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外贸易政策(精品)
对外贸易政策培训课件PPT(62张)

家庭问题研究会
基督教联盟
自由之家(Freedom House)
鹰论坛(the Eagle Forum)
关心美国妇女联盟 (Concerned Women for America)
美国天主教会
南方浸礼教会
B. 美国支持给予中国最惠国待 遇的部分游说团体
4
7.1 对外贸易政策概述
从内部构成来看,对外贸易政策包括三个层次 首先是对外贸易总政策,它是一国从整体经济出发,
在一个较长时期内实行的政策,它通常与本国的经济发 展战略相联系,因而对外贸活动具有方向性的指导意义。
其次是进出口商品政策,它是在对外贸易总政策的 指导下,根据本国的经济结构及市场状况等而分别制定 的进口与出口政策。
2. 保护贸易政策——国家采取各种措施干预外贸活动,限 制大部分商品的进口,同时对本国出口产品予以鼓励和 支持的贸易政策。
6
7.1 对外贸易政策概述
贸易政策制定依据
1.经济发展水平和产品竞争能力。 2.经济结构与产业结构。 3.经济发展战略。 4.国内经济状况。 5.各种利益集团力量的对比。 6.政府领导人的经济理论与贸易思想。 7.本国与他国的政治经济关系。
2
7.1 对外贸易政策概述
7.1.1 对外贸易政策的涵义与构成 对外贸易政策含义
一国政府为了某种目的而制定的对进出口贸易活动进行 管理的有关方针和法规。 对外贸易政策目的 第一,保护本国市场,发展民族工业; 第二,扩大商品或劳务出口,占领国际市场; 第三,推进本国产业结构的改善与升级; 第四,积累资本或资金,缩小和弥补经济发展过程中的 资金缺口; 第五,维护本国或地区的对外政治关系。
我国对外贸易政策(新中国成立至今)

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对外贸易经历了两段截然不同的发展过程。
改革开放前,对外贸易进出口总额206亿美元,世界排名第32位,占世界贸易总额的比重不到1%;改革开放后,我国对外贸易发生巨大变化,2008年,对外贸易进出口总额达25617亿美元,世界排名第3位,占世界贸易总额的比重上升到近9%,成为举足轻重的世界贸易大国。
对外贸易的发展与贸易政策的制定息息相关。
探析60年来我国对外贸易政策的变迁及其对我国对外贸易发展的影响,有助于制定更有效的政策措施,走出国际金融危机造成的外贸困境。
改革开放以来对外贸易政策的巨大变化(一)改革开放初期有管制的开放式贸易保护政策这一时期大致在1978年至1992年。
1978年12月,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明确了对外贸易在中国经济发展中的战略地位和指导思想。
由于经济体制从严格计划经济体制转向商品经济体制,中国对外贸易政策开始变化。
该阶段对外贸易政策的主要标志有两个,一是1982年1月党中央书记处会议为对外经济工作确定了理论基础和指导思想。
二是1986年“七五”计划的公开发表为对外贸易战略设计了明确的蓝图。
此外,我国在1986年7月正式向关贸总协定(GATT)递交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对外贸易制度备忘录》,提请恢复中国在GATT的创始缔约国地位。
该阶段,我国对外贸易政策主要有:(1)采取出口导向战略,鼓励和扶持出口型产业,并进口相应技术设备,实施物资分配、税收和利率等优惠,组建出口生产体系;实行外汇留成和复汇率制度;限制外资企业商品的内销;实行出口退税制度;建立进出口协调服务机制等一系列措施。
(2)实施较严格的传统进口限制措施,通过关税、进口许可证、外汇管制、进口商品分类经营管理、国营贸易等措施实施进口限制。
(3)鼓励吸收外国直接投资,鼓励利用两种资源、两个市场和引进先进技术。
与改革开放前相比,这一时期对外贸易政策是在对外开放前提下,更注重奖出与限入的结合,实行有条件的、动态的贸易保护手段,因此称之为有管制的开放型贸易保护政策。
我国国际贸易的政策与措施

我国国际贸易的政策与措施
