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黄散使用说明书

合集下载

金黄散的功效与作用 药用价值 用法用量

金黄散的功效与作用 药用价值 用法用量

如对您有帮助,可购买打赏,谢谢
金黄散的功效与作用药用价值用法用量
导语:今天,人们衣食不愁,祛病延年已成为大家追求的目标。

现代医学研究证实,金黄散具有防病、治病、延年益寿等多种功效,在食疗保健领域的应用
今天,人们衣食不愁,祛病延年已成为大家追求的目标。

现代医学研究证实,金黄散具有防病、治病、延年益寿等多种功效,在食疗保健领域的应用相当广泛。

一起来看一下。

黄耆黄芩黄柏郁金各30克甘草1.5克龙脑1.5克(另研)
【功能主治】治丹毒,热疮。

【用法用量】上药共为细末,入龙脑研匀;若治湿毒丹肿,新水调扫赤上,或蜜水调如稀糊,用小纸花子贴之,或小油调扫;如久不愈,热疮毒赤,干掺或水调涂。

【摘录】《外科精义》卷下
【处方】川大黄1两,粉草1两。

【制法】上为细末,以好酒熬成膏,倾在盏中,放冷,摊纸上。

【功能主治】奶痈。

【用法用量】贴痛处,仰面卧至五更。

未贴时,先用温酒调1大匙,就患处卧,明日取下恶物。

相度强弱用药。

【注意】羸弱不宜服。

【摘录】《妇人良方》卷二十三引《妇人经验方》
【处方】天花粉1两,黄柏5两,姜黄5钱,大黄5钱,白芷5钱,紫川朴2两,陈皮2两,甘草2两,苍术2两,天南星2两。

【制法】上为末,以瓷器收贮。

【功能主治】痈疽发背,诸般疔疮,跌仆,湿痰流注,大头时肿,漆疮火丹,风热天泡,肌肤赤肿,干湿脚气,妇女乳痈,小儿丹毒等。

生活常识分享。

中医外用剂及药方金黄散(作用:清热解毒,消肿止痛)

中医外用剂及药方金黄散(作用:清热解毒,消肿止痛)

中医外用剂及药方金黄散(作用:清热解毒,消肿止痛)
中医外用剂及药方金黄散(作用:清热解毒,消肿止痛)
凡以外用药为主,通过体表发挥治疗作用的方剂,称为外用剂。

此类方剂具有收敛止血、化腐生肌、消肿解毒等作用。

适用于皮肤疾患、疮疡肿毒以及烫伤、跌打损伤等症。

以金黄散为代表方。

原文
金黄散《外科正宗》
[组成]大黄、黄柏、姜黄、白芷各2500g南星、陈皮、苍术、厚朴、甘草各1000g天花粉5000g
[用法]共研细末,用醋、酒、蜂蜜或植物油调敷患处。

[功用]清热解毒,消肿止痛。

[主治]阳证疮疡初起。

局部红肿,灼热疼痛,脓未形成,舌红苔黄,脉滑数。

[方解]本方所治之证为热毒壅聚引起。

方中以大黄、黄柏、天花粉清热解毒,散瘀消肿,为君药。

苍术、白芷、厚朴、陈皮、南星理气化湿,消肿止痛,为臣药。

姜黄活血为佐药。

甘草调和药性为使药。

[现代研究]本方有抗炎镇痛作用、抑菌作用。

临床常用于治疗转移性肌肉深部脓肿、下肢丹毒(溶血性链球菌、丹毒链球菌侵入皮肤或膜内的网状淋巴管所引起的急性感染)、流行性腮腺炎、急性乳腺炎、骨折及软组织损伤、静脉炎、皮肤疮疡肿毒、糖尿病足溃疡、压疮、湿疹、痛风急性发作、阑尾炎周围脓肿、淤滞性皮炎、慢性前列腺炎、炎性外痔、毒蛇咬伤肢体肿胀等阳证疮疡。

