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人教版八年级历史下册 第16课冷战

合集下载

第16课美苏“冷战”对峙局面的形成

第16课美苏“冷战”对峙局面的形成
⑴左图宣传的是二战后美国实施 的什么计划? 马歇尔计划
⑵图上的花和夹板分别代表什么? 花:二战后欧洲经济的恢复、发展 夹板:马歇尔计划 ⑶该图的寓意是什么? 在马歇尔计划的扶持下,欧洲经济得到恢复、发展 ⑷美国的目的是什么? 达到控制西欧、对抗苏联和称霸世界的目的。
(三)两大军事集团的对峙 1、1955年,苏联和东欧人民民主国家建立了华沙条约组
第十六课、美苏“冷战”对 峙局面的形成
一、丘吉尔与“铁幕演说” 1、背景:二战后,面对所谓“共产主义”的威胁
和社会主义国家日益增强的经济实力,美国采 取了以遏制苏联为中心的“冷战”政策。 2、冷战政策:是美国针对苏联等社会主义国家所 采取的除战争以外的一切敌对活动和对抗形式。
3、最先发出冷战信号的人是英国前首相丘吉尔。
组织是( B )
A、华沙条约组织B、北大西洋公约组织 C、欧洲共同体D、联合国 12、人们称美苏争霸是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下面是同学们评论美
苏争霸对世界造成的消极影响,其中不正确的是( D )
A、浪费大量资源,不利于经济发展 B、使各国人民长时期处于核战争的恐惧中 C、导致世界多处地区局势紧张 D、造成了严重的环境问题,使生态系统遭到破坏
华约总部莫斯科
作业:
1、学习测评 2、2010年3月25日,俄罗斯总统梅德韦杰夫在伏
尔加格勒举行的俄罗斯“胜利”组委会会议上发 表重要讲话。第二次世界大战时在伏尔加格勒发 生的战役是此次大战的转折点,请你判断这一 “转折点”C是( )
A、萨拉热窝事件B、诺曼底登陆 C、斯大林格勒战役D、攻占柏林 3、冷战开始的标志是( A ) A、杜鲁门主义出台B、马歇尔计划的提出 C、北约的建立D、丘吉尔“铁幕演说”
杜鲁门主义的提出,是对苏联发动冷战的宣言书,又是 冷战开始的标志。(冷战开始时间:1947年)

思维导图第16课 冷战

思维导图第16课 冷战
Leabharlann 德国的分裂冷战的发生

1949 年,北约成立

冷战政策
政治:杜鲁门主义的出台(冷战的开始) 经济:推行马歇尔计划 军事:北约建立
1955 年,华约成立 影响:两极格局形成
北约与华约对峙
冷战的含义:指二战后的40 多年间,以美、苏为首的两大集团之间 既非战争又非和平的对峙与竞争状态
二战后,美国成为世界上军事、经济实力最强大的国家,称霸的 欲望十分强烈 二战后,美、苏、英、法四国分区占领德国及其首都柏林 原因 1948 年,柏林危机爆发 1949 年,西德和东德成立,欧洲冷战对峙的局面基本形成 强大的苏联,成为美国称霸的障碍 美苏国家战略的对立和社会制度的巨大差异

第16课 冷战 课件(69张PPT)

