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自清介绍ppt课件

合集下载

(2024年)朱自清《背影》(公开课)PPT教学课件

(2024年)朱自清《背影》(公开课)PPT教学课件
朱自清《背影》(公开 课)PPT教学课件
2024/3/26
1
contents
目录
• 作品背景与作者简介 • 文本解读与赏析 • 写作技巧探讨 • 主题思想阐释与价值观传递 • 知识拓展与延伸阅读建议 • 互动环节与课堂总结
2024/3/26
2
01
作品背景与作者简介
2024/3/26
3
朱自清生平及文学成就
通过父子之间的情感交流,文章呼吁 人们在追求现代生活的同时,不要忽 视家庭的重要性和亲情的珍贵。
18
05
知识拓展与延伸阅读建议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2024/3/26
19
朱自清其他经典作品推荐
《荷塘月色》
描写清华园中荷塘月色的美景, 展现作者细腻的情感和独特的审
美视角。
《匆匆》
感叹时间流逝的无奈和人生的短 暂,表达作者对生命意义的思考。
本节课通过分析《背影》一文的情感 表达和写作手法,帮助学生深入理解 了文章内涵。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引导学生思考、 感悟,达到了预期的教学效果。
2024/3/26
通过课堂互动和讨论,学生积极参与, 展现了较高的学习热情和思维能力。
25
下节课预告及准备事项
下节课将继续探讨朱自清的其他 经典作品,要求学生提前预习相
04
4
《背影》创作背景
2024/3/26
1925年,朱自清离开南京前往北京,与父亲在浦口火车站分别 时,父亲为他买橘子而攀越月台的情景深深触动了他。
几年后,朱自清收到父亲的来信,信中提到“我身体平安,惟 膀子疼痛厉害,举箸提笔,诸多不便,大约大去之期不远矣。” 他回忆起父亲对自己的关爱和付出,有感而发创作了《背影》。

朱自清PPT教学课件

朱自清PPT教学课件

西部内陆地区,高原、山 地较多,气候干燥,人口 较少,草原广阔
7、东亚各国的文化交流
• 东亚是胜界文化发源地之一,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 程中,东亚各国都
• 形成了自己的语言文字。各国之间的文化交流历 史悠久。
• 远在中国唐朝,日本曾多次派遣使者和留学生到中 国学习科学、文化、艺术,中国也曾派遣使者东渡 日本,传播建筑和绘画艺术,以及医学和宗教。唐 朝高僧鉴真渡海到日本,就是其中的一例。
• (2)地势西高东低
• 东亚的西部内陆多高原和山地,东部沿海多平原、 丘陵。地势西高东低,许多大河从西往东注入太平 洋。
• (3)多高原与山地丘陵,平原少
• 东部的半岛和岛屿上多山地和丘陵,平原面积狭小, 河流短促。
东 亚 的 地 形
沿40 篘 纬线剖面
3、季风气候显著
• (1)东亚的气候类型及分布
1946年回到清华,胃病更加恶化,他抱病完 成了《论雅俗共赏》、《语文影响及其它》等著 述。1947年,他为北平当局任意捕人发表抗议书, 又在反饥饿反内战的宣言上签名。1948年6月, 他签名抗议美国扶日,并拒绝领取美援面粉,在 严重的营养不良之下,拖了十几年的病体再也经 受不住煎熬,1948年8月 6日,胃病复发,8月12 日于北平病逝。
1932年9月,任清华大学中文系主任, 从这时起,朱自清把大部分精力花在中国古 典诗歌的教学与研究上,同时写作了不少杂 文、书评,并陆续仍有散文集出版。
抗战期间,由于昆明物价飞涨,家庭人 口多,花费大,入不敷出,生活极为困苦, 朱自清得了胃病,在这种艰苦的条件下,他 仍日以继夜工作,进入了高产创作时期,先 后有《伦敦杂记》、《新诗杂话》、《诗言 志辨》、《经典常谈》等著作问世。
3 找出文中出现的每个人物及 他们生活的时代的特点。

