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体操运动员体能训练的方法

合集下载

体操运动员的训练方法

体操运动员的训练方法

体操运动员的训练方法体操是一项需要良好的柔韧性、力量、平衡和耐力的运动项目。

体操运动员需要经过系统和科学的训练,以提高他们的技术水平和竞技能力。

下面就体操运动员的训练方法进行详细介绍。

1. 基础训练:体操运动员的基础训练是非常重要的。

这包括柔韧性训练、力量训练和平衡训练。

柔韧性训练旨在提高运动员的柔韧性和关节活动度,常见的训练方式有拉伸和瑜伽。

力量训练主要针对运动员的核心肌群和腿部肌群,常见的训练方式有俯卧撑、深蹲和举重。

平衡训练旨在提高运动员的平衡能力,常见的训练方式有单脚站立和平衡板训练。

2. 技术训练:体操运动员需要经过系统的技术训练,以提高他们的技术水平。

训练重点包括各种体操动作的技术要领,如翻筋斗、倒立和手倒立等。

技术训练分为初级、中级和高级阶段,根据不同的训练阶段,运动员需要掌握不同难度的动作,并逐步提高难度和精度。

3. 动作组合训练:体操运动员在比赛中需要完成一系列的动作组合,因此动作组合训练也是非常重要的。

运动员需要根据不同的比赛项目,设计和练习不同的动作组合,并在训练中提高其流畅性和准确性。

动作组合训练可以通过不同的器械来进行,如高低杠、平衡木和跳马等。

4. 柔软垫训练:柔软垫训练是体操运动员进行技术动作的重要训练方式。

柔软垫可以减少运动员受伤的风险,并提供更好的练习环境。

运动员可以在柔软垫上进行各种技术动作的练习,以提高其技术水平和难度。

5. 竞技训练:竞技训练是体操运动员进行比赛前的最后阶段训练。

在竞技训练中,运动员将重点放在提高其技术动作的竞技性和难度。

竞技训练通过模拟比赛场景和对抗训练来进行,以提高运动员的比赛能力和适应能力。

6. 身体素质训练:身体素质训练是体操运动员综合素质的提高,包括力量、耐力、速度和灵敏度等方面。

运动员可以通过举重、跑步和敏捷性训练来提高其身体素质,以适应体操运动的要求。

7. 心理训练:体操运动员的心理素质对其竞技能力的发挥有着重要影响。

因此,心理训练也是体操运动员训练的重要组成部分。

浅析艺术体操体能训练的特点

浅析艺术体操体能训练的特点

浅析艺术体操体能训练的特点
艺术体操是一项集技巧、表演、美感于一体的艺术运动,需要体操运动员具备出色的身体素质和精湛的技术技能。

因此,艺术体操的体能训练也具有其独特的特点。

一、综合性
艺术体操包含多种动作和技巧,如跳跃、转体、支撑、平衡、扭转等,这些动作需要综合性的体能素质支撑。

因此,艺术体操的体能训练包含有氧和无氧运动、柔韧性、平衡性和协调性等多种要素,综合性极强。

二、拟人化
艺术体操是一项需要表现个人风格和独特性的艺术运动,要求运动员在完成各项技术动作的同时,还必须展现出高水平的表演能力。

因此,艺术体操的体能训练需要从拟人化角度出发,模拟人体的各种动作和表情,注重身体语言的训练,使运动员更好地理解和理会表演艺术的语言。

三、创造性
艺术体操强调个性化、创新性和艺术性,在体能训练中也不例外。

艺术体操的体能训练需要注重运动员的个性和特点,倡导运动员在训练中寻找自己的擅长点和创新点,发挥自己独特的艺术魅力。

四、富有感染力
艺术体操的表演性非常强,要求运动员在表演中充分展现出自己的情感和内心世界,使观众对其表演产生共鸣和感染。

因此,艺术体操的体能训练需要注重情感因素的培养,让运动员在训练中感受到音乐、节奏、情感等的融合,增强表演的感染力。

五、注重舞台效果
艺术体操是一项具有强烈舞台效果的艺术运动,要求运动员在训练中注重舞台感的塑造,例如动作的节奏感、表情的变化和身体的协调性等,以便更好地表现出舞台效果。

