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叶主要病虫害及防治

合集下载

茶树病虫害常见症状及防治方法

茶树病虫害常见症状及防治方法

茶树病虫害常见症状及防治方法茶树作为我国重要经济作物之一,遭受病虫害的威胁时常不可避免。

茶树病虫害对茶叶质量和产量都有严重影响,因此及早了解茶树病虫害的常见症状,并采取适当的防治措施,对保障茶叶生产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介绍茶树病虫害的常见症状和防治方法。

一、茶树病害常见症状及防治方法1. 茶青枯病茶青枯病是由茶树黄曲霉菌引起的一种严重病害。

其症状主要表现为叶片上出现黄色水浸状斑点,并逐渐扩大,最终导致叶片枯死。

防治茶青枯病的关键是加强病害监测,及时发现和清除病株,同时,合理施肥、保持良好的通风透光条件也是重要的防治措施。

2. 茶树炭疽病茶树炭疽病是一种由真菌引起的病害,它会导致茶叶叶片出现圆形或椭圆形的黑色病斑,严重影响茶叶品质。

防治茶树炭疽病的方法包括合理管理茶园,保持适宜的株行间距和株距,以提供充足的光照和通风;及时采摘病斑患病部位,及时处理有病株、病果以及残留的茶树垃圾,还可以使用特定的炭疽病药剂进行喷洒。

3. 茶树红脚病茶树红脚病是由植物病原菌引起的一种病害。

其症状表现为根部和茎部出现红色病斑,受感染的植株生长矮小,严重会导致茶树死亡。

防治茶树红脚病需要定期检查茶树的根系和茎部,发现病害及时处理感染部位,使用专业的病害防治药剂进行预防和治疗。

此外,合理施肥、改良土壤,增强茶树的抵抗力也是重要的预防措施。

二、茶树虫害常见症状及防治方法1. 茶毛虫茶毛虫是危害茶树的主要害虫。

其幼虫会食用茶树的嫩叶,导致茶树枝条憔悴,严重时甚至会导致茶叶减产。

防治茶毛虫的方法包括定期巡查茶园,发现虫害即时采取针对性的防治措施,如喷洒有针对性的杀虫剂。

此外,保持茶园的卫生,及时清除杂草和害虫共生的植株也是预防虫害的重要手段。

2. 茶丝螟茶丝螟是另一种常见的茶树害虫。

它以茶芽和嫩叶为食,导致同样会导致茶叶品质下降和产量减少。

预防和控制茶丝螟的方法包括设置黄板诱捕器、频繁播放捕食昆虫、合理施肥以增强茶树免疫力等。

在严重感染时,可以使用低毒性的杀虫剂进行防治。

茶病虫害防治

茶病虫害防治

茶病虫害防治茶病虫害防治1、茶病害防治1.1 茶霜霉病茶霜霉病是茶树常见的病害之一,主要通过霜霉孢子传播。

为防治茶霜霉病,可以采取以下措施:a) 定期修剪树枝和茶树叶子,以增加空气流通和降低霜霉病的传播。

b) 喷洒合适的杀菌剂,如硫酸铜溶液或多菌灵等,按指导说明进行喷洒。

c) 种植抗性强的茶树品种,如“雪片”茶。

1.2 茶黑胫病茶黑胫病是由真菌引起的病害,通过土壤传播。

茶黑胫病的防治方法如下:a) 在茶园里进行翻土操作,以减少病原真菌的数量。

b) 使用合适的杀菌剂进行喷洒,例如甲基托布津。

c) 控制茶园内的湿度和温度,避免过度浇水和过度密植。

2、茶虫害防治2.1 茶毛虫茶毛虫是茶园中的重要害虫,主要通过食用茶树叶片而导致茶树受损。

为了控制茶毛虫,可以采取以下措施:a) 定期进行茶园清理,清除杂草和落叶等潜在的茶毛虫孳生地。

b) 使用合适的杀虫剂进行喷洒,如敌敌畏或氯氰菊酯等。

2.2 茶蚜虫茶蚜虫是茶叶生产中的一种常见害虫,主要通过吸食茶树的汁液造成植株受害。

为了控制茶蚜虫,可以采取以下措施:a) 定期检查茶园,及时发现茶蚜虫的存在。

b) 使用合适的杀虫剂进行喷洒,如噻虫嗪或拟除虫菊酯等。

c) 引入天敌,如瓢虫和蚂蚁等,对茶蚜虫进行控制。

3、附件本文档涉及的附件包括:- 茶病虫害防治操作记录表- 杀菌剂使用指导说明- 虫害防治控制方案4、法律名词及注释4.1 杀菌剂杀菌剂是一种用于防害的化学药剂,能够杀死或抑制病原微生物的生长。

