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语文版:小学三年级上册语文 第31课《阿凡提的故事(剧本)》原文及教案

合集下载

【范文】三年级语文上31阿凡提的故事(剧本)教案

【范文】三年级语文上31阿凡提的故事(剧本)教案

三年级语文上31阿凡提的故事(剧本)教案本资料为woRD文档,请点击下载地址下载全文下载地址教学要求.通过对本篇课文的理解,感受阿凡提的聪明、机智。

2.认识本课的生字、新词,理解课文内容。

3.分角色朗读课文,提高联系课文内容理解词语的能力。

重点难点.分角色朗读课文。

2.理解课文内容,感受阿凡提的机智。

教学课时两课时阿凡提的故事【第一幕】时间:某日上午人物:阿凡提、喀孜老爷、饭店店主阿木提、外地商人阿地力、众衙役、看热闹❶的人若干段导读:点出时间及人物,这是舞台说明。

一个小城镇的衙门❷里。

[①这句话起什么作用?]喀孜:谁在外面喧哗?衙役:老爷,是告状的!喀孜:哈哈!左眼跳,有吉兆。

盼财神,财神到!快叫进来![②从喀孜的话可以看出他是一个怎样的人?]段导读:我们从喀孜的话里便可判断出他是个贪官,有人告状他就想着发财。

阿木提拽着阿地力走进来,阿凡提和一群看热闹的跟在后面。

[③这个句子起什么作用?]喀孜:谁告状啊?快快讲来!店主:小人状告阿地力欠债不还![④“小人”指谁?]商人:大人,小人冤枉啊![⑤“大人”“小人”分别指谁?] 喀孜:那他为什么告你?商人:小人是外地商人。

三年前在他店里吃了一只鸡、两个鸡蛋。

当时说好下次来时还他饭钱。

今天过来还钱时,他竟然开口要二百块银元,这不是敲诈吗?求大人为小人做主![⑥“竟然”一词说明了什么?]段导读:商人向喀孜讲述店主向他索要二百块银元的敲诈行为。

喀孜:大胆!一只鸡、两个鸡蛋竟然敢要二百块银元。

店主:大人……[⑦这里的省略号起什么作用?]喀孜:有话快说!店主:大人,这是我的状纸❸,求大人为小人做主!段导读:喀孜也用一个“竟然”,说明他也认为店主是敲诈。

店主明知无理,不去申辩,而是用“状纸”这一形式让喀孜看,肯定有阴谋。

店主走到喀孜身边,悄悄掏出一个布包,递了过去。

喀孜抓着布包,轻轻捏了捏里边的银元,脸上顿时乐开了花。

语文三上《阿凡提的故事(剧本)》

语文三上《阿凡提的故事(剧本)》

剧中有好几个人物,你最佩服的 是谁,为什么?如果你是剧中的一 个人物,你会怎么做?
这是一则课本剧,共有两幕。 第一幕讲故事的起因、经过。店主 向喀孜老爷告商人欠债不还,老爷 收受贿银,判案不公。阿凡提路见 不平,挺身而出。第二幕是发展和 结局。故事揭露了店主、喀孜老爷 的丑陋行为,赞扬了阿凡提的正义 与机智。
学习生字
zhào
chì biàn shěn
吉兆 呵斥 辨护 审理
pàn chǎo zhǔຫໍສະໝຸດ lú判决 炒熟 煮熟 毛驴
和生字交朋友。
兆斥辨审 判炒煮驴
喧哗 呵斥 装模作样 公正无私 气喘吁吁 胡说八道 面红耳赤 踱来踱去 犹豫再三 无可奈何
理解词语:冤枉、竟然、公正无私、面红耳赤、 犹豫、无可奈何 讨论交流:① 商人为什么喊冤?
合作表演,深化理解 ① 通过人物语言、动作、神态,表现人物的
性格。
② 根据剧情发展及人物的性格,自己创作语 言及动作。
想一想:
阿凡提是怎样巧妙地替阿地力 辩说护也的奇?怪,从那次演讲以后, 英子像变以了其一之个矛人攻似其的之。盾她,不使再喀孜无 忧戏郁,可 判。甚奈决开至何。始还,和走只同进好学 了按一学照起校常交的理谈舞做、蹈出游房公正的
语文S版 三年级 语文 上册 第八单元
31.阿凡提的故事
PPT教学课件
剧本:
剧本是一种文学形式,是戏剧艺术创作的文本 基础,编导与演员根据剧本进行演出。与剧本 类似的词汇还包括脚本、剧作等等。它以代言 体方式为主,表现故事情节的文学样式.它是 戏剧演出的文学依据,是导演和演员二次创作 的出发点.在文学领域里,它是一种独特的文 体;在艺术领域里,它又接近文学;在戏剧领 域里,它是一切戏剧活动的根本出发点。

