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农业概论期末复习

合集下载

农学概论复习材料(参考版)

农学概论复习材料(参考版)

农学概论复习材料(一)一、名词解释(5对10个,每题2分,共20分)1、农业 :农业是人类通过社会生产劳动,利用自然环境提供的条件,促进和控制生物体的生命活动过程来取得人类社会所需要的产品的生产部门。

2、农业资源:农业资源是指农业活动所依赖的自然条件和社会条件。

3、光周期:光周期指白昼与黑夜时间长度的交替。

4、光周期反应:指作物生育过程因光周期变化而引起生育期长短变化的现象5、活动温度:是指高于生物学最低温度的日平均温度。

6、有效温度:活动温度与生物学最低温度之差7、活动积温:是指作物全生长期内或某一发育时期内活动温度的总和。

8、有效积温:是指活动温度减去生物学最低温度所得的差数之和。

即有效温度的总和。

9、作物的需水量(蒸腾系数):蒸腾系数指作物每形成1克干物质所消耗水分的克数10、作物需水临界期:就是指作物一生中对水分最敏感的时期。

这一时期缺水或水分过多,对作物生育和产量影响很大11、作物:是指由野生植物经过人类不断的选择、驯化、利用、演化而来的具有经济价值的栽培植物。

12、生长:是指作物个体、器官、组织和细胞在体积、重量和数量上的增加,是一个不可逆的量变过程,它是通过细胞的分裂和伸长来完成的13、发育:是指作物细胞、组织和器官的分化形成过程,也就是作物发生形态、结构和功能上质的变化,有时这种过程是可逆的14、“S ”形生长过程:作物个体的生长、作物群体的建成和产量的积累以至作物的组织、器官和细胞均经历前期生长较缓慢、中期加快、后期又减缓以至停滞衰落的过程。

15、作物生育期:从籽实出苗到作物成熟的天数。

16、作物生育时期:指作物一生中其外部形态特征和内部生理特性呈现显著变化的若干时期。

17、作物营养生长:器官根、茎、叶的生长18、作物生殖生长:器官花、果实、种子的生长 19、生物产量:指作物在整个生育期间,通过光合作用生产和积累的有机物质的总量。

这个总量通常是指地上部分总干物质的总量。

20、经济产量:指栽培目的所需要的有经济价值的主产品的数量。

国家开放大学电大《现代农业概论》2020-2021期末试题及答案(试卷号:4984)

国家开放大学电大《现代农业概论》2020-2021期末试题及答案(试卷号:4984)

国家开放大学电大《现代农业概论》2020-2021期末试题及答案(试卷号:4984)一、单选题(每题2分,共50分)1.解决大量化肥、农药的使用造成的农田环境污染等问题,可采取( )A.化学控制技术 B.生态化栽培技术C.机械化种植技术 D.信息化栽培技术2.一般病毒侵入寄主,是通过( )。

A. 侵入丝 B.口针C .自然孔口 D.伤口3.下列利用匍匐茎分株繁殖的是( )。

A.石榴 B.草莓C.芦荟 D.唐菖蒲4.下列属于苗木生理指标的是( )。

A.苗木重量 B.根系长度C.根生长潜力 D.苗木水分5.我国居世界首位的是( )。

A. 森林覆盖率 B.活立木总蓄积C.人工林面积 D.天然林面积6.高径比属于衡量苗木的( )。

A. 生理指标 B.形态指标C.活力指标 D.营养指标7.世界著名猪种中原产于英国的是( )。

A.大约克夏猪 B.长白猪C.杜洛克猪 D.汉普夏猪20.在我国现有耕地中,中低产田约占( )。

A. 20% B.30%C.50% D.70%21.突破不能免疫预防难题的病是( )。

A.马传贫 B.猪瘟C.牛肺疫 D.禽流感22.地势低洼,1/3国土低于海平面的是( )。

A.以色列 B.美国C.荷兰 D.德国23.说明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不断增强的是( )。

A. 划定了优势区域重点发展优势农产品B.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发展较快C.谷物、肉类、棉花、花生、油菜籽、茶叶、水果年产量世界第一D.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得到加强24.把农业生产、加工、流通等环节连接,形成产加销一条龙、贸工农一体化的经营格局,属于( )。