4.2 虫害防治控制方案虫害防治控制方案是指针对特定虫害制定的防治措施和方法的组合。

茶叶的病虫害防治

茶叶的病虫害防治

茶叶的病虫害防治茶叶的病虫害防治第一章概述茶叶是我国重要的农产品之一,其生产受到病虫害的威胁。

为了保证茶叶的质量和产量,必须加强病虫害的防治工作。

本文将介绍茶叶常见的病虫害及其防治方法。

第二章茶叶的常见病虫害及其防治1.茶尺蠖茶尺蠖是茶叶上常见的害虫之一,其幼虫以咬食茶叶为生。

防治方法包括定期喷洒杀虫剂、摇树、粘虫板等。

2.茶炭疽病茶炭疽病是茶叶上常见的病害之一,主要造成叶片凋落和茶叶品质下降。

防治方法包括合理施肥、增强茶树抗病能力、定期喷洒杀菌剂等。

3.茶树杯腐病茶树杯腐病是茶树上的一种常见病害,主要侵害新梢和幼叶。

预防措施包括及时修剪受害枝条、采用无公害的防治方法等。

4.绿茶船蛾绿茶船蛾是茶叶上常见的害虫之一,其幼虫以茶花为食。

防治方法包括黄板诱捕、喷洒杀虫剂等。

5.茶白粉病茶白粉病是茶叶上常见的病害之一,主要侵害叶片和嫩梢。

防治方法包括定期喷洒杀菌剂、提高通风条件等。

6.茶树螟蛉茶树螟蛉是茶叶上常见的害虫之一,其幼虫以茶叶为食。

防治方法包括喷洒杀虫剂、搭设黄色粘虫板等。

7.茶树大蚜茶树大蚜是茶叶上常见的害虫之一,其以吸食茶叶汁液为生。

防治方法包括喷洒杀虫剂、引入天敌等。

第三章本文档涉及附件本文档涉及的附件包括茶叶病虫害防治工作记录表、茶叶病虫害防治示意图等。

请参阅附件以获取更多信息。

第四章法律名词及注释1.农药:________指用于农业生产中防虫害及除草的药剂。

2.杀虫剂:________用于杀灭或控制农作物上的害虫的化学物质。

3.杀菌剂:________用于杀灭或控制农作物病害的化学物质。

4.粘虫板:________一种黏性的纸板,用于诱捕害虫。

茶叶主要病虫害识别与防治

茶叶主要病虫害识别与防治

茶叶主要病虫害识别与防治茶叶主要病虫害识别与防治
一、茶叶病害的识别与防治
1、茶叶黑腐病的识别与防治
1.1 病害特征与病因分析
1.2 病害识别方法
1.3 病害防治措施
2、茶叶红斑病的识别与防治
2.1 病害特征与病因分析
2.2 病害识别方法
2.3 病害防治措施
3、茶叶白粉病的识别与防治
3.1 病害特征与病因分析
3.2 病害识别方法
3.3 病害防治措施
4、茶叶茶青虫的识别与防治
4.1 病害特征与病因分析
4.2 病害识别方法
4.3 病害防治措施
5、茶叶刺蛾的识别与防治
5.1 病害特征与病因分析
5.2 病害识别方法
5.3 病害防治措施
二、附件
本文档附带以下附件供参考:
1、茶叶主要病虫害的照片和描述
2、病害防治药剂和方法的参考资料
三、法律名词及注释
1、农业法:指用于调整和规范农业活动的法律法规,包括种子管理、农药使用、环境保护等方面的法律。

