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信息化战争中人民战争的地位与作用

合集下载

信息化条件下是否要坚持人民战争

信息化条件下是否要坚持人民战争

谢谢
动态模版 made by 王梓
信息化条件下我们仍然需要
人民战争
人民战争
利用全人民的 力量打击侵略 者,保卫国家、 民族 --毛泽 东
军队信息化
军队信息化是指在 国家最高军事领率 机关的统一规划和 组织下,在军队建 设的各个方面应用 现代信息技术,深 入开发,广泛利用 信息资源,加速实 现军队现代化
信息化条件下的人民战争
信息化 人民战争
人民战争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当每个人都被信息化现代化的武器 武装起来的时候,那时我们会具有 多大的力量!
孙子兵法
“三军可夺气,将军可夺心。是故朝气锐,昼 气情,暮气归。善用兵者,避其锐气,击其情 归,此治气者也。以治待乱,以静待哗,此治 心者也。”
关键词:打赢人民战争 攻心为上 一体化威慑 创新信息时代人民战争的新理论;运用现代传 媒手段,形成人民战争舆论宣传合力;重视国 防科技动员工作,增大人民战争的科技含量, 确保打赢未来信息化条件下人民战争
聚焦两会
正在此间出席“两会”的中国军 队代表说,在信息化条件下,中 国积极防御的军事战略方针仍将 坚持人民战争思想。 代表们说,信息化条件下的人民 战争,关键在于如何通过立法和 建立高效的动员机制,把积蓄在 群众之中的信息资源和战争潜力 转化为作战能力。他们同时呼吁 加强全民国防教育:“强大的民 族凝聚力和爱国热情,始终是人 民战争的基础。”

信息化条件下人民战争思想发展研究

信息化条件下人民战争思想发展研究

信息化条件下人民战争思想发展研究张尔可人民战争是我军克敌制胜的传统法宝。

信息化条件下,人民战争的传统优势面临着巨大挑战,人民战争思想是否还能适用?人民战争的制胜功能是否还能得到发挥?在信息化迅速发展的道路上,很多人产生了疑虑和困惑。

然而,信息化战争实践证明,人民战争思想仍然是克敌制胜的不二法宝,过去是,今天是,将来仍然是。

在信息化条件下,人民战争具备了新的内涵,我们只有不断创新人民战争的理论和战法,将蕴藏于民众之中的潜力转化为实力,才能更好的应对信息化条件下的局部战争,才能打赢信息化条件下的人民战争。

一、人民战争思想仍是打赢信息化战争的有效手段纵观近年来的几场局部战争,人民战争思想并未像人们所担心的那样,在信息化战场上无用武之地,没有应用价值,而是以新的面貌呈现出鲜明的时代特点,极为迅速适应了新的不同形态的战争,并作为指导思想取得了良好的战场效益。

人民战争思想在信息化条件下的表现在科索沃战争和伊拉克战争中尤为明显,在战略战术方面给予了弱势一方极大的指导和帮助作用,对战场态势发展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一)从南联盟反空袭作战看信息化条件下的人民战争科索沃战争是一场典型的“非对称战争”,双方力量对比上呈现“一边倒”的态势,战争的主动权牢牢把握在以美国为首的北约集团一边。

但出乎意料的是,战争进程与北约制定的战争计划相差甚远,战局一度出现了被动局面。

其关键因素就在于南联盟能够坚持以人民战争思想指导战争,立足现有条件研究并展开实施了高技术条件下的人民战争。

在北约持续的狂轰滥炸中,南联盟军力损失不足十分之二,其中很重要的经验就是坚持“保存自己,消灭敌人”的人民战争思想,针对北约高技术武器装备的空袭特点,采取积极有效的防空袭对策。

以藏而不露,隐真示假、频繁机动、遮蔽迷茫等灵活的战术手段,有效地避开了北约的空中打击,保存了大部分的军事实力。

(二)从伊拉克战略战术看信息化条件下的人民战争伊拉克战争爆发以来,从整个战场态势来看,实际上美军面对的只是在某种程度上和越南战争相似的[本文来自于]人民战争。

论信息化人民战争中具有重要的战略地位和作用

论信息化人民战争中具有重要的战略地位和作用

论信息化人民战争中具有重要的战略地位和作用。

信息化战争简称信息战。

简单地说,它是敌我双方在信息领域中争夺信息控制权的战争。

而人民战争是为谋求阶级解放或反抗外来侵略,组织和武装广大人民进行的战争。

符合被压迫阶级、被压迫民族的根本利益,是推动人类历史发展的动力。

无产阶级及其政党领导下的人民战争,是群众基础最为广泛的人民战争。

以人民军队为骨干,依靠广大人民,建立农村革命根据地,进行人民战争的思想,是毛泽东军事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

