濮阳市城市总体规划(2005-2020年)简介幻灯片

合集下载

范县濮州专业园区总体发展规划

范县濮州专业园区总体发展规划

目录前言 (1)一、规划背景 (1)二、规划目的 (1)三、规划期限 (2)四、规划依据 (2)第一章综合发展现状 (3)一、濮州专业园区发展现状 (3)(一)范县概况 (3)(二)濮州专业园区发展现状 (5)二、濮州专业园区土地利用现状 (6)三、现有规划情况 (6)第二章规划思路 (7)一、规划范围 (7)二、规划理念 (8)(一)指导思想 (8)(二)规划原则 (8)(三)规划编制重点 (8)第三章发展定位与发展目标 (9)一、发展条件分析 (9)二、发展定位 (10)三、发展目标 (10)(一)总体发展目标 (10)(二)主要发展指标 (11)(三)分阶段发展目标 (11)第四章总体用地规划 (12)一、用地评价 (12)(一)研究范围确定 (12)(二)用地发展条件评价 (12)(三)濮州专业园区用地选择 (12)(四)土地利用综合效益评估 (13)二、人口和用地规模 (14)三、空间结构 (15)四、总体用地布局 (15)五、空间管制与村镇发展 (17)(一)空间管制 (17)(二)村镇发展与迁并 (18)第五章产业选择与布局 (19)一、化工产业现状 (19)二、产业发展策略 (21)(一)工业化带动战略 (21)(二)空间集聚战略 (22)(三)民营促进战略 (22)(四)基础设施先行战略 (22)(五)可持续发展战略 (22)三、主导产业选择 (23)(一)范县工业主导产业选择的原则 (23)(二)濮州专业园区主导产业选择 (23)四、产业空间布局 (25)(一)产业协作 (25)(二)产业集群培育 (25)第六章公共服务设施和基础设施规划布局 (26)一、综合交通规划 (26)(一)对外联系通道 (26)(二)濮州专业园区道路规划 (26)二、市政基础设施规划 (28)(一)给水工程规划 (28)(二)排水工程规划 (31)(三)电力工程规划 (33)(四)电信工程规划 (35)(五)热力工程规划 (36)(六)燃气工程规划 (37)四、公共服务设施规划 (39)(一)教育设施规划 (39)(二)社会福利设施规划 (39)(三)文化设施规划 (39)(四)医疗设施规划 (39)(五)体育设施规划 (40)五、绿地系统规划 (40)第七章生态环境保护规划 (42)一、环境保护规划 (42)(一)垃圾处理规划 (42)(二)水体保护规划 (46)(三)大气环境控制对策 (48)(四)噪声污染控制对策 (49)(五)固体废物处理处置措施 (50)(六)工业点源治理规划 (51)二、资源节约规划 (53)(一)指导思想 (53)(二)基本原则 (54)(三)发展目标 (54)(四)主要措施 (55)三、循环经济规划 (56)(一)指导思想 (56)(二)基本原则 (56)(三)发展目标 (57)(四)主要措施 (57)四、生态建设规划 (58)(一)规划原则 (58)(二)濮州专业园区景观规划 (58)第八章发展时序与近期规划 (60)一、发展时序 (60)(一)启动期 (60)(二)展开期 (60)(三)成熟期 (60)二、近期建设 (61)第九章保障措施 (63)一、组织领导 (63)二、融资机制 (64)(一)集聚区的预期效益 (64)(二)集聚区的融资方式 (64)(三)濮州专业园区融资建议 (66)三、管理机制 (66)四、扩大对外开放 (67)五、优惠政策 (68)前言一、规划背景范县濮州专业园区规划在范县西南部的濮城镇辖区内,西起范县与濮阳县户部寨乡交界处,东至引黄入鲁灌溉干渠以西200米,北起省道101线,南至汤台铁路。

