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研究方法总结
临床研究工作总结范例

临床研究工作总结范例在临床医学领域,研究工作是不可或缺的一环。
通过对临床实践的深入研究和分析,可以不断改善医疗水平和提升患者的治疗效果。
本文将对我在临床研究工作中的经验和成果进行总结,以期能够为未来的工作提供有益的参考。
一、研究目的和背景我此次的临床研究工作主要针对糖尿病患者的治疗方案进行优化。
在现有治疗方案的基础上,通过分析大量临床数据和文献资料,旨在寻找更加有效的治疗方法,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和疗效。
二、研究方法和过程为了达到研究目的,我采用了多种研究方法。
首先,根据临床需要,我设计了一项开放、前瞻性的观察性研究,收集了大量来自不同医疗机构的病例数据。
同时,我还与其他研究人员进行了合作,对研究结果进行了交流和讨论,以确保研究的可靠性和有效性。
在数据收集和分析阶段,我运用了统计学方法对数据进行处理和分析。
通过对病例数据的比对和筛选,我得出了一些初步结论,并进一步优化了治疗方案。
此外,我还进行了一些实验室实验,以验证某些假设和观察结果。
三、研究结果和发现通过系统的数据分析和实验室实验,我得出了一些重要的研究结果和发现。
首先,我们发现了一种新的治疗方式,在血糖控制和并发症预防方面取得了显著的效果。
该治疗方式在长期、大样本的研究中表现出了较好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此外,我们还发现了一些个体化治疗的关键因素,即不同患者在治疗中可能存在的差异和特殊需求。
通过对这些因素的研究和分析,我们可以更好地制定个体化的治疗方案,提高治疗效果和患者的满意度。
四、研究局限和不足虽然我们在临床研究中积累了一定的经验和成果,但仍然存在一些局限和不足之处。
首先,由于样本数据的限制,我们无法完全覆盖所有类型的糖尿病患者,因此研究结果可能存在一定的偏差。
其次,在实验设计和数据分析过程中,我们也可能存在一些细节上的不足和遗漏。
为了进一步提高研究的可靠性和有效性,我们将在未来的工作中加以改进和完善。
五、研究意义和展望通过此次临床研究工作,我们得出了一些切实可行的治疗方案和个体化的治疗模式,为糖尿病患者的康复和治疗提供了有益的参考。
临床研究方法介绍

临床研究方法介绍临床研究是医学领域中用于评估新药、治疗方案和诊断方法的科学方法。
它的主要目的是制定可靠和有效的医疗政策和实践指南,以改善临床实践和患者治疗结果。
本文将介绍一些常用的临床研究方法。
一、随机对照试验随机对照试验是一种被广泛使用的研究方法,旨在比较某种干预措施与对照组之间的差异。
该方法以随机分组的方式,将受试者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然后对两组进行比较。
这种方法的优势在于能够控制个体差异和其他干预因素的影响,从而获得可靠的实验结果。
二、队列研究队列研究是一种观察型研究方法,它按照暴露状况或因素的可能影响,将研究对象分为不同的组别,然后长期观察并比较其疾病发生率或其他不良事件。
队列研究可以是前瞻性的,即从现在开始对研究对象进行长期跟踪,也可以是回顾性的,即回顾以往的信息并确定暴露与结果之间的关系。
三、纵向研究纵向研究也是一种观察型研究方法,它追踪研究对象一段时间内的变化。
这种研究方法可以用于研究疾病的自然进展、预测因素和风险因素的作用,以及干预措施的效果。
与队列研究不同,纵向研究对同一群体在不同时间点进行观察,可以获得更准确的结果。
四、横断面研究横断面研究是一种描述性研究方法,通常用于了解某一时点上的疾病患病率、暴露情况或其他相关因素。
这种研究方法适用于收集大量的横断面数据,然后对数据进行分析和解释。
横断面研究的缺点是无法确定因果关系,只能提供相关性的信息。
五、系统综述与 Meta 分析系统综述是一种通过汇总和分析多个独立研究的结果,以回答特定问题的研究方法。
系统综述的目的是结合所有可用的证据,评估干预措施的效果。
而 Meta 分析是一种统计方法,用于合并和分析多个独立研究的数据。
这种方法可以提高统计功效和研究结果的准确性。
六、定量研究与定性研究定量研究是一种基于数值数据的研究方法,通过收集和分析大量的数值数据,以回答研究问题。
定性研究则是一种基于文字、图像和声音等非数值数据的研究方法,旨在深入理解和描述研究对象的经验和观点。
临床研究方法

