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信分省数据
电信运营商统一信息平台系统集中化重点问题分析

电信运营商统一信息平台系统集中化重点问题分析宋璞璇1,熊文剑1,李岳梦2(1 中移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北京 100032;2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设计院有限公司,北京 100080)摘 要 电信运营商的统一信息平台(OA)系统伴随着IT支撑技术的发展,一直处于迅速发展状态。
本文介绍了如何从多租户、容器化、业务支撑、数据库支撑和系统灾备等维度,同时结合运营商自有的私有云资源来实现统一信息平台业务、技术、数据和功能的分离,从而达到提高硬件基础设施使用效率、提高业务技术复用度的目的。
关键词 多租户分权分域;容器化;数据库支撑;容灾备份中图分类号 TN91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8-5599(2021)06-0086-07收稿日期:2020-10-16电信运营商IT 支撑系统的整体架构设计伴随着运营商私有云资源池建设能力的不断提升。
其遵循云化、可视化、移动化和SaaS 化的设计原则,充分应用云化技术,降低软件授权费用,提高硬件基础设施使用效率;采用分层组件化和多租户化实现平台业务和技术、数据和功能的分离原则,提高业务技术复用度;业务同时支持PC 和各种智能终端,实现业务的多终端接入;引入可视化业务开发和运维工具,使之成为既面向用户又面向业务开发和维护人员的可视化工具平台。
统一信息平台(OA)作为电信运营商企业内部员工统一的信息访问和展示平台,已成为企业发展过程中最重要的IT 支撑系统之一。
在OA 集中化统一建设过程中,由于功能复杂需求多变和插件兼容性差等问题,平台通过系统硬件基础设施云化、业务应用平台化、套装软件开源国产化和部分功能运维开发工具化,来有效控制建设成本,快速满足多变需求,分步实现OA 的整体云化和自主化。
OA 系统业务量大,流程种类繁多,除了公文和门户系统可以实现标准化之外,其它系统实现标准化的可能性比较低,这对集中化后的运维能力是巨大考验。
本文从多租户分权分域、容器化支撑、平台建设与业务支撑模式、数据库支撑和灾难备份等方面来探讨OA 集中化的总体建设方案。
中国电信八大节点城市是哪几个

中国电信八大节点城市是哪几个?成都成都数据中心是中国电信全国8 大节点之一,可支配带宽资源丰富,Chinanet 与骨干网节点带宽60G,CN2 节点带宽10G。
机房内部网络全部采用千兆连接核心层与汇聚层,双百兆冗余到接入层的无瓶颈交换式结构,局域网采用千兆与百兆混合交换式可监控网络,中心网络设备确保高可靠性架构,做到无单点故障,分支网络提供冗余设备及线路,可针对客户数据传输,维护的需求提供XDSL,DDN,ISDN 等多种接入手段,并能提供与国内Chinanet 主要节点城市连接的长途专线。
南京南京电信作为CHINANET 的八大节点之一,南京电信拥有富足的网络资源,与同是八大节点之一的上海电信相比,南京与其他省市之间的骨干网络拥塞程度较轻,有较大的发展空间。
省节点带宽资源丰厚(20G),资源利用率适度,有较大的发展空间,两个标准的IDC 机房(龙江,苜蓿园)一个在建的超大机房(游府西街),交通极为便利。
齐备的机房设施(电力,恒温,安全)。
西安西安是中国公用计算机网络和中国多媒体信息网络在西北五省的网络核心中枢,同时,西安又是西北五省和中国公用计算机网络(CHINANET)连接的必由之路,拥有最大的网络传输线路。
因此,在西安建立的互联网数据中心(IDC)必将拥有得天独厚的网络资源。
西部数据中心,是中国电信集团公司于2002 年投资建设的工程。
是中国电信规划的全国四大IDC 枢纽之一。
是面向国内、国际各类型企业、事业客户提供大规模、高质量、安全可靠的服务器托管、带宽租用以及灾备中心建设、应用服务外包的超大型互联网数据交换中心。
