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突发事件管理中的政府能力研究——以天津滨海新区爆炸事故为例
天津港8·12爆炸事件网络舆情政府引导案例研究

天津港8·12爆炸事件网络舆情政府引导案例研究近年来,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目前已经进入了全面转型时期,在这个特殊时期中,社会内部矛盾的凸显导致各种突发事件和公共危机事件大量爆发,对于社会的稳定和经济的发展造成了严重的负面影响。
政府对于突发事件和公共危机的应对处理能力已经成为考核和评价政府行政效率的重要指标。
同时,伴随着互联网技术在国内的快速发展与普及,突发事件所引发的网络舆情的引导和管理工作也逐渐成为政府处理突发事件过程中的重要行政管理内容,但是由于我国各级政府长期以来的官本位行政理念和网络舆情引导工作经验的缺乏,导致在突发事件网络舆情引导和管理过程中还存在着比较多的问题与不足,使得在众多突发事件爆发之后的网络舆情管控中还无法达到预定的有效引导和正面舆论环境塑造的要求,严重影响了新时期我国政府行政机制改革的顺利推进。
同时随着国内网络用户数量和类型的不断增加,网络舆情是否能够得到合理疏导和管控,也直接关系到国内政治经济发展的可持续能力,因此在突发事件网络舆情引导工作中,探索和分析更为有效的管理模式和机制,对于提高新时期我国政府的公共事务管理水平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本文在研究工作以2015年8月12日发生的天津港爆炸事件作为研究案例,通过对突发事件网络舆情政府引导的相关理论基础进行整理分析,在天津港8·12爆炸事件基本情况介绍的基础上,从多个方面和角度对政府的事件网络舆情引导和管理工作进行了分析研究。
本文的研究内容包括了如下几个部分:(1)对天津港8·12爆炸事件基本情况、事件网络舆情政府引导的典型性进行整理介绍与分析,探讨事件中网络舆情的关键因素。
(2)研究分析天津港8·12爆炸事件政府对网络舆情的监测机制、对网络舆情的疏导与堵截机制以及政府善后工作机制的网络舆情影响等。
(3)从事件政府网络舆情引导的基本原则、网络舆情监测与预警机制、网络舆情引导和流程建设、网络舆情监管的相关法律体系建设等角度提出相关建议。
天津爆炸调查报告

天津爆炸调查报告汇报人:2023-12-22•引言•事故经过与现场情况•调查过程与方法目录•事故原因分析•责任认定与处理建议•总结与反思01引言2015年8月12日,天津滨海新区发生一起爆炸事故,造成严重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天津爆炸事故该事件引起了社会广泛关注,公众对事故原因和责任方提出了质疑。
社会影响事件背景查明事故原因通过对现场调查、专家分析和相关证据的收集,查明事故发生的直接和间接原因。
确认责任方确定事故责任方,包括可能涉及的政府部门、企业和个人。
提出预防措施根据调查结果,提出针对性的预防措施和建议,防止类似事故再次发生。
促进社会稳定通过公开、透明的调查过程,增强公众对政府处理事故的信任,促进社会稳定。
调查目的02事故经过与现场情况事故时间与地点2015年8月12日晚上10点50分左右事故地点天津市滨海新区天津港港务集团瑞海物流危化品堆垛发生火灾火势猛烈,浓烟滚滚,爆炸声不断周边建筑物和设施受到不同程度的损坏现场弥漫着刺鼻的气味,空气中弥漫着粉尘现场状况描述0102人员伤亡与财产损失大量建筑物、设备和物资损毁,直接经济损失高达1.19亿元人民币事故造成165人死亡,其中包括119名消防员03调查过程与方法1 2 3由政府相关部门、专家学者和第三方机构组成联合调查组,负责全面调查天津爆炸事故。
成立调查组调查组成员按照专业领域进行分工,确保每个环节都有专业人员负责,提高调查的准确性和全面性。
分工明确调查组成员定期召开会议,交流调查进展,讨论遇到的问题,确保调查工作顺利进行。
定期沟通调查组织与分工全面覆盖调查范围涵盖事故发生的全过程,包括事故发生前的隐患排查、预警监测、应急处置等各个环节。
重点突出重点关注事故发生的直接原因和间接原因,以及事故对环境和人员造成的损害。
深入剖析对事故原因进行深入剖析,探究事故发生的深层次原因和制度漏洞,提出针对性的改进措施。
调查范围与重点A BC D调查方法与技术手段现场勘查对事故现场进行详细勘查,收集现场照片、视频等证据,为后续分析提供基础资料。
