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生物学实验教学改革
浅谈微生物学的实验教学改革

1目前微生物实验教学 中存在的 问题
1。 现 有 实验 教 材不 符合 学 生 和学 校 的实 际情 况 1 实 验 教材 对 保 证 实 验 教学 正 常 进 行 和提 高 教 学 质 量有 着 非 常 重要 的作 用 。 个 好 的 微 生 物 学 实 验 教 材应 具 有 微 生 物 学 的 普 遍 一 性 内容 和 所需 的 专 业 内容 , 而且 应 适 应教 学 的 有 序性 。 目前 高 校 普 遍使 用 的 微 生 物 学 实验 教 材 有 《 生 物学 实验 教 程 ( 2 ) ( 德 微 第 版 》周 庆主 编)《 生 物 学 实 验 ( 3 )( 萍 主 编 ) 微 生 物 学 实 验 指 、微 第 版 》沈 及 导 》 黄 秀 梨 主 编) 这 些 教 材 内 容全 面 , ( , 专业 性 较 强 , 是 非 常 优 秀 都 的 实 验指 导 教 科 书 。 2微生物学 实验教学 改革 的探 索 然而 , 于 第一 次 接 触 微生 物 学 实 验 的 学生 来 说 , 对 专业 性 较 强 2. 改革 学 生使 用 的教 材精 选 和整 合 实验 内容 1 的实 验 教 材 使 他 们 进 行 课 前 预 习 很 困难 。 大 多 数 学 校 所 现 有 的 绝 如 何 使 教 材 充分 发 挥 作 用 实验 教 师可 以 根据 本校 微 生 物 实验 实验 器 材 和设 备 根 本 无法 满 足 那些 针 对 理论 课 程 编 写 的教 材 中 的 室现 有 条 件 , 织 编 写适 合 本 校 师生 使 用 的微 生 物 学 实验 教 材 。 组 编 实验 的 要 求 , 些硬 件 条 件 的 缺 乏 导 致 教 材 中的 多 数 实 验 无 法 正 写 之 前 , 认 真 筛 选 实 验 , 出适 合 本 校 学 生 的 实 验 教 材 。 这 要 选 在此 基 常开 设 , 只 能将 教 材 中 的部 分 内 容调 整 后 再开 设 , 就 造 成 学生 础上 , 写 教师 可 对 实验 内容 进 行 了大 胆 的 改革 和 创新 , 专业 的 或 这 编 从 有 教 材 但 却 无 法使 用 的现 象 [。 2 1 实 际 出发 , 以基 本 技 术为 起 点 , 留原 来有 利 于 学 生对 微 生 物学 基 保 1 2 实验 内容 没有 进 行 系统 的整 合和 归 类 . 本 实验 技 术 和 方法 掌 握 的 经典 实 验 , 学 生打 下 良好 的基 础 , 除 为 删 长 久 以 来 , 生 物 实验 一 直 按 照过 去 的 传统 模式 组 织 教 学 , 微 按 些 单 纯 的 验 证 性 实 验 和 相 对 过 时 的 实 验 , 啤酒 酵 母 菌 的 形 态 如 单 个 实验 、 个知 识 点 进行 实 验 教学 , 个实 验 的 教学 目的 通 常就 观 察 和 死 活细 胞 染 色 等 , 时 增加 了一 些 与生 活 、 境 和 工 业生 产 单 一 同 环 是 单 纯 的 为 了 完成 该 实验 的 教 学 任 务 , 是 对 于 本 实验 和 其 它实 密切 相 关 的 综 合 性 实 验 。 此 , 材 必 须 包 括 两 部 分 内 容 : 做 的 但 因 教 必 验 在 内 容 和 方 法上 有什 么 内在 联 系 , 整 个微 生物 学 实验 教 学 过 基 本 实 验 和提 高 能 力 的选 做 实验 。 本 实 验必 须 包 括 : 微观 察 技 在 基 显 程 中可 以 起 到什 么作 用等 , 没有 系统 性 的 归类 和 整理 。 