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师大版八年级物理第六章单元测试题

合集下载

北师大版(北京)八年级全册物理单元练习试题:第六章 功和能

北师大版(北京)八年级全册物理单元练习试题:第六章 功和能

北师大版(北京)八年级全册物理单元练习题:第六章功和能一、选择题1.在下列过程中,人对桶做功的是( )A. 提着桶站立不动B. 提着桶在水平地面上走动C. 提着桶匀速向上拉动D. 提着桶站在车上与车水平匀速运动2.在如图所示的四种情境中,人对物体没有做功的是()A. 将地面上的物体向上堆积B. 投掷标枪C. 用拖把拖地D. 端着花盆水平匀速前进3.立定纵跳摸高是常见的运动项目,起跳前先屈膝下蹲,然后脚掌用力蹬地,伸展身体,两臂上挥,竖直向上跳起至最高点,小明在一次立定纵跳摸高中获得了初三年级的冠军,请估算一下小明消耗的能量约为()A. 50JB. 5×102JC. 5×103JD. 5×104J4.如图所示,跳伞运动员在空中匀速降落。

跳伞运动员在匀速下降的过程中,运动员的()A. 动能增大B. 机械能增加C. 重力势能减小D. 机械能保持不变5.在学习了功率知识后,八(1)的三位同学想比较爬杆时谁的功率大,以下是三位同学讨论后得出的三套方案,其中可行的是()①用相同的时间爬杆,测出各自的体重和爬上杆的高度,即可比较功率的大小②都爬到杆顶,测出各自的体重和爬杆所用的时间,即可比较功率的大小③爬杆后,测出各自的体重,爬杆用的时间和爬杆的高度,算出功率进行比较A. 只有①B. ①②C. ①③D. ①②③6.如图所示,铅球从出手到将要落地的过程中(不计空气阻力),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铅球由a→b时,重力势能转化为动能B. 铅球到达b点时重力势能最大C. 铅球由b→c时,机械能逐渐增大D. 铅球在c点时机械能为零7.如图所示,在一个罐子的盖和底各开两个小洞,将小铁块用细绳绑在橡皮筋的中部穿入罐中,橡皮筋两端穿过小洞用竹签固定,做好后用力推,使它从不太陡的斜面滚下,观察到罐子在斜面上来回滚动,直到停止运动,则其中能量转化的情况分析错误的是()A. 向下滚动时,罐子的重力势能转化为罐子的动能和橡皮筋的弹性势能;B. 向上滚动时,橡皮筋的弹性势能转化为罐子的动能和重力势能C. 其中每个阶段都有机械能的损耗,所以罐子最终会停止运动D. 罐子在斜面上来回滚动,直到停止运动,这说明罐子能量不守恒8.人造地球卫星沿椭圆轨道绕地球运行时,离地球最近的一点叫近地点,最远的一点叫远地点。

(完整版)北师大版八年级物理第六章单元测试题和答案

(完整版)北师大版八年级物理第六章单元测试题和答案

北师大版八年级物理第六章单元测试题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1.下列光路图中,正确的是( )2. 在“研究凸透镜成像”的实验中,烛焰已在光屏上成一个清晰的实像,如果将该透镜的下半部分遮盖住,则光屏上的像将()A.像的下半部消失了B.像的上半部消失了C.像仍完整但变暗了D.像变小了3.平行光线经如图所示的中空玻璃砖后将会()A、会聚B、发散C、仍为平行光D、无法判断4.在放映幻灯片时,要使得银幕上的像更大一些,下列操作中正确的是()A、使幻灯机靠近银幕,并使幻灯片与镜头的距离变大B、使幻灯机远离银幕,并使幻灯片与镜头的距离变大C、使幻灯机靠近银幕,并使幻灯片与镜头的距离变小D、使幻灯机远离银幕,并使幻灯片与镜头的距离变小5.当物体距离凸透镜8cm时,在透镜另一侧光屏上成一个清晰放大的实像,若保持物体与光屏的位置不变,把凸透镜向光屏方向移动2cm,则在光屏上又成一清晰的缩小的像。