第16课  冷战  课件(69张PPT)
1945年,武装部队总人数达到1230万,国防预算超过 800亿美元。空军、海军力量天下第一。垄断了原子弹, 拥有1200多万军队,30艘航空母舰,1000多艘其他战 舰,在全球有484个军事基地。垄断着原子弹。
美国全球军事部署图
⑵美国称霸世界的欲望十分强烈
美国在世界上处于领导地位。……其他任何一 个伟大的领袖所担负的责任,都不能同美国今
标志着美苏战时同盟关系正式破裂,冷战开始。
在历史上的影响:
杜鲁门主义是美国对外政策的重大转折点。它与美国当时实行的马歇尔计划共同构成 美国对外政策的基础,标志着美苏在二战中的同盟关系的结束及冷战的开始,也标志着 美国作为战后第一大国的世界霸主地位的确立。在此后长达30年的时间内,杜鲁门主义 一直作为美国对外政策的基本原则并起着支配性作用。
苏联莫斯科克里姆林宫
⑷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两种不同的社会制度之间的对立。
美国认为自己的民主制度和自由观念最优越;全世界都应该 实行和它一样的制度。美国还认定社会主义国家都具有侵略性。
在苏联影响和帮助下,东欧和亚洲一系列国家建立起人民民 主政权,苏联的国际威望空前提高。
“只要资本主义制度存在,战争就不可避免,和平是不会有的 。苏联人民必须对战争有所准备。”
(2)杜鲁门把世界分为“自由国家”和“极权政 体”两个对立的营垒,宣称美国将领导和帮助 所有选择“自由制度”、抵抗极权统治的力量。
干涉别国内政
控制其他国家 遏制共产主义
杜鲁门主义是美苏冷战宣言书,
实质是遏制共产主义,干涉别国内政,加紧
控制其他国家,最终达到称霸世界的目的。
杜鲁门主义提出的目的是遏制苏联,稳定资本主义 。它的特点是以反苏反共 掩盖其全球扩张的野心,以维护美国的利益和安全为借口,公开声称要干涉世界各 国内政,其实质是美国的全球扩张势力的宣言书,是对苏联发动全面冷战的宣言书, 也是冷战全面开始的标志。

第16课 冷战(解析版)

第16课  冷战(解析版)

第16课冷战1.(2020年四川乐山)1947年,一位美国总统在国会发表演说,在演说中,他把世界分为“自由国家”和“极权政权”两个对立的营垒,宣称美国将领导和帮助所有选择“自由制度”、抵抗极权统治的力量。

这篇演说提出的政策被称为A.战时共产主义政策B.绥靖政策C.杜鲁门主义D.马歇尔计划【答案】C【解析】二战结束后,1947年,美国总统杜鲁门在国会发表演说,在演说中,他把世界分为“自由国家”和“极权政权”两个对立的营垒,宣称美国将领导和帮助所有选择“自由制度”、抵抗极权统治的力量。

这篇演说提出的政策被称为杜鲁门主义,故C符合题意;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在苏俄实行,排除A;绥靖政策是二战爆发前和二战初期英法等国实行的纵容法西斯国家侵略的政策,排除B;马歇尔计划是1947年,美国国务卿马歇尔提出的援助西欧复兴经济的计划,排除D。

故选C。

2.(2019·江苏镇江·中考真题)北大西洋公约规定“缔约国同意对于欧洲或北美之一个或数个缔约国之武装进攻发生,应视为对缔约国全体之进攻。

”引文中假设的“武装进攻”来自A.苏联和东欧B.美国和西欧C.轴心国集团D.同盟国集团【答案】A【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49年成立的北大西洋公约组织是美苏冷战在军事上的表现。

因此,北大西洋公约规定的“缔约国同意对于欧洲或北美之一个或数个缔约国之武装进攻发生,应视为对缔约国全体之进攻。

”引文中假设的“武装进攻”来自苏联和东欧等社会主义国家。

故A符合题意;美国和西欧属于北大西洋公约组织,故B不符合题意;轴心国集团是1937年成立,故C不符合题意;同盟国集团与一战有关,故D 不符合题意。

故选A。

3.(2020·广东金平·初三三模)如下图为中国漫国家绘制的关于马歇尔计划的政治讽喻漫画。

漫画家意在揭示马歇尔计划A.推动了西欧的分裂与对峙B.奠定了美苏两极格局的框架C.把西欧纳入了美国的势力范围D.使西欧政治一体化快速发展【答案】C【解析】材料表明马歇尔计划使西欧各国沦为美国在海外的州,这说明马歇尔计划把西欧纳入了美国势力范围,故C符合题意;材料中的补丁不能代表西欧的分裂,因为材料中站着的人代表的是美国,西欧被补在了一起,故A不符合题意;雅尔塔体制奠定了美苏两极格局框架,故B不符合题意;材料中不能得出西欧政治一体化快速发展,故D不符合题意。