拥有众多国际知名企业合作伙伴构成的庞大用户群体,具备国际先进的软硬件环境和优质的服务水平。
是目前投入运营中为数不多的直联CHINANET 骨干核心节点的数据中心机房,目前出口以6×10G 高速光纤联接(目前全国电信IDC 中最高)。
为网络游戏的运营及西部市场拓展提供一流的IDC 服务。
电信和网通的区别

中国电信:南方固定电话,小灵通,上网等业务中国网通:北方固定电话,小灵通,上网等业务从整体实力来看,中国电信占据上风。
尽管中国电信经过了屡次拆分,但实力仍然强大,从几个关键指标的对比来看,中国电信都占据优势:1、从总资产来看,中国电信要超过网通。
中国电信包括了21个省市的资产,而网通只有10个省市的资产,实力要逊色的多。
更关键的是,中国电信资产中包括了原中国电信收入最高、效益最好的几个省市,如广东、浙江、上海、江苏等几个东部发达省市,而这也是中国电信IPO 的主要资产(当初中国移动首次登陆资本市场也是这几个省市资产)。
不过,中国电信资产中也包括了几个欠发达省市,如西藏、青海、贵州、宁夏等,这几个省市因经济欠发达,固定电话业务效益不佳,也会拖公司发展的后腿。
而网通包括的10个省市发展水平比较接近,并且包括了山东、河南、河北等几个人口大省,发展潜力较大。
而北京资产作为原中国电信数据业务的核心地区,对网通将来数据业务的发展将产生积极影响。
另外,中国电信按光纤数和信道容量拥有老中国电信全国干线传输网70%的产权,以及所属辖区内的全部本地电话网。
而网通只占30%产权,实力明显弱于中国电信。
而且,中国电信还继承了“中国电信”这一无法评估的无形资产,对其开展业务将有很大帮助。
2、从业务收入来看,中国电信要远远超过网通。
网通去年电信业务收入为614亿元,其中北方电信十省近600亿元,网通公司9亿元,吉通公司5亿元,后两者在总收入中所占比重微乎其微。
而到今年上半年,中国电信业务收入的市场占有率,中国电信为32.6%,中国网通为16.8%。
中国电信的业务收入为网通的2倍。
3、从主营业务市场占有率来看,中国电信也高于网通。
到今年上半年,在双方业务争夺的基础--固定电话业务中,固定电话用户中国电信占62.1%,网通占36.8%。
联通和铁通公司共占1.1%。
在固定电话业务中,实际上形成了中国电信和网通双寡头垄断的局面。
另外,从大家普遍看好的宽带接入业务方面,在去年中国宽带用户中,原中国电信拥有100万用户,而网通只有10万用户。
电信分数据

累计新增 100M 端口
累计新增 接入住宅小区
累计新增 10M 端口
基础数据(标准端口)
累计新增 100M 端口
累计新增 WLAN 用户
累计新增 LAN 终端接入用户使用量
增长率 基础数据业务用户按 2M 折算总数 DDN 用户数按 64K 折算总数
累计新增 国际及港澳台
累计新增
增长率 注册拨号
宽带用户
增长率 主叫号码计费
增长率 拨号上网信息费 平均单价 互联网窄带拨号 接入用户 MOU
注册拨号 主叫号码计费 互联网窄带拨号 接入用户 ARPU 注册拨号
实用注册 主叫号码计费 互联网宽带接入用户
时长
累计新增 DSL 用户
累计新增 DSL 虚拟拨号
累计新增 DSL 专线
累计新增 LAN 终端用户折算总数
智能网 信息服务
信息点播量 800 业务用户 VPN(600)业务用户 号码可携带(NP)业务用户 大众呼叫(MAS)业务用户 电话投票(VOT)业务用户 广告电话业务用户 160 拨打时长累计
增长率 168 拨打时长累计
增长率 其他特服号拨打时长累计
中国电信发起
增长率
国内长途通话
总次数累计
增长率
到达数
其中:本地 其中:国内长途 其中:国际及港澳台
DDN 用户 其中:本地 其中:国内长途
累计净增 到达数 累计净增 到达数 累计净增 到达数 累计净增 到达数 累计净增 到达数 累计净增 到达数
其中:国际及港澳台 分组交换用户
分组交换拨号用户 分组交换专线用户
N-ISDN 用户 其中:2B+D 用户
800 业务用户
中国电信省级业务平台综合网管系统接口规范-MMSC 分册V2 2(20130705)

