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设计类评分标准及成绩评定表
课程设计评分标准

课程设计评分标准指导教师根据学生在课程设计期间的表现和任务完成情况给出成绩,具体评分标准如下:优秀:学生态度认真,完成课程设计部分思路清晰,难度较大,框架结构合理,文献资料运用丰富且得当,分析问题能力强,工作量饱满,完成质量高,说明学生具备了一定的科研能力和水平。
良好:学生态度认真,完成课程设计部分思路清晰,框架结构合理,文献资料运用丰富且得当,分析问题能力较强,工作量饱满,完成质量较高,说明学生具备了一定的科研能力和水平。
中等:学生态度认真,完成课程设计部分思路清晰,框架结构合理,文献资料运用得当,有一定的分析问题能力,工作量较饱满,较好地完成课程设计相关任务。
及格:学生态度认真,完成课程设计部分思路较清晰,框架结构较合理,文献资料运用较得当,有一定的分析问题能力,工作量较饱满,完成课程设计相关任务。
不及格:学生态度较认真,完成课程设计部分思路不清晰,框架结构不合理,文献资料查阅与运用不充分,工作量不饱满,未完成课程设计相关任务。
我国文化产业发展现状及其策略研究成绩及评语(宋体,小二,加粗,居中)组织、校对、排版负责人:刘化飞(宋体,小四,加粗)李冠达——中(宋体,小四,加粗)主要负责研究基本概念问题,即文化产业的内涵及特征,完成较好,思路清晰,但篇幅不大,任务量不重,整体参与度有待提高。
(宋体,小四)梁爽、周婷婷——良主要负责世界文化产业发展的经验及启示部分,虽然任务量较重,最新数据查找困难较大,仍能较好地完成,从世界文化产业发展状况研究入手,得出世界文化产业发展的若干启示,但美国和英国文化产业发展状况研究还应再具体完善些。
刘化飞、刘强——优主要负责我国文化产业的现状与对策研究,即课题研究的第三、四部分,本部分为该课题研究的重点,思路连续性要求很高,有两名同学共同完成,从我国文化产业发展概况入手,重点分析几个主要城市文化产业发展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并基于此,提出我国发展文化产业的策略,篇幅较大,任务量较重,完成质量较高。
课程设计与评价考核表

课程设计与评价考核表一、教学目标本课程的教学目标是让学生掌握【学科名称】的基本知识和技能,能够运用【学科名称】的原理和方法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具体包括:知识目标:学生能够准确理解并记忆【具体知识点1】、【具体知识点2】、【具体知识点3】等基本概念和原理;技能目标:学生能够熟练运用【具体技能1】、【具体技能2】、【具体技能3】等方法和技巧,解决实际问题;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学生能够培养对【学科名称】的兴趣和好奇心,形成积极的学习态度,培养团队合作和沟通交流的能力。
二、教学内容本课程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章节1】、【章节2】、【章节3】等。
具体内容如下:【章节1】:学生将学习【知识点1】、【知识点2】、【知识点3】等基本概念和原理,通过实例和案例分析,使学生能够理解和掌握这些知识点。
【章节2】:学生将学习【技能1】、【技能2】、【技能3】等方法和技巧,通过实践和练习,使学生能够熟练运用这些技能解决问题。
【章节3】:学生将学习【情感态度价值观1】、【情感态度价值观2】、【情感态度价值观3】等,通过讨论和小组合作,使学生能够培养正确的价值观和态度。
三、教学方法为了实现教学目标,本课程将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包括讲授法、讨论法、案例分析法、实验法等。
具体方法如下:讲授法:教师将系统地讲授【学科名称】的基本知识和原理,通过清晰的讲解和生动的例子,帮助学生理解和记忆。
讨论法:学生将分组进行讨论和交流,分享自己的观点和经验,通过互动和合作,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和应用。
案例分析法:学生将通过分析实际案例,运用所学知识和技能解决问题,培养分析和决策的能力。
实验法:学生将进行实验操作和观察,通过实践验证和巩固理论知识,培养实验操作和观察能力。
四、教学资源为了支持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实施,本课程将使用以下教学资源:教材:我们将使用《【教材名称》作为主要的学习材料,包括理论知识和案例分析,为学生提供全面的学习资源。
参考书:学生可以参考《【参考书名称》等书籍,深入学习和拓展相关知识。
课程设计成绩评定标准