A. 用现代经营方式发展现代农业B.用现代发展理念指导农业现代化C.用合理的农业投入体系服务现代农业建设D.用现代物质条件装备农业25.说明农业科技创新对生产发展贡献率不断提高的是( )。

A. 各种各样现代农业形式不断涌现B.主要农作物良种覆盖率达到95%以上C.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发展较快D.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得到加强二、填空(每空2分,共20分)26.海水养殖按养殖区域分为:____养殖、____养殖和港湾养殖。

农业概论复习资料

农业概论复习资料

农业概论复习资料第一章1.农业:农业是人类通过社会生产劳动,利用自然环境提供的条件,促进和控制生物体(包括植物、动物、微生物)的生命活动过程来取得人类社会所需要的产品的生产部门。

2.农业的八个部门:农业生产业、农业工业、农业商业、农业金融、农业科技、农业教育、农村建设、农业行政管理和政策。

3.农业在国民经济中的作用:农业是国民经济其他部门赖以独立的基础、农业的发展是国民经济其他部门进一步发展的基础、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是对各国普遍起作用的经济规律、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是长期起作用的规律。

4.农业生产的特点:农业生产的波动性、农业生产的地域性和综合性、农业自然资源的有限性、农产品的特殊性。

5.我国农业现状:基本解决了全国人民的吃饭问题;以占世界 7%的耕地,基本解决了占世界 1/5 人口的温饱问题;乡镇企业异军突起;农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全国农村总体上进入由温饱像小康迈进的阶段;农民的思想观念顺应时代要求发生着深刻变化,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和民主法治建设取得了明显的进步。

存在的问题有种植业发展不稳定,增长率呈周期性波动。

农民的纯收入增长缓慢。

农村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尚不完善。

农村经济市场化进程的制约因素多。

6. 自然资源利用的基本途径:开源和节流。

7.农业现代化:是指从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化的过程和手段。

在这个过程中,农业日益用现代工业、现代科学技术和现代经济管理方法武装起来,使农业生产力的由落后的传统农业日益转化为当代世界先进水平的农业。

9.实现农业现代化的途径: 1.加强对“三农”的投入力度,建立促进现代农业建设的投入保障机制。

2.加快农业基础建设,提高现代农业的设施装备水平。

3.推进农业科技创新,强化建设现代农业的科技支撑。

4.开发农业各种功能,健全发展现代农业的产业体系。

健全农村市场体系,发展适应现代农业的产业体系。

5.培养新型农民,造就建设现代农业的人材队伍。

6.深化农村综合改革,创新推动现代农业发展的体制机制。

现代农业概论复习题答案

现代农业概论复习题答案

现代农业概论复习题答案一、选择题1. 现代农业的基本特征是()A. 传统种植B. 机械化生产C. 手工作业D. 化学肥料的大量使用2. 以下哪项不是现代农业技术的特点?()A. 精准农业B. 生态农业C. 基因工程D. 单一作物种植3. 现代农业中,生物技术的应用主要体现在()A. 作物种植方式B. 作物品种改良C. 农业机械化D. 农业水利设施4. 现代农业中,信息技术的应用主要体现在()A. 土壤改良B. 作物病虫害防治C. 农业产品销售D. 农业机械化操作5. 现代农业与传统农业相比,最大的优势是()A. 劳动力成本较低B. 生产效率较高C. 土地利用率较低D. 环境影响较小二、填空题6. 现代农业中的精准农业技术,主要通过_________来实现作物的精准管理和控制。

7. 生态农业强调的是农业生产与_________的和谐发展。

8. 基因工程在现代农业中,可以通过_________技术来培育抗病虫害、抗逆境的作物新品种。

9. 信息技术在现代农业中的应用,可以通过_________等手段来提高农业生产的智能化水平。

10. 现代农业的可持续发展,需要考虑农业生产的经济效益、_________和社会效益。

三、简答题11. 简述现代农业与传统农业的主要区别。

答:现代农业与传统农业的主要区别在于现代农业更加注重科技的应用,如精准农业、生态农业、基因工程等,以及信息技术的融合,提高了生产效率和作物产量,同时注重环境保护和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12. 阐述现代农业中生物技术的重要性及其应用。

答:生物技术在现代农业中的重要性体现在能够通过基因工程等手段,培育出具有优良性状的作物新品种,如抗病虫害、抗逆境等,从而提高作物的产量和质量,减少农药和化肥的使用,保护生态环境。

