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百科知识——我国文学著作之最
中国文学知识中的第一汇总(常考)

中国文学知识中的第一汇总(常考)1、《诗经》——中国第一部诗歌总集。
2、《山海经》——中国第一部神话集。
3、《离骚》——中国第一首长篇抒情诗。
《离骚》是中国战国时期诗人屈原创作的诗篇,是中国古代最长的抒情诗。
此诗以诗人自述身世、遭遇、心志为中心。
4、《春秋》——中国第一部编年体史书。
《春秋》是中国第一部编年体史书,共三十五卷,是儒家经典之一且为十三经中篇幅最长的,在四库全书中列为经部。
记述范围从公元前722(鲁隐公元年)至公元前479年(鲁哀公十六年)。
5、《史记》——中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
《史记》最初称为《太史公》或《太史公记》、《太史记》,是西汉史学家司马迁撰写的纪传体史书,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纪传体通史,记载了上至上古传说中的黄帝时代,下至汉武帝太初四年间共3000多年的历史。
6、《汉书》——中国第一部断代体史书。
“二十四史”之一。
由东汉史学家班固编撰,前后历时二十余年,于建初年中基本修成,后唐朝颜师古为之释注。
《汉书》是继《史记》之后中国古代又一部重要史书,与《史记》、《后汉书》、《三国志》并称为“前四史”。
人物篇1.中国历史上第一位伟大的爱国诗人,中国浪漫主义文学的奠基人,亦称“中华诗祖”、“辞赋之祖”:屈原——屈原《渔父》节选2.第一位著名女词人,亦称“一代词宗”:李清照——李清照《一剪梅》3.第一位田园诗人:陶渊明——陶渊明4.第一个用“豪放”评词的诗人:苏轼5. 新中国第一位获得“人民艺术家”称号的作家:老舍6.第一位开拓“童话园地”的作家是:叶圣陶——叶圣陶《没有秋虫的地方》7.我国第一位儿童作家:冰心8.我国第一位诺贝尔文学奖得主:莫言世界上的事情,最忌讳的就是个十全十美,你看那天上的月亮,一旦圆满了,马上就要亏厌;树上的果子,一旦熟透了,马上就要坠落。
凡事总要稍留欠缺,才能持恒。
文学著作第一:中国第一部诗歌总集--《诗经》中国第一首长篇抒情诗--《离骚》中国第一首长篇叙事诗--《孔雀东南飞》(357句,1785字)中国第一部神话集--《山海经》中国第一部文言志怪神话小说集--《搜神记》中国第一部小说总集--《太平广记》中国第一部笔记体小学集--《世说新语》中国第一部长篇章回小说--《三国演义》中国第一部推理小说--《包公案》中国第一部世情小说--《金瓶梅》中国第一部散文集--《尚书》中国第一部日记体游记--《徐霞客游记》中国第一部笑话集--《笑林》中国第一幅长画卷--《长江万里图》中国第一幅风俗画--《清明上河图》中国第一部语录体著作--《论语》中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史记》中国第一部国别体史书--《国语》中国第一部断代体史书--《汉书》中国第一部哲学著作--《周易》中国第一部地理书--《禹贡》中国第一部地理学专著--《水经注》中国第一部农业百科全书--《齐民要术》中国第一部综合农学专著--《农政全书》中国第一部农业生产技术论著--《天工开物》中国第一部字典--《说文解字》中国第一部词典--《尔雅》中国第一部编年体史书--《春秋》中国古代最大的一部诗歌集--《全唐诗》中国第一部有关音乐的书--《汉乐府》中国第一部药物学巨著--《本草纲目》中国第一部建筑学书--《营造法式》中国第一部营养学书--《钦善正要》中国第一部文选--《昭明文选》中国第一部机械工程书--《新制诸器图论》中国第一部方言词典是《方言》中国第一部兵书:《孙子兵法》中国第一部记录谋臣策士门客言行的专集:国策战国策中国第一部专记个人言行的历史散文:《晏子春秋》中国第一部文学批评专著:《典论•论文》(曹丕)中国第一部大百科全书是:《永乐大典》中国第一部文学理论和评论专著:南北朝梁人刘勰的《文心雕龙》中国第一部诗歌理论和评论专著:南北朝梁人钟嵘的《诗品》中国第一部科普作品,以笔记体写成的综合性学术著作:北宋的沈括的《梦溪笔谈》中国第一部长篇讽刺小说:《儒林外史》中国第一部介绍