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农业概论作业答案(全)
现代农业概论试卷及答案

Xxxxx 职业技术学院期末考试试卷B20XX — 20XX 学年第 X 学期 课程名称: 现代农业概论 试卷类型: 考试形式: XX 卷 考试时间: XX 分钟 命 题人: XXX 年 月 日 使用班级: XXX姓 名: 班 级: 学 号:一、名词解释:(共10小题,每小题3分,共计30分)1、农业科技成果:指农业科技人员通过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研究创造、观察、试验、总结出来的,并通过组织鉴定、专家评审,具有一定创新水平的农业科技理论和生产实践产生显著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农业知识产品总称。
2、农业信息:反映和农业有关的各方面客观事物的内外表征的一种资源。
3、农业可持续发展:管理和保护自然资源基础,并调整技术和机构改革方向,以便确保获得和持续满足目前几代人和今后世世代代人需要。
4、立体种养技术:立体种养技术通过协调作物与作物之间,作物与动物之间,以及生物与环境之间的复杂关系,充分利用互补机制并最大限度避免竞争,使各种作物、动物能适得其所,以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及生产效率。
5、宜耕期:土壤含水量在一定范围内才适于耕作,这时耕作的阻力小,耕后土壤疏松散碎,有助于非水稳性团粒结构的形成,称为土壤的宜耕期。
6、农业自然资源:通常是指除地下矿藏、能源资源外的地表资源。
主要包括土地资源、水资源、生物资源、气候资源等。
7、有机食品:来自于有机农业生产体系,根据有机产品标准生产、加工,通过独立的有机食品认证机构认证的供人类消费和动物食用的产品。
8、转换期:从有机管理开始至作物或畜禽获得有机认证之间的一段时间 9、转基因:是指运用科学手段从某种生物中提取所需要的基因,将其转入另一种生物中,使与另一种生物的基因进行重组,从而产生特定的具有变异遗传性状的物质。
10、酶工程:利用人工的方法对酶进行分离、提纯、固化及加工改造,使其充分发挥快速、高效、特异的催化功能,更好地为人类生产各种有用产品或促进某些生化反应过程的进行,达到所需要的目的。
电大现代农业概论作业四次作业答案

现代农业概论作业1-—-——-教育部“一村一名大学生计划”现代农业概论形成性考核册一、名称解释1、农业农业就是指栽培农作物与饲养牲畜得生产事业。
在国民经济中农业还包林业、渔业、与农村副业等项生产在内。
在《农业法》中还将与种植业、林业、畜牧业与渔业等产业直接相关得产前、产中、产后服务也包括在农业之中.2、现代农业现代农业就是用现代工业装备得用心得科学技术武装得用现代组织管理方法来经营得社会化、商品化农业就是国民经济中具有较强竞争力得现代产业。
3、种植制度种植制度就是指一个地区或生产单位得作物组成、配置、熟制与种植方式得综合包括作物布局复种或休耕单作、间作、混作、套作或移栽、轮作或连作等.4、间作同一田地上同一生长期内分行分带相间种植两种或两种以上作物得方式。
5、再侵染初次侵染引起植物发病后在病部形成得繁殖体传播到其她健康植物上引起发病称为再侵染.二、填空1、循环再生多层次利用2、资源新技术3、有性繁殖无性繁殖4、植物检疫植物抗病虫品种5、有机质团粒三、单项选择题1、C 2、A3、C 4、D 5、A6、B 7、A8、B 9、D 10、C四、简答题1、什么就是设施农业设施农业就是利用人工建造得设施使传统农业逐步摆脱自然得束缚走向新得工厂化农业、环境安全型农业、无毒农业得必由之路同时也就是打破传统农业得结节性实现农产品得反季节上市进一步满足多元化、多层次消费需求得有效方法。
2、实现农业现代化得过程包括哪两方面得主要内容一就是农业生产得物质条件与技术得现代化利用先进得科学技术与生产要素装备农业实现农业生产机械化、电气化、信息化、生物化与化学化;二就是农业组织管理得现代化实现农业生产专业化、社会化、区域化与企业化。
