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回家》影评

合集下载

《爱回家》观后感

《爱回家》观后感

《爱回家》观后感看完这部电影,心里暖暖的,仿佛一股暖流涌入心田,不得不说,编剧很好地抓住了日常生活中最容易令人触动情感——亲情。

这是很温馨的一部电影,很符合韩剧的套路。

影片很简单,讲述了在城里娇生惯养的男孩被妈妈送去与年老贫穷的外婆同住,从最初的嘲笑辱骂的隔阂到最后的理解包容关心,男孩慢慢地变得懂事。

一开始,男孩初入山村,公交车上农夫农妇的粗鄙俗气,外婆的聋哑蠢笨,住所的肮脏简陋,山村里的一切都让男孩难以忍受。

所以男孩对外婆的态度极其恶劣,认为外婆迟钝、傻,称外婆哑巴、聋子,总之,让我恨不得把男孩从屏幕里揪出来,狠狠地打一顿屁股。

对于外婆的好意,男孩总是无视,甚至还去破坏,反正整一个熊孩子。

后来随着慢慢地相处,男孩变得懂事,会帮外婆穿针线,下雨天帮外婆收衣服,照顾生病的外婆,还把自己爱吃的巧克力饼干偷偷地塞给外婆、、、、、、影片里有很多场景对比表现了男孩的懂事,比如一开始男孩画在墙上的辱骂性语言被划掉,比如一开始外婆走在前面,他跟在后面变成他带着外婆走,比如影片最后他教外婆写字,然后互通信件、、、、、、我开始慢慢地喜欢上这个之前令我恨不得揍一顿的熊孩子,用我室友的话来说就是,一开始总是叫嚷着要揍熊孩子的我慢慢安静下来了。