进化论的译作:严复译的赫胥黎的《天演论》中国第一部个人创作的文言短篇小说集:《聊斋志异》中国新文学史上第一篇短篇小说是:《狂人日记》中国第一部浪漫主义神话小说:《西游记》中国第一篇报告文学作品是:(夏衍)《包身工》我国第一部编年体史书——《春秋》春秋·孔子我国第一部记事详备的编年体史书——《左传》春秋·左丘明我国第一部国别体史书——《国语》我国第一部纪传体史书——《史记》我国第一部语录体儒家经典散文作品——《论语》我国第一部军事著作——《孙子兵法》我国第一部专门记录一个人言行的历史散文——《晏子春秋》我国第一部纪传体断代史——《汉书》我国第一部文学理论和评论专著——刘勰的《文心雕龙》我国第一部诗歌理论和评论专著——钟嵘的《诗品》我国第一部科普作品——沈括的《梦溪笔谈》我国第一部水文地理专著——《水经注》我国第一部日记体游记——徐宏祖的《徐霞客游记》我国第一部浪漫主义神话小说——吴承恩的《西游记》我国第一部长篇讽刺小说——吴敬梓的《儒林外史》我国第一部个人创作文言短篇小说集——蒲松龄的《聊斋志异》我国第一部中篇小说——鲁迅的《阿Q正传》我国第一部杂文集——鲁迅的《坟》我国第一部白话短篇小说集——鲁迅的《呐喊》我国第一部散文诗集——鲁迅的《野草》我国第一首长篇抒情诗——《离骚》我国第一首长篇叙事诗——《孔雀东南飞》我国第一首以信天游的形式写成的民歌体叙事长诗——李季的《王贵与李香香》我国第一篇白话短篇小说——鲁迅的《狂人日记》我国第一篇报告文学作品——夏衍的《包身工》我国第一个新文学社团——文学研究会我国第一位史学家、文学家——司马迁我国第一位伟大的爱国主义诗人——屈原我国第一位女诗人——蔡文姬我国第一位田园诗人——陶渊明我国第一位著名女词人——李清照我国新文学史上第一位伟大诗人——郭沫若我国第一位儿童作家——冰心我国第一个开拓童话园地的作家——叶圣陶我国第一位获得“人民艺术家”称号的作家——老舍。
小学语文常见百科知识大全

• 主要古代诗词流派:雅正派(宋代词人:姜夔、史达祖、吴文英) 边塞诗派 (唐代诗人:高适、岑参、李颀) 田园诗派(东晋陶渊明,唐代王维、孟浩 然) 桐城派(清代散文流派,康熙时由方苞开创) 闲逸派(宋:僧仲殊、 朱敦儒、黄裳、周紫芝) 豪放派(宋代苏轼、辛弃疾、陆游、岳飞) 婉约 派(宋代词人:柳永、秦观、李清照、欧阳修、晏殊、张先、贺铸、周邦彦)
师道 李骞(前四人又被称为“苏门四学士”) • 11世界十大文豪:荷马(古希腊) 但丁(意大
利) 歌德(德国) 拜伦(英国) 莎士比亚(英 国) 雨果(法国) 泰戈尔(印度) 列夫·托尔斯 泰(俄国) 高尔基(前苏联) 鲁迅(中国) • 12清末四大谴责小说: 《孽海花》《官场现形 记》《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老残游记》 • 13世界四大文化名人:屈原(中国) 哥白尼 (波兰) 拉伯雷(法国) 何塞·马蒂(古巴)
• 16中国古典十大喜剧: 《救风尘》(元·关汉卿) 《西厢记》(元·王实甫)《看钱奴》(元·郑廷 玉)《中山狼》(明·康海)《墙头马上》 (元·白朴)《李逵负荆》(元·康进云)《幽闺 记》(元·施君美)《绿牡丹》(明·吴炳)《玉 簪记》(明·高濂)《风筝误》(清·李渔)
• 17中国十大才子书: 《三国演义》《水浒传》《好逑传》《平山冷燕》《玉 娇龙》《西厢记》《琵琶记》《花笺记》《斩鬼记》《三合剑》
• 部分行业祖师:酿酒(杜康) 造纸(蔡伦) 木匠(鲁 班) 中药(李时珍) 铁匠(李老君) 皮影(李少君) 医业(华佗) 席篾(张班) 乐器(师旷) 织布(黄 道婆) 药业(孙思邈) 占卜(鬼谷子) 豆腐(孙膑) 印刷(毕昇) 茶叶(陆羽) 玉器(邱长春) 裁缝 (轩辕氏) 风水( 马 牛 羊 猪 狗 鸡
• 中隐士) 月季花(花中王后) 玉兰花(花中 香祖) 吊钟花(百花盟主) 杜鹃花(花中西 施) 芍药花(花中之相) 四君子(梅兰竹菊) 岁寒三友(松竹梅)
小学语文常见百科知识大全

