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内容-上海市实验学校
上海市月浦实验学校《数字生活》教案

上海市月浦实验学校《数字生活》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数字化生活的概念,认识到数字化生活对人们生活的影响。
2. 培养学生运用数字技术解决生活问题的能力。
3. 提高学生对数字化生活的适应能力和信息安全意识。
二、教学内容1. 数字化生活的定义与特点2. 数字化技术在生活中的应用3. 数字化生活的优势与挑战4. 信息安全与隐私保护5. 适应数字化生活的策略三、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数字化生活的概念、特点、应用等基本知识。
2. 案例分析法:分析生活中典型的数字化应用案例,引导学生深入理解数字化生活。
3. 讨论法:组织学生讨论数字化生活的优势与挑战,培养学生的信息安全意识。
4. 实践操作法:引导学生运用数字技术解决实际问题,提高学生的适应能力。
四、教学准备1. 教材:《数字化生活》2. 课件:数字化生活相关图片、案例、视频等3. 网络:连接互联网,以便查找相关资料4. 设备:投影仪、电脑、白板等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一幅数字化生活的图片,引导学生思考什么是数字化生活,激发学生的兴趣。
2. 新课导入:讲解数字化生活的定义与特点,让学生了解数字化生活的基础知识。
3. 案例分析:分析生活中典型的数字化应用案例,如移动支付、在线教育等,让学生深入理解数字化生活。
4. 讨论:组织学生讨论数字化生活的优势与挑战,引导学生关注信息安全问题。
5. 实践操作:引导学生运用数字技术解决实际问题,如使用手机支付、在线学习等,提高学生的适应能力。
6. 总结: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强调信息安全的重要性,提醒学生保护个人隐私。
六、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数字化生活中的各种应用,并学会如何运用这些应用。
2. 培养学生利用数字化工具提高生活效率的能力。
3. 增强学生对数字化生活伦理和道德问题的认识。
七、教学内容1. 数字化生活中的常见应用:社交媒体、在线购物、数字地图等。
2. 数字化工具的使用:学习如何使用各种数字化工具,如智能手机应用、在线办公软件等。
上海实验学校教学工作总结

上海实验学校教学工作总结
上海实验学校是一所具有悠久历史和卓越教育传统的学校,秉承“求实创新,
追求卓越”的办学理念,致力于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优秀学生。
在过去的一年里,学校教学工作取得了显著成绩,为了进一步提高教学质量,我们对过去一年的教学工作进行了总结和反思。
首先,学校在教学管理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绩。
我们加强了课堂教学管理,规
范了教学秩序,提高了教学效率。
同时,学校还加强了对教师队伍的管理和培训,不断提升教师的教学水平和专业素养。
其次,学校在课程建设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绩。
我们不断完善课程体系,丰富
课程内容,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
同时,学校还开展了各类特色课程和实践活动,丰富了学生的课外生活,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和热情。
再次,学校在教学改革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绩。
我们积极探索教学改革的路径,推进“素质教育”和“创新教育”,不断提高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
同时,学校还注重学生的个性发展和特长培养,为学生提供了更多的发展空间和机会。
总的来说,上海实验学校在过去一年的教学工作中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也存
在一些不足和问题。
我们将继续努力,进一步加强教学管理,完善课程体系,推进教学改革,为学生提供更优质的教育教学服务,努力培养更多的优秀学生,为社会和国家的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伏安法测电源电动势和内阻专题复习

伏安法测电源电动势和内阻专题复习教案
上海市实验学校
李长辉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复习电流表和电压表的使用方法及量程的选择。
(2)学会设计电路及连接电路。
(3)理解测量电动势和内阻的原理
2.过程与方法
(1).学会利用图线处理数据的方法。
(2)使学生理解和掌握运用实验手段处理物理问题的基本程序和技能。
(3)学会误差分析,掌握减少实验误差的方法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1)通过设计电路和选择仪器,开阔思路,激发兴趣,培养学生观察能力、思维能力
和操作能力,提高学生对物理学习的动机和兴趣。
(2)培养学生具备敢于质并疑的习惯、严谨求实的态度和不断求索的精神。
(3)通过实验,培养学生团结协作的精神。
教学器材
投影仪
教学方法:
讨论和讲解相结合。
教学重难点
电路的设计和器材的选择、图像法处理数据、误差分析和故障的判断。
教学流程图
教学过程
一.新课引入
1.复习电源电动势和内阻基本概念。
课前复习:
电动势和内阻引入测量原理和测量方法。
新课教学电路设计、数据处理、
误差分析、故障判断。
小结
2.介绍测量电动势和内阻的测量原理。
二.新课教学
1.电路的设计:
量程的选择及电流表的内外接。
2.电路的连接注意事项:
开关、变阻器、电流表和电压表。
3.实验数据的处理方法:
计算法和图像法
4.误差分析:内接法和外接法
5.课堂练习(几种常见的故障判断)
小结作业。
五年级下册数学教案-第三单元简易方程▏沪教版