(完整版)第16课冷战

(完整版)第16课冷战

第16课冷战一、【课程标准】●知道杜鲁门主义、德国分裂、“北约”与“华约”,了解美苏“冷战”对峙局面的形成。

二、【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知道冷战政策的含义、冷战开始的标志及冷战的具体表现。

简述杜鲁门主义、马歇尔计划及北约和华约的建立等史实,了解美苏两极对峙局面的形成。

(二)过程与方法通过阅读文字、漫画、地图、历史照片等相关史料,分析冷战的背景,归纳冷战初期的具体表现,探究冷战的影响,逐步提高运用史料说明、分析、归纳相关历史现象的能力。

通过小组讨论,进一步分析两极对峙局面形成的必然性及其对历史造成的影响。

(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通过学习两极格局的形成,初步认识霸权主义对人类进步和安全的威胁。

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深刻认识到世界和平的可贵,进一步理解“和平”与“发展”这两大时代主题。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美苏“冷战”对峙局面的形成难点:冷战背景及影响四、【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展示:漫画《赫鲁晓夫和肯尼迪的较量》学生:描述漫画内容,观察漫画体现了美苏什么样的关系。

教师:二战结束后,美苏两国盟友关系破裂走向的冷战,为争夺世界霸主地位展开了长期的争霸。

美苏为何会由盟友变为冷战对手?什么是冷战?为何冷战?我们今天一起来学习第16课《冷战》。

(二)探究新知1.冷战的发生自主学习,合作探究:什么是冷战?学生:阅读课本后,回答。

教师归纳:“冷战”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40多年间,以美、苏为首的两大集团之间既非战争又非和平的对峙与竞争状态。

与“热战”相对而言。

展示:材料一:战后美国政治、经济、军事实力设问:结合课本内容和材料,分析冷战的原因。

预设:二战后,美国经济、政治、军事实力强大,成为资本主义世界盟主。

美国欲称霸世界,而苏联经过战争的洗礼同样变得强大起来,由于社会制度不同,苏联成为美国称霸世界的主要障碍。

教师补充:20世纪上半叶,人类刚刚经历过两次世界大战,人们渴望和平,美苏双方不敢也不愿再把自己卷入另一场新的世界大战中。

第16课 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 课件(26张PPT) 2022-2023学年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下册

第16课  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  课件(26张PPT)  2022-2023学年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下册

平等互利
和平共处
目标
处理之间国与国之间关系的基本准则
60年来,历经国际风云变幻的考验,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作为一 个开放包容的国际法原则……适用于各种社会制度……国家之 间的关系。已经成为国际关系基本准则和国际法基本原则。
——习近平在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发表60周年纪念大会上的讲话
三、以“求同存异”的智慧影响世界
丹麦
缅甸 创造了一个良好的外部环境。
瑞士
新中国成立初期面临的国际形势
苏 社会主义阵营
美 资本主义阵营
等一些
对新中国采取
,实行

策,不与中国建交,并对

二、以“和平共处”的原则走向世界
(1)背景 ①中、印、缅三国在历史上存在领土纠纷, ②中国的强大引起缅甸与印度的担忧。
(2)首次提出: 1953年底,接见印度代表团时
持反共立场的领导人态度,但是
同 异 求 他改变了会议的航向。

——美国记者
何为“同”
何为“异”
① 共同的经历:曾受到帝国主义的侵略
意识形态和社会制度不同;
② 共同任务:如何发展国家经济
宗教信仰、建设道路不同。
③ 共同愿望:维护世界和平与民族独立。
“万隆精神”
万隆会议召开60周年
亚非人民团结一 致, 维护世界和 平,增 进各国人民之间友
印度“克什米尔公主号”飞机
(2)过程:充满危机
会中—矛盾与分歧:充满“火药味”的万隆会议 “‘共产主义’是一种‘颠覆性的宗教’”。—伊朗代表团团长贾马利
巴基斯坦
菲律宾
土耳其
伊朗
泰国
“求同存异”方针
中国代表团是来求团结而不是来吵架的,
中国代表团是来求同而不是来立异的 周恩来并不打算改变任何一个坚

