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较太平天国和义和团运动

合集下载

第二章 太平天国和义和团运动

第二章  太平天国和义和团运动

(二)评价
《天朝田亩制度》以解决土地问题为中心, 比较全面地提出了农民革命纲领和较完整的 社会改革方案,目的是要从根本上否定封建 土地所有制,建立一个“有田同耕,有饭同 食,有衣同穿,有钱同使,无处不均匀,无 人不饱暖”的理想社会。
《天朝田亩制度》总结和提高了中国历代农 民起义提出过的“均平”、“均贫富”、 “均田”的思想,集中反映了广大农民迫切 要求摆脱剥削和压迫、要求平等、要求消除 贫富区分的愿望,表现了农民群众对封建土 地制度深刻痛恨和大胆否定的高度的革命精 神。但是,这种绝对平均主义的分田方案只 能是农民小生产者的一种幻想,是根本不可 能实现的。因此,它既具有革命性,又具有 封建落后性。
2.金田起义 1851年1月11日,拜上帝会在广西桂平县 金田村起义,洪秀全随即颁布军纪五条:一、 尊条命;二、别男行女行;三、秋毫莫犯; 四、公心和傩(睦),各遵头目约束;五、 同心合力,不得临阵退缩。
3.永安建制 1851年9月,太平军攻占永安州(今蒙山县), 洪秀全分封诸王:杨秀清为东王,萧朝贵为 西王,冯云山为南王,韦昌辉为北王,石达 开为翼王。西王以下各王俱受东王节制。
第三节 义和团运动
一、反洋教斗争和义和团运动的兴起 二、义和团运动的经过
一、反洋教斗争和义和团运动的兴起
义和团运动是在中国遭受帝国主义侵略,民 族危机空前严重的情况下发生的,是中国人 民反对帝国主义侵略和瓜分、挽救民族危机 斗争的继续,也是长期以来中国人民反教会 斗争的总汇合。帝国主义把教会当作侵略中 国的重要工具。从19世纪60年代初至90年 代末,反教会的斗争大体经过了4个阶段。
3.安庆保卫战 1861年11月,陈玉成 4.经营江浙 5.太平天国运动的失败 1864年
四、太平天国失败的原因

华东师大版九年级中考历史复习:《中外历史知识点综合比较》复习文本材料

华东师大版九年级中考历史复习:《中外历史知识点综合比较》复习文本材料

《中外历史知识点综合比较》复习1、资产阶级思想解放运动:文艺复兴和启蒙运动相同之处:它们都是资产阶级思想解放运动,都具有反封建的性质;都解放了人们的思想,开启了民智,宣扬了资产阶级的思想。

不同点:时间不同,文艺复兴兴起于14世纪,资本主义萌芽时期;启蒙运动兴起于18世纪,资本主义发展时期。

兴起地点不同:文艺复兴兴起于意大利;启蒙运动兴起于法国。

内容不同:文艺复兴宣扬人文主义;启蒙运动反对专制,强调人权和法制。

2、资产阶级革命与改革的几个阶段(一)17—18世纪早期资产阶级革命: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美国独立战争,法国大革命特点:①革命的手段都采用暴力的形式。

②革命的过程曲折复杂。

③在资产阶级的领导下,一切反封建统治的阶级、阶层结成了联盟,具有广泛的群众基础。

(二)19世纪六七十年代的资产阶级革命与改革:美国南北战争。

俄国废除农奴制改革。

日本明治维新特点:多是自上而下,资产阶级与旧势力达成妥协。

(三)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资产阶级革命:俄国二月革命,中国辛亥革命3、主要资本主义国家走上资本主义道路方式第一种途径:通过资产阶级革命推翻封建制度而走上资本主义发展的道路。