五年级下册数学教案第三单元简易方程▏沪教版一、教学内容今天我们要学习的是五年级下册数学的第三单元——简易方程。
我们将通过沪教版的教材来深入学习这个单元。
本节课我们将学习如何列方程以及解方程。
我们将通过具体的例子来理解什么是等量关系,并学会用字母表示未知数。
二、教学目标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希望学生们能够掌握方程的基本概念,理解等量关系,并能够用字母表示未知数。
同时,我也希望学生们能够通过实例来理解方程的意义,并能够独立地列方程和解方程。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本节课的重点是让学生们掌握方程的基本概念和解方程的方法。
难点则是理解等量关系,并能够用字母表示未知数。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为了帮助学生们更好地理解方程,我准备了一些图片和练习题。
同时,我也准备了一些笔记本,供学生们记录他们的思考和解题过程。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我会通过一个具体的例子来引入等量关系和方程的概念。
例如,如果我买了3个苹果和2个香蕉,一共花了10元,那么我可以设苹果的单价为x元,香蕉的单价为y元,那么我可以列出方程3x + 2y = 10。
2. 例题讲解:我会通过具体的例题来讲解如何列方程和解方程。
例如,如果我知道一个数的3倍加5等于14,那么我可以设这个数为x,那么我可以列出方程3x + 5 = 14。
3. 随堂练习:我会给出一些练习题,让学生们自己尝试列方程和解方程。
六、板书设计我会将每个步骤和重要的概念写在黑板上,以便学生们能够清晰地看到并理解。
七、作业设计1. 请用字母表示下列等量关系,并列出方程:(1) 小明的年龄加上5等于15岁。
(2) 我买了7个苹果和3个香蕉,一共花了18元。
2. 解下列方程:(1) 2x 5 = 10(2) 4y + 3 = 21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发现学生们对方程的理解还有待提高。
在下一节课中,我将继续通过具体的例子来帮助学生们更好地理解方程的概念。
同时,我也会给学生们更多的练习机会,以提高他们的解题能力。
沪教版第十册数学教学教参

第一部分本册教材概述一、本册教材的主要内容1.复习与提高先对第九册的主要内容——小数的乘除法进行复习;再给出一类方程“a(x+b)÷2=c”的解法,在复习第九册简易方程的基础上同时为第十册所要用到的方程做好准备;新学内容——面积的估测:将图形近似地看作可求面积的多边形,从而对图形的面积进行估测;最后介绍了自然数的概念,给出了自然数的两个基本性质并总结了自然数概念的多种含义。
2.正数和负数的初步认识本章主要内容分为“正数和负数”、“数轴”两个部分。
“正数和负数”:先从气温和海拔两个例子出发,介绍生活中具有相反意义的量;其后引入正数和负数的概念;再从海拔、收入支出、向东向西行走等多种角度给出“正数和负数表示一些具有相反意义的量”的具体应用。
练习册中也给出了大量实例,使学生初步掌握正数和负数的概念。
“数轴”:从数射线出发,通过对数射线的延长得出数轴,给出数轴的画法;并将关于数射线“右边的点所表示的数总是比左边的点所表示的数大”的结论推广到数轴,以便使学生能够“借助数轴比较正负数的大小”。
3.简易方程(二)本章内容是第九册《简易方程》的延续,主要学习“列方程解应用题”的相关内容。
本章主要介绍了“和倍问题”、“差倍问题”、“和差问题”、“行程问题”等最基本问题的方程解法,特别强调了在利用方程解决问题过程中“寻找等量关系”的关键作用,并要求学生能够自己找出题目中的“等量关系”,从而解决问题。
本章仅涉及两步方程的内容,以使学生初步掌握利用代数方法来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方法。
4.几何小实践本章的主要学习内容是长方体、正方体的表面积和体积。
关于体积的概念,教材按照学生学习体积的认知结构,用国际上普遍采用的、较为先进的方法进行教材的设计。
此外,本章给出了长方体、正方体的体积计算公式,并通过长方体、正方体的平面展开图,探究出长方体、正方体的表面积计算公式,并安排了初步的组合体的体积与表面积计算的内容。
5.问题解决教材安排这部分内容目的是使学生认识到数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认识数学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形成对数学价值的初步认识,同时,又提高了学生动手实践、解决简单问题、合作交流等能力。
上海市月浦实验学校《数字生活》教案

