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作文:物质与精神作文1000字
【高三作文】议论文1000字 精神与物质

【高三作文】议论文1000字精神与物质精神与物质,是人类社会发展中的两大要素。
在现代社会,虽然物质方面得到了极大发展,但是精神方面仍需要进一步发展。
本文就探讨一下精神与物质的关系以及其重要性。
首先,精神和物质可以被视为两种不同的能量形式。
在人类社会中,物质是我们获得生存和生活资料的物质基础,同样,精神则是人们内心最深层次的感受和体验。
当两者相互妥协、相互促进,就会促进人类社会的健康繁荣发展。
其次,精神对于人类社会的重要性不容忽视。
虽然物质方面的发展能够解决我们的衣食住行问题,这在某种程度上是很重要的,但是当人们逐渐达到物质满足之后,精神的需求才随之变得更加显著。
比如,当贫富差距逐渐减少,社会安全和福利得到了显著提升时,社会中的人们才开始对文化、艺术、音乐等精神领域的需求越来越强。
这些领域对人类的精神体验、智力提升及情感交流方面有巨大的作用,奠定了文化发展的基础。
最后,精神和物质的互相影响也值得探究。
物质条件的改善往往会刺激精神生活的发展,而精神方面的进步也反过来会推动物质发展的进一步提升。
例如,科技革命的进步为物质生活提供了巨大的便利,同时也让我们对于生活方式、丰富的文化体验和情感生活产生了更高的期待。
综上所述,精神和物质是人类社会发展中不可或缺的两大要素。
每个人在追求物质满足的同时,也应该注重精神财富的积累和提升。
我们应该以精神文化的发展为引领,以实现社会全面进步为目标,将物质生活与精神追求相统一。
只有这样,我们才能走出一条更加坚实的发展之路,实现更高层次的人类幸福。
高中物质与精神作文【六篇】

【导语】⼈⽣的境界离不开物质与精神。
古⼈讲:仓廪实⽽知礼节。
“仓廪”就是物质的,“礼节”就是精神的。
光追求吃喝、财富、物质的享受,⽣活是贫瘠的;⽽在物质的情况下,追求精神的、思想的、哲学的境界,才是丰富的⾼境界的⽣活。
以下是为⼤家整理的⾼中物质与精神作⽂【六篇】,希望对⼤家写作有所帮助。
物质与精神作⽂⼀现在的孩⼦,有迷恋吧的、早恋的、离家出⾛的,甚⾄⾃杀的。
或许许多⼈都不理解,我作为⼀个11岁的少年,在此想说说⾃⼰的看法。
我们常常听到⼤⼈们讲,他们⼩时侯兴的事情就是能吃上两个⽩馒头,新年时能吃上⾁包⼦。
许多家长常常说:“有得你吃,有得你穿,有得你学,有什么不快乐的?真是不知⾜!”当时的他们有这样的环境,已经是很幸福的了,但对于我们呢?也有的家长会给不少钱孩⼦,让他们⾃⼰“独⽴”,对孩⼦很少过问。
现在,亲⼦沟通已成了⼀⼤难题。
我们这代已经从对物质上的追求,转变到了对精神上的追求。
许多孩⼦会被家长认为很独⽴,在孩⼦独⽴的另⼀⾯,却藏着⼀颗脆弱的⼼。
于是,许多对⾃⼰失去⾃信⼼的孩⼦⾛进了吧,希望通过游戏找到⾃⼰出⼈头地的⼀⾯;于是,没⼈安慰的孩⼦找了⾃认为是的男(⼥)朋友,希望在⾃⼰伤⼼的时候能听到真诚的安慰;于是,许多孩⼦选择了离家出⾛,希望在⾃由的世界⾥找到快乐;于是,⽆法⾯对现实的孩⼦,选择了结束⾃⼰认为很痛苦的⼀⽣。
表⾯在怎么独⽴、⾃强的孩⼦,背后总会有⼀颗脆弱的⼼需要⼈去安慰。
现在的我们只需要精神上的补给,⽽不需要太多物质上的奖励。
⼈的精神是⽀撑⼈活下去的勇⽓,只要精神上快乐,再残酷的现实我们都是可以⾯对的。
家长们,你们是该放下⼿中的⼯作,到孩⼦的内⼼世界去看看了!物质与精神作⽂⼆今天是科学理性统领⼀切的时代,为什么在⽅兴未艾的现代主义艺术作品中,我们却可以毫不含糊的捕捉到⼼灵趋于⽡解,破坏冲动抬头的倾向。
这些作品或多或少表现出⾮理性或关注⾮理性的特征,同时也蔑视传统,破坏⼀切,⽽⼀标新⽴异和歇斯底⾥代之。
【高三作文】议论文1000字 精神与物质

【高三作文】议论文1000字精神与物质精神与物质,是一个永恒的话题。