濮阳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

濮阳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

濮阳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10—2020年)说明濮阳市人民政府二○一二年七月第一章规划编制过程 (1)第一节规划依据 (1)第二节工作进程 (4)第三节规划编制成果 (7)第二章关于规划基础数据与图件 (8)第一节关于基期和规划期 (8)第二节土地数据 (8)第三节基础资料 (15)第四节规划图件的采用 (15)第三章节约集约用地评价与控制 (17)第一节各类新增建设用地节约控制标准 (17)第二节促进节约集约用地政策与措施 (18)第四章关于土地供需预测 (20)第五章土地利用结构调整与布局优化 (24)第一节土地利用结构调整 (24)第二节各类用地的空间布局调整 (26)第六章区域土地利用调控 (30)第一节土地分区与分区调控措施 (30)第二节县级土地利用控制 (31)第七章中心城区规划控制 (36)第八章关于本规划的环境影响评价 (38)第九章有关问题说明 (50)第一节关于对现行规划主要指标的过渡情况说明 (50)第二节省下达指标落实情况 (51)按照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构建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的总体要求,在做好现行规划实施评价和土地利用重大问题研究的基础上,濮阳市人民政府编制了《濮阳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10—2020年)》。

现就有关情况说明如下:第一章规划编制过程第一节规划依据一、法律法规1.《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2.《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3.《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4.《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实施条例》;5.《基本农田保护条例》;6.《河南省实施〈土地管理法〉办法》;7.《河南省基本农田保护条例》;8.《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编制审查办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土资源部令第43号)。

二、相关规划1.《全国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06—2020年)》;2.《河南省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06—2020年)》;3.《河南省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十二五”规划纲要》;4.《河南省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规划纲要》;5.《河南省粮食核心区建设规划》;6.《河南省城镇体系规划(2007—2020年)》(送审稿);7.《濮阳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8.《濮阳市小康社会发展规划》(2004年);9.《濮阳市城市总体规划(2010—2020年)》;10.《濮阳市“十二五”农业发展规划》;11.《濮阳市林业发展规划(2004—2010年)》;12.《濮阳市水利发展“十二五”规划》;13.《濮阳市环境保护“十二五”规划》;14.《濮阳市国家生态示范区建设规划》;15.《濮阳市城市饮用水源地保护规划》;16.《濮阳县黄河湿地省级自然保护区总体规划》;17.《濮阳市“十二五”交通运输发展规划》;18.《濮阳市旅游发展规划》;19.《濮阳市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20.《濮阳市矿产开发规划》;21.《濮阳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1996—2010年)》。

濮阳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

濮阳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

濮阳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10—2020年)濮阳市人民政府二○一二年七月目录第一章规划背景 (1)第一节濮阳市概况 (1)第二节土地利用概况 (2)第三节面临的机遇与挑战 (4)第二章土地利用战略与目标 (8)第一节指导思想与原则 (8)第二节土地利用战略与目标 (9)第三章优化土地利用结构与布局 (12)第一节合理调整土地利用结构 (12)第二节优化土地利用空间布局 (14)第三节优化产业集聚区空间布局 (21)第四节合理调控中心城区土地利用 (22)第四章加强耕地保护与基本农田建设 (24)第一节耕地保护 (24)第二节基本农田保护 (25)第三节粮食生产核心区建设 (27)第五章节约集约利用建设用地 (30)第一节严格控制建设用地规模 (30)第二节节约集约城镇工矿建设用地 (31)第三节积极推进农村居民点整治 (32)第四节加强建设用地空间管制 (33)第六章土地综合整治 (36)第七章区域土地利用调控 (39)第一节土地利用综合分区 (39)第二节土地利用用途分区与管制 (41)第三节县级土地利用规划调控 (44)第七章土地利用与生态环境建设协调 (48)第一节土地利用与生态环境建设协调原则 (48)第二节土地生态功能分区 (49)第三节重点生态建设工程 (51)第八章规划实施保障措施 (53)第一节建立完善、规范的规划体系 (53)第二节强化规划实施管理机制 (54)第三节加强规划技术管理保障 (56)第四节加强规划实施制度建设 (57)第五节提高规划社会保障能力 (58)附表: (59)引言为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认真落实“十分珍惜、合理利用土地和切实保护耕地”的基本国策,更好地统筹区域土地资源开发、利用和保护,协调土地利用与生态建设,保证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促进市域经济又好又快发展,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河南省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濮阳市人民政府编制了《濮阳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06—2020年)》(以下简称《现行规划》)。

