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生物检验实习小结讲解学习
检验科微生物出科小结

检验科微生物出科小结
本次科微生物出科小结主要对实验室里的微生物检验方面进行了总结。
经过调查研究,我们对不同微生物的检验方法及其在患者诊断和治疗过程中的应用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我们对细菌进行了详细的检验。
在检验中,我们了解了不同细菌样品的采集方法,包
括临床样品(如血液、尿液、呼吸道分泌物等)和环境样品(如食品、水质等)。
我们了
解了常见的细菌检验方法,如涂片法、培养法和鉴定法。
我们还学习了抗生素敏感性试验,了解了不同细菌对不同抗生素的耐药性。
我们还对真菌进行了检验。
我们了解了真菌样品的采集方法,包括皮肤刮片、黏液涂
片等。
我们学习了真菌的培养方法和鉴定方法,包括形态学观察、生理生化试验和分子生
物学方法。
我们还讨论了真菌感染的诊断和治疗方法,以及真菌对抗真菌药物的耐药性问题。
通过这次科微生物出科实验,我们对微生物检验方面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我们不仅学
会了常见微生物的采集和检测方法,还掌握了微生物感染的诊断和治疗方面的知识。
这对
于我们今后的临床实践和研究工作将大有裨益。
我们也意识到微生物检验在医学领域中的
重要性,它对于疾病的早期诊断、治疗和预防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我们将继续努力学习
微生物检验技术,提高自身的专业水平,为患者的健康贡献自己的力量。
微生物室出科小结

微生物室出科小结本次出科小结是对微生物室的实习经历进行总结和反思,旨在帮助自己了解并掌握微生物学的基础知识,提高实验操作能力,为今后的学习和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一、实验操作技巧通过近一个月的实习,我逐渐掌握了微生物室的实验操作技巧。
首先是实验前的准备工作,包括消毒、清洗、准备培养基和标本等。
在实验操作中,要注意无菌技术,避免交叉污染;要熟练掌握针头、螺旋体、筛子等实验器材的使用;要注意实验操作过程中的卫生安全问题,如佩戴实验手套、口罩等。
同时,我还了解了许多常用的实验方法,如半定量培养法、排菌法、比色法、荧光染色法等。
每种方法都有自己的适用范围和操作步骤,需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选择和应用。
我也意识到实验中重要的质控措施,如每日质控、对照组等,确保实验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二、实验数据分析能力实验是为了得到数据和结论,而数据分析能力是评价一个实验者的重要指标之一。
在微生物实验中,我们需要掌握数据的处理和分析方法,如计算菌落计数、绘制生长曲线图等。
同时,我们还需要了解基本的统计学方法,如方差分析、t检验等。
在实验中,我注意到了一些数据的特点和问题。
例如,菌落计数结果受到菌落大小、形状、颜色等因素的影响,需要进行标准化处理;生长曲线图可能会出现平台期、后期降解等现象,需要进行解释和分析。
通过对数据的仔细观察和分析,我们可以获得更准确和有效的实验结果,提高实验的可重复性和可信度。
三、知识储备和学习意愿微生物学是一个知识量大、涉及广泛的学科。
在实习中,我意识到自己还有很多不足和欠缺,需要继续巩固和学习。
首先,我需要掌握更多的微生物基础知识,如各种微生物的形态、结构、生长环境、分类等,为实验操作和数据分析提供理论依据。
其次,我需要关注微生物学的新进展和研究方向,加强科研意识,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在今后的学习和工作中,我将积极利用各种资源,如教材、文献、网络等,拓宽自己的知识视野,完善自己的微生物学体系。
同时,我也会有更高的积极性和热情,投入到实验和研究中,不断提高自己的实验技能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检验科微生物科室实习小结

