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电场无功补偿计算

合集下载

南方电网风电场无功补偿及电压控制技术规范

南方电网风电场无功补偿及电压控制技术规范

Q/CSG 中国南方电网有限责任公司企业标准南方电网风电场无功补偿及电压控制技术规范中国南方电网有限责任公司发布目次前言.............................................................. 错误!未定义书签。

1 范围............................................................ 错误!未定义书签。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错误!未定义书签。

3 术语和定义...................................................... 错误!未定义书签。

4 电压质量........................................................ 错误!未定义书签。

电压偏差..................................................... 错误!未定义书签。

电压波动与闪变............................................... 错误!未定义书签。

5 无功电源与容量配置.............................................. 错误!未定义书签。

无功电源..................................................... 错误!未定义书签。

无功容量配置................................................. 错误!未定义书签。

6 无功补偿装置.................................................... 错误!未定义书签。

风电场并网的无功补偿

风电场并网的无功补偿

电感 性电气设备如 电动机和变压器等 由于在运行时 需要 建立磁场 ,此 时所 消耗 的能量不能转化为有功功率 ,故被称
为 无 功 功 率 Q 此 时 电 流 滞 后 电 压 一 个 角 度 。在 选 择 变 配 。 电设 备 时 所 根 据 的 是 视 在 功 率 S 即有 功 功 率 和 无 功 功 率 的 ,

有 功 功 率 与视 在功 率 的 比值 为 功 率 因 数 : C S P S O 中= / 。 无 功 功 率 的传 输 加 重 了 电 网 负荷 ,使 电 网 损 耗 增加 , 故 需对 其进 行 就 近 和 就 地 补 偿 。
它 的 缺 点 , 如 直 接 并 网时 冲 击 电流 式 ;异 步 发 电机 必 须 从 电 网吸 收 落 功 补 偿 ,将 由 电 网提 供 大 量 励 磁 电


动 刹 车 、机 械 刹 车 ; ⑤ 控 制 系 统 等 采 用 的 是恒 速 恒 频 发 电机 系 统 中的 发电机)。 构 简 单 、 无 励 磁 装 置 、重 量 较 轻 、


图2
: 等优 点 , 尤 其 在 发 电机 的 电气 控 修 : 力 发 电机 大 多 数 都 采 用 异 步 发 电 风
修回日期:2 1 O — 5 01 的输 出功 率 :t n 由 发 电机 自身 的 为 aO 为
)。男 . 本科 , 电助理工程师 ,研究方向为电气工程及其 自动化。 机
厂 壅 壁 _ ]
功 率 因 数 ; C S 为 求 得 的 正 切 函 数 ; T n 为 补 偿 目标 O a中 值 , 常取 tn  ̄ 0 3 ;U 为 电容 器 的额 定 电压 ;U为 电动 机 a q= . 5 c

风电场各种损失电量计算方法

风电场各种损失电量计算方法

风电场损失电量计算方法
1、集电线路损失电量=风机发电量-集电线路上网电量-风机消耗电量+集电线路下网电量;
2、主变损失电量=主变低压侧上网电量-主变高压侧上网电量+主变高压侧下网电量-主变低压侧下网电量;
3、送出线路损失电量=升压站内关口表上网电量-对端站关口表上网电量+对端关口表下网电量-升压站内关口表下网电量;
4、集电线路损失率=集电线路损失电量/(风机发电量+关口表下网电量+备用变下网电量);
5、无功装置损失率=无功装置损失电量/(风机发电量+关口表下网电量+备用变下网电量);
6、站用电损失率=(站用电量+备用变下网电量)/(风机发电量+关口表下网电量+备用变下网电量);
7、变损率=主变损失电量/(风机发电量+关口表下网电量+备用变下网电量);
8、送出线路损失率=送出线路损失电量/(风机发电量+关口表下网电量+备用变下网电量);
9、故障损失率=统计期间故障损失电量/(风机发电量+关口表下网电量+备用变下网电量);
10、“限电损失率”=限电电量/(上网电量+限电电量);
11、检修损失率=统计期间检修损失电量/(风机发电量+关口表下网电量+备用变下网电量)。

