放,降低对环境和人类健康的风险。
2. 提高产品性能和质量,满足市场需求。
PFOS介绍

PFOS介绍全称聚合全氟辛基磺酸盐(Perfluorooctanesulfonate,PFOS),属于全氟烷基化合物,是全氟烷基化合物中使用最广泛的一种。
PFOS是一种强大而稳定的表面活性剂,具有较低的表面张力和良好的润湿性能。
由于其特殊的结构和性质,PFOS被广泛应用于涂料、消光剂、洗涤剂、挤出润滑油、防火剂、光学纤维通信材料、半导体材料、电子器件、防护服、消防泡沫、皮肤护理产品、医用材料、汽车座椅、工業潤滑劑等多个领域。
PFOS是被广泛使用的卤代有机物之一,但也是一种致毒物质。
它具有较高的生物积累性、较长的半衰期以及潜在的环境风险。
暴露于PFOS可能会对人体健康和环境造成一定的危害。
PFOS具有多种毒理效应,包括对肝脏、肾脏、免疫系统、内分泌系统和生殖系统等的损害。
它可以干扰肝细胞的各种功能,影响人体内的脂肪代谢,进而导致肝脏脂肪变性和囊肿形成。
此外,PFOS还可能导致免疫系统功能紊乱,降低人体的免疫力。
研究还发现,PFOS对雄性动物的生殖系统有一定影响,包括降低生精细胞数量和活力、改变精子形态等。
由于PFOS的潜在危害,国际上已对其使用进行了限制。
自从2024年,根据斯德哥尔摩公约的议定书,PFOS及其盐和相关化合物已被列入全球禁限物质(POPs)之一,尽量减少其生产和使用,以防止进一步的环境污染。
在中国,PFOS的相关法规包括《农药登记管理办法》、《环境保护法》和《安全生产法》等,对PFOS的生产、销售、使用和处理等环节进行了规范。
2024年,中国环境保护部正式发布了《多氟联苯聚合全氟烷基磺酸及其硝酸盐(PFOS)管理办法》。
根据该管理办法,对PFOS的生产和使用做了具体规定,要求对其生产、销售和使用进行登记并取得相关许可证,严格控制并逐步淘汰PFOS的使用。
总之,PFOS是一种广泛应用于多个领域的全氟烷基化合物,具有良好的表面活性和润湿性能。
然而,由于其潜在危害和环境风险,国际上已对其使用进行了限制。
PFOS与PFOA

PFOS与PFOA欧盟议会最近通过决议,全面禁止PFOS在商品中的使用,PFOS学名叫做全氟辛烷磺酰基化合物,主要用途是防油、防水、防污,广泛用于我省的纺织品、地毯、皮鞋、造纸、包装、印染、洗涤、化妆品、农药、消防剂及液压油等众多领域,为此我们紧急组织了纺织化学和染整等有关方面专家,组织研讨对策,本材料介绍何为PFOS及其特性、检测技术、以及对浙江纺织产业等的影响和对策建议。
一、PFOS及其特性、功能和应用范围PFOS的学名叫做全氟辛烷磺酰基化合物,是Perfluorooctane Sulfonate的简称。
这是一种重要的全氟化表面活性剂,也是其他许多全氟化合物的重要前体。
PFOS[CF3(CF2)7 SO-3]分子是由17个氟原子和8个碳原子组成烃链(所以又称C8),烃链末端碳原子上连接一个磺酰基,碳原子原本连接的氢原子全部被氟原子取代,又称为全氟化合物。
PFOS与PFOA密切相关。
PFOA(Perfluorooctanoic acid)中文名为全氟辛酸,在其商业应用方面有多个名称。
PFOA主要用于泡沫灭火剂、纺织品和纸张的拒水拒污处理。
当用于泡沫灭火剂常称作AFFF(Aqueous film forming foam),当用作纺织品和纸张的拒水拒污整理时称为PFOA。
但PFOA这一缩写词不仅仅指全氟辛酸本身,也指它的盐。
例如:它的铵盐(Ammonium perfluorooctanoate )可称为PFOA或APFO。
另一个例子就是全氟辛烷磺酸盐/酯(Perfluorooctane sulfonate),英文缩写为PFOS,但有时也称为PFOA。