天津塘沽爆炸事故调查分析报告

天津塘沽爆炸事故调查分析报告“”天津塘沽爆炸事故20xx年8月12日23:30左右,位于天津滨海新区塘沽开发区的天津东疆保税港区瑞海国际物流有限公司所属危险品仓库发生爆炸。
关于现场的爆炸物,有专业化学工程师分析,分析报告结合了事故爆炸视频与图片,给出如下判断:爆炸初期出现升腾向上的蘑菇云状火球,表明为高挥发性易燃液体爆炸;而后,液体火球转化成黑色蘑菇云,燃爆进程明显比汽油激烈,因此是远比汽油可怕得多的有机强挥发溶剂;从大量黑烟判断,不会是醇、醚。
结合前面的较小爆炸来看,很可能是含氧环状有机物,从环保测量空气中甲苯含量也可以证实这点。
第二次爆炸,视频整个屏都白了,这次更大威力的爆炸,地震局监测到级地震,相当于21吨TNT,对周边造成严重伤害。
这次爆炸同时发生了固体、液体、气体三种物态爆炸,从火球颜色看,温度远远超过3000℃,一般的爆炸很难保持这个温度,很可能含有易爆金属粉,最大可能为锌粉;至于是否含有电石,根据央视拍到的画面,遍地都是白色粉末,电石反应后生成的就是白色的氧化钙及氢氧化钙粉末,进一步与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白色碳化钙粉末。
最后结论就是,现场至少存放大量极易燃有机溶剂,大量遇热及冲击强烈分解爆炸的强氧化剂,很可能有遇水释放大量易爆气体的电石及硅钙,及产生高温粉尘爆炸的锌粉。
对于危险品的管理,强氧化剂与强还原剂能放置在一起,遇水释放可燃气体的必须密封包装,另行存放。
上述物质,应该至少分别存放在3个以上互相相隔很远的储存点,全部都应该在高级别的专门仓库存储。
截止XX年8月27日下午3时,共发现遇难者人数145人,已确认身份145人,其中,公安消防人员21人,天津港消防人员67人,民警9人,其他人员48人。
失联者人数28人,其中公安消防人员3人,天津港消防人员13人,民警2人,其他人员10人。
住院治疗人数474人,其他危重症7人,重症21人,累计出院323人。
这次爆炸给多家车企带来了损失,除了之前报道的现代、大众和雷诺之外,丰田有经销店在灾后被迫关闭,并且负伤员工超过50人,直接经济损失将达40亿。
应用网格化管理改进政府危机预警系统--以8.12天津滨海新区爆炸事故为例

应用网格化管理改进政府危机预警系统--以8.12天津滨海新区爆炸事故为例林希娟【期刊名称】《价值工程》【年(卷),期】2016(035)021【摘要】8月12日23时30分,天津滨海新区瑞海公司危险化学品仓库发生爆炸,导致多人死亡和受伤。
在事故中暴露出了滨海新区政府危机预警管理中的各种问题,包括应急管理主体机构的缺位、日常信息收集不足、管理监测系统形式化等等。
因此,本文从分析和总结滨海新区爆炸事故的问题和原因入手,结合网格化管理思路,从理论和实践两方面提出在滨海新区应用网格化管理来改进政府危机预警系统的建议。
%At 23:30 on August 12, Tianjin Binhai New Area Ruihai company hazardous chemical warehouse exploded, causing many deaths and injuries. This exposed the Binhai New Area government crisis warning management issues in the accident, including the absence of the main emergency management agencies, insufficient daily information collection, management monitoring system formalized and so on. Therefore, this article analyzes and summarizes the Binhai New Area from the explosion of the problems and causes, combining grid management ideas, recommendations in the Binhai New Area, grid management application to improve government crisis early warning system from the theoretical and practical aspects.