三年级上语文教学设计阿凡提的故事_语文s版

三年级上语文教学设计阿凡提的故事_语文s版

三年级上语文教学设计阿凡提的故事_语文s版《阿凡提的故事》剧本教案【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阿凡提的相关知识,并在学习中了解人物造型的基本知识和方法,使学生抓住人物的基本特征进行对人物性格的描绘。

2.过程与方法在学习中提高学生的造型能力,表现能力的同时,眼和手的能力得到一定提高。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在欣赏与绘画的过程中培养学生对生活、对身边环境的关注,引导学生做个机智勇敢,具有正义感的好孩子。

【教学重点】理解阿凡提是怎样巧妙地替阿地力辩护的。

体会阿凡提的机智、不畏恶势力的品质。

【教学难点】根据人物特征,学生能描绘出阿凡提这一人物形象。

【教学方法】讨论法点拨法合作探究法【课前准备】多媒体课件【课时安排】1课时喧哗装模做样2.思考:课文主要写了一件什么事?这篇课文主要讲的是店主阿木提想贿赂衙门老爷喀孜敲诈外地商人阿地力两百块银元, 阿凡提巧妙地替阿地力辩护的故事。

(一)品读课文,读中感悟1.学习第一幕。

(1)第一幕主要写了什么?(第一幕主要写了店主想通过喀孜大人敲诈外地商人,阿凡提出面阻止的故事。

)(2) 故事的发生的时间、地点、人物?时间:某日上午地点:一个小城镇的衙门里人物:阿凡提、喀孜老爷、饭店店主阿木提、外地商人阿地力、众衙役、看热闹的人若干。

(3)事情的起因是怎样的?说说人物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

小人是外地商人。

三年前在他店里吃了一只鸡、两个鸡蛋。

当时说好下次来时还他饭钱。

今天过来还钱时,他竟然开口要二百块银元,这不是敲诈吗?商人的无辜、无奈、老实(4)店主对喀孜做了什么?喀孜有哪些变化?给你留下什么印象店主:店主走到喀孜身边,悄悄掏出一个布包,递了过去。

喀孜:喀孜抓着布包,轻轻捏了捏里边的银元,脸上顿时乐开了花。

他装模作样地看了看状纸。

嗯,从状纸上看,你要二百块银元还是有道理的。

这样吧,你再给大家说说你的理由吧!阴险狡猾、贪得无厌(5)指导朗读。

①小组分角色朗读。

②指名小组上台表演。

2.学习第二幕。

三年级语文:《阿凡提的故事》教案,

三年级语文:《阿凡提的故事》教案,

三年级语文《阿凡提的故事》教案一、教学目标:1.了解阿凡提的故事背景,理解故事内容,体会故事中的道理。

2.提高学生的朗读和表达能力,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3.通过故事,培养学生热爱生活、积极向上的精神风貌。