则凸透镜的焦距为()A.f<2cmB.2cm<f<4cmC.4cm<f<5cmD.5cm<f<8cm6.老爷爷用放大镜看报纸时,为了看到更大的清晰的像,应()A.报纸与眼睛不动,放大镜离报纸远一些B.报纸与眼睛不动,放大镜离报纸近一些C.报纸与放大镜不动,眼睛离报纸近一些D.报纸与放大镜不动,眼睛离报纸远一些7.我们经常提到的像有:①小孔成像;②平面镜成像;③放大镜成像;④电影银幕上的像;⑤汽车观后镜中的像。

其中()A.由于反射而形成的像是②⑤ B.由于折射而形成的像是①③C.属于实像的是①②③ D.属于虚像的是②③④8.集体照相时,发现有些人没有进入镜头,为了使全体人员都进入镜头,应采取()A.人不动,照相机离人远一些,镜头往里缩一些B.人不动,照相机离人近一些,镜头往里缩一些C.人不动,照相机离人近一些,镜头往前伸一些D.照相机和镜头都不动,人站近一些9.小红同学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实验时,烛焰在光屏上成了一个清晰的像,如图所示。

(新)北师大版物理八年级下册第六章单元检测检测卷(附答案)(附答案)2

(新)北师大版物理八年级下册第六章单元检测检测卷(附答案)(附答案)2

第六章章末2一、选择题〔共15小题〕1.〔2022秋•含山县期末〕有一次,小明上学前取自己的眼镜时,发现自己的近视镜和爷爷的老花镜混在一起,外形完全一样,如以下图,小明要想找出自己的眼镜,以下做法正确的选项是〔〕A.用手摸镜时,中间厚边缘薄的是近视眼镜B.拿着镜片近距离看书本上的字,把字放大的是近视眼镜C.让镜片正对太阳光,太阳光通过镜片后能只呈现一个暗斑的是近视眼镜D.让镜片正对太阳光,太阳光通过镜片能呈现一个明亮小光斑的是近视眼镜【考点】B1:透镜及其分类.【分析】〔1〕中间厚边缘薄的是凸透镜,用于矫正远视眼;同时凸透镜能使得光线会聚,能成像;〔2〕中间薄边缘厚的是凹透镜,用于矫正远视眼;同时凹透镜能使得光线发散;【解答】解:A、中间厚边缘薄的是凸透镜,用于矫正远视眼,故A错误;B、拿着镜片看字,把字放大的是放大镜,即是凸透镜,是远视镜,故B错误;C、让镜片正对太阳光,太阳光通过镜片后只能呈现一个暗斑,即能使得光线发散,会在透镜后面出现一个光线较弱的区域,所以是凹透镜,即是近视镜,故C正确;D、让镜片正对太阳光,太阳光通过镜片能呈现一个明亮小光斑的是凸透镜,即是远视镜,故D错误。

应选:C。

【点评】判断凸透镜和凹透镜的方法:比拟中间和边缘的厚薄、阳光聚焦法、放大镜法、成实像的方法。

这四种方法比拟常用,一定要掌握。

2.〔2022秋•沭阳县期末〕将凸透镜正对太阳光,其下方的纸上呈现一个光斑,这时光斑到凸透镜的距离为L,假设凸透镜远离纸的过程中光斑先变小再变大,该凸透镜的焦距〔〕A.一定小于LB.一定等于LC.一定大于LD.可能小于L,也可能大于L【考点】B3:主光轴、光心、焦点和焦距.【分析】根据纸上呈现一个并非最小的光斑,这个光斑可能是焦点之后的,也可能是焦点之前的光斑,根据凸透镜远离纸的过程中光斑先变小再变大可推断焦点在光斑之后,从而判断焦距。

【解答】解:由于光斑到凸透镜的距离为L时,即像距为L时,纸上呈现一个并非最小的光斑,这个光斑可能是焦点之后的,也可能是焦点之前的光斑,所以凸透镜的焦距f≠L;假设凸透镜远离纸的过程中光斑先变小再变大,说明凸透镜的焦点不在光斑之前,故焦点应在光斑之后,因此f一定大于L.故ABD错误,故C正确。

北师大版八年级下册物理单元检测卷:第六章 常见的光学仪器(含解析)

北师大版八年级下册物理单元检测卷:第六章 常见的光学仪器(含解析)