【总页数】2页(P8-9)【作者】林希娟【作者单位】西北工业大学人文与经法学院,西安710072【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D630【相关文献】1.自媒体环境下政府危机传播的困境与路径--以天津港“8·12”特大爆炸事故为例[J], 庄廷江2.从天津港"8.12"特别重大火灾爆炸事故论企业危险化学品管理 [J], 李有望3.三角互动沟通模式在公共危机事件的应用研究——以天津滨海新区危险品仓库爆炸事故为例 [J], 王移霖;高萍;高慧军4.媒体微博对突发性灾难事件的应对--以人民日报对“天津港8.12爆炸事故”的报道为例 [J], 李珂5.网络舆情危机的影响因素与政府变革策略——以“天津港8.12爆炸事故”为例[J], 李丹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从事故灾难型危机透视地方政府的危机管理能力

从事故灾难型危机透视地方政府的危机管理能力本文以天津港“8·12”爆炸事故为例,深入分析了地方政府危机管理能力存在的问题及原因,提出了提升地方政府应对事故灾难型危机管理能力的对策。
要加强地方政府公共危机防控能力建设,加强地方政府的合作治理能力建设,加强舆情引导,推进地方政府公信力建设,加强政府危机管理法律法规体系建设。
标签:事故灾难型危机;地方政府;危机管理能力;提升对策公共危机是一种会影响社会正常秩序的紧急状态,往往会对生命、财产、社会稳定产生损害,需要政府与社会采取特殊的而不是常规的管理模式来加以解决。
按照公共危机产生的原因可以将其划分为事故灾难型危机、自然灾害型危机、群体事件型危机、恐怖袭击型危机,其中事故灾难型危机是由交通事故、生产事故等引发的公共危机,其表现出的突发性与高度的不确定性会对社会安全和稳定造成冲击。
历史上著名的前苏联切尔诺贝利核电站爆炸事故以及近年来在我国发生的例如松花江水污染事故、“7·23”动车追尾事故、天津港“8·12”爆炸事故等都是典型的事故灾难型危机。
伴随着全球化、后工业化的推进,社会呈现出高度复杂性和高度不确定性的特征,而公共危机发生的范围、频率都在扩大。
地方政府是公共危机治理的直接主体,其危机管理能力直接影响到公共危机本身是会放大衍生还是被预防消解,所以有必要对地方政府的危机管理能力建设进行深入的研究,探索有效的公共危机预防、预警、控制以及制度建设机制。
一、天津港“8·12”爆炸事故中地方政府危机管理能力暴露出的问题2015年8月12日23:30左右,位于天津市塘沽开发区的天津东疆保税港区瑞海国际物流有限公司所属危险品仓库发生爆炸事故,造成重大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在对此次公共危机的处置中,各级政府的危机管理能力受到了层层考验,尤其对政府在危机中的控制能力有更高的要求。
天津市委、市政府与党中央国务院协同配合,天津市政府对危机管理的直接参与度较高,较为出色地处置了这起重大的事故灾难型危机。
地方政府突发事件网络舆情治理研究——以天津港8.12爆炸事件为例

资料 掌握不 全而 难 以全面 准确 回应 时 , 政府面前 的必修课 。 2 地 方政 府突发事件 中面临的网络舆情 官方 对待事 件 的态 度要 明确 、诚 恳。反
观本 次天津 爆 炸事故 ,相关 部 门的表 现 2 . 1 自媒体 “ 爆料 ” 官方舆 论被动 却 不 尽 如 人 意 。 3 地方政府网络舆 情治理 的方 法与途径 应对
及 时 向公众 发布 事故 相关 重要 信息 ,不 府部 门试 图掩 盖事 实真 相。这 种情 况在 在 利用 传统 媒体 进行 信息 发布 的 同时 , 得 漏报 瞒 报 , “ 不 能靠 拍胸 脯 ,要拿 数 天 津爆 炸事 件 中表 现特 别 突出 ,导 致 网 要 注 意利用 微 信 、微博 、网络客 户端 等 据 说话 ” , “ 权 威 发布 一旦 跟 不上 ,谣 络 世界 中发 出 “ 世 界在 看天 津 ,天 津在 新 媒体 平 台 ,尽可 能实 现 突发事 件 的快 速发布 , 努力消除信息死角。另一方 面, 言 就会 满天 飞 ”。1 7日,人 民 日报 发表 看韩剧 ”的调侃 。 了评论 《 应对 突发事件 , “ 信任共 同体 ” 2 . 2 官方信息 发布与公众 需求差距 要注 重部 门上 的协 同。重 大突 发事 件 的 处置 往往 涉及 多个 部 门,是多 个部 门协 很重 要 》,对 于本次造成极大人员伤亡 、 较大
