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流水文特征
河流的水文特征

河流的水文特征
河流的水文特征一般包括径流量,含沙量,汛期、结冰期、水能资源、流速、河流补给类型及水位。
外流河的水文特征一般包括河流的水位、流量、汛期、含沙量有无结冰期等方面,影响河流水文特征的因素主要是气候因素。
总的来说,河流的水文特征包括如下几点:
含沙量
有无汛期/凌汛
有无结冰期
水能资源是否丰富
流速
所以说,河流的水文特征包括径流量,含沙量,汛期,结冰期,水能资源,流速,河流补给类型及水位。
河流的水系特征与水文特征都取决于流域内的地形、气候和人类活动。
人类活动是通过改变下垫面而产生影响的,例如:人类砍伐植被会导致地表径流增加,河流水位陡涨陡落,含沙量变大,(泥沙)淤积河道,河床抬升;植树种草会减少地表径流,河流水位涨落幅度变小,含沙量变小。
补给类型(地下水,雨水,冰川融水,冰雪融水等)水位河流的水文特征都取决于流域内的地形、气候和人类活动。
人类活动是通过改变下垫面而产生影响的,例如:人类砍伐植被会导致地表径流增加,河流水位陡涨陡落,含沙量变大,(泥沙)淤积河道,河床抬升;植树种草会减少地表径流,河流水位涨落幅度变小,含沙量变小。
硬化路面(水泥路面)会增加地表径流,河流水位陡涨陡落;铺设渗水砖会减少地表径流,增加地下径流,河流水位涨落幅度变小。
修水库可以调节河流的流量,使下游水位平稳,减少下游河流泥沙含量。
围湖造田会使湖泊调节作用减弱,水位陡涨陡落。
河流水文特征

河流水文特征河流水文特征有河流水位、径流量大小、径流量季节变化、含沙量、汛期、有无结冰期、水能资源蕴藏量和河流航运价值。
1.水位、径流量大小及其季节变化水位和流量大小及其季节变化取决于河流补给类型。
以雨水补给为主的河流水位和流量季节变化由降水特点决定,例如:热带雨林气候和温带海洋性气候区的河流径流量大,水位和径流量时间变化很小;热带草原气候、地中海气候区的河流水位和径流量时间变化较大分别形成夏汛和冬汛;热带季风气候、亚热带季风气候、温带季风气候区的河流均为夏汛,汛期长短取决与雨季长短(注意温带季风气候区较高纬度地区的河流除雨水补给外,还有春季积雪融水的河流形成春汛,一年有两个汛期,河流汛期会较长)但是由于夏季风势力不稳定,降水季节变化和年际变化大,河流水位和径流量的季节变化和年际变化均较大。
以冰川融水补给和季节性冰雪融水补给为主的河流,水位变化由气温变化特点决定,例如:我国西北地区的河流夏季流量大,冬季断流,我国东北地区的河流在春季由于气温回升导致冬季积雪融化,形成春汛。
另外径流量大小还与流域面积大小以及流域内水系情况有关。
2.汛期及长短外流河汛期出现的时间和长短,直接由流域内降水量的多少、雨季出现的时间和长短决定;冰雪融水补给为主的内流河则主要受气温高低的影响,汛期出现在气温最高的时候。
我国东部季风气候区河流都有夏汛,东北的河流除有夏汛外,还有春汛;西北河流有夏汛。
另外有些河流有凌汛现象。
流域内雨季开始早结束晚,河流汛期长;雨季开始晚,结束早,河流汛期短。
我国南方地区河流的汛期长,北方地区比较短。
3含沙量大小由植被覆盖情况、土质状况、地形、降水特征和人类活动决定。
植被覆盖差,土质疏松.地势起伏大,降水强度大的区域河流含沙量大;反之,含沙量小。
人类活动主要是通过影响地表植被盖情况而影响河流含沙量大小。
总之,我国南方地区河流含沙量较小;黄土高原地区河流含沙量较大;东北(除辽河流域外)河流含沙量都较小。
【高考地理】河流专题:河流的水系和水文特征

【高考地理】河流专题:河流的水系和水文特征一、河流的水系特征水系特征是指河流的干、支流组成的形状特征,主要有扇形水系、树枝状水系、向心状水系、梳状水系和羽状水系。