临床研究方法临床研究是医学领域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它对于医学的发展和临床实践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在临床研究中,科学的研究方法是至关重要的,只有通过科学的研究方法,我们才能得到准确、可靠的研究结果,为临床实践提供有力的支持。
因此,本文将介绍一些常用的临床研究方法,希望能够对广大临床医生和研究人员有所帮助。
首先,临床观察是临床研究中最基本的方法之一。
临床观察是指医生通过对患者的观察和记录,来获取疾病的临床表现、病程和治疗效果等信息的过程。
临床观察是一种直观的方法,可以帮助医生了解疾病的发展规律和治疗效果,但是其结果受到主观因素的影响较大,因此在临床研究中需要慎重对待。
其次,队列研究是临床研究中常用的方法之一。
队列研究是指研究者根据暴露因素的不同,将研究对象分为不同的队列,然后对其进行长期的观察和跟踪,以了解暴露因素与疾病发生的关系。
队列研究可以有效地控制混杂因素的影响,得到相对可靠的研究结果,因此在临床研究中得到广泛应用。
另外,临床试验是临床研究中最可靠的方法之一。
临床试验是指研究者通过对照组和实验组的比较,来评价一种治疗方法的疗效和安全性。
临床试验可以有效地排除其他因素的影响,得到较为准确的研究结果,因此在药物临床研究和治疗方法评价中得到广泛应用。
最后,病例对照研究是临床研究中常用的方法之一。
病例对照研究是指研究者通过对照组和实验组的比较,来评价暴露因素与疾病发生的关系。
病例对照研究可以帮助研究者了解疾病的危险因素和保护因素,对于疾病的预防和控制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综上所述,临床研究方法包括临床观察、队列研究、临床试验和病例对照研究等多种方法,每种方法都有其特点和适用范围。
在进行临床研究时,研究者应根据研究的目的和对象,选择合适的研究方法,以确保研究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希望本文介绍的临床研究方法能够对临床医生和研究人员有所帮助,推动临床研究的发展,为医学的进步和临床实践提供更好的支持。
临床研究方法

临床研究方法临床研究是用来评估医疗干预措施有效性和安全性的研究方法。
医疗研究旨在改善病人的健康结果和治疗效果。
通过临床研究,我们可以了解不同医疗策略的优劣,并为医疗实践提供科学依据。
临床研究方法涵盖了许多不同的研究设计和统计分析方法。
下面将介绍一些常见的临床研究方法。
1. 随机对照试验(RCT)随机对照试验是临床研究中最常用的设计。
它通过随机将参与者分配到接受干预或接受安慰剂或标准治疗的组中。
这种方法可以消除选择偏倚,并且能够评估干预措施的效果。
2. 前瞻性研究前瞻性研究是指从现在开始进行观察,并在未来的一段时间内收集数据。
这种方法可以了解观察指标的自然演变,并找出可能影响结果变化的因素。
比如,一项观察有关糖尿病患者饮食和运动习惯的研究可以通过跟踪这些患者的健康状况来获得相关数据。
3. 回顾性研究回顾性研究是根据已经发生的事件或已有的数据进行研究。
研究者通常回顾医疗记录、问卷调查或其他可用的数据来源来获取信息。
这种方法相对简单,但容易受到信息的局限性和观察误差的影响。
4. 横断面研究横断面研究也被称为横断面调查。
它通过在一个特定的时间点上收集数据,以描述人群的特征和疾病的发病率。
这种研究设计不能确定因果关系,只能提供患病率的估计。
5. 病例对照研究病例对照研究是一种观察性研究设计,它通过比较已经患病的个体(病例)和没有患病的个体(对照)之间的暴露情况来评估暴露因素与疾病之间的关联。
这种设计适用于研究罕见疾病,因为病例的选择通常是基于疾病诊断。
6. 病例系列研究病例系列研究是通过对一组疾病患者的观察来描述疾病的流行病学特征和临床表现。
这种研究设计可以用于起源疾病、观察罕见疾病特征,但无法得出因果关系。
在进行临床研究时,还需要合理选择统计分析方法来评估数据。
常见的统计分析方法包括t检验、方差分析、线性回归分析、生存分析、序贯分析等。
统计分析的目的是确定结果之间的差异性,以及因素之间的关联。
总之,临床研究方法是评估医疗干预措施有效性和安全性的重要手段。
临床研究工作总结报告范例解析

临床研究工作总结报告范例解析一、引言在过去的一段时间里,我参与了临床研究工作,致力于解决特定研究问题,并通过收集、整理和分析数据来寻找有关该问题的答案。
本文旨在对我的临床研究工作进行总结,并进一步分析和解析范例报告,以便更好地理解如何撰写一份优秀的临床研究工作总结报告。
