酒与中国古代雅文化
浅论中国古代诗酒文化

浅论中国古代诗酒文化
中国古代诗酒文化
中国古代诗酒文化是一种深厚的文化传统,涵盖了中国古代文学、饮食、礼仪
和生活方式等方面。
它作为中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中国文化乃至世界文化的发展都具有深远的影响。
1. 诗歌与酒文化的渊源
中国古代诗歌与酒文化的渊源非常深远,在《诗经》、《楚辞》等古籍中都有
很多关于诗歌和酒的描写。
其中,酒被认为是一种可以表达情感、交流思想的重要手段,而诗歌则是一种可以催人思考、抒发情感的艺术表达形式。
2. 诗酒文化的流传与发展
中国古代诗酒文化不仅在宫廷和贵族中得到了广泛流传,也在民间文化中发挥
了重要的作用。
在唐朝和宋朝时期,诗歌和酒文化在中国达到了巅峰,在《唐诗三百首》和《宋词三百首》等文学经典中都有大量关于酒和诗的描写。
此外,诗酒文化还影响了中国的礼仪和生活方式,例如在宴席上,饮酒成了一
种文化习惯,吟咏诗歌也成了一种雅致的活动。
3. 诗酒文化的精髓与内涵
中国古代诗酒文化的精髓在于它的艺术性和哲学性。
诗歌艺术通过文字的表达,描绘出人类的感情、伦理和思想等方面,而酒文化则通过饮酒的仪式、礼仪和酒器的装饰等方面,表现出了人类对生命、自然和社会的认识和尊重。
此外,诗酒文化还与佛教、道教等宗教哲学密切相关,体现出人类对宇宙的神秘和奥妙的探索。
总之,中国古代诗酒文化是一种生动、丰富而深刻的文化传统,它体现了人类
在创作、生活、思考和交流等方面的本质需求和精神追求。
它既是中国文化的瑰宝,也是世界文化的宝贵财富。
古人对酒的认识

古人对酒的认识酒,自古以来便是我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古人云:“酒以成礼,礼因酒而成。
”酒在我国古代社会生活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从祭祀天地、宴请宾客,到抒发情感、消愁解闷,酒都不可或缺。
本文将从酒的起源、酒的种类、酒的文化内涵、酒的礼仪等方面,探讨古人对酒的认识。
一、酒的起源关于酒的起源,古人有多种说法。
一种说法是,酒是古代的农耕社会时期,人们在收获粮食后,将剩余的粮食储藏在洞穴或地窖中,由于自然发酵而产生的一种饮料。
另一种说法是,酒是由古代的巫师在祭祀活动中,将粮食经过特殊的加工方法酿造而成。
无论是哪种说法,都表明酒的出现与古代农耕社会的发展和祭祀活动密切相关。
二、酒的种类古代的酒种类繁多,主要包括黄酒、白酒、果酒、药酒等。
黄酒是我国最早的酿造酒,主要以糯米、黍米、小麦等粮食为原料,经过糖化、发酵、过滤等工艺制成。
白酒则是以高粱、小麦、玉米等粮食为原料,经过糖化、发酵、蒸馏等工艺制成。
果酒是以水果为原料,经过压榨、发酵等工艺制成。
药酒则是以药材和酒为原料,经过浸泡、煮沸等工艺制成。
三、酒的文化内涵酒在古代文化中具有丰富的内涵。
首先,酒是古代礼仪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古代的婚礼、丧礼、祭祀等仪式中,酒都是不可或缺的。
古人认为,酒能沟通神灵,表达敬意,所以用酒来祭祀天地、神灵和祖先。
其次,酒是古代文人墨客抒发情感、寄托哀思的重要媒介。
古代的诗词、歌赋中,关于酒的描写比比皆是。
如李白的《将进酒》:“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
