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部编版五年级上册语文 《七律·长征》PPT教学课件

合集下载

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上册第5课《七律长征》优秀课件(共65张PPT)

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上册第5课《七律长征》优秀课件(共65张PPT)
5
毛泽东(1893—1976),字润之, 湖南湘潭人。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 无产阶级革命家、战略家和理论家, 中国共产党、中国人民解放军和中华 人民共和国的主要缔造者和领导人, 诗人,书法家。
主要作品:《沁园春·雪》《七 律·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等。
这 首 诗 写 于 1935 年 10 月 , 当时毛泽东率领中央红军越过 岷山,长征即将结束。回顾长 征一年来红军所战胜的无数艰 难险阻,他满怀喜悦的战斗豪 情,以极其轻松的笔调写下了 这首气壮山河的伟大诗篇。
提问:
这首诗用艺术手法为我们具体 展示了哪几幅红军长征途中威武雄 壮的“征难图”?你最欣赏其中的 哪一幅图?说说理由。
“ 腾越五岭
征 疾跨乌蒙
难 巧渡金沙江
图 ”
飞夺泸定桥
喜踏岷山雪
一、具有高度的艺术概括性
二、夸张手法的妙用
(目的:通过写山来反衬和塑造 红军战士摧坚历险、藐视困难的 大无畏精神。)
感悟远征难
1.诗中展示了红军在长征途中克服困 难的五幅雄壮图画,你能一一概括吗? 用动词加地名的方式概括。
2.选其中最喜欢的一幅,说说感受。
腾越五岭
疾跨乌蒙 巧渡金沙江










1.正确处理了个别与一般的 关系,再现红军长征这一伟大的 革命史实。
2.正确处理叙事与抒情的关 系,寓情于景,情景交融。
上承“万水”二字 颈联
金沙 水 拍 云崖 暖, 名词 名词 动词 名词 形容词
大渡 桥 横 铁索 寒。 名词 名词 动词 名词 形容词
互动分析结构 小结
• 首联:开宗明义,提出全篇的中心思想。 • 颔联:承“千山”,以五岭、乌蒙 为代表。 • 颈联:承“万水”,以金沙、大渡为典型。 • 尾联:总结全诗,突出越过岷山的喜悦。

部编人教版五年级语文上册《七律 长征》优质课件(含课文相关视频)

部编人教版五年级语文上册《七律 长征》优质课件(含课文相关视频)


·
岷山—喜 三军过后—尽开颜(总结)
拓展延伸 毛泽东诗词
清平乐·六盘山 天高云淡,望断南飞雁。 不到长城非好汉, 屈指行程二万。 六盘山上高峰,红旗漫卷西风。 今日长缨在手,何时缚住苍龙?
课堂演练
1.选择正确的读音画“√”。
磅(pánɡ bànɡ) 岷(mín mǐn) √ √ 索(suǒ shuǒ) 丸(wán wān) √ √ 2.根据意思写出诗句。 绵延不断的五岭,在红军看来只不过是 微波细浪在起伏,气势雄伟的乌蒙山,在红 军眼里也不过是一颗泥丸。 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
字词乐园
会写字
wán

mí n
丸 崖 岷
字词乐园
易错提示
丸:注意与“九”区分开,不要少写 一点。 崖:下部“厂”里面是两个“土”。
字词乐园
点击“笔顺视频”,跟我 一起进:磅礴
大气磅礴
气势磅礴
字词乐园
词语解释
五岭:大庾岭,骑田岭,都庞岭,萌渚岭, 越城岭,横亘在江西、湖南、两广之间。 走泥丸:小泥球在脚下滚过去。 铁索:指大渡河上的泸定桥,它是用十三根 铁索组成的桥。
九牛一毛
四通八达
十全十美
一心一意
字词乐园
近义词 磅礴--- 雄伟 逶迤--- 蜿蜒 万水千山--- 千山万水 反义词 等闲--- 非凡 开颜--- 愁眉 细浪--- 巨浪 磅礴--- 微小
多音字

mēng (蒙骗)
我们的的启蒙( méng )老师非 méng (启蒙) 常善良,从不蒙( mēng )骗别人。
部编人教版五年级语文上册
[本课件内含课文朗读、生字、听写视频]
视频文件
新课导入
播放《七律长征》歌曲,去感受工农红军不怕艰难困 苦的革命英雄主义和乐观主义精神。今天我们再跟随毛泽 东去领略红军战士的风采吧。