海河五条支流在天津汇合,独流入海,状如芭蕉扇的茎与柄组成的形状,故称其为扇形水系;长江支流众多,无规律地从两岸注入,与干流之间组成的形状似树木的主干与枝桠的形状,称为树枝状水系;四川盆地四周地势高,支流从四周向中心汇聚,形成的是向心状水系;淮河主要支流平行分布在淮河北岸,且几乎与干流垂直,状如木梳,称其为梳状水系;若平行分布的支流在干流两侧对称分布,状如羽毛,则为羽状水系。
扇形水系、向心状水系、梳状水系和羽状水系的河流,若雨季来临,支流同时涨水,干流短期内不能有效泄洪,则容易产生洪涝灾害。
河流水系特征是指集水河道的结构,主要包括河流流向、河流流程、水系形态、流域面积、河道状况、河网密度等。
影响河流水系特征的因素主要是地形因素,河流的水系特征及成因分析如下:1.河流流向河流流向看流域地势状况。
河流总是从高处流向低处,在分层设色地形图中,要通过图例反映的地势状况来确定流向。
在等高线地形图中,观察山谷沿线等值线数值大小可判断河流流向。
河流发育在山谷之中,河流沿线,等高线图凸向河流上游。
河流流程。
河流流程的长短主要取决于与陆地面积的大小、地形及河流的位置,一般陆地面积较小,(如岛屿)和陆地比较破碎(欧洲西部)则河流较短。
山脉距海岸较近(如美洲西岸)则西岸河流较短,如台湾西岸河流较东岸河流长一些;内流河受水源限制有些较短。
水系形态水系形态看干、支流的组合形状特征。
常见有扇状水系、树枝状水系、向心状水系、平行状水系等。
如海河五条支流在天津汇合,独流入海,状如芭蕉扇的茎与柄,故为扇状水系。
支流较多,主、支流以及支流与支流间呈锐角相交,呈树枝状排列的为树枝状水系,如中国的长江、北美的密西西比河、南美的亚马孙河等。
四川盆地地势四周高,支流从四周向中心汇集,形成向心状水系。
河流的水文特征和水系特征

河流的水文特征和水系特征1.河流的水文特征:(1)河流水量特征:河流的水量主要由地表径流和地下径流组成。
地表径流是雨水或融雪等降水通过河流流入海洋的过程。
降水量、植被覆盖、土壤渗透性和地形坡度等因素都会影响地表径流的形成。
地下径流是降水渗入地表后进入土壤、沉积层和岩层中的水流。
河流的水位和流量会随着季节和降水量的变化而变化。
(2)河流水质特征:河流的水质受到降水和人类活动等因素的影响。
降水中的污染物、地表径流中的土壤颗粒物和河道沉积物等都会对河流的水质产生影响。
人类活动,如农业、工业和城市化进程中的污染物排放,也会对河流的水质造成影响。
河流的水质通常通过测量溶解氧、PH值、悬浮物和营养物等指标来评估。
(3)河流的水动力特征:河流的水动力特征包括水流速度、波动和河道形态等。
水流速度受到河道的坡度、水深、底质和植被等因素的影响。
波动是河流水面上的变动,它由湍流和涡流产生。
河道形态是指河流的断面形状、河床的垂直和横向剖面形态,它受到河床侵蚀和沉积的影响。
2.河流的水系特征:(1)流域特征:河流的水流都会集结成流域,是河流水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流域是指陆地上所有注入同一个河流或湖泊的水流的汇集区域。
流域的边界由地形高地划分,流域的大小和形状会影响河流的水量和流速等。
流域的特征包括降水分布、土壤类型、地形、植被覆盖、土地利用和人口分布等。
(2)水系结构特征:水系是指由河流及其支流组成的一张网络。
水系结构包括河流的长度、密度、级别和层级等。
河流的长度是指河流沿其主干流的总长度,密度则是指流域面积单位里的河流长度。
河流的级别是根据河流长度和流量的大小划分的,级别越高,河流越重要。
层级则是指河流在水系中的位置与关系,包括主河流、支流、次级水系等。
总之,河流的水文特征和水系特征是互相关联的,水文特征反映了河流的水文过程和水动力特征;水系特征则反映了河流的流域特征和水系结构。