朱自清介绍 PPT课件

朱自清介绍 PPT课件
学习文学而懒于记诵是不成的,特别是诗。一 个高中文科的学生,与其囫囵吞枣或走马观花地 读十部诗集,不如仔仔细细地背诵三百首诗
余光中批评朱自清“好用 女性意象”,“这样的女性 意象实在不高明,往往还有 反作用,会引起庸俗的联 想。”
旅美学人夏志清则认为 《荷塘月色》这些文字 “‘美’得化不开……读了 实在令人肉麻”
1932年9月任清华大学中文系主 任
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随校南迁 至昆明,任西南联大教授
1946年由昆明返回北京,任清华 大学中文系主任
我上要会生活抨击黑暗现实 为主要内容
主要描写个人和家庭生活, 表现父子、夫妻、朋友间的人 伦之情
以写自然景物为主的一组借 景抒情的小品
一句《匆匆》唤 醒迷惘的心灵;一抹 《背影》留下感人的 亲情。荷塘月色下他 静静吟唱;黑暗强权 前他慷慨激昂。
他是朱自清,是 大写的人,以他傲然 的独特姿态在历史长 河中熠熠生辉。
李广田说他具有“最完整的人 格”,他“既像一个良师,又 像一个知友,既像一个父亲, 又像一个兄长”
从此我不再仰脸看青天,不再低头看白水,只 谨慎着我双双的脚步,我要一步一步踏在泥土上, 打上深深的脚印!
不必难过,好在天无绝人之路
燕子去了,有再来的时候;杨柳枯了,有再青的 时候;桃花谢了,有再开的时候。但是,聪明的, 你告诉我,我们的日子为什么一去不复返呢?
朱自清,原名自华, 字佩弦,号秋实 (1898---1948)。原籍 浙江绍兴。因三代人定 居扬州,又毕业于当时 设在扬州的江苏第八中 学高中,且在扬州做过 教师,故自称“扬州 人”。他是现代著名的 作家和学者。
朱自清1925年8月到清华大学任 教
1931年留学美国,漫游欧洲,回 国后写成《欧游杂记》

朱自清文学小说作家名人人物介绍PPT

朱自清文学小说作家名人人物介绍PPT
投了一百块,菜心抬起头,男人疑惑,这人怎么有点眼熟?……对了,这不是上次捡到他皮夹的 人么。
男人微微惊讶 “你是乞丐?” 话说出口,觉得自己有点不礼貌 “抱歉,我没有别的意思” 菜心拿起他给的一百块放进口袋,并无任何不快 男人看着菜心干净的面容和整洁的打扮,蹲下和他至同一高度 “你是有什么困难?” 当然有,菜心点头 “我要睡觉的地方,这里睡不好” 男人继续问 “你的家人呢?” “嗯……我一个人,从很远很远的地方……” 大概是外国人,男人想。 确实很遥远,远到不在地球范围内。 孤身一人背井离乡肯定有很大的苦衷,男人知道自己不方便询问太多 “你需要找工作么?我可以帮忙” 听完这话,菜心不乐意了,为啥地球人都要给他找工作,他现在工作可好了 “不需要” 男人决定好事做到底 “那你有什么需要的么?” 菜心连日来上网的成果没有白费,他说出了最实际最迫切的答案 “我需要求包养” 对,包吃包住包睡。 “求包养?” 男人缓慢的消化这个词……难道是标准小白脸?千里迢迢从那么远的地方跑来这儿当小白脸,菜心在男人心里的形象一下子大打折 扣。 “你之前是被包养的?” 菜心摇头 “现在才开始的” 他累了,老是在外面受风吹雨打,真想好好睡个觉,至少能躺着睡。 “年轻人有手有脚,做啥不行,不要求包养了”

