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找排序习题讲解
数据结构第九章--查找-习题及答案

第九章查找一、选择题1•若查找每个记录的概率均等,则在具有n 个记录的连续顺序文件中采用顺序查找法查找一个记录,其平均查找长度ASL 为()。
A .(n-1)/2B.n/2C.(n+1)/2D.n 2. 下面关于二分查找的叙述正确的是()A. 表必须有序,表可以顺序方式存储,也可以链表方式存储C.表必须有序,而且只能从小到大排列B. 表必须有序且表中数据必须是整型,实型或字符型D.表必须有序,且表只 能以顺序方式存储3. 用二分(对半)查找表的元素的速度比用顺序法() A. 必然快B.必然慢C.相等D.不能确定4. 具有12个关键字的有序表,折半查找的平均查找长度()A.3.1B.4C.2.5D.55.当采用分块查找时,数据的组织方式为()A. 数据分成若干块,每块内数据有序B. 数据分成若干块,每块内数据不必有序,但块间必须有序,每块内最大(或最小)的数据组成索引块C. 数据分成若干块,每块内数据有序,每块内最大(或最小)的数据组成索引块D. 数据分成若干块,每块(除最后一块外)中数据个数需相同6. 二叉查找树的查找效率与二叉树的((1))有关,在((2))时其查找效率最低(1) :A.高度B.结点的多少C.树型D.结点的位置(2) :A.结点太多B.完全二叉树C.呈单枝树D.结点太复杂。
7. 对大小均为n 的有序表和无序表分别进行顺序查找,在等概率查找的情况下,对于查找失败,它们的平均查找长度是((1)),对于查找成功,他们的平均查找长度是((2))供选择的答案:A.相同的B.不同的9.分别以下列序列构造二叉排序树,与用其它三个序列所构造的结果不同的是()A .(100,80,90,60,120,110,130)B.(100,120,110,130,80,60,90) C. (100,60,80,90,120,110,130)D.(100,80,60,90,120,130,110)10. 在平衡二叉树中插入一个结点后造成了不平衡,设最低的不平衡结点为A,并已知A 的左孩子的平衡因子为0右孩子的平衡因子为1,则应作()型调整以使其平衡。
[课程]查找与排序部分习题集
![[课程]查找与排序部分习题集](https://img.taocdn.com/s3/m/7a2537cca48da0116c175f0e7cd184254b351b71.png)
查找与排序部分习题一、选择题1.设有100个元素,用折半查找法进行查找时,最大比较次数是______。
A、25 B、8 C、10 D、72.有一个有序表为{1,3,9,12,32,41,45,62,75,77,82,95,100},当折半查找值82的结点时,______次比较后查找成功。
(注:计算中间位置时取下整)A、1B、2C、4D、83.顺序查找法适合于存储结构为______的线性表。
A、散列存储B、顺序存储或链接存储C、压缩存储D、索引存储4.某顺序存储的表格中有90000个元素,以按关键字值升序排列,假定对每个元素进行查找的概率是相同的,且每个元素的关键字的值皆不相同,用顺序查找法查找时,平均比较次数约为______;最大比较次数约为______。
A、25000B、30000C、45000D、900005.设散列地址空间为0到m-1,k为关键字,用p去除k,将所得的余数作为k的散列地址,即H(k)=k%p。
为了减少发生冲突的频率,一般取p为______。
A、小于m的最大奇数B、小于m的最大偶数C、小于m的最大素数D、大于m的最大素数6.设有9个数据记录组成的线性表,它们的排序关键字的取值分别是(11,15,20,27,30,35,46,88,120),已将它们按照排序关键字递增有序的方式存放在一维结构数组a[0..8]中从下标0开始到下标8结束的位置,则当采用折半查找算法查找关键字值等于20的数据记录时,所需比较的元素下标依次是:______。