深入了解河流的水文特征和水系特征,可以为河流管理和保护提供科学依据。
世界主要河流的水文特征

世界主要河流一:亚洲[一]鄂毕河,叶尼塞河,勒拿河。
发源地:蒙古高原北部,西伯利亚南部山地。
补给水源:以春季的冰雪融水补给为主。
注入地:北冰洋。
水文特征:河流结冰期长,流量季节变化大,常在河流下游形成凌汛。
备注:1 :凌汛发生的条件:纬度较高,河流由低纬流向高纬。
2:这些河流的下游发生凌汛但造成直接经济损失很小,原因:在这些河流的下游纬度高人口稀少,工农业不发达。
3:鄂毕河在中国叫额尔齐斯河(在我国内陆地区的外流河)[二]萨尔温江,伊洛瓦底江,湄公河,湄南河,红河。
发源地:青藏高原:补给水源:大气降水。
注入地:萨尔温江,伊洛瓦底江,注入印度洋。
湄公河,湄南河,红河注入太平洋。
水文特征:水量大,水位变化大,无结冰期。
备注:这些河流都是国际河流:萨尔温江:在中国称怒江亚洲东南部河流,长约2,400公里,为东南亚大河和缅甸最长河流。
发源于西藏唐古剌山脉,经中国云南流入缅甸,注入马达班海湾。
上游流经高山峡谷。
部分河段通地方小船。
因有急流险滩,使其难以成为重要水道。
下游通航里程不足160公里。
主要被利用於浮运柚木。
红河:越南北部最大河流。
发源于中国云南省西部,在中国境内称元江。
呈西北一东南流向,在中国河口瑶族自治县以南进入越南,称红河。
东南流经首都河内,分支注入北部湾。
湄公河:在中国是澜沧江湄公河约3/4的流域面积在其下游流经的四国一一老挝、泰国、柬埔寨与越南。
湄公河三角洲位于越南的最南端,又称九龙江平原,是越南最富饶的地方。
也是越南人口最密集的地方。
伊洛瓦底江:亚洲中南半岛大河之一,缅甸的第一大河。
中国古称大金沙江和丽水。
[三]:恒河,印度河,布拉马普特拉河。
发源地:青藏高原。
补给水源:大气降水注入地:恒河,印度河注入孟加拉湾。
备注:(1 )恒河三角洲易发生洪涝灾害的原因:地势低平,排水不畅,热带季风气候降水变率大又处在山地迎风坡降水多,热带风暴潮的影响。
后,称为布拉马普特拉河,最终注入恒河。
(3 )印度河在我国是狮泉河。
国内外主要河流的水文特征

国内外主要河流的水文特征一、世界莱茵河:发源于阿尔卑斯山脉北麓,自南向北注入北海,河口附近为世界最大的港口----鹿特丹。
该河流经西欧最发达的经济区----鲁尔区,具有较高的航运价值。
该河流的水文特征:水量较大,水量的季节变化小,流速平稳,无明显的汛期,无冰期,含沙量小。
(结合西欧的气候和地形特点:为温带海洋性气候区,流经的多为地势低平的平原地区)伏尔加河:自北向南注入里海,为世界最长的内流河。
流经俄罗斯经济发达的欧洲部分,航运价值很高。
其水文特征:为内流河,靠积雪融水和大气降水补给为主,径流量不大,春季径流量最大(有积雪融水补给),冰期较长。
俄罗斯在西伯利亚地区的三大河流:自西向东依次为鄂毕河、叶尼塞河和勒拿河。
叶尼塞河为二大地形区分界河。
三条大河自南向北注入北冰洋,流经亚寒带针叶林气候区。
水文特征:水量较大(有冰雪融水和大气降水,越往东大气降水越多,而纬度高且植被覆盖好,蒸发量较小),含沙量较小,冰期长,且河流的下游地区有凌汛,水能丰富。
斯堪的那维亚半岛上的河流:西侧水系流程短,水流急,丰富的水能,而东侧的支流路程较长,水流较缓,流入波罗的海。
刚果河:地处赤道热带雨林气候区,流经刚果盆地,注入几内亚湾。
水文特征:水量很大(热带雨林气候区,降水量大,且流域面积广,支流多,汇水多),径流量季节变化小,含沙量小(流经地区植被覆盖好),无冰期,但水流急,水能丰富。
刚果河两次穿越赤道,要注意流向的变化。
难点:刚果河径流量最大的季节是秋季(见大图册P19):刚果河南北两侧的支流分别流经南北半球的热带草原气候区,北半球热带草原气候区的湿季为每年的6---10月,而南半球则是9月到次年的5月,当南北半球的支流同时进入雨季时,刚果河的水量最大,所以是秋季。
