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经济学研究前沿及其演进的可视化分析

合集下载

国际能值研究热点和前沿的可视化分析

国际能值研究热点和前沿的可视化分析

国际能值研究热点和前沿的可视化分析李春发;曹莹莹【期刊名称】《生态环境学报》【年(卷),期】2014(000)006【摘要】能值用以表征一种流动或储存的能量所包含另一类别能量的数量,即产品或者劳务形成过程中消耗的总能量,常以太阳能为度量标准。

能值作为生态经济学中的新概念,它的提出实现了物质流、能量流、经济流、人口流和信息流等的统一量化,架设了“环境与经济间的桥梁”,能值理论和应用目前已成为生态经济学研究的热点领域,能值分析方法正日益发展成为生态经济系统评价的基本工具。

文章首先以Web of Science数据库中1998─2013年间收录主题为“emergy”的文献为基础数据,对能值研究的学科、时间、区域和机构等分布情况进行了统计分析,发现能值研究文献数量呈逐年上升趋势,主要分布在生态、环境及能源相关学科,中、美、意大利3国及锡耶纳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北京大学、中国科学院和佛罗里达大学等研究机构表现出较强的研究实力。

其次,利用CiteSpace软件绘制了能值研究文献的共被引知识图谱,对其知识基础及核心作者的影响力进行了探讨。

图谱研究显示,Odum H T、Brown M T、Hau J L、Ulgiati S等学者及其代表作品对能值理论知识基础的构建及相关研究的推进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最后,通过对能值研究领域出现关键词及膨胀词的共词分析与词频分析,绘制出能值领域的研究热点演进脉络,并探测环境可持续性、可持续发展、生态系统服务、电力生产、能值核算、生命周期研究法等前沿命题,可见系统可持续发展及能值与其它理论方法的结合应用将成为能值研究的新热点。

目前能值研究文献数量持续增长,但其理论研究速度落后于应用范围及领域的延伸速度,能值转换率及评价指标体系已无法满足小区域、微观小系统的研究需求,核心作者及代表作品较少,且欠缺与动态模型及仿真技术的结合应用。

因此,未来能值研究应在以下几方面有所侧重:加强能值理论及方法的完善与应用范围的延伸;能值研究对象类别的划分及评价指标的统一;将能值方法与动态模型相结合应用在某些生态经济系统未来发展的动态评价研究中。

生态经济学视角下的经济发展研究

生态经济学视角下的经济发展研究

生态经济学视角下的经济发展研究随着人们对环境问题的日益关注,生态经济学作为一种新兴经济学理论和方法逐渐引起了人们的关注。

在当今这个人类面临着日益严峻的环境问题和生态危机的时代,寻求符合可持续发展的经济发展模式就显得愈加迫切。

一、什么是生态经济学?生态经济学是一门研究人类经济活动与环境之间相互作用的学科,主张实现经济发展和自然保护之间的良性互动,追求以人类为本、环境共赢、可持续发展为目标的经济发展模式。

其核心是要实现经济、社会和生态之间的协调与平衡。

生态经济学视角下的经济发展不再仅仅是追求经济增长,而是要充分考虑生态环境的限制和影响。

它认为,经济发展必须是在可持续的生态环境下进行的,以保证人类社会的长期稳定发展。

二、生态经济学的方法论生态经济学有三个基本原则:循环原则、多功能原则和政策协调原则。

循环原则指的是资源的协同利用和再利用,减少浪费和污染,实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多功能原则是指在经济生产过程中,考虑到资源的多元化利用和多样性功能,将资源利用和生态保护有机结合起来,推动绿色及低碳经济的发展。

政策协调原则是指政府要通过政策协调,建立全面、科学、合理的管理体系,使环境保护、经济增长和社会进步相互促进,达到共同发展和可持续发展的目的。

三、生态经济学与经济发展的关系生态经济学强调人与生态环境的和谐发展,从而实现持续发展。

与此相对应的,传统的经济学研究重点在于增长和利润的最大化,这种做法是脱离自然环境的,对环境产生了很大的危害。

生态经济学通过重视环境和自然资源的保护,发展可持续的产业结构和就业机会,促进社会经济的长远发展。

这种经济发展方式追求经济、社会和生态的协调,美化环境,有利于实现人类自身的可持续发展。

四、实践案例北欧五国已开始从生态经济学的角度,探索新的经济发展模式。

以丹麦为例,该国曾经是个农业国家,早期主要以畜牧为主。

但随着社会发展,过度的环境脆弱化以及产业不断转型调整,丹麦转向了环境友好型的经济发展。

生态环境监测数据分析与可视化技术研究

生态环境监测数据分析与可视化技术研究

生态环境监测数据分析与可视化技术研究近年来,环境问题成为全球关注的焦点,人们开始关注污染物排放对环境造成的影响,这就需要建立生态环境监测系统,对环境数据进行分析和监控。