关 信 息 ,引发大 量 民众参 与讨 论 ,舆 论 温度 不断 攀升 ,爆炸 原 因、人员 伤亡 等 焦点 问题 亟待 政府 相关 部 门 回应 。出人 预料 的是 ,截 至事 发第 二天 上午 ,天津 主流媒体并 未就爆 炸事故进行过 多报道 。 据媒 体报 道 ,爆 炸 发生 十小 时后 ,天 津 卫视 仍然 在 播韩 剧 ,引发 网 民不 满 。截 至1 3日 1 6 :3 0 ,公众翘首 以盼的 布会答非所 问 、避重就轻 、表现不专业 , 现 场提 问环 节发 布会 中断 直播更 是进 一
天津港爆炸事故调查报告

天津港爆炸事故调查报告2015 年 8 月 12 日 22 时 51 分 46 秒,位于天津市滨海新区天津港的瑞海公司危险品仓库发生特别重大火灾爆炸事故。
此次事故造成了极其惨重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给社会带来了巨大的冲击和影响。
事故发生的地点位于天津港国际物流中心区域内,瑞海公司危险品仓库。
该仓库存储了大量的危险化学品,包括硝酸铵、硝化棉、氰化钠等。
事故的直接原因是瑞海公司危险品仓库运抵区南侧集装箱内的硝化棉由于湿润剂散失出现局部干燥,在高温等因素的作用下加速分解放热,积热自燃,引起相邻集装箱内的硝化棉和其他危险化学品长时间大面积燃烧,导致堆放于运抵区的硝酸铵等危险化学品发生爆炸。
从管理层面来看,瑞海公司存在严重的违法违规问题。
该公司无视安全生产法规,违规存放危险化学品,并且在日常运营中没有建立有效的安全管理体系,安全管理制度形同虚设。
相关监管部门也存在监管不力的情况,对瑞海公司的违规行为未能及时发现和制止。
在事故应对方面,初期的应急响应存在一些不足之处。
消防救援力量在对危险化学品火灾爆炸事故的特点和规律认识不足的情况下,采取了常规的灭火救援方式,导致了部分消防人员的伤亡。
同时,各部门之间的协调配合不够顺畅,信息沟通不及时,影响了救援工作的效率。
事故造成了重大的人员伤亡。
截至报告完成时,共确认165 人遇难,8 人失踪,798 人受伤住院治疗。
这些伤亡人员中,不仅有在现场工作的员工,还有参与救援的消防战士和周边的居民。
财产损失也是极为惨重的。
爆炸不仅摧毁了瑞海公司的仓库和设施,还对周边的企业、居民楼、公共设施等造成了巨大的破坏。
众多企业停产停业,居民生活受到严重影响,直接经济损失高达 6866 亿元。
此次事故也暴露出了在城市规划和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危险品仓库与周边的居民区、商业区等距离过近,缺乏足够的安全防护距离,一旦发生事故,极易造成严重的后果。
为了避免类似事故的再次发生,我们必须采取一系列的措施。
天津港“8.12”爆炸事故中地方政府的危机信息传播管理研究

天津港“8.12”爆炸事故中地方政府的危机信息传播管理研究在全球化以及社会转型的时代背景下,中国面临社会矛盾不断增多,各类公共危机事件的发生逐渐成为常态,给社会的和谐稳定带来挑战。
在危机事件中,地方政府作为危机事件处理的主体,负有顺利解决危机、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维护社会稳定和政府公信力的责任。
2008年5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信息公开条例》正式施行,从制度上保障了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获取政府信息的权利,也促使政府提高工作透明度和依法行政。
毫无疑问,地方政府在突发性公共危机事件中对危机信息的管理成为民众关注的焦点。
本文以具体事件为例,对地方政府的危机信息管理举措、结果、水平等方面内容展开分析。
本文以天津港爆炸事件为例,以危机传播阶段理论为时间纵轴,从新闻发布、媒体的管控及流言和谣言的处置三个方面对天津市政府在危机信息传播中所涉及到的各个环节内容进行逐一整理呈现。
在明晰地方政府、公众和媒体三者关系变化的基础上,对天津地方政府在此次事件中的危机信息传播管理措施进行评析。
其次,结合具有代表性的地方政府突发性公共危机事件,站在政府信息公开的角度,比较探知天津港爆炸事件的危机信息处理的水平以及近年来地方政府危机特点和变化并提出笔者对此的反思。