尼日尔河:这条河流流程长,呈弧形水系,上游地区发源热带雨林气候区,降水量大,径流量大,中游主要流经热带草原气候区,径流量有所减少(降水量有所减少,加之热带草原区的动物饮用水),下游在尼日利亚境内,降水量又增加,径流量有所回升,但不明显(下游在尼日利亚境内有大片的种植园农业,灌溉水量增大)。
初中地理知识点我国河流的水文特征

初中地理知识点我国河流的水文特征我国河流的水文特征主要包括流域面积、水量、水位和水文规律等。
下面将详细介绍这些特征。
首先,我国河流的流域面积较大。
中国地理辽阔,境内有很多长江、黄河等著名河流,它们的流域面积较大。
流域面积大意味着接收和排水的面积广阔,对水量的补给也更加充足。
其次,我国河流的水量变化较大。
中国地理位置较南,大部分地区相对湿润,不同地区降水分布和季节特征差异明显。
因此,我国的河流水量也随着地理位置、水系和季节的变化而变化。
在雨季,河流的水量通常会增加,而在旱季,水量则会减少。
长江、黄河等大型河流的水量变化尤其明显。
第三,我国河流的水位变化较大。
河流的水位是指河水面相对于固定基准面的高度。
由于中国的降水和蒸发具有季节性的变化,并且水量变化较大,造成河流水位的波动较大。
河流水位变化的大小会直接影响到河流的水资源利用和洪水防治等。
第四,我国河流的水文规律也较为复杂。
水文规律是指河流在时间和空间上的水文特点和变化规律。
中国地域广大,气候和地形条件复杂多样,因此不同地区河流的水文规律也会有所不同。
比如,南方地区的河流在大雨洪水影响下水位波动较大,而北方地区的河流则更容易受到冰冻和融雪的影响。
最后,我国河流的特点还包括多河型、多源流和多河网等。
中国的河流种类繁多,有长江、黄河等大型河流,也有如珠江、淮河等中小河流。
同时,还有众多的支流和支河。
这些河流之间相互交错,形成了复杂的河网系统。
总的来说,我国河流的水文特征十分丰富多样,具有流域面积大、水量变化大、水位波动大、水文规律复杂等特点。
了解这些特征对于科学合理地利用和保护河流资源,进行洪水防治、水资源管理等工作具有重要意义。
高考地理河流专题河流的水系和水文特征

【高考地理】河流专题:河流的水系和水 文特征征,主要有扇形水系、树枝状水系、向心状水系、梳状水系和羽 状水系。
海河五条支流在天津汇合,独流入海,状如芭蕉扇的茎 与柄组成的形状,故称其为扇形水系;长江支流众多,无规律地 从两岸注入,与干流之间组成的形状似树木的主干与枝桠的形 状,称为树枝状水系;四川盆地四周地势高,支流从四周向中心 汇聚,形成的是向心状水系;淮河主要支流平行分布在淮河北岸, 且几乎与干流垂直,状如木梳,称其为梳状水系;若平行分布的支流在干流两侧金华O一、河流的水系特征水系特征是指河流的干、支流组成的形状特对称分布,状如羽毛,则为羽状水系。
扇形水系、向心状水系、梳状水系和羽状水系的河流,若雨季来临,支流同时涨水,干流短期内不能有效泄洪,则容易产生洪涝灾害。
河流水系特征是指集水河道的结构,主要包括河流流向、河流流程、水系形态、流域面积、河道状况、河网密度等。
影响河流水系特征的因素主要是地形因素,河流的水系特征及成因分析如下:1.河流流向河流流向看流域地势状况。
河流总是从高处流向低处,在分层设色地形图中,要通过图例反映的地势状况来确定流向。
在等高线地形图中,观察山谷沿线等值线数值大小可判断河流流向。
河流发育在山谷之中,河流沿线,等高线图凸向河流上游。
河流流程。
河流流程的长短主要取决于与陆地面积的大小、地形及河流的位置,一般陆地面积较小,(如岛屿)和陆地比较破碎(欧洲西部)则河流较短。
山脉距海岸较近(如美洲西岸)则西岸河流较短,如台湾西岸河流较东岸河流长一些;内流河受水源限制有些较短。