说实话,我最讨厌那些总把别人的关心当做理所当然,还不会珍惜的孩子,尤其影片中的外婆如此年迈,还要劳碌地照顾他。

我小时候是由奶奶照顾大的,所以更比较能体会老人照顾孩子的艰辛,也更讨厌不懂事的孩子。

幸好男孩最后变得乖巧了,不然我肯定要给编剧“差评”。

我很喜欢影片中的外婆,虽然身患残疾、生活贫困,但很坚强。

当女儿让她照顾男孩,即使家境不好,自己生活已经很艰难,她还是接下了重担;当男孩对她冷言冷语,各种无理取闹时,她仍然以大海般宽阔的胸怀包容男孩的任性。

外婆还有着农村人的特有的善良质朴,她会放生被男孩叫嚷着要打死的虫子,她会在买东西时询问店主的腿脚是否还好,她会带着女儿买给自己的补品去问候生病的邻居。

影评: 爱·回家

影评: 爱·回家

影评: 爱·回家电影影评: 爱·回家《爱·回家》是一部令人动容的电影,它以真实而温暖的方式向观众展示了家庭的重要性和亲情的力量。

这部电影不仅令人感动,还给观众带来了深深的共鸣。

首先,电影通过生动的角色刻画和精彩的演技,成功地将观众带入了故事中。

主人公阿丽(由赵薇饰演)是一个在大城市打拼的年轻女孩,她为了工作而远离了家乡,与家人的联系也变得越来越少。

然而,当她得知奶奶患病后,她毅然决定回家照顾奶奶。

这个角色的塑造非常真实,观众可以感受到她内心的挣扎和对家庭的责任感。

其次,电影通过细腻的情感描写,传达了对家庭的珍视和对亲情的思考。

当阿丽回到家乡时,她发现奶奶的病情已经非常严重,她不禁感到内疚和无助。

然而,她的家人却一直在默默地支持和鼓励她。

这种家庭的温暖和亲情的力量让观众深深感动,并引发了对自己家庭关系的思考。

电影中的一些细节也让观众感受到了家庭的温馨,比如家人们一起吃饭的场景,他们的笑声和互动让人感到温暖和幸福。

最后,电影通过对生活的细腻描写,让观众反思自己的生活态度。

在电影中,阿丽遇到了一些挫折和困难,但她从未放弃,始终坚持着。

这种乐观和坚韧的态度给观众带来了启示,让人们意识到生活中的困难并不可怕,只要我们勇敢面对,就能找到解决的办法。

总的来说,电影《爱·回家》通过真实而温暖的故事,成功地触动了观众的内心。

它让我们重新思考了家庭的重要性,亲情的力量以及对生活的态度。

这部电影不仅给观众带来了感动,还让人们对自己的生活有了更深的思考。

我强烈推荐观众们去看这部电影,相信你们也会被它所打动。

爱回家电影观后感感受

爱回家电影观后感感受

爱回家电影观后感感受《爱回家》是一部由张艺谋执导的电影,讲述了一个家庭在变迁中的故事。

整个片子以家庭为中心,以爱和回归为主题,营造出一种温馨而真实的氛围。

观看这部电影后,我得到了一些深刻的感受。

首先,这部电影给我带来了对家庭的思考。

家庭是每个人成长过程中最重要的支撑点,它是温暖的港湾,给予我们爱和关怀。

在电影中,人物之间的家庭关系被细腻地描绘出来,跳跃的时间线展现了多个时期的家庭生活。

无论是儿时的玩耍,还是成年后的相互扶持,每个人物都有着自己独特的性格与情感。

通过对主人公一家的细致刻画,电影传达了家庭在岁月更迭中的价值和意义。

