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语文上册第五单元20狼练习[新人教版]

合集下载

第20课《狼》习题课件-2024-2025学年统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2024) (1)

第20课《狼》习题课件-2024-2025学年统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2024) (1)

死关头,反应迅速,毫不迟疑,当机立断;另一方面写出了屠户面对饿 ⁠
狼,胆大心细,绝不手软,自卫反击,实战能力强。 ⁠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返回目录
9. 文章前四段讲述屠户与狼的斗争,叙述简洁,结构完整。有人认为, 最后一段多余,可以删除。你同意这一观点吗?说说理由。 不同意。理由:① 最后一段是在前文叙述的基础上议论,收束全文,
返回目录
4. 指出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活用现象。
(1) 其一犬.坐于前( 名词用作状语,像狗似的 ) (2) 一狼洞.其中( 名词用作动词,挖洞 ) (3) 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 名词用作状语,从通道 )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返回目录
5.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D ) A. “聊斋”是蒲松龄的书房名,“志”是记述的意思,“异”是指奇异
返回目录
2. 写出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古今义。
(1) 弛.担持刀 古义: 解除,卸下 ;今义: 放松,松懈 。

(2) 禽兽之变诈几.何.哉 古义: 多少,意思是能有多少 ;今义: 几何学 。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返回目录
3. 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多义词。
之间,取消句子的独立性,不译/代词,它;C. 介词,用/介词,用;D.
介词,把/介词,用。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返回目录
13. 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 反侧倾跌之状,似有物捉制之。 看那翻转跌倒的样子,好像有什么东西控制住了它。

七年级语文上册第五单元第20课狼备课资料新人教版

七年级语文上册第五单元第20课狼备课资料新人教版

第20课狼1.易错字缀(zhuì)窘(jiǒng)苫蔽..(shànbì)奔倚.(yǐ)数刀毙.之(bì)隧.入(suì)尻.尾(kāo)弛.担持刀(chí)眈.眈相向(dān)目似瞑.(míng)意暇.甚(xiá)狼亦黠.矣(xiá)假寐.(mèi)2.通假字止有剩骨(“止”通“只”,仅仅,只有)止露尻尾(“止”通“只”,仅)3.一词多义止意敌前之以其乃4.古今异义禽兽之变诈几何..哉(古义:多少;今义:几何学的简称)一狼径去.(古义:离开;今义:到某一地方)止增笑耳.(古义:文言文出现在句尾时,通常解释为“罢了”;今义:耳朵)5.词类活用狼不敢前.(名词活用作动词,向前)恐前后受其敌.(名词活用作动词,攻击)一狼洞.其中(名词活用作动词,打洞)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名词作状语,从通道)其一犬.坐于前(名词作状语,像狗一样地)一屠晚.归(名词作状语,在傍晚)6.文言句式(1)省略句投以骨(省略了“投”的宾语“之”,代狼,可补充为“投之以骨”)一狼仍从(省略宾语“之”,可补充为“一狼仍从之”)顾野有麦场(省略主语“屠”,可补充为“屠顾野有麦场”)乃悟前狼假寐,盖以诱敌(省略句,省略主语“屠”,可补充为“屠乃悟前狼假寐,盖以诱敌”)(2)倒装句投以骨(“以”是介词结构后置,正常语序应为“以骨投”)意暇甚(正常语序应为“意甚暇”)身已半入(正常语序应为“身已入半”)而两狼之并驱如故(正常语序应为“而两狼如故之并驱”)蒲松龄(1640-1715),字留仙,一字剑臣,别号柳泉居士,世称“聊斋先生”。

