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用中药药材替代使用速查表
26种常用中药材的替换方法丹参党参黄芪肉桂黄连

26种常用中药材的替换方法丹参党参黄芪肉桂黄连小编:常用中药有600多种,所以医院中药房和药店时常因为缺味而抓不全方子,病家需要跑好几处药房才能抓齐方子,如果能掌握性味相近的中药替换方法,可以免除抓药不齐之苦。
一、砂仁本品主产于越南。
云南省临沧地区、西双版纳州、红河州、文山州等地、州所属一些县区有产,但产量不多。
广东阳春县亦产,称为“阳春砂仁”。
性味:辛微涩温,含芳香气。
归经:入肺、脾胃、肾经。
功效:平呕逆,缓胃痛,止泻痢,安胎,收纳肾气。
代用品:1. 平呕逆:半夏、生姜。
半夏(辛、温),入脾、胃经,降逆止呕。
生姜(辛、温),入肺、脾、胃经,温中止呕。
两品相合,名“小半夏汤”,有温中降逆止呕之效。
若属于胃寒而胃气不能顺降者可用。
姜、夏同用,其性味、归经、功效大体接近于砂仁,故可代替砂仁,用于“平呕逆”。
2. 缓胃痛:若系寒凝气滞的胃脘疼痛,可用厚朴、木香代替。
厚朴(苦、辛、温),入脾、胃、肺、大肠经,有理气、消胀、止腹痛之效。
木香(辛、苦、温),入肝、脾、大肠经,有行气止痛之效。
厚朴、木香配合,从性味、归经、功效分析,对胃寒作痛之证,可代砂仁。
3. 止泻痢:属于寒湿证的泻痢,可用木香、炒白扁豆代替。
木香(辛、苦、温),入脾、大肠经。
温中寒,理中气。
白扁豆(甘、微温),入脾、胃经。
化湿,健脾止泻。
木香、白扁豆合力,既可温寒理气,又能健脾化湿,故对寒湿不化所引起的腹泻可治。
4. 安胎:胎动不安,须分寒热。
胎寒不安,用白术;胎热不安,用黄芩;若须保持胎宫温暖,调平寒热,则白术、黄芩并用,但以白术为主,黄芩为佐。
白术(甘、微苦、温),入脾、胃经,健脾燥湿。
黄芩(苦、寒),入心、肺、胆、肝、大肠、小肠经,清热、安胎。
故术、芩同用,可以调平寒热,保持胞宫温暖而安胎。
5. 收纳肾气:益智仁。
益智仁(辛、温),含芳香气,略带苦涩味,入脾、肾经,补肾固精,温脾止泻。
本品性味归经、功用大体接近于砂仁,故收纳肾气,用代用。
名贵中药的替代药集锦

名贵中药的替代药集锦
麝香可用白芷、石菖蒲、郁金替代。
人参可用党参、太子参、黄精替代。
虎骨、豹骨用透骨草、寻骨风、自然铜、金天格替代。
川贝母可用浙贝母、前胡、紫苑替代。
鹿茸可用肉苁蓉、巴戟天、仙茅替代。
羚羊角可用石决明、钩藤、山羊角替代。
藏红花可用红花、益母草替代。
犀角可用水牛角替代。
冬虫夏草可用枸杞子、山药、百合替代。
檀香可用降香替代。
鳖甲可用银柴胡、地骨皮替代。
龟板可用牡蛎、山茱萸替代。
穿山甲可用王不留行、地龙替代。
全蝎可用地龙、乌梢蛇、钩藤替代。
黄连可用苦参、穿心莲替代。
天麻可用天南星、钩藤、白蒺藜替代。
金银花可用板蓝根、穿心莲替代。
白花蛇可用乌梢蛇、地龙、防风、蝉蜕替代。
三七可用桃仁、红花、赤芍替代。
注:并不是上述名贵药材可以其它药来替代。
中医在实际应用中,普通的药材之间也有很多可以替代的药材。
但替代时的标准主要是考虑原药在药方中的作用,然后选择与该作用相似或相近的药材进行替代,。
中药的替代!