在当今社会,我们身边充斥着各种各样的物质,人们对物质的追求也越来越强烈,但与此精神世界的重要性却往往被忽视。
在我看来,精神与物质都是人类生活不可或缺的重要元素,二者缺一不可。
但在二者之间,我更愿意坚信精神比物质更为重要。
精神在人类生活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
精神世界是人们心灵最深处的追求,它包括情感、信仰、品德、人生观等多个方面。
一个对精神追求的人往往能够以宽广的视野看待世界,以美好的心态面对生活,以乐观的态度对待困难。
而且,精神世界是一个人内心的富矿,它不需要依赖外界物质的输入,可以带给人们较为持久的快乐。
精神的丰富和强大,往往可以让人们在最困难的时候找到力量和勇气,它是人生道路上的精神支柱。
精神与物质并不是简单的对立关系,更应该是相辅相成的关系。
物质来源于精神,而精神也需要物质来支撑。
物质可以提供物质条件,让人们有更舒适的生活环境,有更多的机会去实现自己的精神追求。
如果纯粹追求物质,并将其放在首位,那么很容易迷失自己,失去内心的平衡和幸福感。
相比之下,精神的满足往往更加深刻和持久,它可以让人在物质匮乏的情况下仍然保持乐观和坚强。
所以,在追求物质的我们更应该注重精神的培养和提升。
精神比物质更为重要是因为,当物质失去时,精神可以带给人内心的力量和安慰。
物质是有限的,但精神是无穷的。
当我们失去了物质财富,我们依旧可以通过信仰、思想和情感得到力量和满足。
在现实生活中,很多成功人士会对金钱地位感到疲惫和空虚,而拥有积极精神生活的人往往能够在逆境中保持乐观和坚强。
这也说明了精神的价值远远超过物质。
精神与物质是人类生活中不可分割的两个方面。
但在我看来,精神比物质更为重要。
我们应该在物质的追求中注重内心的精神世界培养,坚守自己的信念和道德准则,从而让自己的内心更加强大和丰富。
只有在内心有力量和坚定的前提下,我们才能更加理性地对待物质,更好地享受人生的美好。
物质与精神作文1000字

物质与精神作文1000字物质与精神,是我们生活中不可避免的两个方面。
无论是物质的丰富还是精神的充实,都是我们所追求的目标。
然而,在现实生活中,我们常常会面临到两者之间的选择。
是追求物质,还是注重精神?这是一个需要我们深思熟虑的问题。
在现代社会,物质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
我们需要物质作为生活的保障,确保我们能够生活得更加安定和舒适。
物质财富的增加可以带来物质享受,舒适的居住环境、高品质的食物和衣着,以及其他各种的物质享受。
没有物质,我们的生活可能会陷入贫困、不安全和困境。
同时,我们也需要精神的充实来平衡生活的不足。
精神充实不仅仅指的是精神上的文化享受,还包括心理健康、关系满足等方面。
正如一句古话所说的“贫贱夫妻百事哀”,家庭幸福与否并不完全取决于物质条件的优越程度,更多的是因为情感的支撑和价值的认同。
同样,人类并不是为了赚钱去而赚钱,而是为了改善生活,提升自己精神追求的水平。
然而,在现实生活中,我们会面临到两者之间的选择。
当人们追求高薪、高房价、衣食无忧时,他们往往会忽略掉精神的需求。
这种追求物质的过度,会导致人们失去原本的灵动和心境,生活变得枯燥乏味。
相反,当人们过于追求精神层面的东西时,他们可能会忽略到物质上的欠缺,经常发生因经济问题而带来的生活质量下降。
这样的时候,物质与精神的不平衡能够引发许多的问题和焦虑。
面对这种问题,我们应该如何取舍呢?我认为,在生活中,物质与精神应该得到平衡发展。
物质上的追求是为了更好地满足自己和家人的生活需求。
然而,当我们拿到更多的财富时,我们也应该关注自己的精神追求。
只要我们有时间,我们应该追求自己所喜欢的爱好、完成自己的目标、交结志同道合的好友并提升自我修养等。