北师大版八年级下册物理单元检测卷:第六章常见的光学仪器(含解析)一、单选题1.下列关于凸透镜成像的各种说法中,错误的是A.缩小的像一定是实像 B.倒立的像一定是实像C.正立的像一定是虚像 D.放大的像一定是虚像2.“超级月亮”比正常时的月亮要大百分之二十,亮度也有所增加,某天文爱好者为了研究这一现象,于是架设一台天文望远镜做进一步观察,关于该望远镜,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它的物镜和显微镜的物镜作用相同B.它的物镜相当于放大镜,用来把像放大C.它的物镜的作用是使远处的物体在焦点附近成虚像D.它由两组透镜组成,靠近眼镜的为目镜,靠近被观测物体的为物镜3.关于望远镜的一些说法不正确的是A.望远镜的物镜成缩小的实像B.所有的望远镜都是由两个凸透镜组成的C.望远镜的物镜直径越大,越容易观察到较暗的物体D.天文爱好者用的望远镜,目镜的焦距比较短,物镜的焦距比较长4.常言道,水火不相容,但用透明冰块磨制成一个光学器件,却可以取火。

这块用冰磨制成的光学器件相当于下面的5.下列物品中,没有用到凸透镜的是A.照相机 B.放大镜 C.远视眼镜 D.近视眼镜6.关于透镜的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凸透镜有实焦点B.凹透镜有实焦点C.凸透镜和凹透镜都有实焦点D.通过凸透镜的光都一定会聚到焦点7.如图所示,小红同学在做“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实验时,烛焰在图示位置时能在光屏上成清晰的像。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所成的像是虚像B.所成的像是倒立、缩小的C.投影仪就是利用这一成像原理制成的D.要使光屏上烛焰的像变大,可将光屏靠近凸透镜8.下列作图错误的是A.力F的力臂 B.判定螺线管的极性C.凹透镜对光线的作用 D.光的反射9.关于光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小雪在练功房中对着平面镜练功,看到了自己在镜子中的实像B.寒冬,晓彤用冰对着太阳能够取火,需把冰磨成凸透镜C.街道上的红绿灯可以指挥交通,说明光可以传播能量D.激光能在钢板上打孔,说明光能够传播信息二、填空题10.我们生活中所使用的照相机是利用光学成像原理制成的,它的镜头相当于一个________,照像时景物到镜头的距离应该________(填“小于”“大于”或“等于”)2倍焦距.11.右图是投影仪成像示意图.其中凸透镜的作用是成倒立、_____的实像,平面镜的作用是_________,如果图中h=40 cm,则凸透镜焦距不可能小于_______cm.12.如果长时间看手机、玩电子游戏,容易造成眼睛近视。

北师大版初中物理八年级下册 第六章综合测试01试题试卷含答案 答案在前

北师大版初中物理八年级下册 第六章综合测试01试题试卷含答案 答案在前

第六章综合测试答案解析一、1.【答案】A【解析】A、根据课本知识可知,凸透镜对光有会聚作用,凹透镜对光有发散作用,故A正确;B、凸透镜既能成放大、缩小、等大的实像也能成放大的虚像,凹透镜成像时是光的反向延长线的交点,是虚像,故B错误;C、近视眼是由于晶状体的折光能力太强,需要佩戴凹透镜发散光线,从而使成的像在视网膜上,故C错误;D、放大镜利用的是凸透镜的物距小于焦距时,成正立、放大的实像,故D错误。

故选:A。

2.【答案】D【解析】由图可知,ABC都是中间薄、边缘厚的透镜,都是凹透镜;只有D是凸透镜,凸透镜可以当做放大镜使用,此时物体在一倍焦距内,凸透镜成正立、放大的虚像,因此最适合用来观察细小物体的是D。

故选:D。

3.【答案】B【解析】A、二维码自身不能发光,不是光源,故A错误;BCD、当扫描黑白相间的条纹时,黑色条纹吸收所有光线,故黑色条纹不反射色光,而白色条纹能够反射所有色光,故B正确,CD错误。

故选:B。

4.【答案】D【解析】装有水的烧瓶相当于一个凸透镜,调整蜡烛和烧瓶至如图所示位置,在墙壁上得到清晰的像,由图可知,物距小于像距,由凸透镜成像规律可知,成倒立、放大的实像。