中国国际贸易政策与措施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自由贸易区建设:中国积极推进自由贸易区建设,通过签署自由贸易协定和建立自由贸易试验区等方式,促进贸易自由化和便利化。
2.外贸政策的调整和优化:中国多次进行外贸政策的调整和优化,包括降低进口关税、简化贸易手续、鼓励企业“走出去”等举措,促进贸易增长和结构优化。
3.打造国际贸易合作平台:中国积极参与全球经济治理体系改革,推动建设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丝路基金等机构,为国际贸易提供更多便利和资源支持。
4.加强知识产权保护:中国加大知识产权保护力度,加强知识产权法律法规制定和执行,提高知识产权保护水平,为国际贸易提供更加稳定和可靠的环境。
5.推动多边和区域贸易合作:中国积极推进多边和区域贸易合作,参与世界贸易组织谈判和区域自由贸易协定谈判,加强与其他国家和地区的贸易往来和合作。
6.开展国际投资合作:中国加大对外投资力度,鼓励企业开展境外投资,积极参与全球产业链和价值链合作,推动国际贸易和投资的互动发展。
总体来说,中国的国际贸易政策和措施致力于构建开放型经济新体制,推动贸易自由化和便利化,积极参与全球经济合作,为国内外企业提供更好的发展和合作机遇。
中国外贸政策

中国外贸政策
中国外贸政策是指中国政府制定和实施的与国际贸易有关的政策措施和规定。
中国外贸政策的目标是促进外贸发展、提高国际竞争力,推动经济发展和贸易平衡。
中国外贸政策的主要内容包括:
1. 对外开放:中国积极推进开放型经济发展,不断扩大对外贸易开放。
中国已加入世界贸易组织(WTO)并履行其承诺,
降低关税和非关税壁垒,提供更多市场准入机会。
2. 货物贸易政策:中国通过采取措施,促进出口和减少进口。
政府支持出口企业,提供税收减免、融资支持和贸易便利化等政策。
同时,对进口商品加强监管,保护国内行业和消费者权益。
3. 服务贸易政策:中国鼓励发展服务贸易,特别是高附加值的服务。
政府加大对服务业开放力度,扩大外资准入,促进国内服务业提升竞争力。
4. 外资吸引政策:中国政府出台一系列政策,鼓励外资进入中国市场。
这包括减少外资准入限制,提供税收和融资优惠政策,改善营商环境等。
5. 贸易平衡:中国致力于实现外贸平衡发展,减少贸易顺差。
政府鼓励企业扩大对外投资,推动企业“走出去”,同时加强贸易谈判,促进多边贸易合作。
6. 贸易便利化政策:中国通过推进贸易便利化改革,简化贸易手续,提高通关效率,降低交易成本,促进贸易便利化。
总之,中国外贸政策旨在推动对外贸易发展和国际合作,提高国际竞争力,实现经济发展和贸易平衡。
同时,中国政府也会根据不同时期和经济形势调整和完善外贸政策措施,以适应国内外环境的变化。
中国的对外贸易政策

中国的对外贸易政策中国是全球最大的贸易国家之一,对外贸易政策在推动国家经济发展、增加就业机会、促进国际合作等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从中国对外贸易政策的背景、政策目标、主要措施以及对国家经济的影响等方面进行探讨。
一、背景中国的对外贸易政策在改革开放以来得到了快速发展。
1978年,中国实行了经济改革政策,引入市场经济机制,逐步打破了对外贸易的限制,对外经济贸易逐渐扩大。
自此以后,中国对外贸易规模不断扩大,已成为世界上最大的贸易国家之一。
二、政策目标中国的对外贸易政策旨在实现多方面的目标。
首先,通过对外贸易,中国可以获得大量的外汇储备,促进汇率稳定。
其次,对外贸易还可以提供就业机会,促进国内就业。
此外,对外贸易还可以推动技术创新和产业升级,提高国家竞争力。
最后,通过对外贸易,中国可以与其他国家开展合作,促进国际经济合作与发展。
三、主要措施为了实现对外贸易政策的目标,中国采取了一系列措施。
首先,中国积极参与全球贸易体系,并加入了世界贸易组织(WTO),推动贸易自由化进程。
其次,中国实行了一系列的贸易便利化措施,如降低关税、简化贸易手续等,以促进贸易畅通。
此外,中国还大力推动“一带一路”倡议,加强与沿线国家的贸易往来,并建设互联互通的贸易通道。
四、对国家经济的影响中国的对外贸易政策对国家经济发展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首先,对外贸易经济规模的扩大,不仅为国家提供了大量外汇储备,支持国家金融稳定,也为中国的国际支付提供了保障。