2020年人教部编版九年级历史下册第16课 冷战 课件

2020年人教部编版九年级历史下册第16课   冷战  课件
柏林墙
“冷战”阴影下的国际关系
1、德国分裂 (1949) 2、朝鲜战争(1950)

3、美国在越南发动战争(1961)

4、古巴导弹危机(1962)

5、苏联入侵阿富汗(1979)

结合下图思考交流美苏对峙给人类带来了什么影响?
造成世界动荡不安、地区 冲突不古断巴,导弹威危机胁(1世962界) 和越南平战争。(1961—1975年)
3.强大起来的苏联,成为美国称霸的障碍。

VS

矛盾不断加深
(资本主义)
国社 家会 利制 益度
(社会主义)
三、如何冷战
右图是英国的一幅 政治漫画。
1946年,英国首相邱 吉尔用“铁幕”一词 来说明资本主义阵营 和社会主义阵营之间 互不信任的情形。
【读史感悟】
材料一 :从波罗的海的什切青到亚得里亚海的 里雅斯特,一幅横贯欧洲大陆的铁幕已经降落
规定:任何一个成员国如果受到武装攻击,其 他缔约国将以一切方式进行援助。华约实际上 处在苏联的控制之下。
冰岛
中立国
北约成员国

华约成员国




社会主义阵营
苏联
资本主义国阵营
联 邦
民 德




国国 瑞士
1949年
1955年
西班牙
阿 尔 巴










建 立 尼 亚


志土着耳以其
美苏为首的两极格局正式形成。
陆,堪与美国平分秋色。1949年成功制造出原子弹,打 破了美国的的核垄断。……苏联成为战后唯一能与美国 抗衡的大国。

(word完整版)第16课 冷战 练习题(带答案)

(word完整版)第16课 冷战 练习题(带答案)

第16课冷战课堂练习一、单项选择题1。

有研究说,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某个国家“正处于拿破仑战争结束时英国的地位,它掌握了全世界财富的大约50%”。

该国家是()A.苏联B.美国C.中国D。

英国2。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国正处于实力的顶峰。

杜鲁门总统一再宣称:“美国在世界上处于领导地位。

”可是,经过战争考验而强大起来的苏联,在战后国际事务的重大问题上,坚持不对美国让步。

下列对上述材料的正确理解是( )A。

苏联实力强于美国B。

美国、苏联矛盾突出C。

两极格局正式形成D。

政治多极化趋势加强3.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以美国为首的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对苏联等社会主义国家实施“冷战”政策。

“冷战”政策的内容不包括()A.封锁与遏制 B。

稳定资本主义C.遏制共产主义 D。

发动战争4.《走向全球主义》一书作者安布鲁斯指出,“尽管国家在全世界保持着优势地位,但美国领导人在1945 年夏对未来有三怕。

一是政治上的,怕斯大林,也就是怕社会主义……”为此,美国在政治方面提出 ( )A。

杜鲁门主义 B。

马歇尔计划C。

建立北约 D.成立联合国5。

与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相比,战后美苏关系发生了重大变化,(如下图)其开始标志是()A。

杜鲁门主义出台 B。

华约组织成立C。

北约组织建立 D.马歇尔计划实施6. 如图是1947年美国人画的一幅漫画。

“?"处对应的正确选项是()A。

杜鲁门主义 B.马歇尔计划 C.两极格局 D.北大西洋公约组织7。

《美国的梦想》中有这样一个论断:“马歇尔计划:一箭双雕。

”这里的“双雕"是指()A.输出资本、对抗苏联B。

遏制欧洲、称霸世界C。

控制欧洲、遏制苏联 D.复兴欧洲、干涉中国8。

欧洲冷战对峙局面基本形成的标志是( )A.杜鲁门主义的出台B.马歇尔计划 C。

“柏林危机” D. 珍珠港事件9.杜鲁门在督促国会尽早通过马歇尔计划的特别咨文中说:“要使经济复兴获得成功,必须采取某种对付内部和外部侵略的保卫性措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