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石混填路堤试验段施工总结

合集下载

土方路堤填筑试验段施工总结.

土方路堤填筑试验段施工总结.

土方路堤填筑试验段施工总结(K80+202~K80+384)编制:审核:总工:中铁十七局集团第一工程有限公司新阳高速公路B8项目部二○○五年七月一日土方路堤填筑试验段施工总结一、试验路段的选择根据设计施工图纸及施工现场实际情况,土方路堤填筑试验段拟安排在K80+202~K80+384。

路段路堤底部,按全宽填筑,长度约180米。

本段地基土为褐红色、黄褐色厚层状亚粘土,夹粘土层,为坚硬~硬塑状,为Q3老地层,工程地质性质较好,层位稳定,地下水埋深1.0~1.2米。

填料来源于取土场。

二、试验路段的目的通过路堤填筑试验路段的施工,目的是总结不同填料填筑路堤时所需的填料运输、摊铺、平整、压实的最佳机械设备组合,确定填料的最佳压实厚度、虚铺系数、压实的最佳含水量范围和达到设计和规范要求密实度所需的碾压遍数,以及施工机械设备配套、劳动力组织的适应性、生产效率等施工参数,同时验证填料室内试验的最大干容重,报监理工程师批准作为路堤填筑大面积施工的控制依据。

三、试验路段施工组织安排及详细的施工方法及工艺1、劳动力组织根据试验路段填料运距及所投入的配套施工机械、测量和试验检测频率、方法,投入试验路段施工的劳动力组织见表F-3《路基试验段施工主要人员一览表》。

2、投入试验路段的配套施工设备见表F-4《路基试验段施工机械配置表》3、施工方法3.1施工准备①施工测量按监理工程师批复的线路控制导线点、水准点复测成果,恢复试验路段填筑区、取土区线路中桩,用地界桩、路堤坡脚,路堑坡口桩,同时对路基纵断面和横段面进行复测,测量完成后,汇总测量记录,编制测量成果资料,复核工程数量,报监理工程师审批。

②填料试验对拟用于试验路段填筑的填料(包括原地面填前压实范围的土样),按规范规定的频率,在挖掘机的配合下,挖取一定深度范围具有代表性的土样进行试验,主要试验项目有:a、土的天然含水量、天然密度、土的液、塑限指标;b、土的颗粒大小分析;c、土的承载比(CBR)试验;d、土的重型击实试验。

土石混填路基试验段总结报告

土石混填路基试验段总结报告

土石混填路基试验段总结报告为确定路基土石混填施工填筑的正确压实方法,按照路基施工技术规范要求进行土石混填路基松铺厚度施工,并得出施工机具的组合、压实遍数,为以后路基施工提供现场质量控制依据,我合同段根据《公路路基施工技术规范》的要求,于2017年5月25日进行了土石混填路基试验段的施工,于5月30日完成,现将试验成果总结如下:一、试验段概况土石混填路基试验段选在K11+610~K11+779,料源选在路堑挖方段K12+180~K12+384挖方段,岩质为弱风化岩性板岩。

二、人员安排和分工土石混填路基试验段由土石方一队完成,项目总工李晓全面负责,王义华负责机械人员的调配、协调。

技术人员康典腾负责试验段的技术工作,质检人员李晓负责质量检验、检查,测量人员肖强负责测量放线、松铺系数、沉降量的检测工作,安全人员董亚南负责现场安全监督检查。

主要施工人员配置表三、投入机械设备及检测设备情况投入机械设备及检测设备见附表1四、试验参加人员经理部:李晓、董亚南、康典腾、肖强、王义华试验室:胡强监理:冯幸福、朱永龙、潘钦成五、土石混填路基试验段施工1、土石混填路基试验段工艺流程图见附图1。

2、施工前的准备土石混填路基试验段施工前,试验室完成了相关的土工试验。

我部技术人员熟识了施工设计图,仔细阅读了公路路基施工技术规范、公路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

