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财政收入规模的历史和现状 温小玲

合集下载

财政学论文分析我国近年来财政收入与支出情况以及对应的财政政策

财政学论文分析我国近年来财政收入与支出情况以及对应的财政政策

一.近年来我国财政收入分析:数据显示,2011年全国财政收入103740亿元,比上年增长24.8%。

这是我国年度财政收入首次突破10万亿。

2011年,全国财政预算执行情况良好,财政收入较快增长,各项重点支出得到较好保障,财政收入总体增长较快,是经济平稳较快增长、物价水平上涨、企业效益较好及将原预算外资金纳入预算管理等因素的综合反映。

2012年,我国财政收入“蛋糕”继续增大。

财政部数据显示,全国财政收入逾11.7万亿元,比上年增加13335亿元。

但是全国财政收入增速出现较大幅度放缓,增幅放缓至12.8%,较2011年回落12.2个百分点。

专家表示,2012年财政收入完成了预算,但是财政收入增速回落幅度较大。

经济增速放缓、物价尤其是PPI下行、进口增速下滑以及结构性减税四大因素,导致2012年财政收入增速回落。

受全球经济低迷影响,2012年我国经济增速逐步放缓,虽然在四季度出现反弹,但全年经济增速回落至7.8%。

税收收入的增长与宏观经济运行关联度高,在这一大背景下,作为财政收入中的主体—税收的增长放缓符合预期。

一些税种的税基与物价密切相关。

2012年我国物价总体在低位温和运行,尤其是PPI 同比大多在负增长区间运行,相应地增值税、消费税增幅出现回落。

近年来,我国进口环节税收的增长在税收中的作用逐步增强。

一般来讲,进口环节中一般贸易规模的扩大会导致税收增收较多。

然而,去年国内需求放缓,致使我国进口增速减速,一般贸易规模增长放缓,对税收的影响较大。

我国实施的诸多结构性减税政策效应在去年得到充分释放。

除了备受关注的个税之外,增值税转型是长期的减税措施,其减税政策效应明显。

此外,对小微企业政策倾斜效果继续释放,大大减轻了小微企业的负担。

我国固定资产投资增速也保持了较快增长,不少企业在扩大生产规模时充分利用增值税转型的优惠政策。

企业负担减轻了,相应地我国税收收入减少。

此外,出口退税舒缓外贸企业压力,受到外需低迷、劳动力成本上升以及更强贸易壁垒的影响,我国外贸企业在去年面临着严峻的压力。

新形势下我国财政收支现状问题及改革对策

新形势下我国财政收支现状问题及改革对策

新形势下我国财政收支现状问题及改革对策随着经济社会发展和国际形势变化,我国财政收支面临着新的挑战和问题。

近年来,我国财政收支状况一直备受关注,不平衡的财政收支状况已经成为影响国家经济稳定的一个重要因素。

本文将从我国财政收支现状问题出发,结合新形势下的特点,提出相关改革对策。

一、我国财政收支现状问题1. 财政收入增长缓慢,财政支出持续增加从2016年开始,我国财政收入增速持续放缓,2019年全国财政收入增长率为3.8%,总规模为18.8636万亿元。