故选:D。

5.【答案】A【解析】图甲中的光线在视网膜前会聚,表示像成在视网膜的前方,因此表示的是近视眼,近视眼应该佩戴凹透镜矫正;图乙中的光线在视网膜后方会聚,表示像成在视网膜的后方,因此表示的是远视眼,远视眼应该佩戴凸透镜进行矫正;由此可知,A正确,BCD错误。

故选:A。

6.【答案】A【解析】A、凸透镜对光线具有会聚作用,平行于主光轴的入射光线经过凸透镜后会聚在焦点上。

故A正确;B、凹透镜对光线有发散作用,而图中的折射光线与入射光线相比变得会聚了,故B错误;C 、凸透镜成像中,物距小于一倍焦距时,成正立放大的虚像,这是放大镜的成像原理,也是显微镜的目镜的成像原理,而物镜成的倒立放大的实像。

故C 错误;D 、据图可知,图中是佩戴凸透镜矫正远视眼,故D 错误。

北师大版八年级物理下册单元测试题全套及答案

北师大版八年级物理下册单元测试题全套及答案

北师大版八年级物理下册单元测试题全套及答案北师大版八下物理第六章《常见的光学仪器》单元测试卷一.选择题(共10小题)1.报纸上放有小明的近视眼镜、爸爸的老花眼镜、奶奶度数更深的老花眼镜及妈妈的平光眼镜如图,则奶奶的眼镜是图中的()A.B.C.D.2.如图所示的两个透镜()A.都是向右凸出的,都是凸透镜B.都是向右凹进的,都是凹透镜C.a是凸透镜,b是凹透镜D.b是凸透镜,a是凹透镜3.把一个焦距为10cm的凸透镜正对太阳放置,则温度最高的点是()A.和太阳同侧距凸透镜光心前10cmB.和太阳异侧距凸透镜光心后10cmC.和太阳同侧距凸透镜光心前5cmD.和太阳异侧距凸透镜光心后5cm4.很多人喜欢在汽车的中控台上放置香水,其实这是非常危险的。

香水的主要成分是易燃酒精,如图所示为四瓶相同的香水,透明的玻璃瓶盖形状各异,其中在阳光下最容易引发火灾的是()A.B.C.D.5.如图所示,一束光线射向O处的光学元件后会聚于主光轴上的S点,去掉光学元件后,光线会聚于S1点,则该元件一定是()A.平面镜B.凹面镜C.凸透镜D.凹透镜6.如图所示,一根粗细均匀的木棒AB放在主光轴的一倍焦距到两倍焦距之间,它经凸透镜所成的像为A′B′,则()A.A′在B′的左端,B′端较粗B.A′在B′的右端,A′端较细C.A′在B′的右端,A′端较粗D.A′在B′的左端,B′端较细7.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已知凸透镜的焦距为20cm,若将蜡烛放在离凸透镜16cm处时,如图所示,移动光屏,在光屏上将看到()A.倒立缩小的实像B.倒立放大的实像C.无像D.正立放大的虚像8.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A.凡是凸透镜所成的实像都是物、像分别在凸透镜的两侧B.凡是凸透镜所成的虚像都是物、像都在凸透镜的同侧C.凸透镜所成的实像都是倒立的D.凸透镜所成的虚像可能是放大的、也可能是缩小的9.不论较近或较远的物体,对于正常人来说都能使物像落在视网膜上,这主要是因为()A.视网膜可以前后移动调节B.眼球的前后径能随意调节C.瞳孔可以缩小或放大D.晶状体的曲度可以调节10.如图是某人眼睛看物体时的成像示意图。

北师大版八年级物理下册第六章常见的光学仪器单元测试题

北师大版八年级物理下册第六章常见的光学仪器单元测试题

第六章一、选择题(每题3分,共30分)1.如图1所示,属于凹透镜的是( )图12.图2是一束光线通过透镜的光路图,其中正确的是( )图23.一凸透镜焦距为6 cm,若将物体放在此透镜前15 cm处,可得到( )A.倒立、放大的实像 B.倒立、缩小的实像C.正立、放大的实像 D.正立、放大的虚像4.下列光学设备中,应用的原理与图3所示的凸透镜成像规律相同的是( )图3A.照相机 B.老花镜C.幻灯机 D.放大镜5.一简易照相机的镜头焦距为6 cm,则该相机中胶片到镜头的距离应( )A.小于6 cm B.大于6 cm,小于12 cmC.大于12 cm,小于24 cm D.大于24 cm6.一束平行光线沿主光轴射到凸透镜上,经凸透镜折射后交主光轴于距光心12 cm的位置,若将烛焰置于主光轴上,一次距离光心15 cm,另一次距离光心6 cm,两次成的像( ) A.都是实像 B.都是虚像 C.都是正立的像D.都是放大的像7.小明在光具座上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