狭义地讲,PFOS指的是生产拒水拒油整理剂的原料全氟辛烷磺酸盐/酯。
而广义地讲,PF OS指的是与全氟辛烷磺酸盐/酯相关的一类化合物。
作为氟化有机物的代表性化合物,PFOS是一种用途十分广泛的化合物,因其同时具备疏油、疏水(即拒水、拒油和拒污)等特性,作为表面防污处理剂大量用于纺织品、皮革制品、纸张和家具等,主要应用的纺织品有:滑雪衣、领带、羊毛衫、衬衣、帐篷、雨伞布和地毯等,涂层材料应用也是一大类;作为中间体用于生产泡沫灭火剂、地板上光剂、农药和灭白蚁药剂;作为表面活性剂用于生产合成洗涤剂、洗发香波等表面活性剂产品。
全氟辛烷磺酸

2002年12月,经合组织(OECD)召开的第34次化学 品委员会联合会议上将PFOS定义为持久存在于环境、具 有生物储蓄性并对人类有害的物质。 欧委会于2005年12月5日提出了关于限制全氟辛烷磺 酸销售及使用的建议和指令草案,并对该建议实施的成本 、益处、平衡性、合法性等方面进行了评估。2006年10 月30日,欧洲议会以632票比10票通过了该草案一读, 2006年12月12日指令草案最终获得部长理事会批准, 2006年12月27日指令正式公布并同时成效。 2006年12月27日,欧洲议会和部长理事会联合发布 《关于限制全氟辛烷磺酸销售及使用的指令》( 2006/122/EC),该指令是对理事会《关于统一各成员国 有关限制销售和使用禁止危险材料及制品的法律法规和管 理条例的指令》(76/769/EEC)的第三十次修订。根据 规定,该指令于2008年6月27日开始生效。
3.PFOS的主要用途
在油漆、涂料、油墨行业作流平、防粘、防污剂; 在消防工业上用作轻水泡沫灭火剂;(防油防水性) 在聚合物体系中用作乳化剂、脱模剂、防雾剂、防静电剂; 在电子行业作清洗剂、助焊剂、氧化抑制剂; 在金属制备中作润滑剂、漂洗添加剂、腐蚀抑制剂;
在农业材料上作杀菌剂、防雾剂;
3.2 限制指令的内容
限制PFOS类产品的使用和市场投放。不得销售以PFOS为构 成物质或要素的、浓度或质量等于或超过0.005%的物质。 限制在成品和半成品中使用PFOS。不得销售含有PFOS浓度 或质量等于或超过0.1%(1000ppm)的成品、半成品及零件。 限制范围包括有意添加PFOS的所有产品,包括用于特定的零 部件中及产品的涂层表面,其中,纺织品及涂层材料限量为 1μg/m2。但限制仅针对新产品,对于已经使用中的以及二手 市场上的产品不限制。 对指令进行评估。为逐步淘汰PFOS的使用,当有新情况或 安全的替代产品出现时,应对指令中的限制范围进行评估。
PFOS和PFOA概念

PFOS和PFOA概念全氟辛烷磺酰基化合物(PFOS)和全氟辛酸(PFOA)是重要的全氟化表面活性剂,具有疏水疏油的特性,广泛应用于工业用品和消费产品,包括防火薄膜、地板上光剂、香波,同时在地毯、制革、造纸和纺织等领域作为表面保护材料。
PFOS是全氟有机化合物家族中的代表性化合物之一,也是含氟系列产品经过化学或 生物降解的最终产物,以阴离子形式存在于盐、衍生体和聚合体中。
PFOS性质稳定,不易降解,目前已成为一种全球性的新型环境污染物。
经调查发现,全球生态系统各类环境介质、野生动物、职业性暴露人群和非职业性暴露人群体内均普 遍存在PFOS污染。
PFOA[CF3(CF2)7COOH]不仅代表全氟辛酸本身,还代表其主要的盐类,为一种人工合成的化学品,具有很高的化学稳定性和热稳定性。
因具有存在地域广泛、分布介质多样、疏水疏脂、易与血浆蛋白结合并在高等动物体内积聚等特性,而成为当前倍受关注的持久性有机污染物之一。
PFOS和PFOA被认为是持久性有机污染物,在生物体内存在蓄积性和蓄积效应,且不易降解,半衰期很长。