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
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
”表达了诗人豪放不羁的人生态度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再次,酒是古代社交活动的重要载体。
古代的宴请、聚会等社交场合,都离不开酒。
古人认为,酒能拉近人与人之间的距离,增进友谊,所以用酒来款待客人,表达敬意和友好。
四、酒的礼仪古代饮酒有许多礼仪,主要包括敬酒、干杯、行酒令等。
敬酒是古代宴请活动中的一种礼节,主人向客人敬酒,以示尊重。
中国酒文化的历史

中国酒文化的历史中国酒文化的历史源远流长,酒文化不仅是一种液态的物质文化,也是一种固态的物质文化,受儒家文化影响,中国酒文化强调的是喝酒有量、张弛有度,敬老尊贤,虽亲密但尊重,体现了仁义礼智信等传统美德。
相传中国最早的就是杜康发明的。
杜康将剩饭放在空桑之中,时间一长,发酵产生了酒,这便是酒的起源之一。
虽然远古传说不可考究,但是中国不同的史前文化时期的考古发现中都发现了酿酒痕迹,比如在河南贾湖遗址中发现了8600年前留存下来的实物证明,表明当时的人们已经掌握了以稻米、蜂蜜和水果为原料的酿酒方法。
在夏商周时期,随着青铜器制作技术提高,甚至出现了专门制作酒具的氏族,在强调礼法的周朝,酒主要用途祭祀,就是”礼“的一种象征,继而演变出了酒祭文化。
东汉名医张仲景发现了酒精杀菌消毒的功能,将酒应用于医疗方面。
三国时期,酒风极盛,饮酒是当时最重要的社交活动,包括水果酒、粮食酒、乳酒等,酒在人们的生活中极为普遍。
魏晋南北朝时期,酒获得合法地位,开始走向民间,更是出现了酒税。
到了隋唐时期,大唐盛世国力强盛,也是中国历史上诗歌发展的黄金时期,文人骚客与酒文化联系更加紧密,酒与诗词、音乐、书法、美术、绘画等互相融合,彼此成就,形成了影响后世的酒章文化。
宋明清最重要就是发明了蒸馏法,中国近代白酒也就在这个时候初见雏形,也出现了在节日中流行的专用酒,比如清明节的菖蒲酒,端午的雄黄酒,中秋的桂花酒,重阳节的菊花酒等等。
中国酒文化,历经数千年的沉淀与传承,以其深厚的历史底蕴、丰富的文化内涵和独特的社交功能,成为中华民族宝贵的文化遗产。
从古至今,酒不仅是一种饮品,更是一种传递情感、增进友谊的媒介,它见证了无数英雄豪杰的壮志豪情,也陪伴着文人墨客的诗意人生。
无论是祭祀庆典、节日欢聚,还是亲友小酌,为人们的生活添彩增色,展现出一种和谐、雅致的生活态度。
琴瑟和鸣中国古代音乐与酒文化

琴瑟和鸣中国古代音乐与酒文化琴瑟和鸣:中国古代音乐与酒文化中国古代音乐有着悠久的历史,与之紧密相连的是丰富的酒文化。
这两个传统元素的交融与交织,构成了中华文化的独特魅力。
本文将以琴瑟和鸣的方式,探讨中国古代音乐与酒文化之间的紧密关系。
古代音乐的流传与传承,历久弥新。
古代的音乐形式包括雅乐、民乐、戏曲音乐等,其中雅乐是古代皇家宴会和祭祀活动的主要音乐形式。
雅乐的演奏需要使用琴、瑟等乐器,音调悦耳,曲调独特。
在古代的宴会上,音乐常常扮演着交际的角色,鼓舞人心,增加气氛。
值得注意的是,雅乐与酒文化的结合十分紧密。
古代宴会上,人们在欣赏音乐的同时,品味美酒佳肴,相互交流,增进感情。
这种音乐和酒文化的结合,使得古人们的宴会更加丰富多彩。
除了雅乐之外,中国古代还有丰富多样的民乐。
古老的民间音乐形式,如古筝、琵琶、笛箫等乐器的运用,赋予了音乐以独特的个性和魅力。
民乐通常被用于举行庆典、祈福、婚礼等场合,并与酒文化形成独特的对应关系。