部编教材《七律·长征》全文课件1

部编教材《七律·长征》全文课件1

“万水千山” 以静写动, 概括了红军 长征途中遇 到的困难。
直前。
“等闲”二字则 是将困难轻轻一 瞥,加深了对 “不怕”的表述, 表现出红军藐视 困难、从容不迫 的自豪感。
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
诗意:中国工农红军不怕二万五千里长征途中的艰 难险阻,把历经千山万水的艰难困苦看作平平常常 的事情。
第三,在长征途中,中国共产党宣传了自己的政治主 张,广泛地播下了革命的火种。
课后作业
朗读课文,试着读出磅礴气势。背诵课文。
朗读指导:
读第二句时,“逶迤”“磅礴”要重读,突出五 岭连绵不绝,乌蒙的气势磅礴;而“腾细浪”“走泥 丸”则要读得平淡,表现出红军的不怕难。

1.后现代社会 以 大 众 文 化的 兴 起 为 特 征, 而 大 众 文 化要 求 文 化 的 大众 消 费 性 质 ,图 像 以 强 有 力的 视 觉 冲 击 力成 为 实 现 大 众消 费 的 主 要 途径 。
喜踏岷山雪
更喜岷山千里雪
诗意:更使红军欣喜的是翻过了千里皑皑 白雪的岷山。
岷山绵延于 四川省、甘肃省 两省边境到成都 平原西北边缘的 龙门山。属高原 状山地。平均海 拔 4000 米 左 右 。 主峰雪宝顶,海 拔5588米。
三军过后尽开颜
诗意:红军队伍 人人心情开朗, 个个喜笑颜开。
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
疾跨乌蒙
乌蒙磅礴走泥丸
诗意:那高大雄伟、气势磅礴的乌蒙山在 红军眼里就像是脚下滚过的泥丸。
“五岭”“乌蒙”是“千山”的代表,都是红军翻越的山。这句诗选择 了跨五岭、越乌蒙的典型事例,写出了红军长征途中翻山越岭的大无畏精神。
五岭 逶逶迤迤 腾 细浪,乌蒙 磅磅礴礴 走 泥丸。

2019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上册 第5课 《七律长征》(13张ppt)

2019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上册 第5课 《七律长征》(13张ppt)

• 五岭:大庾岭,骑田岭,都庞岭,萌渚岭,越城岭, 或称南岭,横亘在江西、湖南、两广之间。
• 逶迤(wēi yí):弯弯曲曲延续不绝的样子。 • 乌蒙:云贵间金沙江南岸的山脉。 • 走泥丸:《汉书·蒯通转》,“阪上走丸”,从斜坡滚
下泥丸,形容跳动之快。 • 铁索:大渡河上泸定桥,它是用十三根铁索组成的桥。 • 岷山:在四川和甘肃边界,海拔四千米左右。一九三
五年九月红军长征经此。
乌蒙磅礴
金 沙 江
大 渡 桥 铁 索 寒
飞夺泸定桥
更喜岷山千里雪
• 七律·长征 • 红军不怕远征难, • 万水千山只等闲。 • 五岭逶迤腾细浪, • 乌蒙磅礴走泥丸。 • 金沙水拍云崖暖, • 大渡桥横铁索寒。 • 更喜岷山千里雪, • 三军过后尽开颜。
清平乐·六盘山 毛泽东 一九三五年十月
柳亚子先生曾这样评价:“毛泽东同志一身兼伟大的政治家和 革命家,伟大的的马克思主义思想家,伟大的军事家,伟大的诗人 于一体的领袖人物。”
姚雪垠曾这样评价:“毛泽东同志的《七律长征》是革命浪漫 主义诗歌的典范,它将诗人的革命英雄主义和革命乐观主义精神发 挥到极致,而且从内容到形式十分统一和完美,可以称之为艺术精 品。”
部编版 六年级语文上册
《七律·长征》课件
【长征】中央工农红军长征路线介绍及地图
走过水草地
翻越大雪山
强渡大渡河 飞夺泸定桥
四渡赤水
遵义会议
巧渡金沙江
突破四道 封锁线
七律·长征
毛泽东
• 红军不怕远征难, • 万水千山只等闲。 • 五岭逶迤腾细浪, • 乌蒙磅礴走泥丸。 • 金沙水拍云崖暖, • 大渡桥横铁索寒。 • 更喜岷山千里雪, • 三军过后尽开颜。
天高云淡, 望断南飞雁。 不到长城非好汉, 屈指行程两万。