江泽民同志指出:“未来反侵略战争不仅仅靠高精尖的武器装备,更主要的是靠人的政治素质,靠人民战争这个克敌制胜的法宝。

”未来,我国可能面临的信息化战争必将是信息化人民战争。

民兵作为群众性的武装组织,在信息化人民战争中具有重要的战略地位和作用。

一、信息化条件下人民战争思想的地位尽管人民战争在现代信息化条件下,面临着挑战,但人民战争决不是如某些所谓军事评论家所指出的那样:人民战争是人海战,是靠大规模牺牲换取胜利,是过时的战争理论。

事实上,不论军事高技术如何发展,战争是政治的延续、是流血的政治,这一战争本质不会改变,兵民是胜利之本的战争规律不会改变,主要有以下四个方面的原因:1、战争的性质没有变。

信息化条件下的战争中,所谓的高技术武器、信息化战法等等,其只是只是改变了战争的形态,但战争的根本性质没有改变。

我们未来可能面对的战争,还是以反对强权、反对霸权、维护国家主权、实现祖国统一为主要内容。

2、敌强我弱的态势没有变。

当前我国无论在经济上还是军事上,同发达国家相比,还有不小的差距,而且这个差距不可能在一个较短时间内得到弥补。

3、人的因素依然是战争胜负的决定因素。

兵民是胜利之本。

信息化局部战争出现了许多新特点,但并没有改变战争胜利的基本规律,一切战争的胜利都是诸条件诸因素尤其是包括人的客观能动作用在内的综合因素抗衡的结果。

4、现代战争必须依靠民众的广泛参与。

人民群众在信息化战争中的作用形式发生了重大变化,人民群众在信息化战争中的地位没有变。

军事理论课程报告—论信息化战争

军事理论课程报告—论信息化战争

当前国际环境下我国国防建设上的应对策略——论信息化战争自从进入大学以来,学校开展了一系列军训教育,从开学的军事技能训练到军事理论课程,以此加强大学生的国防观念和军事素质。

而作为受教育者的我,也经历着一系列的变化和提高,汗水与欢笑、感动与深思、激动与忧虑以及一股不可遏制的爱国激情冲击着我的心,在其中我受益匪浅。

在短暂而漫长的人生旅程中,我第一次与祖国母亲贴得那么近,由衷地体会到对她的爱,深切地感受到她的脉动,也真心地为她的安危担忧。

在军事理论课程上,我们接触到了一种全新的、与信息时代相适应的战争形态——信息化战争,信息化战争是信息时代的产物,是以远程核威慑武器的巨大破坏力为威慑手段,以信息为基础,以获取信息优势为先决的天(空间)、空、地、海、信息一体化战争,是机械化战争向信息化战争演变而出现的一种全新的作战形式,其有关战争的理论、指导思想、作战指挥、战争特点等,具有鲜明的信息时代的特征。

(一)、基本特征一、信息资源主导化1、信息对战争影响的关键是要准确获得战信息并把信息及时用于决策和控制。

2、在未来战争中,对信息的争夺将发挥核心作用,可能会取代以往冲突中对地理位置的争夺。

3、急剧升值的信息资源,决定了争夺制信息权的斗争将在全时空进行,决定了战争中交战双方将倾全力去争夺“信息优势”。

二、武器装备信息化三、作战空间多维化1、物理空间超大无限2、信息空间多维广阔四、作战节奏快速化1、战场信息流动加快,作战周期缩短2、战争的突然性增大,时效明显提高3、广泛实施精确作战,毁伤效能剧增五、作战要素一体化六、作战指挥扁平化七、作战行动精确化(二)、信息化战争的核心——信息战一、作战样式1.作战保密:情报保密,通信保密,雷达保密,网络保密2、军事欺骗,心理战,电子战,实体摧毁,计算机网络战,公共事务,民事活动在军事技能训练中,教官严厉的军人作风是我的楷模,烈日炎炎的炙热考验是对我的磨炼,艰苦繁重的训练是对我的提升,整齐标准的列队动作是对我的规划。

军事理论课论文——————信息化在战争中的重要性

军事理论课论文——————信息化在战争中的重要性

信息化在战争中的重要性XX学院X级X班XX摘要:随着科技日新月异的进步,高科技在军事方面的应用也越来越广泛。

信息化在军事上的应用就是一个成功的例子。

关键词:信息化现代战争进入21世纪,高技术的迅猛发展和广泛应用,推动了武器装备的发展和作战方式的演变,促进了军事理论的创新和编制体制的变革,由此引发新的军事革命。