在民间的庆典活动中,音乐和酒文化总是紧密相连的。
人们在听音乐的同时,品尝美酒,尽情欢乐。
音乐和酒文化共同塑造了一个欢乐祥和的氛围,体现了中华民族热情奔放的性格特点。
而与音乐的欣赏相比,古代酒文化所给予人们的感受更多样化。
中国古代的酒文化源远流长,酒在中华文明中有着特殊的地位。
古代人们常说:“欲识古人心,询酒即可知。
”这句话凝聚了古代文人士子对酒文化的崇敬与推崇。
古代人们常常用酒来表达情感,抒发豪情壮志,也用酒来解闷、交际。
酒与音乐的结合,使得人们在欣赏音乐的同时,更能感受到酒文化带来的情感共鸣。
古代音乐与酒文化的交融,还有一个重要方面,就是音乐表演和酒宴的结合。
中国古代的歌舞表演通常与酒宴同时进行。
在宴客活动中,歌舞团队会为宴会增添欢乐氛围,让人们可以在音乐和酒香的熏陶下尽情享受。
这种音乐表演与酒宴的结合,使得宴会更加热闹、欢乐,也更具艺术气息。
在中国的古代文化中,音乐和酒文化的交融与共生可谓琴瑟和鸣。
古代品酒雅称

古代品酒雅称古代中国文化中,品酒被视为一种雅事,有着丰富的礼仪和传统。
古人对于酒的品评往往使用一些雅称来形容酒的质地、味道和色泽等特点,这些雅称既能表达出古人对于酒的热爱,也能展现出他们对于品酒的专业与品味。
下面将为大家介绍一些古代品酒雅称。
1. "琼浆玉液":这是对于美酒的最高赞美,形容酒的质地如琼瑶般洁白纯净,味道醇厚如玉,令人陶醉。
2. "芳醇馥郁":这是形容香气浓郁的美酒,酒体中透着芬芳的香味,如同花香弥漫,令人沉醉其中。
3. "清冽透彻":这是形容清澈透明的美酒,饮之口感清爽,如同清泉一般,让人心旷神怡。
4. "悠然自得":这是形容口感舒适的美酒,酒体柔和且不刺激,喝下去让人感到心情愉悦,仿佛置身于宁静的田园之中。
5. "酒液细滑":这是形容酒质细腻光滑的美酒,酒液在口中滑过时没有粗糙的感觉,令人赞叹。
6. "酒香四溢":这是形容香气浓郁的美酒,酒香扑鼻而来,让人馋涎欲滴。
7. "色泽如玛瑙":这是形容酒的颜色鲜艳亮丽,如同玛瑙一般,令人心生向往。
8. "酒韵悠长":这是形容口感持久的美酒,喝下去之后余味悠长,久久不能忘怀。
9. "酒液纯净":这是形容酒的质地纯净无杂质,喝下去感觉清爽自然。
10. "酒香撩人":这是形容香气浓郁的美酒,酒香扑鼻而来,让人陶醉其中。
古代人对于品酒非常讲究,不仅仅是为了解渴,更多的是为了享受品味酒的乐趣。
他们用丰富多样的雅称来形容美酒,使得品酒过程更加有趣且富有艺术性。
品酒雅称不仅仅是对于酒的赞美,更是对于品酒者自身品味与情趣的体现。
品酒雅称的使用不仅仅是为了炫耀词汇的丰富,更是为了表达品酒者对于美酒的热爱和敬重。
在古代,品酒是一项有着严格礼仪的活动。
品酒者需要先闻酒香,再看酒色,最后尝酒味,这是一种有序而庄重的过程。
酒与中国古代文人墨客

酒与中国古代文人墨客在中国古代文化中,酒一直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它不仅是一种饮料,更是文人墨客们创作和交流的灵感源泉。
本文将通过探究酒在中国古代文人墨客中的地位和影响,展示酒对于他们创作和生活的重要性。
一、酒与文人墨客的交流和创作1. 饮酒作为交流的方式在古代文人墨客的圈子里,饮酒是一种重要的社交活动。
他们常常会聚集在雅座之上,畅饮并进行精彩的思想交流。
酒能破除人与人之间的拘谨和隔阂,使之能畅所欲言,倾吐心声。
这样的场合不仅是加深彼此之间的情感,还能激发出创作的灵感。