他出身没落地主家庭,清代杰出文学家、小说家,山东省淄川县人。

著有《聊斋志异》。

郭沫若先生为蒲氏故居题联,赞蒲氏著作“写鬼写妖高人一等,刺贪刺虐入骨三分”;老舍也评价蒲氏“鬼狐有性格,笑骂成文章”。

【文题解说】《狼》选自《聊斋志异》,原文共三则,这里选的是第二则。

【学练考】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上册语文第五单元 20 《狼》

【学练考】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上册语文第五单元 20 《狼》

20狼蒲松龄(1640—1715),清代文学家,字留仙,一字剑臣,号柳泉居士,世称聊斋先生,淄川(今山东淄博)人.他出生于一个逐渐败落的地主家庭,19岁时以县、府、道三个第一考取秀才,颇有文名.之后虽一直热衷于科举,却屡试不中,72岁时才补了一个岁贡生,因此对科举制度的不合理深有体会.加之他自幼喜欢民间文学,广泛搜集精怪鬼魅的奇闻逸事,吸取创作营养,熔铸进自己的生活体验,创作出杰出的文言短篇小说集《聊斋志异》.《聊斋志异》,清代文言短篇小说集. “聊斋”是蒲松龄的书屋名称,“志”是记述的意思,“异”指奇异的故事.全书有短篇小说491篇.全书大多采用传奇手法来描写奇怪的题材,融物性、神异性、人性于一体,塑造了一系列花妖狐魅的艺术形象,既生动地描写了个人渴望解放和追求幸福的喜怒哀乐,又深刻地揭示了现实社会的种种弊端和世态炎凉.在艺术表现上尤以构思奇妙、情节曲折、语言简洁生动取胜,因而被称为中国文言短篇小说的高峰.郭沫若评价说:“写鬼写妖高人一等,刺贪刺虐入骨三分.”老舍评价说:“鬼狐有性格,笑骂成文章.”志怪小说志怪小说是中国古典小说形式之一,对唐代传奇产生了直接的影响.蒲松龄的《聊斋志异》是志怪小说的代表作之一.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缀.行()屠大窘.() 苫.蔽() 眈.眈() 黠.() 弛.担持刀() 目似瞑.() 隧.入() 屠.() 并驱.() 积薪.() 奔倚.其下() 少.时() 径.去()2.用“/”给下列句子划分朗读节奏. (1)复 投 之,后 狼 止 而 前 狼 又 至. (2)一 狼 径 去,其 一 犬 坐 于 前.(3)狼 亦 黠 矣,而 顷 刻 两 毙,禽 兽 之 变 诈 几 何 哉?词类活用(1)一狼洞.其中(名词用作动词,挖洞) (2)狼不敢前.(名词用作动词,上前) (3)其一犬.坐于前(名词作状语,像狗一样) (4)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名词作状语,从通道) 一词多义(1)意⎩⎪⎨⎪⎧意.暇甚(神情、态度)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想要、打算)(2)敌⎩⎪⎨⎪⎧恐前后受其敌.(胁迫、攻击)盖以诱敌.(敌方、敌人) (3)乃⎩⎪⎨⎪⎧屠乃.奔倚其下(于是、就)乃.悟前狼假寐(才) (4)以⎩⎪⎨⎪⎧投以.骨(把)盖以.诱敌(用来)以.刀劈狼首(用) (5)止⎩⎪⎨⎪⎧止.有剩骨(只,仅)后狼止.而前狼又至(停止)(6)之⎩⎪⎨⎪⎧而两狼之.并驱如故(用于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的独立性,不译)禽兽之.变诈几何哉(结构助词,的)(7)其⎩⎪⎨⎪⎧恐前后受其.敌(代词,指狼)场主积薪其.中(代词,指麦场)屠乃奔倚其.下(代词,指柴草堆)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代词,指屠户)(8)前⎩⎪⎨⎪⎧后狼止而前.狼又至(名词作定语,前面的)其一犬坐于前.(名词,前面)狼不敢前.(动词,上前) 特殊句式 (1)省略句①途中两狼.[应为“途中(遇)两(只)狼”] ②缀行甚远.[省略宾语,应为“缀(之)行甚远”] ③投以骨.[省略宾语,应为“投(之)以骨”] ④复投之.[应为“复(以骨)投之”]⑤盖以诱敌.[省略宾语,应为“盖以(之)诱敌”] (2)倒装句①而两狼之并驱如故.(状语后置,应为“而两狼之如故并驱”) ②意暇甚.(状语后置,应为“意甚暇”) ③投以骨.(状语后置,应为“以骨投”)3.本文是怎样描写狼的贪婪与狡诈的?请找出相关语句.4.请写出点明全文主旨的句子.5.结合课文内容,从描写方法上来分析文章是如何刻画屠户的形象的.6.本文作者借“狼”这一形象讽喻了什么样的人?7.学过本文后,你从中受到了哪些启发?本文讲述了一个屠户回家途中遇狼、惧狼、御狼、杀狼的故事,说明了狼再狡猾也斗不过人,也告诫人们对待像狼一样的恶势力应丢掉幻想,敢于斗争,善于斗争,才能取得胜利.先叙后议,结构紧凑全文分为两部分:前一部分叙事,写屠户与狼相斗的故事,环环相扣,紧张曲折;后一部分是议论,点明故事的主旨,说明狼无论多么狡诈,都不是人的对手.先叙后议,层次井然,条理清楚.讽喻手法,主题深刻这篇寓言故事运用讽喻手法,通过对狼的一连串动作的描述,生动刻画了狼的形象,揭示了狼的本质.无论是狼遇到担有剩骨的屠户时贪心勃勃地“缀行甚远”,还是遭屠户防御时的“眈眈相向”,甚或是“目似瞑,意暇甚”的“假寐”,都是作者笔下极生动的刻画.故事结束时,作者发表议论,揭示了深刻的主题,事与理有机地结合在了一起.语言简练生动,富于表现力作者不论是描写狼的凶狠、狡诈,还是刻画屠户的性格,都用了极为简练生动的语言,着墨不多却形象鲜明,收到了很好的表达效果.作者用“缀行甚远”“仍从”“又至”“并驱如故”“眈眈相向”等语,把狼贪婪、凶狠的形象描写得十分真切;用“径去”“犬坐”“目似瞑,意暇甚”“洞其中”“意将隧入”等语,把狼狡诈的本性写得十分形象、生动;用“惧”“投以骨”“复投之”“大窘”等语,刻画了屠户的惧怕心理和退让表现;用“顾”“奔”“倚”“弛担持刀”等语,描写出了屠户的急中生智和准备斗争的决心;用“暴起”“劈狼首”“毙之”“断其股”等语,描写了屠户勇敢斗争的行动.