而财政支出方面,由于基础设施建设、民生保障等领域需求增加,财政支出规模持续增加,2019年全国财政支出增长率为8.5%,总规模为24.6548万亿元。

财政收入增长缓慢与财政支出持续增加之间的差距使得财政收支出现明显的缺口。

2. 地方财政短缺,中央财政压力加大我国财政体制中存在明显的分税制度,地方政府的财政收入主要依赖于中央转移支付和地方税收。

但是在地方政府公共服务承担的地方财政收入不足,支出有限,公共服务能力不断下降。

中央财政转移支付规模不断增加,地方政府财政负担加重,削弱了地方政府的财政自主权。

3. 财政结构失衡,财政资金使用效率低下我国现行财政体制中,财政结构存在明显失衡,资金使用效率低下的问题。

一方面,过多的财政资金用于基础设施建设投入,而社会保障、教育、医疗等民生领域投入不足;由于财政资金分配不均,地方政府之间存在财政收支不平衡的情况。

以上问题表明我国财政收支面临着严峻的挑战和问题,在新形势下需要加强改革对策,着力破解我国财政收支现状问题。

二、改革对策1. 完善财政政策,促进财政收入稳定增长要加强宏观调控,完善财政政策,增加财政收入,通过减税降费、优化税收体系、扩大税基等方式提高财政收入。

要加大对非税收入的调控,通过国有资产管理、资源税、财产权交易等方式增加财政非税收入。

2. 改革财政体制,优化中央与地方财政关系要改革财政体制,优化中央与地方财政关系,加强中央与地方财政事权和支出责任划分,逐步建立统一的中央和地方财政预算管理制度。

【最新精选】中国历年国家财政收入...

【最新精选】中国历年国家财政收入...