他将点燃的蜡烛、凸透镜、光屏分别固定在光具座上,再移动光屏,可在光屏上得到一个清晰的烛焰的像,各元件位置如图4所示。

则所用凸透镜的焦距可能为( )图4A.9 cm B.12 cm C.15 cm D.18 cm8.如图5所示,来自远处物体的光经某同学眼睛的角膜和晶状体折射后所成的像落在视网膜前方,则该同学是( )图5A.近视眼,需要用凹透镜矫正 B.近视眼,需要用凸透镜矫正C.远视眼,需要用凹透镜矫正 D.远视眼,需要用凸透镜矫正9.下列关于四种光学仪器的成像情况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透过放大镜可以看到物体正立、放大的实像B.照相机利用了凸透镜成正立、缩小的实像的原理C.平面镜所成的像是正立、等大的虚像D.幻灯机利用了凸透镜成正立、放大的虚像的原理10.如图6所示是爱动脑筋的小明用手机和透镜自制的简易投影仪,它能将手机上的画面放大投射到白墙上。

北师大版八年级物理第六章检测卷(附答案)

北师大版八年级物理第六章检测卷(附答案)

北师大版八年级物理第六章检测卷(附答案)第I 卷(选择题)一、选择题(题型注释))A . B. C . D .2.某物体放在凸透镜前15cm 处时,在另一侧的光屏上得到了物体倒立、缩小的实像,则该凸透镜的焦距可能是( )A .20cmB .15cmC .10cmD .5cm3.当烛焰、透镜、光屏三者在图所示的位置时,烛焰在光屏上恰好成清晰的像,则下列光学器件正常使用时,与这个烛焰成像特点相同的是( )A .放大镜B .照相机C .投影仪D .监控摄像头4.如图所示,小梦同学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实验时,烛焰在光屏上成了一个清晰的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利用这一成像规律可制成幻灯机B .实验中,蜡烛越烧越短,光屏上烛焰的像向上移动C .为了便于从不同方向观察光屏上的像,光屏应选用较光滑的玻璃板D .要使光屏上烛焰的像变小,只须将蜡烛靠近凸透镜5.放映幻灯片时,要想使屏幕上出现“上”字,则幻灯片上的图片应是( )A .B .C .D .6.荣成烟墩角天鹅湖良好的生态环境,吸引了万只天鹅每年冬季成群结队悄然降临,栖息越冬,这期间有大批的摄影爱好者云集于此,如图所示是一名摄影爱好者所拍的照片,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天鹅在水中倒影,是光的反射形成的虚像B .摄影爱好者使用的照相机的主要部件是镜头,它是凸透镜C .当发现天鹅没有全部进入照相机取景框内时,摄影者应靠近天鹅D .当发现天鹅没有全部进入照相机取景框内时,摄影者应将镜头后缩7.当物体距离凸透镜8cm 时,在透镜另一侧光屏上成一个清晰放大的像,若保持物体与光屏的位置不变,把凸透镜向光屏方向移动2cm ,则在光屏上又成一清晰的缩小的像,则该凸透镜的焦距为A .f<2cm B .2cm<f<4cm C .5cm<f<8cm D .4cm<f<5cm 8.下列光学仪器工作时在屏上形成倒立放大的实像的是( ) A .照相机 B .放大镜 C .幻灯机 D .汽车后视镜9.如图所示,F 为凸透镜的两个焦点,A ′B ′为物体AB 的像,则物体AB 在( )A. 图中Ⅰ区域,比A ′B ′大,箭头方向向上B. 图中Ⅱ区域,比A ′B ′大,箭头方向向下C. 图中Ⅲ区域,比A ′B ′大,箭头方向向上D. 图中Ⅳ区域,比A ′B ′小,箭头方向向下 10.关于透镜的知识点,其中正确的是( ) A. 凸透镜对光有发散作用 B. 凹透镜对光有会聚作用C. 若使凸透镜产生平行光,应将光源放在凸透镜的焦点上D. 经过凸透镜射出的光线传播方向都会发生变化11.同学在他的笔记本中对《粒子和宇宙》进行了如下知识梳理: ①热胀冷缩说明分子大小随温度的变化而改变;②炭笔画出的连续的线放大后不连续,说明分子间有空隙; ③摩擦起电说明物体能自发产生电荷; ④原子是由质子和中子组成;⑤谱线“红移”说明星系在离我们远去;⑥物体内原子核的正电荷数与中子所带负电荷数相等;⑦宇宙是有层次的天体结构系统,是有起源的、膨胀的和演化的. 请你来帮他检查一下,以上的结论中归纳有错误的是( )A. ②③④⑤⑥B. ①②③④⑥C. ①②④⑥⑦D. ①③④⑤⑥12.物体通过凸透镜在光屏上成了清晰的实像,现用一块黑布把凸透镜的上半部分遮住,不让光透过,则( )A. 像只剩下半部分B. 像只剩上半部C. 像仍然是完整的,但比原来的暗D. 像只剩下半部,但比原来的暗第II 卷(非选择题) 二、实验题(题型注释)为了使烛焰的像 。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北师大版八年级物理第六章单元测试题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1.下列光路图中,正确的是( )2. 在“研究凸透镜成像”的实验中,烛焰已在光屏上成一个清晰的实像,如果将该透镜的下半部分遮盖住,则光屏上的像将()A.像的下半部消失了B.像的上半部消失了C.像仍完整但变暗了D.像变小了3.平行光线经如图所示的中空玻璃砖后将会()A、会聚B、发散C、仍为平行光D、无法判断4.在放映幻灯片时,要使得银幕上的像更大一些,下列操作中正确的是()A、使幻灯机靠近银幕,并使幻灯片与镜头的距离变大B、使幻灯机远离银幕,并使幻灯片与镜头的距离变大C、使幻灯机靠近银幕,并使幻灯片与镜头的距离变小D、使幻灯机远离银幕,并使幻灯片与镜头的距离变小5.当物体距离凸透镜8cm时,在透镜另一侧光屏上成一个清晰放大的实像,若保持物体与光屏的位置不变,把凸透镜向光屏方向移动2cm,则在光屏上又成一清晰的缩小的像。