其次,电影中反映了社会的变迁。

随着时间的推移,社会在不断发生变化,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许多挑战。

片中的时间跨度足足有三十多年,这时光的流转也影响了主人公一家的生活轨迹。

从农村到城市,从军队到退休,主人公的经历也代表了许多中国家庭的成长与变迁。

电影通过家人们的经历和感受,呈现了现代中国社会的多个方面,历史的动荡与国家的变革也在其中得以一览。

再次,这部电影给我带来了对人生的思考。

片中虽然涉及了很多庶民生活的细节,但它却是一个有关人生的故事。

人们的成长、人生的选择、命运的安排,这些元素相互交织,在电影中展示出来。

主人公在求学、成家、赡养父母、照顾孩子等方方面面都经历了许多的艰辛和困扰。

这使我认识到人生中的选择和取舍,以及自己对于家庭和亲情的责任与担当。

最后,影片以一种温暖和谐的方式结束了。

正如片名《爱回家》所暗示的,家人们经历了各种变故与考验后,最终回到了那个熟悉而温馨的家庭中。

这种回归不仅体现了人物身份的回归,更象征着对传统价值和情感的回归。

电影最后一幕主人公家庭团聚的场景,饱含着深情和温暖,让人感动落泪。

这种亲情和家庭的力量也让我产生了对于家庭和亲情的深深思考。

总之,《爱回家》是一部温情感人的电影,通过真实的故事和细腻的情感描绘,触动了人们对于家庭、社会和人生的感悟。

这部电影给我带来了对于家庭的思考和珍惜,对于社会的思考和理解,对于人生的思考和规划。

爱回家韩剧观后感

爱回家韩剧观后感

爱回家韩剧观后感
这部剧啊,它就像一股温暖的春风,轻轻吹进了我的心里。

它没有那种特别跌宕起伏、惊心动魄的大情节,但是呢,就是这种平平淡淡的家庭琐事,却特别能打动人。

剧中的家庭就和我们身边的家庭一样,有欢笑,有争吵,有误解,也有和解。

每一个角色都像是从生活中走出来的,特别真实。

就说里面的妈妈这个角色吧,她总是忙里忙外的,为了家庭操碎了心。

她的那种唠叨,其实并不是让人厌烦,反而让人觉得很亲切。

我就想啊,这多像我自己的妈妈呀!她在厨房忙碌的身影,还有那关切的眼神,每次看到都让我心里暖暖的。

我觉得这个角色塑造得特别成功,因为她让我看到了很多妈妈的影子。

还有那些家庭成员之间的互动,有时候因为一点小事就吵起来了,当时觉得气氛特别紧张。

不过呢,过不了多久,又会和好如初。

这让我想到自己的家庭,不也是这样嘛!亲情就是这么奇妙,吵不散,骂不走。

其实生活中的家庭关系不就是这样磕磕碰碰,但又充满了爱吗?
剧里的一些场景也特别让人回味。

比如说一家人围坐在餐桌前吃饭的场景,虽然没有说什么特别的话,但是那种温馨的氛围,真的是让人看了心里特别舒服。

我就一直在想,这样简单的幸福,我们在生活中是不是有时候忽略了呢?
我感觉这部剧的结局有点开放,也不知道那些角色以后还会发生什么故事呢?你看了这部剧也会有同样的感觉吗?如果还没看的话,我真的推荐你去体验一下!它会让你对家庭、对亲情有新的认识的!真的!。