2、植物检疫法:指用于预防农业有害生物入侵和传播的法律,包括进出口植物检疫、防控措施等方面的法律。

3、农药管理法:指用于管理和监管农药生产、销售和使用的法律,包括农药登记、标签使用、安全操作等方面的法律。

4、环境保护法:指用于保护自然环境和生态系统的法律,包括污染防治、生物多样性保护等方面的法律。

5、动植物疫病防治法:指用于预防、控制和消灭动植物疫病的法律,包括疫病防控管理、应急处理等方面的法律。

茶树常见病虫害防治措施

茶树常见病虫害防治措施

茶树常见病虫害防治措施(1)、茶假眼小绿叶蝉田间管理:及时采摘,合理修剪,清除杂草,将枯枝落叶带出茶园或烧毁.物理防治:利用蓝色板诱杀。

生物防治:保护利用茶园蜘蛛、瓢虫等天敌;在湿度大的季节用白僵菌喷雾防治。

药剂防治:夏茶百叶虫量超过6头、秋茶百叶虫量超过12头时。

建议选用天然除虫菊素、苦参碱、呲虫啉、联苯菊脂等药剂防治。

(2)、茶毛虫田间管理:冬季剪出茶树下部拖地枝,夏季摘除卵块和虫群,盛蛹期在根际培土,减少虫源,抑制成虫羽化出土。

物理防治:利用频振式杀虫灯诱杀成虫.生物防治:性诱剂诱杀成虫;释放茶毛虫黑卵蜂和绒茧蜂降低幼虫孵化率;喷洒Bt或茶毛虫核型多角体病毒(NPV)。

药剂防治:百丛卵块在5块以上时,幼虫孵化后至三龄前,可选用溴氰菊酯、联苯菊酯、敌敌畏等药剂防治。

(3)、茶丽纹象甲田间管理:利用幼虫的假死性,先在树冠下用塑料薄膜铺垫,而后振动茶树,使之坠落集中处死。

生物防治:于成虫出土前,用百僵菌拌细土施于土层。

药剂防治:成虫盛发期,虫量达15头/平方米以上时,可选用联苯菊酯、巴丹等药剂防治,下午至黄昏喷药.(4)黑刺粉虱(幼虫在叶背吸取汁液,分泌物常诱发煤病。

年发生4代,以老熟幼虫在叶背越冬.)田间管理:疏枝清园,中耕除草,及时采茶,改善茶园通风透光条件,黑刺粉虱大发生时修剪虫枝。

生物防治:保护利用斯氏寡节小蜂、粉虱黑蜂等天敌;或用韦伯虫座刨菌防治。

药剂防治:平均每叶有虫2~3头(小叶茶)或4~6头(大叶茶)时,可在卵孵化盛末期喷矿物油、呲虫啉防治,喷药时应将喷头插到茶蓬内全方位喷雾。

(5)红蜡蚧田间管理:清篼亮脚,剪除虫枝,减少茶园虫量。

生物防治:保护天敌,将修剪的虫枝在茶园附近集中堆放一段时间,让寄生蜂羽化飞回茶叶后再处理残枝.在湿度达85%以上时使用韦伯虫座孢菌防治。

药剂防治:冬季用石硫合剂封园;在卵孵化盛期发生严重时选用呲虫啉、马拉硫磷、溴氰菊酯等药剂进行防治.(6)茶橙瘿螨生物防治:人工释放捕食螨(胡瓜钝螨),以螨治螨,压低害螨基数。