其次,对外贸易的发展带动了国内的产业升级和技术创新,提高了中国企业的竞争力。
此外,对外贸易还为中国创造了大量的就业机会,促进了农民工的就业转移和城市化进程。
综上所述,中国的对外贸易政策在推动国家经济发展、增加就业机会、促进国际合作等方面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中国将继续积极参与全球贸易体系,并采取更多的措施提升贸易便利化水平,进一步推动对外贸易的发展。
相信在中国对外贸易政策的引领下,中国将实现更加可持续、平衡和高质量的发展。
国际贸易对外贸易政策

(即经济发展战略、国内经济状况、竞争力、
与他国的关系)
精选ppt
9
对外贸易政策的执行方式:
通过海关对进出口贸易进行管理;
国家广泛设立各种机构,负责促进出口 和管理进口;
国家政府出面参与各种国际经济贸易等 国际机构与组织,进行国际经济贸易等 方面的协调工作。
精选ppt
10
补充:
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一五规划” 纲要之对外贸易政策
精选ppt
14
• 第二节 积极扩大进口 • 第三节 发展服务贸易 • 第四节 完善公平贸易政策 • 第三十六章 提高利用外资质量 • 第一节 引导外商投资方向 • 第二节 促进利用外资方式多样化 • 第三十七章 积极开展国际经济合作 • 第一节 实施“走出去”战略 • 第二节 推进国际区域经济合作
降低关税
护幼稚工业论
取消特权公司
改变殖民政策
推行贸易扩张
精选ppt
16
3、超保护贸易政策:1930--二战后 【美】凯恩斯 内容:从保护农业推广到工业 就业理论 乘数理论
4、贸易自由化:二战后 【美】 1947年关贸总协定缔约方通过八轮多边贸易谈判大
幅度降低进口关税
5、新贸易保护主义:20世纪70年代后【美】
的利益也予以承认,保护贸易为过渡时期,而 以自由贸易为最后的目的。
3.但是,李斯特的整个理论体系是错误的,不科
学的,他把生产力理论同古典学派的价值论对
立起来,片面强调国家对经济发展的决定作用,
精选ppt
3
2、目的 (1)保护本国的市场; (2)扩大本国产品的出口市场; (3)促进本国产业结构的改善; (4)积累资本或资金; (5)维护本国对外的经济、政治关系; (6)促进经济发展与稳定。(生产力、
中国对外贸易政策

中国对外贸易政策
中国对外贸易政策是指中国政府制定和实施的关于对外贸易的方针、政策和措施。
以下是中国对外贸易政策的一些重点内容:
1. 开放政策:中国实行对外开放政策,积极主动参与全球贸易体系,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并推动建立自由、开放、公平、有序的国际经贸规则。
2. 自由贸易区建设:中国积极推动区域自由贸易协定的签订和实施,如中国与东盟自由贸易区、中国-巴拿马自由贸易协定等。
3. 外贸政策的稳定性:中国致力于维护外贸政策的连续性和稳定性,为外商提供长期稳定的营商环境。
4. 出口导向型政策:中国对外贸易政策重点支持出口,通过积极推动出口,促进国内产业的发展和调整。
5. 外商投资政策:中国鼓励外商投资,提供投资便利条件和优惠政策,鼓励外资进入高新技术产业、先进制造业和服务业等领域。
6. 贸易促进政策:中国鼓励和支持企业参加国际展览会、派遣商务团访问外国市场、组织境外参观团来华考察,推动贸易往来。
7. 多边贸易体制:中国坚定维护多边贸易体制,积极参与多边
贸易谈判和合作,推动建设开放型世界经济。
总体来说,中国对外贸易政策以开放为基调,鼓励外贸和外资,促进贸易平衡,加强在全球贸易体系中的参与和声誉,并推动贸易与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中国对外贸易的法律规定(3篇)

第1篇一、引言对外贸易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与其他国家或地区之间进行的商品和服务的交换活动。
中国作为一个世界贸易大国,对外贸易在国民经济中占据着重要地位。