(注:计算中间位置时取下整)A、0,1,2B、4,1,2C、4,2D、4,3,27.顺序查找一个共有n个元素的线性表,其时间复杂度为______。
A、O(n)B、O(log2n)C、O(n2)D、O(nlog2n)8.设有100个元素,用折半查找法进行查找时,最小比较次数是______。
A、7B、4C、2D、19.哈希法中,除了考虑构造“均匀”的哈希函数外,还要解决冲突的问题,以下选项中______不是解决冲突的办法。
习题--查找与排序篇

习题——查找与排序篇1、在长度为64的有序线性表中进行顺序查找,最坏情况下需要比较的次数为()A)63 B)64 C)6 D)72、在长度为N的有序线性表中进行二分法查找,最坏情况下需要比较的次数是()A)O(N) B)O(N2) C)O(㏒2N) D)O(N㏒2N)3、下列数据结构中,能用二分法进行查找的是()A)顺序存储的有序线性表B)线性链表C)二叉链表D)有序线性链表4、请写出用二分查找法在有序顺序表(1,2,3,4,6,8,9,11)中查找3的比较序列:5、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A)对长度为n的有序链表进行查找,最坏情况下需要的比较次数为nB)对长度为n的有序链表进行对分查找,最坏情况下需要的比较次数为(n/2)C)对长度为n的有序链表进行对分查找,最坏情况下需要的比较次数为(log2n)D)对长度为n的有序链表进行对分查找,最坏情况下需要的比较次数为(nlog2n)6、在长度为n的线性表中,寻找最大项至少要比较_ __次7、下列排序方法中,最坏情况下比较次数最少的是()A)冒泡排序B)简单选择排序C)直接插入排序D)堆排序8、支持子程序调用的数据结构是()A)栈B)树C)队列D)二叉树9、对长度N的线性表排序,在最坏情况下,比较次数不是N(N-1)/2的排序方法是()A)快速排序B)冒泡排序C)直接插入排序D)堆排序10、冒泡排序在最坏情况下的比较次数是()A)N(N+1)/2 B)N㏒2N C)N(N-1)/2 D)N/211、通过相邻数据元素的交换逐步将线性表变成有序的排序方法是()A)冒泡排序法B)简单选择排序法C)简单插入排序法D)希尔排序法12、对长度为10的线性表进行冒泡排序,最坏情况下需要比较的次数为_ _13、序列(5,1,7,3,1,6,9,3,2,7,6)从大到小排列,冒泡排序第一遍扫描后结果__ ____14、如果一个算法P显式地调用自己称为__ ___,如果算法P调用另一个算法Q,而算法Q又调用算法P,则称为__ ____15、以下排序技术中属于交换类排序法的有________,属于插入类排序法的有___________,属于选择类排序法的有__________1.希尔排序2.堆排序3.冒泡排序4.简单选择排序5.简单插入排序6.快速排序16、下列排序方法中,最坏情况下比较次数最少的是()A)冒泡排序B)简单选择排序C)直接插入排序D)堆排序。
中考语文语句排序题练习题讲解学习

中考语文语句排序题练习题1、下面语段的空白处依次填入一组句子,正确的一项是()映日荷花,接天莲叶,亭亭莲蓬,柔嫩玉藕,无不牵惹诗情,引人遐思。
让我们学做荷花的事业吧,_______;让我们学做莲叶的事业吧,______;让我们学做莲子的事业吧,______;让我们学做藕的事业吧,__________。
①把寂寞留给自己②把芬芳献给他人③以苦心孕育未来④以宽阔拥抱生活A.②①④③ B.①④③② C.③②④① D.②④③①2、根据文段内容,选择短语填空(只填序号)。
有人说,宽容是一种润滑剂,__________; 宽容是一种镇定剂,______________;宽容是一束阳光,___________; 宽容是一座桥梁,______________.①可消融彼此间的猜疑积雪②可以消除人与人之间的摩擦③可将彼此间的心灵沟通④可以使人在众多纷扰中恪守平静3、将(1)—(4)句填在横线上,顺序最恰当的一项是()南极是一个冰雪有2000米厚的大陆,,,,。