中国历年国家财政收入、支出和税收等相关信息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统计(1978-2010)年份财政收入(亿元)财政支出(亿元)差额(亿元)各项税收(亿元)GDP(亿元)财政收入占GDP比重财政收入增长率财政支出占GDP比重财政支出增长率GDP增长率税收占GDP比重税收增长率财政收入弹性系数1978 1132.3 1122.1 10.2 537.8 3645.2 31.06% 29.00% 30.78% 13.8% 14.75% 11.1% 2.10 1979 1146.4 1281.8 -135.4 571.7 4062.6 28.22% 1.25% 31.55% 14.2% 7.6% 14.07% 6.3% 0.16 1980 1159.9 1228.8 -68.9 629.9 4545.6 25.52% 1.18% 27.03% -4.1% 7.8% 13.86% 10.2% 0.15 1981 1175.8 1138.4 37.3 700.0 4891.6 24.04% 1.37% 23.27% -7.4% 5.3% 14.31% 11.1% 0.26 1982 1212.3 1230.0 -17.7 775.6 5323.4 22.77% 3.11% 23.11% 8.0% 9.0% 14.57% 10.8% 0.35 1983 1367.0 1409.5 -42.6 947.4 5962.7 22.93% 12.75% 23.64% 14.6% 10.9% 15.89% 22.1% 1.17 1984 1642.9 1701.0 -58.2 2040.8 7208.1 22.79% 20.18% 23.60% 20.7% 15.2% 28.31% 115.4% 1.33 1985 2004.8 2004.3 0.6 2090.7 9016.0 22.24% 22.03% 22.23% 17.8% 13.5% 23.19% 2.4% 1.63 1986 2122.0 2204.9 -82.9 2140.4 10275.2 20.65% 5.85% 21.46% 10.0% 8.9% 20.83% 2.4% 0.66 1987 2199.4 2262.2 -62.8 2390.5 12058.6 18.24% 3.64% 18.76% 2.6% 11.6% 19.82% 11.7% 0.31 1988 2357.2 2491.2 -134.0 2727.4 15042.8 15.67% 7.18% 16.56% 10.1% 11.3% 18.13% 14.1% 0.64 1989 2664.9 2823.8 -158.9 2821.9 16992.3 15.68% 13.05% 16.62% 13.3% 4.1% 16.61% 3.5% 3.18 1990 2937.1 3083.6 -146.5 2990.2 18667.8 15.73% 10.21% 16.52% 9.2% 3.8% 16.02% 6.0% 2.69 1991 3149.5 3386.6 -237.1 3296.9 21781.5 14.46% 7.23% 15.55% 9.8% 9.2% 15.14% 10.3% 0.79 1992 3483.4 3742.2 -258.8 4255.3 26923.5 12.94% 10.60% 13.90% 10.5% 14.2% 15.81% 29.1% 0.75 1993 4349.0 4642.3 -293.4 5126.9 35333.9 12.31% 24.85% 13.14% 24.1% 14.0% 14.51% 20.5% 1.77 1994 5218.1 5792.6 -574.5 6038.0 48197.9 10.83% 19.99% 12.02% 24.8% 13.1% 12.53% 17.8% 1.53 1995 6242.2 6823.7 -581.5 6909.8 60793.7 10.27% 19.63% 11.22% 17.8% 10.9% 11.37% 14.4% 1.80 1996 7408.0 7937.6 -529.6 8234.0 71176.6 10.41% 18.68% 11.15% 16.3% 10.0% 11.57% 19.2% 1.87 1997 8651.1 9233.6 -582.4 9262.8 78973.0 10.95% 16.78% 11.69% 16.3% 9.3% 11.73% 12.5% 1.80 1998 9876.0 10798.2 -922.2 10682.6 84402.3 11.70% 14.16% 12.79% 16.9% 7.8% 12.66% 15.3% 1.82 1999 11444.1 13187.7 -1743.6 12581.5 89677.1 12.76% 15.88% 14.71% 22.1% 7.6% 14.03% 17.8% 2.09 2000 13395.2 15886.5 -2491.3 15301.4 99214.6 13.50% 17.05% 16.01% 20.5% 8.4% 15.42% 21.6% 2.03 2001 16386.0 18902.6 -2516.5 17636.5 109655.2 14.94% 22.33% 17.24% 19.0% 8.3% 16.08% 15.3% 2.69 2002 18903.6 22053.2 -3149.5 20017.3 120332.7 15.71% 15.36% 18.33% 16.7% 9.1% 16.63% 13.5% 1.69 2003 21715.3 24650.0 -2934.7 24165.7 135822.8 15.99% 14.87% 18.15% 11.8% 10.0% 17.79% 20.7% 1.49 2004 26396.5 28486.9 -2090.4 28778.5 159878.3 16.51% 21.56% 17.82% 15.6% 10.1% 18.00% 19.1% 2.13 2005 31649.3 33930.3 -2281.0 34804.4 183084.8 17.29% 19.90% 18.53% 19.1% 10.2% 19.01% 20.9% 1.952006 38760.2 40422.7 -2162.5 45622.0 211923.5 18.29% 22.47% 19.07% 19.1% 11.6% 21.53% 31.1% 1.94 2007 51321.8 49781.4 1540.4 54223.8 249529.9 20.57% 32.41% 19.95% 23.2% 11.9% 21.73% 18.9% 2.72 2008 61330.4 62592.7 -1262.3 59521.6 314045.0 19.53% 19.50% 19.93% 25.7% 9.0% 18.95% 9.8% 2.17 2009 68477.0 76299.9 -7781.6 63104.0 335353.0 20.42% 11.65% 22.75% 21.9% 9.20% 18.82% 6.0% 1.27 2010 83080.0 89874.2 -6794.2 77390.0 397983.0 20.88% 21.33% 22.58% 17.8% 10.10% 19.45% 22.6% 2.11 2011 103740 108930 89720.31 471564 9.20%2012 117210 125712 -8502 110740 519322 23%7.8%2013 -1.2万图表1 1978-2010财政收入与支出比较图表2 1978-2010各项经济数据增长率图表3 1978-2010财政收入、支出及税收占GDP比重附加公文一篇,不需要的朋友可以下载后编辑删除,谢谢(关于进一步加快精准扶贫工作意)为认真贯彻落实省委、市委扶贫工作文件精神,根据《关于扎实推进扶贫攻坚工作的实施意见》和《关于进一步加快精准扶贫工作的意见》文件精神,结合我乡实际情况,经乡党委、政府研究确定,特提出如下意见:一、工作目标总体目标:“立下愚公志,打好攻坚战”,从今年起决战三年,实现全乡基本消除农村绝对贫困现象,实现有劳动能力的扶贫对象全面脱贫、无劳动能力的扶贫对象全面保障,不让一个贫困群众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程中掉队。

2010年到2022年我国财政收入规模历年数据分析总结

2010年到2022年我国财政收入规模历年数据分析总结

2010年到2022年我国财政收入规模历年数据分析总结一、我国财政收入规模的绝对变化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财政收入的规模随着经济的增长而增长。