3、什么就是模式化栽培技术作物栽培学在研究作物生育进程中各器官发育与产量、品质形成规律以及作物与环境间关系得基础上明确各种栽培措施与调控技术得作用原理科学、定时定量地分析其效应与应用原则形成规模化、规范化、标准化得栽培调控技术。
国家开放大学电大《现代农业概论》2020-2021期末试题及答案(试卷号:4984)

国家开放大学电大《现代农业概论》2020-2021期末试题及答案(试卷号:4984)一、单选题(每题2分,共50分)1.解决大量化肥、农药的使用造成的农田环境污染等问题,可采取( )A.化学控制技术 B.生态化栽培技术C.机械化种植技术 D.信息化栽培技术2.一般病毒侵入寄主,是通过( )。
A. 侵入丝 B.口针C .自然孔口 D.伤口3.下列利用匍匐茎分株繁殖的是( )。
A.石榴 B.草莓C.芦荟 D.唐菖蒲4.下列属于苗木生理指标的是( )。
A.苗木重量 B.根系长度C.根生长潜力 D.苗木水分5.我国居世界首位的是( )。
A. 森林覆盖率 B.活立木总蓄积C.人工林面积 D.天然林面积6.高径比属于衡量苗木的( )。
A. 生理指标 B.形态指标C.活力指标 D.营养指标7.世界著名猪种中原产于英国的是( )。
A.大约克夏猪 B.长白猪C.杜洛克猪 D.汉普夏猪20.在我国现有耕地中,中低产田约占( )。
A. 20% B.30%C.50% D.70%21.突破不能免疫预防难题的病是( )。
A.马传贫 B.猪瘟C.牛肺疫 D.禽流感22.地势低洼,1/3国土低于海平面的是( )。
A.以色列 B.美国C.荷兰 D.德国23.说明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不断增强的是( )。
A. 划定了优势区域重点发展优势农产品B.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发展较快C.谷物、肉类、棉花、花生、油菜籽、茶叶、水果年产量世界第一D.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得到加强24.把农业生产、加工、流通等环节连接,形成产加销一条龙、贸工农一体化的经营格局,属于( )。
A. 用现代经营方式发展现代农业B.用现代发展理念指导农业现代化C.用合理的农业投入体系服务现代农业建设D.用现代物质条件装备农业25.说明农业科技创新对生产发展贡献率不断提高的是( )。
A. 各种各样现代农业形式不断涌现B.主要农作物良种覆盖率达到95%以上C.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发展较快D.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得到加强二、填空(每空2分,共20分)26.海水养殖按养殖区域分为:____养殖、____养殖和港湾养殖。
农业概论(新)答案

农业概论第1套您已经通过该套作业,请参看正确答案1、中国农业起源于()。
A、10万年前B、1万年前C、7000年前D、5000年前参考答案:C您的答案:C2、农作制(系统)是一种( )。
A、自然生态系统B、自我循环系统C、人工开放系统D、以上都不对参考答案:C您的答案:C3、我国2020年的农业发展目标是达到()。
A、农业现代化B、小康水平C、农民人均收入翻一番D、消灭城乡差别E、以上都不对参考答案:B, C您的答案:4、农作物的蒸腾系数是()。
A、玉米〉灌木>乔木B、乔木>玉米〉灌木C、灌木>玉米〉乔木D、灌木〉乔木>玉米参考答案:B您的答案:B5、太阳光不是()。
A、自然要素B、无限要素C、可再生要素D、不可储要素参考答案:B您的答案:B6、按总人口计,我国人均耕地约为()。
A、0.5公顷B、0。
2公顷C、0。
1公顷D、0.05公顷参考答案:C您的答案:C7、农产品市场流通运作的一般原则不包括()。
A、供求原则B、价格原则C、竞争原则D、计划经济原则参考答案:D您的答案:D8、猪的料肉(活重)比约为()。