茶病虫害防治范文精简版

茶病虫害防治范文精简版

茶病虫害防治茶病虫害防治1. 引言2. 茶病害分类及防治2.1 茶灰斑病茶灰斑病是茶叶生产中最常见的病害之一,也是最容易引起大面积损害的病害之一。

茶灰斑病的防治主要包括:- 清除病残茶树枝叶,以减少病菌的存活环境;- 合理使用化学农药,如苯醚甲环唑等;- 加强茶园管理,提高茶树的抗病能力。

2.2 茶红蜘蛛茶红蜘蛛是常见的茶叶害虫之一,它以叶片为食,会导致茶叶色泽不佳和产量下降。

茶红蜘蛛的防治方法包括:- 定期喷洒杀虫剂,如氧氟虫腈;- 保持茶园通风透光,防止虫害的滋生;- 采用生物防治方法,如释放天敌或使用有益昆虫。

2.3 茶叶烟斑病茶叶烟斑病是一种由真菌感染引起的茶叶病害,其症状为茶叶上出现圆形或不规则形状的黑色斑点。

茶叶烟斑病的防治措施包括:- 及时修剪茶树,减少受感染的茶叶数量;- 使用合适的农药喷洒,如三唑鲜;- 加强茶树的营养管理,提高抗病能力。

3. 茶叶虫害分类及防治3.1 茶小绿叶蝉茶小绿叶蝉是一种常见的茶叶害虫,其幼虫以茶树的嫩叶为食,会导致叶片凋萎和产量下降。

茶小绿叶蝉的防治方法包括:- 定期使用杀虫剂喷洒,如敌百虫;- 采用生物防治方法,如释放寄生蜂;- 合理修剪茶树,增强通风透光。

3.2 茶蚜虫茶蚜虫是茶园中常见的害虫之一,它会吸食茶树的汁液,导致茶叶变黄、卷曲和枯萎。

茶蚜虫的防治方法包括:- 使用特效杀虫剂喷洒,如咪鲜胺;- 合理灭蚜周期,选择合适的防治时期;- 提高茶园管理水平,保持茶树的生长健康。

3.3 茶青叶蜂茶青叶蜂是茶叶害虫中的一种,它以茶树嫩叶为食,会导致叶片卷曲和褪绿。

茶青叶蜂的防治方法包括:- 定期喷洒杀虫剂,如百菌清;- 增加茶叶采摘频率,减少虫害的发生;- 使用黏虫板等工具监测茶园内害虫数量。

4. 结论。

茶叶的病虫害防治

茶叶的病虫害防治

茶叶的病虫害防治茶叶作为中国的传统饮品,不仅受到国内消费者的喜爱,也在国际市场上享有盛誉。

然而,茶叶的生产过程中经常受到各种病虫害的困扰,对茶叶的品质和产量造成了不可忽视的影响。

因此,科学有效地进行茶叶病虫害的防治至关重要。

本文将详细介绍茶叶的常见病虫害及其防治方法,旨在提供给茶农们一些参考,帮助他们更好地保护茶叶的产量和品质。

一、茶叶的常见病害1. 茶斑病茶斑病是茶树的常见病害之一,通常在潮湿和温暖的环境中较为严重。

该病的症状为茶树叶片上出现不规则的黄褐色斑点,严重时会导致叶片坏死。

茶斑病的防治可以采取适当的病害防治剂,并及时清除病斑部分的叶片,以防止病菌的扩散。

2. 茶红螨茶红螨是茶树的一种常见寄生虫,其危害主要表现在吸食茶树叶片的汁液,导致叶片变黄、卷曲和落叶。

为了控制茶红螨的繁殖,可以采取合理的病虫害防治剂,并定期对茶园进行清洁和喷洒杀虫剂的措施。

3. 茶藻病茶藻病是常见的茶树叶片病害,由藻类寄生于茶树表皮细胞而引起。

茶藻病的症状为叶片表面出现绿色斑点或斑纹,严重时会导致茶园的产量和品质降低。

除了及时清洁叶片和定期喷洒杀菌剂外,保持茶树叶片干燥也是预防茶藻病的关键。

二、茶叶的常见虫害1. 茶小绿叶蝉茶小绿叶蝉是茶树的主要害虫之一,其幼虫主要在茶叶上吸食茎汁和叶汁,导致茶叶的萎缩和损害。