这些描写,都选用了恰当的、富于表现力的动词和形容词,与情节和形象和谐一致,不能增删、更易一字.总之,整篇小说虽然很短,容量却很大,不能不令人叹服作者的语言功力.8.写一段话,设置曲折离奇的故事情节,运用生动形象的语言,刻画形象鲜明的人物形象,表达出自己丰富的情感.100字左右.狼施威狐笑猪曰:“汝蠢然一物,焉能及我?”猪曰:“汝何必笑我,汝亦不见得能立功于世.”狐曰:“我之皮,能衣被苍生①,如何言无功?若汝则无功耳.”猪曰:“我之肉,能供人果腹②,如何言无功?”羊贸贸然③来,曰:“汝等不必争,我能兼二者之长,又当如何?”语未竟,狼突如其来,尽扑杀而食之.笑曰:“这一般奴隶性质的畜生,动辄言功,只合④做我的牺牲也.”(选自吴趼人《俏皮话》) [注] ①衣被苍生:造福百姓.②果腹:填饱肚子.③贸贸然:莽莽撞撞地.④合:配.9.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4分)(1)焉能及.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我能兼二者之长.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语未竟.,狼突如其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动辄.言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0.翻译下列句子.(4分)(1)汝蠢然一物,焉能及我?(2)动辄言功.11.下列加点的“之”字的用法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2分)()A.我之.皮B.禽兽之.变诈几何哉C.我之.肉D.尽扑杀而食之.__课时作业(二十)__[20狼]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有误的一项是()A.缀.行(zhuì)大窘.(jiǒng)B.眈.眈(dān) 黠.矣(xiá)C.目似瞑.(mín) 顷.刻(qīng)D.假寐.(mèi) 诱.敌(yòu)2.下列加点词的含义或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恐前后受其敌.盖以诱敌.B.后狼止而前.狼又至狼不敢前.C.复投之.又数刀毙之.D.盖以.诱敌以.刀劈狼首3.下列加点词的用法不同于其他三项的是() A.一狼洞.其中B.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C.其一犬.坐于前D.担中肉尽,止.有剩骨4.翻译下面的句子.(1)屠大窘,恐前后受其敌.(2)禽兽之变诈几何哉?止增笑耳.5.综合性学习.现在,雾霾的阴影依然笼罩在人们心头,环境污染的严重程度依然让人触目惊心.下面请你参加以“远离雾霾世界,还我蓝天白云”为主题的综合性学习活动,完成下列各题.(1)请从下面几则材料中概括出两条主要信息.(每条不超过30字)材料一雾由水汽组成,是近地面层空气中悬浮大量水滴或冰晶微粒,使水平能见度降至1公里以下的天气现象.霾是大量PM2.5等颗粒物漂浮在空气中,使水平能见度大于1公里但小于10公里的普遍空气混浊现象.雾霾的主要成分是炭黑、硫酸盐、硝酸盐、有机颗粒、飞灰、矿物颗粒、二氧化硫、一氧化碳和各种有机气体化合物等.这些污染物在空气中反复循环,会诱发糖尿病、癌症、心血管病、肥胖、免疫系统疾病和呼吸系统疾病,严重危害人类健康.材料二造成空气严重污染的源头是多方面的,其中包括燃煤、机动车尾气、工业生产、市区扬尘的大量排放、农村露天焚烧秸秆、节假日燃放烟花爆竹等等.天气扩散条件不利,区域污染和本地污染影响叠加,又加重了污染程度.材料三针对大气污染问题,鄂州市委、市政府采取了一系列专项治理措施,其中包括:在城区全面禁止燃放烟花爆竹;大力整治工业污染,尤其是重点企业因乱排滥放造成的污染;开展环保部门综合督查试点工作,建立环保监管长效机制;自2015年5月1日起,全市行政区域内禁止露天焚烧秸秆等.2015年6月,又启动了省级生态城市的创建工作.(2)为“远离雾霾世界,还我蓝天白云”,请你提出两条合理化建议.(3)针对农村露天焚烧秸秆的突出问题,鄂州市政府督查室、市环保局成立了督查组深入农村展开巡查.假如你是督查组的一员,遇到一位农民老大爷正准备焚烧秸秆,你将怎么劝说他?阅读下文,回答问题.一屠晚归,担中肉尽,止有剩骨.途中两狼,缀行甚远.屠惧,投以骨.一狼得骨止,一狼仍从.复投之,后狼止而前狼又至.骨已尽矣,而两狼之并驱如故.屠大窘,恐前后受其敌.顾野有麦场,场主积薪其中,苫蔽成丘.屠乃奔倚其下,弛担持刀.狼不敢前,眈眈相向.少时,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久之,目似瞑,意暇甚.屠暴起,以刀劈狼首,又数刀毙之.方欲行,转视积薪后,一狼洞其中,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身已半入,止露尻尾.屠自后断其股,亦毙之.乃悟前狼假寐,盖以诱敌.狼亦黠矣,而顷刻两毙,禽兽之变诈几何哉?止增笑耳.6.对下面句子朗读节奏划分正确的一项是()其一犬坐于前A.其/一犬/坐于前B.其一/犬坐/于前C.其/一犬坐/于前D.其一犬/坐/于前7.翻译下列句子.(1)而两狼之并驱如故.(2)顾野有麦场,场主积薪其中,苫蔽成丘.(3)屠乃奔倚其下,弛担持刀.8.在与狼的较量中,屠户的心理和行动前后发生了怎样的变化?9.概括狼的形象,并说说这则故事讽喻了什么.阅读下文,回答问题.昔有大长者①子,共诸商人入海采宝.此长者子善诵入海捉船方法,若入海水漩洑②洄流矶③激之处,当如是捉,如是正,如是住.语众人言:“入海方法,我悉知之.”众人闻已,深信其语.既至海中,未经几时,船师遇病,忽然便死.