12、综合场用电率=(风机发电量-上网电量+下网电量)/(风机发电量+下网电量)
13、综合场用电率(%)(实际计算)=集电线路损耗率+主变损耗率+站用耗电率+无功补偿耗电率
14、限电率=限电量/限电量+上网电量
15、风电场可利用率=(风机系统正常时间+场外原因风机掉电时间+风机定期维护时间+因风电场输变电设备定检的风机掉电时间)/ (台数*统计时间段小时数)。

无功补偿计算公式

无功补偿计算公式

无功补偿计算公式无功补偿是电力系统中的一个重要概念,是指在电力系统中对无功功率进行调整的过程,以提高系统的功率因素,降低无功功率的损失。

无功补偿的计算公式可以通过不同的方法得到,下面将详细介绍几种常见的无功补偿计算公式。

一、基础公式1.功率因数公式功率因数(PF)定义为有功功率与视在功率的比值,即:PF=P/S其中,P表示有功功率,单位为瓦特(W);S表示视在功率,单位为伏安(VA)。

2.无功功率公式无功功率(Q)可以由功率因数和视在功率计算得到:Q=√(S²-P²)二、无功补偿公式1.容性补偿容性补偿是通过增加并行连接的电容器来提高功率因数。

假设原始功率因数为PF1,需要提高到目标功率因数PF2,容性补偿公式为:C = ((P * tan(acos(PF2)))) / (ω * (tan(acos(PF1)) -tan(acos(PF2)))))其中,C表示所需电容器的容量,单位为法拉(F);P表示有功功率,单位为瓦特(W);PF1和PF2分别表示原始功率因数和目标功率因数;ω表示电网的角频率,单位为弧度/秒。

2.感性补偿感性补偿是通过增加串联连接的电感来消除过多的无功功率。

感性补偿公式为:L = ((Q * tan(acos(PF2)))) / (ω * (tan(acos(PF1))) -tan(acos(PF2)))))其中,L表示所需电感的大小,单位为亨利(H);Q表示需要消除的无功功率,单位为伏安(VAR);PF1和PF2分别表示原始功率因数和目标功率因数;ω表示电网的角频率,单位为弧度/秒。

需要注意的是,以上公式仅适用于理想情况下的无功补偿计算。

在实际应用中,还需要考虑电力系统的特性、负载变化等因素,以确保无功补偿的效果和安全性。

三、案例分析假设一个电力系统的视在功率为10kVA,有功功率为8kW,功率因数为0.8、现在需要将系统的功率因数提高到0.9、根据以上的公式,可以计算出容性补偿和感性补偿的数值。

利用风力发电机的无功功率补偿风电场无功损耗

利用风力发电机的无功功率补偿风电场无功损耗
KEY WORDS: wind power generation;wind farm;reactive power compensation;voltage fluctuation;type selection of equipments
摘要:我国风电场内无功补偿的方式是在风电场汇集站内装 设集中无功补偿装置,这造成风电场无功补偿的投资很大。 文章结合工程实例,通过对不同发电量下风电场的无功损耗 和电压波动情况进行计算,提出利用风力发电机的无功功率 可基本实现风电场的无功平衡,风电场母线电压的变化是无 功补偿设备选型的依据,对于发电量变化引起的母线电压变 化不超出电网要求的风电场,应利用风力发电机的无功功率 减小汇集站内无功补偿装置的容量,降低无功补偿的投资。
路 50%的无功损耗,其容性无功功率和感性无功功
率计算式分别为
QC=U2ωCl/2
(5)
QL=3I2ωLl/2
(6)
式中:Q 为各元件消耗的无功功率,kvar;Ud 为变
压器的阻抗电压百分值;Im 为变压器需要补偿一侧 的工作电流值,A;Ie 为变压器需要补偿一侧的额
定电流值,A;I0 为变压器空载电流百分比;Se 为 变压器的额定容量,kVA;U 为计算线路的额定电
表 1 列出了功率因数为 0.99(进相)时风电场不同
发电量的无功损耗及其对 35kV 母线电压的影响。
图 1 表示风力发电机吸收的无功功率和风电场
消耗的无功功率(不含风力发电机)随发电量的变化
曲线。图 2 表示风电场消耗的总无功功率和 35 kV
耗、线路感性无功损耗与工作电流的平方成正比,即 母线电压变化量随发电量的变化曲线。
与风力发电机发出的有功功率的平方成正比,所以风 电场的无功损耗是随发电功率的变化而变化的。