为了有效防治茶小绿叶蝉,可以采取喷洒杀虫剂、设置黄板和灭虫灯等措施,同时注意保持茶园的卫生和通风良好。

2. 茶大灯蛾茶大灯蛾是一种常见的茶树害虫,其幼虫以茶叶为食,导致茶叶受损和产量下降。

为了防治茶大灯蛾,可以设置诱虫灯和虫板,并及时清除并销毁受害的茶叶和虫蛹。

3. 茶蛾茶蛾是茶树的主要害虫之一,对茶叶的危害较为严重。

茶蛾的幼虫在茶叶上挑选蚕食,导致茶叶受损。

为了防治茶蛾的危害,可以采取喷洒杀虫剂、设置粘虫板和灭虫灯等手段,同时避免茶园的过度密植,保持良好的通风环境。

三、茶叶病虫害防治的相关措施1. 病虫害监测茶叶病虫害的防治首先要进行监测,及时发现和掌握茶园的病虫害情况。

常见茶树病虫害防治技术

常见茶树病虫害防治技术

常见茶树病虫害防治技术茶树是我国重要的农作物之一,但茶树病虫害对茶叶产量和品质造成了严重威胁。

为了保证茶叶的质量和产量,采取科学有效的病虫害防治技术是至关重要的。

本文将介绍常见的茶树病虫害防治技术,包括病虫害的识别与预防、生物防治、物理防治以及化学防治等方面。

1. 病虫害的识别与预防茶树病虫害的识别和预防是有效防治的基础,下面将介绍几种常见的茶树病虫害及其识别与预防方法:1.1 茶蚊(茶小灰蝇)防治茶蚊是茶树的一种重要害虫,常寄生在茶树的嫩梢和嫩叶上,严重影响茶叶的发芽和生长。

茶蚊的防治可以采取以下措施:•黄板诱虫法:在茶园中设置黄色粘虫板,利用茶蚊对黄色的特殊感应来进行诱捕,减少其数量。

•适度疏光:保持茶树枝叶的通气和光照,减少茶蚊的适生环境。

•定期清理茶园:清除茶园中的杂草和落叶,减少茶蚊的滋生和藏匿地。

1.2 茶青虫防治茶青虫是茶树的一种重要害虫,以茶树的嫩叶为食,严重影响茶叶的生长和品质。

茶青虫的防治可以采取以下措施:•轮作栽培:合理安排茶树的轮作,减少茶青虫在茶园中连续繁殖的机会。

•使用茶叶虫害检测工具:通过使用虫害检测工具,及时发现茶青虫的踪迹,采取相应的防治措施。

•生物防治:引入天敌,如寄生蜂和益虫,进行茶青虫的生物防治。

1.3 茶病害防治茶树的病害主要包括茶霜病、茶红蜘蛛、茶多孢菌病等。

茶病害的防治可以采取以下措施:•合理施肥:根据茶树的具体需求,合理施肥,提高茶树的抗病能力。

•农艺措施:采取合理的栽培措施,如及时修剪茶树的枯枝败叶,疏松土壤等,减少茶病害发生的机会。

•药剂防治:使用有效的药剂进行病害的防治,如喷洒杀菌剂、杀虫剂等。

但在使用药剂时,要按照相应的剂量和频次使用,以免造成环境污染和药剂残留。

2. 生物防治生物防治是利用茶树的天敌或者有益的微生物来控制病虫害的方法,相对于化学防治,生物防治对环境的影响更小,下面将介绍几种常见的生物防治方法:2.1 引入寄生性天敌茶树的病虫害中常常存在天敌,如寄生蜂、寄生蜘蛛等,并且这些天敌在自然环境中对病虫害有一定的控制作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茶叶主要病虫害及防治方法
一、茶叶主要虫害及其防治方法
1、茶小绿叶蝉:该虫主要以成虫、若虫刺吸茶树嫩梢汁液,雌成虫产卵于嫩梢茎内,致使茶树生长受阻,被害芽叶卷曲、硬化,叶尖、叶缘红褐焦枯。

