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高考历史必考点:太平天国运动和义和团运动、辛亥革命
高三历史必修一必修二必背知识点

高三历史必修一必修二必背知识点在高中历史课程中,必修一《近代史纲要》和必修二《中国历史纲要》是最为重要的两个部分,其中包含的知识点均为高考重点内容。
下面将围绕这两个必修教材,系统整理高三学生们所必备的历史知识点。
一、必修一《近代史纲要》的必背知识点1. 第一次鸦片战争(1840-1842):揭示了中国近代史上帝国主义侵略的起点。
战争导致中国签订了《南京条约》,被迫割让香港,并开放五个通商口岸。
2. 太平天国起义(1851-1864):中国历史上规模最大、持续时间最长的农民起义。
领导人洪秀全提出了“拜上帝教”的思想,试图建立一个平等和公正的社会秩序。
3. 戊戌变法(1898年):中国维新之一,总体目标是以资本主义制度推动国家现代化。
变法推动了政治、经济、军事、教育等领域的改革,但因受到保守势力的反对而最终失败。
4. 辛亥革命(1911年):标志着中国封建帝制的结束,建立了中华民国。
革命推翻了清朝王朝,实现了中国历史上第一次资产阶级革命。
5. 五四运动(1919年):反对列强和旧文化传统的爱国运动。
此次运动是青年学生为主力量,旨在追求新文化和民主政治。
6. 五卅运动(1925年):这次工人和学生的大规模罢工和示威运动标志着中国工人阶级觉醒,对中国共产主义运动起到了重要推动作用。
7.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的颁布(1954年):宪法的出现标志着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建立,它是中国新社会主义制度的基石。
二、必修二《中国历史纲要》的必背知识点1. 五胡十六国时期(公元304-439):是中国南北朝前期的重要阶段。
五胡十六国的建立反映了中国东晋政权相对薄弱的局势。
2. 隋朝(公元581-618):是中国历史上分裂与统一之间的过渡时期。
该朝在政治、经济和文化方面的成就奠定了唐朝的基础。
3. 北宋时期(公元960-1127):被誉为中国古代经济和文化发展的“黄金时代”。
科技、文化以及制度的进步有助于中国成为当时世界上最先进的文明国家。
高三历史总复习专题:太平天国运动、辛亥革命

高三历史总复习专题:太平天国运动、辛亥革命“流血的伤口不流泪,举旗的杆子不下跪,攥紧的拳头不松手,过河的卒子不后退。
活一口气,难得拼一回,生死路一条,聚散酒一杯。
人活一口气,难得拼一回,生死路一条,聚散酒一杯,何以成败论英雄,浩浩乾坤立丰碑”这是《太平天国》的主题曲《浩浩乾坤》。
发生在清朝中叶的太平天国运动究竟是“为祸”还是“为福”?值得我们深思。
第1课太平天国运动一.从金田起义到定都天京(运动前期)1.太平天国兴起的原因、准备(1)原因:①鸦片战争后,外国产品大量涌入中国,沿海农民和手工业者纷纷失去生计(外国资本主义侵略,中外民族矛盾,外部原因)。
②清政府的沉重捐税和地主的土地兼并与盘剥(本国封建统治和剥削,国内阶级矛盾,主要原因、根本原因)。
③连年不断的自然灾害使各地群众反抗斗争风起云涌(自然灾害严重,直接原因)。
④西方宗教的影响(外部原因)。
(2)准备:洪秀全将基督教与中国的民间宗教相结合,创立“拜上帝会”组织,作了思想、理论、组织上的准备。
(洪秀全利用和改造基督教,把“拜上帝教”作为农民起义的工具,说明了农民阶级不是先进阶级,提不出先进革命纲领,缺乏科学理论的指导)2.前期斗争经过(1)金田起义:1851年1月,广西桂平县金田村,军名“太平军”,国号“太平天国”,(在广西武宣东乡)称天王。
(2)永安建制:初步建立政权(永安五王口诀:杨东萧西冯南韦北石为翼东王节)。
(3)北上转战:①北上途中发布《奉天讨胡(清朝统治者)檄布四方谕》等重要文告;②冯云山(全州)、萧朝贵(长沙)相继牺牲;③攻克武汉(太平军攻占的第一个省城)。
(4)定都天京。