(完整版)第二章风电场无功补偿

(完整版)第二章风电场无功补偿
容 量大、功率损耗大的缺点,因此在电力系统无功功率补偿实践中被广 泛使用。
2.1.2 并联电容器补偿无功功率的方式
5、随器补偿与跟踪补偿
随器补偿是指将低压电容器通过低压保险接在配电变压器二次侧,以补偿配 电变压器空载无功功率的补偿方式。
配电变压器在轻载或空载时的无功负荷主要是变压器的空载励磁无功 功率,配电变压器空载无功功率是农网无功负荷的主要部分,对于轻负载的 配电变压器而言,这部分损耗占供电量的比例很大,从而导致电费单价的增 加,不利于电费的同网同价。
并联电容器优点: 价格低廉、安装灵活、操作简单、运行稳定、维护方便
并联电容器缺点: ①其无功功率输出与电压平方成正比,低电压时无功功率输出减小,而 这时的系统却需要更多的无功功率; ②电容器提供的无功功率在电压稳定时是不变的,不能随系统无功功率 需求的变而改变,是一种静态无功功率补偿装置,适用于无功功率需 求稳定的场所,但即使这样,也容易造成欠补偿或过补偿。
优点:安装方便,有利于控制电压水平,且易于实现自动投切,运行可靠, 利用率高,维护方便,能减少配电网、用户变压器及专供线路的无功 负荷和电能损耗。
缺点:当电气设备不连续运转或轻负荷,又无自动控制装置时,会造成过补 偿,使运行电压抬高,电压质量变坏,因此,补偿装置需要较频繁投 切;不能减少电力用户内部各条配电线路的无功负荷和电能损耗。
2.1 并联电容器
电容器是电子工业与电工设备中的基本元件之一。电容器就是储 藏电荷的容器。电容器通常由两块中间隔以绝缘介质的导电板组成。 两块绝缘板中间的介质可以是气体、液体、固体或者混合体。
电容器的命名方法很多,主要分为以下几种: 按接入系统的方式:并联电容器、串联电容器 按电压级别:高压电容器、低压电容器
QC av Pmax (tan1 tan2 )

最新无功补偿计算公式

最新无功补偿计算公式

1、无功补偿需求量计算公式:补偿前:有功功率:P1= S1*COS1ϕ有功功率:Q1= S1*SIN1ϕ补偿后:有功功率不变,功率因数提升至COS2ϕ,则补偿后视在功率为:S2= P1/COS2ϕ= S1*COS1ϕ/COS2ϕ补偿后的无功功率为:Q2= S2*SIN2ϕ= S1*COS1ϕ*SIN2ϕ/COS2ϕ补偿前后的无功差值即为补偿容量,则需求的补偿容量为:Q=Q1- Q2= S1*( SIN1ϕ-COS1ϕ*SIN2ϕ/COS2ϕ)= S1*COS1ϕ*(1112-ϕCOS—1122-ϕCOS)其中:S1-----补偿前视在功率;P1-----补偿前有功功率Q1-----补偿前无功功率;COS1ϕ-----补偿前功率因数S 2-----补偿后视在功率;P2-----补偿后有功功率Q2-----补偿后无功功率;COS2ϕ-----补偿后功率因数2、据此公式计算,如果需要将功率因数提升至0.9,在30%无功补偿情况下,起始功率因数为:Q=S*COS 1ϕ*(1112-ϕCOS —1122-ϕCOS ) 其中Q=S*30%,则:0.3= COS 1ϕ* (1112-ϕCOS —19.012-) COS 1ϕ=0.749即:当起始功率因数为0.749时,在补偿量为30%的情况下,可以将功率因数正好提升至0.9。