13. 描述信息技术在现代农业中的作用。

答:信息技术在现代农业中的作用主要体现在通过物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等技术,实现农业生产的智能化管理,提高农业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同时通过电子商务等手段拓宽农产品的销售渠道。

现代农业概论期末复习

现代农业概论期末复习

现代农业概论期末复习(总11页)-CAL-FENGHAI.-(YICAI)-Company One1-CAL-本页仅作为文档封面,使用请直接删除现代农业概论期末复习(文本)一、单项选择题MS培养基的特点是(A 无机盐浓度高)。

巴式杀菌乳,保温杀菌采用(A 62~65℃)。

保护性耕作技术,主要是采用(B 少、免耕)的方式。

标准的种子水分测定方法是(C 烘干法)。

表示种子发芽力用(B 发芽势和发芽率)。

波角羊属于(B 肉用)。

采用臭氧处理,可以(D氧化产品表面的微生物,灭菌消毒)。

采用减压贮藏的方法贮藏苹果大气压应为(B 1/10)。

草木灰是碱性肥料,不宜与(C 铵态氮肥)同时施用。

常用的打破种子休眠的方法是(C层积处理)。

传统农业的主要功能是(A 生产)。

蛋鸭优良品种为(A 绍兴鸭)。

到2050年,农业科技对经济的贡献率达到(C 70%~80%)。

低温冷库的温度一般在(D -18℃)以下。

低温速冻采用的温度一般在(A -30℃)以下。

调节植物成熟衰老的重要激素是(A 乙烯)。

对小型农业设施,搞活经营权,保证收益权,可以通过(D 拍卖、租赁)等方法盘活。

干草、干草粉及农副产品秸秆等属于(A粗饲料)。

关于农产品加工业现状,错误的是(C各地产业加速分散,布局日趋合理)。

关于设施农业,错误的是(D发展历史很短,近年才出现)。

关于现代农业的特点,不正确的是(D主要依靠资源投入)。

积极支持农村二、三产业发展,主要是大力发展(A 农产品加工运销业)。

减压贮藏采用的气压,一般为正常大气压的(B 1/10)左右。

减压贮藏桃子、樱桃采用大气压应为(C 1/15)。

解决大量化肥、农药的使用造成的农田环境污染等问题,可采取(B 生态化栽培技术)。

经营农产品坚持以(B 品牌)的理念。

经营农产品要坚持(B品牌)的理念。

据统计,全世界每天物种灭绝的数目有(C75个)块茎含有丰富淀粉的是(A 甘薯)。

利用引进的瘦肉型猪与地方品种进行杂交,已培育出商品瘦肉猪新品系(B 9)个。

2018年7月中央电大专科《现代农业概论》期末考试试题及答案

2018年7月中央电大专科《现代农业概论》期末考试试题及答案

2018年7月中央电大专科《现代农业概论》期末考试试题及答案说明:试卷号:4984课程代码:02674适用专业及学历层次:食品加工;农业经济管理等;专科考试:形考(纸考、比例50%);终考(纸考、比例50%)一、单选题1.传统农业的主要功能是(A)。

A.生产农产品 B.生活休闲C.生态保护 D.文化教育2.棉花生产优势区主要是在(D)。

A.东北平原 B.长江上游C.东南沿海D.黄河流域3.在同一年内于同一块田地上收获两季或多季作物的种植方式,称为(C)。

A.连作 B.间作C.复种 D.套作(种)4.常用的打破种子休眠的方法是(C)。

A.温汤浸种 B.碱液处理C.层积处理 D.干燥处理5.土壤固相物质体积约占整个土体的(B)左右。

A.80% B. 50%C.30% D.20%6.我国森林资源在下列方面存在问题比较突出的是(B)。

A.人工林面积B.林地保护管理C.天然林保护 D.森林面积7.苗木幼苗期主要的任务是(B)。

A.保证出苗整齐B.保苗促进根系生长C.催芽促进出苗 D.追肥促进苗木生长8.下列属于苗木生理指标的是(D)。

A.苗木重量 B.根系长度C.根生长潜力D.苗木水分9.对粗纤维有较强消化能力的是(C)。

C.牛 D.鸭10.我国猪肉生产(B)。

A.仅次于美国B.世界第一C.亚洲第一 D.高于欧盟各国11.养禽业发展的突出特点是(A)。

A.在养殖业中现代化水平最高 B.适合家庭生产C.与市场联系最紧密 D.经济效益最好12.下列属于非营养性添加剂的是(C)。

A.氨基酸 B.微量元素C.调味剂 D.维生素13.从生态环保角度看,农产品加工业急需解决的问题是(B)。

A.加工总量不足,种类偏少,产值较低B.资源浪费和环境污染严重C.生产规模小,技术装备落后,科技投入不足D.农产品加工业品牌意识不强14.低温冷库的温度一般在(D)以下。