中药的替代!一、解表类麻黄:发汗利水。
代替药:浮萍伍辛温解表药。
止咳平喘。
代替药:紫薇伍杏仁。
注:后世曰:香薷乃夏月之麻黄;羌活(徐小圃)荆芥:发汗解表。
代替药:防风。
祛风力强,发汗力弱。
代替药:苏叶,辛温力强。
防风:发汗解表。
代替药:荆芥或苏叶。
祛风湿。
代替药:羌活,羌活性烈,防风性缓。
细辛:祛风止痛。
代替药:防风伍桂枝或再伍活血药。
温肺化饮。
代替药:干姜伍半夏。
辛夷:通鼻窍。
代替药:细辛伍白芷,细辛通窍之力不如辛夷,或用细辛伍薄荷。
葛根:疏风解肌。
代替药:柴胡伍桂枝,或羌活易桂枝。
生津止渴。
代替药:花粉或芦根,或再伍石斛。
做阳明引经药。
代替药:白芷。
柴胡:疏肝解郁。
代替药:香附或郁金。
升举清阳。
代替药:升麻或葛根,或再伍桔梗。
升麻:升举阳气。
代替药:柴胡,或再伍桔梗、黄芪。
解毒透疹。
代替药:葛根伍牛蒡子蔓荆子:清利头目。
代替药:菊花或决明子。
二、清热类知母:滋阴清热(肾),代替药:黄柏伍熟地。
养阴清热(肺、胃),代替药:元参伍石膏。
清虚热,代替药:元参。
栀子:凉血止血,代替药:生地伍丹皮,或伍莲子心。
清心除烦,代替药:生地伍淡竹,或伍茵陈。
清利湿热,代替药:滑石伍竹叶。
夏枯草:清肝火,代替药:决明子伍菁葙子解郁软坚,代替药:香附伍元参。
犀角:清热凉血,代替药:水牛角,水牛角用量一般为犀角的8~12倍。
玄参:清热凉血滋阴,代替药:生地黄,二者可以互代。
软坚散结,代替药:贝母伍夏枯草。
丹皮:清热凉血散瘀,代替药:赤芍。
黄连:清上焦热,代替药:黄芩,或再伍莲子心。
清热燥湿(下焦),代替药:胡黄连。
清热毒,疗疮疡,代替药:黄柏、栀子伍丹皮。
金银花:清热解毒,代替药:连翘,二者可以互代。
疏散风热,代替药:连翘,二者可以互代,但双花偏于透热上行,由口鼻外达,连翘偏于透达肌表,由躯壳疏散。
金银花、连翘:清热解毒,代替药:蒲公英。
蒲公英:清热解毒,代替药:紫花地丁,二者可以互代,但紫花地丁清热解毒力较强,多用于疔疖,蒲公英消肿散结之力较著,多用于臃肿。
中药的替代

中药的替代中药的替代2020-03-07 阅 1 转 23一、解表类麻黄:发汗利水。
代替药;浮萍,伍辛温解表药。
止咳平喘。
代替药;紫薇伍杏仁。
荆芥:发汗解表。
代替药;防风,祛风力强,发汗力弱。
代替药;苏叶,辛温力强。
防风:发汗解表。
代替药;荆芥或苏叶祛风湿。
代替药;羌活,羌活性烈,防风性缓。
细辛:祛风止痛。
代替药;防风伍桂枝或再伍活血药。
温肺化饮。
代替药;干姜伍半夏。
辛夷:通鼻窍。
代替药;细辛伍白芷,细辛通窍之力不如辛夷,或用细辛伍薄荷。
葛根:疏风解肌。
代替药;柴胡伍桂枝,或羌活易桂枝。
生津止渴。
代替药;花粉或芦根,或再伍石斛。
做阳明引经药。
代替药;白芷。
柴胡:疏肝解郁。
代替药:香附或郁金。
升举清阳。
代替药:升麻或葛根,或再伍桔梗。
升麻:升举阳气。
代替药:柴胡,或再伍桔梗、黄芪。
解毒透疹。
代替药:葛根伍牛蒡子蔓荆子:清利头目。
代替药:菊花或决明子。
二、清热类知母:滋阴清热(肾),代替药:黄柏伍熟地。
养阴清热(肺、胃),代替药:元参伍石膏。
清虚热,代替药:元参。
栀子:凉血止血,代替药:生地伍丹皮,或伍莲子心。
清心除烦,代替药:生地伍淡竹,或伍茵陈。
