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文地理学名词解释 ()

合集下载

人文地理学名词解释

人文地理学名词解释

1、人文地理学通常分为自然地理学、人文地理学,或自然地理学、人文地理学、经济地理学。

2、人文地理学以地球表面人类各种社会经济活动为研究对象。

3、人文地理学研究三大主题:一是人地关系传统。

人文地理学研究人文现象空间特征与人类活动赖以生存的地理环境之间的关系。

二是区域研究传统。

人文地理学是从地域的观点去研究人文现象的区域差异、区域分布、区域特征以及其形成过程、发展规律和演变趋向。

三是空间分析传统。

人文地理学:研究地表各种人文事象的地域分布、空间组合、人文事象与地理环境的相互关系,并且预测其发展变化规律的科学。

4、人文地理学的学科特性:社会性、区域性、综合性。

5、埃拉托色尼首创了“地理学”一名词。

洪堡、李特尔近代地理学开山大师。

哈特向是区域学派的代表人物,他主张区域地理学是地理学的核心,施吕特尔是景观学派的创始人。

6、我国最早的地理学著作是禹贡,成书于公元前500年。

我国近代地理学的先驱者,首推张相文和竺可桢,他们于1909年创立了中国地学会,创办了最早的地理杂志--地学杂志。

7、著名地理学家胡焕庸在《中国人口之分布》一文中提出了自黑龙江的黑河市到云南腾冲为止的我国人口地理分界线。

8、人文地理学研究的五大主题:文化区、文化扩散、文化生态学、文化景观、文化整合。

9、文化区是指某种文化特征或具有文化特征的人的群体在空间上的分布。

文化区大体上可以分为形式文化区、功能文化区和乡土文化区三种类型。

10、形式文化区:指某种文化现象,或某些具有相互联系的文化现象在空间分布上具有集中的核心区与模糊的边界的文化区。

11、功能文化区:指在非自然状态下形成的,而是以该文化特征受政治、经济或社会某种功能影响,其内部彼此之间有一种相互联系从而确定其分布区范围的文化区。

12、乡土文化区:居住于某一地区的居民的思想感情上有一种共同的区域自我意识。

13、文化扩散分为扩展扩散和迁移扩散。

扩展扩散可以分为三种类型:接触扩散、等级扩散和刺激扩散。

地理学名词解释(全)

地理学名词解释(全)