[方歌]金黄大黄柏姜黄,白芷南星陈皮苍,厚朴甘草天花粉,阳证疮疡外用良。

疮疡外治方-----金黄散

疮疡外治方-----金黄散

疮疡外治方-----金黄散金黄散方剂来源明.《外科正宗}。

又称如意金黄散。

组成与用法天花粉5000克大黄2500克黄柏2500克姜黄2500克白芷2500克天南星1000克陈皮1000克苍术1000 克厚朴1000克甘草1000克上药共研细末。

每次取适量,用葱或丝瓜叶捣汁,或用黄酒、麻油、蜂蜜、陈醋、菊花露、银花露(任选一种)调成糊,外敷患处。

功效与主治、功能清热散结、消肿止痛。

主治痈疽发背,疔疮肿痛,妇女乳痈,漆疮火丹,大头时肿,流注肿疡,小儿丹毒,肌肤赤肿,干湿脚气,跌扑损伤等。

现代临床常用于治疗痈肿疖病,脑疽、发背等有头疽(痈),疔疮,急性乳腺炎,急性化脓性淋巴结炎,淋巴管炎,急性蜂窝织炎,急性脓肿,肛旁脓肿,丹毒,又有用于治疗足癣感染,外伤感染,游走性浅静脉炎,栓塞性浅静脉炎,关节腔积液等病症。

例如:(1)脑疽、发背等有头疽(痈) 本品合千捶膏或八二丹外敷,同时内服益气、养阴、清热托毒之剂,治疗227例。

患者有头疽初起,肿势散漫、红肿未溃,或虽已溃脓,但肿势未退之症。

其中脑疽103例,发背 67例,胸腹部有头疽28例,四肢部有头疽29例。

结果:除2例因疽毒内陷死亡外,其余225例皆愈(<中国医药学报》1990年第1期)。

本品配合九一丹药线,治疗已作十字切开的发背疽114例。

结果:10天内治愈28例,15天内治愈72例,20天内治愈14例,平均治愈时间14.4天,较之用其他药物治疗,病程缩短7一10天(《四川中医》1987年第8期)。

(2)疔疮、疖肿本品外敷,配以五味消毒饮加味内服,治疗头面部疔疮伴走黄l0N。

结果;痊愈9例,中断治疗1例(<浙江中医杂志》1985年第5期)。

治疗指部疔疮(脓性指头炎、甲沟炎)39例。

结果;配合早期切开引流,平均6.7天治愈;配合中期切开引流术及拔指甲手术,平均11.3天治愈(《中医杂志》1985年第7期)。

用甘油、米醋各半,将本品调成糊状围敷患处,配合内服清热消肿、和营通络之剂,治疗51例。

如意金黄散临床新用途

如意金黄散临床新用途

而 后 根 据 病 变 部 位 大 小 .
疗 效 显 著 。 用 法 :取 如 意
4.丹 毒 :取 金 黄 散 、米 将 药 膏 敷 于 患 处 .包 扎 固
金 黄 散 2~3袋 .用 陈 醋 或 醋 各 适 量 .调 匀 .外 敷 于 定 每 天 换 药 1次 .连 续
凡 士 林 适 量 调 为 糊 状 .外 患 处 . 每 天 换 药 1次 ,一 用 药 1~2 周 可 清 热 解
粉 、生 天 南 星 、生 苍 术 、陈 药 效 果 更 佳 :③ 应 每 天 换 调 为 稀 糊 状 . 摊 在 敷 料
皮 、甘 草 ,具 有 清 热 解 毒 、 洗 内 衣 、内 裤 ,勤 换 被 褥 。 I-. 外 敷 肿 胀 疼 痛 处 .胶
消 肿 止 痛 的 功 效 传 统 应 可 清 热 解 毒 .杀 虫 止 痒
敷 患 处 .敷 料 覆 盖 ,胶 布 般 用 药 4~5 天 可 愈 。 可 清 毒 .消 肿 止 痛 。 适 用 于 炎
固 定 , 每 天 换 药 1次 ,直 热 解 毒 ,消 肿 止 痛 。
性 外 痔 、内 痔 嵌 顿 及 肛 门
至 症 状 消失 止 一 般 连续
5.膝 关 节 滑 膜 炎 :取 脓 肿 初 起 者 。
6.红 斑 性 肢 痛 症 :取 消 毒 棉 签 பைடு நூலகம் 药 糊 涂 布 于
硫 黄 粉 1O克 将 药 研 细 。 金 黄 散 适 量 .用 茶 叶 水 调 创 面 上 ,敷 料 包 扎 .胶 布
混 匀 .以 猪 油 适 量 调 为 稀 为 糊 状 . 外 敷 局 部 疼 痛 固 定 ,每 天 换 药 1次 ,直
膏 。 本 方 来 源 于 明 《外 科 注 意 以 下 几 点 :① 禁 烟 、 解 毒 ,消 肿 止 痛 。