3、据此公式计算,如果需要将功率因数提升至0.9,在40%无功补偿情况下,起始功率因数为:Q=S*COS 1ϕ*(1112-ϕCOS —1122-ϕCOS ) 其中Q=S*40%,则:0.4= COS 1ϕ* (1112-ϕCOS —19.012-) COS 1ϕ=0.683即:当起始功率因数为0.683时,在补偿量为40%的情况下,可以将功率因数正好提升至0.9。

8.3摩擦力一、选择题1.(2013年丽水中考题)如图1是“研究滑动摩擦力与压力关系”的实验。

在甲、乙两次实验中,用弹簧测力计沿水平方向拉木块,使木块在水平木板上做匀速直线运动。

风电场无功补偿计算方法

风电场无功补偿计算方法

风电场无功补偿计算方法以下是 7 条关于风电场无功补偿计算方法的内容:1. 嗨呀,你知道无功补偿计算方法里的那个什么功率因数有多重要吗?就好比我们开车要知道油还有多少一样重要啊!比如风电场里的那些风机,如果功率因数出问题啦,那可就麻烦大咯!2. 哇塞,无功补偿计算方法里的那些公式啊,就像一道道谜题等你去解开呢!像我们解数学题似的,你得细心琢磨呀。

说真的,不认真可不行哦,就像盖房子不打牢基础会塌一样!比如计算无功补偿容量的时候,真得仔细再仔细呢!3. 嘿,你想想看,风电场无功补偿计算方法就像是给风电场打造一副合适的铠甲呀!你得选对合适的数据和公式,才能让风电场运行得稳稳当当。

这不就像给咱自己选合身的衣服一样嘛,不合适能行吗?瞧瞧那些不准确计算导致的问题,多吓人呀!4. 哎呀呀,无功补偿计算方法这东西啊,可复杂又可关键啦!相当于风电场的生命线呢!好比人没有了健康就啥都干不了。

比如说如果对无功补偿计算马虎了,那风电场可能就“生病”啦!5. 哟呵,风电场无功补偿计算方法,那可是一门大学问呐!不像做个简单手工那么容易哟。

这就好像一场艰难的比赛,你得全力以赴才能赢得漂亮。

想想看,如果计算错了,那不就像比赛跑错了赛道一样糟糕嘛!6. 哈哈,风电场的无功补偿计算方法啊,真的是要好好琢磨呢!就像走迷宫一样,你得找对路呀。

要是找不到,那不就被困住啦?比如说在选择补偿装置的时候,不仔细研究怎么行呢!7. 天呐,风电场无功补偿计算方法真不是随随便便就能搞定的呀!相当于要修好一条通往成功的路呢。

要是修不好,那后果不堪设想啊!这就如同做饭不掌握好火候,做出来的饭能好吃吗?所以啊,一定要认真对待无功补偿计算方法啊!我的观点结论就是:风电场无功补偿计算方法太重要了,我们必须要高度重视,认真去研究和运用,才能让风电场稳定、高效地运行。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风电场无功补偿计算
摘要:电力系统的无功平衡和无功补偿是保证电压质量的基本条件之一,是保证系统安全稳定运行和经济运行的重要保障。

随着风力发电在电力能源中所占比例增大,大规模风电场并网运行后,其无功补偿对局部电网的调教作用将更加明显。

本文分析了影响风电场无功平衡的几个重要因素,虑影根据某风电场风机出力情况,计算风电场升压站的无功缺额,提出了无功配置建议。

关键词:风电场、无功补偿
1、引言
近年来我国风电产业取得了巨大进步,随着风电技术的日益成熟,风电已从过去的自发自用、独立运行的小型风力发电机发展成为多机联合并网运行的大型风力发电场。