A、10:1 B、7:1C、 4:1 D、2:1参考答案:C您的答案:C9、森林的功能是( ).A、减少水土流失B、生产木材C、增加降雨D、增加径流E、绿化荒漠参考答案:A, B您的答案:B, D10、根据有关《家庭联产承包制》法律,农民有( ). A、土地所有权B、土地使用权(经营权)C、土地自由买卖D、土地所有权的合法流转E、以上都对参考答案:B, D您的答案:B, D11、随着农业投入的增加经济效益将出现()。
A、报酬递减B、报酬递增C、先增后减D、先减后增参考答案:C您的答案:C12、一般发展中国家农业科技贡献率约为( )。
A、70%-80%B、50%-60%C、20%-30%D、5%-10%参考答案:C您的答案:C13、随着经济与农业的发展农业科技的作用将是(). A、日趋减弱B、越来越重要C、科技作用被物质所代替D、科技进步的贡献超过增加物质的贡献E、以上都不对参考答案:B, D您的答案:14、我国当前城镇化程度约为()。
现代农业概论复习题答案

现代农业概论复习题答案一、选择题1. 现代农业的基本特征是()A. 传统种植B. 机械化生产C. 手工作业D. 化学肥料的大量使用2. 以下哪项不是现代农业技术的特点?()A. 精准农业B. 生态农业C. 基因工程D. 单一作物种植3. 现代农业中,生物技术的应用主要体现在()A. 作物种植方式B. 作物品种改良C. 农业机械化D. 农业水利设施4. 现代农业中,信息技术的应用主要体现在()A. 土壤改良B. 作物病虫害防治C. 农业产品销售D. 农业机械化操作5. 现代农业与传统农业相比,最大的优势是()A. 劳动力成本较低B. 生产效率较高C. 土地利用率较低D. 环境影响较小二、填空题6. 现代农业中的精准农业技术,主要通过_________来实现作物的精准管理和控制。
7. 生态农业强调的是农业生产与_________的和谐发展。
8. 基因工程在现代农业中,可以通过_________技术来培育抗病虫害、抗逆境的作物新品种。
9. 信息技术在现代农业中的应用,可以通过_________等手段来提高农业生产的智能化水平。
10. 现代农业的可持续发展,需要考虑农业生产的经济效益、_________和社会效益。
三、简答题11. 简述现代农业与传统农业的主要区别。
答:现代农业与传统农业的主要区别在于现代农业更加注重科技的应用,如精准农业、生态农业、基因工程等,以及信息技术的融合,提高了生产效率和作物产量,同时注重环境保护和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12. 阐述现代农业中生物技术的重要性及其应用。
答:生物技术在现代农业中的重要性体现在能够通过基因工程等手段,培育出具有优良性状的作物新品种,如抗病虫害、抗逆境等,从而提高作物的产量和质量,减少农药和化肥的使用,保护生态环境。
13. 描述信息技术在现代农业中的作用。
答:信息技术在现代农业中的作用主要体现在通过物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等技术,实现农业生产的智能化管理,提高农业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同时通过电子商务等手段拓宽农产品的销售渠道。
2018年7月中央电大专科《现代农业概论》期末考试试题及答案

2018年7月中央电大专科《现代农业概论》期末考试试题及答案说明:试卷号:4984课程代码:02674适用专业及学历层次:食品加工;农业经济管理等;专科考试:形考(纸考、比例50%);终考(纸考、比例50%)一、单选题1.传统农业的主要功能是(A)。
A.生产农产品 B.生活休闲C.生态保护 D.文化教育2.棉花生产优势区主要是在(D)。
A.东北平原 B.长江上游C.东南沿海D.黄河流域3.在同一年内于同一块田地上收获两季或多季作物的种植方式,称为(C)。
A.连作 B.间作C.复种 D.套作(种)4.常用的打破种子休眠的方法是(C)。