如 在学 习 比 术 , 菌操 作 技 术 , 离 培养 技 术 , 色 鉴 别技 术 , 无 分 染 自动 化 分析 技 术 显微 镜 使 用这 一 实 验 中 , 验 结 束 后 学生 往往 就 知 道 如 何 使 用 显 等 , 实 保持 内容 上 的连 贯 性 , 原 本 孤立 的实 验 形成 一 个 连续 的有 机 使 微镜 , 不知 它 在 整个 微 生 物 实验 中所 起 的作 用 , 不 知 道 显微 镜 体 。 高 实 验 可 以 与 实 际 生活 中的 问题 结 合 起 来 , : 瓜 酸 奶 的 却 也 提 如 木 在微 生 物 学 乃 至 以 后 学 科 的 哪 些 实 验 或 工 作 岗 位 上 要应 用 , 有 制 作 , 萄 酒 的制 作 , 没 葡 实验 室 水 中细 菌 总 数 的测 定 , , 学生 感 到 等 使 理解 和 联 系工 作 与 具 体 的 生 产 实 践 , 际上 显 微 镜 是 观 察 细 菌 形 看 不 见摸 不着 的微 生 物 无 处 不在 , 应用 也 无 所不 有 , 强 了对 实 实 其 增 态 、 别 细 菌 等 实 验 的 知 识 点之 一 , 细 菌 分 离 鉴定 、 菌 分 离 培 验 的 兴 趣 。 化 的 实 验教 材将 现 有 的及 新 的 实 验 方 法 和 实 验技 术 鉴 是 细 优 养 、 菌 生 化 实 验 等 实验 内容 的一 部 分 。 细 进 行 有机 整 合 , 一 步 强化 基 本 技 能 培训 并规 范操 作 , 高 了学生 进 提 1 3 教 学 目标 没有 联 系实 际 , 乏职 业 应用 性 的突 出 . 缺 的 动 手 能 力 , 实 现 从 验 证 性 实 验 向综 合性 、 计 性 实 验 的 转 变 。 并 设 按 照 教 材 , 个 实 验 课 程 都 制 定 了 教 学 目标 , 学 大 纲 对 每 2. 改革 实验教 学 方法 , 每 教 2 培养 职业 实 践技 能 个 具 体 的 实 验 内 容 的 教 学 目标 和 实验 目的 进 行 了规 定 , 大 纲 内 但 充 分 利用 微 生 物 实验 室现 有 的 实物 、 图片 、 型 、 本 、 模 标 电化 等 容 往 往 主 要 是 针 对 理论 知识 和 实验 操 作 , 有 具 体 说 明 这 个 实验 教 学 设 备 , 过 直 观 教 学 , 高 实验 教 学 效 果 和 效 率 。 没 通 提 微生 物 教 师 的 方 法 内 容 所 实现 的具 体 的职 业 目标 。 何 一 个 实 验 都 应该 和学 可 以将 所 有 实验 制 作 成 教学 挂 图 , 每 一 个 实验 挂 图 上 , 有大 量 任 在 都 生 的 就 业 岗 位 培 养 目标 密切 联 系起 来 , 同 的 岗 位 利 用 同一 试 验 的 图 表 , 过 表 格 和 图片 很 形 象 、 观 地 展 示 实验 方 法 与 实 验 结 不 通 直 达 到 的 具 体 目的 和 目标 也 是 不 同 的 , 如细 菌 的 分 离 培 养 实 验 , 果 , 生在 实 验 中 通过 表 格 、 图 , 直 观 地掌 握 实 验 步骤 、 比 学 挂 很 了解 实 通 过 该 实 验 的 学 习 , 生 应 该 知 道 在 畜 禽 疫 病 化 验 、 料 、 药 、 验结 果 , 高 了实 验 效率 ; 学 饲 兽 提 另外 , 验 示 教 也 是直 观 教 学 的 一 个 必 实 生 物 制 品 微生 物 检 验 等 就 业 岗位 中 , 需要 实现 的 且标 和 目的 分 别 要 环 节 , 学 生 掌握 实 验 方 法步 骤 的 主要 手 段 。 实验 教 学 中采 取 是 在 是什 么。 发现法和启发式教学 , 发学生的探究心理 , 激 发挥 个 人 的 创 造 性 、 1 4 教 学手 段和 教学 方 法缺 乏 改进 . 独立思考、 自行 发现 和 掌 握 知识 的 能 力 。 