中国电信省级业务平台综合网管系统接口规范MMSC分册中国电信省级业务平台综合网管系统接口规范MMSC分册V2.2中国电信股份有限公司2013 年 3月目录1 文档说明 (6)1.1 编写目的 (6)1.2 适用范围 (6)1.3 起草单位 (6)1.4 解释权 (6)1.5 版权 (6)2 综述 (6)2.1 目标 (6)2.2 内容说明 (7)2.3 参考文档 (7)2.4 符号和缩略语 (8)3 性能及统计指标 (8)3.1 MMS互联网关统计[删除] (8)3.2 MMS统计 (8)3.2.1 MMSC系统配置 (8)3.2.2 MMS业务KPI统计 (12)3.2.3 MMS业务量统计 (14)3.2.4 MMS业务量分省/地区统计 (15)3.2.5 MMS业务成功率统计 (15)3.2.6 MMS业务成功率分终端统计 (16)3.2.7 MMS业务流量统计 (17)3.2.8 MMS业务流量分布统计 (17)3.2.9 MMS业务用户收发分布统计 (18)3.2.10 MMS业务用户发送分布统计 (19)3.2.11 MMS业务用户接收分布统计 (19)3.2.12 MMS业务量用户分布统计 (20)3.2.13 MMS邮件收发业务统计 (21)3.2.14 MMS邮件发送业务统计 (21)3.2.15 MMS邮件接收业务统计 (22)3.2.16 MMS增值业务统计 (23)3.2.17 SP的MMS分省/地区业务统计 (24)3.2.18 终端使用SP业务用户收发分布统计 (25)3.2.19 终端使用SP业务用户发送分布统计 (25)3.2.20 终端使用SP业务用户接收分布统计 (26)3.2.21 注册终端型号数量排名统计(可选) (26)3.2.22 终端收发消息成功率统计指标组(可选) (27)3.2.23 MMS业务成功率报表统计 (27)3.2.24 用户数统计 (29)3.3 MMS接口消息成功率统计 (30)3.3.1 MMS接口配置 (30)3.3.2 MM1接口WAPGW消息成功率(上行业务)指标组 (31)3.3.3 MM1接口WAPGW消息成功率(下行业务)指标组 (32)3.3.4 MM3接口Email Server消息成功率(上行业务)指标组 (33)3.3.5 MM3接口Email Server消息成功率(下行业务)指标组 (33)3.3.6 MM4接口互连MMSC消息成功率(作为发送方)指标组 (34)3.3.7 MM4接口互连MMSC消息成功率(作为接收方)指标组 (34)3.3.8 MM7接口VASP消息成功率(上行业务)指标组 (35)3.3.9 MM7接口VASP消息成功率(下行业务)指标组 (36)3.3.10MM1接口短信直连通知消息下发成功率指标组 (36)3.4 彩信拦截和监控(可选) (37)3.4.1 门限配置 (37)3.4.2 关键字配置 (37)3.4.3 性能 (38)3.5 关键性能指标要求 (38)3.5.1 关键性能指标接口方式 (38)3.5.2 关键性能指标 (38)3.5.3 关键性能指标补采要求 (39)3.5.4 性能数据完整性检查 (40)4 监视功能要求 (40)4.1 告警信息上传接口方式 (40)4.2 告警信息过滤 (41)4.3 告警信息 (41)4.4 告警同步 (43)5 业务配置功能要求 (43)5.1 激活功能 (43)5.2 关键业务信息配置功能 (43)5.2.1 系统黑名单配置接口 (43)5.2.2 用户级黑名单配置接口 (45)5.2.3 垃圾监控策略配置接口 (45)5.2.4 主题封堵策略配置接口 (47)6 安全功能要求 (48)7 查询功能要求 (48)7.1 系统黑名单查询接口 (48)7.2 用户级黑名单查询接口 (49)7.3 垃圾监控策略查询接口 (50)7.4 主题封堵策略查询接口 (51)7.5 彩信中心彩信业务配置查询接口 (52)8 北向接口性能要求 (53)8.1 标准、开放 (53)8.2 可扩展性 (53)8.3 多元化 (53)8.4 可靠性 (54)8.5 接口处理能力 (54)8.5.1 实时性 (54)8.5.2 并行处理能力 (54)8.5.3 响应时间 (54)8.6 版本的稳定性 (54)9 话单采集要求 (54)9.1 