人教版五年级七律长征课件

人教版五年级七律长征课件
语言描写 凶残
动作描写 愚蠢
1.雾凇是一篇写( )的文章,介绍了闻名全国的( ),读后我觉得雾凇( )。2. 三九严寒,( )。松花江畔的( )上,( )的霜花( )了枝头,在阳光照耀下,( ),( )。
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译文:春风又绿江南岸,江南多美呀!花红柳绿,莺歌燕舞,一派生机勃勃、春意盎然的景象,而诗人只用了一个字就表现出来了,那就是——“绿”,可见诗人用字之精妙。诗人为何独独钟情于一个“绿”字呢?
诗人曾经用什么字来替换“绿”字?
“绿”字有什么独特的意思?
一、写出了江南水乡早春嫩绿的色调。——色彩没二、表现的春风唤醒大地,使人感受到勃勃生机。——动态美
《七律长征》
人教版五年级语文PPT课件
指导:
主目录
《七律·长征》是一首七言律诗,选自《毛泽东诗词集》,这首诗写于1935年10月,当时毛泽东率领中央红军越过岷山,长征即将结束。回顾长征一年来所战胜的无数艰难险阻,他满怀喜悦的战斗豪情。
作品介绍:
词句注释:
⑴七律:七律是律诗的一种,每篇一般为八句,每句七个字,分四联:首联、颔联、颈联和尾联;偶句末一字押平声韵,首句末字可押可不押,必须一韵到底;句内和句间要讲平仄,中间四句按常规要用对仗。⑵长征:1934年10月间,中央红军主力从中央革命根据地出发作战略大转移,经过福建、江西、广东、湖南、广西、贵州、四川、云南、西藏、甘肃、陕西等十一省,击溃了敌人多次的围追和堵截,战胜了军事上、政治上和自然界的无数艰险,行军二万五千里,终于在1935年10月到达陕北革命根据地。⑶难:艰难险阻
在瑞恩行为的感动下人们都为帮助瑞恩实现这个梦想作了什么?在课文中找出有关的句段,并有感情地朗读。
朗读
是唐宋时期八大散文代表作家的合称。

六年级上册语文课件-第5课 七律·长征 人教部编版 (共17张PPT)