地理学名词解释(全)1. 地理学 (Geography): 研究地球表面的自然和人文现象的学科。

主要关注地球的物理特征、自然环境、人类活动和其相互关系。

2. 自然地理学 (Physical Geography): 研究地球的自然现象和过程,包括地形、气候、土壤、水文循环、生态系统等。

3. 人文地理学 (Human Geography): 研究人类活动及其与地理环境的相互关系,包括人口、城市、经济、文化等方面。

4. 地球 (Earth): 人们生活的行星,它的物理特征包括大小、形状、地壳、地幔、地核等。

5. 大气层 (Atmosphere): 环绕地球的气体层,包括各种气候和气象现象发生的空间。

6. 地形 (Topography): 描述土地表面的形状和地貌特征,如山脉、平原、山谷等。

7. 气候(Climate): 特定地区长期的天气模式,包括温度、降水、季节变化等。

8. 生态系统 (Ecosystem): 由生物群落和环境相互作用形成的系统,包括生物多样性和能量流动等。

9. 水文循环 (Hydrological cycle): 描述水在地球上不断循环的过程,包括蒸发、降水、地表径流、蓄水等。

10. 全球变暖 (Global warming): 地球温度升高的现象,主要由人类活动引起的温室气体排放导致。

11. 大陆漂移 (Continental drift): 大陆在地球表面移动和变化的理论,由阿尔弗雷德·魏格纳提出。

12. 磁极 (Magnetic pole): 地球内部磁场较强的区域,南磁极和北磁极。

13. 地质 (Geology): 研究地球的物质组成、结构、历史和过程的学科。

14. 生物地理学 (Biogeography): 研究物种分布及其与地理环境和历史的关系。

15. 城市化 (Urbanization): 人口不断向城市迁移和集中的现象。

16. 土壤侵蚀 (Soil erosion): 土壤被水、风或人类活动侵蚀的过程,对农业和环境有害。

人文地理学名词解释

人文地理学名词解释

知识经济是以知识为基础的经济,是以智力资源的占有、配置,以科学技术为主的知识的生产、分配和消费为最重要因素的经济,是以无形资产投入为主、以知识决策为到向的经济。

人口是指生活在一定时间、一定地域、一定生产方式下,具有一定数量和质量的人组成的社会群体。

人口分布是指人口在某一特定时间内于一定地理空间的集散状态,或叫人口的空间形式。

人口密度是指单位面积土地上拥有的人口数量。

人口经济密度是指某一地区达到一定经济水平时所拥有的人口数。

比较密度是指单位农业用地面积上的人口数人口素质又称人口质量,是人口总体所具有的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条件和能力,主要包括人口的身体素质,文化科学素质和思想道德素质。

人口的身体素质是指身体的健康水平和大脑机能状况,包括人们的身体发育的健全程度,体质的强弱,生命的长短,智力的完好与否,耐力的持久状况,心理素质等生理和心理的健康状况。

人口的科学文化素质是指人口的文化知识,科学技术水平、生产经验和劳动技能、经济管理才能等。

人口的思想道德素质是指人们的思想意识状况,其中主要包括人口观、道德观、传统习惯、精神面貌、心理状态、纪律和法制观念等。

人口结构是指在人口整体中,具有不同自然的、社会经济的、地域特征(或标志)的人口之间的比例关系,既各特征的人口数在人口总数中的百分比,也称人口构成。

包括自然结构(年龄、性别、种族结构),社会经济结构(民族、产业与职业、文化教育、宗教结构),地域结构(城乡结构以及政区或自然区结构)。

人口年龄结构是指在一个地区总人口中不同年龄人口的比例关系;反映了过去人口发展的历史,涉及地区劳动人口的比例及其未来变动趋势,影响到未来社会、经济和人口的发展。

年轻型预示着未来人口增长压力大,将以数量扩张式发展,又称扩张型。

老年型表明人口增长后续乏力,将以数量收缩形式变动,又叫收缩型。

成年型各个年龄组人口分布均匀,呈稳定状态,又叫稳定型。

人口移动其含义十分广泛,凡是为了某种原因从一个地方移到另外一个地方的活动行为,不论其移动时间的长短,移动距离的远近,移动方式是集体还是个人,移动动机是被迫还是自愿,移动者返回原地与否,都称之为移动。

《人文地理学》20个常考名词解释总结

《人文地理学》20个常考名词解释总结

《人文地理学》常考20个名词解释总结1.人文地理学:人文地理学是研究人类活动与地理环境相互关系的学科。

它不仅探讨地理环境对人类文化、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影响,还关注人类活动如何塑造和改变地理环境。