1853年3月,占领南京,改名为天京,定都天京,正式建立政权。
(5)走向全盛:①北伐:目的在于推翻清王朝的统治。
北代虽然失败了,但沉重打击了清王朝在北方的统治,打乱了清政府围攻天京的计划。
②西征:目的在于巩固天京革命大本营。
西征控制了长江中下游大片地区,为太平天国运动的发展提供了可靠的根据地和物质基础。
太平天国运动高考知识点总结

太平天国运动高考知识点总结1864年,太平天囯首都天京陷落,标志着运动失败,太平天国运动是高考历史学科的一个重要知识点,以下是店铺为你整理的太平天国运动高考知识点总结,欢迎大家阅读。
太平天国运动高考必考知识点从金田起义到定都天京1.太平天国运动爆发的原因(1)鸦片战争后,外国产品大量涌进中国,使沿海农民和手工业纷纷失去生计(2)清政府的沉重捐税和地主的土地兼并和盘剥.。
(3)连年不断的自然灾害导致太平天国运动发生的最主要因素是封建主义与人民大众矛盾的激化,因为当时外国资本主义侵略势力局限于东南沿海地区,尚未深入到中国内地,农民阶级与列强侵略正面强烈冲突不大,他们直接感受到的还是清政府及地方贪官污吏、土豪劣绅的压迫和剥削,当时支配他们之间关系的仍然是封建和封建生产关系。
2.洪秀全组织、发动起义的准备工作洪秀全将西方__与中国的民间宗教相结合创立了“拜上帝会”组织。
其核心思想是通过平等思想和反封建统治来号召农民起来斗争,它不同与基督__是农民起义的工具,这也说明农民由于受阶级的局限,提不出先进的革命纲领,缺乏科学的理论指导,只能利用宗教达到目的。
3. 太平天国的兴起和发展1851年初,洪秀全在广西桂平县今田村率众起义,起义军称“太平军”,建国号“太平天国”,不久,洪秀全称“天王”。
标志着太平天国运动的兴起。
九月,太平军攻占永安后,分封诸王,并由东王节制诸王,标志着太平天国初步建立政权。
永安突围后,发布了《奉天讨胡檄布四方谕》等重要文告,1953年,攻克武汉三镇,声威大震。
1853年,太平军攻占南京,,改南京为天京,定都与此,标志着太平天国建立了与清王朝对峙的政权。
定都天京后,太平天国进行了北伐、西征和天京突围三次战役。
1853年,由林凤祥、李开芳率领,开始了北伐,他们攻入了天津地区,但由于孤军深入,供应不足,最终失败。
北伐沉重打击了清王朝在北方的统治。
它深入到了敌人的心脏地区,牵制了敌人的兵力,为太平天国西征和天京突围的胜利,创造了有利的条件。
高三必修三历史知识点总结

高三必修三历史知识点总结高三历史必修三是我们学习历史知识的重要阶段,它包含了许多重要的历史知识点。
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对高三必修三历史知识点进行总结,以便更好地复习和理解这些内容。
一、太平天国运动太平天国运动是中国历史上一次规模宏大的农民起义运动。
它在1850年至1864年间发生,在这段时间里,太平天国运动领导者洪秀全带领起义军推翻了清朝统治,建立了太平天国。
然而,由于内部矛盾和外部压力,太平天国最终失败。
二、戊戌变法戊戌变法是中国晚清时期的一次改革运动。
它发生在1898年,当时的光绪皇帝试图改变清朝的政治、经济和军事体制,以挽救国家。
然而,由于反对力量的强大和清朝的内部腐败,戊戌变法很快失败。
三、义和团运动义和团运动是中国近代史上一次反外国侵略的运动。
它在1900年爆发,当时,一些愤怒的民众组成了一个名为“义和团”的组织,抵抗外国势力和传教士。
然而,由于义和团运动的极端行为和外国联军的强大力量,运动最终失败。
四、辛亥革命辛亥革命是中国历史上一次推翻封建帝制的运动。
它在1911年爆发,当时的辛亥革命领导者孙中山带领革命军推翻了清朝的统治,建立了中华民国。
辛亥革命具有重大的历史意义,为中国的现代化和民主政治奠定了基础。
五、五四运动五四运动是中国近代史上一次反对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爱国运动。
它发生在1919年,当时的学生和知识分子组织了大规模的抗议活动,反对巴黎和约中将中国的领土割让给其他国家。
五四运动标志着中国新文化运动的开始,对中国的现代化进程产生了深远影响。