A.温汤浸种 B.碱液处理C.层积处理 D.干燥处理5.土壤固相物质体积约占整个土体的(B)左右。
A.80% B. 50%C.30% D.20%6.我国森林资源在下列方面存在问题比较突出的是(B)。
A.人工林面积B.林地保护管理C.天然林保护 D.森林面积7.苗木幼苗期主要的任务是(B)。
A.保证出苗整齐B.保苗促进根系生长C.催芽促进出苗 D.追肥促进苗木生长8.下列属于苗木生理指标的是(D)。
A.苗木重量 B.根系长度C.根生长潜力D.苗木水分9.对粗纤维有较强消化能力的是(C)。
C.牛 D.鸭10.我国猪肉生产(B)。
A.仅次于美国B.世界第一C.亚洲第一 D.高于欧盟各国11.养禽业发展的突出特点是(A)。
A.在养殖业中现代化水平最高 B.适合家庭生产C.与市场联系最紧密 D.经济效益最好12.下列属于非营养性添加剂的是(C)。
A.氨基酸 B.微量元素C.调味剂 D.维生素13.从生态环保角度看,农产品加工业急需解决的问题是(B)。
A.加工总量不足,种类偏少,产值较低B.资源浪费和环境污染严重C.生产规模小,技术装备落后,科技投入不足D.农产品加工业品牌意识不强14.低温冷库的温度一般在(D)以下。
A.0℃ B.-4℃C.-14℃ D.-18℃15.超微粉碎是将农产品粉碎成直径为(A)的颗粒。
农业概论作业1答案

《农业概论》作业1一、是非题(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打√,错误的打×)1.农业生产中,一般劳动时间要比生产时间长。
×2.农业是人类社会最古老的物质生产部门,也是人类社会最基本的物质生产部门。
√3.在世界各国的生产和经济统计中,农业的主体都是种植业和畜牧业两大部门。
√4. 根据生产类型和学科属性相结合的原则,农业可以划分为植物生产和动物生产两大类。
×5. 在众多制约农业布局的因素中,土地因素是最终的决定性因素。
×6. 近百年来,地球气候正经历一次以全球气候变暖为唯一特征的显著变化,这种变暖是由人类活动的影响引起的。
×7. 农业的出现是铁器时代人类伟大的进步。
×8.近代农业阶段生产工具以农业机械为主,生产技术以投入大量化学农用物质为特征。
√9.合理利用农业资源,正确处理农业资源开发利用和保护问题,是农业可持续稳定发展的基本前提。
√10.按照农业资源的属性来分,可以分为农业自然资源和农业社会经济资源。
√二、填空1. 农业的本质或农业生产最根本的特性就是经济经济再生产过程与自然再生产过程的有机交织。
2. 土地是农业生产中最基本的生产资料,其质量、位置和数量都是农业生产的重要制约因素。
3.中国现行统计口径将农业划分为农、林、牧、渔四个部门。
4. 国民经济的部门划分常用方法: 产品部门划分、国民经济行业划分和三次产业划分三种方法5.作物的五大生活因子包括光、温、水、养分和空气等。
6. 作物的五大生活因子包括光、温、水、养分和空气等7. 世界农业发展史进程经历了原始农业、传统农业、现代农业等三个基本历史发展阶段。
8. 现代农业阶段生产工具以生物工程技术的利用、机械化为主要特征,农业生产技术将以智能化为特征。
9.按照用途来分,农业资源可分为种植业资源、林业资源、畜牧业资源和渔业资源四大类。
10. 农业区划的基础理论包括自然地域分异规律、劳动地域分工理论等三、名词解释1. 农业生产答: 是人类有意识地利用动植物生长机能以获得生活所必需的食物和其他物质资料的经济活动。
现代农业概论作业答案(全)

电大现代农业概论作业四次作业答案现代农业概论作业 1-————-教育部“一村一名大学生计划”现代农业概论形成性考核册一、名称解释1。
农业农业是指栽培农作物和饲养牲畜的生产事业。
在国民经济中农业还包林业、渔业、和农村副业等项生产在内。
在《农业法》中还将与种植业、林业、畜牧业和渔业等产业直接相关的产前、产中、产后服务也包括在农业之中.2.现代农业现代农业是用现代工业装备的用心的科学技术武装的用现代组织管理方法来经营的社会化、商品化农业是国民经济中具有较强竞争力的现代产业。
3.种植制度种植制度是指一个地区或生产单位的作物组成、配置、熟制与种植方式的综合包括作物布局复种或休耕单作、间作、混作、套作或移栽、轮作或连作等。
