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寺导游词

合集下载

大明寺导游词

大明寺导游词

大明寺导游词
大明寺位于扬州蜀岗——瘦西湖风景名胜区的蜀岗中峰,南临瘦西湖,是集园林风光、文物古迹和宗教建筑于一体的游览胜地,大明寺始建于南北朝大明年间,故名“大明寺“,具有1500多年历史的古刹名寺,目前是国家4A级风景名胜区。

大明寺景区主要由寺庙古迹、栖灵塔、鉴真纪念堂、仙人旧馆、西苑芳圃等五部分组成,游览线路是:牌坊——山门殿——大雄宝殿——鉴真纪念堂——欧公祠——西园遗址——乾隆碑亭——第五泉——康熙碑亭——平山堂——文章奥区——栖灵塔——东门出口。

首先,我们来到了牌楼,上面的四个篆体字写的是“栖灵遗址”,讲的就是栖灵塔。

背面有“丰乐名区”,是多么好的字句,描绘了这里的地名。

牌楼东侧的围墙上,石刻有“淮东第一观”,出自北宋诗人秦少游的“游人若论登临美,须做淮东第一人”的赞美诗句,这里的“观”并不是道教的“观”,大明寺是佛教。

下面分别讲“山门殿”和“大雄宝殿”等佛教方面
——按导游词讲解。

再分别讲平山堂、栖灵塔、鉴真纪念堂、欧公祠、西园景点中之一
——按导游词讲解。

江苏大明寺导游词(六篇)

江苏大明寺导游词(六篇)

江苏大明寺导游词各位游客:我们现在去参观大明寺。

一听到大明寺这个名字,人们一定会认为它是一个单纯的佛教寺庙,其实不然,大明寺是国内罕见的一处集园林风光、文物古迹和宗教建筑于一体的游览胜地。

大明寺位于扬州城区西北郊蜀冈风景区的中峰,从停车场到寺庙门口有一小段路程,让我们沿着这条平缓的石坡拾级而上,在这段时间里我先简单地介绍一下大明寺的概况:大明寺始建于南朝宋孝武帝大明年间,故称“大明寺”。

后来乾隆帝巡游扬州,见“大明”两字,很不高兴,便亲笔将“大明寺”改成“法净寺”。

直至____年,为迎接鉴真大师像从日本回扬州探亲,又复名“大明寺”。

各位游客:现在出现在我们面前的是一座庄重典雅的牌楼,正面横匾上篆刻着“栖灵遗址”____个字。

再看背面有篆书“丰乐名区”____字,这是因过去这里属大仪乡丰乐区。

牌楼东侧的墙上,石刻“淮东第一观”,这个“观”可不是道教的观,这是北宋诗人秦少游的诗句,是对这里的赞美。

西侧的墙上有“天下第五泉”,全国号称第一的可多了,但像这么说自己是第五的倒不多见。

牌楼前两只石狮按皇家御用规格雕刻,说明大明寺的赫赫身份——皇上行宫旧址。

游客们:同一般寺庙有所不同的是大明寺的山门殿同时也兼作“天王殿”。

请大家进殿内参观,进门首先看到正面供奉着弥勒佛坐像,两侧有一副对联:“大腹能容,容天下难容之事;慈颜常笑,笑世间可笑之人。

”此联为明太祖朱元璋所撰。

弥勒的后面站像是护法神韦驮。

在大殿的东西两侧排列着四大天王。

在山门殿的后面自然是大雄宝殿。

大雄宝殿是清代重建的,为重檐歇山顶建筑。

各位请随我进入殿内,大家看,坐在正中莲花高台上的是释迦牟尼。

站在大佛东侧的是迦叶,西侧是阿难,他们都是释迦牟尼的得力弟子。

大佛东面是药师佛,主管“东方净琉璃世界”;西面阿弥陀佛,主管“西方极乐世界”。

各位游客:唐朝著名高僧鉴真是中日交往的友好使者。

为了纪念鉴真在中日友好史上的历史功绩,____年在大明寺内建造了鉴真纪念堂。

扬州大明寺导游词文档4篇

扬州大明寺导游词文档4篇

扬州大明寺导游词文档4篇Guide words of Daming Temple in Yangzhou编订:JinTai College扬州大明寺导游词文档4篇前言:导游词是导游人员引导游客观光游览时的讲解词,是导游员同游客交流思想,向游客传播文化知识的工具,也是应用写作研究的文体之一。

