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阳工程学院数字电子课程设计
数电模电课设,沈阳理工大学专用

数电模电课设,沈阳理工大学专用课程设计任务书目录1 数字电子设计部分 (1) 1.1 课程设计的目的 (1)1.2计数器设计的总体框图 (1)1.3计数器设计过程 (1)1.4序列信号检测器设计的总体框图 (6)1.5序列信号检测器的设计过程 (6)1.6 组合逻辑电路的设计要求 (10)1.7组合逻辑电路的设计过程 (10)1.8设计的仿真电路图 (11)1.9设计的芯片原理图 (13)1.10实验仪器 (14)1.11实验结论 (15)1.12参考文献 (15)2 模拟电子设计部分 (15)2.1 课程设计的目的与作用 (15)2.2 设计任务及所用multisim软件环境介绍 (15)2.3差分比例运算电路 (16)2.3.1 电路模型建立 (17)2.3.2理论分析及计算 (17)2.3.3仿真结果分析 (18)2.4单相桥式整流电路 ................................ 错误!未定义书签。
2.4.1电路模型建立 (18)2.4.2理论分析及计算 (19)2.4.3 仿真结果分析 (19)2.5 反相求和电路 (21)2.5.1 电路模型建立 (21)2.5.2 理论分析及计算 (22)2.5.3 仿真结果分析 (22)2.6电容滤波电路 (23)2.6.1 电路模型建立 (23)2.6.2 理论分析及计算 (23)2.6.3仿真结果分析 (24)2.7矩形波发生电路 (25)2.7.1电路模型建立 (26)2.7.2理论分析及计算 (26)2.7.3 仿真结果分析 (26)3 总结和体会 (28)参考文献 (28)1 数字电子设计部分1.1 课程设计的目的1.加深对教材的理解和思考,并通过实验设计、验证正是理论的正确性。
2.学习自行设计一定难度并有用途的计数器、加法器、寄存器等。
3.检测自己的数字电子技术掌握能力。
1.2设计的总体框图下图为同步二进制加法计数器示意框图图1.2.11.3设计过程十四进制同步减法计数器,无效态为:0001,0010①根据题意可画出该计数器状态图:1111→1110→1101→1100→1011→1010 →1001←0011←0100←0101←0110←0111←1000图1.3.1②选择触发器,求时钟方程,画出卡诺图。
孙俊峰沈阳工程学院单片机课程设计

沈阳工程学院课程设计课程设计题目:电子音乐设计系别新能源学院班级新能本121 学生姓名孙俊峰学号 2012213117 指导教师王德君、王健职称高级实验师、副教授起止日期: 2014年12月22日起——至2014年12月26日止沈阳工程学院课程设计任务书课程设计题目:电子音乐设计系别新能源学院班级新能本121学生姓名孙俊峰学号 2012213117 指导教师王德君、王健职称高级实验师、副教授课程设计进行地点:单片机实验室(F207)任务下达时间:2014 年12月18日起止日期: 2014年12月22日起——至2014年12月26日止教研室主任王健 2014 年12月17日批准一、设计目的通过课程设计使学生更进一步掌握单片机原理及应用课程的有关知识,提高应用单片机解决问题的能力,加深对单片机应用的理解。
通过查阅资料,结合所学知识进行软、硬件的设计,使学生初步掌握应用单片机解决问题的步骤及方法。
为以后学生结合专业从事单片机应用奠定基础。
二、设计的原始资料及依据利用单片机实验系统的定时/计数器、发声单元及扬声器进行电子音乐设计。
三、设计的主要内容及要求内容:利用单片机实验系统的发声单元及扬声器来实现电子音乐的自动播放。
要求:能实现几首乐谱的自动播放,音调、节拍基本准确、流畅。
四、对设计说明书撰写内容、格式、字数的要求1.课程设计说明书(论文)是体现和总结课程设计成果的载体,一般不应少于3000字。
2.学生应撰写的内容为:目录、正文、参考文献等。