①1983年,测得最低气温为零下89.2℃②在南极点,年平均温度达零下50℃③世界上环境最恶劣的大陆在等待着我们去征服④它是世界上最寒冷,风最大的地方。
A、①②③④B、④③②①C、④②①③D、③④①②4.下面语句排序最恰当的一项是()①光的速度是30万千米每秒,一天能走259亿2000万千米,这长度的365倍,就是一光年。
②比如从成都到重庆,有450千米,我们步行的话,每天走60千米,因此说从成都到重庆有七天半的路程。
③什么是光年呢?光年是天文学上表示距离的单位,表示光一年所走的路的长短。
④这种用时间表示距离的方法,在日常生活中经常用到。
A.④②①③ B.②③①④ C.③①④② D.③①②④5.将下列选项依次填入文中空缺处,正确的一项是()在人生的旅途中,能拥有那来至四面八方的种种提醒,该是多么令人欢欣鼓舞啊。
提醒可以是婉转的和风细雨,也可以是;可以是寥寥的片言只语,也可以是;可以直对相知的友人,也可以朝向;可以是面对面的激烈争辩,也可以只是。
数据结构查找与排序

第二部分 排序
• 各种排序算法的特性
– 时间性能(最好、最坏、平均情况) – 空间复杂度 – 稳定性
• 常见排序算法
– 堆排序-堆的定义,创建堆,堆排序(厦大3次,南航2次,南大3次) – 快速排序 – 基数排序 – 插入排序 – 希尔排序 – 冒泡排序 – 简单选择排序 – 归并排序
一、基于选择的排序
• 快速排序算法关键字的比较和交换也是跳跃式进行的,所以快速排序 算法也是一种不稳定的排序方法。
• 由于进行了递归调用,需要一定数量的栈O(log2n)作为辅助空间
例如
1、快速排序算法在 数据元素按关键字有序的 情况下最不利于发挥其长处。
2、设关键字序列为:49,38,66,80,70,15,22,欲对该序列进行从小到大排序。 采用待排序列的第一个关键字作为枢轴,写出快速排序法的一趟和二趟排序之 后的状态
49
49
38
66
38
10
90
75
10
20
90
75
66
20
10
38
20
90
75
66
49
2.序列是堆的是( C )。 A.{75, 65, 30, 15, 25, 45, 20, 10} B.{75, 65, 45, 10, 30, 25, 20, 15} C.{75, 45, 65, 30, 15, 25, 20, 10} D.{75, 45, 65, 10, 25, 30, 20, 15}
➢ 依靠“筛选”的过程
➢ 在线性时间复杂度下创建堆。具体分两步进行: 第一步,将N个元素按输入顺序存入二叉树中,这一步只要求满 足完全二叉树的结构特性,而不管其有序性。
第二步,按照完全二叉树的层次遍历的反序,找到第一个非叶子结点, 从该结点开始“筛选”,调整各结点元素,然后按照反序,依次做筛选,直到做 完根结点元素,此时即构成一个堆。
《数据结构》习题集:第9章查找(第1次更新2019-5)

第9章查找一、选择题1.顺序查找一个共有n个元素的线性表,其时间复杂度为(),折半查找一个具有n个元素的有序表,其时间复杂度为()。
【*,★】A.O(n)B. O(log2n)C. O(n2)D. O(nlog2n)2.在对长度为n的顺序存储的有序表进行折半查找,对应的折半查找判定树的高度为()。
【*,★】A.nB.C.D.3.采用顺序查找方式查找长度为n的线性表时,平均查找长度为()。
【*】A.nB. n/2C. (n+1)/2D. (n-1)/24.采用折半查找方法检索长度为n的有序表,检索每个元素的平均比较次数()对应判定树的高度(设高度大于等于2)。
【**】A.小于B. 大于C. 等于D. 大于等于5.已知有序表(13,18,24,35,47,50,62,83,90,115,134),当折半查找值为90的元素时,查找成功的比较次数为()。
【*】A. 1B. 2C. 3D. 46.对线性表进行折半查找时,要求线性表必须()。