总之,艺术体操的体能训练具有多种特点,需要从多方面进行综合训练,塑造运动员的身体素质和表演能力,使其在比赛中达到最佳状态,获得最好的成绩。

浅析艺术体操体能训练的特点

浅析艺术体操体能训练的特点

浅析艺术体操体能训练的特点艺术体操是一项高难度、高技术的竞技体育项目,除了技术要求高外,体能也是一个重要的方面,尤其是力量、柔韧性和协调性等方面。

艺术体操的体能训练与其他体育项目的训练有很多共通之处,但也具有其独特的特点。

1.全身肌肉训练艺术体操需要运动员具备全身肌肉的力量和柔韧性,因此训练需要涵盖全身各个肌肉群的训练。

训练包括腰腹部的力量、臂部的力量、肩膀和胸部的力量、腿部的力量、背部的力量等。

运动员的力量和柔韧性需求非常高,因此需要进行相对比较强的力量训练。

2.重视局部肌肉的训练艺术体操的动作需要部位的力量和立体感,因此局部肌肉的锻炼也很重要,这包括角度肌肉、臀部肌肉、腰腹肌肉、肩部肌肉、二头肌等局部运动做一训练,能够帮助运动员更好地完成艰巨的动作。

除了力量之外,艺术体操还需要很高的柔韧性,包括全身的柔韧性和局部的柔韧性。

整个身体的柔韧性主要通过抽拉与拉伸等方法进行训练,局部柔韧性训练主要涉及到腿部、胳膊等。

4.协调性的训练艺术体操要求运动员具有非常好的协调性,这并不仅限于做动作的协调,还包括时间、力度、速度等的协调。

因此,艺术体操的训练中也必须重视协调性的训练。

5.心理素质训练艺术体操竞赛是充满压力的,因此对于运动员的心理素质训练也是不可缺少的一部分,确保运动员能够克服各种不良因素给他们带来的干扰和负面影响,以便在竞赛中达到最好的表现。