人文地理学涉及文化地理学、经济地理学、政治地理学等多个分支,旨在全面理解人与环境的互动关系。

2.文化景观:文化景观是指在特定地理环境下,由人类活动所塑造和影响的自然景观与人文元素的综合体。

它不仅包括建筑物、道路、农田等有形文化元素,还涵盖了风俗习惯、宗教信仰等无形文化特征。

文化景观反映了人类与自然环境的相互关系,是人类历史与文化的重要载体。

3.文化区:文化区是指具有相似文化特征的地域范围。

这些特征可能包括语言、宗教、风俗习惯、建筑风格等。

文化区的形成往往受到地理环境、历史背景和社会经济条件等多种因素的影响。

通过划分文化区,可以更好地理解和比较不同地区的文化差异。

4.地理环境决定论:地理环境决定论是一种认为地理环境对人类社会发展起决定性作用的理论。

它主张地理环境,特别是自然条件,如气候、土壤和资源等,对人类的生活方式、经济发展和文化特征具有决定性影响。

然而,这一理论也受到了批判,因为它忽视了人类的主观能动性和社会文化因素的作用。

5.文化扩散:文化扩散是指文化特征从一个地区传播到另一个地区的过程。

这种扩散可以通过贸易、迁移、文化交流等方式实现。

文化扩散不仅促进了不同地区之间的文化交流与融合,还推动了文化的创新和发展。

根据扩散方式和速度的不同,文化扩散可分为扩展扩散和迁移扩散等类型。

— 1 —6.人口地理学:人口地理学是研究人口分布、人口构成、人口变动及其与地理环境关系的学科。

它关注人口的空间分布特征、人口密度、人口迁移等问题,以及这些问题与自然环境、社会经济条件的关系。

人口地理学对于制定人口政策、城市规划等具有重要意义。

7.迁移流:迁移流是指人口在不同地区之间的流动现象。

它受到经济、社会、文化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如就业机会、教育资源、生活环境等。

人文地理名词解释

人文地理名词解释

一、名词解释:1.人文地理学‎:人文地理学‎是以研究人‎地关系的地‎域系统为核‎心,研究地表人‎文现象的分‎布演变和传‎播及空间结‎构的形成过‎程、特点并预测‎其发展变化‎的科学。

2.人地关系:人地关系是‎人们对人类‎地理关系的‎一种简称,是人类社会‎及其活动的‎自然环境之‎间的关系,是一种不以‎人的意志转‎移的客观现‎象。

3.人地关系地‎域系统:是由地理环‎境和人类活‎动两个各不‎相同,但又相互联‎系的子系统‎交错构成的‎复杂开放的‎巨系统,其内部有一‎定结构和功‎能机制。

4.人地系统中‎的人:是指在一定‎生产方式下‎,在一定区域‎空间从事生‎产活动和社‎会活动的人‎,即社会的人‎。

5.人地系统中‎的地:是指在空间‎上存在地域‎差异的地理‎环境(一是指与人‎类活动具有‎密切关系的‎自然诸要素‎有规律结合‎的自然规律‎,包括作为生‎产资料和劳‎动对象的各‎种自然条件‎的总和)二是指在人‎类作用下已‎改变了的或‎在其影响力‎之下的地理‎环境,即经济文化‎等人为环境‎或称文化环‎境、社会环境。

6.生态农业:生态农业是‎在以环境与‎经济协调发‎展的思想下‎、以生态学理‎论为依据,因地制宜的‎规划、组织和从事‎农业生产。

7.工业:从自然界中‎取得物质资‎源和原料,并把他们在‎工厂中生产‎成产品的工‎作和过程。

8.人口:是指生活在‎一定时间,一定地域,一定数量和‎质量的人所‎组成的群体‎。

9.人口素质:人口素质又‎称人口质量‎,是人口总体‎所具有的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条‎件和能力。

10.人口结构:人口结构是‎指在人口整‎体中,具有不同自‎然的、社会经济的‎、地域特征(或标志)的人口之间‎的比例关系‎,及特征人口‎数在总人口‎数中所占的‎百分比,也称人口构‎成。

11.人口移动:人口在地理‎空间上的改‎变统称人口‎移动。

12.聚落:是指人类的‎各种居住场‎所,在地图上常‎被称作居民‎点,聚落不仅是‎房屋的集合‎体,还包括与居‎民地直接相‎关的其他生‎活设施和生‎产设施。

人文地理学名词解释

人文地理学名词解释

人文地理学流派regional geography区域地理学派代表人物:美国地理学家哈特向,源自19世纪德国的赫特纳。

观点:区域是地理学研究的对象,在区域中自然和人文复合在一起。

cultural geography文化地理学派代表人物:美国地理学家卡尔· 索尔观点:人类的所有活动都是人类的文化,人类文化的地理现象就是人文地理学的研究内容。

humanistic geography人文(人本)主义地理学派代表人物:美国地理学家段义孚(Yi-fu Tuan)观点:地理学的研究对象是人,其研究目的也是为了人,每个人各有不同,我们在研究时要注意这种不同。

quantitative and spatial geography计量-空间地理学派代表人物很多观点:利用数学、系统科学和计算机技术研究人类空间活动,并建立人类活动的空间模型。