例如1640—1688年的英国资产阶级革命、1789年开始的法国大革命。

第二种途径:通过民族解放战争,推翻殖民统治走上发展资本主义的道路。

例如1775—1783年的美国独立战争。

第三种途径:通过自上而下的资产阶级改革逐步废除旧制度而走上资本主义的道路。

例如俄国1861年的废除农奴制改革和日本1868年的明治维新。

4、英、法、美资产阶级革命的异同点:相同点:(1)根本原因:都是资本主义的发展受到严重的阻碍。

英、法受到封建专制统治的阻碍,美受到英国殖民统治的阻碍。

(2)性质:都具有资产阶级革命的性质。

(3)领导阶级;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在资产阶级和新贵族领导下,美国独立战争在北方工业资产阶级和南方大种园主的领导下,法国大革命在大、小资产阶级的领导下。

太平天国运动、义和团运动

太平天国运动、义和团运动

农民阶级利用和改造了的基督教教义,对中国封建专制进行 猛烈抨击。宗教毕竟不是真理,利用宗教发动农民起义,是农民 小生产者的局限性。宗教在一定时期一定条件下成为宣传组织群 众的有力武器,但是当农民战争需要进一步向前发展时,它的消 极作用和局限性就会日益显露,并造成危害。
《天朝田亩制度》 1853年冬,太平天国颁布《天朝田亩制度》,是太平天国的 建国革命纲领。它突出反映了农民要求废除封建土地所有制的强 烈愿望,是几千年来农民反封建斗争的思想结晶。它体现了绝对 平均主义思想,幻想在分散的小农经济基础上实行均贫富。它无 法调动人们的劳动积极性(调动了农民的革命积极性),只是空 想,根本无法实现,实际上也并没有实行(太平天国在江西、安 徽等地实行比较切合实际的“照旧交粮纳税”的办法)。 《天朝田亩制度》以解决农民土地问题为中心,它涉及到经济、 政治、军事、文教和社会改革等多方面的政策和措施。 产品分配问题:内容,实行圣库制度;原则,“天下人人不 受私,物物归上主”;方法,每户留足口粮,其余归圣库。
拜上帝教是洪秀全宣传和发动群众的指导思想,也是太平天国运动的新特点 之一。拜上帝教在太平天国运动初期起了动员组织作用,但随着起义规模的 扩大,其难以适应建设农民政权的需要,而农民阶级深受孔孟传统思想影响, 运动后期洪秀全不得不借助尊孔方式维持政权,逐渐建立等级森严的政治制 度。这是洪秀全尊孔的最深层原因。D项不是原因,西方是否支持天平天国, 与反孔尊孔没有关系。而且,不管是传统士绅的抵制(C)还是未获得西方的 支持(D),都是太平天国兴起时就存在的因素,不能解释洪秀全从前期反孔 到后期要求尊孔的变化。
2.(2015山东)史学研究受时代和社会环境的制约与影响。表2所 列为1949—1978年间国内史学界发表的关于太平天国运动、义和 团运动、戊戌变法和辛亥革命的专题研究论文数量,它反映了这 一时期学者们研究的不均衡性。表中“丁”指的是 (C) A.太平天国运动 表2 B.义和团运动 研究专题 论文数量(篇) C.戊戌变法 722 甲 D.辛亥革命

历史学基础(论述题)模拟试卷47(题后含答案及解析)

历史学基础(论述题)模拟试卷47(题后含答案及解析)