总之,艺术体操的体能训练具有很多独特的特点,这些特点是由运动项目的特点产生的,训练的方式和方法也与其他项目不同。

因此,为了获得最佳的竞技表现,艺术体操选手需要进行全方位的训练,并在心理上克服困难,充分做好准备。

体操运动员是如何度过训练日的

体操运动员是如何度过训练日的

体操运动员是如何度过训练日的作为一名体操运动员,每天的训练日对于这些精英选手来说是非常重要的。

他们不仅需要面对严格的体能训练,还需要掌握各种技巧和身体控制能力。

让我们来一起探索一下体操运动员是如何度过训练日的吧。

早晨-开启新的一天对于体操运动员来说,早晨是开始一天训练的最佳时机。

他们通常会在早上起床后进行一些简单的伸展和热身运动,以准备好迎接全天的训练。

这些伸展动作有助于舒缓肌肉,防止受伤,并提高身体的灵活性。

上午-基本功训练上午的训练通常是体操运动员进行基本功训练的时间。

在这个阶段,他们会专注于提高身体的平衡能力、力量和柔韧度,以及掌握各种技巧,如平衡木、跳马和单杠动作。

这需要他们不断地反复练习,通过一次又一次的修炼来完善每一个动作。

体操运动员的训练非常专注和刻苦。

他们会花很多时间进行重复练习,直到达到完美的状态。

无论是跳马的速度和力量,还是平衡木上的稳定性,他们都需要不断地修正和改进自己的技术。

午餐-补充能量午餐时间是体操运动员补充能量的重要时刻。

他们通常会选择一些健康而丰盛的餐点,以满足身体的能量需求。

蛋白质、碳水化合物和维生素是他们饮食中不可或缺的元素,帮助他们恢复疲劳、增加肌肉力量和促进身体的康复。

下午-具体项目训练在下午的训练中,体操运动员会专注于具体的体操项目。

这可能是自由体操、鞍马、蹦床等。

他们会通过反复训练和模拟比赛情况,不断提高技巧和完善动作。

这个阶段的训练更加注重细节和精确度,以确保每一个动作都达到最佳状态。

晚餐-营养均衡晚餐时间是体操运动员摄取更多营养的时刻。

他们会选择丰富的蔬菜、肉类、水果和全谷类食物,以满足身体对各种营养的需求。

他们还会确保摄入足够的水分,以保持身体的水平衡和良好的代谢。

晚间-休息与恢复对于体操运动员来说,恢复休息是非常重要的一部分。

在晚间,他们会进行一些放松的活动,如瑜伽、拉伸和深部肌肉放松,以促进身体的恢复和舒缓疲劳。

良好的休息和恢复是确保体操运动员保持最佳状态的关键。

男子体操项目的技术要求与训练方法

男子体操项目的技术要求与训练方法

男子体操项目的技术要求与训练方法男子体操是在运动员的优雅身姿中展现力量和协调的运动项目之一。

为了在男子体操项目中取得出色的成绩,运动员需要具备一定的技术要求,并进行科学的训练方法。

本文将重点介绍男子体操项目的技术要求与训练方法。

一、技术要求1. 跳马男子体操项目的跳马要求运动员具备良好的冲刺速度、协调性和跳跃高度。

运动员在跳马过程中需要保持身体姿势的稳定,并通过合理的动作完成跳跃和着陆。

技术训练中,运动员可以通过加强脚踝和小腿的肌肉力量,提高冲刺速度和跳跃高度。

2. 自由体操自由体操要求运动员在狭小的操场上完成一系列连续的技巧动作。

运动员需要具备良好的平衡控制力、肌肉协调性和柔韧性。

训练中,运动员可以进行平衡器械的训练,提高平衡控制力;加强核心肌群和各部位的肌肉力量,提高协调性和柔韧性。

3. 吊环吊环要求运动员具备出色的上体力量和耐力。

运动员需要在悬吊的环上完成各种姿势和动作,并保持稳定。

训练中,运动员可以进行钢板训练、器械支撑和悬挂重物训练,加强上体力量和耐力。

4. 跳马跳高要求运动员具备良好的助跑速度、灵活性和弹跳力。

运动员需要通过合理的助跑姿势和动作完成跳高,并保持稳定的着陆。

训练中,运动员可以进行助跑训练、灵活性训练和腿部力量训练,提高助跑速度和弹跳力。

5. 鞍马鞍马要求运动员具备良好的肌肉控制力、平衡控制力和柔韧性。

运动员需要在狭小的操场上完成各种动作并保持平衡。

训练中,运动员可以进行平衡器械的训练,提高平衡控制力;加强核心肌群和各部位的肌肉力量,提高肌肉控制力和柔韧性。

二、训练方法1. 系统化训练男子体操项目需要进行系统化的训练,包括基本功训练、技术动作训练和比赛实战演练。

运动员需要通过不同的训练方法和器械的使用,全面提升各项技术要求。

2. 灵活性训练灵活性对男子体操项目非常重要。

运动员需要进行全身的伸展训练和柔韧性训练,提高关节灵活性和肌肉伸展幅度。

这有助于避免运动员在比赛中出现意外伤害,并提高技术动作的完成度。

体操运动员身体柔韧性训练方法研究