二、研究目的我进行的临床研究工作的目的是探索某种疾病的发病机制,并寻找该疾病的有效治疗方法。
通过深入了解该疾病所涉及的潜在因素和生物学过程,我希望能够为该领域的医学研究和临床实践提供有关信息。
三、研究方法在该研究中,我采用了双盲随机对照试验的方法,选择符合特定标准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
将他们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并进行了为期12周的观察。
我使用了标准化的评估工具来测量患者症状的严重程度,并在治疗结束后进行了统计学分析。
四、研究结果根据我们对所收集的数据的分析,我们观察到治疗组在疾病症状的减轻方面取得了显著的进展。
与对照组相比,治疗组的患者在病情改善方面表现出更好的效果。
此外,我们还观察到治疗组的患者在生活质量和副作用方面的评估结果明显优于对照组。
五、讨论分析通过对研究结果的分析,我们得出了一些结论。
首先,该治疗方法在减轻该疾病的症状方面表现出明显的效果。
其次,治疗组的患者在治疗过程中没有出现严重的副作用或并发症。
这些发现为该治疗方法的进一步应用和研究提供了有力的证据。
六、结论综上所述,通过我的临床研究工作,我们成功地探索了某种疾病的发病机制,并找到了有效的治疗方法。
该研究的结果对于相关学科的发展和疾病治疗的改进具有重要意义。
我们希望这些研究成果能够为临床实践提供有益的指导,并为患者提供更好的治疗选择。
七、致谢在此,我要特别感谢我的导师和研究小组成员,他们在整个研究过程中给予了我很多帮助和指导。
我还要感谢所有参与该研究的患者和志愿者,他们的支持和配合对于研究的顺利进行至关重要。
八、参考文献[1] Smith A, et al. The efficacy of treatment X in patients with disease Y:a 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l. Journal of Clinical Medicine. 20XX; 10(3): 456-468.[2] Johnson B, et al. Impact of treatment X on quality of life in patients with disease Y: a prospective study.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Health Sciences. 20XX; 8(2): 123-134.以上就是我的临床研究工作总结报告范例解析,希望对你的临床研究工作有所帮助。
临床研究方法

临床研究方法临床研究方法是一种科学的探究疾病治疗和预防的方法。
通过研究不同治疗方法的有效性和安全性,可以为医生和患者提供更准确的治疗指导。
临床研究方法的发展,不仅促进了医疗技术的进步,更提升了患者的治疗效果和生活质量。
一、临床研究设计临床研究设计是临床研究的基础,合理的设计可以提高研究的可靠性和科学性。
在临床研究中,常见的设计类型包括随机对照试验、前瞻性研究、回顾性研究等。
其中,随机对照试验被认为是最具科学性的设计方式,通过随机分组来降低干预因素对结果的影响,提高研究结果的可信度。
二、临床研究伦理伦理原则在临床研究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研究者必须遵循伦理原则,确保研究的合法性和道德性。
伦理审查委员会(IRB)负责审查和监督临床研究的伦理问题。
临床研究必须满足“无损害原则”、“获益原则”、“正义原则”等伦理要求,保证患者在研究中不受伤害,并且能从研究中获得益处。
三、临床试验的阶段临床试验按照发展阶段可以分为Ⅰ、Ⅱ、Ⅲ、Ⅳ四个阶段。
第一阶段的临床试验主要是在小规模人群中观察治疗的安全性和耐受性。
第二阶段的临床试验则扩大了研究样本,并且评估了疗效和副作用。
第三阶段是对大规模人群进行的多中心临床试验,旨在验证治疗效果的可靠性。
第四阶段则是药物上市后的监测研究,检测长期使用的安全性和疗效。
四、样本选择与数据分析临床研究的样本选择是十分重要的,只有选取合适的样本,才能得到科学可靠的结果。
通常来讲,样本选择应具有代表性、随机性和可重复性。
而在数据分析中,统计学方法应用广泛。
通过合理的统计学方法,可以对数据进行有效的分析,评估治疗效果和副作用的发生率。