历史学基础(论述题)模拟试卷47(题后含答案及解析) 题型有:1.1.论述19世纪后半期中国的边疆危机正确答案:19世纪后半期,中国的边疆地区出现了一系列危机。

1.疆防:1864年,新疆爆发了反清起事,浩罕汗国军官阿古柏趁机人疆,宣布成立“哲德沙尔”(七城汗国),侵占了南疆全部和北疆部分地区。

阿古柏与俄国、英国相互勾结,、危害了新疆的利益。

俄国还占领了伊犁等地。

左宗棠分三路进疆,不久就收复了除伊犁之外的新疆全部领土。

清政府与沙俄交涉,最终于1881年在彼得堡签订了中俄《伊犁条约》,收回了伊犁地区,但仍然损失了7万多平方公里的土地。

清政府于1884年在新疆设立行省,设置州县。

2.海防:与此同时,日本侵略台湾。

因琉球船员被高山族人误杀,此事与日本毫不相干,但日本要求琉球国王接受其藩王的封号,并向清政府进行讹诈,派兵侵犯台湾。

日本进犯台湾后,清政府接受列强的调停,被迫与日本签订《台事专条》,日本限期从台湾撤退,中国赔偿日本军费50万两。

1879年,日本以武力吞并琉球,改为冲绳县。

当西北与东南同时形势紧张之时,清政府内部有人主张海防,有人主张疆防。

直隶总督李鸿章借口“海防西征,力难兼顾”,主张放弃新疆,大力加强海防。

陕甘总督左宗棠则力主规复新疆,否则敌人会得寸进尺。

清政府一面加强海防,同时也没有放松疆防。

3.滇案:1875年,英国驻京使馆翻译马嘉理在云南开枪打死景颇族群众多名,随即被打死,这就是“马嘉理事件”,或称“滇案”。

迫于英国的压力,中英签订《烟台条约》和《入藏探路专约》,除抚恤、赔款、逞凶、道歉外,还允许英人开辟印藏交通,开放通商口岸,免税、扩大领事裁判权等。

4.英国势力进入西藏:1884年英印政府官员率领一支约300人的武装队伍闯入西藏,与当地居民发生冲突。

清政府最终派人议和,分别于1890年与1893年签订了《藏印条约》和《藏印续约》,承认锡金归英国保护,开放亚东为商埠,英国在亚东享有治外法权以及进口货物五年不纳税等特权。

太平天国运动和义和团运动相比有什么不同

太平天国运动和义和团运动相比有什么不同

太平天国运动和义和团运动相比有什么不同义和团运动和太平天国运动相比在清朝腐朽的统治之下历史上曾经发生过许多次的起义活动。

下面是分享的太平天国运动和义和团运动相比有什么不同,一起来看看吧。

义和团运动和太平天国运动相比在清朝腐朽的统治之下历史上曾经发生过许多次的起义活动,这些起义不管成功与否其目的在很大程度上都是为了反抗这种被压迫的现象。

而在这许多次的运动之中义和团运动和太平天国运动是比较著名的了,虽然义和团运动和太平天国运动相比之下有许多不同的地方,但是本质却都是以农民为主要力量的起义活动。

那么义和团运动和太平天国运动相比有哪些相同和不同点呢?义和团运动和太平天国运动相比还是有许多共同之处的,首先这两次运动都是以农民为主体力量的,而且都是用暴力的方式进行抵抗和战斗,但是同时也都暴露出了很大的局限性。

也正是因为这些本身就存在的局限性才让这两次运动都以失败作为了结局,虽然结果是失败了可是在历史上所起到的作用还是存在的,而且这两次运动都在一定程度上延缓了西方国家侵略的步伐。