【*】A.以顺序方式存储B. 以链接方式存储C.以顺序方式存储,且结点按关键字有序排序D. 以链接方式存储,且结点按关键字有序排序7.顺序查找法适合于存储结构为()的查找表。
【*】A.散列存储B. 顺序或链接存储C. 压缩存储D. 索引存储8.采用分块查找时,若线性表中共有625个元素,查找每个元素的概率相同,假设采用顺序查找来确定结点所在的块时,每块应分()个结点最佳。
【**】A.10B. 25C. 6D. 6259.从键盘依次输入关键字的值:t、u、r、b、o、p、a、s、c、l,建立二叉排序树,则其先序遍历序列为(),中序遍历序列为()。
【**,★】A.abcloprstuB. alcpobsrutC. trbaoclpsuD. trubsaocpl10.折半查找和二叉排序树的时间性能()。
【*】A.相同B. 不相同11.一棵深度为k的平衡二叉树,其每个非终端结点的平衡因子均为0,则该树共有()个结点。
数据结构复习--排序和查找

数据结构复习--排序和查找现在正在学习查找和排序,为了节省时间提⾼效率,就正好边学习边整理知识点吧!知识点⼀:⼆分查找/折半查找1.⼆分查找的判定树(选择题)下列⼆叉树中,可能成为折半查找判定树(不含外部结点)的是: (4分)1.2.3.4.注:折半查找判定树是⼀棵⼆叉排序树,它的中序遍历结果是⼀个升序序列,可以在选项中的树上依次填上相应的元素。
虽然折半查找可以上取整也可以下取整但是⼀个查找判定树只能有⼀种取整⽅式。
如果升序序列是偶数个,那么终点应该偏左多右少。
在2选项中,由根节点左⼦树4个节点⽽右⼦树5个节点可以确定⽤的是向下取整策略,但是它的左⼦节点在左⼦树种对应的终点左边2个,右边个,明显是上取整策略,策略没有统⼀,所以是错的。
其他的选项类似分析。
2.⼆分查找法/折半查找法已知⼀个长度为16的顺序表L,其元素按关键字有序排列。
若采⽤⼆分查找法查找⼀个L中不存在的元素,则关键字的⽐较次数最多是: (2分)1. 72. 63. 54. 4 注:⼀次找到最边界的那⼀个树的情况下有最多次数 这个题中结点数16是个偶数:第⼀次(0+15)/2 7 第⼆次(8+15)/2 11第三次(12+15)/2 14 第四次(14+15)/2 14 第五次(15+15)/2 15(下取整的就向右计算求最多次数)第⼀次(0+15)/2 8 第⼆次(0+7)/2 4 第三次(0+3)/2 2 第四次(0+1)/2 0第五次(0+0)/2 0(下取整的话就向左求最多次数)若结点数是奇数15:第⼀次(0+14)/2 7 第⼆次( 0+6)/2 3 第三次(0+2)/2 1第四次(0+0)/2 0第⼀次(0+14)/2 7 第⼆次(8+14)/2 11 第三次(12+14)/2 13第四次(14+14)/2 0这时候向左或者向右都是OK的(因为得到的数都是能够被2整除的)但是划重点了折半查找⼀个有序表中不存在的元素,若向下取整,则要最多⽐较[log2n]+1次,若向上取整,则要最多⽐较[log2(n+1)],其实就是求树的深度.(这⼀块⾃⼰的说法可能不够准确,希望⼤家看到有问题的可以指出来)结合实际,我们⽤[log2n]+1来算更简单并且计算[log2n]要取整数,因为可能会存在不是满⼆叉树的情况。
数据结构图,查找,内排序的练习及答案

数据结构图,查找,内排序的练习及答案数据结构课后练习习题要求:此次练习不要求上交,只是帮助⼤家掌握知识点,便于复习。
第⼋章图⼀.单项选择题(20分)1. 带权有向图G ⽤邻接矩阵A 存储,则Vi 的⼊度等于A 中___D______A. 第i ⾏⾮∞的元素只和B. 第i 列⾮∞的元素之和C. 第i ⾏⾮∞且⾮0的元素之和D. 第i 列⾮∞且⾮0的元素个数2. ⽆向图的邻接矩阵是⼀个___A____A. 对称矩阵B. 零矩阵C. 上三⾓阵D. 对⾓矩阵3. 在⼀个⽆向图中,所有顶点的度之和等于边数的__C____倍A. 1/2B. 1C. 2D. 44. ⼀个有n 个顶点的⽆向图最多有___C____条边。