二、教学重点:1.掌握故事的主要内容,理解故事中的道理。

2.提高学生的朗读和表达能力。

三、教学难点:1.故事中的一些生僻词汇和句子的理解。

2.如何引导学生从故事中体会到道理。

四、教学准备:1.课文《阿凡提的故事》文本。

2.与故事相关的图片或视频资料。

3.教学课件或黑板。

五、教学过程:1.导入:通过与学生讨论,引出今天的课文《阿凡提的故事》。

2.阅读理解:(1)学生自读课文,理解故事内容。

(2)教师提问,检查学生对故事的理解。

(3)分组讨论,深入理解故事中的道理。

3.朗读练习:(1)学生齐读课文,注意语音语调和表情。

(2)教师指导,纠正发音和语调。

(3)学生分角色朗读,体会故事的情感。

4.表达练习:(1)学生用自己的话复述故事。

(2)学生讨论,如何将故事中的道理应用到生活中。

(3)学生分享,表达自己的体会和感受。

6.作业布置:(1)学生回家后,向家长讲述故事内容。

(2)学生写一篇日记,记录自己的学习体会。

六、教学策略:1. 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主动思考,提高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

2. 运用情境教学法,创设生活情境,让学生在实践中感受故事的魅力。

3. 运用小组合作学习法,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沟通能力。

七、教学步骤:1. 回顾上节课的学习内容,检查学生对故事的理解和掌握程度。

2. 针对故事中的重点词语和句子,进行讲解和分析,帮助学生深入理解。

3. 设计课堂活动,让学生在实践中运用故事中的道理,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

八、课堂活动:1. 角色扮演:学生分组,选择故事中的角色进行扮演,体会角色的情感。

2. 小组讨论:学生分组讨论,如何将故事中的道理应用到生活中。

3. 创意展示: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设计一个与故事相关的创意展示,如海报、手抄报等。

三年级语文:《阿凡提的故事》教案,

三年级语文:《阿凡提的故事》教案,

三年级语文《阿凡提的故事》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课文,理解故事的主要内容。

(2)学习生字词,并能灵活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3)通过故事,了解阿凡提的聪明才智,学会思考和解决问题。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阅读,培养学生的朗读能力和口语表达能力。

(2)学会通过故事情节,分析人物的性格特点。

(3)学会与他人合作,共同探讨问题,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热爱文学,喜欢阅读的习惯。

(2)培养学生尊敬智者,崇拜英雄的品质。

(3)培养学生勇于面对困难,积极向上的心态。

二、教学重点1. 生字词的学习与运用。

2. 故事情节的理解与分析。

3. 阿凡提的聪明才智的展现。

三、教学难点1. 生字词的准确认读。

2. 理解故事中深层次的含义。

3. 学会从故事中提炼出道理,运用到实际生活中。

四、教学准备1. 课文课件或黑板。

2. 生字词卡片。

3. 与故事相关的图片或视频资料。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利用图片或视频资料,引导学生关注阿凡提的形象。

(2)简介阿凡提的故事,激发学生的兴趣。

2. 学习课文(1)学生自读课文,理解故事情节。

(2)教师辅导学生认读生字词,理解词义。

(3)分角色朗读课文,体会角色的情感。

3. 分析讨论(1)教师引导学生分析故事中阿凡提的聪明才智。

(2)学生讨论阿凡提解决问题的方法,分享自己的看法。

4. 实践运用(1)学生运用生字词造句。

(2)学生扮演阿凡提,解决实际问题。

(2)学生分享学习收获,提出疑问。

(3)布置课后作业,巩固所学知识。

六、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评价:观察学生在课堂中的参与程度、朗读能力、讨论时的表现等,评价学生的学习态度和合作精神。

2. 作业评价:检查学生课后作业的完成情况,评估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和生字词的掌握程度。

3. 口语表达评价:通过角色扮演、讨论等方式,评估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和创新思维。

七、课后作业1. 家庭阅读:鼓励学生在家中阅读其他关于阿凡提的故事,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

