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听语言与剧本 第三章 剪辑和蒙太奇

合集下载

第三章(1)视听语言全文编辑修改

第三章(1)视听语言全文编辑修改
视听语言
第三章 蒙太奇与长镜头
第一节 剪辑与蒙太奇
一 关于“剪辑”的含义
电影最初的剪辑,是因为技术方面的原因:胶片的 规格不可能是影片正好需要的长度。剪辑在英语国家 中统称为Film editing影片剪辑,德语中称为schnitt剪 辑,法国称为Montage蒙太奇,虽然都表现一个共同 的含义,即把两个胶片接起来,但英、德两国的含义 与法国的含义仍然存在一定区别。前者把剪辑看成是 技术性问题,英语中的editing的原形为edit,本意是 动词编辑、编纂,而德语schnitt的原意,也是动词切 割剪截裁。后者对于剪辑的理解则侧重于整体影片的 功能结构方面,因为montage出自于建筑学的术语: 结构。
爱森斯坦
爱森斯坦(1898~1948) 苏联电影导演,电影艺 术理论家、教育家。 代表作品:《战舰波将 金号》《十月》
爱森斯坦对蒙太奇的认识
蒙太奇的作用不是简单的连接,而更重要的 作用在于蒙太奇的“冲突”和“对立”。蒙太 奇要达到“震撼”的作用才算是实现了自己的 作用,将强烈对比的镜头组接在一起,强迫观 众接受某个观念,而这个观念要大于和不同于 这些镜头之间的简单组合。
A、淡出淡入——一个画面逐渐暗下去, 下—个画面逐渐亮起来。一般用作大的段落间 隔用。
B、叠化——上下两个画面有几秒钟时间 的重合,一般用来表现空间的转换和明显的时 间过渡。
C、翻页——第—个画面象翻书一样翻过去, 第二个画面随之显露出来。
D、划像——前一画面从一个方向退出面面, 第二个画面随之出现,开始另一段落。
普多夫金(1893——1953年) 前苏联著名导演,演员,理论家 主要作品:《母亲》《圣彼得堡的末日》
《成吉思汗的后代》等
普多夫金对蒙太奇的认识

影视艺术赏析—蒙太奇优选全文

影视艺术赏析—蒙太奇优选全文

2)、组成完整的情节
• 影视作品叙事最基本的独立单位是镜头,由若干 镜头构成场面,再由若干场面构成段落,再由若 干段落形成完整的影视情节。而镜头与镜头的连 接、场面与场面的连接以及段落与段落的连接则 都是通过蒙太奇完成的。
• 蒙太奇在一定的修辞规则规范下,使单独的影视 镜头成为完整的叙事体中有机的组成部分。交待 人物、展示环境、讲述事件是蒙太奇最重要的情 节结构功能。
3、重复蒙太奇
指相同/或相似的镜头在影视作品中反复出现的组 合方式。在有的作品中,重复蒙太奇可能是对某 个或更多镜头的连续重复,就象电视的重放一样, 起一种强调的作用,而有时则是在作品的不同部 分中出现重复,起一种暗示和提示作用。
(《秋菊打官司》中重复出现山道弯弯的镜头))
(二)、表现(联想)蒙太奇
第三章 蒙太奇与剪辑
镜头
• 从摄影角度来看,一个镜头是指摄像机一 次拍摄的用于描述时间或空间上连续的一 个动作。
• 常规节目由数以百计、甚至数以千计的镜 头组合而成的,而且这些镜头还与声音保 持着一种有机的联系。(安迪·霍尔的《帝 国大厦》、米歇尔·斯诺的《吃》、《睡》 这样的实验电影或者像侯孝贤的《海上 花》、亚历山大·索科洛夫的《俄罗斯方舟》 那样的艺术电影例外)
1、平行蒙太奇
将不同空间和相同/或不同时间发生的相对独立的 情节分别并列叙述的蒙太奇形式。如电影《开国 大典》《教父(3)》等,线索平行推进,为作品 提供了多重视点和复调结构,它们既相互连接, 又相互独立,扩展了信息量,强化了平行线索的 对比、对照关系,增强了影视作品的叙述能力和 表现能力。
2、交叉蒙太奇
指将不同空间同一时间的相互紧密联系的情节交 替叙述,最终汇合的蒙太奇形式。格里菲斯最早 在他的影片中用这种蒙太奇形式营造了“最后一 分钟营救”的效果。《党同伐异》中,一条线索 是小伙子因杀人被判死刑,押赴刑场,另一方面 是小伙子的爱人寻找州长争取特赦。监狱、刑场、 死刑与汽车、火车两条线索交叉剪辑,相互烘托、 渲染,产生强烈的艺术效果。制造悬念,加快节 奏,强化戏剧冲突,是交叉蒙太奇的重要叙事性 功能。(《不眠西雅图》)