A. nB. n(n-1)C. n(n-1)/2D.2n5. 对于⼀个具有n 个顶点的⽆向图,若采⽤邻接矩阵表⽰,则该矩阵⼤⼩是__D_____A. nB. 2)1(?nC. n-1D. 2n6. ⼀个有向图G 的邻接表存储如右图所⽰,现按深度优先搜索遍历,从V1出发,所得到的顶点序列是___B_____。
A. 1,2,3,4,5B. 1,2,3,5,4C. 1,2,4,5,3D. 1,2,5,3,47. 对右图所⽰的⽆向图,从顶点V1开始进⾏深度优先遍历,可得到顶点访问序列__A______(提⽰:可先画出邻居表图再遍历)A. 1 2 4 3 5 7 6B. 1 2 4 3 5 6 7C. 1 2 4 5 6 3 7D. 1 2 3 4 5 6 78. 如果从⽆向图的任⼀顶点出发进⾏⼀次深度优先搜索即可访问所有顶点,则该图⼀定是__B_____A. 完全图B. 连通图C.有回路D. ⼀棵树9. 任何⼀个⽆向连通图___B___最⼩⽣成树(提⽰:注意最⼩⽣成树的定义,此题易错)A. 只有⼀棵B. ⼀棵或多棵C. ⼀定有多棵D.可能不存在11. 若图的邻接矩阵中主对⾓线上的元素全是0,其余元素全是1,则可以断定该图⼀定是_D_____。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7章查找【例7-1】有序表按关键字排列如下:7,14,18,21,23,29,31,35,38,42,46,49,52,在表中查找关键字为14和22的数据元素,并画出折半查找过程的判定树。
解:折半查找的过程描述如下:①low=1;high=length;//设置初始区间②当low>high时,返回查找失败信息//表空,查找失败③low≤high,mid=(low+high)/2; //取中点a. 若kx<tbl.elem[mid].key,high=mid-1;转②//查找在左半区进行b. 若kx>tbl.elem[mid].key,low=mid+1;转②//查找在右半区进行c. 若kx=tbl.elem[mid].key,返回数据元素在表中位置//查找成功●查找关键字为14的过程如下:low=1 ①设置初始区间high=13───────────────────────────↑②表空测试,非空;mid=7 ③得到中点,比较测试为a情形↑↑low=1 high=6 high=mid-1,调整到左半区────────────────────────────↑②表空测试,非空;mid=3 ③得到中点,比较测试为a情形↑↑low=1 high=2 high=mid-1,调整到左半区────────────────────────────↑②表空测试,非空;mid=1 ③得到中点,比较测试为b情形↑↑low=2 high=2 low=mid+1,调整到右半区────────────────────────────↑②表空测试,非空;mid=2 ③得到中点,比较测试为c情形查找成功,返回找到的数据元素位置为2●查找关键字为22的过程如下:low=1 ①设置初始区间high=13────────────────────────────↑②表空测试,非空;mid=7 ③得到中点,比较测试为a情形↑↑low=1 high=6 high=mid-1,调整到左半区───────────────────────────↑②表空测试,非空;mid=3 ③得到中点,比较测试为b情形↑ ↑low=4 high=6 low=mid+1,调整到右半区────────────────────────────↑ ②表空测试,非空;mid=5 ③得到中点,比较测试为a 情形↑↑low=4 high=4 high=mid-1,调整到左半区────────────────────────────↑ ②表空测试,非空;mid=4 ③得到中点,比较测试为b 情形↑ ↑high=4 low=5 low=mid+1,调整到右半区────────────────────────────②表空测试,为空;查找失败,返回查找失败信息为0查找过程的判定树如图7-1所示。