为了规范对外贸易活动,维护国家经济利益,促进对外贸易的健康发展,中国制定了一系列对外贸易的法律规定。
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介绍中国对外贸易的法律规定。
二、对外贸易的基本原则1. 自主经营原则:我国对外贸易实行自主经营原则,企业有权根据市场需求和自身经营能力自主决定进出口商品和服务。
2. 平等互利原则:对外贸易活动中,我国坚持平等互利原则,尊重国际惯例,维护国家主权和经济利益。
3. 诚实信用原则:对外贸易活动中,企业应遵循诚实信用原则,遵守合同约定,履行合同义务。
4. 保护环境原则:在对外贸易活动中,我国积极履行国际义务,保护环境,推动绿色贸易。
三、对外贸易法律法规体系1. 宪法: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对外贸易法律法规体系的基础。
宪法规定了对外贸易的基本原则和制度。
2. 法律:对外贸易法律法规体系中的法律主要包括《对外贸易法》、《海关法》、《进出口商品检验法》、《外汇管理条例》等。
3. 行政法规:行政法规是对外贸易法律法规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如《对外贸易经营者备案登记管理办法》、《进出口商品检验检疫法实施条例》等。
4. 部门规章:部门规章是国务院各部委根据法律、行政法规制定的规范性文件,如《进出口商品检验机构管理办法》、《进出口货物申报规定》等。
5. 国际条约和协定:我国参加的国际条约和协定,如《世界贸易组织协定》、《联合国海洋法公约》等,也是我国对外贸易法律法规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四、对外贸易经营者管理1. 对外贸易经营者备案登记:根据《对外贸易法》和《对外贸易经营者备案登记管理办法》,从事对外贸易经营活动的企业应当向所在地商务主管部门备案登记。
2. 对外贸易经营者资质管理:对外贸易经营者应当具备一定的资质条件,如注册资本、经营场所、管理人员等。
3. 对外贸易经营者信用管理:商务主管部门建立对外贸易经营者信用档案,对信用良好的企业给予支持,对信用不良的企业实施惩戒。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Political Arguments for Intervention
Protect Industry and Jobs.
Retaliation
National Security
Protect Human Rights
各国对外贸易政策主要是通过以下方式执行: 通过海关对进出口贸易进行管理。各国设置在对外开
放口岸的海关,除对进出境的商品、运输工具实行监 管,稽征关税和代征法定的其它税费外,还承担着查 禁走私的艰巨任务 国家设立各种机构,负责促进出口和监管出口 国家政府出面参与各种国际贸易、关税等的国际机构 与组织,进行国际贸易、关税方面的协调和谈判
本章重点(重要问题)
李斯特保护关税制度的核心思想 幼稚产业 对外贸易政策的内容 贸易保护政策与贸易自由政策的
对立性
制定对外贸易政策的目的
保护本国市场 提高本国产品的竞争能力和
扩大本国产品的出口市场 促进本国经济发展
对外贸易政策的构成
对外贸易总政策:是国家根据本国经济 发展需要,制定的在一个较长时期内实 行的旨在指导对外贸易发展的总原则和 总方针
“ 英国得之对外贸易的财富” 商务印书馆 1978, P19
早期重商主义 晚期重商主义
早期重商主义的对外经 济政策:直接管制汇率 和贵金属交易的方法实 现国内贵金属的存量增 加
禁止金银出口
禁止出口商接收外国非金 银货币
汇率由官方直接控制,实 行固定汇率
晚期重商主义的对外经 济政策:以贸易管制政 策为主要手段,实现国 内贵金属的存量增加
侵略性保护贸易政策 (超保护贸易政策)
含义:保护国内高度发展或出现衰退的 垄断工业,保护和加强对国内外市场的 垄断,并在垄断国内市场的基础上向国 外市场实施进攻性的扩张
保护垄断利益
带有扩张性 和掠夺性
Balance of Trade Equilibrium
Decreased money supply = price decline.