第三章 剪辑和蒙太奇

第三章 剪辑和蒙太奇

景别控制:稳定明确的空间感 和人物关系
镜头连续:明确的时间关系和 逻辑因果关系
轴线原则、多机位拍摄、 交叉/平行剪辑
Logo
180度原则(轴线原则)
轴线也叫视轴,是情境 之间假设的人物视线交 流或者人物的运动线, 后者又叫运动轴线。轴 线原则要求在同一场景 内,摄影机只能在轴线 的一侧摆机位,否则画 面会出现人物位置和空 间关系的混乱。
在同一时间内对两个不同场景 的事件进行交叉剪辑。
Logo
春江花月夜
Logo
库里肖夫:库里肖夫效应, 利用完型心理,通过剪辑带 来空间幻觉,建立完整的空 间感和因果联系。
Logo
作为叙事的剪辑:经典剪辑
经典剪辑不是一种 单独的剪辑技术, 而是强调在电影叙 事中保持情节的连 贯性和流畅的叙事 感。使电影在放映 时观众能够不离开 电影叙事情境,保 持情感投入。
玻璃之城:0:55:33-0:59:13
Logo
空间调度:剪辑推进叙事 镜头间接与空间调度的相关理论
鲍特:单个镜头是构成 电影的基本单位,它并 不表意,只有在与上下 镜头连接时才有作用。
视听语言 的语境观
Logo
将一个场面拆解为不同景别, 不断改变观众的视点。
格里菲斯:电影剪辑的 目的不仅是讲故事,还 需要更细腻地表现人的 心理、场景情绪、叙事 节奏、戏剧冲突等。
Logo
视听语言
Logo
第四章 剪辑和蒙太奇
原始拍摄镜头1
对原始拍摄镜头1的截取
原始拍摄镜头2
对原始拍摄镜头2的截取
原始拍摄镜头n
对原始拍摄镜头n的截取
剪(以实际拍摄镜头为最小剪切对象)
对原始拍摄镜头1的截取 对原始拍摄镜头2的截取 对原始拍摄镜头n的截取

剪辑和蒙太奇

剪辑和蒙太奇
叙事蒙太奇更多的是告诉观众发生了什 么,而表现蒙太奇则是让观众自己去感 受与领悟画面背后的意义。
1.对比蒙太奇:类似文学中的对比描写, 即通过镜头或段落之间在内容上(如贫 与富、苦与乐、生与死、高尚与卑下、 胜利与失败等)或形式上(如景别大小、 色彩冷暖、声音强弱等)的强烈对比, 产生相互冲突、相互强调的作用,以表 达创作者的某种寓意或主题。
如《南征北战》中抢渡大沙河一段,将 我军和敌军急行军奔赴大沙河以及游击 队炸水坝三条线索交替剪接在一起,表 现了惊心动魄的战斗。再如美国影片 《毕业生》结尾,女孩在教堂结婚,男 主人公快跑奔向教堂,直到最后抢回新 娘的段落也是交叉蒙太奇的典型例子。
2.平行蒙太奇:它常以不同时间不同地 点发生的两条或两条以上的情节线索并 列展现、分头叙述而统一在一个完整的 结构之中。
《舌尖上的中国》
第四章
剪辑和蒙太奇
第一节 镜头转换技巧
一、定义:是从一个画面到另一个画面, 从一个场景到另一个场景的有效方法。 它可以改变电影中的时间与空间,推对 情节的发展,并造成对比、象征、比喻、 讽刺等艺术效果。
二、常见的转换技巧
(一)切入切出:指上下镜头直接衔接。 前一个镜头叫“切出”,后一个镜头叫 “切入”。这种不需要任何技巧的镜头 组接方式,能增强动作的连贯性,用于 环境描写、人物对话和行动的衔接。
(三)蒙太奇激发联想。每个镜头虽然 只表现一定的内容,但按照一定顺序重 新组接的镜头能够引导观众的心理,启 迪观众思考;
(四)蒙太奇创造节奏。影视中的节奏 就是通过蒙太奇把不同长度的镜头组接 在一起,传达出所需要的各种不同的情 绪或气氛;
《黄金大劫案》
(五)蒙太奇表达思想。通过镜头组接 抒发情感,并利用画面间的隐喻关系和 象征性来阐述抽象的思想观念。