语文S版三年级上册《八单元 31 . 阿凡提的故事(剧本)》精品教案_11

语文S版三年级上册《八单元  31 . 阿凡提的故事(剧本)》精品教案_11

《阿凡提的故事》教学设计一揭示课文题目1.同学们一定看过有关阿凡提的书和动画片吧,谁能说说你了解的阿凡提是个什么样的人?2.板书课文题目。

今天我们要学习的《阿凡提的故事》是一个剧本,向我们讲述了一个有趣的故事。

学习了这篇课文,同学们对阿凡提会有进一步的了解。

下面就让我们一起来读读课文吧。

二初读课文1.默读课文,边读边画出生字、新词。

2.理解什么是“幕”。

(幕:戏剧较完整的段落。

)3.轻声读课文。

说说课文写了阿凡提的什么事。

(课文写了阿凡提巧妙地替阿地力辩护的事。

) 三学习生字1.认读生字卡片。

吉兆zhào呵斥chì辩biàn护审shěn理判pàn决炒chǎo熟煮zhǔ熟毛驴lǘ2.分析字形。

左右结构的字:兆判炒驴上下结构的字:审煮左中右结构的字:辩独体字:斥3.理解词语的意思。

呵斥:厉声训斥。

辩护:提出理由、事实来进行申辩,以保护自己或别人。

4.积累词汇。

从文中找出好词读一读,然后抄写在采集本上。

四朗读课文1.自己轻声读课文,把字音读正确,把句子读通顺。

2.朗读课文。

1.阿凡提是学生非常熟悉的一个人物形象,但本课的体裁是剧本,对于学生来说是很陌生的。

因此教师要对剧本的题材进行简单的介绍,让学生有所认识。

2.教学时,教师可以出示问题:“今天阿凡提又去哪里打抱不平了呢?发生了什么有趣的故事呢?”让学生带着问题读,使目的明确,学生的注意力会高度集中。

3.学习生字时,教师可以让学生开火车读、出示生字卡片读,引导学生利用学过的识字方法识记生字、新词。

1.默读课文,理解内容。

2.分角色朗读课文。

3.按剧本演一演,体会阿凡提的机智。

投影。

一复习导入1.说说通过上节课的学习,你了解了什么。

2.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这篇课文,深入理解课文内容,了解阿凡提是怎样巧妙地替阿地力辩护的。

二朗读课文,理解内容1.默读全文。

2.说说课文中出现了哪些人物,谁是主要人物。

3.课文中的阿凡提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聪明、机智、有正义感。

三年级语文:《阿凡提的故事》教案,

三年级语文:《阿凡提的故事》教案,

三年级语文《阿凡提的故事》教案教学目标:1. 通过阅读《阿凡提的故事》,了解阿凡提的聪明才智和他的助人精神。

2. 提高学生的阅读兴趣,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3. 学会通过故事中的情节,理解人物的性格特点和价值观。

4. 能够运用故事中的知识和智慧,解决生活中的问题。

教学重点:1. 理解故事的情节和人物关系。

2. 学会通过故事中的情节,理解人物的性格特点和价值观。

教学难点:1. 理解故事中的寓意和道理。

2. 能够运用故事中的知识和智慧,解决生活中的问题。

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阿凡提的故事》的课件或黑板。

2. 学生准备《阿凡提的故事》的书籍或材料。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引导学生回顾已经学过的《阿凡提的故事》。