本文档根据导游词内容要求和针对旅游地点是江苏的特点展开说明,具有实践指导意义,便于学习和使用,本文下载后内容可随意调整修改及打印。

本文简要目录如下:【下载该文档后使用Word打开,按住键盘Ctrl键且鼠标单击目录内容即可跳转到对应篇章】1、篇章1:1:扬州大明寺导游词文档2、篇章2:2:扬州大明寺导游词文档3、篇章3:3:扬州大明寺游记文档4、篇章4:扬州大明寺导游词文档扬州大明寺位于江苏省扬州市区西北郊蜀岗。

下面是为大家带来的扬州大明寺导游词,希望可以帮助大家。

篇章1:1:扬州大明寺导游词文档大明寺之所以名扬海内外,其悠久历史固然是重要原因,但更重要的一个原因,是因为这里曾经出了一位大德高僧,他就是唐代的鉴真和尚。

鉴真和尚曾在大明寺讲律传戒,名闻遐迩,为僧俗所景仰,有着崇高威望,享“江淮化主”之誉。

为了兴隆佛教,弘法东洋,他接受日本僧人邀请,欣然率领众僧东渡扶桑。

大师东渡弘法是义无反顾的。

当时,他的弟子们因道路遥远,“沧海淼漫,百无一至”,而犹豫踟蹰。

鉴真却毅然决然:“为是法事也,何惜身命?诸人不去,我即去耳!”足见他的深远识见和坚强决心。

鉴真大师不畏艰险,五次东渡失败,却毫不灰心,决不退缩,终于在天宝十二年(753),以双目失明之66岁高龄成功抵达日本,实现夙愿。

他的百折不回的坚强意志,令后人无比景仰与敬慕。

鉴真在日本传播佛教戒律、兴造寺庙佛像、广授书画技艺、推广医药饮食、弘扬大唐文化,被日本人民奉为“文化恩人”。

鉴真大师是传教弘法的光辉典范,是中国人民的友好使者。

他是中国佛教史上罕见的杰出人物,也是大明寺最大的荣耀和骄傲。

扬州大明寺景点导游词

扬州大明寺景点导游词

扬州大明寺景点导游词扬州大明寺位于江苏省扬州市广陵区大明寺街,是一座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的佛教寺院。

下面是一份____字的扬州大明寺景点导游词,希望能够带您领略到大明寺的魅力。

大明寺,又称文化寺,始建于东晋咸康年间,距今已有1600多年的历史。

寺内保留着许多古建筑和文物,是扬州乃至江苏省的重要文化遗产。

大明寺以其独特的建筑风格和丰富的文化内涵,吸引了众多游客前来参观。

首先,让我们来到大明寺的正门。

大明寺的正门是一对华丽的朱红牌坊,牌坊上面有着“大明寺”三个醒目的金字。

牌坊的两侧是一对巍峨的石狮,它们栩栩如生的形象给人一种庄重肃穆的感觉。

经过大门,我们就可以看到大明寺的中心建筑——天王殿。

天王殿是大明寺的主要建筑,也是佛教寺庙中最重要的建筑之一。

天王殿的屋顶呈典型的中国传统建筑风格,檐下悬挂着一排木雕的鼻光佛,栩栩如生。

进入天王殿,我们会看到居中供奉着着名的弥勒佛,他面带微笑,双手合十,宛如在给我们传递着美好的祝福。

从天王殿出来,我们进入到大明寺的核心区域,即大雷音阁。

大雷音阁是大明寺最宏伟的建筑之一,也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它是一座七层的高塔,气势雄伟。