防治方法:(1)加强茶园管理,清除园间杂草,及时分批多次采摘,可减少虫卵并恶化营养和繁殖条件,减轻危害。

(2)发生严重茶园,越冬虫口基数大,抓紧于11月下旬至次年3月中旬,喷洒 50%辛硫磷或马拉硫磷1000倍,以消灭越冬虫源。

(3)采摘季节根据虫情预报于若虫高峰前选用生物农药天霸1000倍或80%敌敌畏2000倍或98%巴丹1000---1500倍。

2、茶橙瘿螨:在我市发生较为普遍,主要以成、若螨吸食成叶及嫩叶汁液,致使被害叶片呈黄绿色,主脉变红褐色,失去光泽,叶背出现褐色细斑纹,芽叶萎缩。

成螨体黄色或橙红色,似胡萝卜形,体前端有足两对,幼、若螨淡黄色至浅橙黄色。

防治方法:①秋茶结束后,于11月下旬前抓紧喷施波美0.5度石硫合剂,减少越冬虫口基数。

②实行分批多次采摘,可减少虫口数。

③在发生高峰前喷施20%哒螨酮或15%灭螨灵2000一 3000倍或25%扑虱灵800--1000倍。

3、茶跗线螨:又名侧多食跗线螨、茶半跗线螨。

成、若螨栖息于茶树嫩芽叶背面吸汁危害,被害叶背出现铁锈色,硬化增厚,叶尖扭曲畸形。

芽叶萎缩。

该螨年发生20--30代,以雌成螨在残留芽叶、
鳞片、叶柄。

缝穴及杂草上越冬。

高温干旱的气候环境有利其发生。

一般夏秋茶发生较危严重。

防治方法:参照茶橙瘿螨。

4、茶短须螨:以成、若螨刺吸成叶或老叶汁液,致使叶片失去光泽,叶背常有紫色斑块,主脉及叶柄变褐,后期霉烂,引起大量落叶。

防治方法:(1)做好茶园抗旱工作,清除茶园落叶及杂草,加强管理,增强树势,提高抗逆力。

(2)秋茶结束后,害螨越冬前喷施波美0.3—0.4度石硫合剂进行防治。

(3)在害螨发生高峰前喷 20%哒螨酮或15%灭螨灵2000—3000倍或73%克螨特2000倍或25%喹硫磷1000—1500倍液进行防治。

5、茶蚜:茶蚜多聚于新梢叶背且常以芽下一、二叶最多,以口针刺进嫩叶组织内不时尽力吸食危害,致芽叶萎缩,伸长停止,甚至芽梢枯死,其排泄物“蜜露”不仅污染嫩梢且能诱发煤病。