课程设计说明书(论文)的结构及各部分内容要求可参照《沈阳工程学院毕业设计(论文)撰写规范》执行。
应做到文理通顺,内容正确完整,书写工整,装订整齐。
3.说明书(论文)手写或打印均可。
手写要用学校统一的课程设计用纸,用黑或蓝黑墨水工整书写;打印时按《沈阳工程学院毕业设计(论文)撰写规范》的要求进行打印。
4. 课程设计说明书(论文)装订顺序为:封面、任务书、成绩评定表、目录、正文、参考文献。
数字电路课程 设计任务书数字电子钟的设计

数字电路课程设计任务书课程名称:数字电子技术设计题目:数字电子钟的设计班级:自动化2班姓名:杨文涛学号:1216306065课程设计任务书:数字电子钟的设计一.设计任务用中小规模的集成电路设计一个能显示时,分秒的数字时钟。
二.基本要求1.时钟功能:采用LED数码管显示累计时间;2.校时功能:能准确的快速的校准时、分、秒功能;三.设计要点1.设计一个精确的秒脉冲产生电路;、24进制的计数器;3.设计简单的校时电路。
目录一.设计目的……………………………………………….二.设计任务………………………………………………三.设计思想………………………………………………四.实验器材………………………………………………. 五.数字电子钟的控制原理…………………………….. (1)“秒脉冲信号发生器”的设计……………………………............. (2)计时器的设计…………………………………………….. (3)显示器………………………………………………….. (4)计数及译码显示………………………………………………六.参考文献及资料及图……………………………....................一.设计目的1、巩固和加深学生对模拟电子技术,数字逻辑电路等课程基本知识的理解,综合运用课程中所学到的理论知识去独立完成一个实际课题。
2、根据课程需要,通过查阅手册和文献资料,培养学生独立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通过电路方案的分析、论证和比较,设计计算和选用元气件,通过电路组装,调试和检测环节,掌握电路的分析方法和设计方法。
4、熟用常用电子元气件的类型和特性,并掌握合理选用原则。
5. 通过对数字钟的设计,学会综合应用所学的电子技术知识进行电子产品的计,并在设计、制造和调试过程中初步掌握电子产品的生产工艺流程和相关技能。
对所学知识有更近一步的理解,更培养动手的能力,使得知识和实践相结合。
二.设计任务用中小规模的集成电路设计一个能显示时,分秒的数字时钟。
BCD7段译码器

1 引 言
20世纪末,数字电子技术得到了飞速发展,有力地推动和促进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和社会信息化的提高,数字电子技术的应用已经渗透到人类生活的各个方面。从计算机到手机,从数字电话到数字电视,从家用电器到军用设备,从工业自动化到航天技术,都尽可能采用了数字电子技术。
原理图描述的7段显示译码器的工作波形七段显示译码器的原理图描述显示的字形沈阳工程学院课程设计通过对bcd码显示译码器的设计我进一步了解到eda工具在我们现实生活中的作用是不可能被替代的而且在数字逻辑系统中74系列或4000系列芯片构成电路只适合简单的应用它们已不能满足人们对高科技技术的要求因此我们要更好的学习eda工具以便提高自身的实践能力与专业知识的应用能力争取更快的与社会实际和社会需要接轨
备注
1
12.30-12.31
选题,搜集资料,熟悉设计环境
2
01.02-01.06
调试程序
3
01.07-01.08
仿真程序
4
01.09-01.10
完成课程设计说明书(论文)、进行答辩
沈 阳 工 程 学 院
EDA课程设计成绩评定表
系(部):自动化学院班级:学生姓名:
指 导 教 师 评 审 意 见
评价
内容