话单采集数据格式及接口要求 (55)9.1.1 多媒体消息纪录数据采集上传接口要求 (56)9.1.2 多媒体消息纪录文件定义和命名规范 (56)9.1.3 完整性核查通知功能 (57)9.2 多媒体消息中心话单数据采集项目定义 (58)9.3 话单文件记录对应关系 (59)9.3.1 中兴彩信中心 (59)9.3.2 华为彩信中心 (60)9.3.3 上海贝尔彩信中心 (61)10 附录 (61)10.1 附录一:编制人员名单 (62)10.2 附录二:KPI/KBP命名规则 (62)10.2.1 指标集定义 (62)10.2.2 KBP/KPI编码 (63)10.3 附录三: FTP接口约定 (67)10.4 附录四:配置性能统计与监视功能接口格式约定 (68)10.5 附录五:响应码对照表 (68)10.6 附录六:采集文件以及采集文件夹的定义 (68)10.6.1 中兴彩信中心 (68)10.6.2 华为彩信中心 (71)10.6.3 上海贝尔彩信中心 (78)文档版本记录文档变更记录1文档说明1.1编写目的本规范是中国电信业务平台综合网管系统接口规范的一个分册,结合CTG-MBOSS的总体框架和各目标系统的规划,充分考虑业务平台综合网管系统与MMSC平台的接口要求,为中国电信业务平台综合网管系统与MMSC平台集成接口的规划和建设提供基本的技术原则和要求。
2012年全国电信业统计公报

2012年全国电信业统计公报【发布时间:2013年01月24日】【来源:运行监测协调局】【字体:大中小】2012年,面对严峻的国内国际经济形势,我国电信业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的决策部署,深入贯彻科学发展观,持续围绕转型和创新两条主线,坚持“稳增长、调结构”的发展目标,着力建设网络基础设施,深入实施“宽带中国”工程,加快普及3G业务和应用,电信资费综合价格水平持续下降,市场结构逐步优化,有效推动了国民经济和社会信息化发展,全行业继续保持健康平稳运行。
一、总体情况经初步核算,2012年全行业完成电信业务总量12984.6亿元,同比增长11.1%;实现电信业务收入10762.9亿元,同比增长9.0%;完成电信固定资产投资3613.8亿元,同比增长8.5%。
2012年,电信综合价格水平同比下降1.9%。
图1. 2008-2012年电信综合价格水平下降情况二、电信用户2012年,全国电话用户净增11895.7万户,总数达到139030.8万户。
其中,移动电话用户达到111215.5万户,在电话用户总数中所占的比重达到80.0%。
表1. 2008-2012年电话用户到达数和净增数图2. 2008-2012年移动电话用户所占比重(一)移动电话用户2012年,全国移动电话用户净增12590.2万户,达到111215.5万户。
其中,3G用户净增10438.0万户,年净增用户首次突破1亿户,达到23280.3万户。
移动电话普及率达到82.6部/百人,比上年末提高9.0部/百人。
图3. 2010-2012年移动电话用户各月净增比较移动增值业务中,移动个性化回铃业务用户达到60838.4万户,渗透率达到54.7%;移动短信业务用户达到76481.5万户,渗透率达到68.8%;移动彩信业务用户达到20704.3万户,渗透率达到18.6%;手机报业务用户达到9592.5万户,渗透率达到8.6%。
图4. 2012年主要移动增值业务发展情况(二)固定电话用户2012年,全国固定电话用户减少694.5万户,达到27815.3万户。
电信行业的三次重组

自从1999年第一次拆分中国电信开始,中国电信业已经历了三次大重组,电信业从完全垄断到引入竞争,从政企合一到政企分开,从两个竞争主体到多个竞争主体,一个基本的宗旨是“打破垄断、引入竞争”。
第一次电信行业重组1999年2月,国务院通过了中国电信重组方案。
分别重建4个集团公司:1中国电信集团公司,由其控股的区域电信公司组成,经营各类固定电信与业务;2.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公司;3中国寻呼集团公司;4.中国卫星(600118,股吧)通信集团公司。