过 利用 已经 发生 或 将 来 通 近 几年 来 , 断 的扩 大 的 招生 量 导 致 教 师 的工 作 量 越 来越 大 , 可 能 发 生 的 问 题 作 为 个 案 形 式 让 学 生 去 分 析和 研 究 , 提 出 各 种 不 并 在教 学 内 容和 方 法 的研 究 上 有 心 无 力 , 疲于 应 付 , 学 方 法和 教 学 解 决 问题 的 方 案 , 而 提 高 了 学 生 解 决 实 际 问题 能 力 。 教 从 手段 单 一 , 体 模 式还 是 按 照教 师上 课 讲 解 、 范 , 后 学 生 模 仿 总 示 然 在 “ 生 物 学 实 验 ” 教 学 过 程 中 , 们 积 极 应 用 现 代 化 教 学 微 的 我 操作 的 教学 方法 进 行 , 实验 中 , 在 学生 往 往 就是 重 复 老 师所 讲 解 的 手 段 进行 教 学 改革 , 富 实验 教 学 内容 。 丰 在课 堂讲 授过 程 中 已
微生物学检验实验课教学改革初探

份详细的实验报告 , 并算作一次平时成绩 。
参考文献:
【陈小蒙, l 】 黄永存. 猪心解剖的实践教学与探讨【. J 临床和实验医学杂 】
志,0 6 5 1 )17 — 8 5 2 0 ,( 1 :8 3 17 .
பைடு நூலகம்
[黄海珊. 2 】 直观教学 法在解 剖学及组织 胚胎学教 学中的应用 忉. 素质
摘
要 : 对我校 以往微 生物 学检 验实验课 存在的 问题 , 针 我们从 实验 内容、 时间、 空间等方面对其进行 改革探 索 , 到较 好 收
效果。
关键词 : 微生物学检验 ; 实验课 ; 学改革 教
中图分 类号 : 4 0 G 2
文献标识码 : B
文章编号 :6 1 14 ( 0 0 1- 0 10 17 — 26 2 1 )6 09 - 2
在实验过程 中, 教师巡 回指导 , 发现新问题时亲 自动手示范 , 及 时纠正错误 , 到一丝 不苟 , 做 培养学生严谨 的学 风和科学 的态
教育论坛 。 0 。 : 34 . 2 924. 4 0 . A
一
9 1—
实验结果的准确性 , 不能达到实验的预期效果 。
24 提 问精讲小 结、 高课堂效景 . 提
f) 4 根据实验报告 的优劣评定 学生 实验成绩 的方式养成学
生为写实验报告而上实验课 的恶 习 , 也导致 了学生对实验过程 的不重视 , 出现 问题 不分析原因 、 总结教训 , 不 为了实验报告能 得到优秀而编造数据 , 至抄袭他人 的实验结果。 甚
() 1以往的微生物学检验实验课都是 由实验员提前准备好
内容 , 过对实物 的观察 , 通 进一步提 高 了学生 学习解 剖学 的兴
医学微生物学实验教学改革探讨

s iso x ei na p r t n u lot erin v t ea i t s ef su y a i t sa dlann trs swel kl fe p rme tl ea i sb tas h i o ai bl i ,sl- t d bl i n e r ig i ee ta l l o o n v ie ie n
在传统 的教学模式中 ,教师讲授 的内容太 多 ,学生无 暇思考 ,学生往往 只知其 然而不知其所 以然 。为 了了解学
( h n d e ia o lg C e g u M d c lC l e,Ch n u,Sih a e e gd c u n,6 0 8 ) 1 0 3
Ab ta t sr c :Th e o m f ta h n t o s o e ia c o i lg x e i e t h p o e e to o r h n i e a d e r f r o e c i g me h d fm d c lmir b o o y e p r m n ,t e i r v m n f c mp e e sv n m d sg ig e p r n s a d t e e t b ih e to a i n le p r e t s e s n t o sc n n t n y c l v t t d n s a i e inn x ei me t n h sa l m n f t a x e i n s s me tme h d a o l u t a e s u e t ’b sc s r o m a o i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准备 ,从实验 的 目的 、原理 、实验方案 以及 实验 中可能 出 现 问题 以及 注 意 事项 应 该 心 中有数 。因 此需要 进 行 预实 验 ,准备 一 套 与 开 设 的 实 验 有 关 的 问题 供 学 生 们 思 考