清利湿热,代替药:滑石伍竹叶。
夏枯草:清肝火,代替药:决明子伍菁葙子解郁软坚,代替药:香附伍元参。
犀角:清热凉血,代替药:水牛角,(注);水牛角用量一般为犀角的8~~12倍。
玄参:清热凉血滋阴,代替药:生地黄,二者可以互代。
软坚散结,代替药:贝母伍夏枯草。
丹皮:清热凉血散瘀,代替药:赤芍。
黄连:清上焦热,代替药:黄芩,或再伍莲子心。
清热燥湿(下焦),代替药:胡黄连。
清热毒,疗疮疡,代替药:黄柏、栀子伍丹皮。
双花:清热解毒,代替药:连翘,二者可以互代。
疏散风热,代替药:连翘,二者可以互代,但双花偏于透热上行,由口鼻外达,连翘偏于透达肌表,由躯壳疏散。
双花、连翘:清热解毒,代替药:蒲公英。
蒲公英:清热解毒,代替药:紫花地丁,二者可以互代,但紫花地丁清热解毒力较强,多用于疔疖,蒲公英消肿散结之力较著,多用于臃肿。
【中药替代】

【中药替代】一、解表类麻黄:发汗利水。
代替药:浮萍,伍辛温解表药。
止咳平喘。
代替药:紫薇伍杏仁。
荆芥:发汗解表。
代替药:防风,祛风力强,发汗力弱。
代替药:苏叶,辛温力强。
防风:发汗解表。
代替药:荆芥或苏叶祛风湿。
代替药:羌活,羌活性烈,防风性缓。
细辛:祛风止痛。
代替药:防风伍桂枝或再伍活血药。
温肺化饮。
代替药:干姜伍半夏。
辛夷:通鼻窍。
代替药:细辛伍白芷,细辛通窍之力不如辛夷,或用细辛伍薄荷。
葛根:疏风解肌。
代替药:柴胡伍桂枝,或羌活易桂枝。
生津止渴。
代替药:花粉或芦根,或再伍石斛。
做阳明引经药。
代替药:白芷。
柴胡:疏肝解郁。
代替药:香附或郁金。
升举清阳。
代替药:升麻或葛根,或再伍桔梗。
升麻:升举阳气。
代替药:柴胡,或再伍桔梗、黄芪。
解毒透疹。
代替药:葛根伍牛蒡子蔓荆子:清利头目。
代替药:菊花或决明子。
二、清热类知母:滋阴清热(肾),代替药:黄柏伍熟地。
养阴清热(肺、胃),代替药:元参伍石膏。
清虚热,代替药:元参。
栀子:凉血止血,代替药:生地伍丹皮,或伍莲子心。
清心除烦,代替药:生地伍淡竹,或伍茵陈。
清利湿热,代替药:滑石伍竹叶。
夏枯草:清肝火,代替药:决明子伍菁葙子解郁软坚,代替药:香附伍元参。
犀角:清热凉血,代替药:水牛角,(注);水牛角用量一般为犀角的8~~12倍。
玄参:清热凉血滋阴,代替药:生地黄,二者可以互代。
软坚散结,代替药:贝母伍夏枯草。
丹皮:清热凉血散瘀,代替药:赤芍。
黄连:清上焦热,代替药:黄芩,或再伍莲子心。
清热燥湿(下焦),代替药:胡黄连。
清热毒,疗疮疡,代替药:黄柏、栀子伍丹皮。
双花:清热解毒,代替药:连翘,二者可以互代。
疏散风热,代替药:连翘,二者可以互代,但双花偏于透热上行,由口鼻外达,连翘偏于透达肌表,由躯壳疏散。
双花、连翘:清热解毒,代替药:蒲公英。
蒲公英:清热解毒,代替药:紫花地丁,二者可以互代,但紫花地丁清热解毒力较强,多用于疔疖,蒲公英消肿散结之力较著,多用于臃肿。
中医必知中药相互的代替

中医必知中药相互的代替一、解表类麻黄:发汗利水。
代替药;浮萍,伍辛温解表药。
止咳平喘。
代替药;紫薇伍杏仁。
荆芥:发汗解表。
代替药;防风,祛风力强,发汗力弱。
代替药;苏叶,辛温力强。
防风:发汗解表。
代替药;荆芥或苏叶祛风湿。
代替药;羌活,羌活性烈,防风性缓。