检验科微生物科室实习小结
实习期间,我在检验科微生物科室参与了多项实验和工作,积累了丰富的实践经验和专业知识。
首先,在实习期间,我学会了熟练操作常见的微生物检测仪器和设备,如生物安全柜、灭菌器、培养箱、显微镜等。
通过实践操作,我掌握了正确的使用方法、操作流程和安全注意事项。
其次,我参与了微生物菌落计数实验和细菌培养实验。
在菌落计数实验中,我学会了如何制备菌液、制备琼脂平板、接种菌液、培养和计数菌落形成单位。
在细菌培养实验中,我独立完成了培养不同种类的细菌,并观察它们的生长情况和形态特征。
此外,我还参与了微生物鉴定实验和药敏试验。
在微生物鉴定实验中,我学会了观察细菌的形态特征、生理生化反应以及荧光染色等方法,从而确定细菌的种类。
在药敏试验中,我熟悉了各种抗生素的药敏试验方法,并对不同细菌的抗生素敏感性进行了测试。
还有,在实习期间,我积极参与科室内的例行工作,如接收样品、记录信息、制备培养基等,提高了自己的工作效率和责任感。
在检验科微生物科室的实习期间,我通过实践学习掌握了微生物检测的基本操作技能和实验方法,提高了自己的实验能力和科学素养。
此外,我还进一步了解了微生物领域的相关知识,培养了对微生物工作的兴趣和热情。
通过实习,我深刻体会到
了科学研究的严谨性和重要性,也对将来的科研工作有了更清晰的认识和规划。
检验科微生物实习小结

检验科微生物实习小结1查验科微生物练习小结岁月如梭,白驹过隙,不知不觉在微生物室练习的活动举办时间已接近尾声了。
回忆这两个月在微生物室练习的这三个月活动举办时间里在指导教员的率领下本身真的学会了不少。
经由过程本身的勤恳在积极协助教员完成细菌学方面查验项目标同时,我发现本身的操作能力不说有了很大水平的提高但也有了更大的前进了,比拟在黉舍的时候操作起来更谙练了。
好比在操纵显微镜看细菌形态的时候,以前调显微镜亮度、找视野等就要弄好几分钟,此刻经由过程在病院查验科微生物室三个月的练习,这些小问题都不存在了,并且经由过程染色在显微镜下能识别的细菌也比力多了,像球菌科的葡萄球菌传染、链球菌、淋球菌以及杆菌科的肠杆菌,真菌孢子在显微镜下也能一眼识别。
总之在微生物三个月的练习日子里感受本身受教颇多,经由过程切身实践操作把本身在黉舍学到的理论常识同实践很好的连系了起来,从而更进一步加深了本身的细菌学常识底蕴,在带教教员的悉心指导下已熟悉把握了各类标本的接种、细菌培育以及细菌的初步判定、细菌的药敏试验等。
在此做次总结为本身更好的回首在病院查验科微生物室所学。
2查验科微生物练习小结练习是每个医学生的必经阶段,是一个医务工作者由理论转向临床实践的阶段,而我的第一个起点就是微生物室。
对微生物室的第一印象是同事间的协调,是一个敦睦的大家庭。
此刻来微生物室练习已有两个礼拜了,由一举行的生疏、熟悉情况到此刻的亲主动手操作,与教员的敦睦相处,一切都是那么的好。
想起还没来练习之前,那时的表情是何等的兴奋啊!对于即未来临的练习生活生计布满着等候。
此刻我一样怀着兴奋的表情在这里练习了两个礼拜。
在这两个礼拜里面,我学到了人生中良多贵重的工具。
作为练习生的我,需要进修的工作其实是太多了。
看着教员们分辨标本的那份自傲,我心中不由发生了佩服之情,公然,姜仍是经验足的辣。
从刚举行通俗标本的接种,到后来的分手提纯,药敏试验,教员们都耐烦地教诲。
临床的标本大致有痰液,尿液,脑脊液,胆汁等,而它们的接种体例,后期处置又不尽不异,每个步调都必需严谨在无菌的前提下操作,要本着对患者负责的立场领受每一份标本。
微生物室实习总结7篇

微生物室实习总结7篇第1篇示例:在微生物室实习的这段时间里,我收获了很多知识和经验,也经历了许多有趣的事情。
通过这次实习,我对微生物学有了更深入的了解,也学会了很多实验操作技巧。
在这里,我将总结我在微生物室实习期间的所学所获,希望能够对我的未来有所帮助。
我深刻理解了微生物在生物学中的重要性。
微生物是生物体中最微小的生命体,但却在自然界中扮演着不可替代的角色。
它们可以分解有机物质,促进循环利用,维持生态平衡;也可以产生各种有益物质,如抗生素、酶等,对生物体生长发育起着重要作用。
在微生物室的实验中,我亲眼见识了微生物的种类之多,功能之广,这让我对微生物更加敬畏与热爱。
在微生物室实习期间,我的实验技巧得到了极大的提升。