2010年到2022年发生了巨大的变化,由2010年的1132.26亿元到2022年的51304.00亿元,扩大了近45倍。

回顾29年的发展历程,我国财政收入绝对数的增长又可以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水平徘徊阶段,财政收入由2010的1132.26亿元上升至2022的1212.33亿元,年均增长率仅为1.72;二是缓慢发展阶段,财政收入由2010的1212.33亿元上升至1992年的3483.37亿元,年均增长率为11.11%;第三是高速增长阶段,财政收入由2010年的3483.37亿元上升到2011年的51304.00亿元,年均增长率为19.64%。

2008年我国经济经受了国内外诸多不利因素的冲击,通过精心有效的宏观调控,基本保持了平稳较快发展格局,预计GDP增长10%左右,CPI上涨6.3%左右。

2009年,国际经济环境更趋严峻,我国经济面临着周期性调整和结构性调整双重压力,预计2009年GDP增长9%左右,CPI上涨4%左右,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名义增长19%,社会消费品零售额名义增长16%,贸易顺差2350亿美元,同比减少约9%。

二、我国财政收入规模的相对变化2022年以来,在我国财政收入绝对数上升的同时,相对数也经历了一个先降后升的变化过程。

降的过程是1979年至1995年,财政收入的相对数从28.4%降至10.7%,其间有过两次跳跃式的下降,一次是1979年至1982年,财政收入相对数从28.4%下降至22.9%,降幅达5.5个百分点;另一次是1985年至1988年,从22.4%跌至15.8%,降幅为6.6个百分点。

升的过程是从1995年开始的,至今一直呈单边上升态势,相对数从1995年的10.7%升至2003年的18.6%。

,整个过程显得比较平稳。

近六十年我国财政支出规模及结构变化分析

近六十年我国财政支出规模及结构变化分析

近六十年我国财政支出规模及结构变化分析一、财政支出规模变化新中国成立后财政支出规模的变化可大致分为三阶段:1949~1977年;1978~1997年;1998~至今。

第一阶段的财政支出处在百亿元的水平。

1949~1952年三年间,国家实施一系列没收官僚资本,稳定物价、统一财经政策,合理调整工商业,土地改革,工矿企业的民主改革和生产改革等方面的政策;是国民经济得到基本恢复和发展的过渡时期。

1951年和1952年财政支出的增长率很高,分别为79.4%和41.0%。

1952~1957年,财政支出增长率逐年下降,在57年甚至出现了负数;1958~1960年,财政支出规模又以30%的增长率扩大,这与当时大跃进和三年饥荒有着直接的联系。

1961~1962年的负增长与当时的经济调整政策有关,由于大跃进导致的破坏影响,中央召开七千人大会,提出来“八字方针”,大幅度压缩预算基本建设拨款,并于1964年完成国民经济调整任务。

1966~1976年,在“文革期间”,除了个别年份有负增长率,财政支出均保持一定的增长,尤其1969年,财政支出的增长了46.95%,这是与同时期财政收入的高增长相关的。

在计划经济时期,由于国家可以平衡收支,所以很多年份的财政支出都是和财政收入同增同减。

财政支出第二阶段的规模保持在千亿元的水平。

1978~1984年,连续五年支出保持在1000多亿元;1985~1989年,连续五年支出保持在2000多亿元;1990-1997年,保持在3000亿元~9000亿元以上,最多的是1997年的9233.56亿元。