常见的数据分析方法包括t检验、方差分析、生存分析等。
五、临床研究的挑战与前景临床研究面临着许多挑战,如患者招募困难、研究资金紧缺、样本伦理等问题。
同时,随着科技的进步,临床研究正在朝着个体化、精准化的方向发展。
基因测序、大数据分析等技术的应用为临床研究提供了更多的可能性。
临床研究方法总结

临床研究方法总结1、case-cohort study 与 nested case control study 其本质都就是队列研究内结合病例对照研究=队列研究。
病例-队列研究(case-cohort study)病例-队列研究(case-cohort study) 又称病例参比式研究(case-base reference study),也就是一种队列研究与病例对照研究结合得设计形式。
队列研究开始时,在队列中按一定比例随机抽样选出一个有代表性得样本作为对照组,观察结束时,队列中出现得所研究疾病得全部病例作为病例组,与上述随机对照组进行比较。
在流行病学研究中常常会遇到这样得情况:在一个大样本队列中,随访一段时间后只能得到少量病人,其她大多数对象只能得到截尾(censored)观察结果,这时如果要获得所有对象得协变量资料作统计分析,则需花费大量得资源。
为此,Prentice RL在1986年提出了一种新得设计方法--病例队列研究(case-cohort study),该设计仅收集全部研究对象(全队列)中得一个随机样本(子队列, subcohort)与所有发病者(不论就是否在子队列内)得协变量资料进行分析,因此极具研究效率、该方法吸取了病例对照研究与队列研究得许多优点,目前被广泛应用于医学研究中、巢式病例对照研究(nested case control study,NCCS)巢式病例对照研究(nested case control study,NCCS)又被译做嵌入式病例对照研究,也称队列内病例对照研究(case control study within a cohort),就是在全队列内套用病例对照设计。
这一设计方案于1973年由美国流行病学家Mantel最早提出,称其为综合性病例对照研究(synthetic case control study),1982年正式提出巢式病例对照研究(nested case-control study),这就是将队列研究与病例对照研究相结合得一种研究方法。
临床研究总结报告

临床研究总结报告一、研究背景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进步和人们对健康的日益重视,临床研究在医学领域中的地位愈发重要。
本次临床研究旨在探索具体疾病名称的新型治疗方法,为改善患者的治疗效果和生活质量提供科学依据。
二、研究目的本研究的主要目的是评估新治疗方法名称在具体疾病名称患者中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具体目标包括:1、观察治疗后的症状改善情况,如疼痛减轻、功能恢复等。
2、监测治疗过程中的不良反应和并发症发生情况。
3、评估治疗对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
三、研究对象与方法(一)研究对象选取了具体时间段内在研究单位名称就诊的具体疾病名称患者共X 例。
纳入标准为:符合具体疾病诊断标准;年龄在年龄范围之间;签署知情同意书。
排除标准包括:合并其他严重疾病;对研究药物过敏;妊娠或哺乳期妇女。
(二)研究方法1、分组:将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X例。
实验组接受新治疗方法名称治疗,对照组接受传统治疗方法。
2、治疗方案:实验组患者采用详细的新治疗方法步骤和用药剂量等,对照组患者采用传统治疗方法的详细方案。
3、观察指标:主要观察指标:治疗后的疾病症状改善情况,通过具体评估量表或检查方法进行评估。
次要观察指标:不良反应和并发症的发生情况,通过定期的临床检查和患者自述进行记录;患者的生活质量,采用生活质量评估量表名称进行评估。
(三)数据收集与分析在治疗前、治疗中(每隔具体时间间隔)和治疗后(治疗结束后的具体时间点),对患者进行相关指标的检测和评估,并详细记录数据。
运用统计学方法对数据进行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表示,采用t 检验;计数资料采用卡方检验。
P<005 被认为具有统计学差异。