A.0℃ B.-4℃C.-14℃ D.-18℃15.超微粉碎是将农产品粉碎成直径为(A)的颗粒。

《农业概论》复习题

《农业概论》复习题

《农业概论》复习题《农业概论》复习题汇总一、名词解释1、农业:Ⅰ农业是人类通过社会生产劳动,利用自然环境提供的条件,促进和控制生物体(包括植物、动物和微生物)的生命活动过程来取得人类社会所需要的产品的生产部门。

2、农业地理:Ⅲ作为人文地理的重要分支,是研究农业生产布局与地域分布规律的科学。

3、农业区划:Ⅲ是对农业生产空间分布的一种科学分类的方法。

它是实现农业的合理布局和制定农业规划的科学手段和依据,是用严格的科学态度指导农业生产、实现农业现代化的一项不可缺少的基础工作。

4、资源:Ⅳ泛指人类生活所需的全部物质和能量基础。

5、土壤资源:Ⅳ是具有农、林、牧业生产性能土壤的总称。

它是人类生活和生产最基本、最重要的自然资源之一。

6、农业环境:Ⅳ是以农业生物(包括各种栽培植物、林木植物、牲畜、家禽和鱼类等)为主体,包括围绕主体的一切客观物质条件以及社会条件。

7、农村产业结构:Ⅴ是一个多层次的复合系统,是指以资源合理配置为基础的农村地域内产业之间、产业内部各层次之间及各层次内部各要素之间的相互关系,包括农村三大产业之间、产业内部各部门之间、部门内部各项目之间、项目中各产品之间相互交织的经济联系,以及在占用要素和经济产出等指标上的量的构成与比例。

农业产业化:市场为导向,提高比较效益为中心,依靠农业龙头企业带动,将生产、加工、销售有机结合,实现一体化经营的农业。

8、农业产业化经营:Ⅵ指市场为导向,以家庭承包经营为基础,通过龙头企业及各种中介组织的带动,将农业的产前、产中和产后各环节联结为完整的产业链条,实行多种形式的产业化经营,形成系统内部有机结合、相互促进和利益互补机制的一种现代农业经营形式。

9、农业组织:Ⅶ是指为了实现一定的经济目标而从事农业生产经营活动的单位或群体。

10、农业企业:Ⅶ是指以企业经营方式为主,为社会提供农业产品或相关农业服务的经济组织。

11、农业政策:Ⅷ是根据党的路线、方针和原则,为了提高农业生产发展农村经济而制定的具有激励或约束经济活动功能的各种行动准则。

农业概论期末试题及答案

农业概论期末试题及答案

农业概论期末试题及答案第一部分:选择题1. 农业的发展历程始于哪个时期?a) 新石器时代b) 金石时代c) 工业革命时代d) 现代化时代答案:a) 新石器时代2. 下列哪个因素对农业生产的地域选择影响最大?a) 气候条件b) 风土条件c) 土壤条件d) 水资源条件答案:a) 气候条件3. “粮食安全”通常指的是:a) 农产品的数量充足b) 农产品的质量达标c) 农产品的价格稳定d) 人民群众的衣食无忧答案:d) 人民群众的衣食无忧第二部分:填空题1. 农业可分为_____和_____两个部分。

答案:种植业和养殖业2. 农业生产的_____五科学指导思想是指政府在农业生产中应该遵循规模经营、市场导向、科技支撑、生态优先和可持续发展的原则。

答案:“十二五科学指导思想”3. 农业的发展对于国家经济和社会的发展具有重要的_______性和基础性作用。

答案:支撑性第三部分:简答题1. 请简要介绍农业的主要特点。

答案:农业是指人类通过种植、养殖等方式进行农产品生产的活动。

其主要特点包括:- 农业生产具有时空特性,因受气候、土壤等因素影响较大,产量和品质存在季节性和地域性差异;- 农业生产周期长,耕种、播种、施肥、收获等环节需要一定时间;- 农业生产受自然环境限制,需要合理利用水资源、土地资源等;- 农业生产与农机械技术、种植技术等密切相关,科技进步对农业发展至关重要。