体操运动员身体柔韧性训练方法研究

体操运动员身体柔韧性训练方法研究摘要:体操是一项需要极高灵活性和柔韧性的运动项目,身体柔韧性是体操运动员在比赛中取得好成绩的重要因素之一。

本文通过对体操运动员身体柔韧性训练方法的研究,探讨了不同训练方法对提高运动员柔韧性的影响,并结合实际案例进行分析。

研究表明,通过科学合理的训练方法,可以有效提高体操运动员的身体柔韧性,从而提高他们在比赛中的表现。

关键词:体操运动员,柔韧性,训练方法一、引言体操运动作为一项高难度、高技术要求的运动项目,对运动员的体能素质有着极高的要求。

在体操比赛中,除了需要运动员具备优秀的平衡和协调能力外,身体的柔韧性也是决定比赛成绩的重要因素之一。

体操运动员在进行各种难度动作时,需要有较高的柔韧性才能完成动作,并且减少受伤的风险。

因此,如何有效提高体操运动员的柔韧性,成为了备受关注的话题。

二、体操运动员身体柔韧性的重要性身体柔韧性是指人体在肌肉、关节和软组织的伸展范围内能够自由移动的程度。

在体操运动中,身体柔韧性是体操运动员完成各种动作的基础。

许多高难度动作需要运动员完成大幅度的伸展和扭转动作,而缺乏柔韧性的运动员很难完成这些动作,甚至会面临受伤风险。

因此,身体柔韧性是体操比赛中的关键因素之一。

在体操比赛中,运动员需要完成各种难度的动作,如翻腾、倒立、后空翻等。

这些动作需要运动员的身体具备较高的柔韧性才能完成,而且仅有高柔韧性的运动员才能在比赛中表现出色。

因此,提高体操运动员的身体柔韧性,不仅可以帮助他们更好地完成动作,还可以提高他们在比赛中的表现。

三、体操运动员身体柔韧性训练方法为了提高体操运动员的身体柔韧性,训练方法至关重要。

下面将介绍一些常见的体操运动员身体柔韧性训练方法:1. 静态拉伸:静态拉伸是体操运动员常用的柔韧性训练方法之一。

静态拉伸是指通过保持某个姿势达到最大伸展点,并保持一段时间的训练方法。

这种方法可以帮助提高肌肉和关节的伸展度,增加肌肉的弹性,从而提高柔韧性。

竞技健美操运动员体能训练的方法研究

竞技健美操运动员体能训练的方法研究

竞技健美操运动员体能训练的方法研究
竞技健美操是一项很具挑战性的运动,要求参与者具备良好的体能水平。

为了提高竞
技健美操运动员的体能水平,针对性的训练是非常必要的。

下面就介绍一些竞技健美操运
动员体能训练的方法。

1. 力量训练:力量是竞技健美操运动员的基本素质之一。

通过负重训练,可以提高
运动员的爆发力和力量表现。

常见的力量训练项目包括杠铃深蹲、推举、硬拉等。

还可以
通过使用弹力带进行训练,增加肌肉的稳定性和控制力。

2. 灵敏度训练:竞技健美操要求运动员具备良好的反应能力和身体灵敏度。

为了提
高这方面的能力,可以进行各种灵敏度训练,如速度梯子、绳子跳等。

这些训练项目可以
帮助运动员更好地调节身体平衡和协调动作。

3. 柔韧性训练:良好的柔韧性可以使运动员更加灵活,并减少受伤的风险。

常见的
柔韧性训练项目包括伸展运动(如下蹲、屈膝),瑜伽等。

每天进行一定时间的柔韧性训练,可以帮助运动员提高关节活动度和肌肉弹性。

4. 耐力训练:竞技健美操比赛要求运动员连续进行多个动作,因此具备一定的耐力
是必要的。

为了提高运动员的耐力水平,可以进行有氧运动,如跑步、游泳、有氧操等。

每周进行3-4次有氧运动,每次持续30分钟以上,可以有效提高运动员的心肺功能和耐力。

竞技健美操运动员的体能训练是多方面的,包括力量训练、灵敏度训练、柔韧性训练、耐力训练和协调性训练等。

通过有针对性的训练,可以有效提高运动员的体能水平,从而
更好地发挥在竞技健美操比赛中的表现。

体操运动的技巧和动作要素

体操运动的技巧和动作要素

体操运动的技巧和动作要素体操是一项极具艺术性和竞技性的运动项目,它结合了力量、柔韧性、协调性和技巧性。

无论是专业运动员还是业余爱好者,都需要掌握一定的技巧和动作要素,才能展现出优雅的动作和高水平的表演。

本文将介绍体操运动的一些基本技巧和动作要素。

一、基本技巧(1)平衡:平衡是体操运动中非常重要的一个技巧。

运动员需要通过身体的协调和稳定来完成各种平衡动作,例如直立平衡、倒立平衡等。

在平衡过程中,运动员需要保持相对稳定的中心,通过调整身体的重心和肢体的力量分布来保持平衡。

(2)灵活性:体操运动对运动员的身体柔韧性要求较高。

运动员需要具备一定的柔韧性,以便能够完成各种高难度的动作。

灵活的身体可以使运动员更加自如地完成动作,并减少因受伤而导致的运动事故。