3、测量放线:按监理工程师批准的导线点、水准点,恢复了K11+610~K11+779段路基中桩、边桩,并在中桩标出相应的里程桩号,路基填筑宽度比设计宽度每侧增加≥50cm。

根据现场车辆装载情况路基中线方格网采用5×5m(可根据现场按规范≤40cm厚度挂线松铺及车辆装载情况进行调整)。

4、选点并进行标识首先在路基填筑前选取9个断面,在路基两侧打桩做出标志,同时每个断面内确定9个点,分别量出距中桩的距离,用水准仪测出各点的标高并做好记录。

5、取料、运输采用两台挖掘机按规范要求挑选符合要求粒径的土石料进行装运,装料过程中不同岩性的石料和不同土质应挑出分类堆放在不得同层填筑。

土石混填试验段总结报告正文

土石混填试验段总结报告正文

土石混填试验段总结报告正文土石混填路堤施工总结报告,我项目部通过对ZK15+340~ZK15+390路基土石混填现场试验,已取得相关试验数据,总结得出以下方案,结合交通部颁发《公路路基施工技术规范》规定及试验路段现场取得的试验数据结果进行编,二、铺筑试验段的目的,试验过程中,做好试验工作,根据试验结果,为优质高效地完成试验段的施工任务,在本次试验段配置一支具有丰富施工经验的路基作业队,现场负责人由邱成高主要担任本次路基土石混填路堤施工总结报告我项目部通过对ZK15+340~ZK15+390路基土石混填现场试验,已取得相关试验数据,经过整理、分析,总结得出以下方案。

一、编制依据依照《谷-竹高速公路合同文件》、《公路路基施工技术规范》(JTG F10-2006)及两阶段施工图中相关技术要求,结合交通部颁发《公路路基施工技术规范》规定及试验路段现场取得的试验数据结果进行编制。

二、铺筑试验段的目的1、确定标准施工方法:施工机械合理配置,压实机具的选择,确定最佳的组合、碾压顺序、速度;2、填料的松铺厚度;3、填料含水量与压实度之间的关系;4、确定每天作业段的合理长度。

试验过程中,严格按照拟定方案施工,做好试验工作,根据试验结果,随时调整,以测定最佳机械组合、压实遍数等,并做好记录工作。

三、人员、机械配置 3.1 人员及劳动力部署为优质高效地完成试验段的施工任务,在本次试验段配置一支具有丰富施工经验的路基作业队,选派一批理论和实践经验丰富、业务素质高、综合能力强并且具有良好敬业精神的施工技术和施工管理人员,现场负责人由邱成高主要担任本次路基试验段总体施工协调部署,路基工程师王锐负责试验段施工过程控制,试验工程师张永安和测量工程师魏勇负责路基施工中的原始数据的采集和测量,协同路基工程师总结试验段的成果、施工工艺及方法;主要施工人员见表01。

主要施工人员明细表3.2 机械配置机械配置原则:优选精良设备,并合理匹配,形成综合生产能力;设备能力大于进度指标要求的能力;同类设备尽可能采用同厂家设备,以方便配件供应和维修;遵循业主对投入本标段主要设备的强制性标准。

填石路堤试验路段总结报告

填石路堤试验路段总结报告

填石路堤试验路段总结报告集团文件版本号:(M928-T898-M248-WU2669-I2896-DQ586-M1988)遵义市巷口经鸭溪至三合公路(巷新段)第五合同段路基填石试验段施工工艺总结我部承建的遵义市巷口经鸭溪至三合公路(巷新段)第五合同段桥梁、路基土石方工程,根据《实施性施工组织设计》及《公路路基施工技术规范》的有关要求,为保证工程质量,规范施工,在业主、总监办、中心实验室等相关部门的大力支持和技术指导下,我部选定了K27+270~K27+400段填方作为填石路基试验路段,于2014年 2 月 25日~2014年 4 月1日完成了填石路基的试验工作,现将填石路基试验路段施工总结归纳如下:一、工程及试验概况遵义市巷新段公路工程第五合同段起点桩号为K22+500;终点为桩号为K28+400;路线全长5.9KM。