通过观察老师和同学们的操作,我学会了如何进行无菌操作、菌落计数、鉴定微生物种类等实验技能。
虽然一开始有些生疏,但通过不断练习,我渐渐掌握了这些技巧,并且在实验中取得了一定的成绩。
这让我更加深刻地认识到实验技能在微生物学中的重要性,也为我之后的学习和工作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除了学习实验技能,我在微生物室实习期间还培养了团队合作的意识和能力。
在多人合作的实验中,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任务和责任,只有团队紧密合作,才能顺利完成实验。
在这个过程中,我学会了倾听他人的意见,与同学们共同讨论问题,共同解决困难,最终取得了成功。
这不仅增强了我的团队协作能力,也培养了我的沟通技巧,让我更好地融入集体,与他人共同进步。
通过这次微生物室实习,我深刻体会到了实践的重要性。
在课堂中学到的理论知识只是一个基础,只有通过实践才能真正掌握和应用这些知识。
在微生物室实习期间,我将课堂上所学知识付诸于实践,才发现其中的不足和差距,也才有了更深刻的理解和体会。
实践是检验自己学习成果的最好方式,也是提升自己实践能力的最佳途径。
这次微生物室实习对我来说是一次宝贵的经历。
通过这次实习,我不仅对微生物学有了更深入的了解,也学会了更多实验技能和团队合作能力。
微生物试验个人工作总结

微生物试验个人工作总结一、前言时光荏苒,岁月如梭。
转眼间,一个学期的微生物试验课程已经落下了帷幕。
回顾这段时间的学习,我深刻体会到了微生物试验的严谨性与实践性,同时也收获了许多宝贵的知识和经验。
在此,我谨以此文对自己在微生物试验课程中的学习进行总结,以期为今后的学习和工作奠定坚实的基础。
二、课程学习1. 理论知识通过学习微生物试验课程,我系统地了解了微生物的基本概念、分类、形态结构、生理特性以及微生物实验室的基本操作技术。
同时,我还掌握了微生物培养、分离、鉴定、计数等实验方法,为今后从事微生物相关领域的研究和工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2. 实验操作在课程实验过程中,我严格遵循实验规程,认真操作,细心观察,及时记录。
通过动手实践,我对微生物试验的各个环节有了更加深刻的理解,并逐渐提高了自己的实验技能。
3. 课程论文在课程论文的撰写过程中,我认真查阅了相关文献资料,对微生物试验的原理、方法及其应用进行了深入了解。
通过论文的撰写,我对微生物试验的科研意义和实际应用有了更加全面的认识。
三、收获与反思1. 收获(1)知识与技能:通过微生物试验课程的学习,我掌握了微生物实验室的基本操作技术,提高了自己的实验能力。
(2)思维与方法:在实验过程中,我学会了运用科学的方法和严谨的态度去解决问题,培养了自己的创新意识和团队协作能力。
(3)情感与价值观:课程学习使我认识到微生物试验在科研、生产和生活的重要性,增强了自己对微生物学科的热爱和责任感。
2. 反思在微生物试验课程学习过程中,我也发现了自己的一些不足之处,如对实验原理的理解不够深入,实验操作的熟练程度有待提高等。
在今后的工作中,我将努力改进这些不足,不断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
四、展望未来微生物试验课程的学习使我受益匪浅,我对微生物学科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在今后的学习和工作中,我将不断拓宽知识领域,提高自己的实践能力,为我国微生物事业的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五、结语总结过去,展望未来。
微生物实验个人总结

微生物实验个人总结
根据您的描述,参与了微生物实验后,我个人的总结如下:
1. 学习了微生物的基本概念和性质:在实验中,我对微生物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我知
道了微生物是一类极小的生物体,包括细菌、真菌和病毒等。
微生物存在于我们周围
的环境中,并且在生态系统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2. 掌握了微生物培养技术:在实验中,我学会了如何进行微生物培养。