阁内供奉着佛祖释迦牟尼的塑像,以及许多佛经和佛教文物。

登上大雷音阁顶层,可以俯瞰整个大明寺的景色,视野开阔,令人心旷神怡。

从大雷音阁出来,我们来到大明寺的后山区域。

在这里,有一座名为“天下第一佛” 的黄金佛像,是全球最大的黄金佛像。

这尊黄金佛像高达88米,金光闪闪,辉映着整个城市。

无论是远观还是近观,都令人叹为观止。

它被誉为“扬州新地标”,成为了游客们来扬州必到的景点之一。

除了以上的景点,大明寺还建有多个大殿、小殿和佛塔等,如水月观音殿、法堂、藏经楼等。

这些建筑都充满了佛教的神秘和庄严,让人感受到宁静和美好。

同时,寺内还有多处古树参天,花草繁茂,气氛宜人,是一个理想的休闲观光场所。

此外,大明寺还举办着各种佛教法会和文化活动,如佛诞节、清明节、中秋节等。

江苏大明寺导游词

江苏大明寺导游词

江苏大明寺导游词江苏大明寺位于南京市玄武区,是中国著名的佛教寺院之一。

其历史悠久,被誉为“南朝石窟艺术的缩影”。

大明寺始建于东晋咸和年间(公元326年),至今已有1700多年的历史。

是南京市的著名旅游景点,也是中国佛教文化的重要遗址。

大明寺主要建筑有山门、大雄宝殿、天王殿、西方楼阁、戒幢、学士楼等,其中大雄宝殿堂宇雄伟壮观,色彩斑斓,是大明寺最重要的建筑。

大雄宝殿又称为禅房,是大明寺的核心建筑,始建于南朝宋年间。

大雄宝殿是中国现存最古老的重檐楼殿式建筑,长80米,宽28米,高32米。

它始建于北齐的后六年(公元506年),经历过多次修建,到唐朝时,才兴修至今日的规模和风貌。

殿内供奉着佛教的核心形象——释迦牟尼佛像,坐高21米,造型庄严肃穆,非常壮观。

整个殿内的造像都精雕细琢,表现着中华民族的智慧和艺术成就。

大雄宝殿外侧的楼阁有着独特的造型和艺术特色,包括天王殿、修行殿、藏经阁等。

这些建筑内部结构都非常复杂,让人叹为观止。

天王殿是大明寺中的重要殿宇,供奉着天王四大天王塑像,体现佛教内部的防卫力量。

在修行殿内,还可以欣赏到香炉、琴台等各种文化艺术品,非常值得一看。

大明寺中还有一个非常有名的文化景点——学士楼。

这座建筑由石刻群组成,曾是江南屈指可数的高等教育学府之一,是古代南京市政府机构的府第。

目前,学士楼中有600多张石刻,绘制了唐、宋、元、明等各个朝代的文学史、制度史以及历史文化等内容,是中国多个时期历史文化的重要见证。

大明寺还有一个特别的价值——它是中国佛教的重要文化遗址之一。

在大明寺中,保存着手抄古经,钟乳石窟等各种古代文化遗迹,其中最著名的莫过于石窟。

大明寺的石窟群始建于南朝时期,刻有千年不朽的佛教造像和图案,它们体现了佛教传统文化与当地特色的完美结合,是中国少有的享誉海内外的文化珍宝。

为了更好地保护和展示大明寺文化遗产,大明寺先后被列为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和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走进大明寺,你将会领略到佛教文化的深厚底蕴和当地民族文化的独特魅力,让你重温历史文化的魅力,也能够体验到了解一个古老文化的神奇魅力。