4.间作同一田地上同一生长期内分行分带相间种植两种或两种以上作物的方式。
5.再侵染初次侵染引起植物发病后在病部形成的繁殖体传播到其他健康植物上引起发病称为再侵染。
二、填空1、循环再生多层次利用2、资源新技术3、有性繁殖无性繁殖、植物检疫植物抗病虫品种 45、有机质团粒三、单项选择题 1.C 2.A 3.C 4.D 5。
A 6。
B 7。
A 8.B 9。
D 10。
C四、简答题1、什么是设施农业设施农业是利用人工建造的设施使传统农业逐步摆脱自然的束缚走向新的工厂化农业、环境安全型农业、无毒农业的必由之路同时也是打破传统农业的结节性实现农产品的反季节上市进一步满足多元化、多层次消费需求的有效方法。
2、实现农业现代化的过程包括哪两方面的主要内容一是农业生产的物质条件和技术的现代化利用先进的科学技术和生产要素装备农业实现农业生产机械化、电气化、信息化、生物化和化学化;二是农业组织管理的现代化实现农业生产专业化、社会化、区域化和企业化。
3、什么是模式化栽培技术作物栽培学在研究作物生育进程中各器官发育和产量、品质形成规律以及作物与环境间关系的基础上明确各种栽培措施和调控技术的作用原理科学、定时定量地分析其效应和应用原则形成规模化、规范化、标准化的栽培调控技术。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电大现代农业概论作业四次作业答案现代农业概论作业 1------教育部“一村一名大学生计划”现代农业概论形成性考核册一、名称解释1. 农业农业是指栽培农作物和饲养牲畜的生产事业。
在国民经济中农业还包林业、渔业、和农村副业等项生产在内。
在《农业法》中还将与种植业、林业、畜牧业和渔业等产业直接相关的产前、产中、产后服务也包括在农业之中。
2.现代农业现代农业是用现代工业装备的用心的科学技术武装的用现代组织管理方法来经营的社会化、商品化农业是国民经济中具有较强竞争力的现代产业。
3.种植制度种植制度是指一个地区或生产单位的作物组成、配置、熟制与种植方式的综合包括作物布局复种或休耕单作、间作、混作、套作或移栽、轮作或连作等。
4.间作同一田地上同一生长期内分行分带相间种植两种或两种以上作物的方式。
5.再侵染初次侵染引起植物发病后在病部形成的繁殖体传播到其他健康植物上引起发病称为再侵染。
二、填空1、循环再生多层次利用2、资源新技术3、有性繁殖无性繁殖、植物检疫植物抗病虫品种 45、有机质团粒三、单项选择题 1.C 2.A 3.C 4.D 5.A 6.B 7.A 8.B 9.D 10.C四、简答题1、什么是设施农业设施农业是利用人工建造的设施使传统农业逐步摆脱自然的束缚走向新的工厂化农业、环境安全型农业、无毒农业的必由之路同时也是打破传统农业的结节性实现农产品的反季节上市进一步满足多元化、多层次消费需求的有效方法。
2、实现农业现代化的过程包括哪两方面的主要内容一是农业生产的物质条件和技术的现代化利用先进的科学技术和生产要素装备农业实现农业生产机械化、电气化、信息化、生物化和化学化;二是农业组织管理的现代化实现农业生产专业化、社会化、区域化和企业化。
3、什么是模式化栽培技术作物栽培学在研究作物生育进程中各器官发育和产量、品质形成规律以及作物与环境间关系的基础上明确各种栽培措施和调控技术的作用原理科学、定时定量地分析其效应和应用原则形成规模化、规范化、标准化的栽培调控技术。
4、什么是作物化学控制技术作物化学控制技术是指应用植物生长调节剂通过影响植物内源激素系统调节作物的生长发育过程使其朝着人们预期的方法和成都发展的技术。
作物化学控制技术可以提高作物抵抗各种逆境的能力可以改善产品器官的发育提高产品产量和质量可以提高劳动效率。
6、土壤中的微生物对农业生产有什么益处土壤中的微生物多数是对农业生产有益的。
土壤腐殖质的形成我由一些异养的微生物把土壤中的动植物残体和有机肥料分解然后重新合成的。
当土壤温度较低通气较差时土壤中的嫌气性微生物活动旺盛腐殖质合成速度加快并得到积累。