朱自清简介课件

朱自清简介课件

自然美
诗中通过对春天万物复苏、生机 盎然的描绘,展现了自然之美。
人生哲理
诗中通过春天的象征,表达了作 者对生命、希望和未来的思考, 引导读者思考人生的意义和价值 。
《匆匆》里时间观念与人生思考
时间观念
诗中通过对时间流逝的描绘,强调了 时间的宝贵和无情,提醒人们珍惜时 间。
人生思考
诗中通过对时间流逝的无奈和感慨, 表达了作者对人生的思考和探索,引 导读者思考人生的意义和价值。
其他代表性诗歌作品选读
《背影》
通过对父爱的描绘,表达了作者对亲情的思考和感悟,引导读者 思考家庭与情感的重要性。
《荷塘月色》
通过对荷塘月色的描绘,展现了自然之美,同时表达了作者对人生 的思考和感悟,引导读者感受生活的美好。
《旅行记》
通过对旅行的描绘,表达了作者对人生的探索和思考,引导读者开 阔视野、丰富人生经历。
朱自清简介课件
汇报人: 日期:
目录
• 朱自清生平介绍 • 朱自清散文作品欣赏 • 朱自清诗歌鉴赏与解读 • 朱自清在文学史上的地位和影
响 • 知识拓展:相关领域文化传承 • 课堂互动环节
01
朱自清生平介绍
早年经历与教育背景
家庭背景
朱自清出生在一个书香门第,从 小受到良好的家庭教育。
求学经历
朱自清曾在多个学校求学,包括扬 州省立第八中学、南京金陵大学等 ,后赴英国留学,攻读文学和语言 学。
背影创作背景
朱自清在火车站送别父亲 时,观察到父亲蹒跚的背 影,深受触动,写下此篇 。
背影中亲情描写
通过对父亲背影的细致描 绘,展现了父爱的伟大和 深沉,以及作者对父亲的 怀念和感激之情。
背影的感悟
让我们认识到亲情的珍贵 和无私,以及我们应该珍 惜和感恩父母的养育之恩 。

《春》朱自清ppt课件完美版

《春》朱自清ppt课件完美版
2023-12-23
《春》朱自清ppt课件完美版
汇报人:可编辑
contents
目录
• 朱自清简介 • 《春》的创作背景 • 《春》的内容解析 • 《春》的艺术特色 • 《春》的鉴赏与评价 • 朱自清其他作品欣赏
01
朱自清简介
朱自清的生平
1898年出生于江苏东海县 ,幼年随父母迁居扬州。
1925年任清华大学教授, 开始在文学创作上崭露头
生动的比喻和拟人
在《春》中,朱自清运用了大量的比喻和拟人手法,使得描绘的景物更加生动形象。比如 将春风比作母亲的手,形象地表现了春风的温暖和柔和。
丰富的感官描写
朱自清在《春》中充分调动了读者的感官体验,通过视觉、听觉、嗅觉、味觉、触觉等多 方面的描写,让读者更加深入地感受到春天的美好。
《春》的语言特点
03
《春》的内容解析
《春》的主题思想
01
生命与希望
朱自清的《春》通过描绘春天的景象,表达了对生命与希望的赞美。春
天是新生的季节,万物复苏,生机勃勃,这使得作者对生命充满了敬畏
和希望。
02
自然与人
朱自清在《春》中,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细腻描绘,展现了人与自然的和
谐关系。他强调了人类应该尊重自然、保护自然,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思
《背影》
深情回忆父亲的背影
这篇散文以回忆的方式,深情地描述了父亲的背影,通过细节描写,展现了父亲对儿子的关爱和牵挂,以及儿子对父亲的思 念和感激。
《绿》
01
赞美自然的绿色之美
02
这篇散文以赞美的方式,描绘了 大自然的绿色之美,通过描写各 种绿色的植物和景色,表达了作 者对自然的热爱和敬畏。
THANKS
影响深远