实验室研究表明,这类物质在一定的剂量下引起生物体体重降低、肝组织增重、肺泡壁变厚、线粒体受损、基因诱导、幼体死亡率增加以及容易感染疾病致死等不良生物学效应。
PFOS/PFOA是目前世界上发现的最难降解的有机污染物之一,具有持久性、生物累积性、远距离环境迁移的可能性,对人类健康和生存环境造成影响。
PFOS/PFOA具有遗传毒性,雄性生殖毒性,神经毒性,干扰甲状腺功能,肝脏毒性,发育毒性和内分泌干扰作用等多种毒性,因此PFOS和PFOA被认为是一类具有全身多脏器毒性的持久性有机污染物。
PFOA是什么?PFOA全氟辛酸铵(Perfluorooctanoic Acid 缩写为PFOA),PFOA 是全氟辛酸铵的简称。
PFOA代表全氟辛酸及其含铵的主盐,或称为“C8”,为一种人工合成的化学品,通常是用于生产高效能氟聚合物时所不可或缺的加工助剂。
全氟辛烷磺酸基化合物对小鼠肾脏的毒性研究

全氟辛烷磺酸基化合物对小鼠肾脏的毒性研究全氟辛烷磺酸基化合物(PFOS)是一类常见的全氟有机化合物,广泛存在于环境中。
虽然PFOS具有优异的化学稳定性和表面活性,但其对生物体的毒性效应可能会对人类健康造成严重威胁。
本文通过对小鼠肾脏的毒性研究,探讨了PFOS对肾脏的潜在毒性效应。
研究采用了小鼠作为实验动物,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
实验组小鼠被注射了一定剂量的PFOS,而对照组则接受了相同的实验条件,但未注射PFOS。
实验组注射PFOS的剂量根据前期的相关研究进行了调整,以使其接近于PFOS在实际人体暴露中的浓度。
研究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实验组小鼠的肾脏出现了一系列的异常变化。
实验组小鼠的肾脏质量明显降低,说明PFOS的暴露可能会导致肾脏组织的丧失。
实验组小鼠的肾脏组织形态结构发生了明显的改变,包括肾小球的萎缩、肾小管的扭曲和肾间质的纤维化等。
这些改变进一步表明PFOS可能对肾脏组织产生细胞毒性和组织破坏。
进一步研究发现,PFOS引起的肾脏损伤可能与炎症反应和氧化应激有关。
实验组小鼠的肾脏组织中发现了炎症细胞的浸润和氧化应激标志物的增加,说明PFOS可能通过诱导炎症反应和氧化应激来引起肾脏损伤。
研究还发现,PFOS暴露可能引起肾脏功能的异常。
实验组小鼠的尿液中发现了肾脏功能指标的异常变化,包括尿素氮和肌酐的升高,说明PFOS可能对肾脏的排泄功能产生不良影响。
该研究揭示了PFOS对小鼠肾脏的毒性效应。
PFOS的暴露可能导致肾脏组织形态结构的改变、炎症反应和氧化应激的产生,进而导致肾脏功能的异常。
应该加强对PFOS的监测和控制,减少人们对PFOS的暴露,以避免其对人类健康的不良影响。
pfoa pfos 标准

pfoa pfos标准
PFOA和PFOS都是全氟化合物,是一类人工合成的有机化合物,被广泛应用于制造防水、防油和防污等产品。
PFOA的化学名称为全氟辛酸铵,而PFOS的化学名称为全氟辛烷磺酰基化合物。
针对这两种化合物,全球范围内已经
出台了多个标准和禁令。
例如,欧盟在2006年发布了禁令,禁止在商品中使用PFOA,且规定了PFOA在饮用水中的最大浓度为0.00002毫克/升。
而对于PFOS,欧盟将其列为“持久性有机污染物”,并禁止使用。
此外,中国也实施了《饮用水卫生标准》,规定了PFOS和PFOA在饮用水中的安全标准,分别为0.00002毫克/升和0.0004毫克/升。
这些标准和禁令的出台,主要是因为PFOA和PFOS对环
境和人体健康存在潜在的危害。
因此,各国都在加强对其的