【例7-2】记录的关键字序列为:63,90,70,55,67,42,98,83,10,45,58,则画出构造一棵二叉排序树的过程。
解:构造二叉排序树的过程如图7-2所示。
【例7-3】关键字集为(47,7,29,11,16,92,22,8,3),哈希表表长为11。
H (key )= key MOD 11,用线性探测法处理冲突。
解:建表如下:△ ▲ △ △分析:47、7、11、16、92均是由哈希函数得到的没有冲突的哈希地址而直接存入的。
H (29)= 7,哈希地址上冲突,需寻找下一个空的哈希地址:63 63 90 98 70 67 55 42 63 90 7067 55 42 63 90 70 67 55 63 90 70 55 63 90 70 63 90 63 58 55 90 42 98 70 45 10 67 83 63 55 90 42 98 70 45 10 67 83 63 90 98 70 67 83 55 42 10 63 9098 70 67 83 55 42 图7-2 二叉排序树的构造过程由H i =(H(29)+1)MOD 11 = 8 ,哈希地址8为空,将29存入。
另外,22、8同样在哈希地址上有冲突,也是由H i找到空的哈希地址的。
而H(3)= 3,哈希地址上冲突,由:H1=(H(3)+1)MOD 11 = 4,仍然冲突。
H2=(H(3)+2)MOD 11 = 5,仍然冲突。
H3=(H(3)+3)MOD 11 = 6,找到空的哈希地址,存入。
【例7-5】设有一组关键字(19,01,23,14,55,20,84,27,68,11,10,77),采用哈希函数:H(key)= key % 13,若用开放定址法的线性探测法解决冲突,试在0~13的哈希地址空间中对该关键字序列构造哈希表并求其成功查找时的ASL。
解:依题意,m=13,线性探测法的下一个地址计算公式为:d i = H(key)d i+1 = (d i+1)% m ;i=1,2,…其计算函数如下:H(19)= 19 % 13 = 6H(01)= 01 % 13 = 1H(23)= 23 % 13 = 10H(14)= 14 % 13 = 1 (冲突)H(14)=(1+1)% 14 = 2H(55)= 55 % 13 = 3H(20)= 20 % 13 = 7H(84)= 84 % 13 = 6 (冲突)H(84)=(6+1)% 14 = 7 (仍冲突)H(84)=(7+1)% 14 = 8H(27)= 27 % 13 = 1 (冲突)H(27)=(1+1)% 14 = 2 (仍冲突)H(27)=(2+1)% 14 = 3 (仍冲突)H(27)=(3+1)% 14 = 4H(68)= 68 % 13 = 3 (冲突)H(68)=(3+1)% 14 = 4 (仍冲突)H(68)=(4+1)% 14 = 5H(11)= 11 % 13 = 11H(10)= 10 % 13 = 10 (冲突)H(10)=(10+1)% 14 = 11 (仍冲突)H(10)=(11+1)% 14 = 12H(77)= 77 % 13 = 12 (冲突)H(77)=(12+1)% 14 = 13哈希表如下:共有12个关键字,等概率查找,则成功查找时ASL=(1+2+1+4+3+1+1+3+1+1+3+2)/12=23/12≈1.9习题7一、单项选择题1.若查找每个元素的概率相等,则在长度为n的顺序表上查找任一元素的平均查找长度为()。
A. nB. n+1C. (n-1)/2D. (n+1)/22.对于长度为9的顺序存储的有序表,若采用折半查找,在等概率情况下的平均查找长度为( )的9分之一。
A. 20B. 18C. 25D. 223.对于长度为18的顺序存储的有序表,若采用折半查找,则查找第15个元素的比较次数为( )。