韩电影爱回家观后感

韩电影爱回家观后感

韩电影爱回家观后感《爱回家》是一部韩国电影,在观影后我深受感动。

故事讲述了一个关于家庭和人性的故事,深入探讨了亲情、疏离和妥协的主题。

电影以细腻的情感描写和出色的演技引人入胜,让我在观影过程中不禁流下了眼泪。

电影的故事主要围绕着一对年迈的父母展开。

他们儿女的生活繁忙,很少有时间陪伴他们。

父母虽然富足,却感到孤独和被忽视。

电影通过展现他们的内心世界,深入剖析了现代社会中人与人之间的疏离感和温情的重要性。

电影中的父亲是一位温和而坚强的老人,他承受着生活的压力和孤独。

他在面对家人们忙碌的生活时,选择了默默地支持和守护。

他的孤独和宽容感动了我,使我开始思考自己对家人的付出和陪伴。

而母亲则是一位温柔而独立的女性,她有自己的事业和兴趣。

然而,在摆脱生活的束缚后,她却感到了深深的寂寞。

她在一次意外中病倒,这个时候母亲的不幸正是兄弟姐妹们意识到家庭的重要性的时候。

这个时候,他们才意识到自己忽视了父母,没有陪伴他们。

电影中的兄弟姐妹们在父母病倒后回到了家中,开始照顾他们。

他们在照顾父母的过程中产生了许多矛盾和争议,但最终还是通过互相的沟通和理解解决了问题。

观看他们和父母之间的互动,让我明白关系的建立需要时间和努力,并且妥协是解决问题的关键。

影片的具体情节我不想透露太多,因此不希望剧透。

但是整个故事情节充满了感人的时刻和令人惊喜的转折。

每个角色都有自己的故事和成长,他们的表演也非常出色。

演员们的精湛演技让观众们情感共鸣,让整个故事更加生动和真实。

电影的拍摄手法也是一大亮点。

影片运用了细腻的画面和恰到好处的镜头语言,通过细节展现了主人公们内心的情感和矛盾。

无论是剧情转折的紧张时刻,还是温馨的家庭画面,每个镜头都让我为之动容。

最后,电影《爱回家》通过对家庭和人性的深入探讨,引发了观众对亲情的思考和反思。

它不仅让我理解了家人之间的相互理解和关心的重要性,也让我反省了自己对家庭的忽视和冷漠。

电影通过情感细腻的描绘,将观众们带入了一个温馨而感人的故事之中,让我们更加珍惜和关心我们的家庭。

爱·回家 影评

爱·回家 影评

爱·回家影评
《爱·回家》是一部令人感动的电影,它不仅给我带来了深深的感动,还让我找
到了共鸣。

这部电影通过真实而温暖的故事,向观众传递出家庭和亲情的重要性。

首先,电影通过真实的情节和细腻的表演,让我感受到了家庭的温暖和亲情的
力量。

影片中的主人公小亮,一个远离家乡的年轻人,为了追求梦想而离开了
家人。

然而,当他在外面遇到困难时,他开始思念家人的爱和关怀。

这种渴望
回家的情感在我心中引起了共鸣,让我想起了自己离家时的孤独和思念。

其次,电影通过展现家庭成员之间的矛盾和和解,让我深刻地体会到了家庭的
重要性。

小亮回家后,他与父母和妹妹之间发生了一系列的矛盾和冲突。

然而,正是通过这些矛盾和冲突,他们更加珍惜彼此的存在,学会了相互理解和包容。

这让我意识到,家庭是一个可以容纳各种情感和矛盾的地方,而家人之间的和
解和团结是无价的。

最后,电影通过细腻的画面和感人的音乐,营造出了一种温馨而治愈的氛围。

每一个场景都充满了家的味道,每一段音乐都让人陶醉其中。

这种细致入微的
制作让我感受到了家庭的温暖和安全感,仿佛自己也回到了家人的身边。

总的来说,《爱·回家》是一部令人感动的电影,它通过真实的故事和细腻的表演,让观众感受到了家庭的温暖和亲情的力量。

这部电影让我思考了离家的孤
独和回家的渴望,让我意识到了家庭的重要性。

同时,它的细腻制作也让我感
受到了家的温暖和安全感。

我强烈推荐这部电影,相信它会给观众带来深深的
感动和共鸣。

爱 回家

爱 回家

爱回家偶然的一次机会,看了一部韩国的电影《爱回家》。

故事很简单,说的是一个不愿回乡下老家的孩子被母亲从汉城送回了乡下与他姥姥居住。

孩子的天性是反叛的,不愿就是不愿。

他看不起她的姥姥,认为她又穷又老,又聋又哑。

他骂他的姥姥,对于她所给的关心不予理睬。

然而,当他那年迈的姥姥为了省钱给他买吃的,她竟独自丛县城走回了山沟。

孩子震撼了,我也哭了。

姥姥的努力最终感动了他,虽然片子结尾他没有和姥姥拥抱,没有哭泣,但我从他的眼神和行为中读出了爱回家这三个字。

本片很朴实,没有都市的繁华,也没有好莱坞般的惊心动魄,但它足以震撼我们的心灵!它让我找到了一种生命的回归感,让我感受到了那久违的亲情。

在当今这个物欲横流的社会里,人们缺乏的不正是这样一种情吗?金钱,名誉,权力腐蚀了人们的心灵,原本的那份纯真,那片心灵的净土也早已化为乌有,取而代之的是那肮脏的尔虞我诈。

世间的情字,在他们眼中只不过是一堆粪土罢了。

金钱至上,权力第一,一切的一切早已将情字吞没。

世间也不再是那么的和谐了,亲情冷酷到底!每一个人在心里都有自己的如意算盘,都在为自己能够在这个大家庭中能谋取多少利益而算计着。

哎,实在是可悲!人都变成了冷血动物。

我真的不敢想象将来的人们将何去何从。

我自己是一个很感性的人,有时候感性的有些脆弱。

任何一份伤感的事情,任何一场灾难,任何一出悲剧都会使我落泪。

我无法容忍那种原始般的罪恶,我讨厌人与人之间的尔虞我诈,我反感这个物欲横流的世界。

我想逃,但却逃不掉,身上的责任使我无法离去。

我是一个不喜欢欺骗自己的人,我经常会幻想童话般的故事,寻找心灵的回归,也同样渴望如陶渊明般“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闲情逸致。

然而当现实照进我的窗,剩下的又是怎样的静默呢?心是美好的,可一人之力并不能改变整个世界,更多的时候,绚丽的烟火只能在自己的心中默默绽放。

电影《爱,回家》观后感

电影《爱,回家》观后感

爱·回家或许随着年龄的增长,我已经很长时间没有因为看电影而哭过了,而一部〈〈爱.回家〉〉,却让我哭的淅沥哗啦,被婆婆那人间真情所感动,更是为成佑从对外婆的不屑到依依不舍的感情升华。