MAX+PLUSII 具有的强大功能极大地减轻了设计者的负担,使设计者可以快速完成所需的设计,使用该软件,用户从开始设计逻辑电路到完成器件下载编程一般只需要数小时时间,其中设计的编译时间往往仅需数分钟。用于可在一个工作日内完成实现设计项目的多次修改,直至最终设计定型。 MAX+PLUS II 开发系统众多突出的特点,使它深受广大用户的青睐。
半导体数码管(或称LED数码管)是常用的显示器件,其基本单元是发光PN结,目前较多采用磷砷化镓做成的PN结,封装成为发光二极管,如图1(a)所示。当外加正向电压时,就能发出清晰的光线。发光二极管的工作电压为1.5~3V,由于工作电流为几毫安到十几毫安比较小,故实际电路应串接适当的限流电阻。
沈阳工程学院

沈阳工程学院教学日历2007/2008 学年第一学期课程名称:数字逻辑电路任课教师:考核方式:考试授课班级:通信本051教材:《数字电子技术基础简明教材》(第三版)余孟尝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参考书目:1.《数字电子技术基础》(第四版)阎石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3.编写教师(签字):年月日任课教师(签字):年月日教研室主任审查(签字):年月日系部主任批准(签字):年月日教学日历编写的几点说明1.教材和参考书名称、版本、编著者和出版社要填全;2.总学时=周学时×理论课周数=(理论学时+实践教学环节学时+复习学时);3.每门课程应安排一定的复习学时(不再设机动学时),复习学时原则上不高于周学时。
4.封页上签字处(包括签字时间)必须手写,不允许打印,按编写、审查、批准时间不能逆序;5.“教学要求”要根据教学大纲中的要求来填写;6.作业是指教师要求学生在课外完成的习题等项目,教师要定时批阅。
作业题号与教材题号写法一样,并在题号前面注明在教材内的页数(P20:2.1.2;2.1.5。
P36:3.4.16;------),对补充的题目可加文字注明。
如:2.1(自编)。
7.不同班级使用同一日历的,教学日历可不与实际周次对应。
8.遇到节假日只在“学时”栏中写上学时数,“主要内容”栏中写上放假,其他不用填写,占用的学时算在总学时数中。
9.实践教学环节学时包括实验、实习、实训、上机等教学安排。
10.对于单双周不同学时,要分别计算,如:“4×7+6×8”。
11.习题课的学时数应包含在理论学时数内。
12.字体采用宋体,封皮采用三号字,内容采用四号字。
微机原理课设,沈阳工程学院

第1章设计原理1.1设计原理设计要求是在密码输入正确时输出开锁电平和显示“0”,密码错误时显示“1”和蜂鸣器发出报警声音等,我们采用8255A的B口作为显示器的输出,c口为选管和接蜂鸣器,开锁及报警电平。
1.2设计环境及设备1、设计环境:PC机一台、windows 98系统、实验箱、导线若干。
2、设计所用设备:8255并口:用做接口芯片LED数码显示管相连。
LED:显示密码是否正确,正确显示1,错误1.3硬件接线图在实验箱上按照模拟密码锁硬件接线图将传输线对应连接起来,如图1.1图1.1硬件接线图1.4设计流程图主程序的流程图是对整个程序的逻辑的图象表示。
开始设置初始密码,对8255初始化需要重新修改密码?调用修改密码子程序设置最大误码输入次数。
设置密码个数,获取密码偏移地址输入密码,并与原定密码进行逐位比较输入密码是否正确?调用闭锁子程序调用开锁子程序结束图1.2设计流程图闭锁子程序 开锁子程序图1.3子程序流程图开始数码管输出“0”输出开锁电平返回开始数码管显示“F ”蜂鸣器响四声表示警告输入误码已达6次?输出报警电平报警返回第2章主要芯片介绍2.1 可编程并行接口8255芯片2.1.1 8255外部引脚可编程并行接口8255外部引脚图如图2.1所示。
图2.1 8255外部引脚图各引脚功能如下:◆PA0~PA7:端口A输入输出线,一个8位的数据输出锁存器/缓冲器,一个8位的数据输入锁存器。
◆PB0~PB7:端口B输入输出线,一个8位的I/O锁存器,一个8位的输入输出缓冲器。