2. 酒与诗词创作的关系酒对于古代文人的诗词创作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他们常常在醉酒时,借由对酒的喜爱与沉醉,表达内心深处真挚的情感。
一杯美酒可以让他们在沉醉的状态下,思绪万千,灵感涌动,进而创作出动人心弦的诗词作品。
二、文人墨客如何赞美和描绘酒1. 赞美酒的卓越品质文人墨客们常常通过描绘酒的色泽、香气和味道来赞美它的卓越品质。
他们以凝练而生动的笔触描述酒的美妙之处,将其比作天上的星辰和大地的花朵,赞美酒的醇厚和芬芳。
2. 酒与自然景色的结合中国古代文人墨客善于借用酒来描绘自然景色。
他们常将酒与山水、花草融为一体,形成富有诗意的意象,以展现酒的千姿百态和与自然的亲密关系。
三、酒对于文人墨客生活的意义1. 酒作为调节情绪的工具在古代文人墨客的生活中,他们常常经历各种喜怒哀乐。
而酒作为一种调节情绪和舒缓压力的工具,对他们来说具有重要的意义。
有时他们会以乐观浪漫的心态,品味美酒,享受人生的瞬间;有时他们会在酒的抚慰下,排解内心的郁闷和愁苦。
2. 酒作为文人墨客的精神寄托对于一些文人墨客而言,酒是他们精神寄托的象征。
他们相信酒能让思想更加开放,触及灵魂的深处。
不少作品中可以看到文人以酒为媒介,表达他们对理想、人生、人性的思索和思考。
结语总之,酒在中国古代文人墨客的生活和创作中扮演着举足轻重的角色。
与酒共饮、描绘酒的千姿百态、借酒陶冶情操,这些都展现了中国古代文人墨客对于酒的热爱和赞美。
古人对美酒和醉酒的雅称

古⼈对美酒和醉酒的雅称美酒的雅称:1、⾹醑:指美酒。
据《⽔经注》,传为陕西蒲坂县“民有姓刘名堕者”所酿,因其酒“⾹醑之⾊,清⽩若涤浆焉”,因名。
醑,“酒”在古代的美称。
2、绿蚁:酒⾯上浮起的绿⾊泡沫,因以为酒的代称。
3、流霞:仙酒名。
始见于王充《论衡—道虚》,⾔项曼都好道学仙,离家三年⽽返,⾃称“有仙⼈树⼈,将我上天,⼝饥欲⾷,仙⼈辄饮我流霞⼀杯,我饮⼀杯,数⽉不饥。
”后借以指美酒。
4、⾹醪:醇酒,醇⾹的美酒,指醪汁滓混合的酒,即酒酿。
5、縹⾊:淡青⾊,常⽤以形容酒的颜⾊,亦代指酒。
6、醅浮:酒⾯之碧⾊浮沫,醅,未滤去糟的酒。
7、琥珀:美酒的颜⾊,也指酒。
李⽩《客中作》“兰陵美酒郁⾦⾹,⽟碗盛来琥珀光。
”李清照:“莫许杯深琥珀浓,未成沉醉意先融。
疏钟已应晚来风。
”8、⽟酎:美酒。
9、⼗千沽酒:珍贵的美酒,李⽩《将进酒》“⽃酒⼗千沽美酒。
”柳永《笛家弄》:画阁春风,⼗千沽酒。
10、浊醪:浊酒。
清—纳兰性德《忆王孙》:“倦眼经秋耐寂寥?强把⼼情付浊醪。
”11、⽵叶:酒名。
晋—张协《七命》:“乃有荆南乌程,豫北⽵叶。
”清—纳兰性德《浣溪沙》:“⽵叶樽空翻彩燕,九枝灯炧颤⾦⾍。
”12、⾦液:古代⽅⼠炼的⼀种丹液,服之可以成仙。
也⽐喻美酒。
清—纳兰性德《唐多令》:“⾦液镇⼼惊,烟丝似不胜。
”13、椒浆:以椒浸制的酒浆。
古代多⽤以祭神。
清—纳兰性德《青衫湿》(悼亡):“判把长眠滴醒,和清泪、搅⼊椒浆。
”醉酒的雅称:1、酲:病酒,即醉酒,中酒。
2、酒恶:即中酒,因多喝了酒⾝体不适。
3、醉乡:指酒醉后神志不清的境界。
4、中酒:醉酒。
5、宿酒:隔夜之酒。
6、馀酲:残馀的酒意。
柳永《归去来》:持杯谢,酒朋诗侣,馀酲更不禁⾹醑。
7、残酒:昨夜残存的酒意。
8、扶头酒:酒醉第⼆⽇,起来头痛须扶,故度数较⾼,饮之易醉的酒称扶头酒。
李清照《念奴娇》:“隐韵诗成,扶头酒醒,别是闲滋味。
”9、被酒:中酒,为酒所醉。
《史记—⾼祖记》:“⾼祖被酒,夜经泽中,令⼀⼈⾏前。
古代对酒的雅称

古代对酒的雅称