濮阳市总体规划

濮阳市总体规划

城市对外交通
• 两横两纵 • 两横:濮鹤——濮范高速、201省道——濮范公路 • 两纵:大广高速、106国道
濮阳铁路发展
• 濮阳市仅下属台前县有京九铁路干线经过并设站。因此台前站成为濮 阳市唯一的客运火车站。台前站位于台前县新区,建于2019年,为京 九铁路自北京出发后进入河南省的第一站。作为全省和中部六省唯一 市辖区不通铁路客运的地级市,铁路客运问题一直是濮阳交通发展的 “硬伤”。很多人误解为濮阳不通铁路,其实濮阳自上世纪60年代起就 通汤濮窄轨铁路,1987年改为准轨。
城市职能?国家历史文化名城?豫鲁冀三省交界地区中心城市之一?以石油天然气化工工业为特色的河南省重工业基地?以优势工业产品和农产品为特色的区域性商贸流通中心?以石化工业技术研究开发和基础教育为核心的区域性科研教育中心?濮阳市域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城市规模?城市人口规模
濮阳市总体规划
11级城市规划 种照程
1101070015 2019年4月13号
• 同时,实施京九铁路台前站升级改造,谋划推进菏泽―濮阳―邯郸铁 路、濮阳-开封城际铁路。但前者已被原铁道部以客货运量不够二级站 标准为由否决,后两者仍是设想阶段。
个人感悟
• 濮阳发展的瓶颈
• 1.2019年11月15日濮鹤高速建成通车,结束了濮阳市不通高速公路的 历史;与周边城市交流少
• 2.没有客运铁路,与外界交流少 • 3.旅游开发不到位,历史文化遗址分散,城区景点不够有魅力 • 4.教育发展落后,——濮阳职业技术学院
1.濮阳市简介 2.城市总体规划 3.个人见解
濮阳简介
• 濮阳位于中国河南省的东北部,黄河下游北岸,冀鲁豫三 省交汇处。濮阳北与河北省邯郸市交界,西与安阳市、滑 县、汤阴县接壤,西南与长垣县毗邻,东与山东省泰安市 、济宁市接壤,东北与山东省聊城市接壤,东南与山东省 菏泽市接壤。

濮阳市城市规划的实践与未来

濮阳市城市规划的实践与未来

三版城市总体规划 第一版城市总体规划 (1986-1995)
城市性质:石油、化工工业为主的
工业城市
• 人口规模:包含濮阳老城(老城区) 在内,近期到1990年中心城市人口为 24万人。包含濮阳老城(老城区)在 内,远期到2000年中心城市人口为 32.6万人。 • 建设用地:规划城市建设用地面积为 42.11平方公里。 • 发展方向:近期为三个组团相向发展, 远期为向北发展,工业区向西拓展。
新发展与规划统筹
城市综合交通 综 合 交 通 发 展 趋 势
对外客货运需求持续快速增长, 客运向便捷化、高速化、舒适化转变,货运向专 业化、网络化、信息化转变。 铁路交通运输快速提升,综合交通体系日益完善。
将进入以高速铁路、城际铁路、 高速公路和干线公路为主导的现代
化综合运输时代。
公交枢纽站方案
城市发展演变
86年版总规
城市性质
石油、化工工业 为主的工业城市
96年版总规
豫东北地区中心城 市,以石油、化工 工业为基础的综合 型城市,历史文化 名城。
06年版总规
生态园林特色突出 的国家级历史文化 名城;豫东北地区 区域性中心城市; 以石油化工工业为 导向的综合型城市。
城市规模
规划人口: 2000年32.6万人。 建设面积: 42.11平方公里
濮阳市城市规划的实践与未来
2013.10
规划历程 创新实践
1.1先规划后建设的城 市 1.2三版城市总体规划 1.3城市增长与可持续 发展 1.4生态宜居城市建设 1.5濮阳新区与产业集 聚区规划 2.1新定位与规划引领
1
2
概念简述 蓝图展望
3.1城市规划的含义和 作用 3.2城市规划的内容 3.3常用概念 3.4处理好几个关系 4.1城市发展需关注 的重要问题 4.2城市规划新理念 4.3濮阳城市展望