朱自清ppt课件

朱自清ppt课件
朱自清在现代文学史上占据着重要的地位。他的文学作品和思想对于现代文学的 发展和进步起到了重要的作用,被视为中国现代文学的奠基人之一。
朱自清的作品不仅在文学创作上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同时也反映了当时社会的 现实和人民的生活,具有深刻的思想内涵。他的作品对于推动中国现代文学的发 展和进步起到了重要的作用,被视为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杰出代表之一。
后人对朱自清的评价
后人对朱自清的评价非常高,认为他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 最杰出的文学家之一。他的作品被广泛传播和阅读,对于 后来的文学创作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朱自清的人格魅力也得到了后人的高度评价。他是一个正 直、善良、有担当的人,他的品格和为人处世的态度也深 深地影响了后来的读者和文学创作者。
朱自清在现代文学史上的地位
朱自清善于通过人物的心理活动来刻画人物性格和命运,使人物形 象更加鲜明和生动。
强烈的批判意识
朱自清的小说常常涉及到社会问题和道德伦理,通过批判和反思来 引导读者思考和反省。
朱自清的小说代表作
《背影》
以作者的父亲为主题,通过对父亲形象的刻画和对父爱的感悟,表 达了作者对亲情的深深怀念和感激。
《荷塘月色》
THANKS 感谢观看
的各个方面。
情感表达
朱自清善于通过小说中的人物内 心世界的揭示,表达丰富的情感
和思想,使读者产生共鸣。
语言优美
朱自清的语言优美流畅,用词精 准,富有诗意,给人以美的享受

朱自清的小说风格
独特的叙事方式
朱自清的小说采用第一人称或第三人称叙述方式,通过不同角度 和层次展开情节,使故事更加丰富和立体。
细腻的心理描写
以作者在清华园荷塘边散步时的所见所感为主题,通过对荷塘景色 的描绘和对人生哲理的感悟,展现了作者内心的世界和对人生的思 考。

初中班会 读书分享读书交流会-朱自清知名作家个人生平介绍 课件 (19张PPT)

初中班会 读书分享读书交流会-朱自清知名作家个人生平介绍 课件 (19张PPT)