而关于亲情的主题,则是影视中亘古不变的主题,也因为这样,《爱·回家》才引起观众的极大兴趣,受到一致好评。

影片是以韩国一个乡村为背景,以聋哑年迈的婆婆对7岁成佑的呵护为中心,来鞭达社会对老年人的关怀。

它向观众提出“情”是什么,“爱”是什么,同时引起观众的思索与共鸣。

影片在赞美亲情的同时,也和盘托出了一个平凡而真实的社会问题。

老人的孤苦,对生活的艰难辛酸,有别于一般的情节剧,是戏、是生活、又是诗催人泪下,引起观众的兴趣和同情。

影片从7岁孩子的视角,多色彩的反映了婆婆的慈爱和艰辛。

成佑的眼泪是影片的点睛之笔。

影片有浓厚的乡土气息,用水墨淡彩的笔触来抚慰观众的心灵。

整部影片自然含蓄、流畅细腻,以深邃的思想内涵和完美的艺术构思赢得了观众的认可。

成佑一个无知的孩子,一个在母亲溺爱下挑食、贪玩的城里孩子来到乡下聋哑婆婆这,吃什么都不愿意吃,婆婆冒着大雨为他去买鸡,自己却舍不得吃一口。

影片背景音乐舒缓感人,深刻的刻画了人物的心理特点。

成佑用恶毒的语言伤害婆婆,婆婆却仍默默地关心着他,影片中蒙太奇手法把乡间美景衬托出,看到了乡间之美,仿佛也置身于大自然中。

成佑坐着巴士回来,而婆婆本身是一位背驼的老人却拄着拐杖从集市赶回来。

我想所有的观众都为之默默地留下了眼泪。

影片没有过多语言,只是通过孩子的童言和儿戏揭示感情的心态转换,营造抒情气氛,以景托情,深化人物内心情感,散发屡屡诗情,影片在细节处对生活实感的追求,使影片有强烈的身临其境之感,婆婆在瑟瑟夜晚陪着成佑上厕所,外面的虫鸣,让我感到自然之美,同时也感到音响达到唯美的艺术效果。

婆婆用节省的钱带成佑吃他爱吃的,用辛苦卖菜的钱为成佑买鞋,自己却穿着补了又补的鞋,又一次颤动了我的心,看着婆婆赤裸的脚沿着石路挑着水,脚下留了血,我的心也跟着留血了。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爱回家》影评这是一部以亲情为主题的影片。

整部影片是淡淡的感觉,看上去很干净,但是看过之后,给人内心深处的那份对亲人的感情一强烈的震撼。

影片故事完整,细节充实,人物感情真挚,人物关系转变合情合理,在细节的推动下,故事进展合理,并不像一般的韩剧那般拖沓。

我很高兴能看到一部这样的韩国影片。

它的内在语言直刺我们每一个人内心深处。

每个人都是有感情的,而当影片中以生活中琐碎的细节作为基础的时候,无疑让我们每个人都把自己的感情深切地投入到影片中,观众感情的发展随着影片中情感的发展而发展。

这就是一个成功的影片。

那么就让我们追随影片的影子,以细节为基础,以人物关系的转变为主线,来对本片进行分析。

首先是主人公和外婆最初的人物关系。

这个我们在一开场就可以看到,主人公成佑在妈妈的强迫下又哭又闹地被拖到哑巴外婆家。

他看到外貌衰老而丑陋,动作迟缓,没见过世面什么都不懂,而且还哑巴的外婆就感到阵阵厌恶。

成佑拒绝叫外婆。

他的一切感情都在最初的几个细节动作里展露无疑。

他往外婆的鞋子里撒尿,这说明他非常厌恶这个地方,非常厌恶外婆。

这和小孩子涉世未深,一切感情都流露在自己脸上有一定关系。

尔后送妈妈离开,然后只剩下他和外婆的时候,外婆冲他招手他表现出鄙夷的表情,但是随后我们可以看到一幅很好玩的画面:外婆走在前面,不时回头看看成佑;成佑在一段距离之外跟在外婆后面,外婆每次扭头的时候他都要装出自己并没有跟着外婆走,而是在路边踢石子的动作和表情。