2. 询问学生对阿凡提的印象和认识。

二、课堂阅读(10分钟)1. 学生自读《阿凡提的故事》中的一段情节。

2. 教师提问学生关于情节的问题,检查学生的阅读理解。

三、讨论和分析(10分钟)1. 教师引导学生讨论故事中的情节和人物。

2. 学生分享自己对故事的理解和感受。

3. 教师引导学生分析故事中的寓意和道理。

四、角色扮演(10分钟)1. 学生分组,每组选择一个情节进行角色扮演。

2. 学生扮演故事中的角色,表演情节。

3. 教师和同学对表演进行评价和欣赏。

五、总结和反思(5分钟)1. 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故事中的主要内容和寓意。

2. 学生分享自己从故事中学到的知识和智慧。

3. 教师引导学生反思如何运用故事中的知识和智慧,解决生活中的问题。

教学延伸:1. 学生分组,每组选择一个阿凡提的故事进行研究,深入了解阿凡提的其他故事和他的助人精神。

2. 学生写一篇关于阿凡提的故事的读后感,分享自己的感受和收获。

教学反思:教师在课后对自己的教学进行反思,看看是否达到了教学目标,学生是否掌握了故事的内容和寓意,是否能够运用故事中的知识和智慧,解决生活中的问题。

也要注意学生的兴趣和参与度,调整教学方法和策略,以提高教学效果。

三年级语文上册阿凡提的故事剧本备课全国公开课一等奖百校联赛微课赛课特等奖PPT课件

三年级语文上册阿凡提的故事剧本备课全国公开课一等奖百校联赛微课赛课特等奖PPT课件
第三十一课 阿凡提故事
1/12
学习生字
兆斥辨审 判炒煮驴
2/12
剧本 衙门 衙役 喧哗 吉兆 敲诈 状纸 呵斥 冤枉 辩护 审理 顿时
3/12
4/12
5/12
6/12
7/12
想一想:
阿凡提是怎样巧妙地替阿她不再 忧郁。开始和同学一起交谈、游 戏,甚至还走进了学校舞蹈房
8/12
课文提醒:
揭露了饭店店主阿木 提、衙门老爷喀孜丑陋行 为,赞扬了阿凡提聪明和 机智。
9/12
书本剧: 书本剧是把课文中叙事性 诗文改编为剧。
10/12
作业:
学生到图书馆、资料室借 阅相关阿凡提故事书,也可观 看影碟,举行一次阿凡提故事 会。
11/12
再见!
12/12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语文版:小学三年级上册语文第31课《阿凡提的故事(剧本)》原文及教案【导语】所谓的教案,也称课时计划,教师经过备课,以课时为单位设计的具体教学方案,教案是上课的重要依据,通常包括:班级、学科、课题、上课时间、课的类型、教学方法、教学目的、教学内容、课的进程和时间分配等。

以下是整理的(语文版:小学三年级上册语文第31课《阿凡提的故事(剧本)》原文及教案),希望帮助到您。

【原文】【第一幕】时间:某日上午人物:阿凡提、喀孜(kāzī)老爷、饭店店主阿木提、外地商人阿地力、众衙役(yì)、看热闹的人若干一个小城镇的衙门里。

喀孜:谁在外面喧哗(xuānhuá)?衙役:老爷,是告状的!喀孜:哈哈!左眼跳,有吉兆(zhào)。

盼财神,财神到!快叫进来!阿木提拽(zhuái)着阿地力走进来,阿凡提和一群看热闹的跟在后面。

喀孜:谁告状啊?快快讲来!店主:小人状告阿地力欠债(zhài)不还!商人:大人,小人冤枉(yuānwɑng)啊!喀孜:那他为什么告你?商人:小人是外地商人。

三年前在他店里吃了一只鸡、两个鸡蛋。

当时说好下次来时还他饭钱。

今天过来还钱时,他竟然开口要二百块银元,这不是敲诈(zhà)吗?求大人为小人做主!喀孜:大胆!一只鸡、两个鸡蛋竟然敢要二百块银元。

店主:大人……喀孜:(厉声)有话快说!店主:大人,这是我的状纸,求大人为小人做主!店主走到喀孜身边,悄悄掏出一个布包,递了过去。

喀孜抓着布包,轻轻捏了捏里边的银元,脸上顿时乐开了花。

他装模作样地看了看状纸。

喀孜:嗯(g),从状纸上看,你要二百块银元还是有道理的。

这样吧,你再给大家说说你的理由吧!店主:(得意地)大人,他是在三年前吃的我那只母鸡和两个鸡蛋。

您想,三年来,那只母鸡每年至少要下一百个蛋;这些蛋又可以孵(fū)出一百只小鸡;小鸡长大后再下蛋,再孵小鸡,三年能孵多少只鸡,现在该是多大一群哪!小人就是一只鸡收他一块银元,现在收他二百块银元也不多呀!喀孜:(捋(lǚ)着胡须,点了点头)有理,有理!不多,不多!(转过头呵斥(hēchì)商人)你都听到了吗?人家只收你二百块银元,够便宜的了!还不快把钱付给人家,不然,我就把你关起来!阿凡提:(上前)等一等,大人!阿地力是冤枉的,我愿意替他辩(biàn)护。

不过,我想请大人三天后再审(shěn)理这个案子。

喀孜:今天判(pàn)和三天后再判有什么区别吗?阿凡提:(面向众人)大人,如果你能等三天再判,我们就相信你是公正无私的!喀孜:(犹豫了一下)好吧,那就三天后再判。