强制性的 贸易保护主义
自由贸易政策
保护贸易政策
欧洲资本原始积累时期 (15~17世纪)
产业革命后
资本主义自由竞争时期
(18世纪中叶)
(19世纪)
新贸易保护主义
滞胀出现后 (70年代后)
贸易自由化 超保护贸易政策
资本主义经济恢 复和自由发展 (50-70年代)
垄断代替自由竞争 (20世纪初)
保护贸易政策的理论依据
基本观点:(1)如果一国政府能保证本国公司而 不是外国公司获得先发优势,它对本国企业的扶 植就可能提高本国的收入。因此,政府应采取补 贴的方法对具有发展前途的新兴行业给予支持。 (2)如果政府对本国某一行业的干预能帮助国内 企业克服已获得先发优势的外国公司设置的市场 进入障碍,政府则应进行干预。
介于自由贸易与保护贸易之间,属于又组 织的自由贸易
出现于上世纪70年代,盛行于80年代后期
实现途径:国际会议、国际条约和协定、 区域经济一体化组织、WTO等多边机构、 国际标准化、双边安排、单边立法
战略性贸易政策
由新贸易理论的学者提出
由于国际市场上的不完全竞争性质和规模经济的 存在,一国政府可以通过补贴或保护国内市场的 手段,扶植本国战略性工业的成长,增强其在国 际市场上的竞争力,以获取规模经济的收益,并 夺取市场份额
重商主义开始让位于自由贸易主义
18 世纪60 年代到19 世纪60 年 代, 欧美先进的国家相继完成了工 业革命,产业资本占据了主导地位。 这些国家经济的自发由展贸突易 破了国家的 范围,出现了近代意义上的国际分 工和国际交换。代表商业资本的重 商主义开始让位于代表产业资本的 自由贸易主义。
自由贸易政策
第六章 对外贸易政策
教学目的与要求 通过本章学习,了解和掌握资本主 义国家的对外贸易政策的概念类型和演 变,重点把握战后政策的发展特点;探 讨贸易保护政策的理论依据
基本内容
政策演变(从重商主义到新贸易保护主 义、从关税壁垒到非关税壁垒、从数量 限制到绿色壁垒和TBT)
政策类型 自由贸易政策 保护贸易政策 管理贸易政策 贸易政策的新变化
对外贸易政策对国际贸易的影响
对国际贸易秩序产生影响 对国际贸易规模产生影响 对国际贸易流向产生影响
对外贸易政策衡的重要工具
贸易政策是调节一国以国际收支 为主要内容的外部经济平衡的主 要手段
贸易政策是实现经济目标的工具
对外贸易政策的演变
幼稚产业保护政策
幼稚产业,infant industry,是指在落 后国家一些刚刚兴起、尚未形成经济规 模,不可能与发达国家高水平的产业相 竞争的产业
幼稚产业保护政策根本目的是迅速提高 本国产业的竞争力
最早提出贸易保护政策的是美国的汉密 尔顿,他在1791年向国会提交的《关 于制造业的报告》中重点阐述了制造业 保护的重要性
Stanford 和法国的
Thomas·Mun。
Montchrestien
主张保持全国的对外
他们主张在对外贸易 贸易顺差,以增加货
中的每笔交易都保持 币的流进
顺差, 以增加货币 被称为“贸易差额论” 的流进
被称为“货币差额论”
surplus
托马斯·孟
“ 我们倘使只看到农夫在下种时候的行为, 只看到他将许多很好的谷粒抛在地上, 我们就会说他是一个疯子而不是一个农夫 了。 但是当我们按照他的收获, 也就是 他的努力的最终结果, 来估计他的劳动 时候, 我们就会知道他的行动的价值及 其丰富的收获了”。
对外贸易商品(服务)政策:是根据对 外贸易总政策、经济结构和国内市场状 况,分别制定的有关商品进出口和服务 开放的原则和规定
对外贸易政策的构成
关税政策:是根据本国进出口贸易的需要, 制定的对出入海关征收关税的政策。如为 了限制外国商品的进口和公平贸易的需要, 对他国进口的商品征收诸如进口关税、反 补贴税、反倾销税等
Mercantilists era ended in 1700’s