扬州大明寺导游词

扬州大明寺导游词

扬州大明寺导游词扬州大明寺导游词内容简介:(振衣亭)这个亭叫振衣亭,建于明嘉靖年间,振衣即整衣之义,因为马上就要登上山顶之庙了,须肃衣以示尊敬。

(南无大势至菩萨壁前)南无为归依礼敬之义,南无大势至菩萨就是致敬大势至菩萨的意思。

我们狼山被列...戒得长天秋月明,长如世上青莲色.”韩愈一向反佛,但也作诗僧伽“僧伽晚出淮泗上,势到众佛尤魁奇”,历代帝王都赐僧伽圣号,唐懿宗赐证圣大师,周世宗诏令天下造精庐,必立伽真像,赐号“大圣僧伽和尚”, 宋兹宁三年,赐大圣等慈普照明觉国师菩萨,同治帝谥“功昭淮海”,以后民间多称其为大圣菩萨,据说僧伽为大势至菩萨化身,以后又多次显灵救民:宋宣和三年,京都发大水,僧伽现身救灾;明正德年刘七起义,僧伽又作飓风等等,至今在广大信徒中广受推崇。

我们在山腰已经看见幻公塔,据说幻公圆寂时作偈一首“当初不肯住长安,现相西归泗水间,今日又还思展化,东来海上镇狼山,”后人才明白原来智幻就是僧伽的化身,从此也知道僧伽来到狼山教化众生。

清康熙十九年,泗洲大水,普照王寺也没到水中,狼山逐渐成为僧伽唯一的道场。

(魁星亭)这是魁星亭,魁星传说是古代主宰文运的神灵,他头象鬼,一脚向后翘起,一手执笔,据说被他点中的就成为举人。

魁星亭的斗拱间镶嵌七十二快雕版,刻有猴、鹿、鹤等吉祥动物。

顶上为二龙戏珠,飞檐翘角,十分漂亮。

在魁星亭北放眼望去,只见田畴平野,一望无际,远处南通城高楼林立,西山逶迤,江入大荒,到晚上,万家灯火,灿若繁星,好一派壮美景象!·寒山寺导游词·江苏周庄导游词·扬州瘦西湖导游词·淮安市导游词·夫子庙导游词%各位游客:我国以“西湖”命名的景区有三四十处之多,而“瘦西湖”仅扬州一个。

那么她为什么要定名为“瘦西湖”呢?瘦西湖地处扬州城西郊,原名“炮山河”,亦称“保障河”,是隋唐时期由蜀同诸山之水,汇合安徽大别山东来的洞水流人运河的一段水道。

它有50多公顷的游览面积,6公里多的游程,一条曲水如锦带,时展时收,犹如嫦娥起舞时抛向人间的五色飘带,形态自然动人。

扬州大明寺的新鲜讲解词(上)

扬州大明寺的新鲜讲解词(上)

大明寺作为扬州的一个传统景点特色不仅在它的宗教文化上,它的建筑、它丰厚的人文典故同样是它的一大看点。

首先,这个寺庙建于南朝刘宋大明年间,据今有1540多年的历史,经历了近20个朝代的更替;遭受过唐武宗李炎、后周世宗柴荣毁佛政策的清洗,清代扬州十日的劫难,太平天国烽火的蔓延和十年浩劫的悲剧。

在千年的历史中或兵燹(xian)人祸,或天灾雷火,寺塔虽屡遭毁坏,却屡屡再建,直至今日。

现在看到的寺庙建筑是清同治九年(公元1870年)由两淮盐运使方浚颐出资重建,再现了当年“江淮化主”的香火盛况。

其次,大明寺建在海拔28米的蜀岗之上,虽然高度有限,但是对于处在里下河洼地的扬州城来说,确是制高点,有君临扬州之势,立于山头放眼四顾远山含翠、长江如练,近处绿扬城市井喧然,引来无数文人雅士、帝王将相为之放歌,为这座千年古寺留下深深的文化烙印。

而这文化首先就表现在大明寺的门楣之上。

这座寺庙在历史上曾经很荣幸的被皇帝赐名为“法净寺”,这件事发生在乾隆三十年,清高宗第四次巡幸扬州的时候,这个名字改的很有些耐人寻味,“法”在扬州应该是暗指史可法,“净”是干净,在文字狱搞的沸沸扬扬康熙、雍正两朝犯忌讳的“大明”没有被改掉,也没有给这个寺庙带来任何麻烦,说明了统治者对于扬州这个经济中心城市的重视程度,在政策操作上的小心翼翼,而乾隆改名则充分反映了统治者对于政权稳定性的信心,已经没有人再最思前朝,江山已经向铁桶一样的牢靠。