第三章-蒙太奇与影视剪辑、编辑教学文案

第三章-蒙太奇与影视剪辑、编辑教学文案
第三章-蒙太奇与影视剪辑、编 辑
第一节 蒙太奇的基本含义
• 蒙太奇来源于人们的日常生活经验。
• 蒙太奇:就是依照着情节的发展和观众注意力和关心的程序,把 一个个镜头合乎逻辑地、有节奏地连接起来,使观众得到一个明 确、生动的印象或感觉,从而使他们正确地了解一件事情的发 展的一种技巧。
• 是用摄影机摄下来的单个镜头组成句子,并把它一个个按照逻辑 顺序连接成段落和章节。
第二节 蒙太奇的表现形式
• 蒙太奇的表现形式,实际上就是蒙太奇的镜头组接方式方法。通过对蒙太奇 表现形式的运用和处理,形成蒙太奇句子或蒙太奇段落,构成一部以蒙太奇 语言表述出来的影视片。在一定意义上讲,蒙太奇的表现形式是蒙太奇语言 的具体化,格式化。正确、合理、巧妙地运用蒙太奇的表现形式,对于影视 艺术创作具有极端重要的实际意义。
第一节 蒙太奇的基本含义
蒙太奇的艺术内涵
蒙太奇式影视艺术独特的形象思维方式 蒙太奇是影视艺术独特的艺术表现方法 蒙太奇是影视艺术最重要的剪辑技巧手段 蒙太奇是影视艺术独有的艺术理论体系
蒙太奇是影视艺术独特的形象思维方式。蒙太奇思维,是影视艺术独特的艺 术表现方法;蒙太奇语言,是影视艺术最重要的剪辑技巧手段;蒙太奇技巧 或曰蒙太奇剪辑,是影视艺术独有的艺术理论体系;蒙太奇理论,是影视美 学最重要的元素.是形成影视最主要的特性。而这,就是蒙太奇的基本内容 和基本含义。蒙太奇并不是影视艺术的一切,但它却是影视艺术最重要的组 成部分;可以说,真正认识.理解蒙太奇,能够把握、运用蒙太奇,就掌握 了影视艺术的灵魂和核心。
• 在声画蒙太奇中,声音并不局限于语言,它可以是声音的其他元 素,如音乐、效果声等等。
• 在电视节目制作中,声音和画面之间的配合关系,基本上有三种: 一种是声画合一,一种是声画分立,还有一种就是两者的混合运 用。