A “favorable” trade balance still means that a nation exports more goods and services than it imports
Modern-day economic nationalism, industrial policy based on heavy state intervention
战后贸易自由化的主要表现:大幅度削 减关税、拆除非关税壁垒)
新贸易保护主义的特点(从关税壁垒转 向非关税壁垒、鼓励出口、区域性措施、 强化反倾销税和反补贴税)
管理贸易政策
以协调国家经济利益为导向,以政府干预 贸易环境为手段,以磋商谈判为轴心,对 本国进出口贸易和全球贸易关系进行全面 干预、协调和管理的一种贸易政策体系
斯塔福德、孟克列钦的早期 重商主义
托马斯•孟的晚期重商主义 汉密尔顿的关税保护论 李斯特的幼稚产业保护论 凯恩斯主义的新重商主义
重商主义(Mercantilism)
15世纪末,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在西欧萌发,封 建庄园瓦解,商品经济发展,各国国内的统一 市场形成,世界市场在一定的范围内形成。
对外贸易国别政策:是根据对外贸易总政 策,对外政治、经济关系的需要而制定的 国别和地区政策。随着国际经济关系的变 化,尤其是我们已经成功入世,我国的对 外贸易的国别政策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对外贸易政策的制定与执行
对外贸易政策是一国经济政策和对外政策的重要组成 部分
各国对外贸易政策的制定与修改任务是由国家立法机 构承担
利用关税和法令适当 限制制成品和奢侈品 进口
限制原料出口,保证 国内加工业的发展
早期重商主义 晚期重商主义
外国商人离境 时 只能带走商 品, 不能带走 本国货币。
鼓励中转贸易
保护本国弱小 企业的发展。
实行奖励出口 政策。
一个重商主义者的论调
所有处于弱小产业时期的制造业不 仅需要关心, 而且需要付出相当的 代价来哺育他们,以便使他们发展 到强有力的生气勃勃的阶段。
含义:国家取消对进出口商品和服务的 限制和障碍,取消对本国进出口商的各 种特权和优惠,使其在国内外市场上进 行自由竞争
英国自由贸易政策的兴起与胜利 自由贸易政策的理论 对自由贸易政策和理论的评价
自由貿易
保护贸易政策
含义:国家利用各种政策、法规,限制 商品和服务的进口,保护本国国内市场 免受外国商品的竞争,给予本国出口的 商品和服务以优惠或补贴,以鼓励出口
荒准野)会变成稠密的森林,但要静等风力来培养森林, 就啦对会!李要如斯等果上主特几 动幼个栽稚世培纪,工来在业完几保成十这年护个内论转就的变会, 达评这到价岂目不的是太蠢
李斯特的幼稚产业保护论
重视生产力 的发展
提出经济阶 段论
阐明保护贸 易政策的目 的与手段
李斯特认为:
基督教、一夫一妻制、奴隶制与封建领 地的取消、王位的继承、印刷、报纸、 邮政、货币、历法、钟表、警察等事物, 制度的发明,自有保有不动产原则的施 行,交通工具的采用等,都是生产力增 长的丰富源泉
美国与德国保护贸易政策的实践
保护贸易政策的理论依据 汉密尔顿的保护关税说 李斯特幼稚工业保护论
李斯特 保护贸易
理论
汉密尔顿的保护关税说
汉密尔顿(Hamilton,1757-1804),美 国开国元勋、首任财长
1791向国会递交《关于制造业的报告》 (Report on Manufacture),强调制 造业的重要性,极力主张对其实行保护 关税
西欧各国采取措施,鼓励发展对外贸易。 早期的资本主要是以商品资本的形态出现,重
商主义应运而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