六、中国共产党的成立中国共产党是中国最重要的政治党派之一,也是中国领导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先锋。
中国共产党成立于1921年,当时的选址是上海。
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中国取得了新中国的成立,经济建设的快速发展,以及许多其他重要的成就。
通过对这些高三必修三历史知识点的总结,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中国历史的发展和中国国家的变革。
希望这篇总结对高三学生的历史学习有所帮助,让我们能够更好地备考和理解历史知识。
第二讲从太平天国运动到辛亥革命第11课太平天国运动【高考要求】定

第二讲从太平天国运动到辛亥革命第11课太平天国运动【高考要求】定都天京;《天朝田亩制度》;《资政新篇》;太平天国运动的失败。
【知识梳理】一、从金田起义到定都天京:1.背景:(1)主要原因:鸦片战争后,的激化。
(2)的侵略,使社会矛盾更加激化。
(3)自然灾害严重。
2.兴起:(1)起义:1851年1月,在广西桂平县爆发,建号“太平天国”,称“太平军”。
(2)建制:占领后,整顿建制,,初步建立政权。
(3)定都:1853年,改南京为,建立了与清王朝对峙的政权。
3、全盛:(1)北伐:北伐军一度打到郊区,震动京师。
但由于最后失败。
它深入清朝腹地,牵制大量兵力,为西征军创造了有利条件。
(2)西征:西征军连夺安徽、湖北重镇,挺进湖南,与的湘军交战一度失利。
石达开在鄱阳湖打败湘军,进军江西。
太平军夺取了清朝半壁江山,太平天国进入全盛时期。
二、治国方案(革命纲领)1、前期:《天朝田亩制度》——★不符合近代化的发展方向(1)时间:年(2)主要内容:①土地分配:A、原则:“凡天下田,”和“无处”。
B、方法:以户为单位,不论,按和年龄平均分配。
②产品分配:A、原则:“人人,物物”。
B、方法:每户留足,其余归。
(3)目的:满足农民得到的愿望, 建立“有田同耕,有饭同食,有衣同穿,有钱同使;无处不均匀,无人不饱暖”的理想社会。
(4)核心内容:废除封建土地所有制;核心思想:平均主义。
(5)评价:①进步性:反映了要求的强烈愿望,是的思想结晶。
②局限:A、空想性:体现绝对思想,严重脱离实际,违背社会发展规律,根本无法实现。
B、落后性:主张取消,废除商品经济,不符合时代潮流和历史发展趋势。
2、后期:《资政新篇》——★符合近代化的发展方向(1)时间:年,洪仁玕提出(2)主要内容:①政治上:向学习,以治国,公众选举官吏。
②经济上:发展工商业,奖励。
(发展资本主义)③文教上:开设。
(3)评价:①进步性:是先进的中国人提出的发展的设想。
②局限性:缺乏相应的社会基础和实施条件,加之处于环境,未能实行。
太平天国运动和辛亥革命

近代中国反侵略、求民主的潮流:太平天国运动和辛亥革命1.了解太平天国运动的主要史实,认识农民起义在民主革命时期的作用与局限性。
2.简述辛亥革命的主要过程,认识推翻君主专制制度、建立中华民国的历史意义。
1.太平天国运动:①太平天国运动的历史背景;②从金田起义到定都天京;③北伐、西征、天京突围;④《天朝田亩制度》的内容、评价;⑤《资政新篇》;⑥天京事变;⑦太平天国的失败;⑧太平天国运动的作用及历史局限性。
2.辛亥革命:①中国同盟会的成立;②辛亥革命的爆发;③中华民国的建立;④《中华民国临时约法》;⑤清朝统治结束;⑥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
知识整合:,太平天国运动1.兴起与发展(1)原因⎩⎪⎨⎪⎧①主要原因:鸦片战争后,中国面临的民族矛盾和阶级矛盾空前激化。
②直接原因:连年自然灾害。
(2)兴起⎩⎪⎨⎪⎧①爆发:1851年初,洪秀全在金田村率众起义,建国号“太平天国”。
②政权:太平军攻占永安后,分封王爵,初步奠定了太平天国政权的基础。
③定都:1853年,攻占南京,改名天京,定都并与清王朝对峙。