则凸透镜的焦距为()A.f<2cmB.2cm<f<4cmC.4cm<f<5cmD.5cm<f<8cm6.老爷爷用放大镜看报纸时,为了看到更大的清晰的像,应()7. A.报纸与眼睛不动,放大镜离报纸远一些8. B.报纸与眼睛不动,放大镜离报纸近一些9. C.报纸与放大镜不动,眼睛离报纸近一些10.D.报纸与放大镜不动,眼睛离报纸远一些7.我们经常提到的像有:①小孔成像;②平面镜成像;③放大镜成像;④电影银幕上的像;⑤汽车观后镜中的像。

其中()A.由于反射而形成的像是②⑤ B.由于折射而形成的像是①③C.属于实像的是①②③ D.属于虚像的是②③④8.集体照相时,发现有些人没有进入镜头,为了使全体人员都进入镜头,应采取()A.人不动,照相机离人远一些,镜头往里缩一些B.人不动,照相机离人近一些,镜头往里缩一些C.人不动,照相机离人近一些,镜头往前伸一些D.照相机和镜头都不动,人站近一些9.小红同学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实验时,烛焰在光屏上成了一个清晰的像,如图所示。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实验中,蜡烛越烧越短,光屏上烛焰的像向上移动B.要使光屏上烛焰的像变小,只需将蜡烛靠近凸透镜C.利用这一成像规律可制成投影仪D.为了便于从不同方向观察光屏上的像,光屏应选用较光滑的玻璃板10.下图中,表示近视眼成像情况和近视眼校正后成像情况的图分别是()A.图甲和图丙 B.图乙和图丙 C.图甲和图丁 D.图乙和图丁11.小明做“研究远视眼的矫正”实验中,他把凸透镜看作眼睛的晶状体,光屏看做眼睛的视网膜,烛焰看作是眼睛观察的物体。