监管和管理,以保护环境和公众健康。
PFOS的简介

PFOS(全氟辛烷磺酸)简介偶氮染料禁令之后,近日欧盟议会又通过了一项PFOS(全氟辛烷磺酰基化合物)禁令。
该禁令规定,欧盟市场上销售的制成品中PFOS的含量不能超过总质量的0.005%,这标志着欧盟正式全面禁止PFOS在商品中的使用。
据介绍,PFOS是目前最难降解的有机污染物之一,它具有疏水疏油的特性,用途广泛。
PFOS可以通过呼吸和食用被生物体摄取,其大部分与血浆蛋白结合存在于血液中,其余则蓄积在动物的肝脏组织和肌肉组织中。
动物实验表明,每公斤动物体重有2毫克的PFOS含量就可导致死亡。
据德国媒体报道,10月24日,欧盟议会正式通过决议,规定欧盟市场上制成品中全氟辛烷磺酰基化合物(PFOS)的含量不能超过质量的0.005%,这标志着欧盟正式全面禁止PFOS在商品中的使用,该禁令的过渡期为18个月。
作为20世纪最重要的化工产品之一,氟化有机物在工业生产和生活消费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
全氟辛烷磺酸盐(PFOS)同时具备疏油、疏水等特性,被广泛用于生产纺织品、皮革制品、家具和地毯等表面防污处理剂;由于其化学性质非常稳定,被作为中间体用于生产涂料、泡沫灭火剂、地板上光剂、农药和灭白蚁药剂等。
此外,还被使用于油漆添加剂、粘合剂、医药产品、阻燃剂、石油及矿业产品、杀虫剂等,包括与人们生活接触密切的纸制食品包装材料和不粘锅等近千种产品。
一、 PFOS介绍PFOS代表全氟辛烷磺酸盐(perfluorooctane sulphonate)的英文缩写,它由全氟化酸性硫酸基酸中完全氟化的阴离子组成。
术语Perfluorinated 常常用于描述物质中碳原子里所有氢离子都被转变成氟。
目前,PFOS已成为全氟化酸性硫酸基酸(perfluorooctane sulphonic acid)各种类型派生物及含有这些派生物的聚合体的代名词。
当PFOS被外界所发现时,是以经过降解的PFOS形态存在的。
那些可分解成PFOS的物质则被称作PFOS有关物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UNEP/POPS/POPRC.1/10
第POPRC-1/7号决定:全氟辛烷磺酸
持久性有机污染物审查委员会,
审查了 作为《关于持久性有机污染物的斯德哥尔摩公约》缔约方的瑞典提交的、关于把全氟辛烷磺酸以及96种潜在的全氟辛烷磺酸前体物质列入《公约》的附件A的提案,并对之适用了《公约》附件D中具体规定的筛选标准,
注意到 没有为全氟辛烷磺酸的阴离子设置任何化学文摘社编号、而且此种化合物在环境中并非以一种阴离子形式出现,而在相关提案中所列出的全氟辛烷磺酸及其各种盐类则已有化学品文摘社编号如下:
(a)酸 1763-23-1
(b)钾+盐 2795-39-3
(c)锂盐 29457-72-5
(d)NH4+盐 29081-56-9
(e)二乙醇胺盐 70225-14-8
1.决定 依照《公约》第8条第4(a)款,认定根据列于本决定的附件中的评估结果,全氟辛烷磺酸已达到相关的筛选标准;
2.还决定 依照《公约》第8条第6款、以及斯德哥尔摩公约缔约方大会第SC-1/7号决定的第29段,设立一个特设工作组,负责进一步对此项提案进行审查,并依照《公约》附件E编制一份相应的风险简介草案;
3.进一步决定 在着手编制上述风险简介草案过程中,亦应处理有关把潜在的全氟辛烷磺酸前体物质一并列入的各项相关议题;
4.依照《公约》第8条第4(a)款,邀请各缔约方和观察员于2006年1月27日之前向秘书处提交附件E中具体规定的资料。