时长者子即便代处④.至洄洑漩流之中,唱言:“当如是捉,如是正.”船盘回旋转,不能前进至于宝所.举船商人没水而死.(选自《百喻经》) [注]①大长者:显贵有德的老人.②漩洑:漩涡.③矶:露出水面的大石头.④处(chǔ):处置,即驾船.10.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3分)(1)语.众人言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不能前进至于宝所.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举.船商人没水而死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1.请用简洁的语言叙述故事的主要情节.(4分)12.读了这则故事,联系实际,说说你悟出了什么道理. (4分)详解详析【听课手册】1.zhuìjiǒng shàn dān xiáchímíng suìtúqūxīn yǐshǎo jìng2.(1)复/投之,后狼止/而/前狼又至.(2)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3)狼/亦黠矣,而/顷刻两毙,禽兽/之变诈/几何哉?3.[解析] 找出文中表现狼如何贪婪和如何狡诈的句子即可.[答案] “缀行甚远”;“一狼得骨止……而两狼之并驱如故”;“狼不敢前,眈眈相向”;“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意暇甚”;“一狼洞其中,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前狼假寐,盖以诱敌”等.4.狼亦黠矣,而顷刻两毙,禽兽之变诈几何哉?止增笑耳.5.文章主要从心理描写、动作描写两方面来表现屠户有勇有谋、敢于斗争、善于斗争的精神.如:从“惧——投骨避狼”到“大窘——骨尽狼仍从”,再到“恐——前后受其敌”,最后“悟——刀劈两狼”,表现了屠户的心理变化过程.描写屠户动作的词语有“投”“复投”“奔倚”“弛”“持”“暴起”“毙”“断”等,表现了屠户的果断、勇敢无畏.6.狼讽喻的是当时社会上像狼一样的恶人、恶势力.7.[解析] 可以从狼的角度,也可以从屠户的角度谈启发.[答案] 示例:①那些像狼一样的恶人,不论怎样狡诈,终归是要失败的;②对待像狼一样的恶势力,不能心存幻想、妥协让步,必须敢于斗争、善于斗争,才能取得胜利.8.略.9.(1)比得上.(2)长处,优点.(3)结束.(4)就.10.(1)你是这么愚蠢的一种动物,哪里能比得上我?(2)动不动就说自己的功劳.11.[解析] D D项中的“之”是代词,其他三项的“之”都是结构助词,的.[参考译文]狐狸嘲笑猪说:“你是这么愚蠢的一种动物,哪里能比得上我?”猪说:“你就不必嘲笑我了,你也不见得在世上有什么功劳.”狐狸说:“我的毛皮能造福百姓,怎么能说没有功劳呢?像你(这样)就没有功劳了.”猪说:“我的肉,能让人吃饱肚子,怎么能说没有功劳呢?”一只羊莽莽撞撞地跑过来,说:“你们就不要争了,我有你们两个的长处,(你们)又觉得怎样呢?”话还没说完,狼突然奔来,将它们全部杀了,然后吃掉.(狼)笑着说:“这是一帮只适合做奴隶的动物,动不动就说自己的功劳,也只配做我的食物罢了!”【作业手册】1.[解析] C“瞑”应读“míng”,“顷”应读“qǐng”.2.[解析] C A项,两个“敌”的意思分别是“胁迫、攻击”“敌人”;B项,两个“前”的意思分别是“前面的”“上前”;C项,“之”都是代词,代“狼”;D项,两个“以”的意思分别是“用来”“用”.3.D4.(1)屠户非常窘迫,担心前后一起受到狼的攻击.(2)禽兽的欺骗手段能有多少啊?只是增加笑料罢了.5.(1)示例:①雾霾会诱发多种疾病,严重危害人类健康;②鄂州市针对大气污染问题,采取了一系列专项治理措施.(2)示例:①绿色出行,提倡坐公交、骑车或步行;②节假日不燃放烟花爆竹;③积极宣传环保理念.(写出两条即可)(3)示例:大爷,您好!您知道吗,焚烧秸秆会造成严重的大气污染,危害您和他人的身体健康.再说,我市正在创建省级生态城市,您焚烧秸秆,还会影响我市的创建工作.请您不要烧,好吗?6.[解析] B要在正确理解句子意思的前提下断句.7.(1)两只狼却像原来一样一起追赶.(2)看到田野中有个麦场,场主人在麦场里堆积了柴草,覆盖成小山似的.(3)屠户于是跑过去倚靠在柴草堆下,卸下担子拿起刀.8.开始屠户很害怕,存有侥幸心理,给狼扔了两块骨头但未能阻止狼的追赶;后来屠户镇定下来,丢掉幻想,准备抵抗,跑过去倚靠在柴草堆下,拿起刀;最后屠户坚定决心,勇敢斗争,跳起来连砍几刀杀死了一只狼,又砍断了另一只狼的后腿并杀死了它.9.狼的形象:贪婪、狡诈、凶狠.这则故事讽喻了像狼一样的恶人,不论怎样狡诈,终归是要失败的.(或:这个故事告诫人们,对待像狼一样的恶势力,不能存有幻想、妥协让步,必须敢于斗争,善于斗争,才能取得胜利.)10.(1)告诉.(2)地方、处所.(3)全.11.[解析] 叙述清楚两个主要情节,语言流畅,意思对即可.[答案] 一位富家子弟熟背驾船方法,夸夸其谈,却没有实践经验.一次入海采宝途中,船师猝死,由他驾船,结果船沉人亡.12.示例:①理论要联系实际,要学以致用;②不盲从,不轻信.(答出其中一点,言之成理即可)[参考译文]从前有一个显贵有德的老人的儿子,与一些商人一起到大海中寻宝.这位老人的儿子擅长背诵入海驾船的方法,如到达海中有漩涡、急流、礁石的地方,应该怎样驾驶,怎样校正方向,怎样停靠.(他)对大家说:“入海驾船的方法我全都知道.”大家听了之后都十分相信他的话. (船)行驶到了大海后没多久,船师生病忽然死了.这时老人的儿子就代替(死去的船师)驾船.(当船)行驶到有漩涡的急流中,(他)大声说:“应当这样掌舵,应当这样校正方向.”(可是)船只是在漩涡中打转,无法(继续)前进到达寻宝的地方.全船人都落水而死.。