计划工期12个月,计划开工日期2013年12月,计划竣工日期2014年 12月,工程质量要求:交工验收合格,竣工验收合格。

全线路基挖土石约80万m3、路基填方约85.6万m3。

K27+270~K27+400路段在做试验路段之前已填筑了土石方3层(以K27+400最低点计算),该试验路段填筑用料来自K26+500-K27+000段挖方路段。

本试验路段长度130M,宽度全幅路基23m,共填筑六层,93区填筑松铺厚度按50cm控制,每层约路基填料1500m3;94区填筑松铺厚度按40cm 控制,每层约路基填料1200m3。

二、试验目的通过对路基试验段的施工作业,求取达到规范要求压实度的最佳松铺厚度、最佳的机械组合及碾压遍数,确定填石路基施工达到规定沉降量和密实度的施工工艺、施工机械的类型、机械的组合方式、碾压遍数、松铺厚度、松铺系数等试验参数,得出填石路基试验成果,经监理工程师批准后,作为填石路基施工质量控制的依据。

三、施工工期2014年 2 月 25日~2014年 4 月1日。

四、施工现场管理人员一览表施工机械一览表测量仪器配置一览表1、准备工作按照《试验段施工组织设计》,我部挖方段落石方:667297m3,土方:137401m3,根据设计及规范要求,当石料含石量大于70%时,按填石路堤施工,当石料含量介于30%至70%之间时,按土石混填,当石料小于30%时,视作填土。

试验路段(填石路堤)总结报告

试验路段(填石路堤)总结报告

填石路堤试验段总结报告一、编制依据依据施工设计图、《公路路基施工技术规范》JTG F10—2006、《公路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JTG F80/1-2004及相关施工技术规范。

二、试验目的为了确定填石路堤填筑的正确施工方法,为达到规定的压实质量和经济合理的施工进度所需的机械设备类型、最佳组合方式、松铺系数(松铺厚度约为50cm)、压实厚度,碾压遍数及碾压速度等技术参数,选择合理的施工技术方案,为今后大面积施工作指导。

三、试验段选址根据施工现场准备情况和实际地形条件,我合同段填石路堤填筑试验段选在K23+020~K23+120段进行,全幅施工,试验段长度100m。

该段地势平坦,地基土为粉土质砂,工程地质性质较好。

四、施工准备1、技术准备项目部组织主要技术人员完成了工程施工前的图纸会审工作,同时完成对施工队的主要施工技术人员、操作手及安全员的关于工程施工质量、施工进度、施工安全的技术交底工作。

2、材料准备取料场选定在K22+100,采用挖方段的石方(石质属中硬石料),最大粒径不超过500mm,且不大于层厚的2/3,距离施工现场有1km。

五、施工组织1、人员组织安排:详见《试验段现场施工管理小组成员》2、机械设备配置:详见《填石路堤试验段施工机械配置表》3、施工安排:2010年11月5日至2010年11月9日,完成了填石试验段的布料、整平等准备工作,于2010年11月10日下午进行现场试验段的碾压及对相应碾压遍数的沉降观测。

六、检测标准土石路堤实测项目七、施工方法1、施工工艺流程图2、施工工艺1)原地面处理(1)按设计图纸要求测设边线,采用推土机按设计规范或监理工程师指示的深度清除表土,并运到指定地点集中堆放。

(2)采用平地机整平,压路机碾压至密实。

(3)按基底压实度标准检测其压实度(>90%),经监理工程师验收合格后方可填筑。

3、施工要点(1)修筑填石路堤,应将石块逐层水平填筑,填筑松铺厚度不宜大于50cm。

土石混填路堤试验段施工总结(word文档良心出品)

土石混填路堤试验段施工总结(word文档良心出品)