每当温暖多雨季节在潮湿的土壤表层藻类大量繁殖通过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增加土壤有机质。
固氮菌能固定空气中的氮成为自身的蛋白质.当这些细菌死亡和分解后其氮素即可被植物吸收利用并使土壤中积累很多氮素。
硝化细菌能把有机肥料分解产生的氨转变为对植物有效的硝酸盐类磷细菌可分解磷矿石和骨粉钾细菌可以分解钾矿石把植物不能直接利用的磷和钾转换为能被植物利用的形式。
四、论述题1、结合录像教材联系当地实际说明现代农业除生产之外的多功能性。
从整个国家利益和农业的基础地位来说农业不仅仅具有粮食供给的效能还具有社会、生态、文化、政治等方面的功能。
而且现代农业的功能正在向观赏、休闲、美化等方向发展假日农业、休闲农业、观光农业、旅游农业等新型农业形态也迅速发展成为与产品生产农业并驾齐驱的产业。
传统农业的主要功能是生产是农产品的供给而现代农业的主要功能除了农产品的供给之外还具有生活休闲、生态保护、旅游度假、文明传承、文化教育等功能满足人们的精神需求。
2、结合当地情况说明我国在粮食和食品安全方面面临的问题或挑战及应对的思路与措施。
面临的问题:粮食生产逐步恢复但继续稳定增产的难度加大粮食供应将长期处于紧平衡状态农产品进出口贸易出现逆差大豆和棉花进口量逐年扩大主要农副产品价格大幅度上涨成为经济发展中是突出问题。
应对思路与措施:始终坚持以农业为基础吧农业防灾发展国民经济的首位吧发展粮食生产作物农村经济工作的重点努力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提高粮食自给率。
逐步提高我国粮食的单产和总产在此基础上扩大粮食的来源渠道减少食物生产、加工环节的浪费采取开源、节流的粮食增产对策。
在全球经济一体化和WTO规则下根据国内市场情况适当进口一部分粮食来调节地区间、品种间、季节间的余缺将粮食进口的比例控制在10%左右。
3、说明植株生长控制的目的和意义。
植株的生长控制包括生长的抑制和促进两方面其目的和意义主要是:抑制局部生长促进另外部分或整体的生长;调整植株内枝叶密度改善植株内光照状况提高叶片的光合作用效率有利于产品器官的产量和质量; 抑制旺盛的营养生长使植株的生长活力、营养物质向生殖生长方面转化;疏除过多的果实减小负载量也能促进营养生长;使树木有整齐的树势、树姿、树形;去除病虫枝、弱细枝减少水分和养分的损耗促进正常枝梢的生长;复壮。
4、什么是测土配方技术?测土配方技术有哪些优点?测土配方施肥技术也叫平衡施肥是综合运用现代农业科技成果依据作物需肥规律、土壤供肥特性与肥料效应在施用有机肥的基础上合理确定氮、磷、钾和中、微量元素的适宜用量和比例已经相应的科学施肥技术。
在测土配方施肥过程中有机肥料和无机肥料配合可以缓急相济、扬长避短、相互补充既可以及时满足作物生育时期对养分的需要提高化肥利用率又能促进微生物活动改善作物营养条件保持和提高土壤肥力水平。
无机肥料中坚持氮、磷、钾肥和中、微量元素的相互配合使养分元素配比合理防止偏施某一种肥料出现施肥效果差甚至产生副作用的现象。
现代农业概论作业2------教育部“一村一名大学生计划”现代农业概论形成性考核册一、名称解释1( 生态文明:生态文明是指人们在遵循人类、自然、社会和谐发展基本规律的基础上,所取得的物质与精神成果的总和,也是人与人、人与自然、人与社会和谐共生的文化伦理形态。
2( 种实调制:种实调制是采种后对果实和种子进行的干燥、脱粒、净种和种粒分级等技术措施的总称。
3( 抚育采伐:也称抚育间伐,是指在未成熟的林分中,为了保留木创造良好的生长条件而采伐部分林木的措施。
4( 饲养标准:饲养标准是根据实验测定的平均营养需要量,并参考实验条件为畜禽确定的营养供应定额。
5( 配合饲料:配合饲料是指根据动物的营养需要,将多种饲料原料按照一定的饲料配方,经过规定的工艺流程加工而成的具有一定形状的饲料产品。
二、填空1、工业直接,森林汇碳2、林业经营,经营模式3、更新营造,抚育管理4、动物性蛋白质5、消化系统、消化器官、消化功能,草和粗饲料6、钙三、单项选择题1.C2.D3.C4.B5.A6.A7.D8.C9.C 10.D四、简答题、简要说明我国森林资源存在的问题和不足。