◆PC0~PC7:端口C输入输出线,一个8位的数据输出锁存器/缓冲器,一个8位的数据输入缓冲器。
端口C可以通过工作方式设定而分成2个4位的端口,每个4位的端口包含一个4位的锁存器,分别与端口A和端口B配合使用,可作为控制信号输出或状态信号输入端口。
◆RESET:复位输入线,当该输入端外于高电平时,所有内部寄存器(包括控制寄存器)均被清除,所有I/O口均被置成输入方式。
毕业设计论文:沈阳工业大学数字秒表数电课程设计[管理资料]
![毕业设计论文:沈阳工业大学数字秒表数电课程设计[管理资料]](https://img.taocdn.com/s3/m/eb982d868e9951e79a8927de.png)
课程设计课程名称数字电子技术课程设计课题名称数字秒表专业班级队员指导教师2010年11 月29 日目录一.工程设计任务书 (3)二.设计目的及流程 (5)三.设计总体框图及目的 (6)四.设计原理及说明 (6)五.单元电路设计 (7)六.器件选择 (17)七.设计电路图 (17)八.安装与调试 (11)九.设计心的与体会 (12)沈阳工业大学电子技术基本技能大赛设计任务书项目:数字电子题目:电子秒表专业班级:班队员:指导老师:任务书下达日期2009年11月1日设计完成日期2009年11月29 日一、设计目的及流程1.【目的】为引导学生充分利用课外业余时间将课堂所学理论知识与动手实践相结合,体会电子学的奥秘从而激发大学生对电子技术的爱好,培养大学生动手设计能力。
2.【流程】(1):查找资料,确定总体电路设计方向。
(2):设计并确定电路。
(3):应用multisim仿真,并校验电路。
(4):使用面包板连接电路,最后确认电路的实际可行性(5):焊接实物电路图二、设计总体框图及三、设计原理及说明本电路由启动、清零复位电路,计数电路,译码显示电路,回读电路,开关去抖电路等组成。
充分运用芯片74LS90的逻辑功能,用四片74LS90芯片实现秒表示00:00—99:99秒。
利用集成与非门构成的基本RS触发器(低电平直接触发)实现电路的直接置位、复位功能。
利用555定时器构成的多谐振荡器为电路提供脉冲源以驱动电路工作。
利用4511芯片与共阴极七段显示器,实现译码显示器功能,显示时间。
利用D触发器,实现电路的存储功能。
利用74LS194芯片的逻辑功能,实现移位读数功能四、单元电路设计1、电路的直接置位、复位电路:利用集成与非门构成的基本RS触发器实现,属于低电平直接触发的触发器,有直接置位、复位的功能。
由基本RS触发器构成的具有直接置位、复位功能的逻辑电路它的一路输出作为单稳态触发器的输入,另一路输出Q作为与非门的输入控制信号,控制脉冲源CP的放行与禁止。
数字电子课程设计加法器设计

前言当今,电子技术飞速发展,近年来出现了许多新的数字器件和电路的分析设计方法,尤其是中大规模集成电路的发展和应用更是迅速。
比如可编程逻辑器件出现时间虽然不长,但已在各个领域得到广泛应用。
如今,数字电路与技术已广泛应用于计算机、自动化装置、医疗仪器与设备、交通、电信、文娱活动等几乎所有的生产生活领域中,可以毫不夸张地说,几乎每人每天都在与数字技术打交道。
所有这些,给数字电子技术课程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需要有新的内容、方法和手段与之相适应。
“电子技术课程设计”是电子技术课程的实践性教学环节,是对学生学习电子技术的综合性训练,该训练通过学生独立进行某一课题的设计、安装和调试来完成。
学生通过动脑、动手解决若干个实际问题,巩固和运用在“模拟电子技术”、“数字电子技术”、“单片机原理与应用”等课程中所学的理论知识和实验技能,基本掌握常用电子电路的一般设计方法,提高设计能力和实验技能,为以后从事电子电路设计、研制电子产品打下基础。
我们的设计题目是《八位二进制加法器》,技术指标:八位二进制加数与被加数的输入;三位十进制加数与被加数的输入;三位译码管显示。
在图书馆查找资料却不能令人满意,所以我们的参考资料主要是数字电子技术课程的教材,教材中几乎包括了本次课程设计的所有内容。