濮阳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

濮阳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

濮阳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06—2020年)(送审稿)濮阳市人民政府二○○九年七月目录引言 (1)第一章规划背景 (1)第一节濮阳市概况 (1)第二节上轮规划实施成效 (2)第三节土地利用概况 (3)第四节面临的机遇与挑战 (6)第二章土地利用战略与目标 (10)第一节指导思想与原则 (10)第二节土地利用战略与目标 (11)第三章优化土地利用结构与布局 (16)第一节合理调整土地利用结构 (16)第二节优化土地利用空间布局 (18)第三节优化产业集聚区空间 (26)第四节合理调控中心城区土地利用 (28)第四章加强耕地保护与基本农田建设 (29)第一节耕地保护 (29)第二节基本农田保护 (31)第三节粮食生产核心区建设 (33)第五章节约集约利用建设用地 (37)第一节严格控制建设用地规模 (37)第二节集约节约城镇工矿建设用地 (38)第三节积极推进农村居民点整治 (39)第四节加强建设用地空间管制 (41)第六章土地利用重大工程 (44)第一节保障重大工程建设用地 (44)第二节土地整理复垦与开发 (45)第七章区域土地利用调控 (47)第一节土地利用综合分区 (47)第二节土地利用分区管制 (48)第三节县乡土地利用规划调控 (51)第八章土地利用与生态环境建设协调 (53)第一节土地利用与生态环境建设协调原则 (53)第二节土地生态功能分区 (54)第三节重点生态建设工程 (56)第九章规划实施保障措施 (58)第一节建立完善、规范的规划体系 (58)第二节强化规划实施管理机制 (59)第三节加强规划技术管理保障 (61)第四节强化规划经济调节手段 (62)第五节加强规划实施制度建设 (62)第六节提高规划社会保障能力 (63)附表 (64)附表12005年土地利用现状 (64)附表2土地利用主要调控指标 (65)附表3耕地保有量、基本农田保护面积指标 (66)附表4建设用地指标 (66)附表5农村居民点用地指标 (67)附表6近期新增建设用地及补充耕地指标 (67)附表7园地指标 (68)附表8林地指标 (68)附表9土地利用结构调整 (69)附表10濮阳市重点建设项目 (71)附表11濮阳市土地整理复垦开发重点项目 (73)附表12新农村建设规划 (7482)引言为深入贯彻科学发展观,切实落实“十分珍惜、合理利用土地和切实保护耕地”的基本国策,更好地统筹区域土地资源开发、利用和保护,协调土地利用与生态建设,保证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促进市域经济又好又快发展,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河南省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06—2020年)》,濮阳市人民政府组织编制了《濮阳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06—2020年)》(以下简称《规划》)。

濮阳城市规划分析实例1

濮阳城市规划分析实例1
城市规划分析实例 之濮阳城市规划现状与前景
• 目录 • 1 濮阳简介 • 2 城市定位 • 3 规划现状 • 4 所遇瓶颈 • 5 规划解决方案 • 6 濮阳城规之我见
• 濮阳市位于河南东北部,黄河下游北岸,冀、 鲁、豫三省交界处。东北部与山东聊城毗邻, 东、南部与山东省济宁、菏泽隔河相望,西南 部与河南省的新乡市相倚,西部与河南省的安 阳市,北部与河北省的邯郸市相连。
文化背景
• 汉字文化 仓颉,史皇氏,今河 南省濮阳市南乐县西十八公里 吴村人。《说文解字》记载: 仓颉是黄帝时期造字的史官, 被尊为“造字圣人”。
• 姓氏文化 濮阳是我国重要的姓 氏起源地之一。据史书记载,与 濮阳有关的姓氏有320多个,常见 的100个大姓中源于濮阳的就有 7个,即张、范、姚、秦、顾、孟、 骆,其中最具影响力的是张姓,海 内外张姓人口约1亿。
政府解决方案

• (一)强化意识,坚定不移的实施名城带动战略 • (二)科学规划,充分发挥城市规划的龙头作用 • (三)强力提升,着力打造生态宜居的园林城市。 • (四)加大投入,进一步完善基础设施和城市功能 • (五)强劲推动,加快实施城中村改造工程 • (六)创新体制,为城市建设提供投融资保障。坚 • (七)加强管理,构建整洁有序文明安康的和谐濮阳
• 濮阳市工业经济发展面临的困境:石油、天然气的开 发加工,利用使濮阳市成为河南乃至全国重要的石化 基地,但随着油气资源的日益递减国内外经济形势的 重大变化,石化基地的优势不在,濮阳工业发展中的 很多问题也逐渐显现并日益突出;对转型升级的需求 更面临和经历的。

濮阳的交通
• 濮阳“三纵两横”高速公路网呼 之欲出
• 大广高速、德商高速、濮阳至湖
北阳新高速为三纵,南林高速、

濮阳市土地整治规划20112020年

濮阳市土地整治规划20112020年

濮阳市土地整治规划(2011~2020年)说明濮阳市人民政府二零一三年八月前言根据《河南省土地整治规划(2011~2015年)》,围绕《濮阳市土地整治规划文本(2011~2020年)》,编写《濮阳市土地整治规划说明(2011~2020年)》(以下简称《说明》)。