信息化战争最终将取代机械化战争,成为未来战争的基本形态。

信息化战争是指发生在信息时代、以信息为基础、以信息化武器装备为战争工具的战争.信息化战争不会改变战争的本质,但战争指导者必须考虑到战争的结局和后果,在战略指导上首先追求如何实现“不战而屈人之兵”的全胜战略,那种以大规模物理性破坏为代价的传统战争必将受到极大的约束和限制。

现代军事战争主打信息战,信息化战争是一种战争形态,是指在信息时代核威慑条件下,交战双方以信息化军队为主要作战力量,在陆、海、空、天、电等全维空间展开的多军兵种一体化的战争,大量的运用具有信息技术,新材料技术,新能源技术,生物技术,航天技术,海洋技术等当代高新技术水平的常规的武器装备,并采取相应的作战方法,在局部地区进行的,目的手段规模均较有限的战争。

这就是信息化战争。

信息化战争萌发于1980~1983年美国提出的以微电子技术为核心的新技术革命。

直到1991年的海湾战争,信息化武器装备,比如卫星、GPS等,开始在战争中发挥重大作用,信息化战争初露端倪.这场战争可以被看作是机械化战争向信息化战争过渡的一个重要转折点。

我国从上个世纪90年代就提出要打赢高科技战争,并提出从数量规模型向质量效能型转变,从人力密集型向科技密集型转变。

就是说,我军已经开始进行信息化建设.1999年科索沃战争,可以被看作是全球第一场真正意义上的信息化战争。

它的特点是,第一次完全使用空中力量进行作战,地面部队自始至终没有进入,信息化装备大量应用,最后实现战争零伤亡。

其后是阿富汗战争,实现了网络化、互联互通,前方不再有大的部队,而是一个个小战斗分队,指挥官在后方通过网络监视大屏幕进行指挥.2003年的伊拉克战争是一场信息化水平非常高的战争,实现了战争直播,死伤人数很少,进展速度很快.这三场战争都是信息化战争的初期阶段。

(军事理论论文)对信息化战争的理解与思考

(军事理论论文)对信息化战争的理解与思考

对信息化战争的理解与思考摘要:信息化战争是一种战争形态,是指在信息时代核威慑条件下,交战双方以信息化军队为主要作战力量,在陆、海、空、天、电等全维空间展开的多军兵种一体化的战争。

发生在信息时代,以信息为基础并以信息化武器装备为主要战争工具和作战手段,以系统集成和信息控制为主导,在全维空间内通过精确打击、实时监控、信息攻防等方式进行的瘫痪和震慑作战的战争形势。

关键词:信息化战争武器未来传输一、认识信息化战争增强国防意识(一)定义与内涵进入21世纪,高技术的迅猛发展和广泛应用,推动了武器装备的发展和作战方式的演变,促进了军事理论的创新和编制体制的变革,由此引发新的军事革命。

信息化战争最终将取代机械化战争,成为未来战争的基本形态。

信息化战争是指发生在信息时代、以信息为基础、以信息化武器装备为战争工具的战争。

信息化战争不会改变战争的本质,但战争指导者必须考虑到战争的结局和后果,在战略指导上首先追求如何实现“不战而屈人之兵”的全胜战略,那种以大规模物理性破坏为代价的传统战争必将受到极大的约束和限制。

信息化战争中的信息是指一切与敌我双方军队、武器和作战有关的事实、过程、状态和方式直接或间接地被特定系统所接收和理解的内容。

就对信息(数量和质量)的依赖程度而言,过去的任何战争都不及信息化战争。

在传统战争中,双方更注重在物质力量基础上的综合信息化战争较量。

信息化战争作为信息时代战争的基本形态。

以信息技术为支撑,以信息化军队为主要力量,以信息化作战为主要作战形式。

其定义具有以下科学内涵:一是信息传递处理网络化,武器装备智能化,火力打击精确化;二是对抗活动在多维战场主要是太空、电磁、网络空间和认识领域进行;三是基于信息系统的体系作战能力成为战斗力的基本形态;四是对抗形式表现为体系与体系间的整体对抗。