细辛:祛风止痛。
代替药;防风伍桂枝或再伍活血药。
温肺化饮。
代替药;干姜伍半夏。
辛夷:通鼻窍。
代替药;细辛伍白芷,细辛通窍之力不如辛夷,或用细辛伍薄荷。
葛根:疏风解肌。
代替药;柴胡伍桂枝,或羌活易桂枝。
生津止渴。
代替药;花粉或芦根,或再伍石斛。
做阳明引经药。
代替药;白芷。
柴胡:疏肝解郁。
代替药:香附或郁金。
升举清阳。
代替药:升麻或葛根,或再伍桔梗。
升麻:升举阳气。
代替药:柴胡,或再伍桔梗、黄芪。
解毒透疹。
代替药:葛根伍牛蒡子蔓荆子:清利头目。
代替药:菊花或决明子。
二、清热类三、知母:滋阴清热(肾),代替药:黄柏伍熟地。
四、养阴清热(肺、胃),代替药:元参伍石膏。
五、清虚热,代替药:元参。
六、栀子:凉血止血,代替药:生地伍丹皮,或伍莲子心。
七、清心除烦,代替药:生地伍淡竹,或伍茵陈。
八、清利湿热,代替药:滑石伍竹叶。
九、夏枯草:清肝火,代替药:决明子伍菁葙子十、解郁软坚,代替药:香附伍元参。
十一、犀角:清热凉血,代替药:水牛角,(注);水牛角用量一般为犀角的8~~12倍。
十二、玄参:清热凉血滋阴,代替药:生地黄,二者可以互代。
十三、软坚散结,代替药:贝母伍夏枯草。
十四、丹皮:清热凉血散瘀,代替药:赤芍。
十五、黄连:清上焦热,代替药:黄芩,或再伍莲子心。
十六、清热燥湿(下焦),代替药:胡黄连。
十七、清热毒,疗疮疡,代替药:黄柏、栀子伍丹皮。
十八、双花:清热解毒,代替药:连翘,二者可以互代。
十九、疏散风热,代替药:连翘,二者可以互代,但双花偏于透热上行,由口鼻外达,连翘偏于透达肌表,由躯壳疏散。
二十、双花、连翘:清热解毒,代替药:蒲公英。
二十一、蒲公英:清热解毒,代替药:紫花地丁,二者可以互代,但紫花地丁清热解毒力较强,多用于疔疖,蒲公英消肿散结之力较著,多用于臃肿。
【中药的替代(收藏版)】

【中药的替代(收藏版)】一、解表类麻黄:发汗利水。
代替药:浮萍伍辛温解表药。
止咳平喘。
代替药:紫薇伍杏仁。
荆芥:发汗解表。
代替药:防风。
祛风力强,发汗力弱。
代替药:苏叶,辛温力强。
防风:发汗解表。
代替药:荆芥或苏叶。
祛风湿。
代替药:羌活,羌活性烈,防风性缓。
细辛:祛风止痛。
代替药:防风伍桂枝或再伍活血药。
温肺化饮。
代替药:干姜伍半夏。
辛夷:通鼻窍。
代替药:细辛伍白芷,细辛通窍之力不如辛夷,或用细辛伍薄荷。
葛根:疏风解肌。
代替药:柴胡伍桂枝,或羌活易桂枝。
生津止渴。
代替药:花粉或芦根,或再伍石斛。
做阳明引经药。
代替药:白芷。
柴胡:疏肝解郁。
代替药:香附或郁金。
升举清阳。
代替药:升麻或葛根,或再伍桔梗。
升麻:升举阳气。
代替药:柴胡,或再伍桔梗、黄芪。
解毒透疹。
代替药:葛根伍牛蒡子蔓荆子:清利头目。
代替药:菊花或决明子。
二、清热类知母:滋阴清热(肾),代替药:黄柏伍熟地。
养阴清热(肺、胃),代替药:元参伍石膏。
清虚热,代替药:元参。
栀子:凉血止血,代替药:生地伍丹皮,或伍莲子心。
清心除烦,代替药:生地伍淡竹,或伍茵陈。
清利湿热,代替药:滑石伍竹叶。
夏枯草:清肝火,代替药:决明子伍菁葙子。
解郁软坚,代替药:香附伍元参。
犀角:清热凉血,代替药:水牛角,水牛角用量一般为犀角的8~12倍。