我了解到,培
养基是供微生物生长和繁殖的营养介质,而无菌操作是确保培养过程中不受外界污染
的重要步骤。
3. 熟悉了微生物检测方法和技巧:在实验过程中,我学习了微生物检测的方法和技巧。
我了解到,对于不同类型的微生物,需要使用不同的检测方法,如显微镜观察、培养
计数法和分子生物学方法等。
4. 加强了实验室安全意识:在实验中,我深刻认识到实验室安全的重要性。
我遵守了
实验室的规章制度,严格遵守了个人防护措施,确保了自己和他人的安全。
5. 培养了团队合作意识:在实验中,我和其他实验组的同学合作进行了微生物实验。
我们分工合作,互相协作,共同完成了实验任务。
通过团队合作,我们不仅提高了实
验效率,还促进了相互之间的学习和交流。
总的来说,通过参与微生物实验,我不仅学到了关于微生物的知识,还培养了实验室
安全意识和团队合作意识。
这对我的科学素养和综合能力的提高都有积极的影响。
微生物学检验实训报告总结

一、实训背景微生物学检验是医学、食品卫生、环境保护等领域的重要技术手段。
通过微生物学检验,我们可以了解微生物的种类、数量、分布及生物学特性,为疾病诊断、食品卫生监测、环境保护等提供科学依据。
为了提高我们的实践操作能力,我们参加了微生物学检验实训,现将实训过程及心得体会总结如下。
二、实训内容1. 实训目的(1)掌握微生物学检验的基本原理和操作方法;(2)熟悉实验室操作规程和安全规范;(3)提高观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2. 实训内容(1)微生物的分离与纯化实训中,我们学习了微生物分离纯化的方法,包括平板划线法、稀释涂布平板法等。
通过实际操作,掌握了微生物分离纯化的技巧,为后续实验奠定了基础。
(2)微生物的鉴定实训中,我们学习了微生物鉴定的方法,如革兰氏染色、显微镜观察、生化反应等。
通过实际操作,掌握了微生物鉴定的原理和技巧。
(3)微生物的计数实训中,我们学习了微生物计数的原理和方法,如平板计数法、显微镜计数法等。
通过实际操作,掌握了微生物计数的技巧。
(4)微生物的药敏试验实训中,我们学习了微生物药敏试验的原理和方法,如纸片扩散法、微量稀释法等。
通过实际操作,掌握了微生物药敏试验的技巧。
三、实训过程1. 实训前期准备(1)了解实训目的和内容;(2)熟悉实验室操作规程和安全规范;(3)准备好实训所需的仪器、试剂和耗材。
2. 实训过程(1)微生物的分离与纯化:我们按照实验指导书的要求,进行了平板划线法和稀释涂布平板法操作,成功分离出纯培养。
(2)微生物的鉴定:我们对纯培养进行了革兰氏染色、显微镜观察和生化反应等鉴定实验,成功鉴定出微生物种类。
(3)微生物的计数:我们按照实验指导书的要求,进行了平板计数法和显微镜计数法操作,成功计数出微生物数量。
(4)微生物的药敏试验:我们按照实验指导书的要求,进行了纸片扩散法和微量稀释法操作,成功进行微生物药敏试验。
3. 实训总结(1)实训过程中,我们掌握了微生物学检验的基本原理和操作方法,提高了实践操作能力;(2)实训过程中,我们熟悉了实验室操作规程和安全规范,培养了良好的实验习惯;(3)实训过程中,我们通过观察、分析、解决问题,提高了自身的综合素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微生物检验实习小结
1、微生物检验实习小结
在这次见习中,我和其他三位同学被一起分到了微生物科。
在微生物科负责我们见习工作的是一位韩老师,他为人很随和,给我们布置的见习任务就是每个人跟踪一种类型的临床标本。
他要求跟踪从标本被送到微生物科开始一直到得出最终的报告为止并把从中的所见所得记录下来,通过这样一个过程让我们能够对微生物科有尽可能多的了解。
除此之外,韩老师还让我们了解一下里面的一些大型自动化仪器的用途及操作方法,为我们以后能更快的适应实习做准备。
见习的第一天,我们看的是标本的接种,我们看过那里的老师熟练的接种过程后深感自己平时做实验室的速度是如此之慢,如果以我们这种速度去完成每天要接种上百个标本的临床工作是根本不可能的。
此外我们还看了临床上的革兰染色,发现它与我们做实验时有一些不同,主要区别是在染料上,临床上为了提高染色速度都用了快速染料。