(3)发展:1853~1856年,经过北伐、西征和天京突围,太平军打破了江南、江北大营,进入全盛时期。
2.革命纲领颁布(1)《天朝田亩制度》⎩⎪⎨⎪⎧①时间:1853年颁布。
②内容:涉及土地和产品分配。
③意义和局限:突出反映了农民要求获得土地的强烈愿望,但体现了绝对平均主义思想,根本无法实现。
(2)《资政新篇》⎩⎪⎨⎪⎧①时间1859年洪仁玕提出。
②目的:振兴太平天国。
③内容:涉及政治、经济、教育方面。
④意义:是先进的中国人首次提出的在中国发展资本主义的设想。
3.太平天国运动失败(1)转折:1856年天京变乱,太平天国由盛而衰。
(2)失败:1864年天京陷落,标志着太平天国运动失败。
4.作用及教训(1)作用:太平天国运动是中国历史上农民战争中规模最大、人数最多、时间最长的一次农民战争,沉重打击了清王朝的腐朽统治,狠狠打击了外国侵略者。
高考历史大一轮复习课件必考部分太平天国运动和辛亥革命

为后来的民主革命提供了借鉴和启示
太平天国运动的失败为后来的民主革命提供了借鉴和启示。民主革命者从太平天国运动的失败中吸取教训, 不断探索适合中国国情的革命道路和方式。
辛亥革命的过程
武昌起义
1911年10月10日,革命 党人在湖北武昌发动起义 ,迅速占领武汉三镇,成 立湖北军政府。
各地响应
随后湖南、陕西、江西、 山西等省相继宣布独立, 清朝统治土崩瓦解。
建立中华民国
1912年1月1日,孙中山在 南京宣誓就职,宣告中华 民国临时政府成立。
辛亥革命的影响
推翻了清朝统治
辛亥革命过程
兴中会成立、中国同盟会成立、黄花 岗起义、武昌起义、南京临时政府成 立、清帝退位、袁世凯窃取革命果实 。
影响比较
太平天国运动影响
加速了清王朝的衰落和崩溃,打击了外国侵略势力,提出了具有资本主义性质的 改革方案《资政新篇》,是中国旧式农民战争的最高峰。
辛亥革命影响
推翻了清王朝的封建统治,结束了中国两千多年的君主专制制度,建立了资产阶 级共和国,使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同时,辛亥革命也是一场不彻底的革命, 没有完成反帝反封建的任务,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性质没有改变。
太平天国运动的过程
金田起义,建立政权
1851年,洪秀全在广西金田村发动起义,建立太平天国。随后,太平军北伐、西征,占 领南京并定都于此,改名为天京。
颁布《天朝田亩制度》,进行土地改革
太平天国颁布《天朝田亩制度》,废除封建土地所有制,实行平均分配土地的方案。这一 措施得到了广大农民的拥护和支持。
中国近代史(太平天国到辛亥革命)知识梳理-- 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中国近代政治史太平天国运动到辛亥革命总结一.时期:太平天国运动1.时间及过程:太平天国领袖洪秀全等创立的拜上帝教,结合了西方基督教教义、中国儒家思想、农民平均主义。
1851 年洪秀全发动金田起义,永安建制初步建立政权,1853 年太平天国定都天京,正式建立与清廷对峙的政权。
定都天京后,太平天国组织了北伐、西征、东征。
通过北伐、西征。
1856 (第二次鸦片战争开始)年太平天国在军事上达到全盛时期。
1856 年同年,天京(现在南京)变乱之后,太平天国元气大伤。
由盛转衰。
1864 年,天京陷落,太平天国运动失败。
失败原因①主观战略上的失误。
②中外反动势力的联合绞杀。
③农民阶级的局限性和时代的局限性。
(根本原因)2.太平天国两大文件(1)《天朝田亩制度》(革命纲领)目的:要建立“有田同耕,有饭同食,有衣同穿,有钱同使,无处不均匀, 无人不饱暖”的理想社会。
内容:①废除封建地主土地所有制,根据“凡天下田,天下人同耕”“无处不均匀”的原则,以户为单位,不论男女,按人口和年龄平均分配土地。
(2)关于产品的分配,根据“天下人人不受私,物物归上主”的原则,每户留足口粮,其余归圣库。
评价:①它是太平天国的建国纲领。