小明拿一个远视眼镜放在凸透镜前,光屏上出现烛焰清晰的像,如图4所示。

而拿走远视眼镜则烛焰的像变得模糊,下列操作能使光屏上重新得到清晰像的是()A.将光屏适当靠近凸透镜B.将蜡烛适当靠近凸透镜C.同时将光屏和蜡烛适当靠近凸透镜D.将光屏适当远离凸透镜或将蜡烛适当远离凸透镜12.光学器件在我们的生活、学习中有着广泛的应用。

下面的介绍有一项不切实际,它是()A.近视眼镜利用了凹透镜对光线的发散作用B.照相时,被照者与相机的距离是在镜头的二倍焦距之外C.借助放大镜看地图时,地图到放大镜的距离应略大于一倍焦距D.阳光通过凸透镜可以点燃纸屑,这利用了凸透镜对光的会聚作用13.如下图所示,当物体在凸透镜的2倍焦距外时,在光屏上会得到一个倒立、缩小的实像.小明为了探究近视眼视力的矫正方法,在凸透镜与物体之间放上一个近视眼镜,若此时要在光屏上呈现清晰的像,则光屏应该( )A.保持不动B向上移动C向右移动D.向左移动14.一位同学探究了凸透镜成像的实验,得到下面结论,你认为正确的是()A.实像总是倒立的,虚象总是正立的B.实像和虚象都可能是放大的或缩小的C.成实像时,物体离凸透镜越远像越大D.成虚象时,物体离凸透镜越近像越大15.小王同学用光具座做凸透镜成像实验时,蜡烛的像成在了光屏上侧,为了使蜡烛的像能成在光屏中央,以下操作可达到目的的是( )A.将凸透镜往上移B.将光屏往下移C.将蜡烛往上移D.将蜡烛往下移16.如图所示,一束平行光经过一凸透镜,调节光屏的位置直到在屏上得到一个最小、最亮的光斑,小明用此凸透镜做“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当物体距凸透镜30 cm时,重新调节光屏的位置,清晰可得( )A.倒立、缩小的实像B.倒立、等大的实像C.倒立、放大的实像D.正立、放大的虚像17.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当物体从距透镜较远的地方逐渐移近焦点的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像越来越大,且为正立的实像B.像越来越大,且为倒立的实像C.像越来越小,且为正立的实像D.像越来越小,且为倒立的实像18.如图所示,在光屏上恰能看到一清晰的像。

则像的性质是( )A.倒立、缩小的实像B.正立、放大的虚像C.倒立、放大的实像D.正立、缩小的虚像19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蜡烛距凸透镜36 cm时,在凸透镜另一侧18 cm 处的光屏上得到清晰缩小的像,当蜡烛距凸透镜18 cm时,它的像一定是( )A.像距为36 cm,且成缩小的实像B.像距为36 cm,且成放大的实像C.像距为18 cm,且成缩小的实像D.像距为18 cm,且成放大的虚像20.如图所示,把图甲的投影片放在投影仪的载物台上,则在屏幕上得到的图形与图乙中哪幅图相似( )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32分)1.放映电影时,为了在屏上得到清晰的更大的像,应将电影放映机__________屏幕,同时将镜头__________移动.2.把一个凸透镜正对阳光,在镜下白纸上出现一个亮点,这点叫__________.测得该透镜光心到亮点的距离为 5 cm,用它做照相机镜头,则照相时物体到镜头的距离至少应大于__________ cm.3.把一个瓶底放在地上,发现瓶底下的物体变大了,说明瓶底的边缘比中间__________.(填“薄”或“厚”).4.眼球好像一架照相机,角膜、晶状体和玻璃体的共同作用相当于一个,它把来自物体的光会聚在__________上,形成物体的像.5.如图所示,投影仪的镜头相当于一个焦距为10 cm的凸透镜,当物体到镜头的距离在cm 时,在屏幕上就可以看到倒立、放大的像;投影仪上有一块平面镜,它的作用是 ,使像能够投射到屏幕上。