【如意金黄散】精

【如意金黄散】精

【如意金黄散】精组方:天花粉320克、姜黄(郁金)160克、大黄160克、黄柏160克、白芷160克、苍术64克、厚朴64克、陈皮64克、甘草64克、生天南星64克。

制备:上十味药,切片晒极干,共研极细粉,过筛混匀,备用,勿漏气。

功效:为黄色至金黄色的粉末,气微香,味苦、微甘。

清热解毒,清火消肿、散瘀止痛,抑菌抗炎、镇痛解痉、减轻局部疼痛、水肿、渗出物过多和继发性感染等作用。

按照“热者寒之”“以寒胜热”的原则,其具有双重的机理:① 消炎退肿、清热止痛的药理作用。

② 有吸收局部过高热度的冷敷的物理作用。

治疗:热毒瘀滞肌肤所致疮疖肿痛,症见肌肤红、肿、热、痛,疮痈初起、红肿热痛、小儿丹毒、疮疡及无名肿毒等病症。

治痈疡,疔肿,乳痈,丹毒,漆疮之方。

治跌打与烧烫伤,一药多用,几百年临床验证疗效显著,实为中医的压箱宝药。

方解:天花粉清热消肿为主药,姜黄白芷天南星活血散结消肿止痛,大黄黄柏清热燥湿,陈皮苍术行气燥湿共为辅药,甘草清热解毒消肿为佐使,诸药共凑清热解毒、消肿祛瘀、托毒生肌、燥湿止痛之功。