玄参:清热凉血滋阴,代替药:生地黄,二者可以互代。
软坚散结,代替药:贝母伍夏枯草。
丹皮:清热凉血散瘀,代替药:赤芍。
黄连:清上焦热,代替药:黄芩,或再伍莲子心。
清热燥湿(下焦),代替药:胡黄连。
清热毒,疗疮疡,代替药:黄柏、栀子伍丹皮。
金银花:清热解毒,代替药:连翘,二者可以互代。
疏散风热,代替药:连翘,二者可以互代,但双花偏于透热上行,由口鼻外达,连翘偏于透达肌表,由躯壳疏散。
金银花、连翘:清热解毒,代替药:蒲公英。
蒲公英:清热解毒,代替药:紫花地丁,二者可以互代,但紫花地丁清热解毒力较强,多用于疔疖,蒲公英消肿散结之力较著,多用于臃肿。
中药的相互代替

一、解表类麻黄:发汗利水。
代替药;浮萍,伍辛温解表药。
止咳平喘。
代替药;紫薇伍杏仁。
荆芥:发汗解表。
代替药;防风,祛风力强,发汗力弱。
代替药;苏叶,辛温力强。
防风:发汗解表。
代替药;荆芥或苏叶祛风湿。
代替药;羌活,羌活性烈,防风性缓。
细辛:祛风止痛。
代替药;防风伍桂枝或再伍活血药。
温肺化饮。
代替药;干姜伍半夏。
辛夷:通鼻窍。
代替药;细辛伍白芷,细辛通窍之力不如辛夷,或用细辛伍薄荷。
葛根:疏风解肌。
代替药;柴胡伍桂枝,或羌活易桂枝。
生津止渴。
代替药;花粉或芦根,或再伍石斛。
做阳明引经药。
代替药;白芷。
柴胡:疏肝解郁。
代替药:香附或郁金。
升举清阳。
代替药:升麻或葛根,或再伍桔梗。
升麻:升举阳气。
代替药:柴胡,或再伍桔梗、黄芪。
解毒透疹。
代替药:葛根伍牛蒡子蔓荆子:清利头目。
代替药:菊花或决明子。
二、清热类知母:滋阴清热(肾),代替药:黄柏伍熟地。
养阴清热(肺、胃),代替药:元参伍石膏。
清虚热,代替药:元参。
栀子:凉血止血,代替药:生地伍丹皮,或伍莲子心。
清心除烦,代替药:生地伍淡竹,或伍茵陈。
清利湿热,代替药:滑石伍竹叶。
夏枯草:清肝火,代替药:决明子伍菁葙子解郁软坚,代替药:香附伍元参。
犀角:清热凉血,代替药:水牛角,(注);水牛角用量一般为犀角的8~~12倍。
玄参:清热凉血滋阴,代替药:生地黄,二者可以互代。
软坚散结,代替药:贝母伍夏枯草。
丹皮:清热凉血散瘀,代替药:赤芍。
黄连:清上焦热,代替药:黄芩,或再伍莲子心。
清热燥湿(下焦),代替药:胡黄连。
清热毒,疗疮疡,代替药:黄柏、栀子伍丹皮。
双花:清热解毒,代替药:连翘,二者可以互代。
疏散风热,代替药:连翘,二者可以互代,但双花偏于透热上行,由口鼻外达,连翘偏于透达肌表,由躯壳疏散。
双花、连翘:清热解毒,代替药:蒲公英。
蒲公英:清热解毒,代替药:紫花地丁,二者可以互代,但紫花地丁清热解毒力较强,多用于疔疖,蒲公英消肿散结之力较著,多用于臃肿。
射干:解毒利咽,代替药:马勃,或再伍桔梗。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补元气
党参
伍黄芪。代药补元气之力仍不如人参,一般情况可以代替,在病情危笃抢救时仍用人参
补益脾肺
党参
或再伍黄芪。但用量要大
西洋参
补气生津
太子参
或再伍黄精。太子参用量要大,多在30克可以上
黄芪
补气升阳
党参
伍升麻
补气固表
白术
或再伍麻黄根
白术
益气健脾
炒山药
二者功效相近,但白术力强性燥,而山药力弱性缓
补气固表
枸杞子
滋阴养血
熟地