四、研究结果(一)患者基本情况实验组和对照组患者在年龄、性别、病情严重程度等方面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二)主要观察指标结果治疗后,实验组患者的疾病症状改善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
具体表现为实验组患者的具体症状指标显著降低/提高,而对照组患者的改善程度相对较小。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临床研究方法总结1.case-cohort study 和nested case control study 其本质都是队列研究内结合病例对照研究=队列研究。
病例-队列研究(case-cohort study)病例-队列研究(case-cohort study)又称病例参比式研究(case-base reference study),也是一种队列研究与病例对照研究结合的设计形式。
队列研究开始时,在队列中按一定比例随机抽样选出一个有代表性的样本作为对照组,观察结束时,队列中出现的所研究疾病的全部病例作为病例组,与上述随机对照组进行比较。
在流行病学研究中常常会遇到这样的情况:在一个大样本队列中,随访一段时间后只能得到少量病人,其他大多数对象只能得到截尾(censored)观察结果,这时如果要获得所有对象的协变量资料作统计分析,则需花费大量的资源。
为此,Prentice RL在1986年提出了一种新的设计方法--病例队列研究(case-cohort study),该设计仅收集全部研究对象(全队列)中的一个随机样本(子队列, subcohort)和所有发病者(不论是否在子队列内)的协变量资料进行分析,因此极具研究效率.该方法吸取了病例对照研究与队列研究的许多优点,目前被广泛应用于医学研究中.巢式病例对照研究(nested case control study,NCCS)巢式病例对照研究(nested case control study,NCCS)又被译做嵌入式病例对照研究,也称队列内病例对照研究(case control study within a cohort),是在全队列内套用病例对照设计。
这一设计方案于1973年由美国流行病学家Mantel最早提出,称其为综合性病例对照研究(synthetic case control study),1982年正式提出巢式病例对照研究(nestedcase-control study),这是将队列研究与病例对照研究相结合的一种研究方法。
它在国际流行病学协会出版的《流行病学词典》(John st主编,1988)中的定义为:NCCS是这样一种病例对照研究,它的病例和对照人群都从一个全队列(即通常所说的队列研究)中选取。
因为病例和对照的某些资料已经存在,一些潜在混杂因素的影响就能被减少或避免。
如病例和对照的暴露资料等均在疾病或死亡未发生前获得,故不存在暴露与疾病的时间顺序问题,观察偏倚也能得到很好地控制。
1.概念:是在队列内套用病例对照研究的一种设计,其研究对象是在队列研究的基础上确定的,以队列中所有的病例作为病例组,再根据病例发病时间,在研究队列的非病例中随机匹配一个或多个对照,组成对照组。
但是其研究方法和分析方法仍与病例对照研究相同(主要是配比病例对照研究)。
此种研究设计尤其适合于研究因素包括有复杂的化学或生化分析的前瞻性研究。
2.研究类型:由于巢式病例对照研究是在队列研究的基础上设计和实施的,因此也有前瞻性,回顾性,双向性三类。
3.步骤:1)确定研究队列人群(注意:人群进入队列时都没有发生所要的疾病,和队列研究相同)2)收集队列内每个成员的相关信息和生物标本。
3)预定期间的随访4)确定随访期内发生的某疾病全部病例组成病例组5)随访结束时还未发生所研究疾病的人群随机抽取一定数量组成对照组,一般采用比配的方式为每个病例抽取一定数量的对照组成对照组。
6)对以前收集的两组成员相关生物标本进行必要的化验。
7)统计分析,计算发病率、OR等。
4.特点:1)暴露资料在疾病诊断前收集,选择偏倚和信息偏倚小2)病例与对照来自同一队列,可比性好3)可计算发病率。
统计和检验效率高于病例对照研究4)样本量小于队列研究,节约人、物力,5)符合因果推论要求,论证强度高。
有关巢式病例对照研究的问答A1为什么要使用NCCS?答:应用NCCS的首要原因是它只需收集那些被选为NCCS研究对象而不是全队列的完整资料,从而减少了资料收集所花费的人力物力。
队列研究在确定暴露因素与疾病的因果关联上,能为人们提供直接的证据,比病例对照研究更具有说服力。
但是开展慢性病病因调查的大规模队列研究存在许多困难令人望而却步。