(二)信息化战争的基本特征1、信息成为战争的主导因素:不同的战争形态,战争体系中的制胜要素的不同的。

在信息化战争中,“信息化”是核心,是关键,是信息时代战争的根本标志和主要特征。

毛泽东人民战争思想在信息化条件下的运用

毛泽东人民战争思想在信息化条件下的运用

毛泽东人民战争思想在信息化条件下的运用毛泽东人民战争思想在革命战争时期发挥了突出的战略指导作用,成为我军无往不胜的三大法宝之一。

在现代条件下的战争中,各国也积极运用人民战争思想,并且取得实效。

在“打赢信息化战争,建设信息化军队”的军队转型时期,毛泽东人民战争思想出现了新的特点,通过一些战争实践分析人民战争思想运用的启示,以期得到对毛泽东人民战争思想的深入研究和探讨,加快推进我军的信息化建设步伐和军民结合整体作战效能。

标签:毛泽东;人民战争思想;信息化;军民结合江泽民同志曾经指出:“应付现代技术特别是高技术条件下的局部战争,现阶段我们确有困难与短处,但我们也有自己的优势,我们真正的优势还是人民战争”。

目前,我军综合军事能力与我军新时期新阶段历史使命还不相适应,当前在强敌“不对称作战”条件下,我们对付强敌的最有效的方法还是依靠政治优势,实行“你打你的,我打我的”,灵活机动的战略战术,打人民战争。

一、人民战争思想在战争实践中的运用基础在现代“不对称作战”中,人民战争是小国、弱国以劣胜优、以弱胜强的制胜法宝,更是强国速战速决的催化剂。

在战争实践中,人民战争思想得到广泛运用,并取得显著战绩。

1.民众的支持是战争胜利的群众基础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战争的胜利依赖于广大人民的支持。

所谓“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在美国对外进行赤裸裸的武装干涉时,为战争付出了巨大的牺牲。

被武装干涉的国家得到国际上的支持及道义上的声讨,而美国本土出现了多次大规模的反战游行,其结局是美军以失败而告终并付出了惨重代价。

2.装备的军民兼用是战争速决速胜的物质基础武器装备是进行人民战争的基本手段和工具,加速发展高技术武器装备,尤其是“撒手锏”武器装备,能够使人民战争保持旺盛的生命力。

伊拉克战争中,美英联军的胜利与强大的兵力和快速的物资投送能力是分不开的。

美军战略投送主要依靠空运、海运和预置三位一体的运输体系,其空运力量有民用后备航空队的大力支援,海运力量主要是政府所属的后备役船只、国防部租借的商船以及从事国际贸易的商船,快速兵力物资投送推动了战争进程。

军事信息化战争论文

军事信息化战争论文

军事信息化战争论文论信息化战争1 引论信息化条件下的现代战争是一个需要我们深入研究的全新的事物,为透彻理解这一事物,有必要对信息、信息化、信息化战争等概念以及信息化战争的基本特征和作战指挥加以认识和了解。

1.1对信息、信息化、信息化战争等相关概念的认识1.1.1信息的概念可以说,信息早在人类产生之前就大量存在,并且普遍存在于自然界。

它与物质、能量一样,是人类社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

周幽王烽火戏诸侯的故事,就是对信息被制造,被利用之事实的解读。

那么信息与消息之间是什么关系呢?1928年,科学家哈拖来发表了一篇题为《信息传输》的文章,认为信息是一种事先未知的消息,能给人增加新的知识,不具备这种作用的消息,就不能称之为信息。

《辞海》对信息的解释是:消息是信息的外壳,信息是消息的内核;一条消息可能有很大的信息量,也可能有极少的信息量。

我认为以上观点有可取之处,但是,也有不足。

比如:哈拖来在《信息传输》中的观点,指出信息的预见未知性;《辞海》对信息的解释指出了信息的预先未知性;申农在《信息论》中的观点指出了信息的消除未知性。

这些都是其可取之处。

基于上述分析,我认为,信息与消息的关系应包括两个方面:第一,信息是一种消息,但信息不等于消息,信息是小概念,消息是大概念,消息包括信息。

因此,不能把两者并列起来、割裂开来。

第二,信息不是一般的消息,而是一种特殊的消息,信息的特殊性就在于它的预先未知性、消除未知性和相关联性。

因为,如果消息早就被当事人知道,那么,这些消息没有什么新意,就不能被称之为信息。

比如,多年前发生并被知道的消息只可以被称为资料或者知识。

为什么说消除未知性是其基本特征呢?因为一条消息如果只可以被称为过时的消息的再现,不能被称为信息。

一条信息只有具有消除未知性的作用,才可被称为信息。

为什么说相关联性是其基本特征呢?因为一条消息如果与当事人目前或而后的的活动没什么关联,这样的消息也只能被称为新闻,而不能被称为信息。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论信息化战争中人民战争的地位与作用
所谓“得民心者得天下”,“兵民是胜利之本”,人民战争是为谋求阶级解放或反抗外来侵略,组织和武装广大人民进行的战争。