6.凸透镜能使平行于主轴的光线会聚于一点,这一点叫做凸透镜的,这一点到凸透镜光心的距离叫做.8.放大镜所成的像是的像;照相机是利用物体在倍焦距之外时,凸透镜能成的像的原理制成的.9.小星用焦距为10 cm的放大镜去观察蚂蚁身上的细微之处.如图所示,此时放大镜与蚂蚁间的距离10 cm(填“大于”“小于”或“等于”)10. 一同学用焦距为10cm的凸透镜做实验得到了下表数据,请回答:(1)通过进一步观察物与像之间的距离,当u= 时,物与像之间的距离最短。

(2)另一组同学选用了焦距为15cm 的凸透镜,若物距为25cm 时,成 像,此时像距范围为 cm 。

11.小泉同学在做“凸透镜成像”的实验时,他在光具座上依次放置蜡烛、凸透镜和光屏,点燃蜡烛,移动光屏,发现在光屏上出现如图所示的现象,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分) 实验中在光屏上得到了清晰的像,这个像是________ (选填“实”或“虚”)像。

12、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时,小明将烛焰、凸透镜放在如图甲所示位置,在光屏上正好出现倒立、等大的像。

然后,小明将烛焰、凸透镜放在如图乙所示位置,此时能观察到________(选填“正立”或“倒立”)、放大的________(选填“实”或“虚”)像。

13、.某小区楼道设有多功能电子门铃,此装置可以通过其内置摄像镜头来识别来访者,该摄像镜头相当于凸透镜,经摄像镜头所成的是 _______(选填“正立”或“倒立”)、_______ (选填“放大”“缩小”或“等大”)的实像;若镜头的焦距为10 cm ,为了能成清晰的像,人到镜头的距离应大于_______cm 。

14.小云利用焦距为10 cm 的凸透镜进行了“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实验,当光屏上出现烛焰清晰的像时,测得光屏到透镜的距离是40 cm ,则光屏上出现的是一个__________(选填“放大”“等大”或“缩小”)的实像。

应用这一成像原理制成的光学仪器是_________________(答出一个即可)。

15.在“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实验中,为了便于观察实验现象,实验的环境应该_____(选填“较亮”或“较暗”)为好;实验过程中,蜡烛烧短后,光屏上烛焰的像将向______________移动。

f=10cm u/cm v/cm 1 60 12 2 20 20 3 15 30三、作图题(本大题共4小题,共10分)1.如图所示,一条平行于凸透镜主光轴CC′的入射光线经透镜折射后入射于平面镜上的N点(平面镜与主光轴平行),经平面镜反射后与主光轴CC′相交于B点,过N点作平面镜的法线与主光轴CC′相交于A点,O点为凸透镜的光心。

(1)请在图中画出这条光线经凸透镜折射前和折射后的光路图,并标出入射角的大小。

(2)若OA=4 cm,AB=1.5 cm,则凸透镜的焦距f=cm。

(2分)2.根据近视眼成因及矫正方法,在如图所示方框内画出矫正所需的透镜并完成光路图.3.如图10所示,已知一条入射光线过凸透镜的光心O,一条经过凸透镜折射后的光线与主光轴平行,请分别画出它们对应的出射光线和入射光线。

4如图12所示,已知射向凹透镜的两条入射光线,请画出对应的折射光线。

四、实验探究题(每空1分,共18分)1.在“研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当蜡烛在凸透镜左侧距凸透镜20cm的时候,在光屏上得到一个倒立等大的实像,则凸透镜的焦距是cm;当蜡烛再向凸透镜靠近5cm时,所成的像的性质是。

(2分)2.在“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实验中,所用凸透镜的焦距是10 cm。

用米尺在水平桌面上画一直线并标明刻度,将透镜固定在50 cm处,实验装置如图甲所示。

(1)当把点燃的蜡烛放在20 cm刻度处时,为了能使像成在光屏的中央,要调整蜡烛、凸透镜、光屏的高度,使烛焰、凸透镜、光屏的中心大致在。

(2分)(2)重新调整后,保持蜡烛、凸透镜的位置不变,为了找到清晰的像,应将光屏在光具座上移到 cm的刻度范围内,才能在光屏上得到一个倒立缩小的实像。

(3)当把蜡烛移到35 cm刻度处时,移动光屏可得到一个倒立放大的实像。

照相机、投影仪、放大镜这三种光学仪器正常使用时,与这种成像规律相同的是。

小明做完实验后,想进一步研究透镜成像的情况。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