课程设计成绩评定标准电子信息工程专业08级课程设计成绩评定标准电子信息专业08级课程设计的成绩由平时成绩、报告成绩、答辩成绩和测试成绩四部分组成,各成绩的权重如下:一、平时成绩(10分)学生在课程设计期间需严格遵守各项纪律及相关要求,并在指导教师的指导下在规定时间内独立完成设计任务。
具体采分点概括如下:1、学生在学习态度及纪律等方面的表现。
(3分)2、课程设计中反映出的学生对理论知识的掌握情况。
(3分)3、学生独立工作能力、实践能力、创新能力。
(4分)二、课程设计报告成绩(30分)学生需认真对待课程设计报告的书写,并杜绝雷同、抄袭等现象。
指导教师将对设计报告的质量、内容、格式等方面进行全面评审,具体采分点概括如下:1、设计原理的阐述是否正确、充分。
(8分)2、设计参数的计算及给出是否准确,论据是否翔实。
(7分)3、报告内容的设置是否合理、条理是否清晰、语言是否简明扼要且逻辑性强。
(8分)4、报告格式以及排版是否符合规范。
(7分)三、答辩成绩(40分)学生从设计思路、方案选择、实现方法以及技术创新等方面对所做课程设计进行讲解,并现场回答答辩教师提出的3-5个问题。
具体采分点概括如下:1、答辩中自述、讲解情况。
(6分)2、回答问题的正确性,分析及解决问题的能力。
(10分)3、设计方案和实现方法的正确性及合理性。
(10分)4、完成设计的难易程度及工作量大小。
(8分)5、设计的实用性及创新性。
(6分)四、测试成绩(20分)学生针对设计要求从器件选型、测试结果及创意等方面对课程设计的实物或仿真向答辩教师进行现场演示及解说,并现场回答答辩教师的提问。
具体采分点概括如下:1、测试中自述、讲解情况。
(4分)2、回答问题的正确性,分析及解决问题的能力。
(4分)3、器件选型的合理性及性价比。
(6分)4、设计任务及技术指标的完成情况。
(6分)最终课程设计的评分为“优秀、良好、中等、及格、不及格”五个等级。
电子信息教研室2011年10月31日。
优质课程评分表

优质课程评分表课程名称: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指导教师: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学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评分标准:
1. 课程内容(20分):
- 内容的全面性(5分)
- 内容的深度(5分)
- 内容的实用性(5分)
- 内容的创新性(5分)
2. 教学方法(20分):
- 授课的清晰度(5分)
- 课程的互动性(5分)
- 教学资源的使用(5分)
- 教学技巧的运用(5分)
3. 学生参与(20分):
- 学生积极参与(10分)
- 学生问题回答能力(5分)
- 学生讨论质量(5分)
4. 评估方法(20分):
- 测验的准确性(5分)
- 作业的反馈及时性(5分)
- 评估的公正性(5分)
- 评估的明确性(5分)
5. 教师态度(20分):
- 教师的耐心和友善(5分)
- 教师的专业知识(5分)
- 教师对学生的关心和支持(5分)- 教师的考勤和守时(5分)
6. 教学环境(20分):
- 教室设备的齐全性(5分)
- 教室的整洁度(5分)
- 教室的空气质量(5分)
- 教室的安全性(5分)
总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评价意见: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评分人签名:_____________________。
课程设计及开发评分标准

课程讲师________________
课题名称________________
项目
描述
课程结构 (20 分)
符合课程设计 “启-承-展合”的逻辑
启(10 分) 设计与课程主题结合(课程导入)的开场,激发学 员兴趣,比如:提问、案例、小故事、类比
承(5 分) 设置“承上启下,交代课程结构”的课程目录
合(5 分) 设置“课程总结,回顾重点”
课程内容 (30 分)
教学设计 (30 分)
课程内容和学 习活动跟课程 目标(课程目 标对学员来说 是合理)相关
根据不同学习 内容,匹配合 适的教学方式
内容与课程目标匹配度(10 分) 与授课目标及对象匹配,跟实际工作任务紧密结 合,内容适合内部进行推广 课程内容创新性(20 分) 既融入大量工作最佳实践经验(流程、步骤、方法); 又有理论高度,融入先进的理论 教学设计(30 分) 设计“提问、讨论、案例、练习、视频、游戏”等 教学手段
PPT 制作 (20 分)
符合风格一 致、信息适量 基本原则,课 件 PPT 整体简 洁、美观、大 方
字体字号(5 分) 字体字号是否统一;大小是否适中 配色(5 分) 不要超过 3 个色系、字体颜色与背景颜色,对比明 显,不能混为一体 信息适量(5 分) 信息适量,无大段文字堆砌、避免 WORD 搬家
备注 PPT 完善(5 分) 讲师备注清晰完善,质量优秀
综合评价意见(仅限于五星课程):
得分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课程设计成绩评定表

设计方案正确、表达清楚;设计思路、实验(论 证)方法科学合理;达到课程设计规定的要求; 40 图、表、文字表达准确规范,上交及时。
回答问题情况
熟悉设计内容,回答问题准确,基本概念清楚,
有理有据,有一定深度。
15
综合评定成绩(百分制):
等级:
指导教师签名: 年月日
备注:考核成绩依据:(1)学习态度;(2)设计情况;(3)说明书或论文质量等。 百分制等级折算方法:优秀:90-100、良好 80-89、中等:70-79、及格:60-69、不及格 59 及以下。
学院 姓名
设计题目 评定项目 学习态度
课程设计成绩评定表
年级
专业 班级
学号
内容
满分
按时出勤,学习认真,态度端正,遵守纪律。 5
评分
资料查阅和课题分析情况
认真查阅资料,勤学好问,提出的问题有一定 深度,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较强。
10
对知识、操作技能的掌握
理论知识扎实,实
课程设计学生成绩评定表(教师填写)