用法:散剂每次1.5克,每日6次,空腹服用。

膏剂外敷患处,6~12小时换药1次。

红肿,烦热,疼痛,用清茶调敷。

漫肿无头,用醋或葱酒调敷,也可用植物油或蜂蜜调敷。

忌辛辣之品。

临床应用外敷剂,有散剂、膏剂、膜剂、纱条等。

散剂是主要敷剂,调配方法主要有酒精、食醋、茶水、蜂蜜、温水等,也有猪油、猪胆汁、饴糖、香油等调配的,治疗效果显著。

注意事项1. 孕妇禁服。

2.痈疽疥疡已形成溃烂的创口忌用。

3.服药期间,忌烟酒、辛辣、煎炸食物。

4.口服,宜将生南星改成制南星,以减小毒性。

5、用毕洗手,切勿接触眼睛、口腔等黏膜处。

6、全身高热者应慎用。

7、不宜长期或大面积使用,用药后局部出现皮疹等过敏表现者应停用。

如意金黄散源于明朝陈实功《外科正宗》卷一别名金黄散《嵩崖遵生》卷十二、神效金黄散《良朋汇集》卷五。

处方天花粉(上白)5千克黄柏(色重者)大黄姜黄各2.5千克白芷2.5千克紫厚朴陈皮甘草苍术天南星各1千克制法上药切片晒极干燥,磨极细粉,过筛,瓷器收贮勿漏气。

金黄散

金黄散

金黄散
【名称】金黄散【组成】黄芩、黄连、黄柏、五倍子、青黛、冰片。

【性状】中药散剂
【功能主治】黄水疮,单纯疱疹,小儿湿疹。

【用法用量】以植物油调成糊状,涂抹于患处。

涂抹金黄散之前先用花椒、盐水清理疮面。

涂金黄散之后每次不必洗去原药可连续涂抹直至结痂脱落。

【方解】三黄(黄芩、黄连、黄柏)具有清热解毒燥湿的功效;五倍子、青黛燥湿、敛疣;冰片芳香防腐去浊秽。

【临床应用】黄水疮多发于婴幼儿,表现为皮肤溃烂流脓水,另外还会伴有疱疹和婴儿湿疹。

本方治疗黄水疮效果最佳,屡用屡效。

小儿在治疗的同时应改变哺养乳品,减少油脂,调理小儿脾胃助消化。

【注意事项】涂抹金黄散之前先用花椒、盐水清理疮面。

涂金黄散之后每次不必洗去原药可连续涂抹直至结痂脱落。

治疗外感风热引起的咽喉肿痛,余常用《证治准绳》之牛蒡汤,其效颇验。

方用:牛蒡子15克,防风、荆芥穗各10克,大黄、薄荷、甘草各5克,水煎服,每日1剂,2次分服。

方中用防风、荆芥、薄荷祛风解表,用牛蒡子、大黄清热解毒,用甘草缓急。

表邪去而热毒清,咽喉肿痛即可消除。

如意金黄散的作用:治疗黄水疮

如意金黄散的作用:治疗黄水疮

如意金黄散的作用:治疗黄水疮
如意金黄散又名金黄散,来源于明朝的《外科正宗》。

由大黄、黄柏、姜黄、白芷、厚朴、天花粉、生天南星、生苍术、陈皮、甘草组成。

用法:散剂每次1.5克,每日6次,空腹服用。

膏剂外敷患处,6~12小时换药1次。

如意金黄散有消肿止痛之功效。

传统应用于疮痈初起,红肿热痛,小儿丹毒,无名肿毒等病症。

临床发现,如意金黄散还有多种新用途,现介绍如下。

治疗黄水疮
用法:取金黄散适量,用白开水调敷患处,每日4~6次,药干后再用白开水点润。

一般用药1小时后灼痛可止,经过1~3天后可疮消病愈。

有文献记载,有人用上药治疗黄水疮患者312例,均在5天内全部治愈。

且愈后不留瘢痕。

应用金黄散注意事项:
1.孕妇禁服。

2.痈疽疥疡已形成溃烂的创口忌用。

3.服药期间,忌烟酒、辛辣、煎炸食物。

4.本方如口服,宜将生南星改成制南星,以减小毒性。

金黄散外敷实施方案

金黄散外敷实施方案

金黄散外敷实施方案
金黄散是一种常用的中药材,具有活血化瘀、消肿止痛的功效,可以用于外敷
治疗多种皮肤疾病。

下面将介绍金黄散外敷的实施方案。

首先,准备工作。

在进行金黄散外敷之前,需要准备好所需的材料和工具,包
括金黄散、生理盐水或清水、无菌纱布、医用胶布等。

确保所用材料干净卫生,避免引入细菌感染。

其次,制作金黄散外敷药膏。

将适量金黄散与生理盐水或清水混合搅拌,直至
形成糊状药膏。

药膏的浓度可根据实际情况调整,一般来说,可以适当加入生理盐水或清水,使药膏不至于过于干燥。

接下来,进行外敷操作。

首先,将患处皮肤进行清洁消毒,然后将制作好的金
黄散药膏均匀涂抹在患处。

使用无菌纱布覆盖药膏,然后用医用胶布固定,确保药膏不会脱落。

外敷后,患者需保持患处皮肤干燥,避免接触水和污物。

最后,注意事项。

金黄散外敷过程中,患者需注意避免用力搔抓患处皮肤,避
免引起感染和加重症状。

外敷药膏的更换时间一般为每日1-2次,具体频次和时间
可根据医生建议和患者情况进行调整。

在外敷过程中,如出现过敏反应或不适症状,应及时就医处理。

金黄散外敷实施方案的介绍到此结束。

通过以上步骤的操作,可以有效地进行
金黄散外敷治疗,帮助患者缓解皮肤疾病症状,促进伤口愈合。

在实施过程中,需要严格按照医嘱和操作规范进行,确保治疗效果和患者安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金黄散使用说明书
金黄散使用说明书
1、金黄散的说明书
金黄散,又名如意金黄散,具有清热解毒、消肿止痛之功。