MAIN WORKS
写作手法
朱自清在散文中也常常使用拟人的修辞手法,把“静”的景物写活 了,例如:《春》写“小草偷偷地从土里钻出来了”。一个“钻’ 字,就表现出了春草冲破土层的挤劲,再加上“偷偷地”修饰,状其
不知不觉出现,生动地表现了春草1的活力,把春给写活了。在《松堂
游记》写道:“好了,月亮上来了,却又让云遮去了一半,老远的躲 在树缝里,像个乡下姑娘,羞答答的”。从前人说:“千呼万唤始出 来,犹抱琵琶半遮面”。作者采用拟人化的手法描写姗姗来迟而又被 云半遮的月亮,喻为害羞的乡下姑娘。让人感觉情趣无穷。
朱自清
知名作家个人生平介绍
PPT TEMPLATE OF LITERATURE NOVEL READING SHARING MEETING
演讲人:XXX
汇报时间:20XX.XX
目录
01
作家简介
AUTHOR PROFILE
02 主要作品 MAIN WORKS
03
创作特点
CREATIVE FEATURES
AUTHOR PROFILE
出生
人物经历
AUTHOR PROFILE
人物经历
人物经历
1940年,朱自清在成都目睹饥民哄抢米仓,愤然 写下《论吃饭》一文,犀利地指责当权者无视人 民温饱,支持人们为维护自己的天赋人权而斗争。 1945年抗战胜利后,国民党政府发动内战,镇压 民主运动。特别是1946年7月,朱自清的好友李 公朴、闻一多的先后遇害,都使他震动和悲愤。 于是他出席成都各界举行的李、闻惨案追悼大会, 并报告闻一多生平事迹。
03 创作特点
AUTHOR
PROFILE
CREATIVE FEATURES
散文
朱自清散文的主题主要表现在五个方面,其一,言志表意;其二,览胜记游;其三, 书怀抒情;其四,感悟觉世;其五,指摘时弊。 首先,言志表意散文。言志表意类散文在朱自清散文创作中占有比较重要的地位, 这类散文反映了他的人生哲学和价值选择。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7
朱自清时任清华大学中文系教授,于 1931年利用学术休假,在英国伦敦皇家学院 和伦敦大学注册旁听。据《朱自清日记》记 述,他有两次夜梦清华未能继续聘他为教授, 理由是他在外国文学上的学养上尚有不足; 梦醒,全身冷汗,深感不发聘书颇有道理, 于是他更加努力利用在伦敦的一切便利条件, 来提高自己。
8
1932年9月任清华大学中文系主 任
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随校南迁 至昆明,任西南联大教授
1946年由昆明返回北京,任清华 大学中文系主任
2
我上要打一上朱步深步深自踏的在 脚清泥印土
3
叙事性 抒情性 以写社会生活抨击黑暗现实 为主要内容 主要描写个人和家庭生活, 表现父子、夫妻、朋友间的人 伦之情 以写自然景物为主的一组借 景抒情的小品
叶圣陶认为朱自清是“尽职 的胜任的国文教师和文学教 师”,是“不断求知不惮请教 的”“待人接物极诚恳”
李广田说他具有“最完整的人 格”,他“既像一个良师,又 像一个知友,既像一个父亲, 又像一个兄长”
9
从此我不再仰脸看青天,不再低头看白水,只 谨慎着我双双的脚步,我要一步一步踏在泥土上, 打上深深的脚印!
4
朱自清的散文素 朴缜密、清隽沉郁, 以语言洗炼,文笔清 丽著称,极富有真情 实感。
他性格中一部分 的敏锐善感和另一部 分的平正理性,造成 其散文风格的多样性
5
6
1948年6月18日,朱自清身患重病,仍签名 《抗议美国扶日政策并拒绝领取美援面粉宣言》, 并嘱告家人不买配售面粉。
吴晗曾回忆:“这时候,他的胃病已经很 沉重了,只能吃很少的东西,多一点就要吐。面 庞消瘦,说话声音低沉。他有大大小小七个孩子, 日子比谁过得都困难。但是他一看了稿子,毫不 迟疑,立刻签了名。他向来写字是规规矩矩的, 这次,他还是用颤动的手,一笔不苟地签上他的 名字。”
旅美学人夏志清则认为 《荷塘月色》这些文字 “‘美’得化不开……读了 实在令人肉麻”
11Βιβλιοθήκη 一句《匆匆》唤 醒迷惘的心灵;一抹 《背影》留下感人的 亲情。荷塘月色下他 静静吟唱;黑暗强权 前他慷慨激昂。
他是朱自清,是 大写的人,以他傲然 的独特姿态在历史长 河中熠熠生辉。
12
13
不必难过,好在天无绝人之路
燕子去了,有再来的时候;杨柳枯了,有再青的 时候;桃花谢了,有再开的时候。但是,聪明的, 你告诉我,我们的日子为什么一去不复返呢?
学习文学而懒于记诵是不成的,特别是诗。一 个高中文科的学生,与其囫囵吞枣或走马观花地 读十部诗集,不如仔仔细细地背诵三百首诗 10
余光中批评朱自清“好用 女性意象”,“这样的女性 意象实在不高明,往往还有 反作用,会引起庸俗的联 想。”
朱自清,原名自华, 字佩弦,号秋实 (1898---1948)。原籍 浙江绍兴。因三代人定 居扬州,又毕业于当时 设在扬州的江苏第八中 学高中,且在扬州做过 教师,故自称“扬州 人”。他是现代著名的 作家和学者。
1
朱自清1925年8月到清华大学任 教
1931年留学美国,漫游欧洲,回 国后写成《欧游杂记》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