饮酒自古便是人们的一种享受方式,而在古代,对于酒的雅称也是琳琅满目,让人惊叹不已。
以下是一些古代对酒的雅称:
1. 神仙之酒:传说中神仙常常饮用的仙酒,因为它是天上的美酒,所以被称为神仙之酒。
2. 玉液琼浆:玉液有玉质之美,琼浆有浓郁之意,这个雅称是对酒色、香、味的全面称赞。
3. 珍馐美馔:这个雅称不仅仅是对酒的赞美,也是对酒配菜的称赞,说明酒和佳肴相辅相成,达到了最佳的味觉享受。
4. 瑶池美酒:瑶池是传说中的仙境,美酒是瑶池中的美食,因此被称为瑶池美酒。
5. 金樽美酒:金樽是古代饮酒器皿的一种,而美酒则是其中最佳的佳酿,因此被称为金樽美酒。
这些古代对酒的雅称,不仅是对酒的高度赞美,也反映了古代人们对于酒文化的重视和追求。
饮酒虽然是一种娱乐方式,但也是一种文化的传承和体现。
- 1 -。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hand,the special function of alcohol
sense
blissful。breathless
of floafing
on
the air and the
to
of“Union 0f Heaven and Human being”.At that moment。they tended
・259・
周全霞:酒与中国古代雅文化
2.酒生文
依胡床,须臾扫尽数千张。飘飞骤雨惊飒飒, 落花飞雪何茫茫。”怀素酒醉泼墨,方留其神鬼 皆惊的《自叙帖》。 4.酒催画 唐代画圣吴道子,被誉为“古今独步,前不 见顾陆,后无来者”,“笔法超妙,为百代画圣”。 宋代苏东坡说:“诗至杜子美,文至韩退之 (愈),书至颜鲁公(真卿),画至吴道子,而古今 之变,天下之事毕矣。”吴道子之所以能取得如 此之成就,据说酒功不可没。 吴道子其人不拘小节,为人豪爽,和李白 一样爱喝酒。“每挥一毫,必须酣饮”,醉中作 画,一气呵成。唐明皇曾命他画嘉陵江三百里 山水的风景,他酒后挥毫,一日而就。 元朝画家商琦也是“酒酣时把墨濡头”, “呼酒尽扫溪藤纸”的著名画家,他的山水画被 誉为“天下无双比”,因此“累蒙天子知”。马祖 常在《南田文集》中说商琦把酒酣后的激情全
二十来岁即位列“初唐四杰”之冠的王勃, 也喜欢酒后挥毫,据《唐语林》卷二文学编载: “王勃凡欲作文,先令磨墨数升,饮酒数盅,以 被覆面而寝。既寝,援笔而成,文不加点,时人 谓为腹稿也。”据说在写《滕王阁》七言古诗和 《滕王阁序》时,即是酣饮后拉起被子覆面而 睡,醒来后抓起笔一挥而就,一字不易。无独 有偶,据《旧唐书・文苑传》载,贺知章也是如 此,他喜饮酒,往往“醉后属辞,动成卷轴,文不 加点,咸有可观。” 欧阳修是妇孺皆知的醉翁。他那篇著名的 《醉翁亭记》,从头到尾一直以“也”字串接下去, 贯穿一股酒气。无酒不成文,无酒不成乐。天 乐地乐,山乐水乐,皆因为有酒。他自称“醉能 同其乐,醒能述于文”,一句“醉翁之意不在酒,
Henan Institute of and Technologyt 453003;3,School of biotechnology.Southern Yangtze
University.214036)
Abstract:Chinese ancient elegant culture was created by men of letters and compared
赋。”o
苏轼称酒为“钓诗钩”。他在《和陶渊明饮 酒》诗中道:“俯仰各有态,得酒诗自成。”这些
中国文坛上的巨匠在总结自己伟大创作成就