现在正门上嵌着“大明寺”三个字,是1980年为鉴真大师坐像回扬“省亲”而恢复的历史原名,当时佛教协会会长赵朴初说:扬州是文化名城,历史上名家辈出,可选一位,集其字为额。

并建议首选唐代扬州书家李邕,赵老先生对李邕非常推崇,很巧的是历史上还有一位名气更大的赵老先生对李邕的字同样推崇倍至的,他就是元代大家赵孟頫。

但是很可惜在李邕现存的字里边没有找到合适的。

后来从隋代最有名《龙藏寺碑》中集字而成。

康有为对此碑的评价是:金花遍地细碎玲珑。

扬州大明寺的赞美

扬州大明寺的赞美

扬州大明寺的赞美
扬州大明寺,千年古刹,遍布着历史的韵味,好似一幅画卷,描绘着历史文化的沉淀,令人回味无穷。

大明寺古树参天,枝繁叶茂的景色,仿佛置身于一个仙境,沐浴着阳光和泉水,清香扑鼻而来。

大明寺的遗迹,以及它的历史文化,亦令人叹为观止,古老的石柱上刻有的文字,饱含着岁月的故事,醉人的悲怆也如此真实。

大明寺的文明,令人叹为观止,步履斐然,每一步都令人心旷神怡,令人神往远方,获取更多精神享受。

大明寺的景色,令人惊叹,怡人的花木,绵延数里,碧草如茵,无尽的云海,朦胧的中国梦,令人回味无穷。

扬州大明寺里面,绿荫掩映着古老的文化,走出大明寺,古朴的建筑,沐浴着时光的色彩,令人心醉。

每一次前来,总能回味无穷,让它成为一处沁入心灵的圣地。

- 1 -。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大明寺导游词【篇一:扬州大明寺导游词】各位游客:刚才我们领略了瘦西湖的秀色,现在请大家去参观大明寺。

一听大明寺这个名字,人们一定会认为它是一个单纯的佛教寺庙,其实不然,它的范畴应该是“大明寺风物鉴赏区”由寺庙古迹、栖灵塔、鉴真纪念堂、仙人旧馆、西苑芳圃五部分组成,是国内罕见的一处集园林风光、文物古迹和宗教建筑于一体的游览胜地。

大明寺自创建以来,向有“扬州第一名胜”之说。

从1980年迎接鉴真大师像回国巡展后,每年接待中外宾客达40万人次之多。

1991年10月12日上午,国家主席江泽民曾陪同朝鲜劳动党主席金日成前来参观。

大明寺山明水秀,景物纷呈,下面就让我们迈入这藏龙赐福、香云线绕的吉祥之地,去一睹它的风貌吧!【大明寺创建历史—牌楼—山门殿—大雄宝殿—藏经楼—平远楼】大明寺位于扬州城区西北郊蜀风风景区的中峰,从停车场到寺庙门口有一小段路程,让我们沿着这条平缓的石坡拾级而上,在这段时间里我先简单地介绍一下大明寺的概况:大明寺始建于南朝宋孝武帝大明年间(457—464年),故称“大明寺”。