影视动画视听语言 第三章

影视动画视听语言 第三章

图3-13 选自动画片《马达加斯加》
图3-12 选自动画片 《马达加斯加》
图3-14 选自动画片《怪物屋》
蒙太奇在对于假定性空间创造的时候,还有一个重要的作 用。很多的场景可以不必是在同样的条件下拍摄。比如,两个 正在对话的人,当镜头给其中一个人的时候,还有可能镜头外 面没有其他人。但是,只要按照一定的方法把这些镜头组合在 一起播放出时,你依旧会认为这是一段真实的对话。 第三, 运用声画蒙太奇可以产生特殊的艺术效果。 在影视作品中,通过使声音和画面有机的结合,相互作用, 构成特殊的声画结合形象,产生新的含义,可以更加深刻地生 动地揭示主题,刻画内心。这在“声音”一章会详细分析,这 里不做赘述。 声画结合的形式是很多的,主要有声画配合,即声音与画面 相匹配。声画分立,即声音与画面关系对立。声画对比,即声音 与画面形成强烈的冲突与对比。 第四,节奏作用。 通过把角度不同、尺寸不同、景别不同、色彩浓淡不同、 阴暗对比不同、音量大小不同的镜头有机地组合起来,会影响 到影片的节奏和速度的变化。这是制造情绪的有力手段,能够 帮助观众更好的感受作品。
5. 隐喻式 隐喻式又称比喻式。它主要是通过上下两个镜头或场面之间 在内容的意义、品质等方面的类似,含蓄而形象地表达创作者 的某种寓意或事件的某种情绪色彩。这种类比,不仅可以使不 同事物之间具有的某种类似特征突出出来,而且通过观众的联 想作用,可以使思想更为深刻、情绪得到升华(如图3-6)。 6. 重复式 重复式又称复现式。就是代表一定寓意或表述一定内容的镜 头、场面、段落,在一个完整而有机的叙事结构中反复出现。 一方面可以造成前后的对比、呼应、渲染等艺术效果;另一方 面,也可起到强调和加深印象的作用。 在张艺谋拍摄的电影《菊豆》中,搭晒在粗木杆上的红布、 黄布伸在错落拥挤的房檐外,时而伴着男女主角的歌声,时而 伴着男女主角的笑声,在影片中一共出现了三次,这不仅在色 彩上形成了鲜明的对比,也是在向世人表达他们之间的真爱。 出现的秩序化的场景是暗喻了现实世界的秩序,揭示他们爱情 最后以悲剧结局。

剪辑与蒙太奇PPT课件

剪辑与蒙太奇PPT课件

一、经典剪辑形式
• 2、三镜头法和主镜头
–(3)三角形法则的机位布置方案
A
6
7
B
2
4
5
3
1机位:主机位镜头,交代镜头,
一般是双人镜头
8
9 2、3机位:互为外反拍
1
4、5机位:互为内反拍
6、7机位:骑轴镜头,中性镜头
8、9机位
一、经典剪辑形式
• 2、三镜头法和主镜头
–(3)三角形法则的机位布置方案
无论是正反打还是 双人镜头,摄像机 始终处于轴线的一 侧。
一、经典剪辑形式
• 1、轴线原则(180度原则)
–(3)越轴
• 指摄像机越过轴线,到另一侧进行拍摄。 • “越轴”会造成被摄对象位置、视向及空间关系的
混乱和错位,产生表达上的歧义,令人产生误解, 因而,越轴前、后拍摄的画面不能相接。 • 轴线是好莱坞的发明和创造,中国电影沿袭了轴线 原则,而日本、法国、意大利等国不遵循该模式。
• 【影片示例】——《美国丽人》之内反拍技巧
一、经典剪辑形式
• 2、三镜头法和主镜头
–(3)三角形法则的机位布置方案
• 【影片示例】——《美国丽人》之外反拍技巧
SUCCESS
THANK YOU
2019/8/9
一、经典剪辑形式
• 2、三镜头法和主镜头
–(3)三角形法则的机位布置方案
• 【影片示例】——《花样年华》之8、9机位
一、经典剪辑形式
• 2、三镜头法和主镜头

–(1)“三镜头法”


• 【示例一】









一、经典剪辑形式

《视听语言》课程标准(含课程思政)

《视听语言》课程标准(含课程思政)

《视听语言》课程标准课程名称:视听语言学分:3计划学时:48适用专业:摄影摄像技术1.前言1.1课程性质《视听语言》课程是专业拓展课程,视听语言是对影视作品的艺术表达方式规律的总结和归纳,对于影视专业类的学生来说,无论是进行剧本创作、镜头设计、前期拍摄、还是后期剪辑,都要掌握视听语言的相关理论与基本常识。