但是义和团运动和太平天国运动相比还是有许多不同点的。

义和团运动和太平天国运动的历史背景并不相同,太平天国运动发生的时候战争刚刚过去,而国内的矛盾却开始出现了空前的强烈。

然而义和团运动和太平天国运动相比却是因为民族之间的矛盾而发生,义和团运动发生还是因为西方国家的侵略问题。

另外义和团运动和太平天国运动相比义和团主要的矛头还是指向了西方帝国。

太平天国运动时间太平天国运动是一场声势浩大的农民起义战争,这场战争从1851年1月11日开始一直持续到了1864年7月19日,太平天国运动时间长达14年之久。

在这14年中太平天国的将士们在与清军的对峙中英勇奋战,但是最终在清政府和帝国主义的镇压之下,这次运动以失败告终。

虽然这次运动失败了,但是却沉重打击了清政府和帝国主义。

太平天国运动时间从1851年1月11日开始。

洪秀全经过长期的准备,在这一天集合2万余人在广西金田村正式宣布起义,建国号为太平天国,与杨秀清、冯云山、萧朝贵、韦昌辉、石达开等组成领导核心。

高中历史练习题含答案 义和团运动和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高中历史练习题含答案   义和团运动和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第八节义和团运动和八国联军侵华战争一、单项选择题1.“义和团,起山东,不到仨月遍地红”,出现这种情况根本原因是A.山东富有革命传统B.清朝的腐朽统治C.帝国主义侵略势力深入山东D.贪官恶霸横行乡里2.揭开义和团反帝爱国运动序幕的事件是A.义和拳改为义和团B.平原义和拳取得平原大捷C.冠县义和拳攻打教堂D.提出“扶清灭洋”的口号3.下列对义和团“扶清灭洋”口号的评价,正确的是①“扶清”使义和团易放松对清朝统治者的警觉②具有反帝爱国性质③“灭洋”带有笼统排外色彩④是阶级矛盾从属于民族矛盾的体现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②③④4.清政府对义和团的策略由“剿灭”改为“招抚”的主要目的是A.消除与义和团的矛盾B.控制和利用义和团C.联合义和团抗击外国侵略D.阴谋削弱义和团5.下列《辛丑条约》的内容中哪一项最能说明清政府已完全沦为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工具的A.总理衙门改为外务部,位居六部之首B.清政府准许各国派兵驻守北京至山海关铁路沿线地区C.清政府严禁人民反抗外来侵略,严惩参加反帝斗争的官吏D.划定东交民巷为“使馆界”,界内不许中国人居住6.《辛丑条约》规定清政府必须拆毁北京至大沽之间炮台,外国列强的主要目的在于A.削弱中国军队的力量B.摧毁中国反帝行动C.控制中国的京津地区D.干涉中国内政外交7.义和团运动的性质是A.农民自发的反帝爱国运动E.农民自发的反帝反封建运动C.农民自觉的反侵略运动D.农民自觉的反封建的运动8.帝国主义未能完全瓜分中国的最主要原因是A.帝国主义之间的矛盾B.帝国主义同中国封建势力的矛盾C.义和团运动的沉重打击D.军事力量不足9.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完全确立的标志是A.总理衙门的设立B.《辛丑条约》的签订。