这4个集团公司在经营管理上;将与信息产业部脱钩。
重组的原则和目标是:一、政企分开,破除垄断,促进竞争,改善服务;二、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改善经营管理,提高运行效率;三、增强中国电信业整体实力,准备迎接国际竞争;四、积极稳妥,循序渐进。
2001年11月,国务院批准《电信体制改革方案》,对固定电信企业进行重组整合,决定组建新的中国电信集团公司和中国网络通信集团公司,并要求进一步加强电信监管工作。
2002年5月16日,原信息产业部部长吴基传正式宣布中国电信集团公司和中国网络通信集团公司挂牌成立。
2008年,5月23日,各运营商召开会议,宣布了各运营商重组调整及高管任命并公布了重组方案。
重组方案为,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公司通报透露,中国铁通集团公司并入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公司,成为其全资子企业。
中国联通(600050,股吧)将剥离CDMA网并入中国电信,中国联通GS M网将与中国网通合并组成新的联通集团。
重组原因:1、中国电信第一次分拆,将移动、卫星业务分离出去,是中国电信体制改革的一次尝试。
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专业化、分业经营是建立市场体制的重要思路之一,所以当时并没有充分考虑到未来的竞争,特别是没有人能事先预测到几年后移动通信的飞跃式发展。
但总体上看,第一次分拆是一次成功的改革。
2、中国电信第二次分拆,得失功过多有争议,但在当时诸如"入世"谈判、强化竞争等背景下,基本无力对分拆的后果予以充分的认识,更无人能预测到被指责为寡头垄断的中国电信在被南北肢解后,崛起的中国移动会成为更大的寡头。
中国电信 段地区分类 码汇总表

816 816、905-909 825 825 830 820-824 839 838 828 827 827 812 829
110-114、160-162 117-118 101-104、163-165、 572-575 115-116 105-106、610-616
100
成都
28 050-059、800-809 050-069、130-159
626
486-491、540-569、 134、146、160-164
810-819
514
144-145、525、527
212-214、230-234、 405-406、497-498
131-133、171-174
516 520-522
200-204、240、846- 053-059、135-137、
158-159、514-519
380-399、445-449、 010-018、110-114、 470-474、480-485、 139-141、150-154
527 524
800-809 210-211、218、455-
457 235-239、245-249、
340-342、418-429、 029-031、050-052、
090-092、097-098、 980-989
081-084
080
南宁
771 771、780
防城港 河池
770 770 778 778
钦州
777 777
百色
776 776、786
玉林
775 775
广西 广西 广西 广西 广西 广西
梧州 桂林 柳州 贺州 北海 贵港
774 774、789 773 773、783、787-788 772 772 774 784 779 779 775 785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本地 累计新增
帧中继用户按 128K 折算总数 累计新增
国际及港澳台 累计新增
国内长途 累计新增
本地 累计新增
ATM 用户按 2M 折算总数 累计新增
国际及港澳台 累计新增
国内长途 累计新增
本地 累计新增
分组交换业务用户按 9.6K 折算总数 累计新增