而生态环境监测数据分析与可视化技术的研究,则是更好地对环境数据进行分析和建立环境预警体系的关键。

一、生态环境监测数据分析的意义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环境的问题越来越引人关注。

环境污染的严重性已经引起了政府和公众的高度关注。

因此,建立可靠的环境监测系统,分析监测数据,以及及时响应、控制环境污染已经成为当今的重要任务。

同时,生态环境数据分析也为环保部门提供了更为先进、高效和准确的数据支持。

在环保立法、环境管理、治理决策等方面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二、生态环境监测数据分析的问题在现代社会中,各种环境污染问题随处可见。

若没有及时建立有效的监测机制,将会造成极大的损失。

然而当前的环境监测还存在一些问题。

首先,受到缺乏现代化设备、监测人员技术水平不高、监测机构发展不平衡等因素的限制,监测的数据的准确性需要不断提高。

其次,现有监控系统中存在着数据来源众多,数据格式多样,数据维度宽广等多重难题。

这些问题使得数据分析的工作变得异常繁琐,同时也给环境监测带来很多不便。

三、生态环境监测数据分析技术的应用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快速发展、大数据技术的广泛运用,数据分析技术也日益成熟。

特别是数据可视化技术的发展,为有效解决上述问题提供了良好的解决方案。

其中,数据可视化技术是通过图表、饼状图、雷达图、仪表盘等方式,将监测数据转化为可视化的图形、图表等形式,提供给用户。

清晰的可视化图像,可以直观地反映出监测数据,也大大提高了数据分析的准确性。

同时,数据可视化技术还可以将原始数据转化为更加易于理解和分析的形式。

此外,数据挖掘技术也是生态环境监测数据分析的重要手段。

通过数据挖掘技术,可以将监测数据的某些异常信息筛选出来,这样环保部门可以更加迅速和高效地判断潜在的环境问题。

而机器学习算法的应用,则可以自动化地进行数据分析,实现数据分类、预测、关联性分析等。

生态经济学基础理论、研究方法和学科发展趋势探讨

生态经济学基础理论、研究方法和学科发展趋势探讨

生态经济学基础理论、研究方法和学科发展趋势探讨
尤飞;王传胜
【期刊名称】《中国软科学》
【年(卷),期】2003(000)003
【摘要】针对目前关于生态经济学,尤其是基础理论的模糊认识,对于生态经济学的产生、基本问题、学科基础、研究手段和发展方向进行了探讨.本文认为生态经济学是关于可持续发展的科学;生态经济阈值和人类福利问题是生态经济学的基本问题;生态经济学的核心问题是如何实现在人类的净精神收益与满足这种收益所消耗自然资本损失之间的平衡;生态经济的学科基础是广泛的、交叉的和动态变化的;方法论也由单一、局部、静态到多学科、集成和动态方向发展.
【总页数】8页(P131-138)
【作者】尤飞;王传胜
【作者单位】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北京,100101;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北京,100101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F062.2
【相关文献】
1.教育学学科领域研究方法的现状及发展趋势探析 [J], 刘欣
2.基于复杂系统研究方法的生态经济学探讨 [J], 时遇辉;张华玲
3.我国图书馆学基础理论研究的发展趋势探讨 [J], 卿家康
4.生态经济学建设的若干设想——边缘交叉经济学科建设的一般方法论探讨 [J], 杨文进;柳杨青
5.公共管理学基础理论与公共管理学内外部学科关系探讨——基于需求溢出理论的分析 [J], 刘太刚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生态学的前沿研究趋势

生态学的前沿研究趋势

生态学的前沿研究趋势在当前全球环境问题不断加剧的背景下,生态学作为一门研究生物与环境相互作用的学科,正逐渐成为解决环境问题和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学科之一。