第POPRC-1/7号决定的附件
采用附件D所列标准评估全氟辛烷磺酸
A. 背景情况
1.用于编制此项评估报告的主要资料来源为列于该文件UNEP/POPS/POPRC.1/9中的、由瑞典提交的相关提案。
2.其他科学资料则源自那些由公认的权威机构编制的审查鉴定报告、以及经过同行审查的科学论文。
B. 评估
3.已按照附件D中对所涉化学品进行鉴别(第1(a)段)以及筛选标准(第
1
UNEP/POPS/POPRC.1/10
2 1(b)–(e)段)中所列各项相关要求对此项提案进行了如下评估:
(a) 化学品的鉴别:
(一) 提案中提供了论述此种酸性物质及某些盐类的充足资料;
(二) 提案中提供了钾盐的化学结构;
对全氟辛烷磺酸作了明确的化学鉴别。
提案内容涵盖全氟辛烷磺酸、
所涉酸性物质及各种盐类物质;
(b) 持久性:
(一) 所进行的各种降解测试(水解、光解和生物降解)结果均未表
明全氟辛烷磺酸可在水或土壤系统中发生任何降解(注释1);
(二) 监测数据证实全氟辛烷磺酸在不同环境组分中具有持久性(注
释2);
现已有充足的证据表明,全氟辛烷磺酸已达到关于持久性的筛选标准;
(c) 生物蓄积性:
(一) 全氟辛烷磺酸的生物蓄积系数值要比相关筛选标准中所规定的
系数值为低(在稳定的状态下约为240-1,300;利用动力学估
算办法,则可达2,796) (注释1)。
全氟辛烷磺酸是一种表面
活性物质,因此不宜对之进行辛烷与水的分离系数测定(注释
2)。
生物蓄积系数值对于这一物质的生物蓄积性而言并不是良
好的预测参数,因为经论证,食物摄取是此种物质进入水系生
物体的通常路径(注释3)。
生物蓄积性与亲脂性程度无关,而
且所涉蓄积作用并不主要发生在脂肪组织上;
(二) 对水生和陆界脊椎动物进行的毒理动力学研究结果表明,其去
除率极低(注释1和4)。
此外还有资料表明全氟辛烷磺酸亦会
对哺乳动物的生长产生低度影响(在对两代大鼠进行的研究中
发现,所涉无观测逆效应等级值为每日/0.1毫克/公斤体重;
注释1);
(三) 监测数据证实,全氟辛烷磺酸在陆界和海洋哺乳动物中具有生
物蓄积能力和生物放大能力(注释4);
现已有足够的证据表明,全氟辛烷磺酸已达到关于生物蓄积性的筛选
标准;
(d) 长距离环境迁移潜力:
(一)和(二) 广泛的监测数据、包括在远离已知污染源的场址收集到的
数据表明,此种化学品具有长距离环境迁移潜力(注释1);
UNEP/POPS/POPRC.1/10
(三)其在空气中的估计半衰期约为114天(注释4);
现已有足够的证据表明,全氟辛烷磺酸已达到关于长距离环境迁移潜
力的筛选标准;
(e) 有害影响:
(一)未提供此方面的任何证据;
(二)经论证,全氟辛烷磺酸可对哺乳动物的生长产生低度有害影响。
此外,它还对水生生物具有毒性(注释4);
现已有足够的证据表明全氟辛烷磺酸已达到关于有害影响标准。
C. 结论
4.审查委员会最后认定,全氟辛烷磺酸已完全达到附件D中具体规定的筛选标准。
参考文献注释:
1. 《针对现有各种化学品开展合作的情况-对全氟辛烷磺酸及其各种盐类进行的危害评估结果》,经合组织,巴黎,2002年。
2. 文件UNEP/POPS/POPRC.1/9。
3. Kannan, K., Tao L., Sinclair, E., Patsva, S.D., Jude, D.J., Giesly, J.P 合著的论文:《环境污染毒理学档案》,48(4),第559-566页,2005年。
4. 《环境风险评估:全氟辛烷磺酸(PFOS)》。
联合王国环境事务厅,联合王国,伦敦,2004年。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