不过,他要是跑了怎么办?阿凡提:那就由小人替他偿(cháng)还债务!喀孜:好,一言为定!【第二幕】时间:三天后的上午地点、人物:同第一幕喀孜:(不耐烦地)太阳都老高了,阿凡提怎么还不来?店主:大人,阿凡提肯定不敢来了,您现在就判吧!阿凡提气喘吁(xū)吁地跑上来。

喀孜:你怎么现在才来?本官都等你半天了!再不来,本官就要宣布判决结果了。

阿凡提:(喘气)请不要生气,大人。

是这样的,我和邻居说好合伙种麦子,如果今天不把麦种炒(chǎo)熟,明天就来不及播种了!因为赶着炒麦种,所以我来晚了。

喀孜:(忍不住大笑起来)胡说八道,这不是天大的笑话吗?聪明的阿凡提竟然想用炒熟的麦种播种!你也不想想,炒熟的麦种能出苗吗?阿凡提:大人,既然炒熟的麦种不能出苗,那么煮(zhǔ)熟的鸡能下蛋吗?喀孜:(顿时面红耳赤)这个……这个……阿凡提:相信大人一定会做出公正的判决。

看热闹的人喧哗起来。

喀孜在大堂上踱(duó)来踱去,犹豫再三,最终无可奈何地开始宣判。

喀孜:店主阿木提诉商人阿地力付二百块银元一案,本官不予支持,判商人阿地力付店主一只鸡和两个鸡蛋的饭钱两块银元!店主:大人,我那天给你的……喀孜:(不等店主说完)退堂!幕落。

画外音:骑上我的小毛驴(lǘ),乐悠悠,乐悠悠;歌声伴我乘风走,乘风走;只因人间事不平,我把世界来周游,来周游…… 【教案】【教学目标】1、指导学生朗读课文,了解阿凡提是怎样巧妙地替商人阿地力辩护的。

体会他乐观、机智和乐于助人的精神品质。

2、指导学生分角色朗读课文。

3、本课要求会认的字有:兆、斥、辩、审、判、炒、煮、驴。

【重难点、关键】1、指导学生分角色朗读课文。

2、了解阿凡提是怎样巧妙地替商人阿地力辩护的。

3、初步认识剧本的特点。

【课前准备】1、教师准备:本课生字、词语卡片,多媒体课件(图片、文字)等。

2、学生准备:关于阿凡提的故事【课时安排】2课时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通读课文,学习生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3、学习第一幕内容,了解故事发生的原因。

【教学过程】一、启发谈话、揭示课题1、出示阿凡提图片。

说说图上画的是谁?你了解阿凡提吗?根据你查找的资料说一说。

阿凡提是民间传说中智慧与正义的化身,他嫉恶如仇,才智过人,为人们主持公道,伸张正义,为老百姓所爱戴和拥护。

今天我们就来读读阿凡提的一个故事。

2、板书课题,齐读。

引导质疑:本文与我们平时所学的课文有什么不同?【教师小结】1、剧本通过分幕分场来组合故事情节,通过人物对话或唱词来推动故事情节,刻画人物。

【设计意图】阿凡提是学生非常熟悉的一个形象,但本课的体裁是剧本,对于学生来说却很陌生。

所以教师要对剧本的题材对学生进行简单的介绍,让学生有所认识。

2、读剧本的方法读课文时,前面的人物不必读,只要看清人物的语言,但是需明白是谁说的。

【设计意图】课前揭示本节课全新的学习内容和任务,既激发了学生的兴趣,又让学生心中有数,体现以人为本的理念。

启发学生自主质疑,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和探究精神。

二、初读课文,学习生字1、自由读课文,认识各人物2、出示文中生字词,认读理解。

吉、兆、呵斥、辩护、审理、判案、炒熟、煮熟毛驴、装模作样、公正、无私3、认识文中人物阿凡提、衙门老爷、喀孜饭店店主阿木提、外地商人阿地力4、指名分角色朗读课文,集体评议。