(3)力量:力量是体操运动中不可或缺的一个要素。

运动员需要通过力量训练来增强肌肉的力量和爆发力,以支撑和完成各种动作。

力量训练主要包括核心肌群的练习,如腹肌、背肌和臀部肌肉的锻炼,以及上肢和下肢肌肉的力量训练。

二、动作要素(1)姿势:体操运动中的动作需要具备良好的姿势。

良好的姿势可以让动作更加美观和稳定,并减少受伤的概率。

例如身体的挺直、头颈的放松、肩背的伸展等。

(2)转体:转体是体操运动中常见的动作要素之一。

运动员需要通过旋转身体来完成各种动作,如翻滚、翻转、旋转等。

转体需要控制身体的平衡和力量的分配,使动作更加流畅和美观。

(3)跳跃:跳跃是体操运动中的基本动作要素,运动员需要通过腿部力量和协调性来完成各种高难度的跳跃动作。

跳跃动作可以增加体操节目的艺术性和难度,同时也需要控制着陆的稳定和平衡。

(4)支撑:支撑是体操运动中的常见动作要素,也是体操运动员展示力量和稳定性的重要手段。

通过手臂和肩部的力量支撑身体,可以完成倒立、撑杠等各种具有挑战性的动作。

通过掌握上述基本技巧和动作要素,运动员可以更好地完成各种体操动作和表演。

在进行体操训练过程中,运动员还需要注重技巧的细节、灵活性的提高和力量的训练。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攻读博士、硕士学位研究生试卷(作业)封面(2009 至2010 学年度第一学期)题目浅谈体操运动员体能训练的方法科目运动训练学及其进展姓名邹学亮专业体育教育训练学入学年月2009年9月浅谈体操运动员体能训练的方法(西北师范大学体育学院邹学亮甘肃兰州730000)摘要:体能训练是运动员训练整体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在运动员训练过程中,既要遵循各项素质对身体的内在要求,也要控制好各项素质协调,有效的发挥,以最大限度地克服不相关因素间的影响,使得身体训练达到最佳效果状态。

关键词:运动员;体能;训练体能训练是顺利完成各项运动训练的基础,没有良好的体能保证,技能训练、战术训练等必将流于形式;没有高效的体能训练,体育运动竞技能力的提高就难以保证。

首先,现代竞技运动的一个重要特征就是要求运动员不断掌握最先进的技战术,而作为运动能力?主要因素的力量、速度、耐力、灵敏、柔韧等项的发展水平,对此起着决定性作用。

运动员系统训练延续的过程,就是运动员成长的过程。

训练实践证明,人体各项身体素质之间不但存在相互促进、相互制约、相辅相成的关系,而且各项身体素质本身的改善和提高也存在着自身规律。

因此,体能训练内容、方法、手段、负荷量的科学组合并与专项运动训练相结合,是获得体能训练最佳效果的关键。

1 体能训练的意义及作用体操项目队运动员体能要求较高,想要提高成绩必须有一个良好的体能作基础。

体能训练的内容、方法、手段的选用,要严格服从于其专项的特点和专项运动能力提高的需要才能发挥积极作用。

(1)只有通过多年的、系统的大运动量、大强度的科学训练,(三从一大原则)才能全面提高技能,创造出优异的成绩。

为运动成绩的提高提供可能。

(2)体能训练的目的实际上是促使运动员有机体各组织、器官、系统功能的协调和全面发展,以适应不同项目的不同要求,而这些专项要求只有通过身体训练而又与专项训练紧密结合,才可提供运动员掌握复杂的、先进运动技术、战术的可能。

(3)体能训练是改善和提高人体运动机能,逐步达到专项成绩目标要求极其艰苦的训练过程,这个过程对人的意志品质的锻炼和影响是极其深刻的。

通过体能训练反复、多次的运动极限的冲击,克服生理障碍,磨炼体操运动员的顽强拼搏的意志品质,为取得优异的运动成绩创造条件。

(4)在体操运动员的训练过程中,应该促使人体各项身体素质的全面协调的发展,既为专项运动能力的提高打下了雄厚的物质基础,又能提高运动员整体运动能力的实力水平。

2 体能训练的分类运动员的体能训练一般分为一般身体训练、专项身体训练、专项能力训练。

2.1一般身体训练一般身体训练是指在体操运动员的训练过程中,运用多种多样的非专项的身体训练手段,提高人体各组织、器官、系统的机能水平,促使运动员身体素质全面发展,为专项身体训练打好基础。

一般身体训练的目的,是全面协调、发展人体各肌肉群的力量素质,并按照不同运动专项特点的需要,在运动员的训练过程中,有计划、有目的、按比例发展不同代谢、供能的各种身体素质,以改善运动员有机体的协调能力、运动速度,为形成合理的专项运动技术创造有利条件。