符合被压迫阶级、被压迫民族的根本利益,是推动人类历史发展的动力。

无产阶级及其政党领导下的人民战争,是群众基础最为广泛的人民战争。

以人民军队为骨干,依靠广大人民,建立农村革命根据地,进行人民战争的思想,是毛泽东军事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

人民战争是毛泽东思想的核心之一,主要为利用全人民的力量打击侵略者,保卫国家、民族。

人民战争发生的根本原因和指导进行的最高原则是战争发生的“正义性”、参与战争的“群众性”以及战争实践的“整体性”。

人民战争是遵循唯物史观在军事领域的集中体现,人民战争是争取民族独立、人民解放的基本途径,人民战争是融合武器与人、军力与民力诸战争要素的战斗力集成。

随着现代战争的发展升级,面对世界新军事革命加速发展的浪潮,面对信息化战争的新作战样式,人民战争过没过时、管不管用,还是不是我们的制胜之道,人民战争的内涵和方式发生哪些变化,这些问题关系到国防和军队现代化的发展方向,关系到我军打赢信息化条件下局部战争的作战准备。

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特别是高技术武器装备运用于战场,正在改变着战争的规模和样式,使现代战争向信息化战争方向发展。

但是,人民战争的地位与作用并没有降低。

现代条件下的人民战争仍将是政治、经济、军事、科技、文化等战线密切配合的全民性战争,依靠各种武装力量及广大人民群众在广大空间或局部地区紧张、剧烈地进行;科学技术的高度发达、军队武器装备的高度现代化,更需要具有高度政治觉悟和科学文化知识的人来掌握;战争的巨大消耗,需要广大人民群众直接参加战争物资的生产。

深入探讨现代条件下人民战争的规律,赋予毛泽东人民战争思想以新的时代内容,使其在实践中不断丰富和发展,是发展中国军事科学的重要任务。

新时期习主席明确指出,不论形势如何发展,人民战争这个法宝永远不能丢。

这就告诉我们,现代战争制胜机理与人民战争特有优势的有机融合,是我军在未来战争中做到战之必胜的根本途径。

把握新的时代条件下人民战争的新特点新要求。

人民战争在以往的战争形态中是制胜法宝,在新的战争形态中仍然是制胜法宝。

信息化武器装备可以在有限时段和范围决定战争进程,但在众志成城、全民抵抗的人民战争面前,决定战争最终胜负的仍然是人心向背。

人民战争的“道”没有变,但“器”、“术”、“技”不一样了。

在信息化条件下,人民战争更多地是在相应的空间、平台和层次展开的,全民参战有了新的武器、工具和手段,军队与民众紧密配合进行人民战争催生出许多新样式。

矛与盾进化相关,信息化战争怎么打,人民战争也就自有应对之策。

信息化战争与人民战争是可以兼容并相辅相成的,信息化战争深化了人民战争的内涵,人民战争拓展了信息化战争的领域,信息化战争与人民战争一体化。

现代战争中陆海空天网电多维战场融为一体,战争空间无所不在,战争较量更加激烈,人民战争将在新的空间领域显现威力。

现代战争中制信息权成为夺取战场综合控制权的核心,人民战争要紧紧围绕制信息权广泛深入展开。

信息网络没有国界,技术手段没有军地军民区分,网络空间已成为人民战争的重要战场。

人民参与战争既可以直接使用杀伤武器,也可以使用科技手段和其他手段打击侵略者。

信息化战争系统复杂,具有自身的脆弱性,特别是“牵一发而动全身”,容易导致系统瘫痪,这更有利于发挥人民战争优势,针对敌人的软肋和死穴打。

军民融合深度发展,是信息网络、人才技术、基础设施等领域军地通用性更强、融合度更高的趋势要求,体现了依靠人民建设国防、打赢战争的时代要求,在平时是人民战争的基本建设,在战时是人民战争的重要体制。

在新的时代条件下,构建中国特色现代军事力量体系,题中应有之义就是推进适应人民战争要求的军队组织形态现代化。

一体化联合作战的军事力量体系与人民战争的军事力量体系,必须衔接融合、统一运行。

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是抗日战争胜利的精神支柱,人民战争在很大程度上依靠人的信仰、意志、价值观等构成的软实力。

打赢信息化战争,必须建成坚不可摧的心理长城。

在全民族大力培育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全军大力培育弘扬当代革命军人核心价值观,就是为人民战争注入强大无比的精神力量。

新时期下,人民战争必然在信息化战争中发挥着不可或缺的强大作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