酒与诗,可谓水乳交融,酒因诗而名,诗因 酒而成。酒刺激诗人的感性思维,使之激情荡 漾,神思飞扬。在这种情绪状态中.诗人想象 与幻想的翅膀最容易远举高翔。“李白斗酒诗
获得的原因时,无一例外的提到了酒的发酵作 用,这足以说明酒和诗的关系是多么密切!
先生传》:“吟罢自喝,揭瓮发醅。又饮数杯,兀 然而醉。醉复醒,醒复吟,吟复醉.醉吟相应,
若循环然,陶陶然,不知老之将至,古所谓得全 于酒者乎?”苏轼《水调歌头-题记》:“丙辰中 秋,欢饮达旦,大醉,作此篇,兼怀子由”。辛弃 疾《木兰花慢・题记》:“中秋饮酒将旦,客谓前 人诗词有赋待月,无送月者,因用天问体
・258・
灵,才在文学艺术上留下许多不朽的篇章。
我们知道,西周时期周公建立了以“亲亲
尊尊”为基础的宗法制,在几千年的封建社会 中,人失去了自我。在宗法观念中,每个人都 依附于家庭,长幼之序严格区分;下级依附于 上级.共同维持天子的特权。族权、政权、神权 的统一形成一个大共同体。宗法制的建立对 于国家政权的稳定确实起到了很大的作用。 但是它对个人的权利和个性的形成却是最大
-2006年第六届国际酒文化学术研讨会论文集-
酒与中国古代雅文化
周全霞1’2, 常伟3
(1.江南大学奄品学院,江苏无锡214036;2.河南科技学院食品学院,453003; 3.江南大学生物工程学院,江苏无锡214036)
摘要:中国古代雅文化是指古代由文人士大夫阶层所创作的、和民俗文化相对而言
的知识阶层文化。雅文化在发展过程中与酒结下了不解之缘。酒中乙醇的特殊性能 使文人酒后飘飘欲仙,有“天人合一”之感。这时最易解开。灵的束缚,恢复原有灵性, 在诗、文、书、画等方面创造出在常态下难以创造出的佳作。反过来,雅文化中的酒诗 酒文又宣扬了酒的大名,促成了许多名酒,雅文化成了酒的绝佳包装和最好广告。酒 在雅文化的包装下又被提升成文化酒。
是人的价值观念在社会实践中对象化的过程 和结果。《易传》载,“观乎天文,以察时变;观 乎人文,以化成天下”。这里的“文”字,由纹理 之义演绎而来的秩序规律之意,“天文”指天道 自然规律,“人文”指人伦秩序。以“人文”化成 天下,使天然世界变成人文世界,便是中国古 代哲学赋予“文化”的内涵。。文化是一个生 生不息的运动过程,任何一种民族文化,都有 它发生、发展的历史,都有它的昨天、今天和明 天。而中国古代文化,即指中国文化的“昨 天”,具体而言,是指1840年鸦片战争以前的 中国文化o。中国古代雅文化是指古代由文 人士大夫阶层所创作的、和民俗文化相对丽言 的知识阶层文化。以诗、词、曲、琴、棋、书、画、
to
common culture in olden days.In the
course
of
the development,the elegant
culture had connected firmly with wine.On had made men of letters have
sense a
one
之所以酒歌绵长的原因。 (=)名作多在酒后生 1.酒促诗
曹王《与吴质书》:“每至觞酌流行,丝竹并 奏,酒酣耳热,仰而赋诗,当此之时,忽然不自 知乐也。”陶渊明《饮酒・题记》:“偶有名酒,无 夕不饮。顾影独尽,忽焉复醉.既醉之后,辄题 数句自娱……”李白《春夜宴桃李园序》:“开琼 宴以坐花,飞羽殇而醉月。不有佳作,何伸雅 怀。如诗不成,罚依金谷酒数。”白居易《醉吟
一、酒:中国古代“雅文化”的重要 触媒
酒,水一样的外形,火一样的性格。这个 “阴阳合一”的精灵是中国古代雅文化的重要 触媒。展开中国古代“雅文化”的长长画卷,就 好像看到了酒的功劳簿,谁也说不清酒到底启 发了多少文人的灵感,激发了多少雅士的想象 力和创造力,创造了多少不朽的篇章。 (一)乙醇助人复灵性 酒,《说文解字》中给它下的定义是:“酒,