2. 建设现代农业的重点方向有哪些?答案:- 提高农业生产的综合效益,包括增加农产品产量和质量,提高农业生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推动农业生产方式的转变,由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发展,采用科技手段提高农业生产效率;- 加强农业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包括灌溉设施、农田整理等,提高农民生产条件;- 引导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加大对农业科技创新的支持和投入。

第四部分:论述题请根据以上所学的知识,论述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和可行性。

农业可持续发展是指在满足当前人口需求的基础上,不损害子孙后代生存和发展权益的前提下,实现农业生产方式和生产力的持续升级和提高,同时实现农业资源的合理利用和保护。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现代农业概论期末复习(文本)一、单项选择题MS培养基的特点是(A无机盐浓度高)。

巴式杀菌乳,保温杀菌采用(A62~65℃)。

保护性耕作技术,主要是采用(B少、免耕)的方式。

标准的种子水分测定方法是(C烘干法)。

表示种子发芽力用( B发芽势和发芽率)。

波角羊属于(B肉用)。

采用臭氧处理,可以(D氧化产品表面的微生物,灭菌消毒)。

采用减压贮藏的方法贮藏苹果大气压应为(B1/10)。

草木灰是碱性肥料,不宜与(C铵态氮肥)同时施用。

常用的打破种子休眠的方法是(C层积处理)。

传统农业的主要功能是(A生产)。

蛋鸭优良品种为(A绍兴鸭)。

到2050年,农业科技对经济的贡献率达到(C70%~80%)。

低温冷库的温度一般在(D-18℃)以下。

低温速冻采用的温度一般在(A-30℃)以下。

调节植物成熟衰老的重要激素是(A乙烯)。

对小型农业设施,搞活经营权,保证收益权,可以通过(D拍卖、租赁)等方法盘活。

干草、干草粉及农副产品秸秆等属于(A粗饲料)。

关于农产品加工业现状,错误的是(C各地产业加速分散,布局日趋合理)。

关于设施农业,错误的是(D发展历史很短,近年才出现)。

关于现代农业的特点,不正确的是(D主要依靠资源投入)。

积极支持农村二、三产业发展,主要是大力发展(A农产品加工运销业)。

减压贮藏采用的气压,一般为正常大气压的(B1/10)左右。

减压贮藏桃子、樱桃采用大气压应为(C1/15)。

解决大量化肥、农药的使用造成的农田环境污染等问题,可采取(B生态化栽培技术)。

经营农产品坚持以( B品牌)的理念。

经营农产品要坚持(B品牌)的理念。

据统计,全世界每天物种灭绝的数目有(C75个)块茎含有丰富淀粉的是(A甘薯)。

利用引进的瘦肉型猪与地方品种进行杂交,已培育出商品瘦肉猪新品系(B9)个。

利用周氏啮小蜂防治美国白蛾的方法,属于(B生物防治)。

林林采穗圃的更新周期一般(D3~5年)。

林木遗传改良研究,已培育出不同树种的优良家系和部分无性系品种(C1500)多个。

林木遗传改良研究,已培育出不同树种的优质种源(D153)个。

美利奴羊属于(C细毛羊)。

棉花生产优势区主要是在(D黄河流域)。

母树林又称(B种子林)。

目前,全国粮、棉、油等主要作物良种覆盖率达到(A85%~95%)。

农业产业化的发展需要突破行政区域的限制,发挥农业的区位优势,这是着眼于(C规模化)。

农业产业化的中心是(B经济效益)。

农业产业化是以(A市场)为导向。

气调贮藏通常是增加贮藏环境中的(ACO2)浓度。

强化消毒乳添加了一些(D维生素)。

禽蛋的蛋白约占(C55%~56%)。

肉类产品贮藏主要是降低(C微生物和酶的活动)。

乳品应使用避光容器包装,以减少维生素(AVB1)的损失。