班级:学生姓名:学号:
设计表现
优
()
良
()
中
()
及格()
不及格()分
设计
计算书
优
()
良
()
中
()
及格()
不及格()分
图纸
优
()
良
()
中பைடு நூலகம்
()
及格()
不及格()分
综合成绩
优
()
良
()
中
()
及格()
不及格()
评分教师签字
日期:年月日
说明
1、评分教师在上表中相应成绩下的括号内打勾;
2、成绩评定标准具体见《土木工程系课程设计成绩评定标准》;
3、综合成绩按各分项成绩“优=95分,良=85分,中=75分,及格
=60分,不及格=0~50分”及规定比例计算得分;
4、规定比例为:设计表现、设计计算书、设计图纸成绩各占综合成绩的1/3;
5、本表中成绩一般不得涂改,若有涂改,涂改处应有评分教师的
签名。
备注
课程考核内容及评分标准表格

课程考核内容及评分标准表格一、课程考核内容
课程名称:XXXXXXXX 课程教学目标:XXXXXXXX
1. 学习内容
•知识点1:XXXXXXXXXX
•知识点2:XXXXXXXXXX
•知识点3:XXXXXXXXXX
2. 实践环节
•实验1:XXXXXXXXXX
•实验2:XXXXXXXXXX
•实验3:XXXXXXXXXX
二、评分标准
1. 学习内容考核
•知识点掌握程度:40分
–知识点1:10分
–知识点2:10分
–知识点3:20分
•知识点应用能力:30分
–知识点1:10分
–知识点2:10分
–知识点3:10分
•学习态度与课堂表现:10分
2. 实践环节考核
•实验操作能力:40分
–实验1:10分
–实验2:10分
–实验3:20分
•实验报告质量:30分
–实验1:10分
–实验2:10分
–实验3:10分
•实验总结与思考:10分
三、总分计算
•学习内容部分总分为:80分
•实践环节部分总分为:70分
•总分为:150分
四、其他说明
•本评分标准表格仅供参考,最终评分以教师评定为准。
•考核中将注重学生的知识掌握情况、能力应用能力以及学习态度等方面的评价。
•学生可根据评分标准合理安排学习时间,提高考核成绩。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答辩(20%)
□概念清晰,解释合理,表达能力和逻辑性强。(18-20分)
□概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比较清晰,解释相对合理,表达能力和逻辑性较好。(12-18分)
□概念不清晰,解释不合理,表达能力和逻辑性较差。(12分以下)
总评成绩
优秀
良好
中等
及格
不及格
评分人签字
90分及以上
80-89分
70-79分
60-69分
59分及以下
□进度稍落后任务书。(6-8分)
□进度落后任务书较多。(6分以下)
3
计算书(30%)
□内容完整;结构体系、方案和布置合理;计算模型、荷载组合、内力分析准确;构件和节点设计合理、准确,构造符合设计要求;撰写规范,符合格式要求。(27-30分)
□内容比较完整;结构体系、方案和布置比较合理;计算模型、荷载组合、内力分析比较准确;构件和节点设计比较合理、准确,构造比较符合设计要求;计算书中存在少量错误;撰写比较规范,符合格式要求。(22-27)分)
□态度比较端正,缺勤≤3次,偶尔参与师生讨论,并能参阅相关文献资料。(6-8分)
□态度不端正,计算书或图纸任务未完成,缺勤>3次,基本不参与师生讨论。(6分以下)
(说明:“学习态度”指标具有一票否决权;当“学习态度”成绩小于6分,则直接判定总评成绩不及格。)
2
进度检查情况(10%)
□进度与任务书一致,甚至超前任务书。(9-10分)
□内容基本完整;结构体系、方案和布置基本合理;计算模型、荷载组合、内力分析基本准确;构件和节点设计基本合理、准确,构造基本符合设计要求;计算书中存在较多错误;撰写比较规范,符合格式要求。(18-22分)
□内容不完整;或存在结构体系、方案和布置等概念设计方面的错误;或计算模型、荷载组合、内力分析以及构件和节点设计等方面存在大量错误;或撰写不规范,不符合格式要求。(18分以下)
备注:本表一式2份;自留1份,1份随课程设计资料附在学生档案袋内。
土木工程专业实践环节评分标准及成绩评定表
课程设计类评分标准及成绩评定表
单位:填表时间:年月日
开课时间:
2020~ 2021学年第1学期
课程名称:混凝土结构课程设计
(混凝土肋梁楼盖)
课程编号:
姓名:
学号:
指导教师:李旭红、黄新艺
起止时间:
评价指标
评价细则(请打√)
分项成绩
1
学习
态度
(10%)
□态度端正,满勤,积极参与师生讨论,并能参阅相关文献资料。(9-10分)
4
图纸(30%)
□内容完整;图纸表达清晰、准确和规范,基本无缺、漏。(27-30分)
□内容比较完整;图纸表达比较清晰、准确和规范;存在少量缺、漏和错误。(22-27分)
□内容基本完整;图纸表达基本清晰、准确和规范;存在较多缺、漏和错误。(18-22分)
□任务书要求图纸工作量未完成,内容不完整。(18分以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