上海市月浦实验学校《数字生活》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数字化生活的概念,认识到数字化生活对人们生活的影响。
2. 培养学生运用数字技术进行信息收集、处理、传播的能力。
3. 提高学生对数字化生活的适应能力和网络安全意识。
二、教学内容1. 数字化生活的定义与特点2. 数字化技术在生活中的应用3. 信息的收集、处理、传播4. 网络安全与自我保护三、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数字化生活的概念、特点及应用。
2. 案例分析法:分析生活中的数字化实例,引导学生深入理解。
3. 小组讨论法:分组讨论数字化生活的影响及如何适应数字化生活。
4. 实践操作法:指导学生进行信息收集、处理、传播的实践操作。
5. 安全教育法:加强网络安全教育,提高学生的自我保护意识。
四、教学准备1. 准备相关的数字化生活案例材料。
2. 准备信息收集、处理、传播的实际操作任务。
3. 设置网络安全教育情景,准备相关教学资源。
4. 准备数字化设备,如电脑、网络等。
五、教学评价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发言、讨论、实践操作等情况,评价学生的参与度。
2. 知识掌握程度:通过课堂提问、作业、小测验等方式,评价学生对数字化生活相关知识的掌握程度。
3. 实践操作能力:评价学生在信息收集、处理、传播实践操作中的表现。
4. 网络安全意识:评价学生在网络安全教育中的认识和自我保护能力。
六、教学安排1. 课时:共计20课时,每课时45分钟。
2. 教学计划:第1-4课时:介绍数字化生活的定义与特点第5-8课时:探讨数字化技术在生活中的应用第9-12课时:学习信息的收集、处理、传播的方法与技巧第13-16课时:加强网络安全教育,提高自我保护意识七、教学活动1. 观看数字化生活相关视频,引导学生了解数字化生活的概念。
2. 分析现实生活中的数字化实例,让学生感受数字化生活的重要性。
3. 开展小组讨论,分享数字化技术在生活中的应用经验。
4. 进行信息收集、处理、传播的实践操作,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
上海市实验小学简介

百年名校实验创新——上海市实验小学简介上海市实验小学位于上海老城厢露香园路242号。
它创立于1911年2月,原名万竹小学。
因学校注重训练、严谨治教、教育质量高,被誉为“上海小学之最优者当推万竹”。
1949年,改名为上海市邑庙区中心小学。
1956年由上海市人民政府命名为上海市实验小学,曾是国家教育部在上海的唯一一所部属重点小学,声名远扬。
办学目标:在邓小平教育思想和现代教育理论指导下,研究构建学校、社区、家庭共同参与的开放教育办学模式。
使学校成为实施以德育为核心、以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的素质教育实验性、示范性学校。
培养目标:教会学生做人,培育乐观向上开放的心态;教会学生认知,实现基础性学力、发展性学力、创造性学力的同步增长;教会学生生活,培养学生基本自理技能和初步的社会实践能力。
九十多年来,学校为社会培养了三万余名毕业生。
其中有著名科学家、原全国政协副主席周培源;被毛主席誉为“金笔汤”的女企业家汤蒂茵;蒋经国、蒋纬国先生;香港中华总商会副会长、全国政协常务委员张永珍;评弹艺术家蒋月泉;著名画家陈秋草;著名电影表演艺术家陈述等。
目前办学规模:现有教学班31个,近千名学生,120多名教职工,400多名退休教师。
其中现职中学高级教师12名,先后有7名教师列入全国、上海市的名师培养对象。
学校共有东、西、南、北、中五栋教学大楼。
占地面积5359平方米,建筑面积6295平方米。
学校建有现代化教学设施:监控室、电化室、电脑房、美术室、生活劳动室、图书室、大礼堂、多功能活动室、塑胶跑道等。
学校的历任领导,继承发展了学校的优良传统,不断探索,锐意进取。
学校获上海市文明单位、上海市模范职工之家、上海市三八红旗集体、上海市教科研先进集体、全国红旗大队等荣誉称号。
学校现为国家教育部“现代教育技术实验学校”、中国创造学会“创造教育专业委员会实践基地”、全国小学德育实践基地、上海市第二期课改实践基地、上海素质教育实验校。
“四课”制:促进教师教学能力发展的有效机制——来自上海市实验学校的经验