此方源自《外科正宗》,由天花粉、姜黄、大黄、黄柏、白芷、天南星、陈皮、苍术、甘草等中药配伍组成。

对本品过敏者禁用,过敏体质者慎用。

2、金黄散的’注意事项
本品为外用药,不可内服;用毕洗手,切勿接触眼睛、口腔等黏膜处。

皮肤破溃处禁用;辛辣刺激性食物;儿童、孕妇、哺乳期妇女、年老体弱者应在医师指导下使用,疮疖较重或局部变软化脓或已破溃者应去医院就诊;全身高热者应去医院就诊;本品不宜长期或大面积使用,用药后局部出现皮疹等过敏表现者应停用,用药3天症状无缓解,应去医院就诊;对本品过敏者禁用,过敏体质者慎用;本品性状发生改变时禁止使用;儿童必须在成人监护下使用;请将本品放在儿童不能接触的地方。

3、金黄散的用法用量
凡遇红肿,及夏月火令时,用茶汤同蜜水调敷;如微热欲作脓者,以葱汤同蜜水调敷;如漫肿无头,皮色不变,附骨痈疽、鹤膝等,俱以葱酒并调;如天泡、火赤游丹、黄水疮,俱以板兰根叶捣汁调和;烫伤,麻油调;其次诸引,又在临用之际,顺合天时调,窥病势也。

上作1服。

入腻粉1钱匕,新汲水调下。

伤寒4—5日
后,结胸可服,或吐或泻或汗出即愈。

若治湿毒丹肿,新水调扫赤上,或蜜水调如稀糊,用小纸花子贴之,或小油调扫;如久不愈,热疮毒赤,干掺,或水调涂亦佳。

金黄散的新用途
1、金黄散,又名如意金黄散,具有清热解毒、消肿止痛之功。

此方源自《外科正宗》,由天花粉、姜黄、大黄、黄柏、白芷、天南星、陈皮、苍术、甘草等中药配伍组成。

一直以来,人们将金黄散作为外科常用的一种中成药,用于治疗痈疽、疖肿、跌打损伤等病症。

近年来,经临床观察发现,金黄散还有很多新的用途。

2、可治疗乳腺小叶增生:取金黄散、凡士林各适量。

将金黄散用凡士林调匀后敷于患处,用纱布覆盖,胶布固定,每两日换药一次,可连续敷2~4周。

可治疗腮腺炎:取金黄散、大青叶(鲜品)、米醋各适量。

先将大青叶捣烂,再将金黄散及捣烂后的大青叶用米醋调成糊状并敷于患处(药糊干结时可用米醋润之),一般每日换药一次,可连续敷3~5天。

可治疗水痘:取金黄散及米醋各适量。

将金黄散用米醋调匀后涂于患处,每日涂数次,一般可涂3~5天。

金黄散和如意金黄散是一样的吗
1、在药典中,金黄散和如意金黄散是两种药,因为配方不完全一样。

但如意金黄散的异名可以叫金黄散。

金黄散以黄连、大黄、黄耆、黄芩、黄柏、郁金、甘草、龙脑制成,金黄散的用法为上药共为细末,入龙脑研匀;若治湿毒丹肿,新水调扫赤上,或蜜水调如稀糊,用小纸花子贴之,或小油调扫;如久不愈,热疮毒赤,干掺或水调涂。

金黄散有消肿止痛之功效。

传统应用于疮痈初起,红肿热痛,小儿丹毒,无名肿毒等病症。

2、而如意金黄散组成为天花粉、黄柏(色重者)、大黄、姜黄、白芷、紫厚朴、
陈皮、甘草、苍术、天南星。

用法为上药晒极干燥,磨极细,过筛,瓷器收贮。

上述内容仅供大家参考,希望可以帮助大家了解到更多。

希望广大患者到正规的药店或者是医院购买药品,同时做到合理用药,切忌盲目用药。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