另外还有一些资料来自网络。
经过分析和讨论,我们拟定了设计框架,总体电路划分为三个模块:转换模块,运算模块以及译码显示模块。
本次课设从接到题目、整理思路到讨论研究、设计电路,最后运用Multisim仿真实现设计,集合了小组全体同学的智慧和努力,以及老师的专业指导和同学们的无私帮助,限于设计水平有限,时间仓促及作者水平有限,设计中难免有欠妥之处或冗余以及错误,恳请老师及同学批评指正。
目录前言 (1)题目 (4)摘要 (4)关键字 (4)软件 (4)设计要求 (4)一、系统概述 (5)总体设计思路 (5)1.基本原理 (5)2.系统流程框图 (5)二、方案论证与比较 (5)三、单元模块介绍 (8)(一)转换模块 (8)(二)运算模块 (15)(三)译码显示模块 (18)四、系统综述、总体电路图 (21)结束语 (24)参考文献 (24)鸣谢 (24)元器件明细表 (25)收获与体会 (26)评语……………………………………………8位二进制加法器摘要本交课程设计题目是《八位二进制加法器》,技术指标与要求:八位二进制加数与被加数的输入;三位译码管显示;三位十进制加数与被加数的输入。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沈阳工程学院课程设计设计题目:秒表系别自动控制工程系班级电自专111学生姓名崔永恒学号********** 指导教师曲延华/秦宏职称讲师/副教授起止日期:2013年7月1日起——至2013年7月5日止沈阳工程学院课程设计任务书课程设计题目:秒表系别自动控制工程系班级电自专111学生姓名崔永恒、李斌源、党生珍、赵丹纬学号20、04、12、36指导教师曲延华/秦宏职称讲师/副教授课程设计进行地点:F座任务下达时间:2013年6 月23日起止日期:2013 年7月1日起——至2013年7月5日止教研室主任曲延华2013年6月11日批准秒表1 设计主要内容及要求1.1设计目的:(1)掌握秒表的构成、原理与设计方法;(2)熟悉集成电路的使用方法。
1.2基本要求:(1)能进行分、秒、0.1秒、0.01秒计时,有独立的时间显示电路;(2)显示完毕后清零并发出响声。
1.3发挥部分:(1)预置定时报警(例如1分钟跑等项目)(2)其他。
2 设计过程及论文的基本要求2.1 设计过程的基本要求(1)基本部分必须完成,发挥部分可任选1个方向:(2)符合设计要求的报告一份,其中包括逻辑电路图、印刷电路板图各一份;(3)设计过程的资料、草稿要求保留并随设计报告一起上交;报告的电子档需在规定时间内在单独在网络教学平台上交。
2.2 课程设计论文的基本要求(1)参照毕业设计论文规范打印,文字中的小图需打印。
项目齐全、不许涂改。
(2)装订顺序:封面、任务书、成绩评审意见表、中文摘要、关键词、目录、正文(设计题目、设计任务、设计思路、设计框图、各部分电路及参数计算(重要)、工作过程分析、元器件清单、主要器件介绍)、小结、参考文献、附录(逻辑电路图与印刷电路板图)。
3 时间进度安排2013-06-23沈阳工程学院电子技术课程设计成绩评定表系(部):自动控制工程系班级:电自专111 学生姓名:崔永恒摘要电子式秒表是一种用数字电路技术实现时、分、秒计时的装置,无机械装置,具有较长的使用寿命,因此得到了广泛的使用。
电子式秒表从原理上讲是一种典型的数字电路,其中包括了组合逻辑电路和时序电路。
本次实验所做电子式秒表由信号发生系统和计时系统构成。
由于需要比较稳定的信号,所以信号发生系统555定时器与电阻和电容组成的多谐振荡器构成,信号频率为100HZ。
计时系统由计数器、译码器、显示器组成。
计数器由74 LS160构成,由十进制计数器组成了一百进制和六十进制计数器,采用异步进位方式。
译码器由74LS48构成,显示器由数码管构成。
具体过程为:由晶体震荡器产生100HZ脉冲信号先进入计数器,然后传入译码器,将4位信号转化为数码管可显示的7位信号,结果以“分”、“秒”、“10毫秒”依次在数码管显示出来。