然而,风能的随机性和不可控性决定了风电机组的出力具有波动性和间歇性的特点:且风机大多为异步发电机,其运行特性与同步机有本质的区别。

因此,大风电接入系统和远距离输送,往往存在无功平衡、电压稳定、输电通道允许的送电容量问题,有时会制约风电的发展【1、2】。

风机为异步机,需吸收无功来发出有功。

现大风机多为交流励磁双馈电机,采用恒功率因素控制模式的双馈电机能够提供一定动态无功支持,但其无功调节能力有限【3】。

交流励磁双馈电机变速恒频风力发电技术是目前最有前景的风力发电技术之一,已成为国内、外该领域研究的热点。

此方案最大的优点是减小了功率变换器的容量,降低了成本,且可以实现有功、无功的独立灵活控制。

但其核心技术掌握在国外制造商手中,出厂风机的功率因素固定,不易在运行中进行调整,现阶段风电场的功率因素调节一般都为机组停机后进行调节,因此有必要对风电场的无功补偿计算,以确定风电场的无功补偿配置。

2、无功配置容量计算
风电场的无功容量平衡一般考虑有,风机的发出无功、电缆的充电功率、升压变的无功损耗、需向主网提供的无功功率。

1)风机的无功出力
风力发电机在向系统送出有功的同时,一般也同时送出无功,由于风机类型的限制,功率因素不易在运行中进行调整,其中出厂功率因素一般整定在1,或者0.98。

若发出的功率,风机的无功出力为,其值为:
当即功率因素为1时,;当即功率因素为0.98时,;
2)电缆充电功率
运行中的送电线路,即是无功电源又是无功负荷,由于电缆具有较小的电阻和较大的对地电容,因此在此仅考虑它作为无功电源的方面,电缆的单位公里充电功率和电缆型号及电压水平有关,其值在厂家资料中应可查得。

考虑电缆的充电功率为为单位公里充电功率与长度之积,即:
考虑风电场为多组风机联起再送往升压站低压母线,设其总长度为公里。

3)变压器无功损耗
变压器在运行中将会损耗部分有功和无功,其中无功损耗主要与变压器的空载电流及短路电压,所传送功率大小有关【4】。

变压器的无功损耗为约为:
4)需向主网提供的无功功率
在《电力系统电压和无功电力技术导则》、《南方电网公司电力系统电压质量和无功电力管理标准》中规定,110kV变电站中的容性无功补偿装置以补偿变压器无功损耗为主,并适当兼顾负荷侧的无功补偿并满足主变压器最大负荷时,其高压侧的功率因素不低于0.95。

因此在风电场升压站向系统送出有功时,也应送出部分无功,需向主网提供的无功功率为
注:按高压侧功率因素取0.95。

5)在不考虑有功损耗的情况下,可以算出变电站所需配置无功补偿的容量的公式,即:
广东某风电场有24台额定功率为2MW的风机,电缆每公里充电功率约为0.06var,总长为30公里;升压站变压器短路电压为10.5%,空载电流为0.2%。

风机在满发下出力48MW,平均风速下出力为,分别在进行风机功率因素
整定为1,0.98时进行计算。

根据上面公式计算结果:
在风机满发时,风机功率因素为1时,需补偿19.44Mvar;
风机功率因素为0.98时,需补偿9.69 Mvar;
在平均风速时,风机功率因素为1时,需补偿2.58 Mvar;
风机功率因素为0.98时,需补偿0.14 Mvar。

计算结果显示,风电厂升压站最多需补偿19.44Mvar无功。

在得到所需配置无功补偿的容量后,考虑电容器投入会影响母线电压,所以在考虑每组容量时,宜取得较小。

《南方电网公司电力系统电压质量和无功电力管理标准》中规定110kV站电容器单组不宜大于6Mvar。

根据以上计算结果,建议本风电场升压站装设4组5Mvar电容器组。

由于本文没有考虑有功损耗,所以值稍大于考虑有功损耗时所得值;另由于风电场一般处于风能较多的空旷处,与主网较远,若送出架空线很长时,应当考虑补偿此送出线路的无功损耗。

4、结论
本文根据风电场的基本特点,考虑影响风电场升压站无功补偿配置的主要因素,根据某风电场风机出力情况,计算风电场升压站的无功缺额,提出了无功配置建议。

注:文章内所有公式及图表请用PDF形式查看。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