同时,促使运动员整体素质、力量、速度、耐力、协调、柔韧各身体素质全面发展,以逐步达到专项身体训练目标和专项成绩目标所需要的神经肌肉的协调能力,承受大负荷训练的机能能力,为专项运动能力的逐步提高打下坚实的基础。

2.2专项身体训练专项身体训练就是在运动员的训练过程中,采用与专项有紧密联系又密切相关的专门的身体练习,改善与专项运动成绩直接相关的专项运动需要的素质,以保证掌握合理的专项技术、战术及其在比赛中有效的运用。

一般身体训练是专项身体训练的基础。

专项身体训练又是专项运动能力改善和提高的基础。

随着专项运动成绩的不断提高,对一般身体训练所提供的基础及专项身体训练水平的要求也就越高,以适应专项运动成绩逐步提高的要求[1]。

2.3专项能力训练在运动员的训练过程中,人体各组织、器官、系统运动机能能力的改善;身体素质的改善;运动技术、战术的改善,比赛心理素质的改善;意志器质的改善;适应能力的改善等都必须严格的服从于专项运动特征和比赛特点的需要。

由于影响人体形成专项能力的各个运动因素,既有自身改善和提高的规律,又有整体不同运动因素、不同的贡献比例、不同的综合方法及各自的规律。

所以,不同运动专项特征和个人特点,就决定了不同专项能力的训练方法。

这就要求训练方法和手段在多年系统训练中不断的改革、完善,才能逐步最大限度的挖掘人体运动的极限潜力,创造最佳的运动成绩[2]。

(1)肌肉控制力训练借助于健美操的基本技术训练,以实现该项运动对体能的专门要求。

(2)灵敏素质训练灵敏素质在竞技体操中主要表现为身体的协调能力。

协调能力是指运动时,机体各器官系统、各运动部位配合一致完成训练的本领。

体操是对人体协调能力要求极高的运动项目,在训练中以各关节的灵活运动为基础。

(3)动作力度训练速度力量最典型的表现形式就是爆发力,力度训练首先要进行加大肌肉力量的训练。

(4)动作速度训练竞技体操操运动员进行动作速度训练时,必须建立在正确掌握技术动作的前提下,提高动作速度。

(5)身体姿态训练体操的身体姿态是根据现代人的人体与行为美的标准而建立的。

(6)表现力训练成套动作是表现力的基础与载体,肢体动作和面部表情是表现力的两个重要要素。

3 体能训练的方法在体操运动员的训练过程中,发展运动员的各项身体素质并不是训练的最终目的,其最终目的是提高运动员专项运动能力,创造最佳的运动成绩。

因此,运动员的身体素质训练就具有了鲜明的项目特征和个人特点,其身体素质的训练方法,也必然因项目、因人有较大的区别。

3.1循序渐进循序渐进的训练原则是指训练结构从易到难,训练数量从少到多,训练强度从小到大,训练时间短到长。

循序渐进的训练原则,不但体现在多年中,还要体现在每个年度训练中和每一个训练周期中。

影响循序渐进效果的关键是训练的系统性,即主要训练方法、手段的系统性增加训练负荷的系统性,提高训练强度的系统性,整体训练水平逐步提高的系统性。

而且运动员的各个因素,都严格遵循着循序渐进的训练原则,才能逐步实现大负荷、大强度的训练,创造最佳的运动成绩。

3.2运用超量恢复的规律合理地调节训练负荷高水平运动员成绩是建立在高水平运动员负荷的基础上的,没有高水平的运动负荷也就没有高水平的运动成绩,运动成绩本身就是比赛负荷强度的直接现。

但是从另外一个角度看,在高负荷之后必然带来机体状况的下降,也就是机体将会产生疲劳和过度训练的状态,此时如果继续坚持高负荷的训练,那么带来的必然是伤病和过度训练,结果只能是运动成绩的下降和承受负荷能力的下降。

因而从这个意义上说,也可以认为“没有恢复就没有负荷,恢复和负荷同等重要”,甚至在某种意义上说,“恢复比负荷更重要,’运动员的机体在承受各种负荷后,运动员的身体机能的生理过程不能持续在特定水平或者整体不能维持预定的运动强度,这表明运动员出现了运动疲劳。