生态学的前沿研究趋势涉及多个领域,包括生态系统功能、景观生态学、全球变化生态学、系统生态学等。

本文将从这些领域介绍生态学的前沿研究趋势。

首先,生态系统功能是生态学的核心概念之一。

近年来,人们对生态系统功能的研究开始从传统的单一功能研究转向综合性研究。

例如,生态系统功能的多样性与稳定性之间的关系、生态系统功能的时空变化模式等。

此外,生态系统服务的研究也成为生态学的热点研究方向之一。

生态系统产品和服务对人类社会的贡献正在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它们对人类的生计和幸福具有重要意义。

因此,对生态系统服务的定量评估和价值评估成为当前生态学的研究热点之一。

其次,景观生态学是生态学的一个重要分支,关注的是陆地和水域生物系统的空间格局和过程。

近年来,随着遥感技术的迅速发展,景观生态学的研究正经历着快速增长。

利用遥感数据和地理信息系统分析技术,研究者可以模拟和预测景观的动态变化,探索景观格局与生态过程之间的关系。

此外,景观生态学也涉及到研究如何实现景观多样性与功能的可持续性,以及在人类活动对景观产生影响的情况下如何维护和恢复生态系统功能。

全球变化生态学是生态学中的一个重要领域。

全球变化是目前全球面临的一个主要挑战,其对生态系统结构和功能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全球变化生态学关注全球变化和物种生态学之间的相互作用,研究气候变化、土地利用变化、生物多样性丧失等因素对生态系统的影响以及生物适应和生态系统响应机制。

近年来,随着气候变暖的加剧,全球变化生态学的研究正日益受到关注。

最后,系统生态学是生态学中发展较为迅速的领域之一。

系统生态学的研究对象是大型复杂的生态系统,如森林、湖泊和海洋等。

系统生态学基于不同尺度的观察和实验研究,旨在理解和预测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

近年来,随着统计学、计算机模拟和网络科学等技术的发展,系统生态学研究正从理论研究向实证研究转变。

生态经济学的研究及发展思考

生态经济学的研究及发展思考

生态经济学的研究及发展思考随着全球经济、社会和环境变化的加剧,人们对于如何平衡经济增长、环境保护和社会发展的问题变得越来越关注。

生态经济学正是在这种背景下应运而生的。

本文将从生态经济学的定义、特点、研究进展以及发展前景等方面进行剖析和思考。

一、生态经济学的定义和特点生态经济学是研究人类经济与自然环境相互作用的一门新兴学科,在全球化和全球经济增长的背景下获得了越来越多的重视。

生态经济学的最基本的概念是:人类和环境是相互联系和相互依赖的,经济发展必须建立在环境保护和资源可持续利用的基础上。

生态经济学的特点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1.与传统经济学的不同传统经济学的理论假设是“资源无限,生态环境不是经济问题”,以经济增长为首要目标。

生态经济学强调要建立一个可持续的经济发展模式,将环境作为提高人民生活水平的一种重要基础。

2.强调可持续发展性生态经济学强调要维护环境的可持续性,保护自然资源、生态系统和生物多样性。

只有采取可持续的发展模式,才能满足当前的需求,也能保障未来的利益。

3.注重环境保护生态经济学也强调保护环境,尤其是对污染、气候变化和能源问题的关注。

生态经济学主张要把环境成本纳入经济决策过程,并且通过市场机制和税收政策等手段,刺激创新和解决环境问题。

二、生态经济学的研究进展生态经济学已经有了很大的进展,成为一个正在发展壮大的领域。

从研究内容出发,可以分为以下几个方面的研究:1.研究经济增长和环境保护之间的关系。

生态经济学强调要维护环境可持续性,揭示经济增长和环境保护之间的内在联系,探讨如何在经济增长和环境保护之间取得平衡。

2.研究经济与生态系统的相互作用。

生态经济学探讨了经济与生态系统相互作用的本质,分析了经济增长和生态系统的脆弱性,提出了如何构建“人、地、环”和谐发展模式的问题。

3.研究生态权益的保护和价值评估问题。

生态经济学要求人们将经济价值、环境价值和社会价值相结合,并借鉴生态价值、生态效益、生态福利等理论,研究生态环境的价值评估和权益保护问题。

生态经济领域研究热点与前沿——基于CitespaceⅢ的分析

生态经济领域研究热点与前沿——基于CitespaceⅢ的分析

Hot Spots and Frontiers Research in the Field of Ecological Economic ResearchAnalysis Based on
Citespace Ⅲ
作者: 毕学成;苏勤
作者机构: 安徽师范大学国土资源与旅游学院,安徽芜湖241003
出版物刊名: 重庆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页码: 74-81页
年卷期: 2017年 第1期
主题词: 生态经济 知识图谱 Citespace 前沿
摘要:运用信息计量学的方法,分析2006—2015年间生态经济学研究热点与前沿问题,结果显示,生态估值和生物多样性与保护、可持续发展战略下的经济政策制定与执行、生态经济模式下的商业管理等是生态经济研究领域的热点,而商业管理模式、经济增长方式与生态系统服务等构成了该研究领域的知识基础,发挥着研究领域的枢纽与桥梁作用。