总之,这一天的见习让我们了解到的就是效率在临床上是十分重要的。
见习的第二、第三天,我们看的是临床标本的鉴定,对某些细菌,临床上有经验的老师只要通过观察菌落特征、气味及其他一些简单物理性状就可以初步判断出是何种细菌,让我们大感吃惊。
科室里还有一位很热心的老师在她空闲的时候向我们详细的讲解了一番在临床上一些常见微生物的鉴定方法,听过之后让我们受益匪浅。
见习的第四天,我们看的是临床标本的药敏反应。
在这一天里,我们详细的了解了临床上是如何做药敏反应的,以及不同的微生物需要做哪些药敏反应,这些都是我们在课堂上所无法学到的宝贵知识。
最后一天,我们看的是微生物科是如何做质控的。
通过这一天的见习,使我们深刻了解到质控对于检验科的重要性。
之前,我们只是从书本上了解到其对于检验这一学科是很
重要的,但是无法有深切的体会,这次见习给了我们一次很好的机会能让我们在实践中认识到它。
除了这些以外,我们每天还在科室里老师有空的时候让他们给我们讲解了一番微生物科中各种孵育箱的作用、ATB仪器的操作方法及其他一些仪器的用途和操作方法,让我们对微生物科有了更全面的了解。
五天的时间眨眼就过去了,我的见习也在不知不觉中圆满结束了,能学到的东西却比我们在学校一个月学到的还多。
回想这段时间的生活,我觉得自己过的很充实,也很快乐,更重要的是我学到了不少东西。
我相信,这段时间的收获将是我人生中的一笔宝贵的财富。
我也相信,通过这次见习的锻炼,将帮助我能更快的融入到即将到来的实习生活中以及以后的工作中。
2、微生物检验实习小结
大三下学期5月份,我们动物检疫专业的同学开始了为期2个多月的教学实习,在众多辅导老师之中,我有幸跟随我校动物科技学院预防系的赵宇军教授进行学习。
实习的地点就在我校动科楼的微生物实验室,以前我们曾在这里上过实验课,所以并不陌生。
这次大家来到实验室为自行选择课题进行相关实验操作,我对世界闻名的金黄色葡萄球菌非常感兴趣,在老师的带领下进行了相关食物中该菌的检验。
下面我们来回顾这次实验。
一、实验内容:食品中金黄葡萄球菌的检测方法实验内容金黄色葡萄球菌是一种引起人类和动物化脓感染的重要致病菌,也是造成人类食物中毒的常见致病菌之一。
本菌广泛分布于自然界,如空气、土壤、水及其它环境中。
在人类和动物的皮肤及外界相通的腔道中,也经常有本菌存在。
据报导,在正常人群中的带菌率可达30%~80%,其中皮肤带菌率为8~22%,鼻腔和咽喉部等上呼吸道的带菌率在40~50%以上,因此其可通过各种途径和方式,尤其是经工作人员的手和上呼吸道而污染食品。
由于致病金黄葡萄球菌能产生肠毒素,故一旦细菌污染食品,并在合适的温度环境下,细菌可以大量繁殖并产生肠毒素,从而引起消费者食物中毒。
由金黄色葡萄球菌引起的食物中毒,在世界各国都极为普遍。
特别是在北美及欧洲等地区发病率更高。
在上述这些国家中,每年有金黄色葡萄球菌引起的食物中毒病例,仅次于沙门氏菌,而在细菌性食物中毒病例排到第2~3位,有此而造成的经济损失也相当惨重,在我国由金黄色葡萄球菌引起的食物中毒病例也时有报导,所以目前世界各国都把金黄色葡萄球菌列为食品卫生的法定检测项目。
我国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目前采用的方法是以国家标准GB.4789-10-84及检验检疫系统行业标准SN.0172-92作为依据。
整个检测过程获得最终结果须时5天左右,既费时又费力,并造成货物积压,也影响货物的及时出运,并使货主的仓储成本提高,造成较大的经济损失。
多年来很多食品微生物实验室都在探索和寻找一些准确性高,并快速的检测方法,最近我们分别从美国3M 公司和法国生物梅里埃公司获得两种快速检测致病性金黄色葡萄球菌的培养基,其名称为:
①PetrifilmRS
A.CountPlate(由美国3M公司研制生产),是一种薄膜型快速检测金黄色葡萄球菌的计数平板。
②Baird-parker+RPFAgar.(由法国生物梅里埃公司研制生产的用Baird-Parker琼脂加免血浆纤维蛋白原的金黄色葡萄球菌检测计数平板)。
二、实验原理:实验原理:原理Petrifilm.RS
A.测试薄膜是由二部分组成。
第一部分是由黄金色葡萄球菌培养基片,此培养基中含有经修正的Barid-Parker,营养成分加上以冷水可溶解的胶质。