小学语文常见百科知识大全一、填空:1、民间四大传说:白蛇与许仙、孟姜女寻夫、牛郎织女、梁山伯与祝英台2、四书:《大学》《中庸》《论语》《孟子》五经:《诗》《书》《礼》《易》《春秋》3、唐宋八大家:韩愈柳宗元苏洵苏轼苏辙欧阳修王安石曾巩4、初唐四杰:王勃杨炯卢照邻骆宾王5、我国“古书第一”:第一部诗歌总集《诗经》第一部长篇抒情诗《离骚》第一部工农业生产技术论著《天工开物》第一部字典《说文解字》第一部编年体史书《春秋》第一部兵书《孙子兵法》第一部神话集《山海经》第一部断代体史书《汉书》第一部农业百科全书《齐民要术》第一部纪传体通史《史记》6、唐代诗人雅号:诗仙(李白)诗豪(刘禹锡)诗圣(杜甫)诗佛(王维)诗囚(孟郊)诗鬼(李贺)诗魂(杜牧)诗魔(白居易)五言长城(刘长卿)五言宗师(王维)七绝圣手(王昌龄)大李杜(李白杜甫)小李杜(李商隐杜牧)7、古代文人雅称:青莲居士(唐·李白)六一居士(宋·欧阳修)东坡居士(宋·苏轼)香山居士(唐·白居易)柳泉居士(清·蒲松龄)易安居士(宋·李清照)芹溪居士(清·曹雪芹)随园老人(清·袁枚)倚松老人(宋·陆游)四明狂客(唐·贺知章)半山老人(宋·王安石)少陵野老(唐·杜甫)射阳山人(明·吴承恩)湖海散人(元·罗贯中)8、古代著名圣人:书圣(王羲之)草圣(张旭)武圣(关羽)词圣(苏轼)医圣(张仲景)史圣(司马迁)棋圣(黄龙士)诗圣(杜甫)至圣(孔子)亚圣(孟子)画圣(吴道子)曲圣(关汉卿)文圣(欧阳修)茶圣(陆羽)酒圣(杜康)兵圣(孙武)药圣(李时珍)乐圣(李龟年)9、男女年龄雅称:襁褓(不满周岁)孩提(2至3岁)幼学、垂髫(10岁)弱冠(男子20岁)而立(30岁)不惑(40岁)半百、知命、天命(50岁)艾老(50岁以上)花甲、耳顺(60岁)古稀(70岁)杖朝、耋(80岁)九秩、髦(90岁)期颐(100岁)百十(110岁)上寿(120岁)10、各种花木别称:银杏(中国国树)兰花(中国国香)海棠(中国国艳)梅花(中国国魂)牡丹花(花中之王)荷花(花中君子)山茶花(花中寿者)水仙花(凌波仙子)菊花(花中隐士)月季花(花中王后)玉兰花(花中香祖)吊钟花(百花盟主)杜鹃花(花中西施)芍药花(花中之相)四君子(梅兰竹菊)岁寒三友(松竹梅)11、部分中国城市别称:雾都(重庆)花城(广州)羊城(广州)春城(昆明)陶都(宜兴)日光城(拉萨)山城(重庆)蓉城(城都)芙蓉城(城都)泉城(济南)汽车城(长春)牡丹城(洛阳)石头城(南京)冰城(哈尔滨)12、十二生肖:子鼠丑牛寅虎卯兔辰龙巳蛇午马未羊申猴酉鸡戌犬亥猪13、部分行业祖师:酿酒(杜康)造纸(蔡伦)木匠(鲁班)中药(李时珍)铁匠(李老君)皮影(李少君)医业(华佗)席篾(张班)乐器(师旷)织布(黄道婆)药业(孙思邈)占卜(鬼谷子)豆腐(孙膑)印刷(毕昇)茶叶(陆羽)玉器(邱长春)裁缝(轩辕氏)风水(刘伯温)14、中国四大名楼:岳阳楼(湖南省)滕王阁(江西省)黄鹤楼(湖北省)蓬莱阁(山东省)15、我国著名瀑布:黄果树瀑布(贵州)黄河壶口瀑布(陕西)庐山三叠泉瀑布(江西)黄山九龙瀑布(安徽)16、中国四大名窟:敦煌莫高窟(甘肃)云冈石窟(山西)龙门石窟(洛阳)麦积山石窟(甘肃)17、三教九流:三教是儒、释、道;九流的说法最早见于《汉书·艺文志》,指的是春秋战国时代的儒、墨、道、名、法、杂、农、阴阳、纵横等学术流派。
关于中国文学类百科知识

1. 第一位女诗人是:蔡琰(文姬)2. 第一部纪传体通史:史记3. 第一部词典是:尔雅4. 第一部大百科全书是:永乐大典5. 第一部诗歌总集是:诗经6. 第一部文选:昭明文选7. 第一部字典:说文解字8. 第一部神话集:山海经9. 第一部文言志人小说集:世说新语10. 第一部文言志怪小说集:搜神记11. 第一部语录体著作:论语12. 第一部编年体史书是:春秋13. 第一部断代史:汉书14. 第一部兵书:孙子兵法15. 文章西汉两司马:司马迁。
司马相如16. 乐府双璧:木兰词孔雀东南飞,加上《秦妇吟》为乐府三绝17. 史学双璧:史记资治通鉴18. 二拍:初刻拍案惊奇二刻拍案惊奇(凌蒙初)19. 大李杜:李白杜甫小李杜:李商隐杜牧20. 中国现代文坛的双子星座:鲁迅郭沫若21. 三不朽:立德立功立言22. 三代:夏商周23. 《春秋》三传:左传公羊传谷梁传24. 三王:夏禹商汤周公25. 三山:蓬莱方丈瀛洲26. 三教:儒释道27. 三公:周时,司马司徒司空西汉,丞相太尉御史大夫清明,太师太傅太保28. 三曹:曹操曹丕曹植29. 公安三袁:袁宗道袁宏道袁中道30. 江南三大古楼:湖南岳阳楼武昌黄鹤楼南昌滕王阁31. 岁寒三友:松竹梅32. 三辅:左冯翊右扶风京兆尹33. 