微生物学基础实验教学改革中的几点体会

、
微 生 物 学 基 础 实 验教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的重 要 性
实 验 教 学是 教学 活 动 中不 町缺 少 的 环 节 , 提 高 学 生 实 是
验 技 能 的重 要 途 径 。微 生 物 学 足 一 门 发 展 迅 速 、 践 性 很 强 实 的学 科 , 生 物 学 基 础 实 验 为 深 入 学 习 微 生 物 学 及 相 关 学 科 微
微 生 物 学 基 础 实 验 教 学 改 革 中 的 几 点 体 会
宋 波 赵 丹 蒋 丽 艳 周 芳 烨 刘 继 鑫
微 生物 学 是 生 命 科 学 的 一 个 重 要 分 支 , 研 究 微 生 物 的 是 种 类 、 布 、 态 、 构 、 谢 、 长 繁 殖 、 传 、 化 以 及 与 人 分 形 结 代 生 遗 进 类、 动植 物 等 相 互关 系 的一 ¨ 科 学 。 微 生 物 学 基 础 实 验 是 微 生 物 学 教学 的关 键 步 骤 , 培 养 、 练 学 生 的操 作 能 力 及 独 立 是 训 分 析 解 决 问题 能 力 的重 要 环 节 。高 等学 校 实 验 室 是 培 养 学 生 创 新 能 力 、 立 工 作 能 力 和 实 践 能力 的 主 要 基 地 , 学 中 , 独 教 突 出实 验课 的重 要 地 位 , 我们 改 革 的主 要 思 路 。 是
用 所 学 知 识 分 析 问题 、 决 问 题 , 今 后 从 事 微 生 物学 的 相 关 解 为
这些 内容 , 町激 发 学 生 学 习 的 兴 趣 、 强 学 生 对 人 类 健 康 的 既 增 责任 意识 , 能够 激 发 他们 解 决 医学 难 题 的 迫切 愿 望 。 又 3 改 革 实 验 教 学 的 内 容 与 形 式 : 生 物 学 基 础 实 验 内 容 . 微 包 括 显微 镜 使 用 技 术 、 色 制 片 技 术 、 离 纯 化 技 术 、 菌 鉴 染 分 细 定技 术 、 菌 操作 技 术 等 。 这 技 术 繁 多 、 碎 , 教 学 中 可 无 琐 在 恰 当 优化 组 合 这 些 实 验 内容 , 且 将 学 习形 式 变 得 丰 富 多 样 , 并 这 样 可以 克 服学 生 学 习 时 的 卡 燥 感 , 高 教 学 质 量 。如 可 针 占 提 对I 临床 七常见 的感 染 性 疾 病 , 行 脓 汁 、 便 、 进 粪 以及 痰 标 本 的 细 菌 学 检查 , 过 一 系 列 实 验 将 临 床 上 , 起 化 脓 性 感 染 、 道 通 - j l 肠 感 染 、 吸 道 感 染 的 病 原 体 分 别 加 以 鉴定 , 样 做 既 强化 了 理 呼 这 论知 识 的 学 习 , 可 根 据 同 的病 原 体进 行 临 床 用 药 指 导 , 又 为 以后 的 临 床实 践 打 下 良好 的 基 础 。另 外 在 实 验 课 上 , 安 排 可 学 生 组 合 成 学 习小 组 的 形 式 , 学 生 观 看 实 验 相 关 内容 的 录 让
临床微生物学实验课教学的改革探索

( 收稿 日期 20 0 2 ) 0 9— 6— 2
临床微生物学实验课教学的改革探索
高 俊
摘 要
吴爱武
蒋月婷
刘 向辉
广 州 医学 院检 验 系临床微 生物 学教 研 室 502 110