森林通过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入出氧气,可以(A减缓温室反应)。

设施内光照过强时,使用遮阳网遮光,遮光率一般在(D25%~75%)。

设施内使用小拱棚,光照减弱(C30%)左右。

设施内使用小拱棚,可以提高气温(A3~4℃)。

设施栽培床面补光一般在(B3万~5万)lx。

设施中病虫害发生较多的主要原因是(D温度高、湿度大、照度低)。

生态农业中着重开发利用垂直空间资源的是(C立体农业)。

世界著名猪种中原产于丹麦的是(B长白猪)。

1世界著名猪种中原产于英国的是(A大约克夏猪)。

水稻、小麦、大豆等自花授粉作物常规种子生产的三圃制,不包括(A良种圃)。

碳酸氢铵、硫酸铵属于(D铵态氮肥)。

提高种子发芽势,可以在播前采取(B预浸)。

提升农业产业化经营水平的关键措施是(C发展壮大农业龙头企业)。

突破不能免疫预防难题的病是(A马传贫)。

土壤的气相,约占整个土体的(A10%~20%)。

土壤固相物质体积约占整个土体的(B50%)左右。

土壤液相部分,约占整个土体的(B30%~40%)。

推广配方施肥,比一般传统粗放施肥方法增产(C8%~15%)。

推广配方施肥,提高化肥利用率(B10%)以上。

为水稻等禾谷类作物花药培养而设计的是(DN6培养基)。

我国地方品种与国外引进品种杂交选育而成的品种是(C哈白猪)。

我国居世界首位的是( C人工林面积)。

我国种子法中所称的种子是指农作物和林木的(A种植材料或繁殖材料)。

我国猪肉生产(B世界第一)。

我国著名的内江猪,特点是(A抗逆性强)。

我国著名的太湖猪猪种,特点是(D繁殖力最高)。

下列采用块根繁殖的是(D大丽花)。

下列达不到一级良种而降为二级良种的指标是(B纯度)下列对外植体愈伤组织的诱导和器官分化起着重要和明显作用的是(C细胞分裂素)。

下列利用匍匐茎分株繁殖的是(B草莓)。

下列优良肉用品种为( D夏洛来牛)。

下列优良乳用品种为( C荷斯坦牛)。

下列种子包装材料中防潮性较好的是(D铁皮罐)。

下列种子包装材料中强度最高的是(C铁皮罐)。

下列属于非营养性添加剂的是(C调味剂)。

下列属于苗木活力指标的是(A根生长潜力)。

下列属于生态化栽培技术的是(A节水灌溉技术)。

下列属于营养性添加剂的是(D微量元素)。

鲜蛋贮藏温度不能低于(D-5℃)。

鲜蛋贮藏最适温度为(C-2~-1℃)。

现代林业的发展方向首先是(D集约化)。

现代农业是(C以市场为导向)。

现代品种蛋鸡年产蛋可达(C280~290)枚。

硝酸铵、硝酸钙等属于(A硝态氮肥)。

小生产与大市场矛盾的解决要靠(B农业产业化)。

小尾寒羊属于(B肉脂羊)。

新收获的种子含水量高达(A25%~45%)。

研制的微灌技术比喷灌节水(B30%~40%)。

研制的微灌技术比喷灌增产粮食(D20%~50%)。

一般病毒侵入寄主,是通过(D伤口)。

一般情况下,温室通过覆盖材料散失的热量占总散失热量的(D70%)左右。

一个地区或生产单位栽培作物的种类、面积和配置的总称是(C作物布局)。

以下不符合养殖业发展趋势的是D农户家庭少量散养)。

(以下属于种子生产管理标准的是(B种子条例)。

引起大部分植物病害的是(A真菌)。

营养液的温度,冬季应保持在(D15℃)以上。

营养液的温度,夏季应保持在(A28℃)以下。

由地、市、县种子公司建立的生产基地来生产的是(C良种)。

于前季作物生长后期的株行间播种或移栽后季作物的种植方式称为(D套作(种))。

在《全国优势农产品区域布局规划(2008~2015)》中,着力发展山羊的是(D西南)。

在农业重大病虫害防治方面,开发出高效低毒低残留农药(B150)多种。

在我国现有耕地中,中低产田约占(D70%)。

植物组织培养的重要条件是(D保证无菌和人工控制环境条件)。

指标中达不到一级良种降为二级良种是由于(C纯度)。

指导现代农业建设要以(A生态农业)的理念。

2中卫山羊属于(D裘皮用)。

紫檀、橡胶树等的种子宜采用(C播种贮藏法)。

组培室内常年保持相对湿度应在(A70%~80%)。