隋仁寿元年(601年),隋文帝杨坚60寿辰,诏令在全国30个州内设立30座塔,以供奉舍利(佛骨),其中一座就建立在大明寺内,称“栖灵塔”。

塔高九层,因寺从塔名,故“大明寺”与“栖灵寺”并称;又因大明寺在隋宫、唐城之西,因此也称“西寺”。

清乾隆三十年(176年)乾隆帝巡游扬州,见“大明”两字,很不高兴,便亲笔将“大明寺”改成“法净寺”。

直至1980年,为迎接鉴真大师像从日本回扬州探亲,才复名“大明寺”。

各位游客:展现在我们面前的是一座庄重典雅的牌楼,只见正面横匾上篆刻着“栖灵遗址”4个字。

再看背面有篆书“丰乐名区”4字,是因过去这里属大仪乡丰乐区而得名。

正反两面篆书都是光绪年间盐运使姚径手书,结构工整,字体雄美。

牌楼东侧的围墙上,石刻“淮东第一观”,是北宋诗人秦少游的诗句,为清代书法家蒋密所书。

牌楼前两侧的两只石狮为清代乾隆时重宁寺遗物,1961年移到这里。

游客们:同一般寺庙有所不同的是大明寺的山门殿同时也兼作“天王殿”。

请大家进殿内参观,进门首先看到正南面供奉着弥勒佛坐像,左手握布袋,右手持佛珠,据称他是释边牟尼的弟子阿逸多。

佛教说他将在释边牟尼涅果后成为“未来佛”。

两侧有一副对联:“大腹能容,容天下难容之事;慈颜常笑,笑世间可笑之人。

”此联为明太祖朱元璋所撰。

弥勒的后面站像是韦驮,他左手擎须弥山,右手按“降魔杵”,护持释边牟尼讲经说法,因而被称为佛教上的护法神。

在大殿的东西两侧排列着四大天王,即:东方持国天王,手持琵琶,能护持国土;南方增长天王,手持宝剑,能令人善根增长;西方广目天王,左手持宝珠,右手握龙,能够静眼观察,护持民众;北方多闻天王,左手按银鼠,右手持伞,能护持人民财富,多闻福德。

在山门殿的后面是大雄宝殿。

首先我们来到了殿前庭院,请看东面有桧柏,西面有黄杨,正中置有两尊室鼎。

大雄宝殿为清代重建,面阔三门,前后回廊,檐高三重,为欧山顶建筑。

二层檐下悬挂着“大雄宝殿”横匾。

屋脊高处嵌有宝镜,阳面写着“国泰民安”,阴面刻着“风调雨顺”。

各位访随我进入殿内,请看跌坐在正中莲花高台上的是释达牟尼。

站在大佛东侧的是边叶,西侧是阿难,他们都是释过牟尼的得力弟子。

佛祖逝世后,边叶在灵警山主持了佛教信徒的第一次集会;阿难是佛祖的堂弟,聪明智慧,擅长记忆,跟随佛祖25年,把佛祖生前讲经说法的内容写在贝叶树的叶子上,后来成为佛经。