该秒表最大计时值为59分59.99秒,“10毫秒”为一百进制计数器组成,“分”和“秒”为六十进制计数器组成。
关键词多谐振荡器,计时,计数器,译码器,显示器目录1.设计题目 (2)1.1设计任务 (2)1.2设计要求 (2)2.设计框图 (2)3.设计思路 (3)4.原理设计图 (4)4.1秒信号产生电路 (4)4.1.1工作原理 (4)4.1.2工作波形 (5)4.1.3参数计算 (5)4.2分、秒、毫秒计数器电路 (6)4.2.1计数器电路 (6)4.2.2 100进制计数器 (7)4.2.3 60进制计数器 (8)4.2.4计数器最终连线图 (8)4.3显示译码电路 (8)4.3.1译码器电路 (8)4.3.2显示器匹配电路图 (9)4.3.3译码器与数码管匹配电路的仿真图 (11)4.4报警电路 (12)4.4.1清零报警电路 (12)4.5全图展示 (12)5..工作过程分析 (14)6.总结 (15)7.致谢 (16)8. 参考文献 (17)附录A (18)附录B (19)1.设计题目1.1设计任务电子式秒表,必须要有数字显示。
按设计要求,用七段数码管来做显示器较合理。
题目要求最大记数值为59,59,99,那则需要六个数码管。
选择信号发生器时,采用集成电路555定时器与电阻和电容组成的多谐振荡器。
其核心部分使用六个74LS160计数器采用串联方式构成,这种连接方式简单,使用元器件数量少。
由于555定时器的比较器灵敏度较高,输出驱动电流大,功能灵活,再加上电路结构简单,计算比较方便,所以CP脉冲是由555多谐振荡器产生的。
电子式秒表实际上是一个频率(100HZ)进行计数的计数电路。
由于电子式秒表计数的需要,故需要在电路上加一个控制电路,该控制电路清零、启动计时、暂停及继续计数等控制功能,同时需要一个分频电路把100kHZ分成100HZ的时间信号达到到准确稳定。
通常使用石英晶体振荡器电路构成电子钟。
电子钟的总体图如图所示。
由图可见,数字电子钟由以下几部分组成:555振荡器和分频器组成的秒脉冲发生器;秒表控制开关;一百进制秒、六十进制分计数器和六十进制秒计数器;以及秒、分的译码显示部分等。
1.2设计要求1.1设计目的:(1)掌握秒表的构成、原理与设计方法;(2)熟悉集成电路的使用方法。
1.2基本要求:(1)能进行分、秒、0.1秒、0.01秒计时,有独立的时间显示电路;(2)显示完毕后清零并发出响声。
1.3发挥部分:(1)预置定时报警(例如1分钟跑等项目)(2)其他。
2.设计框图3.设计思路电子式秒表,就需要显示数字。
根据设计要求,要用数码管来做显示器。
题目要求最大记数值为59分59.99秒,则需要一个8段数码管作为秒位(有小数点)和五个7段数码管作为分秒位。
要求计数分辨率为0.0 1秒,那么我们需要相应频率的信号发生器。
选择信号发生器时,采用集成电路555定时器与电阻和电容组成的多谐振荡器。
秒表核心部分——计数器,此次选择74LS160计数器。
它具有同步置数和异步清零功能。
主要是利用它可以十分频的功能。
实现一百进制秒、六十进制分计数器和六十进制秒计数器。
计数脉冲是由555定时器构成的多谐振荡器,产生100赫兹脉冲。
如果精度要求高,也可采用石英振荡器。
在选择译码器的时候,有多种选择,如74LS47,74LS48等4-7线译码器。
如果选择7447,则用来驱动共阴极数码管;如果选择7448,则用来驱动共阴极数码管。
在选择数码显示管时,可以利用六个数码管;也可以借鉴简易数字频率计中的四位数码管来显示后四位,再用两个数码管显示分钟的两位。
本次设计中选择前一种方法。
在报警装置上选用555多谐振荡器给蜂鸣器信号,使其发声。
4.原理设计图4.1秒信号产生电路4.1.1工作原理本设计信号产生源为555定时器构成多谐振荡器电路多谐振荡器的工作原理多谐振荡器是能产生矩形波的一种自激振荡器电路,由于矩形波中除基波外还含有丰富的高次谐波,故称为多谐振荡器。
多谐振荡器没有稳态,只有两个暂稳态,在自身因素的作用下,电路就在两个暂稳态之间来回转换,故又称它为无稳态电路。