土石混填路堤试验段施工总结一、工程概况1、工程特点浏醴高速公路第九标段路堑开挖出的石土比例已是越来越大,按土方路堤施工,已不能满足填筑的工程质量。

根据《公路路基施工技术规范》(JTJ033-95)有关土石方路堤施工技术要求,我标段选在K53+500~K53+700段200m作了试验路段。

试验层次为三层。

在开始施工之前试验方案已得到浏醴高速公路监理二处的批复。

2、试验施工时间在2010年7月26日~2010年7月28日进行。

3、试验段位置及范围试验段选择在K53+500~K53+700段,长200m,所属压实区域为93区,第一层k53+500----k53+700,7月26日施工;第二层为k53+502----K53+698,7月27日施工;第三层k53+504---k53+696,7月28日施工。

路基宽度为:。

压实宽度为:4、试验段土源的选择全部土源来自主线K53+220~K53+320段的挖方处。

5、施工管理人员项目总工:汤怀信负责技术指导及质量管控工程部长:胡佳财施工负责质检部长:杨飞马施工质量监控安全与环境部长:黄孟权施工现场的安全管理路基工程师:白伟施工现场管理试验工程师:付晓峰土石比的检测测量员:向意施工放样沉降值的观测施工员:周维现场车辆调度及人员组织6、主要机械设备二、施工工艺流程土源检测填前压实基底检测测量放样分层填筑分层整平分层碾压压实检测(沉降差法)三、施工技术要点1、填前准备对下承层的平整度横坡高程宽度压实度以及中线偏位进行检测,不合格的进行处理,确保各项指标能达到《公路路基施工技术规范》的要求。

取具有代表性试样,做相关土工试验(主要是做好筛分试验来确定土石比例,作为选择检测方法的依据)。

如果38mm筛余量大于30%,则采取沉降差法;如果38mm筛余量小于30%,则采取灌砂法检测。

填前压实度不小于93%,经检查合格后才进行填筑。

测量员按设计宽度每边加宽30cm,按每20米一个断面放出中线和边线以后设置相应的纵、横坡度按松铺40cm进行挂线施工,并修建路基两侧临时排水沟渠,以确保施工的排水。

填石路堤试验段施工总结

填石路堤试验段施工总结

填石路堤试验段首件工程施工总结一、工程概况:岳阳市临湖公路一期工程A2合同段起点K7+640,终点K32+440,全长24.8km;挖土方98.35万m3;填方77.18万m3。

路堤填料全部使用路堑挖土石方,填料以低液限粉质粘土、强~中风化板岩、页岩和强~中风化灰岩为主。

根据路堤施工规范要求,选择有代表性的路段和填料进行试验路段填筑。

拟选用K29+650-K29+750段为填石路堤首件工程,长度100m。

二、施工准备1、技术准备:在放样前对导线网、水准点进行了复核,用拓普康全站仪采用坐标放样法准确定出填方中桩、边桩(坡脚线)位置,边坡线的控制桩依据实际地形每20m一桩,同时在边线外加设护桩。

施工放样后根据填石路堤工程的平面位置进行施工场地布置,施工前对施工人员进行全面的技术和安全交底,确保施工过程的工程质量和人生安全。

2.人员准备进场主要人员清单3.机械准备4.材料准备填料应符合以下规定:1)膨胀岩石、易溶性岩石不宜直接用于路堤填筑,强风化石料、崩解性岩石和盐化岩石不得直接用于路堤填筑。

2)路堤填料粒径宜不大于300mm,且满足不宜超过层厚的2/3的规范要求,不均匀系数宜为15~20。

路床底面以下400mm范围内,填料粒径应不小于150mm,路床填料粒径应小于100mm。

3)试验室对取土场的有代表性的土样进行试验,试验方法按《公路土工试验规程》(JTG E40-2007)执行。

试验项目主要是填料的筛分、压碎等试验,以确定其颗粒组成、抗压碎能力等指标。

三、施工工艺及施工情况:1、基底处理依据本合同段路堤基底的土壤性质、地质情况,基底面所处的自然状态、地形情况等,在填筑前,根据设计要求将采取如下措施进行相应条件下的基底处理。