也就是说,对其它课程来说,视听语言起着一个知识的支撑和勾连作用,有着广泛的迁移功能,学生如果学好、学精了这一课程,就能为后续的技能课程产生很好的行动指导作用。

通过这门课程的讲授,使学生了解影视镜头语言运用的普遍规律,学习如何通过画面和声音进行叙事、表情达意。

通过相关概念和理论的讲解,向学生介绍影视创作的全过程,搭建起一个视听分析和影视类作品创作的理论。

1.2设计思路依据教育部关于高职教育有关文件精神,按照教学过程的实践性、开放性和职业性的内在要求,在教学过程中,以岗位需求为目标,分析岗位所需职业能力、职业目标与职业要求,围绕职业工作需要的核心能力,突出课程结构模块化、课程内容综合化的特点,进行课程开发、设计、实施和考核。

通过本课程学习,能掌握影视艺术创作中声画系统的基本概念和重要规律;建立起影视编导专业学习的脉络和结构,了解各门专业课程间的内在联系;最为重要的是建立视听思维,能运用视听语言进行表达。

本课程的学分为3,总学时为48学时,建议学时可根据学生实际情况进行调整,并相应调整课时计划。

2.课程目标2.1总体目标《视听语言》这门课程的教学目的掌握影视艺术创作中声画系统的基本概念和重要规律;建立起影视编导专业学习的脉络和结构,了解各门专业课程间的内在联系;最为重要的是建立视听思维,建立蒙太奇化的分镜头脚本构思能力、影视作品鉴赏能力,在熟练掌握视听表达的一般规律的同时,使学生在进行创作和表达时,可以从抽象的文字思维转换为声画结合具象的影视语言思维,在影视创作过程中前期能写出有画面感的用镜头语言来表达的剧本、分镜头本,拍摄过程中具备准确落实视听语言要求,在后期剪辑过程中,运用视听语言思维进行影视作品的内容表达。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7次课
第二节电影叙事的剪辑形式——经典剪辑
一.经典剪辑
经典剪辑:以保持连贯性和强化故事戏剧性从而带入观众情绪的一系列功能性剪辑手法,其中一个最重要剪辑策略是“无缝剪辑”。

“无缝剪辑”的目的是让观众在电影放映时间内不离开电影的叙事情境,保持投入和情感卷入的状态。

二.主要拍摄和剪辑手法
1.180度原则
2.主镜头拍摄和三镜头法
3.交叉、平行剪辑
第三节苏联蒙太奇理论
电影蒙太奇形式:
1. 杂耍蒙太奇
2. 理性蒙太奇
3. 垂直蒙太奇
第四节风格化剪辑
一.概念:风格化剪辑就是打破电影普通叙事的连续性剪辑规则,使影片呈现为个人化的、反常规的镜头组接特点的剪辑形式。

1.法国“新浪潮电影”和非连贯剪辑
2.跳跃剪辑
第五节匹配的剪辑
一.画面造型元素的匹配
1. 景别
运用不同景别的镜头组合,可以达到有层次地描述事件的目的。

景别由大到小、由远及近的安排,符合人们观察生活的心里感受和逻辑,是常见的平铺直叙的方式。

如制造悬念,可以反响安排景别。

2. 影调色调
前后镜头影调和色调的一致也是匹配的基本要求,在同一场景中,整体色彩趋势和用光应该接近一致,没有很大的反差,不至于让观众在观看时由于视觉反差而产生跳跃感。

二.包含运动的匹配
1. 动作的匹配
2. 节奏的匹配
3. 方向的匹配
三.位置的匹配
四.视线的匹配
五.小结:
本章节主要介绍了经典剪辑的原理和特征;苏联蒙太奇理论的
基本剪辑观念;跳接的技术特点和剪辑如何实现匹配。

六.作业:
思考题:
剪辑如何有效地在画面连接中引导我们的思考、联想和情感反应而使得影片连续和流畅?。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