随着教 学改革 不断 深入 ,对 实验课 教 学的要 向。根据课 程 的专业 特点 ,我 们在 实验 课 前准 备 、实
习 的中心 ,在教 学 中如何 使学 生保 持 积极 主动 的学 习 得 到来 自不 同 方 面 观 点 和 意 见 ,吸取 精 华 、完 善 自 态度有 一定 的难 度 。深 人 的讨 论 和宽 松 的环境 ,有 利 我 ,达到教 学相 长 的 目的。 于激发 学生进一 步思考 ,活跃 课 堂气 氛 ,扩展 学 习的 在 中药 调 剂 学 教学 中 ,案例 教 学 、讨论 式 教 学 、
兴趣 ,但同时对教师驾驭课堂的能力也提出了较高的 兴趣 激励 等在教 学 中都 是很好 的方法 ,但应 用时 应注 要求。例如在讲中药处方调剂应付等 内容时 ,有的学 意 2个方面:一是学生的特点 ,知识背景等;二是章 生提出来 “ 处方中黑顺片等药材用量过大 ,应该如何 节内容特点 ,恰当的选择适合 的方法 ,以一种方法为 处理 ” ,在讨论 中学生 的争议 很 大 ,有 的 学 生认 为 黑 主,几种教学方法可以互相渗透,如在进行案例教学
政策制定不合理、监管不到位造成的。此时需要及时
加 以引导 ,提示 学生关 于处方 药 管理 ,药 品监 督管 理 部 门、经营单位 、消费 者分别 承担 的责 任 是 什么 ,药 店应依 法 经 营 ,秉 承 以义 当先 、义 利 共 存 的 经 营 理
微生物学实验课程教学改革

微生物学实验课程教学的改革与探索摘要:随着高校教育制度改革的推进,微生物实验课程的改革也势在必行。
完善微生物实验课程教学体制、构建实验教学新体系、灵活转变教学方式、建立更加合理和全面的考核制度这几项策略的实施对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提高学生的创新性有着深远的意义。
关键词:微生物学实验改革策略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795(2013)03(a)-0081-02微生物学是食品专业一门重要的基础课程,同时也是实践性很强的一门学科,在高等院校的食品专业教学计划中占有很重要的地位。
微生物实验则是对微生物学这一理论课程最有力的补充。
学生通过对微生物实验课程的学习,可以了解微生物学的基本知识,加深对课堂讲授的某些微生物学理论的理解,并且还可以训练自身关于微生物学最基本的操作技能。
不仅如此,学生观察、思考、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实事求是、严肃认真的科学态度也可以通过微生物学实验课的开展得到进一步的提升。
目前,微生物实验课程的涉及面相对宽泛,包括显微镜的使用、微生物的形态观察(包括放线菌、酵母菌、霉菌)、微生物的培养技术、微生物的生理生化和免疫学、食品微生物学、食品微生物检测等等。
随着高校高等教育改革的进一步实施,微生物实验课程的教学也面临着巨大的挑战,师资队伍的建设、实验室硬软件的完善、教学形式的灵活转换都亟待解决。
传统的讲授式教学已经难以满足培养创新型人才这一大纲要求,问题式教学、案例式教学和探究性教学等一系列着重培养学生自主创新能力的教学方式正一步步登上微生物实验教学的舞台。
1 目前高等院校微生物实验课程存在的一些问题虽然微生物实验课的开展已经有相当长的一段时间,但由于受到各高校及教师对微生物实验课程的重视程度、学校对该课程以及实验室的建设投入程度、传统教学方式对其影响程度等因素的影响,导致现今微生物课程的教学过程中始终存在着某些缺陷。
首先,实验教材陈旧。
目前,国内关于微生物实验课的教材屈指可数,而且很多高校用的大多是自行编写的教材,这给再版带来了极大的困难。
微生物学实验教学改革初探

这样 , 保证 学 生每 次实验 都认 真思 考 , 心操 细
作 ¨。
4 8
蚕
学
通
讯
2 卷 8
2 2 加 强实验 课 内容 的 系统 性 .