组织培养中,不同植物繁殖的最适温度不同,大多为(D25±2℃)。

二、名词解释:“换茬”或“倒茬”:生产上把轮作中的前作物(前茬)和后作物(后茬)的轮换通称为“换茬”或“倒茬”。

“重茬”:即连作。

病程:病原物引发植物病害的过程。

采穗圃:是以优树或优良无性系作材料,生产遗传品质优良的枝条、接穗和根段的良种基地。

初次侵染:病原物在新一季作物上的最初侵染称为初次侵染。

萃取:根据不同物质在同一溶剂中溶解度的差异,使混合物中各组分得到部分或全部分离的分离过程,称为萃取。

动物福利:畜禽动物福利定义为“动物与它的环境相协调一致的精神和生理完全健康的状态”,其基本含义就是:善待活着的动物,减少动物死亡的痛苦。

发酵乳:为乳或乳制品在特征菌作用下发酵而成的酸性凝状产品。

抚育采伐:是指在未成熟的林分中,为了给保留木创造良好的生长条件,而采伐部分林木的措施。

复种:是指在同一年内于同一块田地上收获两季或多季作物的种植方式。

间作:在同一田地上于同一生长期内,分行或分带相间种植两种或两种以上作物的方式称为间作。

减压贮藏:又称低压贮藏,是在冷藏的基础上将密闭环境中的气体压力由正常的大气压状态降低至负压,造成一定的真空度,来贮藏园艺产品的方法。

连作:是在同一田地上连年种植相同作物或采取相同复种方式的种植方式。

良种:是由常规种原种的第一至第三代和杂交种达到良种质量标准的种子。

林分改造:是指对在组成、林相、郁闭度与起源等方面不符合经营要求的那些产量低、质量次的林分进行改造的综合营林措施。

林木结实周期性:林木结实丰年和歉年交替出现的现象叫做林木结实周期性。

轮作:在同一田地上不同年度间按照一定的顺序轮换种植不同作物或采取不同的复种形式的种植方式。

母树林:是在优良天然林或确知种源的优良人工林的基础上,按照母树林营建标准,经过留优去劣的疏伐,为生产遗传品质较好的林木种子而营建的采种林分,又称种子林、采种母树林。

耐候性:是指覆盖材料的抗老化性能,它关系到覆盖材料的使用寿命。

农业:是指栽培农作物和饲养牲畜的生产事业。

在国民经济中,农业还包括林业、渔业和农村副业等项生产在内。

农业合作经济组织:农民及相关企业为了在生产经营上谋求共同发展,按照平等自愿、互助互利原则组织起来,共同出资、共担风险、共享利益,在技术、资金、购买、销售、加工、储运等环节开展互助合作的经济或技术组织。

配合饲料:是指根据动物的营养需要,将多种饲料原料按照一定的饲料配方,经过规定的工艺流程加工而成的具有一定形状的饲料产品。

气调贮藏:是调节气体成分贮藏的简称,是指改变新鲜园艺产品贮藏环境中的气体成分(通常是增加CO2浓度和降低O2浓度)来贮藏产品的一种方法。

扦样:是从大量的种子中,随机取得一个重量适当、有代表性的供检样品。

全价配合饲料:除水分外能完全满足动物营养需要的配合饲料称为全价配合饲料。

设施农业:是通过一定设施,在局部范围改善或创造环境因素,为动植物生长发育提供良好的环境条件,而进行有效生产的农业,也叫环境调控农业。

生态文明:是指人们在遵循人类、自然、社会相互间和谐发展基本规律的基础上,所取得的物质与精神成果的总和,也是人与人、人与自然、人与社会和谐共生的文化伦理形态。

饲养标准:是根据实验测定的平均营养需要量,并参考实验生产条件为畜禽确定的营养供应定额。

套作(种):于前季作物生长后期的株行间播种或移栽后季作物的种植方式。

土壤肥力:是指土壤能够同时而且不断地供应和协调作物生长发育所必需的水分、养分、空气、热量和其他生活必需条件的能力。

无土栽培:又称营养液栽培,是指不用土壤,而使用人工配制的营养液,或营养液加固体培养基栽培植物的方法。

现代农业:是指运用现代的科学技术和生产管理方法,对农业进行规模化、集约化、市场化和农场化的生产活动。

营养需要:是指畜禽维持生命活动和进行生产活动所需要的各种营养成分的质量和数量。

育种家种子:由育种单位或育种者生产、繁殖的高纯度种子,称为育种家种子。

原种:用育种家种子繁殖的第一至第三代或按原种生产技术规程生产的达到原种质量标准的种子,称为原种。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