1(1)森林资源总量不足(2)森林资源质量不高(3)林地保护管理压力增加(4)营造林难度越来越大2、简要说明森林抚育采伐的种类和作用。
(1)透光伐:在幼林时期的抚育采伐,有全面抚育、团装抚育和带状抚育三种。
(2)疏伐:林木从速生期开始,直至主伐前一个龄级为止的时期内,为使不同年龄阶段的林木占有适宜的营养面积而采取的抚育措施,主要有下层、上层、综合和机械四中疏伐法。
(3)生长伐:为了培育大径材,在近熟林阶段实施的一种抚育采伐方法。
抚育采伐是为了给保留木创造良好的生长条件而采伐部分林木,可以维持生态平衡、满足特殊林分的经营要求。
3、现代养禽业规模化养殖系统包括哪7个体系,(1)良种繁殖体系(2)饲料工业体系(3)禽病防治体系(4)禽舍及其设备供应维修服务体系(5)生产经营管理体系(6)产品处理、加工、销售体系(7)生态环保体系4、说明家畜不同生长时期的生长重点及对饲料的需求。
(1)生长肥育的营养需要:在家畜生长早期,其生长的重点是骨骼,生长中期生长的重点是肌肉,生长后期的生长重点是脂肪的沉积。
因此,生长早起供给矿物质丰富的日粮,对种公畜和役用家畜尤为重要;在生长中期供给蛋白质含量丰富飞饲料,对瘦肉型畜和役畜较为重要;在生长后期要催肥,要供给富含可溶性碳水化合物的饲料。
(2)繁殖的营养需要:妊娠母畜的营养需要要高于空怀母畜,所以在母畜维持需要的基础上,根据胎儿增长和母体代谢情况确定适宜的营养水平,一般随妊娠时间的增长而提高,但临产前几天要减少喂量;种公畜在配种期前或配种期间的营养水平要根据具体情况、配种强度、运动等情况适当高出维持需要,应注意矿物质硒、锰、锌和维生素A、维生素D、维生素E的添加。
(3)泌乳的营养需要:成年哺乳动物泌乳活动的代谢强度和所产生的营养应激比其他生产活动都高。
营养对泌乳至关重要。
营养不良时,轻者将导致产奶量下降,体重损失,重者将影响胚胎发育和后期生产性能。
高产奶牛在泌乳期除了充分供给钙、磷外,应特别注意在泌乳后期和干奶期供给高于产奶及胎儿所需要的钙、磷量,以弥补前期的损耗和增加骨组织的储存。
(4)产蛋的营养需要:禽类的产蛋生产水平相当高,其营养需要由体重、产蛋率和气温决定。
钙是产蛋禽的限制性营养物质,需要量大。
饲粮缺钙时,蛋壳变薄,产蛋量下降。
但是钙含量过高,会导致肾脏病变,内脏通风,输尿管结石,生长受阻,性成熟推迟,甚至导致死亡。
(5)产毛的营养需要:动物的产毛潜力决定于产毛遗传特性,时间产毛的熟练和质量则是主要决定于营养、饲养及其他环境因素。
饲粮中添加赖氨酸可以促进毛囊的生长。
5、如何防治家畜的寄生虫病,家畜寄生虫病可结合流行病学和症状加以诊断。
实验室诊断如粪、尿、血液等的检验,虫卵的培养孵化,免疫学诊断以及试验动物接种等则为确诊所必须。
防治主要措施是用化学药物驱杀虫。
疫区可采用广谱驱虫药进行定期预防。
保持厩舍卫生,对粪便采用高温堆肥发酵、扑杀中间宿主,以及牧区实行划区轮牧等也都是重要的预防措施。
四、论述题1、以第七次森林资源清查与第六次相比为例,说明我国森林资源变化的主要特征。
以第七次森林资源清查与第六次相比为例,我国森林资源变化有以下几个主要特点: 7(1)森林面积蓄积持续增长,全国森林覆盖率稳步提高。
森林面积净增2.05×10h?,全国森林覆83 93 盖率由18.21%提高到20.36%。
活立木总蓄积净增9.3×10m,森林蓄积净增1.12×10m。
6(2)天然林面积蓄积明显增加,天然林保护区工程增幅明显。
天然林面积净增3.93×10 h?,天然83 林蓄积净增6.76×10m,天然林保护工程区的天然林面积净增量比第六次清查多26.37%,天然林蓄积净增是第六次清查的2.23倍。
6(3)人工林面积蓄积快速增长,后备森林资源呈增加趋势。
人工林面积面积净增8.43×10 h? ,人83 76工林蓄积净增4.47×10m,未成林造林地约为1.05×10h?,其中,乔木树种面积为6.37×10 h?,比第六次清查增加3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