基底处理措施表2、施工过程:①振动碾压填石路堤较合适的施工工序如下:运料→堆料→摊铺→大粒径料破碎→补充细料、人工局部找平(边坡码砌)→人工码砌边坡→碾压→压实质量检测→达不到要求的段落、采取措施重新碾压→下一层施工②首件工程两侧每10m插杆挂线,按照预先确定的参数每层松铺厚度控制在57cm以内,采用自卸汽车卸料,根据车容量和填筑厚度计算堆料间距,绘制方格网标点卸料,以便控制松铺厚度。

填石路堤试验路段施工总结

填石路堤试验路段施工总结

垄茶高速公路第二合同段填石路基试验段施工总结杭州市市政工程集团有限公司垄茶高速公路第二合同段项目经理部2010年12月08日填石路基试验路段施工总结我公司承建K4+960~K10+220段路基,为取得路基填石路堤施工指导参数,保证今后填石路基填筑的质量,我项目部于2010年12月01日~12月07日在K8+430~K8+540段全幅进行石方路基填筑试验路段,并以《公路工程施工技术规范》、《路基路面现场测试规程》、《公路工程集料试验规程》,以及驻地监理办指示要求为依据,合理组织施工,认真检测,寻找施工规律,取得有效可靠试验数据。

同时得出既保证质量又较经济合理的施工方案,用以指导石方路基路堤填筑施工,为本合同段的石方路基填筑提供指导数据。

本次试验共填筑石方路基2层,第一遍采用静压,然后振压,测量振前高程和振后高程等数据,记录在案。

如此循环共压七遍,以得出最佳压实遍数、松铺厚度、松铺系数,为以后的石方路基填筑做出较为准确的依据。

一、施工准备工作为认真作好石方路基填筑试验路段的各项工作,项目部成立了由项目经理何念祥、常务副经理朱杰军、项目技术负责人聂小勇和现场技术人员、现场管理人员、试验员组成的试验工作小组,对施工技术负责。

1、人员除试验工作小组的成员外,还有工人15 人。

2、施工机械(1)、压实机具:采用YJ-20C 振动压路机一台。

(2)、运输车辆:采用国产东风15t 自卸车8 辆。

(3)、采用PC200 挖掘机二台。

3、石方路基填筑填料根据施工现场情况,项目部选定K8+640~K8+800段挖方作为填筑材料,填石料最大粒径小于松铺厚度的2/3,石料饱和抗压强度不小于15Mpa的Ⅲ类红砂岩,岩石类别试验报告已通过一监处试验的平行及审批,可作为路基填方的控制标准。

由大量工程实例及以往施工经验可以证明:高能量的动力荷载(振动碾压和强夯) 是填石路堤最有效的碾压方法,填料所承受的压实功能越大其密实程度越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土石混填路堤试验段施工总结
一、工程概况
1、工程特点
目前我标段路堑开挖出的石比例已是越来越大,按土方路堤施工,已不能满足填筑的工程质量。

根据《公路路基施工技术规范》(JTJ033-95)有关土石方路堤施工技术要求,我标段选在K87+945~K88+060段115m作了试验路段。

在开始施工之前试验方案已得到项目部及代表处的批复。

2、试验施工时间
在2002年元月1日~2002年元月4日进行。

3、试验段位置及范围
试验段选择在K87+945~K88+060段,长115m,所属压实区域为93区,路基宽度为38.48m。

4、试验段土源的选择
全部土源来自主线K89+100~K89+550段的挖方处。

5、施工管理人员
路基工程师:
质检工程师:
试验工程师:
测量员:
施工员:
6、主要机械设备
序号机械名







备注
1挖掘机台


2 2孖担车台
15
T
10 3推土机台D-2
二、施工工艺流程
土源检测填前压实基底检测测量放样分层填筑
分层整平分层碾压压实检测(沉降差法)
三、施工技术要点
1、填前准备
取具有代表性试样,做相关土工试验(主要是做好筛分试验来确定土石比例,作为选择检测方法的依据)。