科考三元:乡试,会试,殿试和自的第一名(解元,会元,状元)34. 殿试三鼎甲:状元榜眼探花35. 中国三大国粹:京剧中医中国画36. 三言:喻世明言警世通言醒世恒言(冯梦龙)37. 儒家经典三礼:周礼仪礼礼记38. 三吏:新安吏石壕吏潼关吏39. 三别:新婚别垂老别无家别40. 郭沫若“女神”三部曲:女神之再生湘果棠棣之花41. 茅盾“蚀”三部曲:幻灭动摇追求农村三部曲:春蚕秋收残冬42. 巴金“爱情”三部曲:雾雨电“激流”三部曲:家春秋43. 第一部国别史:国语44. 第一部记录谋臣策士门客言行的专集:国策战国策45. 第一部专记个人言行的历史散文:晏子春秋46. 第一位伟大的爱国诗人:屈原47. 第一首长篇叙事诗:孔雀东南飞(357句,1785字)48. 第一部文学批评专著:《典论·论文》(曹丕)49. 第一位田园诗人:东晋,陶渊明50. 第一部文学理论和评论专著:南北朝梁人刘勰的《文心雕龙》51. 第一部诗歌理论和评论专著:南北朝梁人钟嵘的《诗品》52. 第一部科普作品,以笔记体写成的综合性学术著作:北宋的沈括的《梦溪笔谈》53. 第一部日记体游记:明代的徐宏祖的《徐霞客游记》54. 第一位女词人,亦称“一代词宗”:李清照1. 我国第一部长篇讽刺小说:儒林外史2. 我国第一部介绍进化论的译作:严复译的赫胥黎的《天演论》,他是一个由不懂外,却成了翻译家的人。
小学语文常见百科知识大全试题

小学文学常识百科知识大全1、民间四大传说:()、()、()、()。
2、我国“四书”:《大学》、()、()、()。
“五经”:《诗》()、()、《易》、()。
3、我国四大史书:()、()、()、()。
4、唐宋八大家:()、()、()、()、()、()、()、()。
5、初唐四杰:()、()、()、()。
6、北宋文坛四家:()、()、()、()。
7、元曲四大家:()、()、()、()。
8、明江南四才子:()、()、()、()。
9、当代散文四家:()、()、()、()。
10、清末四大谴责小说:()、()、()、()。
11、世界三大短篇小说巨匠:()、()、()。
12、安徒生是世界著名童话大王,()作家,著有《丑小鸭》、()、()、()等世界上最优秀的童话作品。
13、格林兄弟,()童话作家,作品有:()、()、()()、()《美女与野兽》。
14、列夫•托尔斯泰,俄国著名文学家,杰出的现实主义作家,主要作品为长篇小说()、()、()等,列宁称之为“俄国革命的一面镜子”。
15、契坷夫,作家。
主要作品为短篇小说()、()、()俄罗斯唯一以短篇小说创作登上世界文坛高峰的作家。
16、《伊索寓言》是世界上流传最广的寓言故事集之一,请你写出最富有代表性的两则()、()。
17、我国“古书第一”:第一部诗歌总集(),第一部长篇抒情诗(),第一部长篇叙事诗(),第一部兵书(),第一部神话集(),第一部纪传体通史()。
18、主要古代诗词流派:边塞诗派()、()。
田园诗派()、()。
豪放派()、()。
婉约派()、()。
19、唐代诗人雅号:诗仙()诗豪()诗圣()诗佛()诗囚()诗鬼()诗魂()诗僧()诗魔()五言长城()五言宗师()七绝圣手()大李杜()小李杜()20、古代著名圣人:书圣()草圣()武圣()词圣()医圣()史圣()诗圣()至圣()亚圣()画圣()曲圣()文圣()茶圣()酒圣()兵圣()药圣()乐圣()21、各种花木别称:银杏()牡丹花()荷花()菊花()月季花()杜鹃花()四君子()岁寒三友()22、中国城市别称:雾都()花城()羊城()春城()陶都()日光城()山城()泉城()石头城()瓷都()冰城()23、我国六大古都:()、()、()、()、()、()。
2024年文学类百科常识知识竞赛题库及答案(共190题)

2024年文学类百科常识知识竞赛题库及答案(共190题)1、〃北京图书馆〃和〃中国国家图书馆〃分别是谁提写的?邓小平、江泽民2、国家图书馆所藏《四库全书》是哪个版本?(八)A、文津阁B、文渊阁C、文澜阁D、文溯阁3、国家图书馆的四大镇馆之宝是什么?四库全书、永乐大典、赵城金藏、敦煌遗书4、以下哪些文化名人曾经担任过国家图书馆的馆长职务:(ABDE)A、蔡元培B、梁启超C、陈垣D、袁同礼E、夏曾佑F、陈寅恪G、王重民H、向达5、2002年月,在"全国基层文化工作会议〃上,文化部和财政部联合下发了《关于实施全国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的通知》,标志着共享工程正式启动。