论文包括绪论,四章正文和结论,共计六部分。
在对基本概念和理论进行界定后,结合危机传播阶段理论对天津港“8.12”爆炸事故的发展阶段进行划定。
同时结合事故数场新闻发布会、媒体记者访谈、天津政府官方媒体及微博、异地媒体报道等内容,对比发现天津地方政府在“8.12”爆炸事故的危机信息传播管理中优劣各半,多场事故新闻发布会成为外界批评重灾区。
虽未对异地和境外媒体进行管控,但对本地媒体的报道方向进行了指示。
虽然对流言和谣言的处置速度整体并不过分滞后,但仍有亡羊补牢之感。
随后,笔者在明晰政府、媒体和公众三者辩证关系后,提出了天津地方政府在此次危机信息传播管理中的可取与不足之处。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摘要
随着当前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我国公共突发事件发生频率明显提高了。
因而我国目前便面临着一个严峻的挑战,那便是当公共突发事件发生时,我国
政府怎么样才能做到快速的反应,妥善的处理因为公共突发事件而带来的危害,以及如何提高政府应对公共突发事件的管理能力也是如今所要研究的重点。
从2015年天津滨海新区爆炸事故的过程来看,其应对能力已经取得了很大的进步,但同时,也很清楚的看到了在应对公共突发事件的过程中我国政府的
管理仍然存在一些不足的地方,很多管理的方式与手段也不是很完善。
本文基
于前人的基础上,从应对公共突发事件机制的完善程度,公众与政府工作人员
的危机意识,信息沟通等几方面问题来展开剖析,得出了部分提升政府应对公
共突发事件的对策。
关键词:公共突发事件;政府能力;天津滨海新区爆炸
Abstract
With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the social economy, our country's public emergency events significantly increased the frequency. So at present in our country is facing a serious challenge, that is when
the occurrence of public emergencies, the Chinese government how to make quick response, properly handle the harm because of public emergencies caused by well, focus on how to improve the ability of
the government to deal with public emergencies is now to study.
From our government to the Tianjin Binhai New Area explosion accident, the coping ability has made great progress, but at the same time, it is very clear in the process of dealing with public emergencies in our country government management still has some deficiencies, many management methods and means are not perfect. This paper is based on the on the basis of predecessors, from the degree
of perfection of mechanism to deal with public emergencies, the
public and the government staff's awareness of crisis, information communication and so on several aspects to analyze, draw the countermeasure part to enhance the government response to public emergencies.