根据关键词突现,可以将生态经济研究划分为四个阶段,各阶段研究重点有所差异。

生态环境数据分析中的可视化技术

生态环境数据分析中的可视化技术

生态环境数据分析中的可视化技术在当今时代,生态环境保护已经成为全球关注的焦点。

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我们获取生态环境数据的能力大幅提升,但如何有效地理解和分析这些海量且复杂的数据,成为了一个关键问题。

可视化技术作为一种强大的工具,在生态环境数据分析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什么是生态环境数据的可视化技术呢?简单来说,就是将生态环境相关的数据以图形、图表、地图等直观的形式展现出来,帮助我们更快速、更清晰地理解数据背后的含义和规律。

可视化技术在生态环境数据分析中的应用十分广泛。

比如,在空气质量监测方面,通过可视化技术,我们可以将不同地区、不同时间段的空气质量指数(AQI)以色彩丰富的地图形式呈现。

这样,我们能够一目了然地看到哪些地区的空气质量较好,哪些地区存在污染问题,以及污染的变化趋势。

再比如,对于水资源的监测,我们可以用折线图来展示某条河流的水位、流量随时间的变化情况,或者用柱状图来比较不同水源地的水质指标。

那么,可视化技术究竟具有哪些优势呢?首先,它极大地提高了数据的可读性。

生态环境数据往往复杂且抽象,如果仅仅以数字表格的形式呈现,很难让人快速抓住重点和发现规律。

而可视化技术将数据转化为直观的图形,让我们能够在短时间内获取大量信息。

其次,有助于发现隐藏的模式和趋势。

通过对可视化图表的观察和分析,我们可能会发现一些原本不易察觉的数据关系,从而为环境保护决策提供有力的支持。

再者,可视化技术能够促进信息的交流和共享。

无论是专业的环境研究人员、决策者,还是普通公众,都能够通过直观的可视化结果更好地理解生态环境状况,从而增强公众对环境保护的参与度和关注度。

为了实现有效的生态环境数据可视化,我们需要遵循一些原则。

准确性是首要原则。

可视化的结果必须准确反映数据的真实情况,不能因为追求美观而扭曲数据。

简洁性也很重要。

避免过度复杂的图形和元素,以免造成信息的混乱和干扰。

交互性也是现代可视化技术的一个关键特性。

用户应该能够与可视化界面进行交互,比如缩放、筛选数据等,以便更深入地探索数据。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收稿日期: 2008- 07- 02 基金项目: 国家自然 科 学 基金 重 点 项目 资 助 ( 70431001 ); 重 大 国 际合 作 项 目 ( 70620140115 ) 资 助; 国 家 自 然科 学 基 金项 目 ( 70773015 )资助; 大连理工大学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重大项目 ( DUTH S1002 ) 资助. 作者简介: 刘则渊 ( 1940) ) , 男, 湖北恩施人, 教授, 博士生导师, 主要从事战略管理、科学计量学的研究.
( 2) 从生态经济学 的定义得知, 其是生态 学 和经济学相结合而形成的 一门交叉学科, 在 W eb of Science中首先分 别主题检索生态学 ( 经济学 ) 的论文, 然后再从生态学 ( 经济学 ) 的论文中找出 其中属于经济学 ( 生态学 ) 的部分, 可将这些同时 属于生态学和经济学的论文看成是生态经济学的
7
网络中最大的 4个关键节点都位于 C0 聚类, 分别是 ( 1)世界环境与发展委员会于 1987年出版 的报告 5我们共同的未来 6; ( 2) 乔 治斯库-洛根于 1971年所著的 5熵定律和经济过程 6一书; ( 3) 赫 尔曼 # 戴利于 1989年发表的专著 5为了共同的利 益 6; ( 4) 康斯坦察等于 1997年在 5自然 6杂志发 表的论 文 5世界 生态 系统 服务 和自 然 资本 的价 值 6, 这 4个主要关键节点的中心性分别为 0116, 0115, 0115和 0110. 核心知识群 C0 还包括许多对 生态经济学形成和发展有重要作 用的论文, 如鲍 尔丁 1966年的论文 5未来宇宙飞船式地球的经济 学 6就在 C0 聚类中. 聚类 C0 中的主要节点及其作 用见表 2.