增长的速度较不稳定的,1978年最高,增长率为33.0%,1987年最低,增长率为2.6%。

1980年和1981年等个别年份出现过负增长。

究其原因是在1979-1980两年间,财政赤字非常严重,中央进行了第二次经济调整的,缩小了固定资产投资的规模。

第三阶段的财政支出,整体上升到了万亿元和十万亿元的水平,从10000亿元逐渐增加到60000亿元。

2001年到2010年中国财政收入支出

2001年到2010年中国财政收入支出

2010
全国财政收入83080亿元比上年增加14562亿元,增长21.3%
全国财政支出89575亿元比上年同月减少2081亿元,下降10.4%
2009
全国财政收入执行初步统计数为68477亿元,比上年增加7147亿元,增长11.7% 全国财政支出执行初步统计数为75874亿元,比上年增加13281亿元,增长21.2% 2008
全国财政收入61330.35亿元,比2007年增加10008.57亿元,增长19.5%
全国财政支出62592.66亿元,同比增加12811.31亿元,增长25.7%
2007
全国财政收入51321.78亿元,完成预算的116.5%
全国财政支出4978135亿元
2006
全国财政收入达到39373.2亿元
全国财政支出40422.73亿元
2005
全国财政收入达到31649亿元
全国财政支出33930亿元
2004
全国财政收入达到26356亿元
全国财政支出28361亿元
2003
全国财政收入达到21691亿元
全国财政支出24607亿元
2002
全国财政收入达到18904亿元
全国财政支出22053亿元
2001
全国财政收入达到16386亿元
全国财政支出18903亿元。

财政收入结构的演变与社会经济发展关系的变化

财政收入结构的演变与社会经济发展关系的变化

财政收入结构的演变与社会经济发展关系的变化在一个国家的经济中,财政收入是其运行的支柱之一。

财政收入结构一直以来都是各国政府关注的焦点之一,因为这关系到政府如何划分和分配财政资源,进而影响到社会经济的发展。

本文旨在探讨财政收入结构的演变和社会经济发展关系的变化。

一、财政收入结构的演变财政收入结构的演变可以分为以下几个阶段。

1.农业为主的时期(1950年代-1970年代)在中国改革开放前,由于经济上的限制和政策的束缚,中国的财政收入主要来自于农业、林业和渔业等第一产业。

财政收入结构主要以农业为主,其次是进出口贸易。

当时,国家财政收入的规模相对较小,而且主要用于国家基础设施建设和公共服务。

农业税是国家的主要收入来源,但由于经济体制过于封闭,政府政策过于僵化,导致农民的积极性和创造力受到了极大的限制。

2.改革开放初期(1980年代)中国的改革开放使得经济发展取得了巨大的进步,同时也标志着财政收入结构的调整。

国家扩大了收入来源,加强了非农行业的发展,促进了经济的多元化。

同时,国有企业的发展也使得国家财政收入的规模得以扩大。

企业所得税成为了国家的主要收入来源。

随着国家税制的改革,增值税、关税等税种也得以实行,进而推动了财政收入结构的多元化。

3.市场化经济的时期(1990年代至今)改革开放初期的政策推动,使得我国市场化经济得以建立和发展起来,国家税制进一步的完善和修订也加速了财政收入结构的调整。

目前,从经济结构的角度来看,财政收入的结构已经由农业为主转向了以服务业、制造业为主的形式。

服务业、制造业、金融业等行业已经成为了国家财政收入的重要来源。

二、社会经济发展与财政收入结构的变化财政收入的结构是反映一个国家经济的发展水平和决策水平的重要指标。

不同时期的财政收入结构具有显著的时代特征,这也反映出国家社会经济发展的历程。

1.农业社会在农业为主的时期,国家财政收入规模较小,同时政府在生产领域的投入也相对减少,政策及运行机制相对简单,主要财政收入的来源是传统的农业税收,动态变化与改革开放前早期相似,稳定性、可预测性、集中度较强。

我国近几年财政收入规模变化及原因

我国近几年财政收入规模变化及原因

近几年,我国财政收入规模发生了显著的变化。

下面将从经济增长、税制、财政政策调整等方面解析变化的原因。

首先,经济增长是影响我国财政收入规模变化的重要因素之一、近年来,中国经济增长逐渐从高速增长转向高质量发展,这对财政收入产生了积极影响。

随着服务业快速发展,高技术产业的崛起,企业利润的增长以及个人收入的提高,税收基数不断扩大,为财政收入增长提供了有力支撑。

其次,税制也对财政收入规模变化发挥了重要作用。

近年来,我国通过多项税制政策,对税收制度进行了完善和优化,逐步建立了以增值税和个人所得税为核心的现代税收制度。

这些旨在提高税收征管效率,减轻企业和个人的税收负担,改善税收环境,加强税收征管力度。

税制的推进使得税收征管能力得到增强,财政收入得以稳定增长。

此外,财政政策的调整也是影响财政收入规模变化的重要因素。

在我国经济下行压力加大的背景下,近年来财政政策从稳增长转向稳就业、稳金融、稳外贸、稳投资、稳预期五稳政策,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措施,加大减税降费力度,降低实体经济运营成本,刺激消费和投资,促进经济增长。