严密监控,破除内心深处的种种禁忌,超越了
现实的困境与束缚,冲破了世俗的繁文缛节的 罗网,进行大胆的想象和创新。毫无疑问,在
遍的现象。这种现象在诲人的诗行之中和诗 人的有关文章及诗题、题记中都有反映:
“兴酣落笔摇五岳,诗成笑傲凌沧州。”
(李白)
古代能给文人提供帮助的只能是酒。南宋政 治诗人张元年说:“雨后飞花知底数,醉来赢得
advertise.Under the appearance of the elegant culture,wine had been promoted
culture wine. Key words:wine;the elegant culture;culture wine
・257・
周奎霞:酒与中国古代雅文化 就也,所以就人性之善恶。”也就是说。酒是作 用于精神世界的东西,是刺激、促进人的情绪
great
about wine in elegant culture had advertised the
kinds of
name of wine and caused many
appearance and
tO
famous wine.The elegant culture had become the best
creat
open
their hearts and
on
great
works,which couldn't be created in common conditions
poems,articles,writing and drawing.On the other hand,the poems and articles
就有可能在更广阔的范围内进行选择,酝酿已
“近来逢酒便高歌,醉舞诗狂渐欲魔。”
(元稹) “饮如长鲸渴赴海,诗成放笔千觞空。”
(陆游)
“老去读书随忘却,醉心得句若飞来。”
(范成大)
“一杯未尽诗已成,诵诗向天天亦惊。”
(杨万里)
久的东西就有可能在大脑神经回路上突然接 通,就有可能突破常规思维的樊篱,为灵感这 位不速之客的光临提供一个最佳环境。打个 比方说,人的大脑平时有一个严厉的看守—— 意识。它严守着一整套不许人越雷池一步的 清规戒律.酒的麻醉作用使这个监控神经中枢 的忠实看守醉眼艨胧,陷于半瘫痪状态,一时 玩忽职守,潜意识就以非自觉的本能方式趁机 奔逃出来,暗中接管了主宰文人思维、情感活 动的权柄,指挥着各种意念表象的排列组台过 程,促使文人陷入~种意不由主、情难自禁、天 机偶发、如有神助的创作迷狂状态.从而写出 平时百思不得的惊人之作。这就是中国古代 雅文化之所以充满酒的芳香,中国古代历史上
关键词:酒;雅文化;文化酒
Wine
and Chinese ancient elegant culture
ZHOU Quan-xial”, Science
CHANG
Wei3
(1.School of FoM Science,Southern Yangtze University。214036,2.Department of Food Science,
自由身。”酒使人在慢慢失去意识、超越时空的
“此身饮罢无归处,独立苍茫自咏诗。” (杜甫) “酒狂又引诗魔发,日午悲吟到日西。”
(白居易)
限制和功利的欲求的时候,心理放松,激情澎 湃,灵性回归,想象奇特。李白诗说得好:“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