语文统编版(2024新教材)七年级初一上册第20课 狼 课时练含答案(1)

语文统编版(2024新教材)七年级初一上册第20课 狼 课时练含答案(1)

《狼》1.下列词语中,加粗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缀行(zhuì)毙命(bì)少时(shào)积薪(xīn)B.弛担(chí)眈眈(dān)苫蔽(zhān)目似瞑(míng)C.隧入(suì)劈狼首(pī)尻尾(jiǔ)假寐(mèi)D.狡黠(xiá)意暇甚(xiá)禽兽(qín)大窘(jiǒng)2.下列句子的朗读节奏划分正确的一项是()A.其/一犬/坐于前B.方欲/行,转/视积薪后C.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D.禽兽之变诈几何哉3.下列句中加粗词语的古今义相同的一项是()A.一狼径去B.止增笑耳C.禽兽之变诈几何哉D.顾野有麦场4.下列句中加粗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A.屠乃奔倚其下乃悟前狼假寐B.后狼止而前狼又至而顷刻两毙C.而两狼之并驱如故禽兽之变诈几何哉D.屠惧,投以骨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5.下面句子中加粗词的用法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例句:其一犬坐于前A.狼不敢前B.一狼洞其中C.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D.屠自后断其股6.下列各句中,句式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A.投以骨B.复投之C.场主积薪其中D.屠乃奔倚其下7.下列句子翻译正确的一项是()A.其一犬坐于前(其中一只狗蹲坐在前面)B.两狼之并驱如故(两只狼像原来一样一起追赶)C.屠自后断其股(屠户从后面砍断了狼的屁股)D.狼不敢前,眈眈相向(狼不敢往前走,和屠户互相瞪着眼看)8.下面对课文的理解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第1段是故事的开端,写出了屠户危急的处境,为后面写屠户与狼的斗争做了铺垫。

B.在遇狼到杀狼的故事发展过程中,屠户从怯懦变得勇敢、机智,人物形象完整丰富。

C.文中“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目似瞑,意暇甚”“一狼洞其中”等语句,表现了狼的狡诈。

D.文章结尾运用记叙的表达方式,点明了故事的主题,说明狼无论多么狡诈,终归会被人的勇敢智慧战胜。

2017七年级语文上册第五单元第20课《狼》同步练习新人教版

2017七年级语文上册第五单元第20课《狼》同步练习新人教版

《狼》同步练习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或根据拼音写汉字。

缀.()窘.()苫蔽..()()奔倚.()数刀毙.之()()隧.()入尻.()尾 chí()担持刀 dān dān()()相向目似míng()意xiá()甚狼亦xiá()矣假miâ()2、填空。

(1)《狼》的作者,朝著名文学家,本文选自文言短篇小说集《》。

(2)《聊斋志异》中的“聊斋”是作者的名,“志异”的意思是。

(3)请写出点明全文主旨的句子:(4)请用精练的语言概括本文的故事情节()→惧狼→()→()3、试解释加点的字。

①缀.行甚远()②一狼仍从.()③屠大窘.()④顾.野有麦场()⑤积薪.其中()⑥苫蔽..成丘()⑦目似暝.()⑧又数刀毙.之()⑨一狼洞.其中()⑩止露尻.尾()⑪乃悟前狼假寐..()⑫狼亦黠.矣()4、请将下面的文言文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骨已尽矣,而两狼之并驱如故。