这样,我们才能做到全面发展,过去丰富、有品质的生活。
综上所述,物质与精神的关系是错综复杂的。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需要注重个人追求和家庭幸福的平衡,在物质和精神间维护好一个和谐稳定的关系。
只有这样,我们的生活才能够更加有意义、璀璨夺目。
【高三作文】议论文1000字 精神与物质

【高三作文】议论文1000字精神与物质精神与物质是人类社会发展中的两个重要方面,精神是指人的思想、意志、文化等非物质层面的东西,而物质则是指可看触摸的实体物质。
这两者之间的关系是十分复杂而又紧密的。
精神与物质在人类生活中互相依存、互为补充。
物质是人类生活必不可少的基础,没有物质的支持,人们不能满足基本的生存需求,更无法进行进一步的追求和发展。
物质可以为人们提供衣食住行等生活所需,提供技术和工具,提供物质基础,使人类能够实现更高层次的精神追求。
有了物质基础,人们才能有更多的时间和能力去追求理想、追求知识、追求艺术,提高自身的修养和素质。
精神也是人类生活中的重要方面。
人类具有思想意识,有着自主的意识和意志。
精神世界是人类自主活动的重要根源,也是人类的价值和尊严所在。
精神具有可塑性和多样性,是无法用物质来代替的。
人类的精神追求包括对真理的追求、对人类本质的思考、对艺术的审美等,这些精神追求和发展才是人类发展的核心和灵魂。
精神和物质之间并不是简单的一对一关系。
在现代社会,物质的追求和消费主义思潮泛滥,导致了精神的虚无和空洞。
许多人在物质的追求中迷失了自己,追逐功名利禄,但最终却得不到真正的满足和幸福。
物质的拥有也并不能完全满足人的精神追求。
许多拥有很多物质财富的人,却感到内心的孤独和空虚,他们渴望一种更高的精神境界,追求心灵的安宁和自由。
我们要认识到精神与物质的平衡与协调是人类幸福和社会发展的关键。
我们不能过分强调物质的追求而忽视了精神的发展,也不能过分沉迷于精神追求而忽视了物质的基础。
而是要在追求物质的注重培养精神上的追求和修养,保持内心的平衡和宁静。
我们要明白,物质只是人类追求幸福和快乐的手段和工具,而不是最终目标。
只有在具备了基本的物质条件之后,才能更好地追求和发展精神生活,找到真正属于自己的价值和意义。
精神与物质是人类社会发展中不可分割的两个方面。
精神和物质相互依存、相互推动、相互补充,它们的平衡与协调是人类幸福和社会进步的关键。
物质与精神高二作文8篇

物质与精神高二作文8篇物质与精神高二作文篇1中华自古便有众多为民请命为国捐躯之人,他们用毅力与智慧撑起中华的晴空。
而我的内心永远忘不了他——林则徐。
林则徐出生于1785年8月30日,于1850年11月22日逝世,家在福建闽侯(今福州)人,史学界称他为近代中国“开眼看世界的第一人”。
当时的中国,很多老百姓都不幸染上了鸦片,可恶的鸦片不仅染上之后容易成瘾,而且染上的人身材瘦弱无力,根本不能下地干活。
吸食需要花费很多的银两,所以导致很多老百姓家破人亡,带着痛苦渐渐死去。
当时清朝政府里面的官员因为受金钱的诱惑,甚至勾结洋人销售鸦片,使得洋人明目张胆得意洋洋地碰着白花花的银子,这使得中国人非常气愤。
为了承担起救国救民的责任,林则徐多次启奏皇帝,要销毁鸦片,终于如愿以偿。
可是,英国殖民帝国并没放弃,竟发起了“鸦片战争”,咄咄逼人。
清政府里忧外患,就在这危急时刻,皇帝却听信了一些奸诈贪婪小人谗言,把硝烟后的林则徐辞去官位,贬为平民。
相反,不敢承担重任,既误人又害己,最终身败名裂的也同样存在。
国贼琦善在帝国主义侵略者面前卑躬屈膝低三下四的摆出一副哈巴狗的嘴脸,这丧权辱国的卖国贼在帝国主义侵略者面前丧失的不仅是个人的尊严,而且是民族的尊严。
正因为这些卖国贼的存在,我们伟大的中华民族才会遭到侵略者的践踏蹂躏。