中年 教师展示 课 和资深教 师示 范课 。关 注处 于不 同教 师专 业 发展 阶 段教 师 的一 般 特 点 , 上海 市 实验 学 校着 力于将 “ 四课 ” 设计 成一个 多层 次 的教 学展示 活 动 。关 注 每位 教 师 的成 长 过程 , 制 上海 市实 验学 校
希望经过长期 的积累, 为每个教师留下他们成长过程中的每一个足迹。在上海市实验学校 , 新到教师经
收 稿 日期 : 0 2 7—1 0 2~1 0
作者简介 : 李酉亭( 97 ), , 14 一 男 上海市人 , 上海市实验学校校长 , 研究员 , 主要从 事教育方法研究 与评价 、 教师教育等 方
向 研究 。
宁波( 94 ) 男 , 18 一 , 山东台儿庄人 , 上海师范大学教育学院硕士研究生 , 主要从事教育基本理论 研究 。
5 8
维普资讯
李酉亭 , 宁
波: “四课” : 制 促进教师教学能力发展 的有效机 制
教学 实 录从 动静 两个 角度 立体式 地展 示 了教师 的教 学素 养 。 我们认 为 , 堂是 教 师在学 校 的基本 活动 场所 , 堂 教学是 教 师最基本 的专业 活动形 式 , 课 课 因此 , 教师
正 实现 了教 师教 学能力的 阶段化发展 和教 师 的终 身持 续发展 ; 有效促进 了学科教 学研 究 。
关键 词 : 四课 ” ; 师专业发展 理论 ; “ 制 教 校本教 师教 育 ; 学能力 教
综 述 : 四课” “ 制— —搭 建教 师教学 展示 的舞 台
一
、
“ 四课 ” 制是 上海市 实验学 校校本 教师 教育 的一 个项 目, 它是 指 新到 教 师汇 报课 、 年教 师展 能课 、 青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数一数数到20
数轴上的数数轴上认20
想一想学一学找规律
11
11/12~11/16
20以内数的不进位加法有规律的题
20以内数的不退位减法有规律的题
20以内数的加减法大数、小数、相差数(1)
20以内数的加减法大数、小数、相差数(2)
练习课
12
11/19~11/23
20以内数的进位加法凑想一想学一学整十数、整百数的加减
练习课
加减法关系验算(1)
加减法关系验算(2)
圣诞
18
1/2~1/4
加减法关系求未知数X
想一想学一学生活中的数学(1)
想一想学一学生活中的数学(2)
练习课
复习
19
1/7~1/11
复习
元旦
20
1/14~1/18
期末考试
21
练习课
想一想学一学生活中的数学(1)
想一想学一学生活中的数学(2)
15
12/10~12/14
机动
测验
机动
直线的认识点、线段、射线、直线
负数认认它在数轴上的位置
16
12/17~12/21
小统计数数、分分、填填
想一想学一学数图形
练习课
加法表找规律;
减法表找规律
17
12/26~12/29
想一想学一学整十数、整百数的认识
机动
5
9/30
练习测验
国庆
6
10/8~10/12
10以内数的加法整体与部分(1)
10以内数的加法整体与部分(2)
10以内数的加法排好队做加法(1)
10以内数的加法排好队做加法(2)
练习课
7
10/15~10/19
10以内数的减法整体与部分(1)
10以内数的减法整体与部分(2)
10以内数的减法排好队做减法
上海市实验学校教学进度计划表(2018学年度第一学期)
学科:数学使用课本:实验教材第一册
执教教师:周雪岚李前凯陈健俊班名:国际部一年级
开学审阅:教研组长签名______ _
周次
日期
教学内容摘要和教学要求
备注
1
9/2~9/7
序言课
数一数数数
比一比比较
分一分分类
写一写、认一认0、1、2、3
练习课
2
9/10~9/14
写一写、认一认4、5
练习
立体、平面图形认图形
写一写、认一认6、7
写一写、认一认8、9
3
9/17~9/21
写一写、认一认0、10
写一写、比一比>、<、=
练习
数一数排一排几个和第几个(1)
数一数排一排几个和第几个(2)
4
9/25~9/29
想一想学一学认认这些数
想一想学一学几个一数
想一想学一学比比看
想一想学一学分分看
练习课
20以内数的退位减法破十(1)
20以内数的退位减法破十(2)
13
11/26~11/30
20以内数的加减法看规律找好方法
练习
20以内数的加减运算按顺序运算(1)
20以内数的加减运算按顺序运算(2)
20以内数的加减运算怎样算简便(1)
14
12/3~12/7
20以内数的加减运算怎样算简便(2)
想一想学一学数字谜
10以内数的减法大数、小数、相差数
练习课
8
10/22~10/26
10以内数的加减法三个数组成的算式
10以内数的加减法连加、连减
10以内数的加减法加减混合
练习课
练习
考察
9
10/29~11/2
想一想学一学数字谜
想一想学一学生活中的数学(1)
想一想学一学生活中的数学(2)
机动
练习
10
11/5~11/9
练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