此功熟地力强
养肝明目
沙苑子伍菊花
女贞子伍菊花
麦冬
清心润肺
百合
此功相近,但百合清心力较强
养阴益胃
沙参或玉竹
此功相近,但此二者无恋邪之弊
石斛
此功较好,但有恋邪之弊
石斛
益胃生津
沙参或麦冬
养阴清热
元参
伍地骨皮或伍白薇
龟板
滋阴潜阳
元参
伍生牡蛎。此功代用不如原药
鳖甲
二者近似,可以互代
散寒消胀
吴茱萸或干
伍乌药或木香
理气类
原药
用途
代药
代药用法及注意事宜
皮
行气燥湿
厚朴
燥湿化痰
半夏或香橼皮
半夏化痰力强
和胃健脾
枳壳
或再伍云苓或山药
枳壳
理气消积,除痞
枳实
二者功效相似,但枳实力强,能破气,用量要小
理气消胀
木香
二者可互代
厚朴
行气燥湿
皮
降逆平喘
旋复花
伍杏仁
香附
疏肝理气
青皮
二者此功相似,但青皮力猛能破气,用量宜轻
小蓟
二者可互代,多同时伍用。大蓟兼消痈肿,小蓟专主血,不能消痈肿
槐花
凉血止血
地榆
二者可互代,多同时伍用
三七
止血散瘀
白及
伍大黄炭或制大黄,代药不如原药效果好
活血祛瘀类
原药
用途
代药
代药用法及注意事宜
川芎
活血行气止痛
延胡索
延胡索行气力强,川芎行血力强
祛风止痛
白芷
伍防风
丹参
活血化瘀
泽兰
二者此功相近,但泽兰微温,用时注意
常用中药药材替代使用速查表
解表类
原药
用途
代药
代药用法及注意事宜
麻黄
发汗利水
浮萍
伍辛温解表药
止咳平喘
紫薇
伍杏仁
荆芥
发汗解表
防风
祛风力强,发汗力弱
叶
辛温力强
防风
发汗解表
荆芥或叶
祛风湿
羌活
羌活性烈,防风性缓
细辛
祛风止痛
防风
伍桂枝或再伍活血药
温肺化饮
干
伍半夏
辛夷
通鼻窍
细辛
伍白芷,细辛通窍之力不如辛夷
伍薄荷
根
凉血消肿
丹皮
伍连翘
除烦安神
生枣仁
伍生地
桃仁
活血祛瘀
三棱伍丹参
代替药效果不如原药
润肠通便
杏仁
或再伍柏子仁
红花
活血通经
赤芍伍泽兰
川芎
伍牛膝
三棱
破血祛瘀,行气止痛
莪术
二者功效相似,但三棱破血祛淤力强,莪术行气消积力强
郁金
祛瘀止痛
黄
或再伍川芎。但后二者性温,用时应注意
行气解郁
川楝子
伍香附
清心开窍
菖蒲
伍栀子,菖蒲与郁金此功相近,但药性一温一寒用时注意配伍
黄芪
此功黄芪力较强
扁豆
化暑湿,止吐泻
苡米
伍荷叶
熟地
补血
阿胶
此功阿胶较强
制首乌
此功制首乌力弱
补肝肾
桑椹
此功二者相似,但桑椹不腻
制首乌
制首乌尚有敛精气作用,且不腻
当归
补血调经
白芍
伍丹参
养血润便
生首乌
或再伍肉苁蓉
活血止痛
川乌
伍丹参
阿胶
补血
熟地
此功熟地力弱且腻
当归
此功相似,但当归性温
滋阴润肺
天冬或沙参
英栋讲银屑病的用大量大枣代替阿胶;黄煌讲过,如果是拿来止血用,可以用旱莲草代替
芳香化湿类
原药
用途
代药
代药用法及注意事宜
藿香
解暑化湿,和胃止呕
佩兰
二药可以互代,但藿香性微温,佩兰性平,应注意
砂仁
行气化湿
木香或白蔻仁
理气化湿
厚朴
白蔻仁
行气化湿,和胃止呕
砂仁
砂仁与白蔻仁可以互代,但白蔻仁偏于温胃止呕,砂仁偏于温脾止泻
厚朴
伍半夏
苍术
燥湿健脾
白术
伍皮
祛风湿
苡米
伍防风,或再伍羌活
利水渗湿
牛膝
活血祛瘀
鸡血藤
引血下行
代赭石
只能在,消肿生肌
没药
二者功效很相似,可以互代。但乳香行气力较强,没药活血之功偏著,多二者同时伍用