radical geography激进主义地理学代表人物:美国地理学家哈维(David Harvey)观点:以马克思主义社会分层的理论为基础,分析不同阶层的人们活动的空间特点和规律。

feminist geography女性(女权)主义地理学观点:研究社会中女性群体行为(活动)的空间特点和空间规律。

(新旧女权主义有差别)女性主义地理学着眼于社会如何创造性别结构形式,怎样致力于通过社会变化结束性别不平等的一个项目中改变空间形式。

(旧)研究社会中女性群体行为(活动)的空间特点和空间规律。

(新)后现代地理学post-modernism geography代表人物:索哈(E. Soja)观点:反对传统的、规范的、普适的地理规律研究。

研究的方法论经验主义地理学实证主义地理学注意两点:1)实证主义不是举实例2)实证主义与经验主义的主要区别在于不是对经验的归纳或对理论的演绎,而是在经验基础上大胆假设、小心求证结构主义地理学表层结构(空间现象结构)——多样的深层结构(文化内具有共通性)——不变的人文主义地理学观点:地理学的研究对象是人,其研究目的也是为了人,每个人各有不同,我们在研究时要注意这种不同。

名词解释人文地理

名词解释人文地理

名词解释人文地理人文地理,是地理学的一个重要分支,其研究的对象是人类在地理环境中的活动与影响。

人文地理的研究范围十分广泛,从城市发展、社会文化到经济活动等方面都有所涉及。

本文将对人文地理的概念、意义以及相关内容进行阐述。

一、人文地理的概念人文地理是一门综合性学科,它关注人类与地理环境的相互作用及其对地貌、地理分布以及地理特征的影响。

人文地理主要研究与人类活动相关的地理现象,探究人类文化、历史、社会等方面的地理特征。

它通过对地理数据的收集、整理和分析,帮助人们更好地理解人类在地球上的分布、迁移和发展。

二、人文地理的意义1. 了解人类活动空间分布:人文地理研究可以揭示人类在地理环境中的分布规律及其变化趋势,有助于了解人口分布、城市化进程、环境变化等问题。

2. 探索地域文化差异:不同地理环境形成了不同的地域文化,人文地理的研究可以揭示地域文化的形成原因、演变过程和内在联系,促进不同文化间的理解与交流。

3. 优化空间规划布局:人文地理研究可以用于空间规划与布局,帮助合理利用地理资源、完善城市建设,实现可持续发展。

4. 促进社会科学跨学科研究:人文地理作为地理学的一个分支,与社会学、文化学、经济学等多个学科有着密切的联系,促进了社会科学跨学科的研究与交流。

三、人文地理的相关内容1. 城市与乡村:研究城市与乡村的空间分布、发展过程、历史演变以及城乡关系等问题,揭示城市与乡村在人类活动中的不同角色与价值。

2. 文化地理:研究不同地理环境下的文化特征、文化传承、文化传播与交流,探究地理环境对文化形态与文化习俗的影响。

3. 社会地理:研究社会行为的地理模式、社会组织的空间结构,分析人类活动对地理空间的影响。

4. 经济地理:研究经济活动在地理环境中的分布、格局以及对地理环境的影响,探讨经济全球化和区域发展的问题。

5. 人口地理:研究人口数量、分布、迁移与人口特征的空间分异规律,分析人口变迁对地理环境和社会发展的影响。

《人文地理学(赵荣第二版)》各章复习重点笔记

《人文地理学(赵荣第二版)》各章复习重点笔记

《人文地理学》各章复习重点笔记赵荣、王恩涌等编著,《人文地理学》(第二版),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年第一章绪论、名词解释一1.人文地理学:是以人地关系的理论为基础,探讨各种人文现象的地理分布、扩散和变化,以及人类社会活动的地域结构的形成和发展规律的一门学科。

2.地理学:是研究地球表层地理环境的结构、分布及其发展变化的规律性以及人地关系的学科。

3.人文地理学的研究对象:人文地理学研究具有其特定的内核,即地理学的传统研究范式在人文地理学中的应用,具体包括三大主题:一是人地关系的传统;二是区域研究的传统;三是空间分析的传统。