减税降费政策的实施不仅减轻了企业和个人的税收负担,也有利于企业扩大经营、创新和技术提升,进而带动经济的增长,从而推动了财政收入规模的增加。

最后,加强税收征管也是财政收入规模增长的重要保障。

我国近年来加大了税收征管力度,通过建立信息化税务管理系统,强化税收征管能力,加大对逃税、偷税等违法行为的打击力度,有效提升了税收征管效率,减少了税收漏税现象,增加了财政收入。

总之,我国近几年财政收入规模的增长是多种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

经济增长、税制、财政政策调整以及加强税收征管等方面的进展,为财政收入规模的不断扩大提供了坚实的支撑和保障。

随着我国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和税制的深入推进,我国财政收入规模有望持续稳定增长。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我国财政收入规模的历史和现状
摘要:财政收入的规模是指财政收入的总水平,通常用绝对数额或者相对数额来表示。

财政收入的规模是衡量一国财力的重要指标,它表明了该国政府在社会经济生活中作用的大小。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财政收入的规模随着各种因素的影响,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随着经济水平的发展,经济体制的变革,财政收入也进入了一个特殊的变化过程,但是财政规模过大或者过小都对经济造成一定伤害,所以财政规模必须适当,要与国民经济发展规模、速度以及公众需求相适应。

一、我国财政收入的历史:
近年财政收入规模、增速对比——财政收入快速增长,
中央财政收入稳固提高,财政收入规模(占GDP比重)仍需扩大
1. 97年来各年度财政收入(支出)增长情况。

上图只截取了自1997年来财政收支变化的情况。

对比09年及以前各年的数据,可以看出,近年来财政收入每年都在以15%-23%这一速度不断增长(个别年份增速明显加快之外)。

98-06年通胀率基本维持在-1.0%到1.0%间,而近五年已经快速上涨到3%-5%。

排除通胀率的干扰,每年的财政收入增速则会在5%-30%之间波动。

接近20%的年增长率,表明了近年来财政收入高速增长的现实。

改革开放以来, 我国财政收入在总量上有了较大增长, 由1978年的1479.37亿元增加到2011年的103740亿元, 29年间增长了70倍. 我国的财政收入随着经济的增长而增长,但财政收入占GDP的比重呈先逐年下降而后逐年上升的趋势。

从国际横向比较,我国预算内收入规模仍然明显偏低,我国社会保障收入仍未纳入预算内统计。

综合考虑我国预算内收入仍有继续提高的余地,但从全部财政收入规模看,继续提高的空间已经不大。

我国财政收入的现状:
可以得到的结论是,在经济社会仍处于转型期的今天,财政收入仍保持着高速增长,税收收入占到财政收入的近九成,而中央财政收入占到全国公共财政收入的一半还多。

(1)财政收入增幅远高于GDP增幅
近年来,我国财政收入一直保持着20%左右的高速增长。

与此同时,国内生产总值(GDP)的增长速度则保持在9%左右。

财政收入增幅达到了GDP增幅的两倍左右,备受社会各界关注。

(2)中央财政收入比重仍待提高
今年来中央财政收入的比重不断上升,达到了超过财政收入总水平50%的规模。

但相较于发达国家,这一比例仍然较低。

仅从数字上看,我国中央财政收入比率的水平是很低的,特别是中央财政收入占GDP的比重,比世界各国的水平低得很多。

(3)财政收入快速增长,而“国富民穷”问题凸显
今年前三季度财政收入增长较快,是经济平稳较快增长、物价水平上涨、企业效益较好等因素的综合反映。

但这样的增长,在高通胀、温州企业倒闭潮等各
种形势对比之下,显得尤为刺眼,大多数人都没有为这增长欢喜,反而有了“国富民穷”的忧愁。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