防治方法:(1)及时分批多次采摘。

(2)药剂通常选用40%乐果、50%辛硫磷、80%敌敌畏2000倍液喷施,尤要喷湿叶背。

6、黑刺粉虱:在我市局部茶区危害严重。

以幼虫聚集叶背,固定吸食汁液,并排泄“蜜露”,诱发煤烟病发生。

被害枝叶发黑,严重时大量落叶,致使树势衰弱,影响茶叶产质量。

防治方法:(1)加强茶园管理:结合修剪、台刈、中耕除草,改善茶园通风透光条件,抑制其发生。

(2)生物防治:应用韦伯虫座孢菌菌粉0.5—1.0公斤/亩喷施或用挂菌枝法即用韦伯虫座孢菌枝
分别挂放茶丛四周,每平方米5--10技。

(3)化学防治:根据虫情预报于卵孵化盛期喷25%扑虱灵800倍或25%天王星1000倍或50%辛硫磷1000倍,注意务必喷湿叶背。

7、茶丽纹象甲:又名茶小黑象鼻虫。

我市局部茶区危害严重。

幼虫在土中食须根,主要以成虫咬食叶片,致使叶片边缘呈弧形缺刻。

严重时全园残叶秃脉,对茶叶产量和品质影响很大。

防治方法:(1)耕翻松土,可杀除幼虫和蛹。

(2)利用成虫假死性,地面铺塑料薄膜,然后用力振落集中消灭。

(3)于成虫出土前撒施白僵菌871菌粉,亩用菌粉1--2公斤拌细土施土上面。

(4)成虫出土高峰前喷施2.5%天王星800倍或98%巴丹800倍或与 871菌粉0.5—1.0公斤/亩混用。

8、茶卷叶蛾:群众俗称“包叶虫”、“卷心虫”,幼虫卷结嫩梢新叶或将数张叶片粘结成苞,多达4--10叶,幼虫潜伏其中取食危害。

严重时大大降低茶叶品质和产量。

防治方法:(1)随手摘除卵块、虫苞,并注意保护寄生蜂。

(2)
灯光诱杀成虫。

(3)掌握1、2龄幼虫期喷药防治。

可选用80%敌敌畏1000倍或2.5%天王星或25%喹硫磷800倍。

9、茶枝蠊蛾:又名蛀梗虫,分布我市各茶区。

幼虫蛀食枝条常蛀枝干,初期枝上芽叶停止伸长,后蛀枝中空部位以上枝叶全部枯死。

该虫年发生一代,以幼虫在蛀枝中越冬。

防治方法:(1)在成虫羽化盛期,灯光诱杀成虫。

(2)秋茶结束后,从最下一个排泄孔下方5寸处,剪除虫枝并杀死枝内幼虫。

二、茶树主要病害及其防治方法
1、茶白星病:
(1)症状:主要危害嫩叶和新梢。

初生针头大的褐色小点,后渐扩大成圆形小病斑,直径小于2毫米,中央凹陷,呈灰白色,周围有褐色隆起线。

后期病斑散生黑色小粒点,一张嫩叶上多达百多个病斑。

(2)发病规律:该病属低温高湿型病害。

以菌丝体在病枝叶上越冬,次年春季,当气温升至l0℃以上时,在高湿条件下,病斑上形成分生孢子,借风雨传播,侵害幼嫩芽梢。

低温多雨春茶季节,最适于孢子形成,引起病害流行。

高山及幼龄茶园容易发病。

土壤瘠薄,偏施N肥,管理不当都易发病。

(3)防治方法:①加强管理,增施磷钾肥,增强树势,提高抗病力。

②在春茶萌芽期喷药保护,可用70%甲基托布津或50%多菌灵1000倍,隔7天左右再喷一次。

2、茶饼病
又名茶叶肿病,常发生在高海拔茶区,危害嫩叶、嫩梢、叶柄,病叶制成茶味苦易碎。

(1)症状:初期叶上出现淡黄色水渍状小斑,后渐扩大成淡黄褐色斑,边缘明显,正面凹陷,背面突起成饼状,上生灰白色粉状物,后转为暗褐色溃疡状斑。

(2)发病规律:以菌丝体在病叶中越冬或越夏。

温度15—20℃,相对湿度85%以上环境容易发病。

一般3—5月和9—10月间危害严
重。

坡地茶园阴面较阳面易发病,管理粗放、杂草丛生、施肥不当、遮荫茶园也易发病。

(3)防治方法:①茶饼病可通过茶苗调运时传播,应加强检疫。

②勤除杂草,茶园间适当修剪,促进通风透光,可减轻发病。

③增施磷钾肥,提高抗病力,冬季或早春结合茶园管理摘除病叶,可有效减少病菌基数。

④采摘茶园于发病初期喷用70%甲基托布津或20%粉锈宁1000倍,10—15天再喷一次。

3、茶炭疽病
⑴症状:主要危害成叶或老叶,病斑多从叶缘或叶尖产生,初为水渍状;暗绿色圆形,后渐扩大或呈不规则形大病斑,色泽黄褐色或淡褐色,最后变灰白色,上面散生黑色小粒点。

病斑上无轮纹,边缘有黄褐色隆起线,与健部分界明显。

(2)发病规律:以菌丝体在病叶中越冬,次年当气温升至20℃,相对湿度80%以上时形成孢子,借雨水传播。

湿度25—27℃,高湿条件下最有利于发病。

全年以梅雨季节和秋雨季节发生最盛。

扦插茶园、台刈茶园,叶片幼嫩,水分含量高,有利于发病。

偏施N肥茶园发病也重。

(3)防治方法:①加强茶园管理,增施P、K肥,提高茶树抗病力。

②发病初期喷施70%甲基托布津1000—1500倍或百菌清 500—800倍。

4、茶云纹叶枯病
主要危害老叶,嫩叶、果实、枝条上也可发生。

病斑多发生在叶尖、叶缘,呈半圆形或不规则形,初为黄褐色,水渍状,后转褐色,其上有波状轮纹,形似云纹状。

最后病斑由中央向外变灰白色,上生灰黑色小粒点:沿轮纹排列。

该病在高温(20℃以上)高湿 (相对湿度80%以上)条件下发病最盛。

树势衰弱、管理不善,遭受冻害、虫害的茶园发病也重。

防治方法:参照茶炭疽病。

5、茶轮斑病
以成叶和老叶上发生较多,先从叶尖、叶缘产生黄绿色小点,以后逐渐扩大呈圆形、半圆形或不规则形病斑。

病斑褐色,有明显的同心圆状轮纹,后期中央变灰白色,上生浓黑色较粗的小粒点,沿轮纹排成环状,病斑边缘常有褐色隆起线,该病菌从伤口侵入茶树组织产生新病斑,高温高湿的夏秋季发病较多。

修剪或机采茶园,虫害多发茶园发病较重。

树势衰弱、排水不良茶园发病也重。

防治方法:参照茶炭疽病。

(学习的目的是增长知识,提高能力,相信一分耕耘一分收获,努力就一定可以获得应有的回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