《说明》是《濮阳市土地整治规划文本(2011~2020年)》中规划目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规划依据、土地整治项目、土地整治投资等有关数据、判断和措施等的来源和依据,是《濮阳市土地整治规划(2011~2020年)》的重要组成部分。

目录前言................ (I)第一章土地开发整理实施情况分析 (1)一、土地开发整理实施情况介绍 (1)二、濮阳市土地开发整理规划实施取得的成效 (2)三、濮阳市土地开发整理工作存在的问题 (4)四、对新一轮规划的建议 (6)第二章土地整治规划编制的背景、必要性、依据及过程 (8)一、规划编制的背景 (8)二、规划编制的必要性 (9)三、编制的依据 (12)四、编制的过程 (14)第三章规划基础数据和规划成果 (17)一、人口与城镇化水平数据 (17)二、自然条件数据 (19)三、相关经济社会等资料 (19)四、土地基础数据 (19)五、规划成果 (20)第四章规划的目标与任务分解 (21)一、《河南省土地整治规划(2011-2015)》下达指标 (21)二、《濮阳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10-2020)》的对接 (23)三、濮阳市土地整治规划目标的确定 (24)四、指标的分解 (26)第五章土地整治潜力测算 (30)一、农用地整理潜力 (30)二、农村建设用地整理潜力 (34)三、土地复垦潜力 (38)四、宜耕后备土地资源开发潜力 (41)五、城镇工矿整理规模潜力 (44)六、整治潜力分级 (46)第六章规划布局与项目安排 (49)一、土地整治分区 (49)二、土地整治的重点区域 (50)三、土地整治重点项目安排 (52)第七章规划投资与实施计划 (59)一、投资估算依据 (59)二、资金来源分析 (62)第八章加强生态环境保护与建设 (66)一、生态用地现状 (66)二、加快土地复垦 (67)三、优化生态用地结构和布局 (68)第九章规划实施影响评价 (71)一、环境影响评价 (71)二、社会影响评价 (77)第十章与相关规划的衔接 (79)一、国家级规划 (79)二、省级规划 (79)三、市级规划 (79)第十一章规划的可行性分析 (84)一、基础资料准确可靠 (84)二、规划方案符合国家、河南省的技术要求 (84)三、规划实施具有可靠保障 (85)第一章土地开发整理实施情况分析一、土地开发整理实施情况介绍2000-2010年,濮阳市通过土地开发整理复垦,新增耕地5557.18公顷,保证了耕地面积基本稳定,在区域内基本完成了占补平衡的目标。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城市总体规划(2005~2020)
濮阳市人民政府
一、濮阳市城市经济社会发展基本情况
地理位置重要:濮阳位于河南省东北部,黄河下游 北岸,冀、鲁、豫三省交界处。
国民经济平稳健康发展:2005年全市完成生产总值 382.7亿元 ,人均 10690 元。三次产业结构为 16.3∶63.0∶20.7。
经济社会发展方向
以工业为主导,增强区域和城镇发展的整体实力 发展新兴产业,建立多元化的区域产业结构 扩大区域协作,全方位集聚生产要素 发展县域经济,城乡协调发展
二、上轮城市规划简述
项目背景和编制工作
濮阳市城市总体规划 (1996~2010)简介
城市性质
豫东北地区中心城市,以 石油、化工工业为基础的 综合型城市,历史文化名 城。
城镇地域结构
1)地域结构:“一心、 多点、两轴”,建立城 镇地域结构。
2)组织结构:强化中心。 产业布局与城镇布局相 结合,推进重点区域城 镇发展。轴线拓展,促 进区域城镇联系 。
城镇布局规划
农村贫困地区小城镇规划
调整产业结构,增加农民收 入
扩大劳务输出,减少就业压 力
移民迁建,调整城镇布局 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改善生
河南省重要的石油化工 基地
国有大中型企业集中的 城市
豫鲁冀三省交界地区的 地区性中心城市之一
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 (2004年10月)
经济社会现状问题和经济社会发展方向
经济社会现状问题
资源性城市的产业持续发展问题突出 城乡分割、地区分割的城市经济社会结构 城市经济社会发展实力薄弱 偏离省域经济重点发展地区
现场踏勘及调研阶段(2003年11月~12月、2004年3月) 方案编制阶段(2004年3月~7月) 方案协调阶段(2004年7月~9月) 纲要编制阶段(2004年9月~11月) 成果编制阶段(2005年3月~8月) 审查与修改阶段(2006年1月~3月)