如果38mm筛余量大于30%,则采取沉降差法;如果38mm筛余量小于30%,则采取灌砂法检测。

填前压实度不小于93%,经检查合格后才进行填筑。

测量员按设计宽度每边加宽50cm,按每20米一个断面放出中线和边线以后设置相应的纵、横坡度按松铺40cm 进行挂线施工,并修建路基两侧临时排水沟渠,以确保施工的排水。

2、填铺及整平
在填铺过程中派专人对天然土石混合材料进行检查,对石料强度大于20Mpa时,粒径超过压实层厚35cm的2/3的石块全部清除;对软质岩石强度小于15Mpa而粒径超过压实层厚的岩石,应予以打碎。

整平严格按松铺厚度进行。

3、碾压与检测
采用重型压路机碾压时,先压两侧靠路肩部分,后依次向中间压,第一遍先静压,然后先慢后快,由弱振到强振。

压实路线对于轮碾纵向互相平行、行与行之间重叠40~50cm,前后相邻区段应重叠100~150cm,压实的遍数通过沉降差法来确定。

当压实顶面稳定,不再下沉(无轮迹)时,由测量员用水准仪对每一断面分左、中、右三点进行定点观测,记下水平读数,然后再次振压一遍,再观测一次,两次读数之差值,即为轮迹沉降差。

若沉降差小于规范标准,则可判为密实状态,压实度合格。

本试验段采用18吨的振动压路机对摊铺平整的工作段进行碾压,当碾压到第五遍后,压实顶面稳定,不再有明显下沉(无轮迹)时,由测量员用水准仪对每个横断面的左、中、右进行观测,记下水平读数,然后再振压第六遍后,再次在相应的点观测,记下水平读数,两次的差值即为沉降差。

依次再压第七、第八遍和观测第七、第八遍后的水平读数,再取沉降差平均值和沉降差标准差,本标段沉降差平均值依次为:2.111㎜、1.389㎜和1.167㎜、沉降差标准差依次为:1.967㎜、1.650㎜和0.924㎜,均小于规范标准△h<5㎜、S<3㎜的要求。

由此,可以判定我施工处K87+945~K88+060段试验土石混填为密度状态,压实度合格(测量数据见土石混填路
基压实度检测记录表)。

四、质量控制
1、土石混合填筑前必须严格进行土源土样的筛分试验,以确保土石比例,进而确定检测方法。

试验频率按10000m3,进行一次。

如果土源实际情况发生变化可增加频率。

2、在填筑过程中,必须严格按松铺40cm挂线施工,同时推土机推平时要配合人工平整,确保碾压填筑后的平整度。

3、碾压时要用18t以上压路机先稳压一遍后,再由弱振到强振进行,碾压后无明显轮迹时可停止碾压,然后用水准仪观测沉降差。

4、检测用水准仪须固定在一处压路机影响不到的位置上,由专人对同一断面进行两次观测读数时,立尺的位置要保持一致,否则影响精度。

观测频率按每个断面3个点。

五、结论
通过对K87+945~K88+060段土石混填试验段的成功填筑,表明土石混填这种路堤填筑方式是能够满足规范要求及广惠高速公路的设计要求,同时具有相对常规路基填筑,更具有施工进度块,检测直观,水稳定性好,质量易控制的特点。

同时通过试验确定了对于93区土石混填松铺40cm厚,压实厚35cm,必须振压8遍;对于90区土石混填松铺40cm厚,压实厚35cm,必须振压6遍,沉降差才能满足规范要求。

因此,我施工处无论是从技术准备、施工组织还是质量控制完全具备土石混填施工条件。

另外,在以后的土石混填施工中,要十分注意填筑的平整度,建议在整平前要有足够的人工配合大型推土机进行整平,并将大于25cm的石头打碎或清除。

同时当土石填筑含水量偏小时,碾压最后一遍前宜先进行洒水,然后在进行碾压,效果较好。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