水系形态水系形态看干、支流的组合形状特征。
常见有扇状水系、树枝状水系、向心状水系、平行状水系等。
如海河五条支流在天津汇合,独流入海,状如芭蕉扇的茎与柄,故为扇状水系。
支流较多,主、支流以及支流与支流间呈锐角相交,呈树枝状排列的为树枝状水系,如中国的长江、北美的密西西比河、南美的亚马孙河等。
四川盆地地势四周高,支流从四周向中心汇集,形成向心状水系。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河流(外流河、内流河、水系、河段)水文特征总体分析
分析要素:水位、流量、含沙量、结冰期、水能蕴藏量、汛期等
1、流量(米3/秒)--------反映水资源的多少
(1)流量的大小
总流量:河流主要补给形式;流域面积的大小
分段流量:上游来水;附近支流汇入情况;其他因素
(2)流量的变化
河流主要补给形式、季节变化、日变化
2、水位(米)变化
流量的大小----决定于河流的补给类型。
分布在润湿地区、以雨水补给为主的河流,水位变化由降水特点决定;分布在干旱地区、以冰川融水补给为主的河流,水位变化由气温变化决定;
其他因素:人类活动
3、汛期长短及出现的时间(气候)
4、有无结冰期
影响因素:气温
无结冰期,最冷月均温>0℃;有结冰期最冷月均温<0℃
凌汛形成的条件
有结冰期;低纬流向高纬;结冰和融冰时期。
凌汛产生的危害—冰坝抬高水位,浮冰冲击河岸导致洪涝灾害的发生。
5、水能蕴藏量
河流落差大(解释为什么),水量大(解释为什么)
水量大小取决于流域内降水量(大气环流、地形、洋流、海陆位置等);水系特点;流域面积;6、含沙量(克/米3)
(1)河流总体含沙量大小:下垫面、地形、土质状况、植被状况人类活动
(2)某一河段:流速、人类活动(水利工程)
7、航运价值:流量、地形、经济发展水平等
分析中国各区域河流的水文特征
1、东北地区河流水文特征(黑龙江、松花江、嫩江、乌苏里江)
水量丰富(流经湿润半湿润区)
汛期较短(有春汛-季节性结雪融水、夏汛-温带季风气候,大气降水)
含沙量少(森林茂密、地势起伏小)
结冰期长(纬度高,位于寒温带、中温带),松花江、乌苏里江、黑龙江有凌汛现象
水位变化较小:河流补给多样
航运价值:季节性航运(夏季)
水能资源贫乏(地势落差小)
2、秦岭—淮河以北-辽河、海河、黄河
水量较小:流经半湿润和半干旱地区
水位变化大:补给主要是7、8月的降水
汛期较短,季节变较大:降水季节短
含沙量大:河流上、中游植被少,且流经疏松土质的地区,水土流失严重
结冰期较短:冬季较短
航运价值低:中、上游地势起伏大,下游地势平坦,但泥沙淤积严重,加之水量小
水能资源:中上游落差大的地方水能资源相对丰富,形成梯级开发
3、秦-淮以南地区河流水文特征
水量丰富:流经降水丰富的湿润地区(雨季长,流域面积广)
水位变化小:降水的季节长
汛期较长,季节变较小:降水多,且季节长
含沙量小:植被保护较好
结冰期无:冬季气温在0℃以上
航运价值高:下游地区(地势平坦、水量大)
水能资源丰富:中上游水能资源较为丰富(水量大、落差大)
4、西南地区河流水文特征
水量丰富:流经降水丰富的湿润地区
水位变化小:降水的季节长
汛期较长,季节变较小:降水多,且季节长
含沙量小:植被保护较好
结冰期无:冬季气温在0℃以上
航运价值低:山高谷深,多峡谷
水能资源丰富:落差大,多峡谷,水量丰富
5、西北地区河流(多内流河)水文特征
流量小:流经干旱半干旱地区(冰川融水补给和山地降水补给)
水位季节变化大:以冰川融水补给为主,受气温影响较大,多为季节性河流(冬季断流)或时令河汛期:短(夏汛)
航运价值和水能价值都较低
流程:不长(蒸发、下渗、灌溉用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