在祖国的危急时刻,在人民面临着要走上罪恶的道路上时;在洋人得意洋洋地拿着白花花的银子不了一世的笑着时。
林则徐爷爷用“冷水”泼了他们,让他们把所藏鸦片交出来,他的人品令人信仰;他的精神令人崇拜,他的壮举世人不会忘记!现如今的我们虽然年纪小,说不起担当,但面对物质生活的诱惑游戏成灾的现状,面对国外叫嚣的反华势力。
我号召全体少先队员们,应该担负起净化精神的责任,应该挥舞起爱国的大旗,我相信,等我们成人时,定能为国担当,使中华于今世闪耀无尽的光芒!物质与精神高二作文篇2每个人都是一座孤岛,静默的伫立于一片汪洋之中,等一个人乘一叶扁舟漂洋过海的来叩响那扇心房。
物质与精神高三优秀作文5篇

物质与精神高三优秀作文5篇哲人说,假如你有两块面包,你得用一块去换一朵水仙花。
是啊,只有物质与精神的同步文明的弦,才能奏出有深度的人生之乐。
这里给大家分享一些以物质与精神为话题的高中作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以物质与精神为话题的高中作文篇1我瞥见一头土拨鼠偷偷穿过小路,心头涌起一阵奇异的野性狂喜。
强烈地想要抓住它,把它生吞下去。
——梭罗《瓦尔登湖》人类的历史是生产力不断发展的历史,也是人类精神世界日趋丰富的历史。
五千年了,物质文明已经发展到现在的程度,然而在物质文明的背后,一种原始的冲动仍一直以古老的血脉遗传的方式继承着,五千年了,从未间断。
这是一种自多少年前海洋里的那个细胞开始出现时起,就一直凌驾于生命长河之上的至高的规律,是人类的血液中不可磨灭的远古记忆。
这就是精神的野性。
文明与野性似乎一直是作为对立面而存在的。
前者表现在物质上,后者表现在精神上,二者有矛盾性。
前者追求秩序,后者向往不羁;前者是人类智慧的凝聚,后者是人类灵魂的奔突。
而五千年的发展,足以使物质文明一步步将精神野性打压下去,于是出现了都市中徘徊于霓虹灯下的人们。
他们目光呆滞,眼神少了些许锋芒。
我们必须承认:物质文明促进了人类发展,但绝不意味着物质文明发展的同时,精神野性被磨灭。
当然,也不可能。
那条叫巴克的狗如此,人类也是如此。
文明可以统一物质世界,但在精神上,必须有一处空间留给野性,必须要有一块土地未被物质文明同化。
精神野性的精髓在于思想的独特性。
笛卡尔说:“我思故我在。
”帕斯卡尔说:“思想——人的全部尊严就在于思想。
”陈寅恪说:“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历千万祀与天壤而同久,共三光而永光。
”心灵深处的那块处女地,是物质诱惑侵入内心的最后一道防线,精神野性使思想变得自由,使灵魂独一无二,使每一个生命个体不会因物质文明的发展而趋于同化。
没有精神野性,就不会有“我”,只有“我们”。
没有精神野性,哪有李白的不羁与飘逸?没有精神野性,哪有梭罗的恬静与朴拙?没有精神野性,哪有海明威的坚韧与自在?精神野性的力量是自由不羁的。
物质有境而精神无境的作文

物质有境而精神无境的作文《物质有境而精神无境篇一:《物质的局限与精神的无限可能》我有一个朋友叫小辉,那可真是个物质和精神在他生活中展现出强烈对比的人。
小辉是个超级爱鞋的家伙,他家的鞋柜呀,塞得满满当当都是各式各样的运动鞋。
我有次去他家,那阵仗可把我吓一跳。
他像个将军在检阅士兵一样,一双双地给我展示他的鞋子。
每双鞋子都放在精美的盒子里,他还特地给它们划分了区域,什么跑步专用的、休闲逛街穿的、专门拿来收藏的。
这些鞋子在物质层面上,那就是一堆皮革啊、橡胶啊之类的东西组合起来,有着明确的使用范围和价值界定。
可是有一天,小辉倒霉透顶了。
他家漏水,刚好把放鞋子的那个角落淹了。
好多鞋子就这么被泡坏了,小辉那叫一个心痛啊。
他看着那些皱巴巴、变形的鞋子,简直就像丢了魂一样。
我当时就在想,这些物质的东西多么脆弱,一场意外就能让它们失去原本的价值。
但小辉这个人呢,也有他特别厉害的精神层面的东西。