由555定时器构成的多谐振荡器如图1所示,R1,R2和C是外接定时元件,电路中将高电平触发端(6脚)和低电平触发端(2脚)并接后接到R2和C的连接处,将放电端(7脚)接到R1,R2的连接处。
由于接通电源瞬间,电容C来不及充电,电容器两端电压uc为低电平,小于(1/3)Vcc,故高电平触发端与低电平触发端均为低电平,输出uo为高电平,放电管VT截止。
这时,电源经R1,R2对电容C充电,使电压uc按指数规律上升,当uc上升到(2/3)Vcc时,输出uo为低电平,放电管VT导通,把uc从(1/3)Vcc 上升到(2/3)Vcc这段时间内电路的状态称为第一暂稳态,其维持时间TPH 的长短与电容的充电时间有关。
充电时间常数T充=(R1+R2)C。
由于放电管VT导通,电容C通过电阻R2和放电管放电,电路进人第二暂稳态.其维持时间TPL的长短与电容的放电时间有关,放电时间常数T放=R2C0随着C的放电,uc下降,当uc下降到(1/3)Vcc时,输出uo。
为高电平,放电管VT截止,Vcc再次对电容c充电,电路又翻转到第一暂稳态。
不难理解,接通电源后,电路就在两个暂稳态之间来回翻转,则输出可得矩形波。
电路一旦起振后,uc电压总是在(1/3~2/3)Vcc 之间变化。
4.1.2工作波形4.1.3参数计算由555定时器和外接元件R1、R2、C1、C2、构成多谐振荡器,2脚和6脚相连。
电路没有稳态,仅存在两个暂稳态,电路亦不需要外接触发信号,利用电源通过R1、R2向C1充电,以及C1通过R2向放电端DIS放电,使电路产生振荡。
输出信号的时间参数是:T=(R1+2R2)ClnR1=5.1k T=0.01s即f=100Hz可求得R2=70K 实际实验操作中是调节滑动变阻器从而得到想要的输出信号。
图4.多谐振荡器输出频率4.2分、秒、毫秒计数器电路4.2.1计数器电路74LS160的管脚图及功能表如下:74LS160为异步清零计数器,即RD端输入低电平,不受CP控制,输出端立即全部为“0”,功能表第一行。
74LS160具有同步预置功能,在RD端无效时,LD 端输入低电平,在时钟共同作用下,CP上跳后计数器状态等于预置输入DCBA,即所谓“同步”预置功能(第二行)。
RD和LD都无效,ET或EP任意一个为低电平,计数器处于保持功能,即输出状态不变。
只有四个控制输入都为高电平,计数器(161)实现模10加法计数,Q3 Q2Q1Q=1001时,RCO=1。
这里我们选择用计数器74LS160芯片,通过乘数法或反馈置数法构成100进制和60进制计数器。
4.2.2 100进制计数器乘数法:将两片74LS160计数器直接级联则可得到100进制计数器。
其电路连接如图。
图5.100进制计数器4.2.3 60进制计数器乘数法:将一片74LS160设置成六进制计数器,再将其与一片74LS160级联,即可得到一个60进制计数器。
其电路连接如图。
4.2.4计数器最终连线图一百进制和六十进制计数器之间、六十进制和一百进制之间的接法如下图所示。
4.3显示译码电路4.3.1译码器电路在这里我们采用74LS48D和RPACK来构成译码部分,其仿真电路图如图所示。
图8.译码器电路图9.译码器部分4.3.2显示器匹配电路图7段数码管又分共阴和共阴两种显示方式。
如果把7段数码管的每一段都等效成发光二极管的正负两个极,那共阴就是把abcdefg这7个发光二极管的负极连接在一起并接地;它们的7个正极接到7段译码驱动电路74LS48的相对应的驱动端上(也是abcdefg)。
此时若显示数字1,那么译码驱动电路输出段bc为高电平,其他段扫描输出端为低电平,以此类推。
如果7段数码管是共阴显示电路,那就需要选用74LS47译码驱动集成电路。
共阴就是把abcdefg的7个发光二极管的正极连接在一起并接到5V电源上,其余的7个负极接到74LS47相应的abcdefg输出端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