六年级上册语文课件-第5课 七律·长征 人教部编版 (共17张PPT)
七律·长征
七律·长征
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 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 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 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
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
首联开门见山地赞美了红 军不怕困难、勇敢顽强的革 命精神,这是全篇的中心思 想,也是全诗的艺术基调。 “不怕”二字是全诗的诗眼。
夸张是一种修辞手法,就是为了达到某种表达 效果,而对事物的形象、特征、作用、程度等方面 着意夸大或缩小。
运用夸张要注意以下三点:
(1)夸张不是浮夸,而是故意的、合理的夸大,所以不 能失去生活的基础和根据。 (2)夸张不能和事实距离过近,否则会分不清是在说事 实还是在夸张。 (3)科技说明文、说理性文章很少用甚至不用夸张,以 免歪曲事实。
忆秦娥·娄山关
一九三五年二月
西风烈,长空雁叫霜晨月。 霜晨月,马蹄声碎,喇叭声咽。 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 从头越,苍山如海,残阳如血。
清平乐·六盘山
一九三五年十月
天高云淡,望断南飞雁。 不到长城非好汉,屈指行程二万。 六盘山上高峰,红旗漫卷西风。 今日试着把下面的句子 改成夸张句。
运用示例:
(1)他的心眼真小。 _____他__的__心__眼__小__得__像__针__鼻__儿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他饿极了。 ____他__饿__得__能___把__一__头__大__象__给__吃__下__去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3)这橘子真酸。 ____这__橘__子__酸___得__我__牙__都__快__掉__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

部编版小学六年级语文上册第5课《七律长征》优质课件(共76张PPT)

部编版小学六年级语文上册第5课《七律长征》优质课件(共76张PPT)

从“寒”字中能读出什么呢?
对泸定桥险恶自然环境的烘托;强渡 大渡河的惊心动魄;对死去的英勇战士的 悼念;体现出长征的惊险悲壮;体会到红 军战士不怕流血牺牲、勇往直前的战斗精 神……
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
开心的心情,革命乐观主义精神。 以“开颜”收尾有什么好处?
“开颜”写出了红军翻过雪山后一片欢 腾的喜悦之态,同时预示了长征的最后胜利。
A

··
A.高耸入云的山崖。
B.形容道路、山脉、河流等弯弯曲曲, 连绵不断的样子。
二、课内阅读。
诗中写五岭山脉高低起伏,绵延不绝, 用的词是“_逶__迤___”;写乌蒙山高大雄伟, 很有气势,用的词是“__磅__礴__”;可五岭在 红军眼里只不过是“__腾__细__浪__”,乌蒙山也 只不过是“__走__泥__丸__”。
三、诗词积累。 忆秦娥·娄山关
西风烈,长空雁叫霜晨月。 霜晨月,马蹄声碎,喇叭声咽。 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 从头越,苍山如海,残阳如血。
课后作业
1. 背诵全诗。 2. 在现代生活中,我们如何学习和发扬长
征精神,磨炼意志,培养乐观向上的情 感态度?请同学们把自己的意见写下来。
5 七律·长征
攀五岭
越乌蒙山
夸张(扬)
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
比喻(抑) 扬抑之间更显出红军的伟大,可以看 出红军战士藐视困难的英雄气概和战胜困 难的大无畏精神。
渡金沙江
夺泸定桥
“暖”“寒”这两个字的妙处在哪里? 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
对比 “暖”字表达了红军巧渡金沙江后的欢 快心情。“寒”字则表现了红军飞夺泸定桥 的惊险悲壮。一“暖”一“寒”既写出了当 时的天气情况,又写出了红军的心理感受。