5、说说文中主要讲了一个什么故事?【设计意图】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既从正确的认读字词句开始,又从整体入手,初步了解故事情节,意在为进入文本铺平通道。

三、学习第一幕内容,了解故事发生的起因1、小组分角色朗读第一幕内容2、说一说:这一幕主要讲了什么内容?3、出示自学要求:请同学们认真阅读剧本,画出相关的语句,并与同桌交流:剧本中哪个人物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联系文中的有关语句说一说。

4、学生根据要求自学,教师巡视指导。

5、组织全班交流,分析人物的动作、语言,体会人物的品质。

出示:我从_____(语言或动作)中认识了____(具有的品质)的___(人物)。

【设计意图】“教是为了不教”,在课堂上教师为学生搭建自主、合作、探究的平台,充分调动每一个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厚积而薄发,学生的语言也变得生动具体。

重点点拨:阿凡提:聪明、正义、乐于助人、敢于与丑恶行为进行斗争。

阿地力是冤枉的,我愿意替他辩护。

如果你能等三天再判,我们就相信你是公正无私的!那就由小人替他偿还债务!喀孜:贪赃枉法喀孜抓着布包,轻轻捏了捏里边的银元,脸上顿时乐开了花。

他装模作样的看了看状纸。

有理,有理!不多,不多!够便宜的了!还不快把钱付给人家,不然,我就把你关起来!店主:阴险狡猾、贪得无厌、言行丑陋小人状告阿地力欠债不还!悄悄掏出一个布包,递了过去。

小人就是一只鸡收他一块银元,现在收他二百银元也不多呀!商人:无辜、无奈、老实小人冤枉啊!今天,他竟然开口要二百块银元。

6、小组合作,练习分角色有感情朗读第一幕内容。

第二课时【教学目标】1、读懂课文第二幕内容,理解阿凡提是怎样巧妙地替阿地力辩护的。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练习按剧本演一演。

【教学过程】一、“巧”字入手,品读语言的精妙1、引入: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明白了阿凡提已经胸有成竹,准备将计就计,那么接下来他是如何巧妙地为阿地力辩护的呢?这节课就让我们学习第二幕的内容。

二、学习第二幕内容,体会阿凡提的品质。

1、小组练习朗读课文。

2、研究讨论:你们觉得哪儿最能体现阿凡提办法的巧妙?3、汇报交流,随机板书。

阿凡提气喘吁吁:如果今天不把麦种炒熟,明天就来不及播种了!因为赶着炒麦种,所以我来晚了。

既然炒熟的麦种不能出苗,那么煮熟的鸡能下蛋吗?相信大人一定会做出公正的判决。

4、质疑:你觉得阿凡提这样说到底巧在哪里?你们从哪儿体会到的?喀孜:忍不住大笑——面红耳赤——踱来踱去犹豫再三无可奈何5、练习有感情的朗读课文【设计意图】深入剖析人物语言,尊重学生的独特感悟,在此基础上进行全班交流,体现了自主、合作、探究的理念。

三、自由组合,排演剧本1、组织谈话:大家喜欢阿凡提吗?为什么?2、引读课文最后一个自然段。

3、学生揣摩人物,自主选择人物准备表演。

建议安排七八个人一组排演该剧,设立导演、旁白及剧中人。

4、学生表演,集体评议。

【设计意图】充分利用课堂这个小舞台,发挥学生创造力、想象力,通过角色转换,增强语言表现力,深入剖析人物品质。

学生对课文中的内容很容易了解,再加上表演的形式,学生一定会兴趣盎然地弄懂课文的内容。

四、总结全文,感受民间故事的魅力走进民间故事,你会发现一个知识的海洋,真善美的境界……她会告诉你什么是幸福,幸福是如何得来的;什么是善良,善良会给你带来什么;什么是智慧,智慧能创造怎样的生活……五、布置作业1、把这个精彩的故事讲给爸爸妈妈听。

2、把自己喜欢的阿凡提故事讲给小伙伴听。

语文版:小学三年级上册语文第31课《阿凡提的故事(剧本)》原文及教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