加拿大的英属哥伦比亚大 学渔业中心、社 区 与区域规划学院是该校生态经济研究的两个主要 机构. 该校生态经济学家威廉 # 瑞斯和他的学 生 魏克纳格于 1996年共同发表的著作 5我们的生态 足迹: 减少人类对地球的冲击 6中所提出生态足迹 理论是生态经济学领域最有影响力的评价可持续 发展程度的方法之一.
个聚类跃迁到另外 1个聚类的关 键节点. 图中还 显示出由 5个聚类围绕 C0 核心知识群而形成的 4 个前沿知识群.
3. 1 聚类 C0: 生态经济学的核心知识群 图 5中的 C0 聚类位于整个网络的中心, 主要
由较早时期 ( 20世纪 90年代初 ) 的连线组成, 其 他聚类都是由其引发而出. C0 聚类是生态经济学 引文网络中的核心 知识群, 标志着生态经济学 经 历 20 世纪 80 年代 以及之前 较缓慢的 前科学 时 期, 到 90 年代初形成具有特定范式的常规科学, 并成为生态经济学向纵深发展的核心知识群.
论文. 这一部分得到 1 787条结果. ( 3) 由于 ( 1) 和 ( 2) 中的检索结果有相当部分
的重复, 所以应去除 重复检索的部分. 得到 2 764 篇属于生态经济学的文献. 检索过程见图 1.
上述 有关 生 态经 济 学早 期 开创 者 的思 想, 以及学科数据检索结果, 还表明了这门学科的 性质. 生态经济学不仅是生态学和经济学之间 的一门交叉学科, 而且从更广泛的意义上是自 然科学、技 术科 学和 社会 科学 相互 交 叉渗 透 所 形成的 所 谓 / 社 会 技术 科 学 0 [6] 中 一系 列 交 叉 学科之一. 因此, 对生态经济学的计量研究也可 为社会技 术科学的前沿探索 与知识管 理提供 一 个范例.
信息可视化是将抽象数据用可视的形式表示 出来, 以利于 分析数据、发现规律和 支持决策. 信 息可视化的一个重要分支是 引文分析的可视化. 引文分析要处理海量的引文数据, 利用信息可视 化技术可以使人们更容易地观察、浏览和理解信 息, 并且找到数据中隐藏的规律和模式 [ 1] . 陈超美 开发的基于 JAVA 平台的 C iteSpace 系列应 用软 件, 是一种适 于多元、分时、动态的复杂网络分析 的新一代信息可视化技 术 [ 2- 3] , 正成 为科学计量 学普遍应用的新手段, 目前的最新版本是 2008年 5月 9日发布的 C iteSpace 2. 1. R10版本. C iteSpace 信息可视化技术的独到之处, 在于借助科学文献 引文网络的可视化分析, 检测科学文献中出现的 研究前沿、热 点、趋势和动向的各种 模式. 本文利 用信息可视化工具 C iteSpace, 对 W eb o f Science中
第 4期
刘则渊等: 生态经济学研究前沿及其演进的可视化分析
5
篇, 远高于其他国家; 其次为英国、德国、澳大利亚 等; 中国居第 8位, 中国台湾地区居第 22位.
2. 3 机构分布 发表生态经济学论文数量最多的机构是美国
的马里兰大学, 为 72篇, 数量遥遥领先于其他机 构. 该校生态经济学 研究所以及环境科学中心是 生态经济学领域最著名的学术机 构之一. 著名生 态学家康斯坦察于 2002年以前即担任生态经济
2 生态经济学论文的分布情况
2. 1 时间分布 由图 2可见, 20世纪 80 年代中期以前, 每年
发表生态经济学论文基本上以个位数计. 从 90年
代初开始, 论文数量较快增长, 到 90年代中期, 开 始保持在一个较高的水平 ( > 100 篇 ) . 2006年 达 到最高值, 为 350篇.
2. 2 地区分布 从地区分布看 ( 图 3) , 美国数量最多, 为 1 082