DDN 用户数按 64K 折算 ARPU 帧中继用户按 128K 折算 ARPU ATM 用户按 2M 折算 ARPU 分组交换业务用户按 9.6K 折算 ARPU
数据通信
LAN 用户端口容量 累计新增 实占率
WLAN AP 数量 累计新增
其他宽带接入容量 分组交换节点机端口容量
累计新增 实占率 DDN 节点机端口容量 累计新增 实占率
用户端口容量 中继端口容量 用户端口折合 64K
累计新增 实占率 帧中继/ATM 网端口容量 累计新增 实占率 帧中继端口容量 累计新增 实占率 ATM 端口容量
智能网 信息服务
800 业务用户 VPN(600)业务用户 号码可携带(NP)业务用户 大众呼叫(MAS)业务用户 电话投票(VOT)业务用户 广告电话业务用户 160 拨打时长累计
增长率 168 拨打时长累计
增长率 其他特服号拨打时长累计
增长率
中国电信发起
国内长途通话
总次数累计
增长率
传统
增长率
增长率 注册拨号
增长率 主叫号码计费
宽带用户
增长率 拨号上网信息费 平均单价 互联网窄带拨号 接入用户 MOU
注册拨号 主叫号码计费 互联网窄带拨号 接入用户 ARPU 注册拨号
实用注册 主叫号码计费 互联网宽带接入用户
累计新增 DSL 用户
时长
累计新增 DSL 虚拟拨号
累计新增 DSL 专线
累计新增 LAN 终端用户折算总数
*国内长途时长
市场份额
传统国内长途比重
IP 电话比重
平均单价
传统
国际长途
IP 电话 国际长途通话总次数累计
增长率 传统
增长率 IP 电话
增长率 国际长途通话总时长累计
增长率 传统
增长率 IP 电话
港澳台长途
增长率 港澳台长途通话总次数累计
增长率 传统
增长率 IP 电话
增长率 港澳台长途通话总时长累计
比重 传输网投资
比重 接入网投资
比重 基础数据网投资
比重 IP 网投资
比重 支撑网投资
比重 IT 及支撑系统投资
比重 管道投资
比重 房屋投资
比重 其他投资
按业务划分 按维持性和扩容性
比重 本地投资
比重 长途投资
比重 互联网及数据投资
比重 支撑网及运营支撑系统投资
比重 维持性投资
比重 扩容性投资
按基建和技改
增长率 区间通话
增长率
区内通话 增长率
IP 通话 增长率
上网通话 增长率
本地电话平均单价、MOU 及 ARPU 月租费平均单价 住宅普通 政企普通 PHS 用户
本地通话平均单价 区间通话
区内通话 拨号上网 本地通话 MOU 城市住宅 城市政企 乡村住宅 乡村政企 PHS 用户 本地电话 ARPU 住宅普通 政企普通 PHS 用户
到达数 累计净增 到达数 本月净增 到达数 本月净增 到达数 累计净增 到达数 累计净增 到达数 累计净增
基础数据用户
LAN 专线折算用户
到达数 累计净增
互联网注册拨号用户
到达数 累计净增
互联网主叫计费用户
到达数 累计净增
上网卡用户
到达数 累计净增
VPDN 用户
帧中继及 ATM 用户
到达数 累计净增
增长率
3、能力指标 本地交换
本地交换设备容量 累计新增 更新 实占率
局用交换机容量 累计新增 更新 实占率
有线接入网设备容量 累计新增 更新
长途交换
实占率 PHS 接入容量
累计新增 实占率 CDMA 接入容量 累计新增 实占率 其他窄带无线接入容量 累计新增 更新 实占率 长途电话交换机容量
累计新增 更新 实占率 国际长途电话交换机 累计新增 实占率 ADSL 端口容量 累计新增 实占率 VDSL 端口容量 累计新增 实占率
基础数据(自然端口)
DDN 业务用户端口 累计新增
国际及港澳台 累计新增
国内长途 累计新增
本地 累计新增
帧中继业务用户端口 累计新增
国际及港澳台 累计新增
国内长途 累计新增
本地 累计新增
ATM 业务用户端口 累计新增
国际及港澳台 累计新增
国内长途 累计新增
本地 累计新增
网元出租
分组交换业务用户端口 累计新增
修理费 增长率
低值易耗品 增长率
业务费 增长率
其他业务支出 增长率
2、业务指标 本地用户
营业费用 增长率
管理费用 增长率
财务费用 增长率
主线普及率 固定电话用户
累计新增 普通电话用户
城市住宅
本地话音