(B)A、3月B、4月C、5月D、6月6、截止到2003年底,已经开通的共享工程基层点达到个。
(C)A、286B、386C、486D、7867、李长春同志指示:要加大全国文化资源共享工程的力度。
并和紧密结合起来,这是繁荣社会主义文化的标志性工程之一,意义重大。
要结合制定文化发展纲要,将其作为重要课题,(C)A、公共图书馆B、地区图书馆C、数字图书馆D、专业图书馆8、2003年,最后一个与共享工程国家中心签订实施协议的省级分中心是:(C)A、贵州省分中心B、青海省分中心C、内蒙古分中心D、宁夏分中心9、在服务上,共享工程积极开展〃五个走进〃活动,其中四个分别是走进社区,走进军营、走进校园、走进企业,请问另外一个走进是:(八)A、走进农村B、走进乡镇C、走进城乡D、走进大众10、电影《手机》的导演是:(B)A、陈凯歌B、冯小刚C、英达D、张艺谋11、太和殿俗称:(B)A、太和门B、金銮殿C、钦安殿12、利用阳光映出的铜针阴影位置断定当时的时刻的计时器,在古代名为:(八)A、日唇B、铜壶滴漏C、钟表13、殿试是封建科举制度最高的一级考试,请问每几年举行一次?(C)A、一年B、二年C、三年14、在乾清宫门外两侧,陈设着十口金光闪闪的鎏金大铜缸,一方面它作为宫中的露天陈设品,请问还有什么作用?(B)A、洗澡B、救火C、罚人15、清代存放《四库全书荟要》的地点是:(C)A、养性斋B、绛雪轩C、藻堂16、太和殿是故宫中最大的建筑,面积有多少平方米?(B)A、一千三百七十七平方米B、二千三百七十七平方米C、三千三百七十七平方米17.太和殿内地面用金砖铺成,烧成之后经过严格检查,达到何种程度方可使用?(B)A、无裂缝B、敲之有声,断之无孔C、土质好,烧工精18、明清两朝的24位皇帝统治中国长达491年,哪年由孙中山领导的辛亥革命推翻了清王朝的统治?(C)A、1901年B、1942年C、1911年19、皇帝平时吃饭叫〃进膳〃。
部编人教版六年级语文上册知识集锦之文学百科

小学语文知识 ( 文学、百科 ) 集锦1、中国四大史书:《春秋》、《左传》、《国语》、《战国策》2、四大古典小说:《红楼梦》、《水浒传》、《三国演义》、《西游记》3、四书、五经:《大学》《中庸》《论语》《孟子》;《诗经》《书》《礼经》《易》《春秋》4、民间四大传说:《白蛇与许仙》、《孟姜女寻夫》、《牛郎织女》、《梁山伯与祝英台》5、唐、宋八大家:韩愈、柳宗元、苏询、苏辙、苏轼、欧阳修、曾巩、王安石6、初唐时期的四杰:王勃( 山西 ) 、杨炯 ( 陕西 ) 、卢照邻 ( 北京 ) 、骆宾王(浙江)7、南宋时期四大家:陆游( 浙江 ) 、杨万里 ( 江西 ) 、范成大 ( 江苏 ) 、尤袤 ( 江苏 )8、元曲的四大名家:马致远( 北京 ) 、关汉卿 ( 北京 ) 、白朴 ( 山西 ) 郑光祖 ( 山西 )9、北宋文坛四大家:黄庭坚( 江西 ) 、欧阳修 ( 江西 ) 、苏轼 ( 四川 ) 、王安石 ( 江西 )10,明代江南四才子:唐伯虎( 江苏 ) 、文征明 ( 江苏 ) 、周文宾 ( 江苏 ) 、祝枝山 ( 江苏 )11、“苏门”四学士:黄庭坚( 江西 ) 、秦观 ( 江苏 ) 、晁补之 ( 山东 ) 、张耒 ( 江苏 )12、当代四大散文家:杨朔( 山东 ) 、秦牧 ( 广东 ) 、魏巍 ( 河南 ) 、刘白羽 ( 北京 )13、世界三大短篇小说巨匠:莫泊桑( 法 ) 、欧·亨利 ( 美 ) 、契轲夫 ( 俄)14、世界十大文豪:荷马 ( 古希腊 ) 、雨果 ( 法国 ) 、高尔基 ( 前苏联 ) 、列夫· 托尔斯泰 ( 俄国 ) 、歌德 ( 德国 ) 、鲁迅 ( 中国 ) 、拜伦 ( 英国 ) 、莎士比亚 ( 英国 ) 、泰戈尔 ( 印度 ) 、但丁 ( 意大利 )15、中国古典十大喜剧分别为:《救风尘》( 元·关汉卿 ) 、《西厢记》 ( 元·王实甫 ) 、《看钱奴》( 元·郑延玉) 、《中山狼》( 明·康海) 、《墙头马上》( 元·白朴) 、《李逵负荆》( 元·康进云 ) 、《幽闺记》 ( 元·施君美 ) 、《绿牡丹》 ( 明·吴炳 ) 、《玉簪记》 ( 明·高濂 ) 、《风筝误》 ( 清·李渔 ) 。