这里面我们可以看出,他心里面既有对外婆的厌恶,又有自己不得不跟着外婆回家的无奈,还有不情愿,希望环境能够像自己理想中的一样得到改变。

这是一种很矛盾的心理,正是这种心理,才促使成佑在后面做出了很多感情用事的细节。

比如说,外婆用颤抖的手拿出平日里积攒的一点糖果来给外孙成佑,可是成佑只是用余光瞥了一眼就跑到一边去啃自己的巧克力了。

一个7岁的孩子,他只是在想着自己的感受,自己怎么样才能更开心,从来没有想过七十余岁外婆的感情。

外婆对待自己的外孙成佑始终是有一份浓浓的爱意在里面的。

这个我们从整部影片中都可以看到。

比如说,晚上成佑去大便的场景,成佑不敢自己一个人去,即厌恶外婆在旁边看着自己,又不敢自己一个人独自呆在外面。

这个矛盾的心理从他的语言中便可以体现出来,他即无礼地对外婆说你看什么看,又用比较弱小的语气说你要去哪儿。

而外婆则没有任何怨言地坐在成佑旁边,尽自己最大可能地满足成佑的要求,希望自己能让成佑开心。

那是一个老人对自己孙子的深刻的爱。

我们每个人都有外婆,当我们看到这部影片的时候,是不是在这个故事身上看到了自己的影子呢?然后是主人公成佑和外婆之间关系的初次变化。

这个变化是很微妙的。

只在很小的一些细节上有体现。

成佑在影片前期的心理一直都是矛盾的。

他不能放开了去厌恶外婆,因为毕竟他要跟外婆住在一起,晚上上厕所要求助于外婆,还需要外婆的照顾,毕竟在举目无亲的农村,外婆是唯一一个可以依托的人;但是他在前期又不能够放开了去喜欢外婆,因为外婆既年老,外貌丑陋,又是个哑巴,又穷困什么都不懂,离自己想象中的差很远。

所以成佑在很多时候都表现出很矛盾,很多事情都是不得不的状态下去做的。

但是在这期间有一些细小的事情能够让成佑感受到外婆对他的爱意,能够让他在偶尔的时候缓解心中的矛盾。

比如有一场他急切地想要拿柜子上的一个东西却怎么也拿不到的戏,无论他怎么跳都够不到,然后外婆缓缓地走了过来,伸手把东西拿下来放在他手上。

然后没有任何多余的眼神和动作,缓缓离去了。

(观后感 )我们可以看到在这之后成佑有一个短暂的注视着外婆的动作,也可以说有点发呆,但是我觉得从这个动作开始,成佑开始一点一点接受外婆并感受外婆的爱意。

尽管在第一次给外婆认针的时候他还是一脸的不情愿,赌气地把认好的针线用力放在床上。

这里可以反映出他并不是完全地讨厌外婆,因为不管外婆是不是打扰他打电玩,他毕竟去做了。

而外婆对待成佑依然是始终如一的爱。

祖孙间的爱。

宽容的一种爱。

在影片中我们可以看到,成佑在床上溜冰,外婆就坐在成佑滑成的圆圈中间一针一线地做着自己的针线活儿,没有制止的动作和眼神,她想让自己的外孙开开心心地玩个尽兴。

当成佑玩累了开始去打电玩的时候,外婆才起身一点一点地扫掉床上因溜冰鞋而带来的尘土。

第三是祖孙之间关系的进一步变化,成佑在一点一点地接受外婆。

我们在这里可以把第一次认针的场面和第二次认针做一个对比,第一次是一脸的不情愿和不耐烦,而且只是把线穿过针孔就不耐烦地重重摔在床上;而第二次虽然也是说了你真烦之类的言语,但是很明显可以看到,第二次做的就相对认真和彻底,第二次不但把线穿过了针孔,还预留出来很长一段线,然后拿剪刀剪好。