2 4 实验 考核方 法的 改革 .
土壤是 微生 物 生 活 最适 宜 的环 境 , 据 依 “ 土壤 中微 生物 的分离 纯化及 初步鉴定 ” 的大 实验 , 培养基 的配 制 与灭 菌 和不 同土 壤微 把 生物 的分 离纯 化 融人 , 用 分 离纯 化 来 的 细 再 菌、 放线 菌 、 菌做微 生物染 色和 菌落形态观 霉 察等 。这样 , 立 分散 的实 验形 成 一 个 系统 孤 性的 内容 , 而且 用 的材料 是 自己分 离 出的未
知 菌 种 , 过 生 理 生 化 检 测 并 结 合 核 糖 体 通
R NA扩增 比对做 好最 后 的鉴 定结 果 , 生就 学 会认 真的做好每一步实验 , 增强 了微生物 实验 操作 中的纯化接种技术和无 菌操作 观念 , 在整 个过程 中学生 形 成 了一 个 系统 的思维 习惯 。 教师通过结果阐述其可能 的实 际应用 , 生就 学
验综 合起 来做 , 是 很 多 学 生 没有 意 识 到 这 但
一
起着 越来越 重 要 的作 用 。因 此 , 养学 生 的 培 积极 动手能 力 、 严谨 系统 的 思维 习惯 , 高学 提
生 的创 新能 力 和分 析 解 决 问题 的能 力 , 微 是 生物 实验教 学 中面临 的重要 挑战 。
2 1 运 用启 发式 和 多媒体教 学 . 实 验课 内容 采 取启 发 式教 学 , 以多 媒 并
训 。学生 缺乏实 验兴趣 并 容易形 成一 种依赖
意识 。部分 学生 课 前 不 预 习 , 分 学 生在 实 部
简述微生物学实验教学改革的体会

实 验 教 学 是 全 面 实 施 教 学 大 纲 和 提 高 教 学 质 量 的 重 要 环 节 , 验 教 学 是 理 论 知 识 和 实 验 活 动 、 接 经 验 与 直 接 经 实 间 验 、 象 思 维 和 形 象 思 维 、 授 知 识 和 训 练 才 能 相 结 合 的 过 抽 传 程 , 谨 认 真 是 试 验 成 功 的关 键 。 严 2 I 让 学 生 参 与 实验 前 的 准 备 .