穿山甲
祛瘀通经
赤芍
伍归尾,或王不留行,二者此功相同但王不留行的功力较弱
下乳
王不留行
消肿排脓
皂角刺
补益类
原药
用途
代药
代药用法及注意事宜
疏风解肌
柴胡
伍桂枝
羌活
伍桂枝
生津止渴
花粉或芦根
伍石斛
做阳明引经药
白芷
柴胡
疏肝解郁
香附或郁金
升举清阳
升麻或根
伍桔梗
升麻
升举阳气
柴胡
伍桔梗、黄芪
解毒透疹
根
伍牛蒡子、蔓荆子
清利头目
菊花或决明子
清热类
原药
用途
代药
代药用法及注意事宜
知母
滋阴清热(肾)
黄柏
伍熟地
养阴清热(肺、胃)
元参
伍石膏
清虚热
栀子
凉血止血
生地
柴胡
伍枳壳
调经止痛
柴胡
伍元胡
延胡索
行气止痛
川楝子
伍木香,川楝子性寒应注意
行气活血
川芎或元胡
二者均能活血行气,但川芎活血力强,元胡行气力强
乌药
行气散寒止痛
小茴香
伍木香
止血类
原药
用途
代药
代药用法及注意事项
棕榈炭
收敛止血
仙鹤草
侧柏叶
凉血止血
茜草根
二者此功相同,但茜草兼有活血作用,或用槐花
大蓟
凉血止血消散痈肿
原药
用途
代药
代药用法及注意事宜
茯苓
渗湿健脾
苡米
伍炒山药
养心安神
夜交藤
茯苓养心安神力薄,多伴以朱砂、茯神较好
利水
猪苓
二者均能利水,但猪苓力强性凉,应注意
泽泻
利水止泻
车前子
泻相火(肾)
知母
二者此功近似,但知母味苦,用时注意
海金沙
利水通淋
扁蓄
或再伍石苇
排石
金钱草
二者可以互代,但海金沙力小
萆薢
利湿分清浊
土茯苓
伍石菖蒲,或再伍利水药
冬瓜皮
利水
猪苓
清热解暑
西瓜翠皮
祛风湿类
原药
用途
代药
代药用法及注意事宜
独活
祛风湿、止痛
羌活
二药功效相似,但羌活偏于上半身病者,独活偏于下半身病者
防风
伍苍术
艽
祛风湿
防风
或再加桑枝
退虚热
银柴胡或地骨皮
威灵仙
祛风湿通络止痛
艽
伍海风藤,或者再伍桑枝
桑寄生
祛风湿壮筋骨
五加皮
或再伍川断
安胎
川断或杜仲
伍丹皮,或伍莲子心
清心除烦
伍淡竹,或伍茵
清利湿热
滑石
伍竹叶
夏枯草
清肝火
决明子
伍菁葙子
解郁软坚
香附
伍元参
犀角
清热凉血
水牛角
用量一般为犀角的8~~12倍
玄参
清热凉血滋阴
生地黄
二者可以互代
软坚散结
贝母
伍夏枯草
丹皮
清热凉血散瘀
赤芍
黄连
清上焦热
黄芩
或再伍莲子心
清热燥湿(下焦)
胡黄连
清热毒,疗疮疡
黄柏+栀子
伍丹皮
双花
清热解毒
连翘
二者可以互代
疏散风热
双花偏于透热上行,由口鼻外达,连翘偏于透达肌表,由躯壳疏散
双花、连翘
清热解毒
蒲公英
蒲公英
清热解毒
紫花地丁
二者可以互代,但紫花地丁清热解毒力较强,多用于疔疖,蒲公英消肿散结之力较著,多用于臃肿
射干
解毒利咽
马勃
或再伍桔梗
地骨皮
退虚热
银柴胡
二者可以互代
凉血退蒸
牡丹皮
二者可互代,但地骨皮多用于有汗者,丹皮多用于无汗者
或再伍菟丝子
白花蛇
搜风通络止痛
乌梢蛇
二者可以互代,但白花蛇力强
温里药
原药
用途
代药
代药用法及注意事宜
附子
温暖脾肾
干或肉桂
或再伍补骨脂
回阳救逆
天雄
伍干
散寒止热
川乌或草乌
此功效附子不如乌头
肉桂
温中助阳
附子或干
二者相似,但附子走而不守,肉桂却守而不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