工作组织:省厅指导、政府组织、专家咨询、部门合作、公众参与 项目背景
国家实施中部崛起战略 新世纪河南省区域经济社会战略的实施 濮阳市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实施 濮阳市市区行政区划调整 濮阳市国家重点国有企业的改革 濮阳市区域交通基础的建设
四、市域城镇体系规划城镇发来自战略城镇发展战略以工业化带动城镇发展 集中发展重点城市,增强其辐射带动能力 加强区域间城市联系,推动人口跨区域流动 完善城镇服务功能,提高城市化发展质量
城市规模
到2010年,规划城市人口 为 50万人,城市建设用地 为49.1平方公里
城镇布局
以胜利路和京开大道形成 十字型结构,分别连接着 新市区、中原区和老城区3 个组团。
三、本轮城市总体规划编制进展情况
项目背景和编制工作
编制进展
2004年12月通过河南省城市规划技术鉴定纲要评审。 2006年1月通过河南省城市规划技术鉴定成果评审,并按照评审意见修改完善。 2006年3月通过濮阳市人大审议,由濮阳市人民政府向省人民政府报批。
人口继续保持低速增长:2005年全市总人口357.93 万人 。全市城镇人口102.03万人,占28.74%;乡村 人口252.99万人,占71.26%。
城乡居民生活水平稳步提高 :全年城镇居民人均可 支配收入7971.84元 。全年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 2472.14元
区域地位
濮阳的区域地位
我国中部地区重要的石 油天然气开采生产基地
城市规模
2004年主城区总人口46.32万人;其中,中心城区38.84万人, 老城7.48万人。主城区建成区面积49.47平方公里;其中,中 心城区40.04平方公里,老城9.43平方公里。
2020年主城区城市总人口90万人;其中,中心城区75万,老 城15万。
2020年主城区规划建设用地93平方公里;其中,中心城区 76.3平方公里,老城16.7平方公里。
活环境
市域重点保护地区为
基本农田保护区 城镇水源保护区 历史文化遗产保护区 森林公园与森林旅游风景区 油气资源开采区
五、城市性质与城市规模
城市性质和城市职能
城市发展目标
具有经济活力,结构转换能力强的城市 可持续发展的生态型城市 适宜居住和生活的文明城市 城乡协调的和谐城市
城市性质
六、主城区城市总体规划
城市规划区
范围:包括市区和濮阳 县城、柳屯镇、清河头 乡、新习乡,清丰县的 马庄桥镇、王什乡、柳 格乡,总面积为618平方 公里 。(2003年濮阳市行政
区划)
城市规划区内总人口 80.39万,城镇总人口 56.48万。(五普口径)
用地发展方向
中心城区:主要 向北、向西发展、 有条件的向东南 发展
生态园林特色突出的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 豫东北地区区域中心城市 以石油化工工业为主导的综合性城市
城市职能
以石油天然气化工工业为特色的河南省重工业基地 以优势工业产品和农产品为特色的区域性商贸流通中心 以石化工业技术研究开发和基础教育为核心的区域性科技教育中心 濮阳市城镇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
文留镇为濮阳县新县城
城镇布局规划
城镇职能结构
城市职能结构规划为综 合型、油气资源加工型 和农产品加工型三种城 镇职能。
城镇规模结构
城市发展的重点是市区 和重点工业城镇以及县 城。这些城市人口规模 保持快速增长,一般小 城镇人口规模稳步增长, 城市人口进一步向中心 城市集中。
城镇布局规划
现状(2004年) 规划(2020年)
人均建设用地(平 方米)
建设用地(平方公 里)
人均建设用地(平 方米)
建设用地(平方公 里)
主城区 106.82 49.47 103.37 93.02
中心城区 103.21 40.04 101.76 76.31
老城组团 125.74 9.43 111.41 16.71
2020年城市化水平预测
2020年全市总人口394万人左右 2020年全市城镇人口173万人左右 城市化水平预测45%
城镇布局规划
城镇等级结构
划为四个等级: 市区 县城和市级重要的工业
城镇 重点镇 一般建制镇
行政区划调整方案
将濮阳县城、清河头乡、 新习乡和清丰县马庄桥 镇与王什乡划入市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