中国近现代史问答题

中国近现代史问答题

一、列强的对华侵略1.鸦片战争爆发的原因及其性质2.简述林则徐反对英国侵略的策略思想3.列举鸦片战争时期爱国官兵的抗英斗争4.试析鸦片战争中中国战败的原因5.为什么说鸦片战争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6.为什么说第二次鸦片战争是第一次鸦片战争的继续和扩大7.列举沙俄侵占中国领土的事实8.试析二鸦对中国社会的影响9.列举中法战争中的重要战役10.试析中法战争中国不败而败的原因及影响11.日本是怎样蓄谋发动侵华战争的?12.列举甲午战争中的主要战役13.结合史实分析清政府在甲午战争中战败的原因14.试析甲午战争的影响15.简述台湾人民的保台斗争16.列举列强在华强占的租借地和势力范围17.简述近代香港问题的形成18.结合条约内容说明中国社会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过程19.试析近代列强侵华方式的变化及其成因20.简述晚清政府与西方列强关系的演变二、太平天国和义和团运动1.太平天国运动爆发的原因2.试评洪秀全3.简述太平天国前期胜利进军的过程及原因4.建都天京战略得失分析5.为什么说天京事变是太平天国运动的分水岭6.试论太平天国运动失败的原因及历史意义7.简述太平天国政权的性质8.试比较《天朝田亩制度》与《资政新篇》9.与历代农民战争相比,太平天国运动具有哪些新的特点?10.义和团运动兴起的背景11.简析扶清灭洋口号12.简析清政府对义和团政策的演变及成因13.如何评析东南互保14.试析义和团运动的失败原因和历史作用15.比较太平天国与义和团运动的异同16.1854-1861年太平军与湘军争夺天京上游的主要阶段及结局特征三、晚清政局1.试析湘军与晚清地方势力的崛起2.简述洋务派与顽固派的异同3.列举洋务运动的主要内容4.洋务企业的性质和特点5.试析洋务运动的失败原因6.试评洋务运动7.简述清末新政的背景8.列举新政的主要内容9.试评清末新政10.洋务运动军用和民用企业的特点和作用11.试述清政府自救改革中的新旧三派思想冲突四、晚清社会经济和思想文化1.中国近代民族资本主义工业产生的途径和特点2.甲午战争后民族资本主义发展的原因和局限性3.20世纪初年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原因、概况和特点4.19世纪七十年代民族资本主义工业发展概况5.甲午战争后产生的主要民族资本主义企业6.20世纪初年民族资本主义工业的发展概况7.西学东渐的阶段及其特点8.文化冲突的类型和性质9.中西文化冲突的原因10.洋务运动时期的教育改革11.清末新政时期的教育改革12.简述科举制度的发展到被废除的过程五、维新运动与辛亥革命1.康有为的变法理论分析2.严复的变法理论分析3.维新派与守旧派论战的焦点、意义及其局限性4.百日维新的主要内容及其评价5.戊戌维新运动的失败原因与历史意义6.清末立宪运动评析7.简述孙中山早期革命活动8.同盟会纲领评析9.革命派与改良派论战的焦点、意义及其局限性10.革命派武装反清活动的失败原因11.南京临时政府的成立及其重要意义12.南京临时政府评析13.南京临时政府成立后面临的困境与危机14.《临时约法》的内容与性质15.二次革命及其失败原因和结局16.辛亥革命的失败原因和历史意义17.南京临时政府的成立及颁布的重要措施六、北洋政局与社会革命1.中国近代出现的三次思想解放的潮流2.概括指出20世纪初的中国社会与19世纪末相比的新特点,并分析原因3.北洋军阀的形成原因4.评价五四运动5.新旧民主革命的比较6.简述北洋军阀的性质及反动统治的特点7.谈谈你对新文化运动的认识8.简述马克思主义传入中国后引起的三次思想论争9.第一次国共合作的历史必然性和失败的经验教训10.比较孙中山新旧三民主义,并阐述新三民主义和三大政策之间的关系。

太平天国运动和义和团运动的比较表格模板

太平天国运动和义和团运动的比较表格模板

太平天国运动和义和团运动的比较表(第三课时)
试比较太平天国运动与义和团运动的异同。

答:相同点:
①所处时代:都发生于中国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的近代前期;
②运动主体:都是以农民群众为主;
③领导者:农民阶级;
④斗争方式:斗争武装斗争为方式的农民革命运动;
⑤组织形式:都利用宗教结社形式来发动群众,都带有浓厚的迷信色彩;
⑥结果及原因:都是由于农民阶级的时代的局限性,在中外反动派联合镇压下失败的。

⑦作用:都沉重打击了中外反动势力。

不同点:
①时代背景:太平天国运动发生在19世纪中期,中国社会性质开始变化,阶级矛盾的激化是其爆发的根因;义和团运动发生在19世纪末,世界进入帝国主义时代,列强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中国民族危机深重,民族矛盾是其根本原因。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对西方的态度
反对列强侵略,学习西方
盲目笼统排斥一切外来事物
革命结局
1864年天京陷落,
失败
八国联军以剿匪为名侵华,
签订《辛丑条约》
失败
成败原因
不是先进生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力代表
探究三比较太平天国和义和团运动
农民阶级
革命范畴
旧民主主义革命
代表人物
洪秀全
赵三多、朱红灯、本明
和尚
革命年代
1851—1864
1898-1900
主要活动
太平天国
义和团
革命时间
1851—1864
1898-1900
纲领、口号
《天朝田亩制度》
《资政新篇》
扶清灭洋
斗争对象
清王朝
外国帝国主义
清政府的态度

“剿”→“抚而用之”→“剿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