A. 3B. 4C. 5D. 64.对于顺序存储的有序表(5,12,20,26,37,42,46,50,64),若采用折半查找,则查找元素26的比较次数为()。
A. 2B. 3C. 4D. 55.若根据查找表(23,44,36,48,52,73,64,58)建立哈希表,采用h(K)=K%13计算哈希地址,则元素64的哈希地址为( )。
A. 4B. 8C. 12D. 136.若根据查找表(23,44,36,48,52,73,64,58)建立哈希表,采用h(K)=K%7计算哈希地址,则哈希地址等于3的元素个数( )。
A. 1B. 2C. 3D. 47.若根据查找表建立长度为m的哈希表,采用线性探测法处理冲突,假定对一个元素第一次计算的哈希地址为d,则下一次的哈希地址为( )。
A. dB. d+1C. (d+1)/mD. (d+1)%m二、填空题1. 以顺序查找方法从长度为n的顺序表或单链表中查找一个元素时,平均查找长度为________,时间复杂度为________。
2. 以折半查找方法在一个查找表上进行查找时,该查找表必须组织成________存储的________表。
3. 从有序表(12,18,30,43,56,78,82,95)中分别折半查找43和56元素时,其比较次数分别为________和________。
4. 假定对长度n=50的有序表进行折半查找,则对应的判定树高度为________,最后一层的结点数为________。
5. 在一棵二叉排序树中,每个分支结点的左子树上所有结点的值一定________该结点的值,右子树上所有结点的值一定________该结点的值。
6. 向一棵二叉排序树中插入一个元素时,若元素的值小于根结点的值,则接着向根结点的________插入,若元素的值大于根结点的值,则接着向根结点的________插入。
7. 假定对线性表(38,25,74,52,48)进行哈希存储,采用H(K)=K %7作为哈希函数,采用线性探测法处理冲突,则在建立哈希表的过程中,将会碰到________次存储冲突。
8. 假定对线性表(38,25,74,52,48)进行哈希存储,采用H(K)=K %7作为哈希函数,采用线性探测法处理冲突,则平均查找长度为________。
9. 对线性表(18,25,63,50,42,32,90)进行哈希存储时,若选用H(K)=K % 9作为哈希函数,则哈希地址为0的元素有________个,哈希地址为5的元素有________个。
三、应用题1. 已知一个顺序存储的有序表为(15,26,34,39,45,56,58,63,74,76),试画出对应的折半查找判定树,求出其平均查找长度。
2.假定一个线性表为(38,52,25,74,68,16,30,54,90,72),画出按线性表中元素的次序生成的一棵二叉排序树,求出其平均查找长度。
3. 假定一个待哈希存储的线性表为(32,75,29,63,48,94,25,46,18,70),哈希地址空间为HT[13],若采用除留余数法构造哈希函数和线性探测法处理冲突,试求出每一元素在哈希表中的初始哈希地址和最终哈希地址,画出最后得到的哈希表,求出平均查找长度。
元素初始哈希地址最终哈希地址哈希表4. 假定一个待哈希存储的线性表为(32,75,29,63,48,94,25,36,18,70,49,80),哈希地址空间为HT[12],若采用除留余数法构造哈希函数和拉链法处理冲突,试画出最后得到的哈希表,并求出平均查找长度。
第8章内部排序【例8-1】已知关键字序列(12,77,21,65,38,7,38,53),给出采用直接插入排序方法按关键字递增序排列时的每一趟结果。
解:初始1趟2趟3趟4趟5趟6趟7趟(表示有序区)【例8-2】待排序列为(39,80,76,41,13,29,50,78,30,11,100,7,41,86),步长因子分别取5、3、1,给出采用希尔排序方法按关键字递增序排列时的每一趟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