②狼不敢前,眈眈相向。

③少时,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

④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

⑤禽兽之变诈几何哉?5、阅读文段,回答问题少时,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

久之,目似冥,意暇甚。

屠暴起,以刀劈狼首,又数刀毙之。

方欲行,转视积薪后,一狼洞其中,意将隧如以攻其后也。

身已半入,止露尻尾。

屠自断其后,亦毙之。

乃悟前狼假寐,盖以诱敌。

狼亦黠矣,而顷刻两毙,禽兽之变诈几何哉?止增笑耳。

(1)解释加点的文言词语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一狼洞.其中()盖.以诱敌()意将隧.如以攻其后也()(2)下列句中“之”的用法与其他三项不同的是()A、久之,目似冥,意暇甚B、又数刀毙之C、问之,鬼曰:“我是鬼”D、恐其变化,唾之(3)“其一犬坐于前”的停顿正确的一项是()A、其/一犬坐/于前B、其一/犬坐于前C、其一犬/坐于前D、其/一犬/坐于前(4)本段表现“狼亦黠矣”的句子有哪些?各用的是什么描写方式?6、阅读下面两段文言文,回答问题。

七年级语文上册第五单元20狼随堂检测习题新人教版(new)

七年级语文上册第五单元20狼随堂检测习题新人教版(new)

狼一、请用原文回答1。

两狼的计谋:2. 前狼假寐的姿势、神态、目的:3 .后狼径去的目的:二、此节表现了狼的什么特点?三、填空。

(1)《狼》的作者是 ,字,号,代文学家,其代表作品有文言短篇小说集等.(2)《狼》一文中起画龙点睛作用的议论句是:答案:一、1一狼径去,一狼假寐 (前后夹击屠夫)2犬坐于前目似瞑,意暇甚3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二、阴险狡诈,愚蠢三、(1)《狼》的作者是蒲松龄,字留仙,号柳泉居士,清代文学家,其代表作品有文言短篇小说集《聊斋志异》等。

(2)《狼》一文中起画龙点睛作用的议论句是:狼亦黠矣,而顷刻两毙,禽兽之变诈几何哉?止增笑耳.尊敬的读者:本文由我和我的同事在百忙中收集整编出来,本文档在发布之前我们对内容进行仔细校对,但是难免会有不尽如人意之处,如有疏漏之处请指正,希望本文能为您解开疑惑,引发思考。

文中部分文字受到网友的关怀和支持,在此表示感谢!在往后的日子希望与大家共同进步,成长。

This article is collected and compiled by my colleagues and I in our busy schedule. We proofread the content carefully before the release of this article, but it is inevitable that there will be some unsatisfactory points. If there are omissions, please correct them. I hope this article can solve your doubts and arouse your thinking. Part of the text by the user's care and support, thank you here! I hope to make progress and grow with you in the future.。

七年级上册语文第20课《狼》同步练习及答案

七年级上册语文第20课《狼》同步练习及答案

20狼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有误的一项是( )A.困窘(jǐng) 苫蔽(shàn) 尻尾(kāo)B.狡黠(xiá) 缀行(zhuì) 积薪(xīn)C.弛担(chí) 眈眈(dān) 目似瞑(míng)D.假寐(mèi) 禽兽(qín) 少时(shǎo)2.解释下列加点的词。

(1)顾野有麦场( )(2)止有剩骨( )(3)屠自后断其股( )(4)意暇甚( )(5)盖以诱敌( )(6)其一犬坐于前( )(7)一狼洞其中( )(8)意将隧入( )3.用“/”画出下列句子的语音停顿,并把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后狼止而前狼又至。

(2)其一犬坐于前。

(3)禽兽之变诈几何哉?4.用课文中的语句回答下面的问题。

(1)文中点明狼假装睡觉的神态的句子是: 。

(2)文中点明狼假装睡觉的目的的句子是: 。

(3)文中描写“径去”之狼动作及心理活动的句子是: 。

(4)文中发表评论、点明主旨的句子是: 。

课内品读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第5~7题。

一屠晚归,担中肉尽,止有剩骨。

途中两狼,缀行甚远。

屠惧,投以骨。

一狼得骨止,一狼仍从。

复投之,后狼止而前狼又至。

骨已尽矣,而两狼之并驱如故。

屠大窘,恐前后受其敌。

顾野有麦场,场主积薪其中,苫蔽成丘。

屠乃奔倚其下,弛担持刀。

狼不敢前,眈眈相向。

少时,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

久之,目似瞑,意暇甚。

屠暴起,以刀劈狼首,又数刀毙之。

方欲行,转视积薪后,一狼洞其中,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

身已半入,止露尻尾。

屠自后断其股,亦毙之。

乃悟前狼假寐,盖以诱敌。

狼亦黠矣,而顷刻两毙,禽兽之变诈几何哉?止增笑耳。

5.解释下列加点的词。

(1)缀行甚远( )(2)弛担持刀( )(3)目似瞑( )(4)狼亦黠矣( )6.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1)骨已尽矣,而两狼之并驱如故。