第二部分是一种耐热核酸酶(TNase)反应片,含有DNA及甲苯胺兰(ToluidineBlue-O)及四唑指示剂(Tetraeolium)。
此指示剂有助于菌落的计数及确定葡萄球菌耐热核酸酶的存在。
耐热去氧核糖核酸(deoxyribonulcasDnase)为产毒金葡菌之典型特征,此酶非常耐热,在100℃加热30min,不易丧失活性,在130℃之下,其D值为16.6min,此酶之分子量为16800,等电点PH 为9.6,耐热去氧核糖酸与检测血浆凝固酶相似,是一种鉴定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方法,在Petrifilm.RSA检测片上,耐热DNA酶反应看起来,呈粉红色环带包围着一个红色或兰色的菌落。
Petrifilm.RSA检测片,必须与Peyrifilm耐热核酸酶反应片一起使用,单独使用将不会显示菌落,因为具有辅助计数菌落的指示剂是在反应片上,而不是在Petrifilm.RSA检测片
上。
Baird-parker+RPFagar,这一培养基中含有丰富的营养成分,其中以氯化锂代替亚碲酸钾,使菌落颜色呈黑色,RPF补充有兔血浆和牛纤维蛋白原,以便检测凝固酶活力,胰酶可以抑制全部或部分围绕凝固酶阳性菌落周围沉淀晕环纤维蛋白的溶解,因此凡存在血浆凝固酶阳性的金黄色葡萄球菌,将在培养基中呈现有晕环的黑色菌落,即可确认,并作计数。
3、微生物检验实习小结
首先,这次课程实习,我们主观能动性很大,自主设计实验方案,然后做实验,感觉很好!通过本次实习,我重新温习了微生物实验中基本培养基的制备与灭菌、无菌操作技术、纯培养技术、统计计数技术等主要微生物技术。
其次,对实验操作的一些基本技能得到强化。
比如,棉塞的制作、培养基的配制、37±1℃,48h±2h选三个合适的稀释度,各以1ml量加入灭菌的乳糖发酵管不产气产气EMB平板分离,镜检乳糖复发酵不产气产气大肠菌群阴性大肠菌群阳性检样10倍系列稀释25g 样品+225ml无菌蒸馏水,均质高压蒸汽灭菌锅的使用、无菌工作台的使用、十倍稀释法等微生物基本实验操作技术。
以及独立生产去离子水。
最后,在本次实验中,我们也遇到了些许挫折。
比如,实验室器材不够用,导致我们实验有稍许延后,影响实验心情。
还有就是实验室器材确实很多,但可以用的很少,找不到自己想要的,也就是说器材管理方面很欠缺。
建议加强微生物实验室仪器的管理。
4、微生物检验实习小结
通过这次严谨而有序的实验实习,为我们先前在教学中学习到的知识提供了一个实际的操作实施平台,也为今后在这方面检验技术的工作起到了指引作用。
在过去的学习中,我们并不了解具体的病原微生物实验室检验技术的具体流程,注意事项等等非常关键和必须的防御手段。
通过此次生产实习,使我们对以前所不熟知的问题有了深入的认识,也对目前的情况有所思考和感悟。
在我看来,动物检疫人员在我国国民生活中起到了关键作用,民以食为天,没有认真负责的实验检测,将给社会带来巨大的饮食灾难,为此,我感到非常自豪和骄傲。
在今后的工作学习中,我将一如既往的认真下去,无愧自己的职责和称号。
在此感谢我
院的各级领导,特别是我的指导老师赵宇军教授。
5、微生物检验实习小结
1、在实习中,认识和学习到了许多平时不易见到的真菌,并通过查找资料了解了他们的分类地位和形态结构特征及作用。
2、在实习中,把课本知识与实际经验相结合,把理论运用与实践中,融会贯通,对微生物尤其是真菌的世界有了更多的了解。
3、在实习中,和班上同学有了更多的交流机会,尤其是爬山时大家相互照顾,相互鼓励,晚上住在一起也相互关心,体会到了浓浓的同学情谊。
(二)、实习中的感悟
1、我们所学的课本知识都只是理论的东西,只有通过实践才会真正理解与掌握并加以运用。
2、同学之间之间的相互合作脚趾一个人孤军奋战往往可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同学之间以及人与人之间只有多多交流相互关心才会有更加和谐的关系。
(三)、实习中的不足
1、实习时间较短,所找到真菌相对较少。
2、自己所学的知识和认识的真菌太少,今后的学习中有许多地方有待补充与提高。
3、实习过程中未能很好的与老师及时交流,导致出现很多自己不懂的问题没有得到解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