不管是出于小孩子出气的心理,还是出于开始接受外婆的心理,我们所看到的,都是成佑对外婆关系的又一个转变。

但是他在很多时候对外婆还是不满的。

比如说晚上看到床上的蟑螂,让外婆抓住然后杀掉,结果外婆却放了生。

这让成佑很不能理解。

还有第二天因为游戏机没电,跟外婆要钱未果的时候,他竟然用力把外婆推倒在地。

然后故意把外婆的鞋子随手扔到一个角落,让外婆找不到鞋子。

这把他对外婆的不满表现到了极点。

小孩子都认为自己就应该是核心,应该是所有人关照的对象。

所以这些情节在我们看来是合情合理的。

包括在后面故事中,小女孩海妍对待自己的不屑和对待另外一个男孩的关心和关照,出于小孩子特有的心理,也让他感到不快,甚至是妒嫉之类的感情。

在这个阶段外婆对待成佑依然是不变的爱。

她包容成佑所作的一切。

成佑哪怕很不情愿的帮她认针她也很会开心。

比如说,外婆在成佑睡着的时候去玩成佑的积木,这个片断让我记忆犹新。

这把外婆的童真表现无遗。

在这场戏中,活泼跳跃的音乐,加上外婆的动作,总也找不对地方的积木,更增加了观众对外婆的积分好感,让外婆的形象从最初的老、丑、哑,变成现在的有几分可爱。

这个转变能够更好地让观众的感情投入到影片中,这对于后面情节的推动,起到很好地推动作用。

还有后面外婆被成佑推倒在地,外婆明白成佑的不满,但是她没有任何动作去表达自己的感情。

很多类似的场景中,我们可以看到外婆都是在用手在胸前画圆圈,用来表达歉意。

鞋子被成佑藏起来外婆也没有怨言,在下一个镜头中,可以看到外婆光着脚挑着扁担走山路的场景。

这无疑极大地刺激了观众的视觉,激起了很多人对外婆的强烈同情,对主人公成佑这个坏小孩的强烈不满。

我想这正是影片在钱其铺垫中想要达到的效果。

第四次关系的变化,是在成佑迷路的时候。

成佑在偷走了外婆的发簪然后跑到镇子里想去卖钱然后换取游戏机电池,但是他寻找了很久,在这个落后的镇子里根本不可能有他游戏机里面用的那种小型电池,这个时候导演有一个通过路口转弯处发光镜处理的镜头,在镜子凸面的作用下,我们可以看到两条变了形的分岔小路,和成佑那变形的身体以及迷茫的动作。