大佛东面首坐是药师佛,主管“东方净琉璃世界”;西面首坐是阿弥陀佛,主管“西方极乐世界”。

同其他寺庙一样,佛坛背后是“海岛观音”泥塑群像,观世音是西方极乐世界上首菩萨,她能解救人世间的一切苦难,因而被称为大慈大悲的菩萨。

游客们:现在我们去参观藏经楼。

藏经楼是大明寺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于1985年4月投资40万元重建。

前面我们看到二层五槛的单檐硬山顶的建筑便是藏经楼。

其匾额由中国佛教协会会长赵朴初题写。

在屋脊的上面嵌有“法轮常转”,阴面刻有“国泰民安”。

进人大厅,只见正面供有释这牟尼佛的汉白玉坐像,这尊坐佛像由香港弘勋法师赠送。

在坐佛东侧供奉着白玉卧佛祖师,这尊卧佛原系缅甸政府赠送高贯寺,后转赠给了大明寺,放在藏经楼内。

穿过“文章奥区”圆门,只见一幢高三层,阔三间,单檐歇山式的楼阁矗立在我们面前,上面悬挂着“平远楼”匾额。

此楼初建于清代雍正十年(1732年),楼名取宋代画家郭熙《山水训》中“自近山而望远山,谓之平远”之意而命名。

让我们进入楼前庭院,只见院内这块横匾上刻着“印心石屋”4宇,这是1835年道光皇帝为嘉庆年间进士陶澍而题。

陶财原籍湖南安化县,居住在洞庭湖畔,因他家门口潭水中有块石头,方正如印,名叫“印心石”,陶海从小跟随父亲读书,书斋就在“印心石”北岸,故名“印心石屋”。

印心石屋旁边这株枝繁叶茂的名贵花木就是扬州市市花——琼花,树龄已超过300年,是扬州最古、最大的一株琼花。

琼花是我国古代一种名贵的花卉,每年五月盛开,花八朵五瓣,花瓣如白玉盘,花美似玉蝶群舞。

相传隋场帝曾到扬州看琼花,因而琼花便名扬天下。

每年春夏之交,前来赏花者络绎不绝。

平远楼前还布满了莲花,东侧为“唐招提寺莲”,西侧为“唐招提寺青莲”,中间为“中日友谊莲”。

据说:1980年春,为庆贺“日本国宝鉴真和尚像中国展”来扬州大明寺展出,武汉植物研究所派专人把这3个莲花品种送到这里,种植莲花的古石盆是明、清时代的古物,由扬州市园林管理处专门选择配置。

【鉴真纪念堂—鉴真生平—栖灵塔】各位游客:唐朝著名高僧鉴真是中日的友好使者。

为了纪念鉴真在中日友好史上的历史功绩,1973年在大明寺内建造了鉴真纪念堂。

从大雄宝殿往东走,迎面看到的这幢建筑便是新建的纪念堂。

纪念堂接唐代建筑遗规并参照日本店招提寺“金堂”的风格设计,由正殿、碑亭和回廊组成,线条刚劲,结构工整,雄浑朴实。

著名建筑学家梁思成教授主持了设计方案,这是他生前设计的最后作品。

院内种植着樱花、松树,绿草如茵,整幢建筑显得简朴古雅,庄严肃穆。

纪念堂南还有有关鉴真东渡事迹的介绍及史料陈列,整个区域共占地2540平方米。

下面我来介绍一下鉴真的生平:鉴真俗姓淳于,扬州江阳县(今江苏扬州市)人,生于688年,卒于763年。

14岁出家扬州大云寺,20岁时游历于长安、洛阳等地,专攻佛教律学。

26岁返回扬州,55岁当了大明寺住持,传戒讲律,兴寺建塔,塑造佛像,成为一位博学多才的佛学大师。

唐天宝元年(742年),在中国留学的日本僧人荣睿、普照从长安专程来到扬州,邀请德高望重的鉴真大师,东渡日本弘扬佛法。

鉴真欣然同意,经过一番准备,他率同弟子和工匠于第二年启程东渡。

先后十年,历经五次都遭失败,牺牲36人,鉴真也因劳累过度,双目失明。

但是他夙志不移!决心不变,终于在753年12月20日中午,在日本秋妻屋浦登陆,东渡成功。

这年鉴真已是66岁高龄了。

次年二月,鉴真一行来到日本首都奈良,受到举国上下的盛大欢迎。

鉴真在日本生活了10年,76岁病逝。

他对日本的佛学、医学、文学、建筑、雕塑、书法。

印刷等传播都作出了巨大的贡献。

日本人民称鉴真为“日本医学之祖”,“日本文化的恩人”。

他在日本主持建造的唐招提寺和他圆寂前弟子为他塑造的干漆夹红坐像都已成了日本国宝。

再看纪念堂前碑亭内横卧一方汉白玉巨碑,上镌“唐鉴真大和尚纪念碑”9个大宇,为郭沫若手书。

碑阴刻着赵朴初撰写纪念鉴真圆寂1200周年的长篇碑文。

纪念堂南的“晴空阁”设有鉴真事迹陈列室,展示鉴真生平的文物资料。

游客们:现在我们再去瞻仰栖灵塔。

有寺庙的地方必有塔,通常人们常说:“救人一命,胜造七级浮屠”,浮屠是印度梵文中塔的别称。

栖灵塔于隋文帝仁寿元年(601年)初建,塔高九层,雄踞蜀冈,塔内供奉佛骨。

隋唐时期,扬州的政治经济发展很快,已成为全国第三大都会,繁华程度仅次于长安、洛阳。

唐代著名诗人李白、高适、刘长卿、刘禹锡、白居易等均曾登塔赋诗赞颂。

可惜在唐武宗会昌三年(843年)一代胜迹化为焦土。

1980年鉴真大师塑像回扬州“探亲”,各界人士倡议重建栖灵塔。

1988年,大明寺方丈瑞祥法师在该寺东国选址重建。

瑞祥法师圆寂后,由能修法师主持栖灵塔的重建,于1993年8月27日开机钻探,总造价达1000万元以上,总建筑面积1865平方米,总高度为70米,建成后的栖灵塔气势雄伟,雄踞蜀冈,成为大明寺的标志性景观。