②反映了农民要求获得土地的强烈愿望,是几千年来农民反封建斗争的思想结晶。
③但它体现的绝对平均主义思想,严重脱离实际,根本无法实现。
(2)《资政新篇》内容:①政治上,向西方学习,以法治国,官吏由民众选举。
②经济上,主张发展工商业,鼓励技术发明。
③文教上,提倡设立新式学堂。
评价:是中国人首次提出的在中国发展资本主义的设想,但是迫于形势未能实行。
3.太平天国运动的历史作用:①太平天国运动是中国几千年农民战争的最高峰;②沉重打击了中外反动势力;③是中国人向西方学习资本主义的最早的探索;④对后来的民主革命有重要影响。
4.太平天国运动的性质:太平天国运动是中国近代历史上第一次反封建反侵略的农民运动。
二.时期:甲午中日战争1.战争时间:1894 年 7 月开始到 1895 年 4 月结束。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历史】2013高考历史必考点:太平天国运动和
义和团运动、辛亥革命
高频考点:太平天国运动和义和团运动
【例题】史学家认为:“魏源的思想虽不够充分,但却十分可贵,朝这个方向走下去,一定能上道。
”据这种观点判断,太平天国运动朝“这个方向走下去”的表现是 A.制定《天朝田亩制度》 B.提出《资政新篇》 C.创立拜上帝教 D.永安封王建制
【解析】从材料中“十分可贵”“能上道”等信息,可知“这个方向”是正确的方向。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魏源的主要思想是“师夷长技”,所以“这个方向”即学习西方。
结合“太平天国运动”这一信息,只有B项具有学习西方的特征。
答案为B。
【例题】一名俄国记者的报道记述了某年发生在天津火车站的场面:“每一次齐射之后,我们都听到了刺耳的号叫声,只见红灯掉落了,溃散了,熄灭了。
但是团民们仍然挥舞大刀长矛,高喊‘义和拳!红灯照!’向车站前进。
”这一年是
A.甲午年 B.戊戌年 C.庚子年 D.辛亥年
【解析】据材料中的“团民”“义和拳”“天津火车站”,可以确定其反映的是1900年义和团在天津抗击八国联军的战斗情景。
1900年,义和团运动由山东、直隶发展到京津地区。
运用所学知识可得出1900年是庚子年:其一,八国联军侵华被称为“庚子之变”;其二,1901年为辛丑年(《辛丑条约》),根据天干地支的顺序,得出1900年为庚子年。
答案为C。
【归纳总结】太平天国运动的落后性
1.太平天国政权的腐朽和封建化——政治上的落后性。
2.维护小农经济、实行平均主义——经济上的落后性。
3.将帅不和、固守孤城——军事上的落后性。
4.摒弃传统文化,强制推行拜上帝教——文化上的落后性。
高频考点辛亥革命
【例题】 20世纪初期,一位在中国的美国游客给家人的信中说:“您不用担心我,我们受到的保护很好,叛乱者肯定会胜利,大家都这样认为,因为所有的士兵都正在变成叛乱者。
我很幸运能目睹一场真正的战争。
”信中“真正的战争”是指
A.太平天国运动 B.黄花岗起义 C.武昌起义 D.秋收起义
【解析】根据时间20世纪初期排除A;武昌起义符合材料中“所有的士兵都正在变成叛乱者”的条件,因为武昌起义的参加者为湖北新军,故C正确;而黄花岗起义的参加者主要是革命党,秋收起义的参加者主要为农民,排除B、D。
故答案为C。
【归纳总结】:与辛亥革命相关的七个“第一”
①兴中会是近代中国第一个资产阶级革命团体;
②同盟会是近代中国第一个全国性统一的资产阶级革命政党;
③中华民国是亚洲第一个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
④《中华民国临时约法》是中国近代史上第一部资产阶级民主宪法;
⑤辛亥革命是近代第一次有明确革命纲领的人民斗争;
⑥辛亥革命是近代第一次比较完全意义上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
⑦辛亥革命引起了近代以来中国社会的第一次巨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