Key words:public emergency ;government capacity ;Binhai New area the explosion of Tianjin Tanggu
目录
TOC \o "1-3" \h \u HYPERLINK \l _Toc14930 摘要 I
Abstract II
目录 III
一、绪论 1
(一)研究背景 1
(二)研究目的 1
(三)研究意义 1
(四)研究方法 1
二、相关概念界定 2
(一)突发事件 2
(二)公共突发事件 2
(二)政府能力 2
三、天津滨海新区爆炸事故中政府应急能力不足分析 2
(一)政府及公众的危机意识淡薄 3
(二)公共突发事件的信息公开不充分 3
(三)政府公共突发事件管理的运行机制不畅 4
四、提高政府处理公共突发事件能力的对策 4
(一)强化政府对公共突发事件管理的危机意识 4
(二)加强信息的流畅度,提高政府的公信力 5
(三)规范应对公共突发事件管理的法律法规 6
(四)建立健全公共突发事件管理的保障系统 6
(五)建立精干高效的应对公共突发事件的组织机构 6
结语 8
参考文献 9
致谢 10
一、绪论
(一)研究背景
1976年唐山大地震是我国建国以来面临的第一件公共突发事件,当时是改革开放以前,全国处于闭关锁国的状态,加上之前我国被二战的迫害,使得我国政府对于外国的援助过度谨慎,国际社会的热情未能在受灾严重的中国激起任何涟漪,而且当时经济信息水平落后,人们也根本没有建立危机意识,所以使得损失惨重,支援缓慢。
改革开放以后,我国经历的第一次重大公共突发事件——非典,是我国应对公共突发事件的一个重要转折点。
此次事件之后,我国政府开始重视关于公共突发事件的管理研究。
从2008年的汶川大地震中可以看出,我国已经建立了相关的法律法规体系,虽然不够完善,但相对于之前已经取得了很大的进步,得到了在公共突发事件的管理中的不少经验,同样也遇到了很多教训。
我国传统的对于公共突发事件的管理已经远不能满足当今社会日益发展的需要,如频发的爆炸事故造成了许多公民财产安全损失,以及重大伤亡。
因此,我国的政府应当采取一定的措施减少在此方面的损失以及此类事件发生的频率,政府在应对公共突发事件时自身的能力大小,很直接地影响着其在公众心中的形象和
天津塘沽滨海新区爆炸事故中,由于爆炸范围广,火势过大,消防员全力
扑火,其过程中更是有群众及消防人员的伤亡和大量财产损失,基于此类事件,对于深入研究政府应对公共突发事件时的管理也就显得尤为重要,也具有更深
远的意义了。
(二)研究目的
本文研究主要在于提高政府公民防范公共突发事件的警觉度,为社会公共
安全尽绵薄之力,也希望政府可以在今后应对公共突发事件时吸取本论文中指
出的不足,加以改正,更希望政府将之前做的突出的地方继续加以应用并升华。
(三)研究意义
由于当今社会经济的迅速发展,促使公共突发事件的频率显著提高,而提
高政府应对公共突发事件的能力迫在眉睫,论文分析了政府在公共突发事件管
理中的作为、不足以及改善路径,对于社会和政府的良性运行与协调发展方面
的研究尽绵薄之力。
希望政府在今后的工作中尽最大可能的防止此类事件的发生,减少各方面损失,减少突发事件带来的惨痛后果,将我国构建成社会主义
和和谐社会。
(四)研究方法
1.文献综述法: 通过相关的图书论文和网络等渠道来搜集有价值的文献并
进行分析与研究,了解公共突发事件管理中政府能力所存在的不足和措施结合
各种文献从中提炼出相比较实用的观点,建立适当的框架来分析,以此来实现
实现公共突发事件和政府管理的耦合。
2.调查研究法:收集研究关于公共突发事件管理的中政府能力的相关材料,分析得出结论。
3.个案研究法:通过拟定天津塘沽滨海新区爆炸事故为研究案例,以公共
突发事件管理中政府能力为理论依据,分析得出我国政府目前在应对公共突发
事件的管理中自身能力所存在的一些不足与优势之处,并分析得出相应的一些
对策,体现于此论文中。
二、相关概念界定
(一)突发事件
1.定义:又称危机事件,是指突然发生,造成或者可能造成严重社会危害,需要采取应急处置措施予以应对的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公共卫生事件和社会
2.类型:根据2006年1月国务院颁布的《国家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
3.特点:公共突发事件的特点有引发突发性、目的明确性、瞬间聚众性、
行为破坏性、状态失衡性。
[[3]]
(二)公共突发事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