中小学语文百科知识全书

中小学语文百科全书识1专业知诗圣:杜甫;智圣:诸葛亮;酒圣:杜康;书圣:王羲之草圣:张旭;史圣:司马迁;至圣:孔丘;文圣:欧阳修;亚圣:孟轲;医圣:张仲景;武圣:关羽;乐圣:李龟年;;茶圣:陆羽;棋圣:黄龙士诗圣:杜甫;画圣:吴道子;词圣:苏轼曲圣:关汉卿。
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诗经》》中国第一部神话小说⋯⋯⋯⋯⋯⋯⋯《搜神记游记》中国第一部浪漫主义神话小说⋯⋯⋯⋯吴承恩《西我国第一部神话集----------------《山海经》是现存的保存古代神话资料最多的著作我国第一部地理书-----------------《禹贡》我国第一部茶叶制作书---------------《茶经》我国第一部建筑学专著-----------《营造法式》我国第一部水文地理专著-----------《水经注》我国第一部文学批评专著--曹丕的《典论·论文》我国第一部文学理论和评论专著------刘勰的《文心雕龙》我国第一部诗歌理论和评论专著--------钟嵘的《诗品》中国第一部历史评论著作⋯⋯唐·刘知几《史通》我国第一部绘画理论著作---------《古画品录》我国第一部系统的戏曲理论著作---《闲情偶寄》我国第一部著名的戏曲作品--------关汉卿的《窦娥冤》我国第一部戏曲史----------《宋元戏曲韵史》我国第一部军事著作----春秋o孙武《孙子兵法》我国第一部科普作品-------沈括的《梦溪笔谈》我国第一部日记体游记⋯⋯⋯⋯徐宏祖的《徐霞客游记》我国第一部图书分类总目录-----------《七略》我国第一部农业百科全书---------《齐民要术》中国第一部语录体著作⋯⋯⋯⋯⋯⋯《论语》中国第一部专记一个人言行的历史散文⋯⋯⋯《晏子春秋》中国第一部编年体史书⋯⋯⋯春秋·孔子《春秋》中国第一部记事详备的编年体史书⋯⋯⋯⋯春秋·左丘明《左传》中国第一部国别体史书⋯⋯春秋·左丘明《国语》》中国第一首长篇抒情诗⋯⋯⋯战国·屈原《离骚中国第一部古代制度史⋯⋯⋯⋯⋯⋯《通典》中国第一部语法书⋯⋯⋯⋯⋯⋯⋯《马氏文通》《神农本草经》中国第一部药曲⋯⋯⋯⋯⋯⋯⋯⋯秦汉时的期中国第一部总结历代名医医案的医学专著⋯⋯⋯⋯⋯⋯⋯⋯⋯明·江瓘《名医类案》字》中国第一部字典⋯⋯⋯东汉·许慎《说文解雅》中国第一部词典⋯⋯⋯⋯汉代经师汇集《尔中国第一部方言词典⋯⋯⋯⋯汉·杨雄《方言》中国第一部纪传体史书⋯⋯汉·司马迁《史记》中国第一部断代体史书⋯⋯⋯⋯⋯⋯⋯⋯⋯⋯⋯汉·班固《汉书》中国第一部最大的断代诗选⋯⋯⋯⋯⋯⋯清·彭定求等《全唐诗》中国第一部词集⋯⋯⋯⋯⋯⋯⋯⋯⋯⋯⋯后蜀·赵崇祚《花间集》中国第一部植物学专著⋯⋯⋯⋯⋯⋯⋯⋯晋·嵇含《南方草本状》说世《中国第一部笔记小说⋯⋯⋯⋯⋯⋯⋯⋯南朝·刘义庆新语》中国第一部文选⋯⋯⋯⋯⋯⋯⋯⋯⋯⋯⋯⋯⋯南朝·梁·萧统《昭明文选》中国第一部光学物理专著⋯⋯⋯⋯⋯⋯⋯⋯⋯清·郑复光《镜镜冷痴》中国第一部汇编古代文化典籍的书⋯⋯⋯⋯⋯《永乐大典》中国第一部长篇讽刺小说⋯⋯⋯⋯⋯吴敬梓的《儒林外史》《聊斋中国第一部个人创作的文言短篇小说集⋯⋯⋯蒲松龄志异》Q正传》中国第一部中篇小说⋯⋯⋯⋯⋯鲁迅《阿》喊中国第一部白话短篇小说集⋯⋯⋯鲁迅《呐》中国现代第一篇白话小说⋯⋯鲁迅《狂人日记》中国第一部杂文集⋯⋯⋯⋯⋯⋯鲁迅《坟中国第一部散文诗集⋯⋯⋯⋯⋯⋯鲁迅《野草》夫《沉沦》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第一本小说集⋯⋯⋯⋯⋯郁达》中国现代第一部新诗集⋯⋯⋯郭沫若《女神中国第一首信天游形式民歌体叙事长诗⋯⋯李季《王贵与李香香》中国第一篇报告文学作品⋯⋯⋯夏衍《包身工》中国第一个新文学社团⋯⋯⋯⋯⋯⋯⋯⋯文学研究会,1921年成立中国第一位史学家、文学家⋯⋯⋯⋯⋯司马迁原中国第一位伟大的爱国主义诗人⋯⋯⋯⋯屈中国第一位女诗人⋯⋯⋯⋯⋯⋯⋯⋯蔡文姬中国第一位田园诗人⋯⋯⋯⋯⋯⋯⋯陶渊明中国第一位著名女词人⋯⋯⋯⋯⋯⋯李清照中国新文学史上第一位伟大诗人⋯⋯郭沫若中国第一位儿童作家⋯⋯⋯⋯⋯⋯⋯冰心中国第一个开拓童话园地的作家⋯⋯叶圣陶家"称号的作中国第一位获得"人民艺术家⋯⋯⋯⋯⋯⋯⋯⋯老舍2古诗诗中春1.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语文百科知识——我国文学著作方面的“第一”