(2)一狼洞其中,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

7.“投以骨”的办法失败后,屠户产生了什么心理?之后,他又采取了怎样的行动?最终结果如何?(用原文语句回答)课外拓展类文阅读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第8~11题。

七年级语文上册 第五单元 第20课《狼》习题(pdf) 新人教版

七年级语文上册 第五单元 第20课《狼》习题(pdf) 新人教版

(2)意 暇 甚 从 容 、悠 闲
«狼 »的 作 者 是 清 朝 文 学 家 蒲 松 龄 . 他字留仙,又字剑臣,因家乡 有 一 道 泉 水 叫 柳 泉,所 以
(3)屠 自 后 断 其 股 大 腿
别号柳泉居士,著有短篇 小 说 集« 聊 斋 志 异 ».郭
(4)乃 悟 前 狼 假 寐 睡 觉
A.«聊斋志异»是 清 代 蒲 松 龄 写 的 一 部 文 言 文 短 篇 小 说集,“志 ”是 记 的 意 思,“异 ”是 指 奇 异 的 事,多 为 鬼狐的故事.
B.“暴起”“劈”“断”等 动 词 表 现 了 屠 户 勇 敢 机 智 的 斗 争精神.
C.文 章 最 后 一 段 以 议 论 为 主,点 明 了 全 文 的 主 旨,暗
【注 释】① 行 室 :农 田 中 供 暂 时 歇 息 的 简 易 房 子 ,北 方 俗 称 “窝 棚”.② 豕 :猪 .③ 移 时 :指 过 了 一 段 时 间 .
★1.解 释 下 列 句 中 加 点 的 词 . (4 分 ) (1)股 直 不 能 屈 大 腿 (2)方 缚 以 带 捆 绑 (3)惟 有 小 刀 不 盈 寸 满
(1)屠 暴 起 ,以 刀 劈 狼 首 ,又 数 刀 毙 之 .
(4)遂 负 之 以 归 பைடு நூலகம் 背 着
答案:屠户突 然 跳 起 来,用 刀 劈 狼 的 脑 袋,又 连 砍 了几刀把狼杀死了. (2)一 狼 洞 其 中 ,意 将 隧 入 以 攻 其 后 也 .
考查项目
考查角度及题号
文言文朗读 划分节奏(6)
文学常识 作家、作品(7) 课文理解 体裁、赏析词语、表达方式、基本情节(8)
综合性学习 成语运用(9)
1.给 下 列 加 点 的 字 注 音 .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狼
一、基础知识
1.给加点字选出正确的解释。

(1)一狼径去()
A.直径
B.径直
C.小路
(2)屠暴起()
A.急躁
B.突然
C.凶狠、残酷
(3)顾野有麦场。

()
A.照管
B.看
C.顾客
(4)场主积薪其中()
A.柴
B.薪水
(5)缀行甚远()
A.连接
B.紧跟
C.装饰
(6)苫蔽成丘。

()
A.苫布
B.盖上
2.选出下列说法正确的项()
A.“径去”的意思是径直走开。

“犬坐”的意思是像狗似的蹲坐在面前。

B.第4段中前三个“其”字的意义分别指:屠户、积薪、前狼。

C.第4段中三个“以”字的含义都是“用”。

D.“屠暴起”,写屠户的当机立断。

“暴”,突然的意思。

E.“目似暝,意暇甚”的意思是:眼闭着似乎在睡觉,那神情善良得很。

F.“一狼径去”写狼另有图谋,“犬坐于前”写狼牵制屠户。

G.第4段写屠户杀狼,表现屠户的勇敢警觉和狼的狡诈阴险。

H.第4段是故事的高潮和结局。

3.文学常识:《狼》作者,字,一字剑臣,号,清朝山东淄川人,著有短篇小说集。

是他的书屋名,“志”是记述的意思,“异”指奇异的故事。

二、语言运用
4.请选出下列单句的主谓语部分划分不正确的一项()
A.全长1321公里的塔里木河,‖是中国第一、世界第二大内陆河。

B.通过对春雁集会的日常程序的观察,人们‖注意到,所有的孤雁都有一种共性。

C.托尔斯泰‖这对眼睛里有一百只眼珠。

D.透过飘动的窗纱,下午的阳光‖照射到我仰着的脸上。

5.下列标点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A、“过来。

”他对我说:“这边看得清楚些。


B、古人说:“仁者乐山,智者乐水”。

C、自然美有两种:“骏马秋风冀北”,这是阳刚美;“杏花春雨江南”,这是阴柔美。

D、在早春三、四月间,南京桃花要比北京早开20天。

三、课内阅读
6.为下面的句子选出正确的译文。

乃悟前狼假寐,盖以诱敌。

()
A.前面的狼假睡,后面的狼引诱敌人。

B.屠户这才明白前面的狼假睡,原来是用这个方法迷惑敌方。

C.才明白前面的狼假睡,用盖子引诱敌人。

D.前面的狼悟出假睡是为了诱惑敌人。

7.如果用“屠户遇狼”概括第一段的内容,后面三段的内容依次应为________、________和屠
户杀狼。

8.从文中找出点明故事主题的句子,并用现代汉语说说它的意思。

句子:
意思:
四、课外阅读
阳光的真谛
新春第一天,阳光灿灿的,搬了把椅子坐在老家门前的桂花树下,置身于温和的阳光中,心境格外舒坦平静。

阳光从桂花树冠的叶子间漏下来,撒地成金,漏出一地秋光般的温馨想象来。

在温暖之外,那是多么丰实的一种感受啊!
二十多年前,父亲扛着锄头将山中的野桂花树移栽到了家门前,日月轮回间,它们的主干,从曾经的拇指大小长到如今碗口粗细了,二十多年的日月光华,二十多年的风霜雨雪,将它们造就得根深叶茂,妖娆动人。