假如有一个大规模的队列研究,且要收集并分析研究对象的血、尿等生化标本。
这时,流行病学家和生物统计学家们都期望借助一种新的设计来减少工作量,大大降低科研经费,并能方便地在微机上实施数据处理和统计分析,而其研究结果在阐述暴露因素与疾病联系上与全队列研究设计所能说明的问题没有两样。
NCCS设计和病例队列研究设计(case cohort design)就能使之梦想成真。
在膳食调查中,个人饮食可以根据对不同时期摄入食物的详细膳食调查来评估。
运用计算机分析这些记录编码和描述非常吃力而且代价很高。
如果应用NCCS方法,只需对随访过程中发病的病例,以及为每一例病人所选取的对照进行编码,可以省去大量的工作。
当对生物学标本进行昂贵的实验室分析时,队列中每一个对象的资料都可以收集并保存起来,但只分析进入NCCS的病例和对照的资料,省力省钱而且可与由整个队列人群估计的一样精确。
其次,随着时间的推移,研究工作的开展和深入,一项队列研究很可能要增加原设计中没有的某一暴露或混杂因素的内容,NCCS能妥善解决这一问题。
例如,假设常规的健康服务监测资料显示不同组别病人的死亡率不同,但是,因为缺乏重要混杂因素的资料,解释上述结果时不能排除是否因为混杂所致。
这时,设计一个NCCS,仅需收集选入NCCS的研究对象更详细的医学档案资料就能测定出混杂因素的作用,并能对其进行控制。
最后,应用NCCS能避免那些与时间关联自变量(time-dependent explanatory variables)的计算问题。
NCCS设计建立在对各危险集随机抽样样本的基础之上,而队列中处在与结局事件(event)或称失效(failure),如发病,发生时间相同时的非病例组成的危险集(risk sets) 是Cox回归模型分析中的基础概念。
A2危险集是什么? 如何对危险集中的个体抽样?答:图1显示在对11位研究对象的随访过程中,有4人发生结局事件(发病或死亡)。
相应于这4个结局事件,就有4个危险集(risk sets)。
它包括在发生每一个结局事件的瞬间,所有仍处于随访中的研究对象,也就是图中所示所有观察时间线跨过相应的垂直虚线的研究对象。
进行NCCS 时,每出现一例病人就要从相应的危险集中选择对照,即对该危险集中所有非病例研究对象进行随机抽样。
对一个危险集的随机抽样,必须要独立于对其它危险集的随机抽样,也要独立于该危险集中各成员以后出现的结局事件或截尾数据(censoring)。
A3图1中4个危险集的样本量各是多少?如何为每一例病人选择一个对照?答:第一个危险集包含10个研究对象(1个病人,9个非病例),其它三个危险集分别包括9、7和4个研究对象。
第一例病人的对照从第一个危险集9个未患病者中随机选取一个。
另外三个病人的对照分别从其余危险集8、6、3个非病例中随机选取一个。
A4为每一个病例选多少对照较合适?答:如果对照的数量是病例的m倍,病例对照研究相对于队列研究的精确度等于:严格说来,这个公式适用于暴露的效果小,而且不控制任何混杂的情况。
但它也常常用来对其他情况进行粗略指导。
因为当m>5后,与1相差无几。
为每个病例选取5个或最多10个对照,而不是整个危险人群,几乎不损失研究的精确性。
A5 同一研究对象能否被NCCS多次选为对照?答:简单地说,同一研究对象可以被NCCS多次选为对照,甚至后来它也可以成为一个病人。
在发病率极低的队列研究中,同一研究对象被多次选用的机会较少。
为避免同一研究对象被多次使用而对随机抽样采取的任何干预措施都违背对各危险集独立抽样的要求。
A6如何对病例对照进行配比?答:在NCCS设计中,病例仍然是全队列中的所有病例,而对照则是在相应失效时间上的危险集内选出的很少一部分非病例。
除了这种时间配比外,较常考虑的配比因素是性别、年龄,此外还要根据具体情况对混杂因素进行配比。
例如,对肺癌的职业研究中,吸烟是一个很强的混杂因素,这要求职业人群之间的比较应该控制吸烟。
假如一个病例选五个对照,NCCS产生的研究总体中吸烟者和非吸烟者的比例可能与全队列的大不相同。
因为吸烟者中的病例要比非吸烟者中的多得多,很可能出现这种情况,在吸烟者中,每一位病例找不出五个对照,而在非吸烟者中每一病例有远多于五个的对照。
在这种情况下,最好能在病例和对照中对吸烟习惯进行配比。
当然,这样做的先决条件是掌握整个队列的吸烟资料。
对病例和对照的吸烟习惯进行配比,就不能推算吸烟的效果,但当吸烟成为研究中一个混杂因子时,我们没必要顾虑于此。
A7NCCS资料分析常用的软件和可采用的统计方法有哪些?答:NCCS 符合配比病例对照研究设计方案,因此可采用相应成熟的统计方法,如M-H法、条件logistic回归模型。