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诗经》
中国第一部神话小说——《搜神记》
中国第一部浪漫主义神话小说——吴承恩《西游记》
我国第一部神话集——《山海经》是现存的保存古代神话资料最多的我国第一部地理书——《禹贡》
我国第一部茶叶制作书——《茶经》
我国第一部建筑学专著——《营造法式》
我国第一部水文地理专著——《水经注》
我国第一部文学批评专著——曹丕的《典论•论文》
我国第一部文学理论和评论专著——刘勰的《文心雕龙》
我国第一部诗歌理论和评论专著——钟嵘的《诗品》
中国第一部历史评论著作——唐•刘知几《史通》
我国第一部绘画理论著作——《古画品录》
我国第一部系统的戏曲理论著作——《闲情偶寄》
我国第一部著名的戏曲作品——关汉卿的《窦娥冤》
我国第一部戏曲史——《宋元戏曲韵史》
我国第一部军事著作——春秋•孙武《孙子兵法》
我国第一部科普作品——沈括的《梦溪笔谈》
我国第一部日记体游记——徐宏祖的《徐霞客游记》
我国第一部图书分类总目录——《七略》
我国第一部农业百科全书——《齐民要术》
中国第一部语录体著作——《论语》
中国第一部古代制度史——《通典》
中国第一部语法书——《马氏文通》
中国第一部字典——东汉•许慎《说文解字》
中国第一部词典——汉代经师汇集《尔雅》
中国第一部方言词典——汉•杨雄《方言》
中国第一部国别体史书——春秋•左丘明《国语》
中国第一首长篇抒情诗——战国•屈原《离骚》
中国第一部药曲——秦汉时期的《神农本草经》
中国第一部专记一个人言行的历史散文——《晏子春秋》
中国第一部记事详备的编年体史书——春秋•左丘明《左传》
中国第一部总结历代名医医案的医学专著——明•江瓘《名医类案》中国第一部纪传体史书——汉•司马迁《史记》
中国第一部断代体史书——汉•班固《汉书》
中国第一部最大的断代诗选——清•彭定求等《全唐诗》
中国第一部词集——后蜀•赵崇祚《花间集》
中国第一部植物学专著——晋•嵇含《南方草本状》
中国第一部笔记小说——南朝•刘义庆《世说新语》
中国第一部文选——南朝•梁•萧统《昭明文选》
中国第一部光学物理专著——清•郑复光《镜镜冷痴》
中国第一部汇编古代文化典籍的书——《永乐大典》
中国第一部长篇讽刺小说——吴敬梓的《儒林外史》
中国第一部个人创作的文言短篇小说集——蒲松龄《聊斋志异》
中国第一部中篇小说——鲁迅《阿Q正传》
中国第一部白话短篇小说集——鲁迅《呐喊》
中国现代第一篇白话小说——鲁迅《狂人日记》
中国第一部杂文集——鲁迅《坟》
中国第一部散文诗集——鲁迅《野草》
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第一本小说集——郁达夫《沉沦》
中国现代第一部新诗集——郭沫若《女神》
中国第一首信天游形式民歌体叙事长诗——李季《王贵与李香香》中国第一篇报告文学作品——夏衍《包身工》
中国第一个新文学社团——文学研究会,1921年成立
中国第一位史学家、文学家——司马迁
中国第一位伟大的爱国主义诗人——屈原
中国第一位田园诗人——陶渊明
中国第一位著名女词人——李清照
中国新文学史上第一位伟大诗人——郭沫若
中国第一位儿童作家——冰心
中国第一个开拓童话园地的作家——叶圣
中国第一位获得“人民艺术家”称号的作家——老舍
我国古代的“圣”
诗圣:杜甫; 智圣:诸葛亮;
酒圣:杜康; 书圣:王羲之;
草圣:张旭; 史圣:司马迁;
至圣:孔丘; 文圣:欧阳修;
亚圣:孟轲; 医圣:张仲景;
武圣:关羽; 乐圣:李龟年;
茶圣:陆羽; 棋圣:黄龙士;
诗圣:杜甫; 画圣:吴道子;
词圣:苏轼; 曲圣:关汉卿。
语文课文的基本学习方法
1.预习法
预习课文六步法:读一读,了解课文的大意;拼一拼,掌握生字读音;查一查,弄懂新词的意思;再读读,理解每段大意;试一试,解答课后的作业;想一想,知道文章的中心。
因文而异的预习法。
(1)抒情文章,要多读,要动情地朗读,抒发感情,体会感情。
(2)故事性强的文章,要初步掌握故事情节,故事的起因、经过、结果。