深 , 其 中 的重 点 、 点 以及 基 本 操 作 更 易 掌 握 , 高 了学 生 对 难 提
2 22 激 发 学 生 对 实 验 课 的兴 趣 .. 在 实 验 教 学 中 , 持 以 学 生 为 主 体 , 设 计 为 重 点 , 用 坚 以 采
师生讨论 的方式活跃课堂气氛 ; 同时教 师有意识 的扩展 与实
因 为 学 生 在 高 中 阶 段 受 教 学 条 件 的 限 制 和 片 面 追 求 升
学率 等因素的影响 , 生们 大多 数都 反应 实验课 上 的很少 。 学 所 以 , 须 加 强基 本 实 验 技 能 训 练 , 放 实 验 室 不 占 用 学 生 必 开 实验课 学时 , 冲淡对 学生基 本技 能 的训练 , 般在 学生 的 不 一
方 法 的 改 革 , 仅 提 高 了 教 学 质 量 和 教 学 效 果 , 且 还 激 发 不 而
22 3 开 展 综 合 性 实 验 .. 把 一 些 独 立 实 验 合 并 成 一 个 大 实 验 , 样 既 节 省 了 时 这 间 , 时 又 能 使 学 生 将 所 学 知识 联 系 起 来 , 行 综 合 分 析 , 同 进 提 高 学 生 解 决 实 际 问 题 及 分 析 问题 的能 力 。 2 2 4 建 立 统 一 的实 验 课 带 教 标 准 .. 不 同 的老 师 毕 业 不 同 的 院 校 , 教 方 法 各 有 不 同 , 样 带 这 就 需 要 制 定 一 套 完 整 的 实 验 课 带 教 标 准 。教 师 们 在 开 新 实 验 课 前 , 共 同 商 议 , 实 验 应 达 到 的 目的 、 点 、 点 、 验 应 对 重 难 实 的 规 范 示 教 方 法 、 作 流 程 , 求 学 生 掌 握 的 基 本 技 能 都 要 操 要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微生物学实验教学改革
摘要:针对传统微生物学实验教学存在的诸多不足,以培养学生基本实验技能和创新能力为目标,以河南工业大学为例,进行了微生物学实验教学改革和实践。
通过实验教学改革实践,显著增强了学生学习兴趣,明显提高了学生基本实验技能水平,有效培育了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
关键词:微生物学实验;基本实验技能;实验分级;教学改革
微生物学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是构成现代生物工程技术的关键基础学科之一,同时,还是食品工程、环境工程和制药工程等的重要组成学科之一。
微生物学实验作为基础实践课程,将为学生的后期专业学习和科学研究开展奠定基础和提供方法。
以河南工业大学为例,全校有生物工程、生物技术、食品科学与工程、食品质量与安全、粮食工程、环境工程、制药工程等7个工科专业开设有微生物学课程,涉及面宽、影响面广。
长期教学实践发现,传统的微生物学实验教学存在很多不足之处,如,微生物学实验教学的学时较少、教师和学生对实验教学的重视度不够、验证性实验居多、实验教学模式单一和落后、实验教学考核缺失或考核方式单一。
笔者在教学实践中还发现,部分学生的基本实验技能不扎实,如,显微镜观察时长时间找不到目标,无菌操作意识缺乏,培养基平板倒的厚薄不一,涂片标本制作不合格等等。
基本实验技能是创新能力的基础,如果基本技能不扎实,就谈不上创新。
近年来,笔者以培养学生基本实验技能和创新能力为目标,结合教学实践和借鉴兄弟院校教学经验,对微生物学实验教学改革进行了探索。
一、优化实验课程设置
在学时设置上,通过修订教学大纲,增加微生物学实验学时数,如,河南工业大学生物工程学院食品相关专业开设的微生物学,总学时由56学时增加至80学时,其中,理论课48学时不变,实验课由18学时增加至32学时。
实验学时的增加,有利于教师合理安排实验内容,也使得学生能够得到更多机会进行技能训练;在开设时间设置上,保持实验项目与理论课教学内容同步,使学生在完成理论知识学习后及时进行实验验证和知识巩固,以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和教学效果。
例如,学习微生物形态特征,理论课后及时进行具体微生物菌株的形态观察实验,有利于学生形成对微生物形态的直观认识;在实验内容设置上,增加综合性、设计性实验的数量,针对不同专业,设计不同的实验项目,实验项目设计贴近具体的专业方向、贴近生活实际和生产实践。
例如,针对学校食品相关专业,设计“食品中大肠菌群的检测”、“酸奶菌种的活化及其酸奶制作”、“粮食霉菌带菌量检测及其菌相鉴定”等实验项目。
二、实验内容设计及其分级
根据基本实验技能训练、综合能力培养、创新能力培养等不同培养目标,将微生物学实验内容重新进行设计和分级,共有三级。