从这组画面里我们可以看出来,他的心理是迷茫的,他知道自己做的是错的,可是他又那样做了。

再一个就是可以看出来,他是迷路了。

在寻找很久找不到外婆家的时候,成佑哭泣着从路的一边拐到画面里。

这是一个他跟外婆关系的微妙转变。

在找不到外婆,失去了安全感的时候,他会无助的哭泣。

这是最好的表现。

随后被一位老大爷送到回外婆家必经的那条山路,成佑站在路边,他不敢回家。

这个时候他的心理矛盾突出到了极点。

他不敢抬头正视从他身边走过的外婆,但是当外婆走向远处的时候,他又会无助、担心地问你去那里?回家的路上也是这种感情在贯穿。

他走在前面,不时回望跟在身后的外婆。

我想这个时候他是一种既不想让外婆离开,又不情愿外婆跟着自己一起走的矛盾心理。

这组画面和开头成佑第一次来外婆家的画面一样,都是在这条回家必经的山间小路上一老一少一前一后,只不过感情和位置都发生了变化,两个场景相映成趣。

在此外婆是什么心态呢,外婆的爱总是默默的。

对于犯错并且迷路的外孙,她虽然在前面坐在门口无助地等待,但是她很少用很多动作表达。

她看到外孙安全回家,就是满意。

对外孙的任何所作所为都没有怨言。

第五次转变,是在雨中收衣服的时候。

新晾完衣服,然后刚才还晴空万里立刻就开始下起了倾盆大雨,睡在阳台的成佑在等待外婆收衣服无果,而且雨又越下越大的情况下,愤愤地自己跑到雨中收衣服。

他先是只收了自己的三件,然后犹豫了一下,又跑回去收回了外婆的两件衣服。

随后雨就停了。

(在此我一直纳闷,这场戏排得过于戏剧化,韩国哪有类似英国那种时下时停的雨呢。

)成佑在晾衣服的时候,努力回忆,一次一次调换位置,希望将衣服晾回原来的位置,不希望被外婆看出来他收过衣服。

我想这既是一种小孩子的小聪明,估计是想说,下雨我都不收衣服,惹外婆生气。

但是这里我们可以看出来成佑对外婆的感情又进一步。

而在这场戏的戏剧化安排中,一下雨外婆就神秘消失了,等成佑收完衣服又晾完,外婆又蹒跚出现。

这里虽然达到了情感上的转变的目的,但是导演的刻意手法却显露无遗。

第六次情感的改变,观众的注意力在外婆身上。

外婆询问成佑爱吃什么。

成佑在表达了半天想吃肯德基之后,外婆从外面卖了一只鸡回来。

导演在这里的处理也比较刻意。

外婆拿粮食去换了一只鸡,回家的时候下起了大雨,依然是在那条回家必经的蜿蜒山间小路上,外婆淋在大雨中,手里紧紧攥着换回来的一只活鸡,她心里想的是什么,她心里想的是能够让外孙吃上他爱吃的东西,能够让外孙高兴。

她自己淋在雨里她也没有觉得辛苦。

这再次给观众以强烈的视觉震撼。

那条回家的山路依旧是那么曲折。

而一进家门,外婆的第一件事不是给自己换下湿淋淋的衣服,而是去给正在午睡的成佑盖上被子,防止他着凉。

这些细小的动作,和一些相对戏剧化的动作,都充分表达出了外婆对外孙的爱。

那种温暖的亲情坐在冰冷电脑前的我都能深切地感受到。

然而清水煮鸡并不是成佑想要的,成佑在面对水煮鸡的时候表现出来的是鬼哭狼嚎的不满。

他打翻了米饭的饭碗。

这是外婆的一个小动作引起了我的注意,她从地上把撒落的米饭重新装回碗里,然后把一粒一粒散碎的米粒放到自己嘴里,不浪费哪怕一丁点米。

由此我们可以更加深刻地看到,外婆并不富裕,而且可以说是很穷,外婆也不是不需要吃东西,只是平时她都是把好的留给成佑吃。

(虽然有时候是导演的刻意安排,每顿饭都只有成佑狼吞虎咽的画面。

)但是从这组画面,我们能够更深刻地体会到外婆为外孙换来的这只鸡是多么不容易。

可以说,为了让外孙高兴,满意,外婆可以付出她的一切东西。

成佑虽然表面上不满意,但是还是在一点一点体谅,容纳外婆。

随着外婆的生病,成佑开始主动照顾外婆,他给外婆收拾午餐,为此磕磕碰碰打翻了很多东西,这也让他体会到了平时生活的艰辛。

在这场戏中,给人强烈感触的是外婆,但是成佑的表现也很让人感到欣慰。

第七次的情感改变,是在陪外婆去集市的时候。

这是一次给成佑很大震撼的经历。

他躲在墙角,看到外婆赚钱的辛苦。

外婆不能像其他生意人那样叫卖,只能用手势来招呼过往的行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