另外,NCCS在统计方法上也有一些发展,如Cox比例危险回归模型的应用,RR的伪似然函数的估计。
常用的统计软件均可进行分析,如SAS、EPILOG、EGRET、SPSS等。
英文释义:Nested case-control study--From Wikipedia, the free encyclopediaIn a nested case-control study, cases of a disease that occur in a defined cohort are identified and, for each, a specified number of matched controls is selected from among those in the cohort who have not developed the disease by the time of disease occurrence in the case. For many research questions, the nested case-control design potentially offers impressive reductions in costs and efforts of data collection and analysis compared with the full cohort approach, with relatively minor loss in statistical efficiency . The nested case-control design is particularly advantageous for studies of biologic precursors of disease. To advance its prevention research agenda, NIH might be encouraged to maintain a registry of newand existing cohorts, with an inventory of data collected for each; to foster the development of specimen banks; and to serve as a clearinghouse for information about optimal storage conditions for various types of pecimens. Compared with case-control studies, nested case-control studies can reduce'recall bias' and temporal ambiguity, and compared with cohort studies can reduce cost and save time.The drawback of nested case-control studies isnon-diseased persons from whom the controls are selected may not be fully representative of the original cohort, due to death or failure to follow-up cases.Similar terms--Panel study:A case-control study in which cases and controls are drawn from within a prospective study. All cases who developed the outcome of interest during the follow-up are selected and compared with a subgroup of the non-cases. Exposure is defined prior to disease development based on data collected at baseline or on assays conducted in biological samples collected at baseline.他们继续往前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