(3)寓言故事,要通过初读,着重思考,作者是怎样通过一个浅显易懂的故事说明一个深刻的道理。
(4)借物喻人的文章,要着重理解作者的写作目的,作者是怎样围绕这个写作目的展开思路,托物言志,借物喻人。
(5)诗歌,预习时,要求熟读和背诵,在此基础上,通过想象重新创造新的意境。
2.听课法
上课要细听。
“细”就是要求仔细地听,边听边想。
要学会别人发言的要点,考虑老师和同学哪些跟自己的想法差不多,哪些是自己不知道的,或还没有想到的。
尤其要听好老师释疑解惑和带有结论性、启发性的话。
听的另一方面是进行比较鉴别,从中得到启发。
如听老师范读课文时,要为突破自己朗读中难点作准备。
上课要积极发言,要做到:(1)要注意听老师的提问。
(2)学会从听到想,想好再说。
(3)懂得先举手后发言。
(4)发言要大胆。
(5)在自己发言之后,应仔细倾听老师和同学们的评价。
3.笔记法
记好课堂笔记。
应注意要有选择地记笔记,不必在听课的过程中详细地记笔记。
在听课时应记下:(1)本堂课的目的、要求。
(2)讲课的重点部分。
(3)有争议的问题。
(4)黑板上的板书。
(5)对一些问题的总结发言。
记好课堂笔记的方法:(1)先听后记。
记笔记的最好时机是老师讲完课或老师讲课间隙去记。
在学会先听后记的基础上逐步做到边听边记。
(2)学会课下随时补记。
(3)培养速记能力。
在平时,一是书写的速度要加快,二是在老师的指点下学会自编一些速记的符号,如:把“中心思想”记作“中——”。
4.记忆法
(1)分类记忆法。
把纷繁复杂的知识,根据它们的性质、特点、作用、时间等内在联系给以归纳分类,使其简单化、条理化、系统化。
(2)联想记忆法。
通过想象把新学的知识与原来熟悉的知识联系起来记忆。
(3)休息记忆法。
学习中要适当地休息,特别是学习后马上睡觉,这样能很快地记忆所学的知识。
(4)趣味记忆法。
如记“戍、戊、戌、戎”四字,编成具有一定韵味和节奏的顺口溜。
横戍(shu)戊(wu)中空,十字交叉读作戎(rong)。
(5)朗读记忆法。
对一些字词、定义、课文等,高声朗读,使声音印入脑海,这样不仅能排除外界的干扰,减少内心的杂念,而且还能集中自己的注意力,可以得到很好的记忆。
(6)尝试记忆法。
在熟读课文的基础上,合上书本试背,
背完后与原文核对。
通过核对把正确的巩固下来,错误的纠正,遗漏的补上,并注意重点校正,不平均使用力量。
(7)清理线索记忆法。
对那些节段关系紧密、线索明晰的课文,在背诵之前给课文理出一个思路来,以加强记忆课文的条理性,记忆起来就省力了。
(8)部分和整体结合记忆法。
对于长文章首先要把课文通篇阅读几遍,然后确立各部分间的关系个别的熟记每一部分,最后再连贯起来背诵全篇课文。
(9)寻找支撑点记忆法。
背诵前找出起理清层次作用主导词、重点词,每段的中心句,承上启下的关键句以及每段的第一句话等起着记忆支撑点作用的词句,使之成为帮助自己记忆的工具。
(10)利用“多通道”帮助记忆法。
对于难度较大的段落,在记忆时不仅眼看、口读、还要
手写,就是利用视觉、听觉、运动觉等多种感觉通道,使要记忆的文字信号在大脑里留下较多的“同一意义”的痕迹,从而加深记忆的效果。
5.复习法
(1)综合归纳复习法。
按写人、记事、抒情、游记、活动等几大类体裁的文章,分明类别,再归纳比较同是一类的几篇文章,各篇内容有何区别,写法有何不同,主题有何差异,重点部分有何两样。
(2)单元特点复习法。
学了一个单元,就要掌握这个单元的重点训练项目。
想以想:每篇课文是如何体现这个训练项目的,平时老师是怎么讲授的,自己又是怎么领会这个训练项目的。
自查一个是否掌握重点,前后贯通。
(3)字词句篇复习法。
这种方法大致体现了一张考卷的形式。
从全书生字的音、形、义出发,到词语的意思和运用,以及书后作业的答法,各基础训练的综合练习,一部分一部分地自我过关,质疑问难,达到触类旁通,全面提高的目的。
(4)重点难点复习法。
对于全书中重点和难点的部分没掌握的或没掌握好的,要多花时间去复习。
(5)交流争辩复习法。
交流是指与程度较好的同学互相交流理解知识的方法。
在交流中辩论、阐述观点,看谁的方法实际、科学。
通过争辩,取人之长,补己之短,这种复习法不仅记得牢,而且有时会有豁然开窍之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