城市政企 乡村住宅 乡村政企 PHS 用户
累计新增 公用电话 固定电话拆机用户累计 普通电话拆机用户 本地通话总次数累计
公用电话用户
无线市话商务用户
公用电话用户
其中:有人值守公用电话 用户
IC 卡公用电话
智能网接入终端公用电 话
智能公用电话
本月净增 到达数 本月净增 到达数 累计净增 到达数 累计净增 到达数 累计净增 到达数 累计净增 到达数
公话超市 来电显示用户
固网短信用户
800 业务用户
800 业务用户
累计净增 到达数 本月净增 到达数 本月净增 累计净增 渗透率(%) 到达数 本月净增 累计净增 到达数 本月净增
比重 本年计划投资
基本建设 比重
更新改造 比重
自年初累计完成投资 基本建设 比重 更新改造 比重
5、人员情况 主业人员
实业人员
全部从业人员人数 累计增长
其中:员工 累计增长
其中:其他从业人员 累计增长
全部从业人员 累计增长
其中:主业划入的员工 累计增长
其中:社会招用合同制员工
网通分省数据 1、财务指标
累计新增 实占率 用户端口小于 2M 折合 64K
累计新增 实占率 用户端口 2M 及以上折合 2M
累计新增 实占率 用户端口 155M 及以上折合 155M
累计新增 实占率 IP 网窄带忙时拨号接通率
4、投资指标 总投资
按网元划分
IP 网宽带忙时网络接通率
自年初累计完成投资 增长率
占总收入比例 交换网投资
其中:本地
到达数
其中:国内长途 其中:国际及港澳台
DDN 用户 其中:本地 其中:国内长途 其中:国际及港澳台
累计净增 到达数 累计净增 到达数 累计净增 到达数 累计净增 到达数 累计净增 到达数 累计净增 到达数
分组交换用户 分组交换拨号用户 分组交换专线用户
N-ISDN 用户 其中:2B+D 用户 其中:30B+D 用户
收入 来电显示
装移机收入 增长率
月租费收入 增长率
区间通话费收入 增长率
区内通话费收入 增长率
上网通信费收入 增长率
来电显示用户 累计新增
家家 e
渗透率 ARPU 家家 e 用户
累计新增 住宅电话用户
累计新增 ARPU ARPU(不含一次性费用) 家家 e 用户短信量 短消息发送量 信息定制量 信息点播量
通信业务总量
通信业务收入
成本费用 利润总额
累计增长 其中:其他从业人员
累计增长
本年完成 同比增长% 本年完成 同比增长% 本年完成 同比增长% 本年完成
同比增减 2、业绩考核指标
主营业务收入(万元) 利润总额(万元) 净资产(万元)
期末资产总额(亿元) 净资产收益率(%)
成本费用总额/主营业务收入(%) 宽带接入业务用户增长率(%) 含杠杆自由现金流(万元) 全员劳动生产率(万元/人) EBITDA 增长率(%)
累计新增 10M 端口
累计新增 100M 端口
累计新增 接入住宅小区
累计新增 10M 端口
累计新增 100M 端口
基础数据(标准端口)
累计新增 WLAN 用户
累计新增 LAN 终端接入用户使用量
增长率 基础数据业务用户按 2M 折算总数 DDN 用户数按 64K 折算总数
累计新增 国际及港澳台
累计新增 国内长途
(不 (不
累计新增
住宅用户
累计新增
办公用户
累计新增
专线用户
累计新增
ADSL 用户上网
时长累计
增长率
虚拟拨号用户
增长率
住宅用户
LAN
增长率 办公用户
增长率 专线用户
增长率 LAN 专线接入用户端口
累计新增 10M 端口
累计新增 100M 端口
累计新增 LAN 终端接入用户端口
累计新增 接入商用楼宇
经我网国际电路来话时长 增长率
经他网国际电路来话次数 增长率
经他网国际电路来话时长 增长率
经我网国际电路来去话时长比 经我网港澳台电路去话次数
增长率 经我网港澳台电路来话次数
增长率 经我网港澳台电路去话时长
增长率 经我网港澳台电路来话时长
增长率 经他网港澳台电路来话次数
增长率 经他网港澳台电路来话时长
经我网呼叫本地他网用户来话次数 增长率
经他网呼叫本地我网用户来话次数 增长率
经我网呼叫本地他网用户来话时长 增长率
经他网呼叫本地我网用户来话时长 增长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