登l塔顶,扬州景观尽收眼底。

【仙人旧馆:平山堂—谷林堂—欧阳文忠公饲】“平山堂”匾力同治九年盐运使方浚颐所题,堂右边的匾额“坐花载月”,由光绪四年清人马福祥所题,左边的“风流宛在”匾额系清光绪初年两江总督刘坤一为怀念欧阳修之韵事而题,书法流畅,细心的游客会发现“流”字少一点,而“在”字多了一点,大家不要认为堂堂总督写了错别字,而是用字灵活巧妙,其意在于表示欧阳修的风韵千古流传。

这里有一件韵事:一天,欧阳修命人准备荷花千余朵,分插在盆中,然后进行饮酒的游戏:在盆中抽取一枝荷花在客人中传递,得到者顺次摘去其花瓣。

当花瓣尽时,所在之客饮酒。

这类游戏往往持续到深夜,太守常常披星戴月而归。

故后人常以“风流宛在”、“坐花载月”等词来追忆往事,井书匾挂在堂上。

站在平山堂前,视角极为开阔,令人心旷神情,因此,清代彭玉群写有“放开眼界”之匾挂在正门之上。

当人们提起欧阳修时,必然会想到他的学生苏轼(苏东坡)。

从平山堂往后走数米便是“谷林堂”,这是苏东坡56岁任扬州知府时为纪念欧阳修而建的,堂名取自他自己的诗句:“深谷下窈窕,’高林合扶疏。

”以诗的第一、二句的第二个字“谷”、“林”为堂名。

谷林堂面北朝南,面阔5间。

东山墙与大明寺大雄宝殿相连,堂上悬挂的“谷林堂”横匾,系扬州雕刻家黄汉候集自苏东坡法帖临摹的。

穿过谷林堂,绕过后假山,沿路向北,有欧阳文忠公调,沉于光绪五年(1879年)由两淮盐运使欧阳正塘募资建造。

祠内有欧阳修石刻像,由于反光原理,远看白胡须,近看黑胡须,吸引了许多游人。

堂上悬“六一宗风”横匾,原为欧阳正精所题,后遭损坏,1980年由著名书法家武中奇补书。

【西苑芳圃—天下第五泉—鹤冢】自谷林堂穿过西面偏月门,循石雕而下,我们就来到了西苑圆门回,门额上有砖刻“芳圃”二字。

“芳圃”为西苑别名,建于乾隆十六年(1751年)。

此园四周山庄起伏,园中有水池,池东堆砌着黄石假山,造型如狮子盘山图,构思精美怡人。

园内有两座御碑亭,一碑是摹刻清康熙帝题刻杭州灵隐寺诗;另一碑刻乾隆的游平山堂诗。

有朋友会问,康熙所题杭州灵隐寺之五言诗,为什么立于扬州?这里曾有康熙南巡的一段典故,康熙二十八年(1689年),他第二次南巡途经扬州,当时的扬州知府是满洲正白旗人,其兄高承爵与皇帝关系密切。

高承爵奉旨先到杭州考察,然后又赶回扬州伴驾前往杭州。

后来康熙回京都时,高承爵又送皇帝至山东增县的三公桥上,在御【篇二:大明寺导游词】游览线路:牌楼—山门殿—大雄宝殿—鉴真纪念堂—欧公祠—西园遗址—乾隆碑亭—康熙碑亭—平山堂—栖(qi)灵塔大明寺导游词简介:大明寺地处扬州北郊蜀冈——瘦西湖风景区内的蜀冈中峰,南邻瘦西湖,是个“前有照,背有靠”的风水宝地,它历史悠久,是集佛教庙宇、文物古迹、园林风光于一体的宗教旅游胜地,享有“淮东第一观”的盛名。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