实际上,运动员的机体在大负荷刺激后通过合理的调节所获得的能量的超量恢复,是形成体能方面的最佳竞技状态的条件,运用超量恢复规律调节竞技状态应从多方面着手:如利用赛前加大负荷刺激,促使机体出现更大的训一练适应性;利用大负荷刺激后的“减量训练”,促使机体出现更大的超量恢复;根据不同内容、手段,不同负荷及其所消耗的不同能量物质超量恢复的异时性特点,合理地安排最佳竞技状态出现的时间和保持的时间;根据负荷量和强度所产生的不同超量恢复效果和各运动项目在量和强度上的不同特点,合理安排赛前负荷。

因此可以运用超量恢复的规律合理调节训练负荷与比赛负荷。

3.3身体训练与专项能力训练一致身体训练是运动员整体训练中的一个部位,也是专项能力训练不可缺少的训练内容。

因此,身体训练必须严格依照专项运动能力的要求进行。

与比赛时人体代谢功能一致,用力一致的身体训练,才能促进专项运动能力的逐步提高。

专项训练是指提高专项运动能力的训练,是运动员训练过程中的高级训练阶段,也是人体参与运动的各因素经过系统的科学训练逐步改善和提高后统一升华的合成训练,具体表现为专项运动成绩的提高。

与专项运动能力训练的一致性,是实现逐步加大训练负荷数量,逐步加大训练负荷强度,又是逐步提高训练质量的有效途径,也是提高运动员整体运动机能协调发展和运动成绩的重要方法。

在平时训练中,并不需要一味地去强调体能测试要求,而要合理有效地安排运动员的训练,解决好一般身体素质训练与专项身体训练、身体训练与技战术训练以及身体训练与比赛等关系,一般把身体素质训练作为“准备期”恢复和促进运动员身体状态的手段,或为比赛需要来保持运动员身体处于最佳生理状态而采取的一种练习手段,并要求运动员自觉地、长期地、不间断地进行一般身体素质训练,不是将一般身体素质训练作为课的主要内容来进行训练,而是在技战术训练课中,将体能训练的要求贯穿于整个训练过程,这样不仅能使运动员提高训练兴趣不感到枯燥,而且也能达到体能训练的最终目的。

影响最终训练效果的因素很多,就训练而言,在很大程度上主要取决于身体训练和专项训练结合一致性的程度和各种运动因素运动能力的整体协调水平。

其身体训练和专项训练的一致性,主要体现在:逐步增加训练负荷的一致性;训练负荷代谢供能与专项比赛代谢供能的一致性;训练负荷节奏的一致性;整体控制比例的一致性;训练和恢复的一致性。

3.3加强机能储备训练,提高体能水平竞技体操是集力量、爆发力、柔韧、耐力、协调性与一体的高难度项目,对运动员的体能要求较高。

所以,在运动训练中,教练员应该有意识地提高体操运动员身体机能储备水平,我国的运动员身体机能对运动负荷的承受力还有一定的潜力,这是一个很好的优势,利用这一优势,加大运动负荷和运动强度,这样才能提高储备水平,为比赛作好充分的准备。

要想提高高水平体操运动员的机能储备水平,合理的加大负荷量和运动强度是非常好的措施,但这两者必须要有一个均衡的合理的发展。

盲目地追求负荷量而忽视负荷强度是不符合现代训练要求的,也严重的制约着体操运动员的机能储备水平的提升。

现阶段训练量己经达到了最高水平,但训练中的训练强度却相对滞后,这导致机能储备水平提不上去,只有在训练中要求训练强度达到或者超过比赛时所要求的强度,才能使运动员的体能水平真正提升。

所以,在加强体能训练时,也不要一味进行一些枯燥的身体素质训练,如速度素质的短跑,力量素质的推举杠铃等。

因此,要坚持全年的成套动作训练,既有利于提高动作技能,又加强了身体机能储备,提高了体能,能使运动员在比赛中熟能生巧、轻松应付,从而达到最佳竞技状态。

3.4注意训练中间歇时间、训练强度的控制利用科学方法监控运动量、运动强度和训练周期是否合理,是否有效果。

实践证明,训练中重复进行比赛强度的训练,能有效发展有氧和无氧功能系统的能力,加快肌肉神经的传导能力,提高动作的经济性和耐受乳酸的能力,加快清除体内乳酸的速率。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