把以上三大传统范式结合起来,就形成了人文地理学的研究对象:人文地理学是关于人类活动的空间差异(包括不同国家、不同地区、不同社会制度、不同思想意识)和空间组织以及人类与地理环境之间相互关系的学科。

二、简答题1.分析人文地理学在地理学中的地位和作用(1)人文地理学是以人地关系的理论为基础,探讨各种人文现象的地理分布、扩散和变化,以及人类社会活动的地域结构的形成和发展规律的一门学科。

又称人生地理学。

它是地理学的两个主要分支学科之一,“人文”二字与自然地理学的“自然”二字相对应,泛指各种社会、政治、经济和文化现象,也有一些学者认为仅指社会文化现象。

人文地理学一般有广义与狭义之分,广义的人文地理学包括社会文化地理学、政治地理学、经济地理学等,狭义的人文地理学则指社会文化地理学。

(2)人文地理学的发展对于地理学的发展有重要作用。

人文地理学同经济学、人口学、政治学以及环境科学、生态学、区域科学、行为科学结合,可以为解决世界性的资源短缺、人口危机、自然灾害、环境污染和生态平衡以及城市问题等作出贡献,尤其是对于国家和地区的经济发展规划起到重要作用。

人文地理学的分支学科和研究课题中,有许多也是其他学科的基本研究内容之一。

如经济地理学对于经济学、人口地理学对于人口科学、城市地理学对于城市科学、政治地理学对于政治学、军事地理学对于军事科学、民族地理对于民族学、语言地理对于语言学、宗教地理对于宗教学、人种地理学对于人类学,都是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地理学geography•地理科学Geographical science •文化转向culture turn
•地理信息科学geographic information science•文化• culture•文化区culture area •文化扩散cultural diffusion•文化生态学Cultural Ecology •文化整合Cultural integration,•文化景观Cultural landscape •区域学派、Area school•景观学派、Landscape School •生态学派、Ecological school•区位学派Location school •数量学派Quantity schoo
•环境学派environmental school•环境决定论environmental determinism
•生态论Ecological theorym •文化景观论Cultural landscape of•文化史层Layer of history •李旭旦LiXuDan•胡焕庸HuHuanYong •吴传钧WuChuanJun
•A·洪堡 A ·Humboldt•K·李特尔k. LiTeEr•拉采尔pull in darfur
•人地关系论the relation between human and land theory
•人地关系矛盾contradiction of population and land
•地缘政治学geopolitics•可持续发展Sustainable development,
•地理区位论The geographical location of•区位• location•区域area
•景观生态学landscape ecology •人口population•人口地理学population geography •人口分布population distribution•人口过程Population process
•人口结构及其下属概念The population structure and its subordinate concept
•人口增长模式Population growth mode•人口密度population density
•人口移动、人口流动Population mobile, population flow •人口问题Population problem •出生率Birth rate,•自然增长率natural growth rate•人口密度population density •人口容量Population capacity•经济区Economic zone
•综合经济区Comprehensive economic zone,•区域规划regional planning
•现代农业modern agriculture•农业景观farming landscape
•知识经济knowledge economy•文化适应acculturation
•文化地理学cultural geography•语言地理学geography of language
•语言language•世界语言谱系The world language lineage
•语言景观Language landscape•宗教religion•宗教地理学religious geography
•世界宗教world religion•种族race•地理人种geographic race
•种族主义racism•民族nation•民俗folk•聚落settlement
•聚落地理学geography of settlement•乡村country •城市city
•门槛人口• threshold population•城市体系City system
•城市地域结构city regional structure•旅游travel•旅游地理学tourism geography
•旅游业tourism•旅游者tourist•旅游产品tourism product
•旅游资源tourism resources•大众旅游mass tourism•生态旅游ecological tourism •旅游动机tourist motivation •行为地理学behavior geography
•行为空间action space •环境感觉Environment feel
•环境知觉environmental perception •环境认知environmental cognition
•政治地理学political geography •国家national•领土territory •边界boundary
•国家权力=综合国力state power = comprehensive national strength
•地缘政治学geopolitics。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