在 W eb o f Science中直接进行主 题检索 / eco log ica l econom ics0, 检 索 时 间 为 1900 ~ 2007 年. 其中 SC I数据 库的 检索时 间为 1900~ 2007 年, SSC I数据库为 1956 ~ 2007 年, A&H C I数据 库为 1975~ 2007 年, 共 有 477条 文献 记录 , 最 早出现生态经济学名词的 时间为 1971 年, 零次 引用. 学术界普遍认为 1966年美 国经济学 家鲍 尔丁 ( K enneth Ew ert Bou ld ing) 发 表 的 论 文 5未 来宇宙飞船式地球的经济学 6 ( T he E conom ics o f
¹ 图 5原为彩图, 因作灰度 处理, 原来由蓝到红的不同颜色圆圈就变 为从浅至深的灰色圆圈, 依然代表该节点 上作者论著不同年份 被引证的时间序列; 原来 / 带有粉红色圆圈标记的节点 0, 即现在图谱上较大较突出的灰色圆圈, 也就是导致形成各个知识群的聚 类中的关 键节点文献.
第 4期
刘则渊等: 生态经济学研究前沿及其演进的可视化分析
中国科学院以 25篇的论文数量位居第 9位, 此外中国发表生态经济学论文较多的单位还有北 京大学 ( 8篇 ) 、大连理工大学 ( 7 篇 ) 、南京大学 ( 5 篇 )等.
6
西 南 林 学 院学 报
第 28卷
3 生态经济学研究前沿的可视化图谱
本文在此利用陈超美教授开发的信息可视化 工具 C iteSpace进行文献共被引分析, 分析对象为 W eb o f Science 中检索 出的 2 764篇 英语文 献记 录, 包括 SC I, SSC I和 A&H C I 3个引文数据库, 研 究的时间尺 度选择自 出现第 1 个节点 的 1990 ~ 2007年, 时间区选择 3年, 阈值为 ( 4, 2, 20), ( 4, 3, 25) 和 ( 4, 2, 30) , 分别在前中后 3个时间分区 中设定引文数量、共被引 频次和共被引系数 3个 层次的阈值, 其中具体每 1 个 2 年分区的阈值是 由线性内插值来决定.
生态经济学论文的文献共被引网络结构组配 见表 1.
表 1 生态经济学论文的文献共被引网络结构组配
时间分区 c cc ccv 文章数量 节点数量 连线数量
1990~ 1992 4 3 0. 20
632
1
0
1993~ 1995 4 3 0. 22 5 242
26
38
1996~ 1998 4 3 0. 25 9 822
关键词: 生态经济学; 研究前沿; C iteSpace; 信息可视化; 共被引分析
中图分类号: F062. 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3- 7179( 2008) 04- 0003- 09
由于人类 经济活动 对生态系 统的冲 击不断 加剧, 于是对此问题进行探索的生态经济学在 20世 纪 70年代应运而生. 近年来, 研究该学科的文献迅 速增长, 越来越成为学术上的热点. 生态经济学是 用生态学和经济学相结合的方法, 对全球、区域、地 方不同尺度上的可持续发展进行阐释与管理的一 门学科. 其研究前沿的动向如何, 有必要借助科学 计量学及其最新的信息可视化方法加以探测.
所有与生态经济学相关的论文进行文献共被引分 析, 研究生态经济前沿及其演进过程.
1 生态经济论文的检索方法
关于生态经济学的定义, 生态学家康斯坦 察 ( Robert Costanza)认为, 生态经济学是从最广泛的 意义上阐述生态 系统和经 济系统 之间关 系的 学 科, 而这些关系也正是当前人们谋求和实现可 持 续发展所面临的许多最紧迫的问题, 包括酸雨、全 球变暖、物种灭绝、资源 枯竭等, 生态经济学的 目 的就是要拓展这些 交叉领域, 将现代经典环境 经 济学和受生态学 影响的学 科都纳 入其子 学科 之 列, 同时它也鼓励用新方法来考虑生态系统和 经 济系统之间的联系 [ 4 ] .
第 28卷 第 4 期 2008 年 8月
西南林学院学报 JOU RNA L OF SOU THW E ST FO RESTRY COLLEG E

V o.l 28 N o. 4 A ug. 2008
生态经济学研究前沿及其演进的可视化分析*
刘则渊, 王贤文
( 大连理工大学 21世纪发展研究中心暨 W ISE 实验室, 辽宁 大连 116085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