第二课时:《七律·长征》教学课件

第二课时:《七律·长征》教学课件

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理解诗意
小组合作学习:
联系书上的插图以及注释,说说每句 诗的意思。
这首诗写了哪几个地点的场面?
初步感知场面描写
理解诗意
红军不怕远征路上的艰难困苦,把历经千山万水的艰难 困苦都看作是平平常常的事。绵延不断的五岭在红军眼里不 过像翻腾着的细小浪花,气势雄伟的乌蒙山在红军眼里也不 过像是小小的泥丸在滚动。金沙江湍急的流水拍击着高耸的 峭壁悬崖,给人温暖的感觉;大渡河上的泸定桥晃动着的几 十根铁索,让人感到寒意阵阵。更加令人喜悦的是翻过千里 积雪的岷山,队伍里人人心情开朗个个笑逐颜开。
初步感知场面描写
体会情感
从哪里看出红 军“不怕难”?
七律·长征 红军不怕远征难, 万水千山只等闲。 五岭逶迤腾细浪, 乌蒙磅礴走泥丸。 金沙水拍云崖暖, 大渡桥横铁索寒。 更喜岷山千里雪, 三军过后尽开颜。
红军的“远征 难”又体现在哪?
你感悟到红军的 什么精神?
读中感 读中悟
拓展阅读
和毛主席长征诗 袁国平
《七律·长征》+图书《和毛主席长征诗》
六年级上册 第二单元 第2课时 精读引领课
初读课文
1.同学们,上节课我们感受到红军长征的艰辛。这 节课我们学习《七律·长征》,感受诗人对长征的看法。
2.请同学们自由读诗。(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 子。)
3.哪位同学文
七律·长征 红军不怕远征难, 万水千山只等闲。 五岭逶迤腾细浪, 乌蒙磅礴走泥丸。 金沙水拍云崖暖, 大渡桥横铁索寒。 更喜岷山千里雪, 三军过后尽开颜。
万里长征有何难? 中原百战也等闲。 驰骋潇湘翻浊浪, 纵横云贵等弹丸。 金沙大度征云暖, 草地雪山杀气寒。 最喜腊子口外月, 夜辞茫荒笑开颜。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2
《七律·》课件
2020/11/13
1
பைடு நூலகம்
七律·长征
毛泽东 1935年10月
• 1、诗朗诵 • 红军不怕远征难,
PPT模板下载: 节日PPT模板: PPT背景图片: 优秀PPT下载: Word教程: 资料下载:
范文下载:
教案下载:
行业PPT模板: PPT素材下载:
PPT图表下载: PPT教程: Excel教程: PPT课件下载: 试卷下载:

万水千山只等闲。
• 概述了红军长征经历的千难万险以及面 对困难的态度。
• 第二、三、四句从万水千山中挑选了几 个典型的例子,生动具体地描绘了红军 战胜艰难险阻的英雄气概。
2020/11/13
6
6、五岭逶迤
2020/11/13
7
2020/11/13
7、乌蒙磅礴
8
8 、 金 沙 江
2020/11/13
9
9 、 大 渡 桥 铁 索 寒
2020/11/13
10
10、飞夺泸定桥
2020/11/13
11
谢谢您的聆听与观看
THANK YOU FOR YOUR GUIDANCE.
感谢阅读!为了方便学习和使用,本文档的内容可以在下载后随意修改,调整和打印。欢迎下载!
2020/11/13
汇报人:XXX 日期:20XX年XX月XX日
• 万水千山只等闲。
• 五岭逶迤腾细浪,
• 乌蒙磅礴走泥丸。
• 金沙水拍云崖暖,
• 大渡桥横铁索寒。
• 更喜岷山千里雪,
• 三军过后尽开颜。
2020/11/13
2
2、时代背景
• 从1931年到1934年,在毛泽东同志正确路 线指引下,红军取得了四次反“围剿”的胜利。
以后,由于王明的错误路线排斥了毛泽东同志
2020/11/13
3
3 、 长 征 路 线 图
2020/11/13
4
4、学唱《长征》歌曲
• 红军不怕远征难,
• 万水千山只等闲。
• 五岭逶迤腾细浪,
• 乌蒙磅礴走泥丸。
• 金沙水拍云崖暖,
• 大渡桥横铁索寒。
• 更喜岷山千里雪,
• 三军过后尽开颜。
2020/11/13
5
5、诗句赏析
• 第一句:红军不怕远征难,
的正确领导,造成第五次反“围剿”的失败。
红军不得不离开中央苏区根据地,开始长征, 北上抗日。长征途中,1935年1月,党中央召 开了遵义会议,确立了毛泽东同志的领导地位,
结束了王明路线的统治,从此,中国革命转危
为安,从胜利走向胜利。党中央领导的中国工 农红军第一方面军,经过福建、江西、广东、----等十一个省。爬雪山、过草地,历经艰难, 行程二万五千里,终于在1935年10月胜利到达 陕北根据地。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