他喜欢研究古代历史,尤其是希腊神话。
他能把那些神之间复杂的关系、曲折的故事说得头头是道。
不管他在什么环境里,坐公交的时候,等吃饭的空档,甚至有时候在公园里散步,只要有人愿意听,他就能把那些神话故事像讲自家事一样讲出来。
而且他讲的时候眼睛里都放着光,满满的都是热爱。
从他身上我就看到了,物质的东西会被环境限制,像是那些泡坏的鞋子,但精神层面他对希腊神话的热爱还有他的知识储备,那可是没有边界的。
这种对比太鲜明了,在他这么一个小小的人物身上,都能体现出物质容易有界而精神无境啊。
篇二:《有限的物质,无尽的精神世界》小辉的事儿还没完呢。
那被水淹了鞋之后,小辉并没有一直沉浸在悲伤中。
虽说那些鞋子是他的心头好,但是日子还得继续过呀。
他也没有钱一下子再把那些鞋子都买回来。
整理那些被水泡坏的鞋子的时候,他还在跟我讲着希腊神话里赫拉克勒斯的十二功绩呢。
他说赫拉克勒斯要完成那些任务可不容易,就像他现在得接受鞋子坏掉这个事实一样。
他一边整理着那些惨不忍睹的鞋子,一边绘声绘色地描述赫拉克勒斯在尼米亚杀死猛狮是多么艰难。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物质与精神
几千年的文明古国得以传承,不仅是物质成就生活,还需要人们的智慧成就物质。
换句话说:文化程度决定物质生活的水平。
除温饱年代以外,每个世纪的繁荣昌盛必定伴随着诗书礼乐的发展,春秋战国时期形容局势混乱则称为礼崩乐坏。
这正是说明,生活不仅需要适用的物质,还需要精神的追求。
不探究精神的价值,就会成为只追求物质的傀儡。
当今社会发展速度加快,人的生活节奏亦随之加快,于是没有空虚岁月去注重精神生活。
每一本书蕴含的奇彩世界,每一日黄昏凄美的夕霞,每一朵曼妙姿态的鲜花,每一首歌的赞叹,都没能成功挽留仓促行走的人们,停下脚步,看一看,赏一赏,问一问,人生除了学术追求,还有什么?这个问题鲁迅先生应该是给予了最好的回答。
鲁迅早年学医颇有成就,赢得了藤野先生的肯定,但目睹国人对同民族之人的死麻木不仁,他决定弃医投戎,用笔来拯救民族的衰亡。
药物只能麻痹神经,鲁迅的文章却能使民族精神觉醒,让中国不至于从此一蹶不振。
这,就是精神的力量,就是文化的较高境界。
一个人活在世上就是不断思考与选择的过程。
物质上:选择吃什么,喝什么,穿什么,比较容易;精神上:学什么?做什么?为什么要这样做?就不容易了。
我们幕天席地的生涯中,被追星,攀比,调侃等生活的低级趣味充斥着,于是安于现状不追求更高的目标。
衡量一个人的生活质量不是用金钱地位,而是文明修养。
陶潜独坐月下,对花品茶,一夜未眠,思考着,留下一句:不为五斗米折腰。
这是多
么清高正直的气概,若不是他崇高的精神境界,哪有这一代文豪,如今也不过是一任小小的彭泽令罢了。
物质没有成为陶潜的绊脚石,然而成就《归去来兮辞》的是那一夜的思考和明智的抉择。
如果A有一个苹果,B也有一个苹果,AB交换之后,仍然都有一个苹果。
但如果A有一个想法,B也有一个想法,交换之后,AB就有了两个想法。
由此可见,物质与精神的区别在于:物质1*1=1;精神上1*1=2。
在衰落的清王朝,实行闭关锁国,认为自给自足就可以高枕无忧,实则不然。
没有了与外国的联系,持续的小农经济,使号称泱泱大国的中国远远落后于完成工业革命的外国。
少了物质的交流不会给生活带来过多的影响,少了精神的探讨则思维得不到进化。
如果生活少了文化的进步,那么发展是缓慢的,落后是必然的。
不仅古时候是这样,当今社会同样适用。
一个民族在文化上能否有伟大的建树,归根结蒂取决于精神生活的总体水平。
一个智者,会将物质与精神并为同等重要,没有精神的物质是迷茫的。
追求功利的同时,不妨提升一下文化境界,给中国文化的发展带来多一些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