一级实验着重于培养学生微生物学的基本实验技能,以验证性实验为主,要求
教师思路清晰、操作示范标准、及时纠正学生错误操作,要求学生亲自动手、独立完成;二级实验着重于培养学生综合运用理论知识、基本方法解决具体问题的能力,以综合性实验和设计性实验为主,要求教师针对不同专业方向设计不同的实验项目以供学生选择,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师以引导和辅助为主,实验方案设计、仪器器皿准备、实验材料选择等均有学生自主或协作完成;三级实验着重于培养学生科研思维、创新能力,以探索性实验为主,实施方式主要是在实验教学中引入教师的科研项目,学生在教师引导下选择课题、自行设计方案、完成研究内容,实施时间灵活、不限于固定的课堂时间。
三、加强实验教学日常管理
加强实验教学的日常管理,要求学生课前预习实验内容,教师加强课堂巡视,督促学生认真进行实验操作和技能训练,及时发现并纠正学生的不规范操作。
同时,我们还将数码显微互动引入微生物学实验教学,如,在微生物形态的显微观察、染色观察等技能训练时,利用显微互动系统可以实时监控到每位学生显微镜调试动态,便于及时发现问题并纠正;要求学生对自己制作的标本进行显微图像拍照,避免学生敷衍了事或者根本不动手,这样一来,教学效率和教学效果得到了大大提升;此外,还应对无菌操作、接种、划线、显微观察、培养基准备等基本实验技能进行强化训练,要求每位学生亲自动手完成,并对表现优秀者进行表扬。
通过教学管理的加强和基本技能训练的强化,学生参与实验的兴趣得到大幅提升,学生的基本实验技能得到了明显的提高。
四、实验教学模式更新
传统的实验教学中,以教师讲授为主,不是以学生为主体,学生学习兴趣难以充分激发,教学效果大打折扣。
鉴于此,应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改革。
一是建立以学生为主体的微生物学实验教学模式,尽可能让学生多动手,基本技能实验要求每个学生独立完成,综合性实验要求学生分组协作完成;二是授课中增加与生产、生活密切相关的举例,活跃课堂气氛,如,酵母菌形态观察,可先介绍下生活中熟悉的啤酒酿造、馒头制作等,指出酵母菌在其中发挥的作用,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三是在实验教学中强化师生互动,引导学生积极思考,教师设置讨论点,启发引导学生进行讨论;四是开发微生物学课程网络平台,网络平台上有大量的实验图片和实验操作视频,便于学生随时就某一实验操作进行学习和巩固,以扩充学生的知识面。
五、考核方式多样化
传统的考核方式偏重于理论知识、偏重于卷面成绩,并不能真实地反映学生的能力,还带来了高分低能、眼高手低等情况的出现。
因此,对微生物学实验教学考核方式应进行改革,重视对学生学习过程的评价。
具体考核方法是平时成绩和期末成绩各占50%,平时成绩由实验态度(10%)、实验预习(10%)、实验操作(20%)、实验报告(10%)组成;期末成绩由实验操作(20%)、实验结果及其分析(30%)组成。
六、积极拓展课堂外实验教学
课程学时总是有限的,仅仅靠课程固定学时不足以培养学生的综合能
力和创新能力。
因此,应积极拓展课堂外的实验教学。
一是引导学生参与实验的准备工作,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亲自动手准备实验所需的培养基、玻璃器皿、染色液、菌种活化等,可以让学生得到更多的动手机会,也使得学生能够全面了解整个实验的流程;二是扩大实验室开放力度,尽可能地给学生提供动手操作的机会;三是鼓励学生参与教师的科研项目,在教师的指导下,培养学生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引导学生形成科研思维,使得教学、科研、创新能力培养有机结合。
通过近年来的微生物学实验教学改革实践,学生的微生物学基本实验技能水平得到了大幅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得到了调动,学生参与教师科研课题的广度和深度大大增强。
学生实验技能和创新能力的培养,需要教师不断革新教学手段、更新教学内容、创新教学模式,以期将实验教学环节打造成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重要孵化器。
参考文献:
[1]冯建英,萧蓓蕾,刘丽霞,等.土壤微生物分离培养实验的调整与应用[J].生物学通报,2012(6).
[2]王玲,伍彬.食品微生物学实验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实践与探索[J].微生物学杂志,201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