身在异乡,老家门前的桂花树成了我生命中的风景,一想到它们,我的心中就装满了父母亲情。

这二十多年的每一个春节,为了能够陪伴在父母身边,我总是没什么理由可讲
地回到了乡下,正因如此,我甚至不知道在自己所在的城市里过春节是个什么滋味。

父亲站在门楣之下向远方眺望,他鬓如雪,发如霜,目光有些滞涩了。

顺着他的目光看去,我看见了我熟稔已久的,那座属于我的家乡的最高山峰——白羊山。

若是有云缭雾绕,在家门前看到的白羊山只能是若隐若现、扑朔迷离的。

而眼前,白羊山是那样澄彻清朗,白色的山石如羊群撒落在山岭之上,甚至历历可数,那种山野牧歌般的氛围让人充满了对人生的念想。

我坐在阳光下,坐在充溢着乡野气息的故土情愫中,阳光的手指静静地在我的发间,在我沾染着日月风尘的脸上、手上摩挲,沟渠之水带着春天的激情,唱着阳光的歌谣,在身边潺潺流淌。

我收起目光,一片桂花树叶飘落在手中摊开的书页间,白纸黑字间那一叶葱绿,在阳光下泛着油亮的光泽;低眼处,满地是鞭炮的碎屑,阳光下喜庆的红色,将新春的气氛衬托得格外有神采。

父亲走进房间招呼母亲去了。

去年,母亲因为一次意外,股骨骨折,不得不动换骨手术住院,母亲陷入了病痛的痛苦中。

天各一方的儿女,偶尔回去探望一下,尽经济上的心力,呆一两天也就不错了。

最终,呆在医院的,只有白发苍苍的父亲,他不分白天黑夜地守在病床边,悉心照看着病中的母亲。

俗语说:少壮夫妻老来伴。

这样的时候,父亲的行动是对这句话的最好诠释了。

一会儿,父亲将拄着拐棍的母亲从屋内扶了出来,我搬来一张椅子放好,扶母亲坐下。

父亲说,有阳光多好啊,你妈妈可以好好晒晒太阳,这样,对她的身体恢复有好处。

我看了看父亲,父亲的目光虽然滞涩,但对亲情依然执着固守,散发着慈爱的光芒。

他搬来一把椅子靠母亲坐下,阳光下,桂花树影间,流淌着父亲母亲一生一世的亲情,那份化不开的情感,有如秋天来临时,那满树浓郁的桂花甜香。

阳光的真谛是什么呢?坐在父亲母亲身边,沐浴在阳光的氛围中,我想着这样一个问题。

我知道,任何时候,阳光都是无私的,也是无畏的,所到之处,它总在驱逐黑寂和迷障,将遥远的距离拉近,使迷离的事物清晰,它可以让生活中失落失意的人,在刹那之间将生命看得百般珍贵,产生不舍的感觉;也可以让一颗冰冷的心复苏,燃起焰火般的渴望,透过沉郁的现在看到美丽的将来。

亲情之爱呢,有如温暖的阳光,它可以让花香浓郁,生活明丽,日子香醇。

9.本文题目“阳光的真谛”的含义是什么?
10.文章开头第一段属于什么描写?有什么作用?
11.请简要赏析第三段中的画线句子。

五、体验中考
名著中的人物和情节对应不正确的一项是()A.林冲﹣﹣误入白虎堂(《水浒传》)
B.周瑜﹣﹣舌战群儒(《三国演义》)
C.华子良﹣﹣白公馆装疯(《红岩》)
D.孙悟空﹣﹣大闹天宫(《西游记》)
参考答案
一、基础知识
1.(1)B(2)B (3)B(4)A (5)B(6)B
2.A、D、F、G、H
3. 蒲松龄留仙柳泉居士《聊斋志异》“聊斋”
二、语言运用
4.C
5.C
三、课内阅读7
6.B
7.屠户惧狼屠户御狼
8.禽兽之变诈几何哉?止增笑耳。

禽兽的欺骗手段能有多少啊?只给人增加笑料罢了。

四、课外阅读
9.阳光是无私无畏,所到之处能驱散一切黑暗,带给人们光明希望;阳光的真谛是指亲情之爱有如温暖的阳光,让花香浓郁,生活明丽,日子香醇。

10.景物描写。

交代是新春第一天,渲染了温和、温暖的气氛,烘托出“我”内心的舒坦平静。

11.运用了拟人的手法,将阳光、沟渠人格化,生动形象地写出了阳光的慈爱和沟渠之水的激情和活力。

表达了“我”对阳光沟渠的喜爱之情。

五、体验中考
B。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